四十期有闻,览镜发改素。古人悲染丝,一变不复故。
四十期有闻,览镜发改素。古人悲染丝,一变不复故。
神王自中恬,形劳岂外慕。伊余本懦儒,履满每知惧。
神王自中恬,形劳岂外慕。伊余本懦儒,履满每知惧。
悟言养生篇,引领遂初赋。大化运自然,颓景不可驻。
悟言养生篇,引领遂初赋。大化运自然,颓景不可驻。
达人固忘我,君子保末路。华实见本根,相将岁寒暮。
达人固忘我,君子保末路。华实见本根,相将岁寒暮。
陆深

陆深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684篇诗文

猜您喜欢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bāo)¹
译文:秋天里的树林郁郁苍苍,满山的树叶一片金黄。 栖居在山里的鸟儿,欢聚在桑林中放声歌唱。
注释:¹苞桑:丛生的桑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养育毛羽,形容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²
译文:故乡山水养育了丰满的羽毛,使它的形体和容貌格外鲜亮。 天边飘来的五彩云霞,把她带进天下最好的深宫闺房。
注释:¹形容:形体和容貌。²曲房:皇宫内室。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xié)(háng)¹
译文:可叹那离宫幽室实在空旷寂寞,金丝鸟般的娇躯总也见不到阳光。 梦想和思念沉重地压在心头,笼中的鸟儿却不能自由的翱翔。
注释:¹颉颃:鸟儿上飞为颉,下飞为颃。指鸟儿上下翻飞。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虽得委¹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²变常。
译文:虽说是美味佳肴堆放在面前,心儿徘徊茶不思来饭不香。 为什么唯独我这么苦命,来来去去的好事总也轮不上。
注释:¹委:堆。²来往:此处指皇内夜夜将佳丽送去给帝王宠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qiāng)¹,高山峨峨,河水泱(yāng)²
译文:翩翩起舞的紫燕,飞向那遥远的西羌。 巍巍耸立的高山横在眼前,滔滔流淌的大河流向远方。
注释:¹西羌:居住在西部的羌族。²泱泱:水深广貌。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译文:叫一声家乡的爹和娘啊,女儿出嫁的道路又远又长。 唉!你们可怜的女儿呀,忧愁的心儿满怀悲痛和哀伤。
少日都门路。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十八年间来往断,白首人间今古。又惊绝,五更一句。道是流离蜀天子,甚当初,一似吴儿语。臣再拜,泪如雨。
少日都门¹路。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十八年间来往断,白首人间今古。又惊绝,五更一句。道是流离蜀(shǔ)天子,甚当初,一似吴儿语。臣再拜,泪如雨。
译文:少年时代上都门游学,长亭薄暮,几声鹃鸣,勾引起了羁旅之愁,不如回家去。十八年间,来往于“都门路”上,昔日少年,今朝白首。本来已在为世事的变幻而感叹不已,又那堪忍受杜鹃一夜啼到天明。想到恭帝在北方颠沛流离,与当年蜀天子的遭遇相似,遥遥再拜,泪如雨下。
注释:金缕曲:词牌名,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¹都门:指临安。
画堂客馆真无数。记画桥,黄竹歌声,桃花前度。风雨断魂苏季子,春梦家山何处?谁不愿,封侯万户?寂寞江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啼尽血,向谁诉?
画堂客馆真无数。记画桥,黄竹歌声,桃花前度¹。风雨断魂苏季子²,春梦家山何处?谁不愿,封侯万户?寂寞江南轮四角³,问长安,道上无人住。啼尽血,向谁诉?
译文:重来临安的时候,画堂依然,客馆无恙,但在画桥边哀民遍地,南宋末年的爱国志士们为抗击元军,恢复失土,英勇献身,不能归乡,在梦里家乡在何处?谁不愿意,封侯万户?江南寂寞,道路难行。看临安,街道上没有人住,杜鹃终日啼鸣,纵然啼尽鲜血,又向谁去诉说这一切人间的悲苦呢?
注释:¹桃花前度:用唐刘禹锡《重游玄都观》诗典故。²苏季子:苏秦。战国时代苏秦连横合纵,意欲封侯万户。³轮四角:车轮成了四角形,不能转动。以此喻道路难行。唐陆龟蒙《古意》诗:“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⁴长安:借指临安。

