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川寒日满村烟,红树青林古岸边。
半川寒日满村烟,红树青林古岸边。
渔子不知何处去,渚禽飞藩拗罾船。
渔子不知何处去,渚禽飞藩拗罾船。

nántángshì

wēngjuàn sòngdài 

bànchuānhánmǎncūnyān hóngshùqīnglínànbiān 
zhīchù zhǔqínfēifānàozēngchuán 
翁卷

翁卷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 15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日出而作¹,日入而息²
译文:太阳升起就去耕作田地,太阳下山就回家去休息。
注释:¹作:劳动。²息:休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译文: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耕田劳作就可获取食物。
帝力于我何有哉!
帝力于我何有哉¹
译文:这样的日子有何不自在,谁还去羡慕帝王的权力。
注释:¹帝力句:一说为”帝何德与我哉“。帝力:尧帝的力量。何有:有什么(影响)。如果是”何德“,那就是有什么(恩惠)。

  击壤歌是一首淳朴的民谣。据《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所歌的歌词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击壤歌》。

  这首民谣描绘的是在上古尧时代的太平盛世,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太阳出来就开始干活,太阳落下就回家休息,开凿井泉就有水饮,耕种田地就有饭吃……这反映了农耕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对于这首歌谣的最后一句,“帝力于我何有哉”,“帝力”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指“帝王的力量”,也就是说,人们的自给自足、衣食无忧的生活是靠自己的劳动得来的,而君王对此并没有什么作用,歌者反问:帝王的力量对我来说又有什么作用呢?当然,如此闲适安康的生活,并不是真的与帝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因此也有评论云:“能使民安其作息、饮食即帝力也。得末句翻空一宕,调便流逸。”另一种解释是把“帝力”解释为“天帝的力量”,从而突出了此歌谣反对“天命论”的色彩,歌者感叹:老天爷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呢?

  不管持哪一种解释,这首民歌的主题都是赞颂劳动,藐视“帝力”。

  《击壤歌》也许是中国歌曲之祖。清人沈德潜《古诗源》注释说:“帝尧以前,近于荒渺。虽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伪撰,其事近诬。故以《击壤歌》为始。”

rǎng

míng xiānqín 

chūérzuò ér 
záojǐngéryǐn gēngtiánérshí 
yǒuzāi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不饮胡为醉兀(wù)¹,此心已逐归鞍(ān)²发。
译文:没有饮酒为什么依然感觉像喝醉了昏昏沉沉的呢?我的心已经追着弟弟回家的马一起送出去了。
注释:¹兀兀:昏沉的样子。²归鞍:归骑。回家所乘的马。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归人犹自念庭闱(wéi)¹,今我何以慰寂寞。
译文:归家的人还有亲人和家可以惦念,而我又用什么来抚慰寂寞呢?
注释:¹庭闱:指父母居住处。
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
登高回首坡垅(lǒng)¹隔,惟见乌帽出复没。
译文:在高处回头看视线已经被丘陵阻隔了,只能看见弟弟的帽子高高低低地出没。
注释:¹坡垅:丘陵。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译文:我惦念着弟弟在这样寒冷的天气衣着太过单薄,还要在撒满月光的路上独自骑着马回去。
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
路人行歌¹居人乐,僮仆²怪我苦凄恻(cè)³
译文:路人边走边唱着歌感受着人世的快乐,仆人埋怨我沉溺于悲伤哀痛。
注释:¹行歌:边行走边歌唱。借以发抒自己的感情。²僮仆:仆人。³凄恻:悲伤。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¹
译文:我也知道人生总要有离别,但只是害怕时间流逝得太快。
注释:¹飘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寒灯相对记畴(chóu)¹,夜雨何时听萧瑟。
译文:什么时候可以在寒夜的孤灯下面对面回忆往昔,在下雨的夜晚听着风吹树木的声音。
注释:¹畴昔:往日;从前。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译文:你要记得我们的约定和情意不可以忘记,千万不要太爱高官俸禄。

