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路湘桃破萼,归时乳燕巢梁。不成一事又还乡。
去路湘桃破萼,归时乳燕巢梁。不成一事又还乡。
也是经春游荡。
也是经春游荡。
香炉重燃鸂鶒,罗衾再拂鸳鸯。今宵应解话愁肠。
香炉重燃鸂鶒,罗衾再拂鸳鸯。今宵应解话愁肠。
指点尘生绣帐。
指点尘生绣帐。

西jiāngyuè--cháoduān

xiāngtáoèguīshíyàncháoliángchéngshìyòuháixiāngshìjīngchūnyóudàng

xiāngzhòngránchìluóqīnzàiyuānyāngjīnxiāoyīngjiěhuàchóuchángzhǐdiǎnchénshēngxiùzhàng

晁端礼

晁端礼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 1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宾于人。在邦¹无怨,在家²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说:“出门与同仁行礼如见贵客一般,对百姓如大祭一样凝重,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此在诸侯国做事没有抱怨,在卿大夫的封地做事也无抱怨。”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明,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注释:¹邦:诸侯统治的国家。²家:卿大夫的封地。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¹,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xiàng)²也吾见(xiàn)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gāo)(yáo)³,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是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各种奸邪之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老师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各种奸邪之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管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管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注释:¹举直错诸枉:把正直的人摆在邪恶的人的上面,即选用贤人,罢黜坏人。错,通“措”,废置,罢黜。²乡:同“向”过去。见于,被接见。³皋陶:舜时的贤。⁴伊尹:商汤时辅相。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平日心怀恭谨,做事严肃认真,待人真心实意。这几种品德,纵使是到蛮夷之邦,也是不能废弃的。”
折杨柳。百鸟园林啼。道欢不离口。
折杨柳¹。百鸟²园林³啼。道欢不离口。
译文:攀折杨柳想要送给心上人。鸟儿们在园中树林啼鸣,口中仿佛在念着所思人的名字。
注释:¹折杨柳: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²百鸟:多种鸟禽。³园林:园中树林。⁴道:说;讲述。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
译文:与朋友对饮,不知不觉已经暮色昏暗,落花洒满了我的衣衫。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译文:醉意朦胧漫步在月光下的溪边,鸟都归家了,路上行人也很稀少。

qiǎn

bái tángdài 

duìjiǔjuémíng luòhuāyíng 
zuìyuè niǎohuánrén 
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
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
译文:在春天二三月时,农夫们在田地间农耕者多,在家闲居者少。
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滟生光辉。
新阳晴暖动膏脉¹,野水泛滟(yàn)²生光辉。
译文:在和暖的阳光的照耀下,肥沃的土壤开始萌动,似乎要长出茁壮的禾苗;田野中流动的溪水,浮光闪耀,波光粼粼。
注释:¹膏脉:肥沃的土壤。²泛滟:浮光闪耀的样子。
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
鸣鸠(jiū)(guō)¹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
译文:斑鸠在屋顶上聒聒鸣叫,布谷在桑条下翩翩飞舞。
注释:¹聒聒:象声词。
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
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dú)¹肥。
译文:远处的碧山上丹杏正在开出艳丽的花朵,在青草地的暖阳下正在睡眠的小牛犊是那样的健壮。
注释:¹黄犊:小牛。
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
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
译文:田家的此种乐趣有谁能够知道,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为什么还不归去到田园之中。
吾已买田清颍上,更欲临流作钓矶。
吾已买田清颍(yǐng)¹上,更欲临流作钓矶(jī)
译文:我已经在美丽的颍州买下了几亩田地,便想着什么时候能够面对溪流坐在岩石之上独享垂钓之乐。
注释:¹颍:指颍州。诗人于黄佑元年由扬州移知颍州,第二年七月改知应天府。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春庭¹月午²,摇荡香醪(láo)³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wǎn)(miǎn)香。
译文:春夜的庭院中,月儿正在当空。银光在摇荡的美酒上闪烁不定,好似优美的舞步。走过回廊,已经半落的梅花发出阵阵幽香。
注释:¹春庭:春季的庭院。²月午:指月亮升到天顶。阴历十五日半夜。³摇荡香醪:指月光下花香如陈酿的酒香在飘溢。香醪,美酒佳酿。⁴光欲舞:梅花晃动引得月光不定,如同梅花在舞蹈。⁵半落:微微低垂。⁶婉娩:柔美,美好。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¹,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²,只与离人³照断肠。
译文:那轻风吹拂薄雾笼罩的春月,总是照着少年行乐的地方。不像秋天的月光照着孤独的远行人,更备感凄凉。
注释:¹轻云薄雾:轻柔的云,薄薄的雾,喻月光柔美与梅花香飘。²秋光:秋月。³离人:离开家乡与亲人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上片写景。月下赏花,饮酒赋诗,是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读者关心的是诗人举杯时所产生的感受和联想。苏轼此首写他把月光斟进自己的酒杯里,让读者与他一起分享美酒的芬芳和清光。这种感受是新奇的,大胆的,但又是合理的,自然的。开篇的“月午”,不是早已指明中天明月光正泻向杯中。而“摇荡”一词,正透露出诗人举杯相属的豪兴而使月光翩然起舞。诗人从寻常的生活中,捕捉到不寻常的诗意,于平易中见工夫,逸趣中显天才。月色是这样的皎洁明净,所照之处冷浸一片银色。聚星堂前的梅花也更显得璀灿晶莹,洗尽铅华见雪肌。诗人不禁离席,漫步于积水空明的回廊上。此时他始觉幽香袭来,柔顺清润,以至于物我两忘,陶醉在这优美安谧的境界之中。

  下片发议论。过片由“半落梅花”而来,“欲落梅花更多情”,何况这梅花烟雾轻笼,有一种朦胧含浑之美。花前月下,自古以来“总是少年行乐处”,这少年是泛指,也是指赵德麟。诗人很赏识这位年轻的签判,称赞他“吏事通敏,文采俊丽,志节端亮,议论英发。”他们平时诗歌唱和,此时又同饮花下,“齿发日向疏”的太守,也有与少年同游乐之意。最后以其夫人关于月色的议论作结,他认为这议论富有诗意。

  在这首词中,他选取了月色、梅花,冷香,回廊,烟雾等,构成清幽恬静的艺术境界,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良辰美景的珍惜,使他的精神从政治得失中解脱出来,一念清净,旷达闲适,这表现了他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

参考资料:
1、 傅庚生,傅光.《百家唐宋词新话》.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194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