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馀行数步,稍觉一身和。
餐馀行数步,稍觉一身和。
蚕月人家闭,春山瀑布多。
蚕月人家闭,春山瀑布多。
莺啼声出树,花落片随波。
莺啼声出树,花落片随波。
前路东林近,惭因捧檄过。
前路东林近,惭因捧檄过。

āndàozhōng--zhàoshīxiù

cānxíngshùshāojuéshēn

cányuèrénjiāchūnshānduō

yīngshēngchūshùhuāluòpiànsuí

qiándōnglínjìncányīnpěngguò

赵师秀

赵师秀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 163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
主家山第¹接云开,天子春游²动地来。
译文:公主的山中别墅对着云霞的门户打开,帝王春日巡行的队伍惊天动地地到来。
注释:应制:即应诏,奉皇帝之命写作诗文。幸:指得到皇帝的宠幸。太平公主:唐高宗女,武则天所生。初嫁薛绍,后嫁武则天侄武攸暨。唐隆元年(710),参与李隆基(唐玄宗)发动的宫廷政变,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李旦。开府置官属,把持朝政,宰相多出其门下。玄宗即位后,她阴谋政变,先天二年(713)谋泄被杀。¹主家山第:公主家的庄园,即题中说的南庄。山第,山中别墅。²春游:指帝王春日巡行。
羽骑参差花外转,霓旌摇曳日边回。
羽骑(qí,旧时读jì)¹参差花外转,霓(ní)(jīng)²摇曳(yè)³日边回。
译文:羽林军的骑兵参差纵横的队列在花外巡逻,缀有五色羽毛的旗帜迎风飘扬,沿着帝王左右回宫。
注释:¹羽骑:羽林军的骑兵。²霓旌:缀有五色羽毛的旗帜,为古代帝王仪仗之一。亦借指帝王。³曳:一作“飏”。⁴日边:比喻京师附近或帝王左右。
还将石溜调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
还将石溜¹调琴曲,更取²峰霞入酒杯。
译文:宴会上用岩石间的水流声来调节琴曲,又仿佛把山峰云霞的倒影倾入酒杯中。
注释:¹石溜:石头底的溪水。
銮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皇台。
(luán)(lù)¹已辞乌鹊渚(zhǔ)²,箫声犹绕凤皇台³
译文:皇帝的銮驾早已经离开南庄的景色之地,阵阵箫声还依然萦绕在凤凰台的周围。
注释:¹銮辂:天子王侯所乘之车。²乌鹊渚:南庄的景致。³凤皇台:指南庄。凤皇,即凤凰。

  此诗首联写唐中宗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颔联写皇帝的仪仗,颈联写宴会对酒当歌的盛况,尾联写宴后公主庄园依然沉浸在受宠若惊的氛围之中。全诗合辙押韵,讲究平仄,章法严整,起承转合自然,是一首格律规范的律诗。

  首联写事,即中宗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

  颔联荡开,写皇帝的仪仗,围绕着皇帝和长公主。

  颈联写宴会对酒当歌的盛况。

  尾联写皇帝仪仗回归后,长公主庄园依然沉浸在受宠若惊的氛围之中。第四句的“日”可能指真正的太阳,也可能指皇帝。“霞”被认为是能够使人长生的奇异食物,作者设想皇帝一群人在饮酒时把云霞在酒中的倒影也吸了进去。全诗写得优雅温和。颈联的妙语并没有妨碍诗篇的流畅,读者可以预期水声与宴会音乐和谐地混合,并熟悉于倒影的巧妙构思。结句留给读者仙乐缭绕空中的微妙感觉,及牛郎织女、弄玉箫史的主题的轻微暗示。

  这首诗在格律上几乎没有瑕疵。作者把早期宫廷诗的全部规则运用到新的七言律诗上来。全诗平仄规范,韵合十灰,为平起式首句入韵格。中二联对仗工整,其中颔联摇曳对参差,双声对双。章法严整,起承转合自然,堪称一首规范的七律。