xīnchǒushíyuèshíjiǔyóubiézhèngzhōu西ménzhīwài

shì sòngdài 

yǐnwéizuì xīnzhúguīān 
guīrényóuniàntíngwéi jīnwèi 
dēnggāohuíshǒulǒng wéijiànmàochū 
hánniàněrqiú shòucányuè 
rénxíngrén tóngguài 
zhīrénshēngyàoyǒubié dànkǒngsuìyuèpiāo 
hándēngxiāngduìchóu shítīngxiāo 
jūnzhīwàng shènàigāoguānzhí 
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东引瓯脱,南抱辽阳,嶻嶪蓊郁,时有佳气,如海蜃然。嘉靖丁亥,予戍抚顺,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千山¹在辽嶂²城南六十里,秀峰叠³,绵亘(gèn)数百里。东引(ōu),南抱辽嶂,嶻(jié)(yè)(wěng),时有佳气¹⁰,如海蜃(shèn)¹¹然。嘉靖¹²丁亥,予戍(shù)¹³抚顺¹⁴,丙申¹⁵¹⁶盖州¹⁷,道出辽嶂,乃与同志¹⁸徐、刘二子游焉。
译文:千山在辽阳城南面六十里的地方,高高耸立的山峰和重重叠叠的山岭,绵延横亘几百里。向东面牵挽着边境屯守之处,从南面环抱着辽阳城,高峻的山岭上长满着蓊郁茂密的草木,远望山中,经常可以看到非常美好的景物,好像是海市蜃楼一般。嘉靖六年,我被谪戍守抚顺所,嘉靖十五年,调往盖州卫,经过辽阳,就同志趣相投的朋友徐、刘二位到千山游览。
注释:¹千山:指今辽宁鞍山东南的千朵莲花山,简称千山。²辽嶂:县名,今辽宁辽嶂市。³叠:重叠。⁴嶂:如屏障的山峰。⁵绵亘:连绵不断,延伸。⁶引:牵引,牵挽。⁷瓯脱:亦作“区脱”。汉时匈奴语,为边境屯戍或守望之处,因泛指边界。⁸嶻嶪:形容山高耸。⁹蓊郁:形容草木茂盛。¹⁰佳气:美好的云气。古代认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¹¹海蜃:即海市蜃楼。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或全反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而形成的各种奇异景象。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人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故称。¹²嘉靖: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共45年(1522—1566)。丁亥:指嘉靖六年(1527)。¹³戍:谪戍。指因罪而被遣送至边远地方,担任守卫。¹⁴抚顺:今辽宁抚顺市,明代在此设有防区。¹⁵丙申:指嘉靖十五年(1536)。¹⁶迁:指职官调动,多指升职。¹⁷盖州:今辽宁盖县,明代设有盖州卫。¹⁸同志:志趣相同者。
出南门,过八里庄、石门、钓鱼台。台,盖屯戍旧址也。东北有温泉,莹洁可鉴。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高不满丈,深倍之,广半。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前有亭,曰一览。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晡时,往香岩,乱溪而东,岩壑窈窕,僧房半出云间,扶杖登之。