  这是一篇爱国词,词的上片描写作者因为听到杜鹃“不如归去”的催促声,从而唤起了自己对往昔的回忆,对古今沧桑的感慨,尤其是对失去国家、被虏北上的宋恭帝的思念与惋惜。下片运用李商隐的诗句和苏秦的故事,表达对昔日繁华都城沦陷敌手、故国一片荒凉的愤恨不平,尤其是对抗金志士报国无门的人民遭受深重灾难的无限悲哀与同情。这首词题为“闻杜鹃”,全篇词意都从“闻杜鹃”生发开去,由此发端,由此收煞,由此过变,由此转换。

  词的上片写出作者自己少年时代上都门游学、求取仕进的心情,地在长亭,时在薄暮,听到杜鹃的叫声,勾引起了羁旅之愁,产生了“不如归去”的意念,这与秦观《踏莎行》“杜鹃声里斜阳暮”的意境是相似的。十八年间,词人来往于“都门路”上;一眨眼,又有十六年没到过杭州,其间的变化,诚有隔世之感。词人用“白首人间今古”,概括这种生活体验。昔日少年,今朝白首,人事沧桑有如“古”“今”之变。“又惊绝,五更一句”,一个“又”字,词意深进一层。

  “五更”句,指的是刘将孙《摸鱼儿》词里的句子:“今又古。任啼到天明,清血流红雨。”本来已在为世事的变幻而感叹不已,又那堪忍受杜鹃一夜啼到天明,故曰“惊绝”。写作这首词时,词人已经五十三岁,此时听到杜鹃声的感受,与少年时代的感受已迥然不同,既产生“黍离”、“麦秀”之感,又产生许多联想:由杜宇联想到被掳北去的恭帝。恭帝在北方颠沛流离,与当年蜀天子的遭遇相似,故曰“道是流离蜀天子”;而当初他在临安时讲的是吴语,故曰“甚当初,一似吴儿语”。

  前片结尾二句:“臣再拜,泪如雨。”隐括杜甫诗意。杜甫《杜鹃》:“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词人效法杜甫,把杜鹃当作流离北方的恭帝,遥遥再拜,泪如雨下。

  下片描写了临安的凋敝和抗元英雄的牺牲。当词人“桃花前度”,重来临安的时候,画堂依然,客馆无恙,但在画桥边哀民遍地,一派“黄竹歌声”。此用李商隐《瑶池》“黄竹歌声动地哀”诗意。过片这几句,因中有“记”这一领字衔接上下,又有“真无数”、“画桥”、“前度”等字样,所写乃是临安失陷前的繁华景象,这是虚写;而“黄竹歌声”,才是眼前所见的凄凉景象,这是实写。词人将昔日之繁华和今日之冷落对照起来,虚实相生,倍增伤感,语意极含蓄。

  “风雨断魂苏季子”三句,以“苏季子”比喻抗元英雄。苏季子即苏秦,他当年游说六国以抗秦,意欲封侯万户,后乃金尽裘敝,落魄而归。南宋末年的爱国志士们为抗击元军,恢复失土,英勇献身,不能归乡,只得梦回家山。“谁不愿、封侯万户?”建功立业,本是封建知识分子的共同愿望,但在国家多难的时候,为国捐躯的人,虽未封侯拜爵,却得到人们的普遍崇敬和深深忆念。

  “寂寞江南”二句,描写临安附近人迹稀少。京都道上,人烟萧瑟,江南寂寞,道路难行,词人触景生情,家国之痛,涌上心头,从而逼出结句“啼尽血,向谁诉”,重又回环到“杜鹃”上,用拟人化的口吻,说杜鹃终日啼鸣,纵然啼尽鲜血,又向谁去诉说这一切人间的悲苦呢?结局有不尽之意,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

  这首词题为“闻杜鹃”,全篇词意都从“闻杜鹃”生发开去,由此发端,由此收煞,由此过变,由此转换。在羁旅者的耳中,杜鹃声声,犹如家人“不如归去”的催唤声;而在遗民的心灵上,杜鹃声声,却唤起了对旧帝、对抗元英雄、对苦难人民的深深忆念和同情。杜鹃声是贯串全篇的词脉。这首词采用了总起分承的过变手法,将下片看来似乎不相连属,与杜鹃毫无关涉的数层词意,绾合起来,具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08月:2140-2142
玉盘寸断葱芽嫩,鸾刀细割羊肩进。不敢厌腥臊,缘君亲手调。
玉盘¹寸断葱芽嫩,鸾(luán)²细割羊肩³。不敢厌腥臊(sāo),缘君亲手调。
译文:精美的盘中嫩葱都是一寸来长,精致的宝刀切割好了羊肉。不敢埋怨羊肉腥,因为这是你亲手为我烹调的。
注释:¹玉盘:盘子的美称。²鸾刀:刀环有铃的刀。³羊肩:羊腿。⁴进:献上。⁵腥躁:泛指生肉的气味。
红炉赪素面,醉把貂裘缓。归路有余狂,天街宵踏霜。
红炉¹(chēng)素面²,醉把貂裘(qiú)³。归路有余狂,天街宵踏霜。
译文:温暖的火炉映着酒醉的脸庞,乘着酒醉,把身上的毛皮大衣脱掉。我踏着京城里的街道,在这回去的路上仍然带着几分醉意。
注释:¹红炉:烧得很旺的火炉,此当指火锅。²赪素面:使素面变红。赪,红色。素面,不施脂粉之天然美颜。³貂裘:貂皮制成的衣裘。⁴缓:宽松,此指把外衣脱下。⁵天街:京城街道。