参考资料:
1、 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208-214
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
罗带¹²香,犹系别时红豆³。泪痕新,金缕(lǚ)旧,断离肠。
译文:罗带带来芳香,还系着分别时送我的相思豆。金丝线早已磨旧而泪痕总是新的,再难接续,那断肠般的离愁。
注释:¹罗带:古时妇女束腰的丝织带,可结同心,象征定情,故又是情人赠别的物件。²惹:引,这里有带来之意。³红豆:即相思子。⁴金缕:金丝。此指衣服上的金丝绣纹。一说指女子面妆。
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绿杨浓,芳草歇,柳花狂。
一双娇燕语雕(diāo)梁,还是去年时节。绿杨¹浓,芳草歇(xiē)²,柳花狂。
译文:一对对娇燕,呢喃亲语在梁间檐头,恰似去年我们欢爱的时候。春色更加浓绿,春草的芳香分外清幽,飞舞的柳絮伴随着我的愁绪。
注释:¹杨:《花间集》作“阴”。²歇:散发。歇,深邃,形容幽深的草丛。又解:歇,泄也,谓气泄无余也,即芳草长势极盛,已停止生长。

  这首词写女子的相思离别之情,是一首伤春怀人之词,写得清新可喜,文意流畅。

  上片直吐衷肠。首二句写睹物思人,别后余香犹在,红豆长系,以表不忘。“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罗带引来芳香,还系着相别时所赠的红豆。罗带和红豆都是象征爱情的信物,这里暗示着一对恋人的离别和相思,写得直截了当而又含蓄有味。末三句写相思之情,“泪痕新”写别情深切,“金缕旧”写别时长久,“断离肠”写相思痛苦。泪痕日日流,所以“新”;金缕花饰已无心收拾,所以“旧”;离别之情痛苦,所以断。这一“新”一“旧”,又暗示离别之久,相忆之深,再加上“断离肠”三字,更有分量。

  此词一反先写景后抒情的通例,上片可以说是直赋别情,下片却转入景语,写眼前景,以景托情。“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既是对往年此时两情融洽的怀恋,又是眼前景色的实录,暗喻着自己的孤寂;犹言双燕呢喃依旧,而人却天各一方。“还是”二字,影射着物是人非之意。于是引起词中人更深的回忆:“绿阴浓,芳草歇,柳花狂。”这是一派暮春的景象,其中的情绪似乎更加迷茫了。尽管这里不直接赋写离别之事,而将别恨寄寓在这“草歇花狂”中,由景物兴发的忆别情味很浓,达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此词具有词旨哀怨,色泽朦胧,语言精妙,意境深沉的特点。“绿阴浓,芳草歇,柳花狂”,是含有复杂情事的景语,用在全词的结尾,尤觉隽永。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57-58
2、 刘学锴.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219-220

jiǔquánzi··luódàixiāng--wēntíngyún

luódàixiāngyóubiéshíhóngdòulèihénxīnjīnjiùduàncháng

shuāngjiāoyàndiāoliángháishìniánshíjié绿yángnóngfāngcǎoxiēliǔhuākuáng

小阑干,又添新竹两三竿。倒持手版支颐看,容我偷闲。松风古砚寒,藓土白石烂,蕉雨疏花绽。青山爱我,我爱青山。
小阑干,又添新竹两三竿。倒持¹手版²支颐(yí)³看,容我偷闲。松风古砚寒,藓(xiǎn)土白石烂,蕉雨疏花绽。青山爱我,我爱青山。
译文:小栏杆外一片生机盎然,竹林里又新长出了几竿竹子。倒拿着手版,以手托腮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且容许我偷得半日闲。静听松涛,不觉山石也生出寒意,石上的苔藓也显得松软,雨打芭蕉,疏花悄然绽放。青山爱我,我也爱这美好的青山。
注释:殿前欢:曲牌名。句式为三七七四五三五四四,共九句。爱山亭:在浙江德清县。¹倒持:不是上朝的时候,不必双手合抱。²手版:笏板,古时官员上朝时双手合抱礼拜,上面写着要奏呈事项的提要。³颐:以手托腮的动作。⁴松风古硕寒:风吹松涛,山石生寒。古砚:比喻江南青黑光滑的山石。⁵藓上白石烂:石上的苔藓也显得松软。烂:松软。⁶蕉雨:芭蕉经雨水洗打。⁷绽:开放。