出南门,过八里庄、石门、钓鱼台¹。台,盖屯(tún)²旧址也。东北有温泉,莹洁可鉴³。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稍憩(qì)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凭栏四望,天风泠(líng)然,因宿于寺。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高不满丈,深倍¹⁰之,广半¹¹。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前有亭,曰一览。自一览亭迤(yǐ)西而北,入龙泉寺。晡(bū)¹²,往香岩¹³,乱溪¹⁴而东,岩壑(hè)¹⁵窈窕¹⁶,僧房半出云间,扶¹⁷杖登之。
译文:从辽阳城南门出发,经过八里庄、石门、钓鱼台。钓鱼台是屯边戍守的旧址。它的东北边有一个温泉,泉水清莹明洁,可以照见人。从这里向南转弯进山,走了几里路,到达祖越寺。这里的道路颇为险峻,在佛寺中唱经的殿堂里稍稍休息了一会儿,就向万佛阁攀登。万佛阁建在半山腰上,沿着山崖盘旋而上,跨过一座架在空中的桥梁走进阁里。我们靠着栏杆向四面眺望,天空吹着清凉的风,打算就到山上一座寺院里去过夜。这一天是四月初四日。我们顺着东面的山岭:远望海螺峰,攀附着太极石,走进一条山涧,山涧岸高不到一丈,水深大约有两丈,宽有五尺。低头再看万佛阁,它已经处在我们的下方了。前面有一座山亭,名叫一览亭。从一览亭往西北方向慢慢走去,来到了龙泉寺。下午时分,前往香岩寺,渡过一条溪水向东走,一路都是山岩和涧谷,深远而又曲折,远远望见香岩寺隐隐出现在云雾间,就拄着拐杖一口气登了上去。
注释:¹钓鱼台:在辽嶂南三十里。²屯戍:屯田和驻防。明代军事制度,卫、所的军士大部分屯田,以高军饷,小部分驻防。³可鉴:可当镜子照。⁴憩:休息。⁵禅堂:寺庙中唱经修行的佛殿。⁶飞梁:悬空架设的桥。⁷泠:清凉。⁸戊子日:指当年农历四月初四日。下文“己丑”、“庚寅”依次指初五、初六。⁹螺峰:即海螺峰。¹⁰深倍:承接上句“不满丈”而言,深约两丈。¹¹广半:广约五尺。¹²晡时:即申时,指下午三点至五点。¹³香岩:寺名。¹⁴乱溪:横渡溪水。¹⁵岩壑:山岩沟涧。¹⁶窈窕:幽深曲折的样子。¹⁷扶:拄持。
明晨己丑,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由此至大安,自东而北。自龙泉至此,约二十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行复数里。隍堂中开,诸山罗列,高爽清旷。视三寺为最西峰,空洞倚天。徐子题曰:“通明天”。是夕,有雨意。
明晨己丑,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¹空寂翛(xiāo)²,有遗世³之想。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yuè),闻之愀(qiǎo)。由此至大安¹⁰,自东而北。自龙泉至此,约二十余里,陡绝¹¹洿陷¹²,悬崖怪石,后先¹³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¹⁴如绣。行复数里。隍(huáng)堂中开¹⁵,诸山罗列,高爽¹⁶清旷¹⁷。视三寺¹⁸为最西峰,空洞¹⁹倚天²⁰。徐子题曰:“通明天”。是夕,有雨意。