  第一句和第二句,作者在开头一句就用了古代的典故以赞美对方的手艺并略免轻供保薄之嫌。洁净如玉的盘中摆着又白又嫩的葱段儿,首先就给人一种精雅漂亮的印象;“寸断葱芽”令人联想到女性做事之有规矩、有尺度。细切“羊肩”,体现了女主人礼貌待客之道。

  第三句和第四句,进餐中带有情义,寄情于伊人之“亲手”,突出了对女主人的尊敬之意。

  第五、六句,写当炉喝酒进餐的豪情,体现了词人晚餐的愉快和宾主间的融洽,人物刻画细致,见神态。简体字中将“面”、“麺”并为一“面”字,在表述和传达方面造成许多误会和混淆,实甚不当。此处“素面”因“红炉”而微微泛红(“赪”),越发显得娇媚。此处只是表达了作者吃得高兴的意思。

  最后两句写“归路”兴且不浅。从那个“馀”字可以看出,作者所要强调的还不是归路上的狂而是酒宴上的狂;这个“狂”字,暗地里有一种模仿魏晋士人那种不拘礼法的作风之意。从“红炉”的室内走上“踏霜”的“天街”,这里边便有了一种从暖到寒、从醉到醒的感觉,而这种寒冷与清醒的感觉,正好成了刚才晚餐时那种耽溺与任纵之情绪的一个反衬。

  词中作者欲为男子制作一幅风俗素描,便借女子的双眼作为观察点,串起所要表达的景象,这叫爱情线索,符合作者那瑰丽温馨的词风要求。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安易编著.王国维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6.1:第372-373页
2、 祖保泉著.王国维词解说: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11:第254-255页
3、 戈革著,渣轩小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4,第126页

mán··páncùnduàncōngnèn--wángguówéi

páncùnduàncōngnènluándāoyángjiānjìngǎnyànxīngsāoyuánjūnqīnshǒudiào

hóngchēngmiànzuìdiāoqiúhuǎnguīyǒukuángtiānjiēxiāoshuāng

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
水软橹(lǔ)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者是¹春山魂²一片,招入孤舟。
译文:水波漾动,摇橹声轻柔,岸边绿草芳花地,种有碧桃树,华美高楼在树后隐现。这一片桃花盛景,(喜而折枝)带到孤舟之上。
注释:¹者是:这是。²春山魂:指桃花。
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掷与巴江流到海,切莫回头。
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¹过了又涪(fú)²。掷与巴江³流到海,切莫回头。
译文:(近几夜)思乡的梦不断,这又是惹什么闲愁情绪?忠州过后就是涪州了。把零落的花瓣掷树江水中,让它随水树海,不要再回来。
注释:¹忠州:今重庆忠县。²涪州:今重庆涪陵。³巴江:指长江川东一段。

  这首词的本事,序中已作了简单叙述。“曹溪驿”,其地不详。据词并序文意推测,当在今四川万县、忠县之间。“涪江”,此处当系“涪陵江”之省文,即贵州乌江下游,自四川涪陵县入长江,而非指源出四川松潘县、一名内江的那个涪江。词人舟过曹溪驿,曾折桃花一枝,乃至过忠县抵涪陵,花已零落殆尽。多情的词人乃将花瓣包裹起来,投入涪陵江中,并作此词送她们随波逐流漂向远方。

