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美人兮,擥涕而竚眙。
思美人¹(xī)²,擥(lǎn)³而竚(zhù)(chì)
译文:我苦苦的思念君王,揩干眼泪久久的伫立凝望。
注释:¹美人:这是一种托喻,指楚怀王。一说指楚顷襄王。²兮: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³擥涕:揩干涕泪。擥,同“揽”,收。⁴竚眙:久立呆望。竚,同“伫”,长久站立。眙,瞪眼直视。
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
¹²而路阻兮,言不可结³而诒(yí)
译文:媒介之人断绝,道路修阻难行,不能束赠欲诉之言,致此拳拳之意。
注释:¹媒: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²绝:断绝。³结:缄。⁴诒:通“贻”,赠予。
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
(jiǎn)¹之烦冤兮,陷滞²而不发³
译文:我至诚一片而蒙冤,我进退两难而不前。
注释:¹蹇蹇:同“謇(jiǎn)謇”,忠贞之言。一说忠言直谏。²陷滞:义同郁结。一说陷没沉积。³不发:不能发车前进。发:抒发。一说发轫。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沈菀而莫达。
申旦¹以舒²中情³兮,志沈(chén)(yùn)而莫达
译文:我愿日日舒此衷情,可是情志沉郁,难以表达心迹。
注释:¹申旦:犹言申明。一说天天。申:重复,一再表明。²舒:舒展、诉说。³中情:内心的感情。⁴沈菀:沉闷而郁结。沈,同“沉”。菀,同“蕴”,郁结,积滞。⁵达:通达。
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
愿寄言¹于浮云兮,遇丰隆²而不将³
译文:我愿让浮云代为寄语,向君王致意,雷神丰隆却不肯助我一臂之力。
注释:¹寄言:犹寄语,带信,传话。²丰隆:雨神。一说云神。³不将:不肯送来。将:拿起。一说帮助。
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
¹归鸟²而致辞³兮,羌(qiāng)迅高而难当
译文:又想依托北归的鸿雁代为传书致辞,但它又迅疾高飞而难以相遇。
注释:¹因:凭借。²归鸟:指鸿雁。³致辞:指用文字或语言向人表达思想感情。⁴羌:句首语气词。⁵迅高:指鸟飞高且快。一说鸟飞得又快又高。迅:一作“宿”,指鸟巢。宿高:宿高枝。⁶当:值。一说遇。
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
高辛¹之灵盛(shèng)²兮,遭玄鸟³而致诒。
译文:高辛氏有盛大的善德,遇上玄鸟前来致赠厚礼。
注释:¹高辛:即帝喾(kù)。帝喾初受封于辛,后即帝位,号高辛氏。²灵盛:犹言神灵。盛,一作“晟(shèng)”。³玄鸟:即凤凰。一说燕子。⁴致:赠。诒:通“贻”,指聘礼。一说赠送,此作名词用,指送的蛋。另一种说法同“绐(dài)”,欺也。
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
欲变节¹以从俗兮,媿(kuì)²易初³而屈志
译文:我曾想变节而随从流俗,又自愧将初衷与本志改易。
注释:¹变节:丧失气节。²媿:同“愧”。³易初:改变本心,改变初衷。⁴屈志:委屈意志。
独历年而离愍兮,羌冯心犹未化。
独历年¹而离愍(mǐn)²兮,羌冯(píng)³犹未化
译文:历年以来,我遭遇无数忧患,愤懑不平之心从未消减。
注释:¹历年:犹言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年:指时间。²离愍:谓遭遇祸患。离,遭受。³冯心:愤懑的心情。冯,同“凭”。⁴未化:未消失。
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
(nìng)¹隐闵(mǐn)²而寿考³兮,何变易之可为