译文:第二天是初五日,寺院的僧人给我们安排了斋饭,吃过饭就上路,走累了就在一棵大树下面休息。四周环境空旷寂静、安适自在,使人产生超脱尘世的遐想。东面山峰高耸险峻,徐、刘两位朋友举起一大杯酒一饮而尽,那时正巧有一个吹奏胡笳的人,笳声在茂密成荫的树林里震荡,使人听了之后心里感到悲凄。从这里又前往大安寺,由东向北而行。从龙泉寺到这里,大约已经走了二十多里,一路都是陡峭的山岭、低陷的沟谷,高悬的山崖、怪异的岩石,前后相靠,一个接着一个,远望孤立的山峰、俯看深邃的峡谷,奇花异草,杂然交错如同锦绣。又走了几里路,见一条大峡谷从中间豁然展开,一座座山峰排列在两旁,峡谷里非常清爽而开阔。从我们所游过的祖越、龙泉、香岩三座寺院的方向来看,这里是最西面的一座高峰,在开阔的空谷中直耸云天。姓除的那位朋友给它取名“通明天”。这一天晚上,天好像是要下雨的样子。
注释:¹人境:尘世,人所居住的地方。²翛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³遗世:抛弃尘世,指辞官出家。⁴危险:指险恶、险要之地。⁵浮白:愿意为罚饮一满杯酒,后也称满饮或畅饮酒为浮白。⁶引满:举饮满杯的酒。和“浮白”一样,都指满杯饮酒。⁷笳:即胡笳,古代北方的一种乐器,多用作军号。⁸樾:道旁的林荫树。⁹愀然:凄楚的样子。¹⁰大安:寺名。¹¹陡绝:高而陡峭。¹²洿陷:低凹下陷。这句指地势忽高忽低,忽上忽下。¹³后先:后边的和前边的。¹⁴杂然:混杂的样子。¹⁵隍堂中开:山壑像高大的客厅一样从中间展开。隍,无水的城壕,这里指山壑。堂,堂屋。¹⁶高爽:高大轩敞。¹⁷清旷:清朗开阔。¹⁸三寺:指前文所说的祖越寺、龙泉寺、香岩寺。¹⁹空洞:即“崆峒”,山高峻的样子。²⁰倚天:靠着天。
翼日庚寅,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东有罗汉洞,高寒袭人。又数息,至双井,一在树下。一在乱石间,泉甚冽。又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武,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趺坐石上,一老进麦饼。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自大安山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起视山冈,两浮屠相向争耸,乃自中会反祖越。
翼日¹(gēng)(yín),晴霁(jì)²,登中峰,顾³京国,远眺荒徼(jiǎo),山海混茫无际。东有罗汉洞,高寒袭人。又数息,至双井,一在树下。一在乱石间,泉甚冽¹⁰。又数(shuò)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yú)¹¹以木梯登望之,股栗¹²。健者匍(pú)(fú)¹³而上,有石枰(píng)¹⁴,九仙环弈(yì)¹⁵焉。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¹⁶¹⁷,扶¹⁸滕侧足,盘跚¹⁹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武²⁰,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²¹(hè)²²之。趺(fū)²³坐石上,一老进麦饼²⁴。值饥,食之厌²⁵,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自大安山行几²⁶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起视山冈,两浮屠²⁷相向争耸,乃自中会反祖越。