  曲子的开头便写得颇有趣味:“小阑干,又添新竹两三竿。倒持手版揞颐看,容我偷闲。”作者倚着阑干欣赏美景时,发现山林里又新长出了两三竿竹子,这一细致的观察描写说明作者常常到这里游玩,而且心情悠然闲适,以至于对林子里长出两三竿新竹如此细微的变化都能发现。接着,作者又写自己倒拿着手版,用手拖着脸颊,欣赏亭外景色。“倒持”两字写得很细致,“手版”是官员用来记事的物品,而倒持手版这一动作,意味着这时的自己不是作为一个官员,而是像一个普通人一样自由自在地观览美景。这正是对自己忙里偷闲、身心愉悦状态的活脱脱写照。

  接下来的三句是对爱山亭上迷人景色的细致描绘,分别从动、静、远、近的不同角度来描写青山景物:“松风古砚寒,藓土白石烂,蕉雨疏花绽”。这三句描述了清凉的山风吹过松林,白石上长满了青苔,雨打芭蕉、疏花初放等美景。这些描写从动到静,从外到内,写得非常有趣。

  曲子末尾,作者不禁感叹道:“青山爱我,我爱青山”。青山给了作者这么多的美景,足以见“青山爱我”;作者为青山流连忘返,可见“我爱青山”。在仕途之路上郁郁不得志的作者,能在这片清静幽雅的游赏之地发出这样自然的心声,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参考资料:
1、 于明善主编.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华语教学出版社,2015.01:第292页
知道自家是何等身份,则不敢虚骄矣;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以发愤矣。
知道自家是何等身份,则不敢虚骄¹矣;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以发愤²矣。
译文:明白自己有多少能力,就不敢妄自尊大。想到不发愤图强的后果竟是如此惨淡,就该振作起精神,努力奋发。
注释:¹虚骄:浮华不实,骄傲自大。²发愤:发奋振作。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长记碧纱窗¹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²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
译文:永远记得你我曾在碧纱窗下轻语话别,秋风拂过,乌鸦归巢。你从此离我远去,独自漂泊到天涯,如今我一觉醒来,只看到孤独的烛火闪烁,犹记得方才在梦中出现的你,而此时月亮才刚刚西斜。
注释: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格律俱为平韵格,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¹碧纱窗:装有绿色薄纱的窗。²片帆:孤舟,一只船。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¹春水带轻霞²。画船³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译文:即使想要回家亦无回路,还不如燕子能够秋去春归,来去自如。春云和春水都染上霞光,画船上的佳人宛如明月婉约,杨花飘散,细雨丝丝洒落。
注释:¹春云:春天的云。²轻霞:淡霞。³画船:装饰华丽,绘有彩画之游船。

  这首词写羁旅情怀。上片追忆当日送别的场景。下片倾诉身不由己的无奈之感。全词孤清之中略带愁意,愁意之中又略显凄迷。

  上片开端就是“长记”二字,既表达了纳兰对妻子深切的思念之情,也隐含着负王命、不得归的无奈。两人一别良久,从此他便如一只孤船在天涯漂泊, “片帆”二字形象地刻画出了词人孤身一人行走在外的飘零和落寞。“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二句写他在旅店惊醒,睡梦中全是故园之景,娇妻之美,但醒来只看到一星孤独的烛火在黑暗中闪烁,心中悸痛,此时月亮才刚刚西斜,这一番纠结之后自然再难成眠。

  下片描写了有家难归,不由羡慕北归的燕子。南方虽好,春水春云,皓腕凝雪,画船雨眠,细雨落花,皆令人陶醉,但都消释不了自己对家的惦念。肩负王命,就难免有身不由己之感。一别甚久,纳兰归家之心迫切,思念之情令他备受煎熬,但他却难返故土,难怪他要感叹了: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就连燕子都能秋去春归、来去自如,我竟然还不及它。眼见周围景色一天天精致、明朗起来,春的气息夹带着生机与湿润扑面而来,如画的山水让纳兰忍不住憧憬:我何时才能回到家乡,与妻共赏烟柳画船、雨中花影,那该是何等的惬意。

参考资料:
1、 聂小晴,泉凌波,闫晗编著.纳兰容若词传 仓央嘉措诗文传合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5:第261-262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