译文:宁可隐忍忧闵,直至终老,又怎能将高尚的志节改变?
注释:¹宁:宁肯。²隐闵:隐忍着忧悯。隐,隐忍。闵,通“悯”,痛苦。³寿考:犹言老死。一说年寿很高。此句意谓宁可隐忍忧悯以至老死。⁴为:句末语气助词。
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
知前辙¹之不遂²兮,未改此度³
译文:心知前方的道路不会顺利无阻,我却不改这种坚守志节的态度。
注释:¹辙:车轮所辗的辙印,此处指道路。²遂:犹言顺利。³度:原则,法度,规范。
车既覆而马颠兮,蹇独怀此异路。
车既覆而马颠¹兮,蹇²独怀此异路³
译文:即使车已倾覆,马也颠仆,我仍想走这异于世俗的道路。
注释:¹车覆马颠:喻指战争的失败。²蹇:犹羌、乃,句首发语词。³异路:另外的一条道路。
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
¹(qí)(jì)²而更驾³兮,造父为我操之。
译文:勒控骐骥,更换新的驾乘,让造父为我执辔,驾车前行。
注释:¹勒:扣勒住。²骐骥:骏马,良马。³更驾:重新驾起车子。⁴造父:周穆王时人,以善于驾车闻名。⁵操:抓着马的辔(pèi)头。
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时。
¹(qūn)²而勿驱³兮,聊假(jiǎ)以须时
译文:迁延逡巡,缓缓而进,不要策马疾驰,姑且借此时日逍遥寄情。
注释:¹迁:犹言前进。²逡次:义同逡巡,指缓行。³勿驱:不要快跑。⁴假日:犹言费些日子。⁵须时:等待时机。
指嶓冢之西隈兮,与曛黄以为期。
指嶓(bō)¹之西隈(wēi)²兮,与³(xūn)以为期。
译文:指着皤冢山的西隅,直到日落黄昏之时,车马才能暂停。
注释:¹嶓冢:山名,在秦西,又名兑山,是秦国最初的封地。²隈:山边。³与:数也。⁴曛黄:即黄昏。曛,落日的余光,一作“纁(xūn)”。
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
¹春发²岁兮,白日出之悠悠³
译文:一年重又开端,新春刚刚来到,阳光灿烂,春日迟迟,光景美好。
注释:¹开:开始。²发:发端。³悠悠:舒缓、悠长的样子。
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
吾将荡志¹而愉乐兮,遵江夏²以娱忧。
译文:我要纵情地愉乐欢欣,沿着长江,夏水漫游,消除忧伤烦恼。
注释:¹荡志:放怀,散荡心情。²遵江夏:是说沿着这两条水东行。江:长江。夏:夏水,也就是汉水从石首到汉阳一段的别名。
擥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¹大薄²之芳茝(chǎi)³兮,搴(qiān)长洲之宿莽
译文:在广大的草木丛生之地采集香草白芷,到长长的沙洲拔取紫苏香草。
注释:¹擥:同“揽”,采摘。²薄:草木交错。³芳茝:香芷,一种香草。⁴搴:拔取。⁵宿莽:冬生不死的草。揽芳茝、搴宿莽:是说准备为国家自效其才能。
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
¹吾不及古人²兮,吾谁与玩此芳草³
译文:痛惜自己未及见到古代的圣君贤人,我能与谁同将这芳草欣赏爱好?
注释:¹惜:是痛惜自己身不逢时的意思。²不及古人:意谓不及见故人。³玩此芳草:犹言赏此芳草。
解扁薄与杂菜兮,备以为交佩。
¹(biān)²与杂菜³兮,备以为交佩
译文:感叹君王却采那篇竹和恶菜,用来制作左右佩带。
注释:¹解:采摘。²扁薄:指成丛的扁蓄。扁:扁蓄,亦名扁竹,短茎白花的野生植物。³杂菜:恶菜。⁴备:备置,备办的意思。⁵交佩:左右佩带。
佩缤纷以缭转兮,遂萎绝而离异。
佩缤纷¹以缭转²兮,遂萎绝³而离异
译文:佩环缤纷纠结,受到君王喜爱,芳草枯萎至死,却被弃置不采。
注释:¹缤纷:指恶草很多。²缭转:言其互相缠绕。³萎绝:指芳草的枯萎绝灭。⁴离异:言其不为人所佩用。
吾且儃佪以娱忧兮,观南人之变态。
吾且儃(chán)(huái)¹以娱忧兮,观南人²之变态³
译文:我低佪夷犹,周游其地以消忧解愁,看那奸佞小人的丑态。