译文:又过了一天是初六日,雨后天晴,我们登千山的中峰,回头瞻望京都,远眺荒远的边地,山海相连浑然一体,茫然无际。东面有一个罗汉洞,洞里的寒气侵人肌骨。走走歇歇好几次,来到了双井,一眼井在大树底下,一眼井在乱石之间,井里的泉水十分清冷。又走了一阵,来到仙人台,这里有陡峭的石壁和断绝的山崖,从山崖北边角上用木梯爬上去再往下看,两腿直发抖。身体健壮的人匍匐着爬了上去,那里有一个石头的棋盘,传说有九位神仙曾在这里围坐着下棋。从仙人台走出来寻访中会寺,走过一条小溪,穿过杂乱的山石,荆棘塞满了山路,手杖都无法插下去,小路只能容下两脚的脚趾。我们就用一匹布绑在胸部,让人从后面牵拉着,援着藤条,侧着双脚,一瘸一拐地走着,非常危险。刘先生在前头走,徐先生和我两个相隔只一两步,他摘下一朵山花,作了一首诗赠给我。我也就依着他的诗韵和了一首。我们盘腿坐在石头上,一位老人送上了麦饼。我正好肚子很饿,吃了麦饼感到非常满足,问老人姓什么,他笑着不回答,我们这才来到了中会寺。我们从大安寺出发走了将近二十里山路,都感到十分疲备,就在和尚的住房里坐下休息。坐了好久,站起来观看四周的山峰冈岭,只见两座佛塔相对着互相比试高低。于是,我们从中会寺又返回到祖越寺。
注释:¹翼日:次日。翼,通“翌”。²霁:雨停日出。³顾:回头看。⁴瞻:仰望,表示尊敬。⁵京国:指明代国都北京。⁶眺:向远处看。⁷荒徼:荒远的边境。⁸混茫:广大无边。⁹数息:多次休息。¹⁰冽:寒冷。¹¹北隅:北边。¹²股栗:两腿发颤,形容恐惧之甚。栗,通“傈”。¹³匍匐:竭力,尽力。¹⁴枰:棋盘。¹⁵弈:下棋。¹⁶挽:拉,拽。¹⁷之:这里指自己。¹⁸扶:攀附。¹⁹盘跚:同“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²⁰武:半步。²¹倚声:指依照原诗的声律节奏填词。²²和:应和。²³趺:盘腿坐。²⁴麦饼:小麦面粉做的饼。²⁵厌:通“餍”,饱足。²⁶几:将近,几乎。²⁷浮屠:亦作“浮图”,梵语译音,指佛塔。
从者病,取道石桥,宿南村农家。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从者病,取道石桥,宿南村农家。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胜,弘润¹秀丽,磅(páng)(bó)²盘结³,不可殚述。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予之劣陋,弗¹⁰¹¹传其胜,姑¹²¹³其大概如此。
译文:有个随从我们的人生了病,我们就经过那座石桥下山来,在南村的一户农家借宿。回头仰望群峰,全都像是在天上了。千山的美好景致,高大而又润泽,清秀而又瑰丽,山势磅礴无际,树木盘曲交错,不能用文字一一尽述。如果这座山处在中原地区,应当与五岳相等。然而它却地处偏僻的东部一角,名望高贵的人、四方游历之士,都很少有人来到这里。事物的道理就这样有的幸运、有的不幸,这是为什么呢?古时柳州的山水因为柳子厚写过游记文章而得以名扬天下,我的文笔粗劣浅陋,不能写出千山的美妙所在,姑且摘取它的大致情况记述在这篇文章里。
注释:¹弘润:指山势高大,草木丰润。²磅礴:气势盛大的样子。³盘结:盘曲交错。⁴殚:尽。⁵中州:指中土,即中原地区。⁶物理:事物的道理。⁷柳州:今山西柳州。⁸子厚: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子子厚。他被贬柳州刺史后,曾写过介绍柳州山水的文章。⁹显:扬名。¹⁰弗:不。¹¹克:能够。¹²姑:姑且,暂且。¹³撮:摘取。