  上片开头“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两句,以“水软”、“橹柔”、“草绿”、洲“芳”,从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多方面地写出了舟行水上之人所感受到的阳春美景。中间的一句“碧桃几树隐红楼”,则承上启下:承上,是把所写的春光点染得更为艳丽;启下,是通过推出这首词所要表述的主要对象——“碧桃”,引起“招入孤舟”、惹起“闲愁”、“掷与巴江”的后文。紧接着,过拍“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两句即写“折桃花”之事,而在运思遣辞上极意象之美。上句把桃花视作春山的一片芳魂;下句把折花插瓶、点缀船舱一事说成是招此春魂进入孤舟。这里有作者的一片绮思、无穷遐想,而从“孤舟”二字也透露出孤旅之情。

  下片换头“乡梦不曾休”句中的首二字“乡梦”与上片末二字“孤舟”,彼此呼应,两相绾合。作者的家乡在长江下游,随着孤舟的入川,离家乡愈行愈远,令人魂牵梦萦的乡思却愈远愈切。而既然这一片乡思已难摆脱,何苦如此多情,又招一片春魂入舟?更何况春景难驻,春花易落,那曾为船舱生色的一枝桃花,早已化为一堆零落的花瓣。下面“惹甚闲愁”一句,既是自我诘问,也是自我嘲笑,似是感情上的了悟与解脱,其实寓藏着对尘缘的无穷牵挂,对身世的无穷怅惘,恰恰是未能忘情、谁能遣此的无可奈何之辞。接着,以“忠州过了又涪州”一句点明舟行已过忠县,又抵涪陵。忠县在三峡之西,涪陵又在忠县之西。这是对孤舟西行的如实叙说,也是对远离家乡的暗中感叹。结拍“掷与巴江流到海,切莫回头”,则写投花入江之事。“巴江”指词序中的“涪江”,涪陵在川东,川东是古巴国之地,故称;句意是祝愿这片片落红能朝着与自已旅程相反的方向,从涪江经嘉陵江进入长江,顺流东下,把一切乡愁春恨统统送归大海。最后更叮嘱其“切莫回头”,也就是说,切莫再留恋这布满感情陷阱、带来种种烦恼的人世间了。这一结句,余音袅袅,令人寻绎不尽。谭献称这首词“所感甚大”(《箧中词》),正是指其所触发的这一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慨而言。

  这首词写桃花,但在展示“碧桃几树”的同时,还展示树后隐有“红楼”一座,而红楼多用以指妇女所居。那么,花后是否尚有人在,或是否以花喻人?这是留给读者去想象的。

làngtáoshā··cáo驿zhétáohuāzhīshùlíngluòguǒhuāpiàntóuzhījiāngsòngzhī--zuǒ

shuǐruǎnshēngróucǎo绿fāngzhōutáoshùyǐnhónglóuzhěshìchūnshānhúnpiànzhāozhōu

xiāngmèngcéngxiūshénxiánchóuzhōngzhōuguòleyòuzhōuzhìjiāngliúdàohǎiqièhuítóu

见说随帆瞻九面。碧藕花开,朵朵波心现。晓日渐飞金碧颤。晶光返射湘江练。
见说随帆瞻九面¹。碧藕花开²,朵朵波心现。晓日渐飞金碧颤。晶朵返射湘江练³
译文:听说随船在湘江航行,可以看到九面衡山;芙蓉峰像碧色的莲花盛开,朵莲花在江心映现。旭日渐渐飞升,金光碧光交错摇颤;晶亮的峰光反射江面,澄澈的湘江如同长绢。
注释:岳峰远碧:这是作者所写《潇湘十景词》之一。岳峰,即衡岳,也就是衡山,位于湖南中部,俯瞰湘江。因是五岳之一,故叫衡岳,岳峰。这首词的词前小序说:“自衡阳北三十里,至湘潭南六十里,岳峰浅碧,宛转入望。”¹见说随帆瞻九面:见说,听说。九面,因湘江至衡山曲折很多,故能看衡山的九面。²碧藕花开:指莲花峰,即芙蓉峰。衡山有七十二峰,其中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廪等五峰为著。³晶朵返照湘江练:晶朵,晶亮的峰朵。练,白娟。
谁遣迷云生绝巘。苍水仙踪,雾锁灵文篆。帝女修眉愁不展。深深未许人间见。
谁遣迷云生绝巘(yǎn)¹。苍水仙踪²,雾锁灵文篆(zhuàn。帝女修眉愁不展。深深未许人间见。
译文:是谁派遣迷云生于极高的山峦?自从舜到了苍梧之野,湘江便有仙人遗踪出现,仙人的篆书就封锁在云雾里面。仙女峰如帝尧女儿的长眉,为舜一去不回愁眉不展,她们被云雾深深地遮掩,不许人间看见她们的愁颜。
注释:¹绝巘:极高的山峰。²苍水仙踪:《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苍梧,指桂林等地。苍水,苍梧之水,指湘江。仙踪,仙人的遗踪。³雾锁灵文篆:雾锁,被云雾封闭。灵文篆,神仙的篆书。据《吴越春秋》载,禹登衡山宛委山,发石得“金简玉字之书”。⁴帝女修眉愁不展:指仙女峰。帝女,指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死后化为仙女峰。愁不展,舜随湘水下苍梧而崩,不再归来,使帝女愁眉不展。