注释:¹儃佪:犹低回。一说徘徊。²南人:就是“南夷”,指楚国的统治集团。³变态:一种出乎情理以外的不正常态度。
窃快在中心兮,扬厥冯而不竢。
窃快¹在中心兮,扬²厥冯(píng)³而不竢(sì)
译文:我愿自寻内心的快乐,将那愤懑之情毫不迟疑的抛开。
注释:¹窃快:指隐藏而不敢公开的欢快。窃,私也。²扬:捐弃。³厥冯:愤懑之心。冯,同“凭”。⁴竢:同“俟”,等待。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芳与泽¹²杂糅兮,羌芳华³自中出。
译文:芳香与垢腻糅杂交混,但芬芳之花却从中绽发而不失其纯。
注释:¹泽:污秽。²其:语气助词。³芳华:芬芳的花朵。
纷郁郁其远承兮,满内而外扬。
纷郁郁¹其远承²兮,满内³而外扬
译文:香气郁郁充盛,蒸发播散到远方,馨香充盈于内而向外散放,浓郁袭人。
注释:¹郁郁:指香气浓郁。²承:奉也。³满内:内里充实。⁴外扬:向外发散。
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
情与质信可保¹兮,羌居蔽²而闻³
译文:忠直的情志,淳美的本质,诚然能够保持,虽则身处重蔽之地,美誉仍能昭彰远闻。
注释:¹情质可保:意谓没有丧失原来的清白。情:指表现出来的心情。质:指蕴藏在里面的本质。²居蔽:很偏僻的地方。一说被逐在野。³闻:声闻,即声名。⁴章:同“彰”,明。
令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
令薜(bì)(lì)¹以为理²兮,惮(dàn)³举趾而缘木
译文:想让薜荔作为媒人,却怕举足缘木的苦辛。
注释:¹薜荔:茎蔓植物。²理:使者。³惮:害怕,这里可解作不愿意。⁴举趾:提起脚步。⁵缘木:爬树。缘:循也。
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褰裳而濡足。
¹芙蓉²而为媒兮,惮褰(qiān)³而濡(rú)足。
译文:想托芙蓉作为媒人,又怕褰裳涉水而湿足沾襟。
注释:¹因:凭借。²芙蓉:荷花。³褰裳:提起衣服。褰,撩起,揭起。⁴濡:沾湿。
登高吾不说兮,入下吾不能。
登高¹吾不说(yuè)²兮,入下³吾不能。
译文:缘木登高,会使我心中不悦,褰裳下水,我又执意不肯。
注释:¹登高:意指委屈自己、迁就别人。一说喻攀附权贵。²说:同“悦”,欢喜。³入下:同流合污,喻降格变节。
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
固朕(zhèn)¹²之不服³兮,然容与而狐疑
译文:本来我的形质对此很不习惯,于是始终犹豫徘徊而迟疑不进。
注释:¹朕:我。²形:指形于外的一个人的作风。一说身形。³不服:不习惯的意思。⁴然:乃,就,便。⁵容与:徘徊不前的样子。⁶狐疑:犹豫。
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
广遂¹前画²兮,未改此度也。
译文:为了多方完成先前的兴国图强之谋,我一直没有改变这忠贞高洁的态度。
注释:¹广遂:犹言多方以求实现。²前画:指前面所说任用贤才,发愤图强的策划。一说往日理想。
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愿及白日之未暮也。
命则处幽¹吾将罢(pí)²兮,愿及³白日之未暮也。
译文:命运使我久处幽僻之地,已经疲惫劳伤,但还想有所作为,趁着尚未黄昏日暮。
注释:¹处幽:指迁谪远行,与前“居蔽”相应。一说居住幽僻之地。²罢:同“疲”,疲倦,完、尽的意思。³及:趁着,赶上。⁴白日未暮:象征国事尚有可为,与前“白日出之悠悠”相应。
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独茕(qióng)¹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²也。
译文:我孤独无依地漂泊南行,对彭咸以死谏君的遗则,感念景幕。
注释:¹茕茕:孤单的样子。²思彭咸之故:指彭咸谏君不听而自杀的故事。故:旧迹,故事。