  此文是作者在被贬途中的及景记游之作。然而文中不见颓唐沮丧之气,反倒让人从中赏见了关外山水风光。文章笔墨潇洒,铺绘写景精炼老到、形象生动,每处景色都洋溢着迷人的魅力。文中时有作者心理感受的描写,如“愀然”之感,“高爽清旷”之概,“危甚”之叹等,都增强了清静的感染力。作者用千山和五岳相比,惋惜千山“僻在东隅”,可能暗含寓意;接着却是说明自己写此作乃是仿柳宗元著文为柳州扬名,目的是宣传千山。

  此文在对千山及这次游历的背景作了必要的交代之后,随作者之足迹和目光,描述了千山的主要名胜,使人们具体了解了千山风光,亦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欣喜心情。它的艺术特点就在真切自然,不仅语言简朴自然,不雕饰浮华,而且思想感情朴实真切,不矫揉造作。登木梯上仙人台,两腿发抖;从仙人台下山,让人用布带拽着;游累了,饿极了,即便是吃麦饼也觉得味道香。后面虽发一些不遇的感慨,但也没有柳宗元那样愤激,却显得平和而无奈,平心希望人们能了解这僻居边荒的千山名胜。

  文章采用了全面铺叙的手法,笔势似无拘敛,但着墨并不散漫。每一处景观,都以精炼的文字,写出其独呈的异彩。还不时插进主观感受的描写,如听笳声激荡林樾,有“愀然”之感;见“诸山罗列”,有“高爽清旷”之慨;入溪穿石寻中会寺,有“危甚”之叹。虽仅稍作点染,却也将情与景结合起来,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最后举五岳相比,又惋惜千山“僻在东隅”,作者无疑是暗含有对自己不遇的不平。但没有即此渲泄愤激之情,而是陡然煞住,借柳宗元著文为柳州山水扬名,申明自己写这篇游记介绍千山的本旨;这样的结尾是极富于意趣的,也表现了作者豁达洒脱的胸怀。

  文章无论是说明方位,记叙游程还是状写景物,抒发感情。都极精练简洁。作者结合记游写景,抒发情怀。如山境空寂的遗世之想。峭壁断崖的股栗之惧,赋诗饮酒的陶然之乐,读来亲切生动。篇末议论事物的幸与不幸,寄寓了作者直而被贬的身世之慨。

参考资料:
1、 蒋松源.《历代山水小品》.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66
2、 布仁图.《历代游记导读》.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230
3、 林邦钧.《历代游记选》.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427

yóuqiānshān

chéngchōng míngdài 

    qiānshānzàiliáoyángchéngnánliùshí xiùfēngdiézhàng miángènshùbǎi dōngyǐnōutuō nánbàoliáoyáng jiéwěng shíyǒujiā hǎishènrán jiājìngdīnghài shùshùn bǐngshēnqiāngàizhōu dàochūliáoyáng nǎitóngzhì liúèryóuyān 

    chūnánmén guòzhuāng shímén diàotái tái gàitúnshùjiùzhǐ dōngběiyǒuwēnquán yíngjiéjiàn nánzhéshān shù yuè jùn shāozhīchántáng nǎidēngwàn zàishānbàn yuánxuánzhuàn yuèfēiliángér pínglánwàng tiānfēnglíngrán yīn宿 shí xúndōngshān wàngluófēng tàishí yánjiàn gāomǎnzhàng shēnbèizhī guǎng广bàn kànwàn zàixiàfāng qiányǒutíng yuēlǎn lǎntíng西érběi lóngquán shí wǎngxiāngyán luànérdōng yányǎotiǎo sēngfángbànchūyúnjiān zhàngdēngzhī 

    míngchénchǒu sēngshèzhāi nǎixíng shùxià rénjìngkōngxiāorán yǒushìzhīxiǎng dōngfēngwēixiǎn  liúèrbáiyǐnmǎn jiānshìyǒuchuījiāzhě shēngzhènlínyuè wénzhīqiǎorán yóuzhìān dōngérběi lóngquánzhì yuēèrshí dǒujué洿xiàn xuánguàishí hòuxiānxiāng shān kànshēn huāhuì ránxiù xíngshù huángtángzhōngkāi zhūshānluóliè gāoshuǎngqīngkuàng shìsānwéizuì西fēng kōngdòngtiān yuē  tōngmíngtiān  shì yǒu 

    gēngyín qíng dēngzhōngfēng zhānjīngguó yuǎntiàohuāngjiào shānhǎihùnmáng dōngyǒuluóhàndòng gāohánrén yòushù zhìshuāngjǐng zàishùxià zàiluànshíjiān quánshènliè yòushù xiānréntái qiàoduàn běidēngwàngzhī  jiànzhěérshàng yǒushípíng jiǔxiānhuányān xiānréntáixúnzhōnghuì  chuān穿shí jīngsài zhàng jìngjǐnróngshuāngzhǐ xiōng shǐ使réncónghòuwǎnzhī téng pánshānér wēishèn liúxiānzhī xiāngshù zhāishānhuāshīzèng shēngzhī zuòshíshàng lǎojìnmàibǐng zhí shízhīyàn wènxìngshì xiàoér nǎizhì ānshānxíngèrshí yīnbèi zuòsēngfáng jiǔzhī shìshāngāng liǎngxiāngxiàngzhēngsǒng nǎizhōnghuìfǎnyuè 