  《蝶恋花·岳峰远碧》,是王夫之《潇湘十景词》之六。这之前,他曾写过《潇湘小八景》和《潇湘大八景》。潇湘,是湘江的别称,因其深且清而得名。《湘中记》云:“湘川清照五、七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岩若朝霞。”王夫之是湖南衡阳人,长期活动于湘水之滨,对家乡的山山水水,不但有细致的观察,而且有极深厚的感情,因而他笔下的湖南山水,自然优于他省他乡的墨客骚人。

  “岳峰远碧”,就是从远处看苍碧的岳峰。作者在本词小序中云:“自衡阳北三十里至湘潭南六十里,岳峰浅碧,宛转入望。”岳峰,即南岳衡山。山在衡山县西,湘江流经其东,可俯瞰湘江。山势雄伟,有七十二峰,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廪五峰最为著名。词中所描述的“碧藕”,即芙蓉峰。

  上片写的是泛舟湘江望中所见。“见说随帆瞻九面”,早就听说在曲折的湘江上航行,可以望见衡山各个不同的侧面。湘江从衡山东侧逶迤至株州,然后折而向西,至湘潭南六十里,再折而向北。所以,在这一段航程中,可以从东、西、北等多角度看岳峰。《水经注》载渔歌云:“帆随湘转,望衡九面。”“碧藕花开,朵朵波心现。”写苍碧的芙蓉等峰,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像朵朵盛开的莲花,在波心隐现。传神地画出了一幅湘江衡岳倒影图。“晓月渐飞金碧颤,晶朵返射湘江练。”清晨,天际残月渐渐隐去;衡岳群峰披上朝霞,峰间飞瀑流泉,返射颤动着的阳朵,与素练般的江水,交相辉映,组成了一片飞动的神奇世界。画面极美,让人倾倒。

  下片写云雾中的衡岳山峰。在旭日飞升时,变幻莫测的“迷云生绝巘”,将岳峰挺拔多姿的身影,掩盖起来了。作者由此展开了丰富、奇幻的想象:首先假定这隐去“绝巘”的“迷云”,是有人“遣”来的,“迷云”的“生”,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然后询句,这“迷云”是谁遣来的呢?作者从两方面作了回答:

  一、“苍水仙踪,雾锁灵文篆。”呵,这迷云的兴起,原来是为了掩盖苍水使者的仙踪,封锁灵文古篆。《吴越春秋》载:禹登衡山,“伤父功不成,乃于衡山血马祭之,仰天而啸,夕梦一人,自称元夷苍水使者,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斋焉。禹乃斋,遂获金简玉字之书,知治水之要,其功乃成。”又《衡阳县志》载,衡阳城北有岣嵝峰,上有石碑,字如蝌蚪文。

  二、“帝女修眉愁不展,深深未许人间见。”这迷云的兴起,是为了掩盖帝尧二女的倩影,不许人间看到娥皇、女英修长的愁眉。自古有将远山喻修眉的用法。又晋张华《博物志》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于苍梧之野),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上片写得十分明快,描绘衡山至湘潭一段湘江,山如莲花,水如素练,雅淡高洁。其境界令人流连,其神韵令人景仰。下片转入迷离凄惋的叙述,如悲似怨、愁苦哀伤,感情激荡。上片写的是乐景,下片抒的哀情。这强烈的哀乐对比,用心何在?龙榆生先生有一段话,也许可作回答:王夫之“窜伏穷山,四十余年,一岁数徙其居,故国之戚,生死不亡”(《近三百年名家词选》)。词中是否有亡明之戚呢?见仁见智,惟读者自省。

参考资料:
1、 品诗文网

diéliànhuāliù--wángzhī

jiànshuōsuífānzhānjiǔmiànǒuhuākāiduǒduǒxīnxiànxiǎojiànfēijīnchàn

jīngguāngfǎnshèxiāngjiāngliàn

shuíqiǎnyúnshēngjuéyǎncāngshuǐxiānzōngsuǒlíngwénzhuànxiūméichóuzhǎn

shēnshēnwèirénjiānjià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