  此诗表述的心愿为思国、思乡和美政理想一定要实现,希望君主不重蹈历史覆辙,努力振兴楚国。其最大的特点即是“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如同《离骚》一样,诗中处处都体现出“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脩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的鲜明特色。

  首先,诗题“思美人”即是“灵脩美人以媲于君”的体现;香草美人皆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化象征者,“美人”在诗中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美女,而是指楚国君主(至于是哪位君主——怀王抑或顷襄王,历来有争议)。屈原撰写此诗的目的,就是试图以思女形式,寄托自己对君主的希冀和思念,以求得到君主的信赖而实现理想目标。

  诗一开篇即陈述了诗人思女的行为——“揽涕”“伫眙”,感情真挚而又炽烈。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拘牵——无良媒,致使他“志沉菀而莫达”,一再申言也无济于事。不过,诗人并不因此而完全丧失信心,他仍竭尽全力地努力追求:“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直至诗篇之末,诗人明知自己已实在无能为力了,却仍不改“度”——努力的行为不得已作罢,而节操却始终不易。

  诗篇在写美人的同时,也写到了香花美草,它们均一一“以配忠贞”:沿江夏行进时,诗人“擥芳茝”“搴宿莽”“解扁薄与杂菜”,这里的“芳茝”“宿莽”“扁薄”“杂菜”,均非实指植物,而是用以喻指才能,诗人一路采摘、佩饰它们,乃是为自己为国效力时作准备。

  遗憾的是美人——君主并不赏识,致使诗人只得发出“吾谁与玩此芳草”的慨叹。这还不够,诗人更以芳草自譬,说芳草与污秽杂糅,作为芳草,终能卓然自现,而决不会为污秽所没;又将芳草比作媒人,“令薜荔以为理”“因芙蓉而为媒”,欲通过这些媒人而向美人求爱,但又缺乏勇气。美人、鲜花、香草,在诗篇中都一一成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化象征者,它们在表现诗人本身的气质形象及体现诗篇的主旨方面起了极好的烘托作用。

  诗人在求美人未成后,思绪难以自抑,情感受到挫伤,此时,处于现实困境的人物突然想到了神话人物、历史人物——“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这些神话人物与历史人物的闯入,大大丰富了诗章的艺术内涵,显示了诗人超常的艺术想像力;正由于此,此诗才更显出想像奇特、神思飞扬的特点,表现出与《九章》其他诗篇有所不同的风格与色彩。

  此诗写追慕先贤,感慨时世,劝谏君王,希望君王不重蹈历史覆辙,努力振兴楚国,表达了作者坚守节操、不变节从俗的决心。其基本立场和出发点是思君、爱君,而思君、爱君之中又带有怨君、待君之意。全诗以香草美人为主要意象,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大胆地将地上与天国、人间与仙境、历史与现实等有机地融合一体,让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一起,想像奇特,神思飞扬,堪称一篇浪漫主义文学佳作。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36-840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苦苦的思念君王,揩干眼泪久久的伫立凝望。

媒介之人断绝,道路修阻难行,不能束赠欲诉之言,致此拳拳之意。

我至诚一片而蒙冤,我进退两难而不前。

我愿日日舒此衷情,可是情志沉郁,难以表达心迹。

我愿让浮云代为寄语,向君王致意,雷神丰隆却不肯助我一臂之力。

又想依托北归的鸿雁代为传书致辞,但它又迅疾高飞而难以相遇。

高辛氏有盛大的善德,遇上玄鸟前来致赠厚礼。

我曾想变节而随从流俗,又自愧将初衷与本志改易。

历年以来,我遭遇无数忧患,愤懑不平之心从未消减。

宁可隐忍忧闵,直至终老,又怎能将高尚的志节改变?