    cóngzhěbìng dàoshíqiáo 宿náncūnnóngjiā huíwàngzhūfēng zàitiānshàng shānzhīshèng hóngrùnxiù pángpánjié dānshù shǐ使zàizhōngzhōu dāngyuèděng zàidōng gāorén yóushìhǎnzhìyān zhīxìngxìng  liǔzhōushānshuǐhòuxiǎn zhīlièlòu chuánshèng cuōgài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三更¹灯火五更鸡²,正是男儿读书时。
译文:三更挑灯夜读,五更鸡鸣即起,这一早一晚正是男儿读书的好时候。
注释:¹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²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黑发¹不知勤学早,白首²³悔读书迟。
译文: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注释:¹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²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³方:才。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诗歌中,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正是男儿读书时”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参考资料:
1、 黄勤堂.哲理诗选析: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42
2、 杨道诚,韩清显.中国诗词名篇类编赏析:修身养德:河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11

quànxué--yánzhēnqīng

sāngèngdēnghuǒgèngzhèngshìnánérshūshí

hēizhīqínxuézǎobáishǒufānghuǐshūchí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¹。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译文: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一寸柔肠便有千缕愁丝。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注释:¹“寂寞”二句:此系对韦庄调寄《应天长》二词中有关语句的隐括和新变。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衰 一作:芳)
倚遍阑(lán)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¹,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衰 一作:芳)
译文:倚遍栏杆,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所思念的人在哪里呀?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注释:¹人何处:所思念的人在哪里?

  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词人首先写道:“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闺”指过去年轻女子居住的内室。“柔”有作“愁”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独处在深院闺房中,心中总是积郁了千丝万缕的愁绪。开篇就以抒情笔调切入主题,再现了词人独守深闺,孤单寂寞,思念亲人,愁情不绝,柔肠寸断,叫人不知如何是好的情状。“柔肠一寸”就是“愁千缕”,由此可见词人寂寞愁苦、深情绵长、思念之情无可排遣的程度已经到了极致。

  接着写道:“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崔花雨”这里指崔花调落的雨。这是环境描写,意在烘托主人公忧愁的心境。一个“惜”字表明了词人对“春春去”的情感。接着又是“几点催花雨”,真有雪上加霜的感觉。原本令人怜惜且最能给人带来希望的春天却走了,可是,“屋漏偏雨”,这里,春去而偏又下起了摧残鲜花的暮春雨。可见,词人惜春中自然也包含着怜惜青春年华的心理。

  接着下片写伤别,抒写词人对丈夫强烈的思念和盼归之情。

  词人写道:“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无情绪”就是心怀抑郁惆怅,没有兴趣。“独处深闺”的词人,心头总觉是“寂寞”,更是“柔肠一寸愁千缕”。词人深感寂寞,只好走到闺房外面,看看外面的风景,也好排遣心中的忧烦愁思。可是“倚遍栏杆”,极目远望,终究还是没有好心绪,真有“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筠《望江南》)的感受。词人知道自己的丈夫远在他乡,望不见的,可是心思又放不下,而词人“倚遍栏干”不但不见丈夫,甚至还不知道“人何处”。

  结尾处,遥问“人何处”,点明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祇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这里,词人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然而望到尽头,唯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

  这首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伤春、伤别,融为柔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刻画出一个爱情专注执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写出了让人肝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寂寞愁、伤春愁,伤别愁以及盼归愁。结尾“望断”二字写尽盼归不能的愁苦,此时感情已积聚至最高峰,全词达到高潮。

参考资料:
1、 侯健、吕智敏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1215-1216 .

diǎnjiàngchún ·guī

qīngzhào sòngdài 

shēnguī róuchángcùnchóuqiān chūnchūn diǎncuīhuā 
biànlángān zhǐshìqíng rénchù liántiānshuāicǎo wàngduànguīlái  (shuāizuò fāng )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