心知前方的道路不会顺利无阻,我却不改这种坚守志节的态度。

即使车已倾覆,马也颠仆,我仍想走这异于世俗的道路。

勒控骐骥,更换新的驾乘,让造父为我执辔,驾车前行。

迁延逡巡,缓缓而进,不要策马疾驰,姑且借此时日逍遥寄情。

指着皤冢山的西隅,直到日落黄昏之时,车马才能暂停。

一年重又开端,新春刚刚来到,阳光灿烂,春日迟迟,光景美好。

我要纵情地愉乐欢欣,沿着长江,夏水漫游,消除忧伤烦恼。

在广大的草木丛生之地采集香草白芷,到长长的沙洲拔取紫苏香草。

痛惜自己未及见到古代的圣君贤人,我能与谁同将这芳草欣赏爱好?

感叹君王却采那篇竹和恶菜,用来制作左右佩带。

佩环缤纷纠结,受到君王喜爱,芳草枯萎至死,却被弃置不采。

我低佪夷犹,周游其地以消忧解愁,看那奸佞小人的丑态。

我愿自寻内心的快乐,将那愤懑之情毫不迟疑的抛开。

芳香与垢腻糅杂交混,但芬芳之花却从中绽发而不失其纯。

香气郁郁充盛,蒸发播散到远方,馨香充盈于内而向外散放,浓郁袭人。

忠直的情志,淳美的本质,诚然能够保持,虽则身处重蔽之地,美誉仍能昭彰远闻。

想让薜荔作为媒人,却怕举足缘木的苦辛。

想托芙蓉作为媒人,又怕褰裳涉水而湿足沾襟。

缘木登高,会使我心中不悦,褰裳下水,我又执意不肯。

本来我的形质对此很不习惯,于是始终犹豫徘徊而迟疑不进。

为了多方完成先前的兴国图强之谋,我一直没有改变这忠贞高洁的态度。

命运使我久处幽僻之地,已经疲惫劳伤,但还想有所作为,趁着尚未黄昏日暮。

我孤独无依地漂泊南行,对彭咸以死谏君的遗则,感念景幕。

注释

美人:这是一种托喻,指楚怀王。一说指楚顷襄王。

兮: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

擥涕:揩干涕泪。擥,同“揽”,收。

竚眙:久立呆望。竚,同“伫”,长久站立。眙,瞪眼直视。

媒: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绝:断绝。

结:缄。

诒:通“贻”,赠予。

蹇蹇:同“謇(jiǎn)謇”,忠贞之言。一说忠言直谏。

陷滞:义同郁结。一说陷没沉积。

不发:不能发车前进。发:抒发。一说发轫。

申旦:犹言申明。一说天天。申:重复,一再表明。

舒:舒展、诉说。

中情:内心的感情。

沈菀:沉闷而郁结。沈,同“沉”。菀,同“蕴”,郁结,积滞。

达:通达。

寄言:犹寄语,带信,传话。

丰隆:雨神。一说云神。

不将:不肯送来。将:拿起。一说帮助。

因:凭借。

归鸟:指鸿雁。

致辞:指用文字或语言向人表达思想感情。

羌:句首语气词。

迅高:指鸟飞高且快。一说鸟飞得又快又高。迅:一作“宿”,指鸟巢。宿高:宿高枝。

当:值。一说遇。

高辛:即帝喾(kù)。帝喾初受封于辛,后即帝位,号高辛氏。

灵盛:犹言神灵。盛,一作“晟(shèng)”。

玄鸟:即凤凰。一说燕子。

致:赠。诒:通“贻”,指聘礼。一说赠送,此作名词用,指送的蛋。另一种说法同“绐(dài)”,欺也。

变节:丧失气节。

媿:同“愧”。

易初:改变本心,改变初衷。

屈志:委屈意志。

历年:犹言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年:指时间。

离愍:谓遭遇祸患。离,遭受。

冯心:愤懑的心情。冯,同“凭”。

未化:未消失。

宁:宁肯。

隐闵:隐忍着忧悯。隐,隐忍。闵,通“悯”,痛苦。

寿考:犹言老死。一说年寿很高。此句意谓宁可隐忍忧悯以至老死。

为:句末语气助词。

辙:车轮所辗的辙印,此处指道路。

遂:犹言顺利。

度:原则,法度,规范。

车覆马颠:喻指战争的失败。

蹇:犹羌、乃,句首发语词。

异路:另外的一条道路。

勒:扣勒住。

骐骥:骏马,良马。

更驾:重新驾起车子。

造父:周穆王时人,以善于驾车闻名。

操:抓着马的辔(pèi)头。

迁:犹言前进。

逡次:义同逡巡,指缓行。

勿驱:不要快跑。

假日:犹言费些日子。

须时:等待时机。

嶓冢:山名,在秦西,又名兑山,是秦国最初的封地。

隈:山边。

与:数也。

曛黄:即黄昏。曛,落日的余光,一作“纁(xūn)”。

开:开始。

发:发端。

悠悠:舒缓、悠长的样子。

荡志:放怀,散荡心情。

遵江夏:是说沿着这两条水东行。江:长江。夏:夏水,也就是汉水从石首到汉阳一段的别名。

擥:同“揽”,采摘。

薄:草木交错。

芳茝:香芷,一种香草。

搴:拔取。

宿莽:冬生不死的草。揽芳茝、搴宿莽:是说准备为国家自效其才能。

惜:是痛惜自己身不逢时的意思。

不及古人:意谓不及见故人。

玩此芳草:犹言赏此芳草。

解:采摘。

扁薄:指成丛的扁蓄。扁:扁蓄,亦名扁竹,短茎白花的野生植物。

杂菜:恶菜。

备:备置,备办的意思。

交佩:左右佩带。

缤纷:指恶草很多。

缭转:言其互相缠绕。

萎绝:指芳草的枯萎绝灭。

离异:言其不为人所佩用。

儃佪:犹低回。一说徘徊。

南人:就是“南夷”,指楚国的统治集团。

变态:一种出乎情理以外的不正常态度。

窃快:指隐藏而不敢公开的欢快。窃,私也。

扬:捐弃。

厥冯:愤懑之心。冯,同“凭”。

竢:同“俟”,等待。

泽:污秽。

其:语气助词。

芳华:芬芳的花朵。

郁郁:指香气浓郁。

承:奉也。

满内:内里充实。

外扬:向外发散。

情质可保:意谓没有丧失原来的清白。情:指表现出来的心情。质:指蕴藏在里面的本质。

居蔽:很偏僻的地方。一说被逐在野。

闻:声闻,即声名。

章:同“彰”,明。

薜荔:茎蔓植物。

理:使者。

惮:害怕,这里可解作不愿意。

举趾:提起脚步。

缘木:爬树。缘:循也。

因:凭借。

芙蓉:荷花。

褰裳:提起衣服。褰,撩起,揭起。

濡:沾湿。

登高:意指委屈自己、迁就别人。一说喻攀附权贵。

说:同“悦”,欢喜。

入下:同流合污,喻降格变节。

朕:我。

形:指形于外的一个人的作风。一说身形。

不服:不习惯的意思。

然:乃,就,便。

容与:徘徊不前的样子。

狐疑:犹豫。

广遂:犹言多方以求实现。

前画:指前面所说任用贤才,发愤图强的策划。一说往日理想。

处幽:指迁谪远行,与前“居蔽”相应。一说居住幽僻之地。

罢:同“疲”,疲倦,完、尽的意思。

及:趁着,赶上。

白日未暮:象征国事尚有可为,与前“白日出之悠悠”相应。

茕茕:孤单的样子。

思彭咸之故:指彭咸谏君不听而自杀的故事。故:旧迹,故事。

屈原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一带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 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山边幽谷¹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译文:在山边的幽谷里和水边的村庄中,疏疏落落的梅花让过客魂断不舍。
注释:¹幽谷:幽静深邃的山谷。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¹²东风无意思³,更吹烟雨暗黄昏。
译文:一直遗憾的是东风没有情趣,越发地吹拂着烟雾似的朦胧细雨使黄昏更加暗淡。
注释:¹犹:仍然,还。²恨:悔恨,遗憾。³无意思:没有风情,情趣。⁴烟雨:像烟雾一样的朦胧细雨。

  在山边幽静的山谷和水边的村落里,疏疏落落的梅花曾使得过客行人伤心断肠。尤其憎恨东风不解风情,更把烟雨吹拂地使黄昏更暗淡。

  这首诗描写了开在山野村头的梅花,虽然地处偏远,梅花一样能给人带来含蓄的美,并给人带来情绪上的触动。

  这笔墨梅更是孑孓独立,清高脱俗,隐忍着寂寞,在孤独中悄然地绽放着,也与作者落寞又清高的心绪产生共鸣。

méi

zhāngniè sòngdài 

shānbiānyōushuǐbiāncūn céngbèishūhuāduànhún 
yóuhèndōngfēng gèngchuīyānànhuánghūn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译文:天上自由自在比翼而飞的双燕,实在令人羡慕。
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译文: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地在玉楼珠阁中共筑爱巢,在金窗绣户间相互嬉戏低飞。
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
柏梁失火去¹,因入吴王宫²
译文:柏梁台失火了,焚烧了它们的巢窝,它们只好又到吴王宫里筑巢。
注释:¹“柏梁”句:汉武帝时皇宫中有柏梁殿,遭火焚。柏梁:汉长安台名。《二辅黄图》卷五:“柏粱台,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此台在长安城中北关内。”王琦注云:“《汉武内传》太初元年十一月已酉,天火烧柏梁台。”此句似言李白被谗出众事。²“因入”句:此句似言太白入永王璘幕府事。
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
吴宫又焚荡¹,雏尽巢亦空。
译文:吴宫又遭焚荡,这一次更惨,烧了个雏尽巢空。
注释:¹“吴宫”句:越王勾践伐吴,曾火焚吴王宫。
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
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
译文:只剩下憔悴的孀雌一燕身在,雌燕怀着对雄燕的无限眷恋,憔悴不堪。
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译文:比翼双飞的日子已难再得,真是使人寸心欲碎。

  此诗为寓言诗,写雌雄双燕历尽艰险,生死不渝的“爱情”。一对恩爱燕子相依相伴,快乐幸福,不料一场大火降临,雄燕不幸身亡,雌燕憔悴伤心,回旋不去,非常伤感,凄切而动人。此诗用以寄寓人类爱情之忠贞。“令人羡”为全诗之眼,是联系人与燕的纽带。

  李白这首乐府取材比较随意,虽然提到“柏梁”、“吴王宫”,但都是信手拈来,并无所指。时序也是错乱的。按“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语意,似乎先有西汉柏梁殿失火,后有春秋吴王宫焚烧,其实西汉在春秋之后。可见这首乐府是随意而写,可能是李白应景之作,并非有感而发,因此在艺术上少有可圈可点之处。

shuāngyàn--bái

shuāngyànshuāngyànshuāngfēilìngrénxiàn

lóuzhūjīnchuāngxiùzhǎngxiāngjiàn

bǎiliángshīhuǒyīnwánggōng

gōngyòuféndàngchújǐncháokōng

qiáocuìshēnzàishuāngxióng

shuāngfēinánzàishāngcùnxīnzhōng

闹排场经过乐回闲,勤政堂辞别撒会懒,急喉咙倒换学些慢。掇梯儿休上竿,梦魂中识破邯郸。昨日强如今日,这番险似那番。君不见倦鸟知还!
闹排场¹经过乐回闲²,勤政堂³辞别撒会懒,急喉咙倒换学些慢。掇(duō)梯儿休上竿,梦魂中识破邯(hán)(dān)。昨日强如今日,这番险似那番。君不见倦(juàn)鸟知还!
译文:既然走过了热闹的戏场,享受一回安闲又何妨。既然辞别了忙碌的公堂,显露一会懒散也应当。急性子连珠炮说话倒了嗓子,如今不妨学着慢些儿讲。就是搬来了梯子,也别往高危处上,荣华富贵不过是一枕黄粱。世风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世路险恶,一方赛过一方。您不见鸟儿到了黄昏,还懂得调转方向,朝着自家的旧巢飞翔!
注释:¹闹排场:热闹的戏场。²乐回闲:享受一回安闲。³勤政堂:官员的办公场所。⁴掇梯儿休上竿:元人有“掇了梯儿上竿”的俚语,意谓只知贪进而不考虑退路和危险。⁵梦魂中识破邯郸:唐沈既济《枕中记》述卢生在邯郸(今属河北)旅舍中入梦,享尽荣华,醒后发现店中黄粱尚未炊熟。

  李仁仲以“懒慢斋”为自己的斋号,其愤世嫉俗的反语意味是不言而喻的。作者在这首小令中,更是将主人的此层含意铺展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把纷纷扰扰的世俗人生比作戏场,“闹排场经过”五字便概括了李仁仲此前的全部阅历,而“乐回闲”则是从戏场上抽身脱出,从容获得作壁上观的闲适和享受,所以这一句已对“懒慢斋”的性质和意义作出了总评。以下两句分别诠释“懒慢斋”中“懒”和“慢”的含义:过去在官场中忙忙碌碌,所谓“勤政”,如今无官一身轻,“撒会懒”是天经地义的事;过去性直口快,在戏场上扮了个“急喉咙”的角色,结果吃力又不讨好,如今稳坐场下,“学些慢”也是顺理成章的。这三句中都包含着截然分明的对比,语言冷峭,既回顾了“懒慢斋”主人曾经沧海的阅历,又显示了他达道知机、急流勇退的明智。从这段开场白中,读者已可见出李仁仲以“懒慢”命名斋室,是在他脱离官场的桎梏之后;而作者探本究源,下文便转向对宦海风波的揭露。“掇了梯儿上竿”是元代的一句俗语,从作者在曲中的借用来看,李仁仲并非在官场中混不下去,他甚而还有“上竿”进一步发达的机会。好在他经历丰富,头脑清醒,早就识破了富贵荣华“一枕黄粱”的虚幻实质,不愿再步邯郸旅店中卢生的后尘。也亏得他如此果断,不愧为未雨绸缪,因为官途上一天比一天黑暗,一处比一处险恶,时间、空间都充满着危机感。“倦鸟知还”出于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名句:“鸟倦飞而知还。”作者用“君不见倦鸟知还”的反诘,是代李仁仲述怀,写出了“倦鸟”飞还“懒慢斋”的理所当然。

  这首小令,起首三句用鼎足对,表现出对宦海仕进的失望和轻蔑,是疏狂语;四、五两句,借俚语、典故表明急流勇退的果决和明智,是经验语;六、七两句,则直言沉溺官场执迷不悟的危险,是警诫语。由此引出的“倦鸟知还”的结论,水到渠成,饱含着对友人求取“懒慢”的理解与赞赏。全篇一气呵成而感情由缓趋迫,句冷意隽,老辣灏烂,遣词用句都体现了元曲“当行派”的风格。

参考资料:
1、 天下阅读网.水仙子·赋李仁仲懒慢斋

shuǐxiānzi··rénzhònglǎnmànzhāi--qiáo

nàopáichǎngjīngguòhuíxiánqínzhèngtángbiéhuìlǎnhóulóngdàohuànxuéxiēmànduōérxiūshàng竿gānmènghúnzhōngshíhándānzuóqiángjīnzhèfānxiǎnshìfānjūnjiànjuànniǎozhīhái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译文:独倚竹杖眺望雪霁天晴,只见溪水上的白云叠叠重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qiáo)人归白屋¹,寒日下危峰²
译文:樵夫正走回那白雪覆盖的茅舍,闪着冷光的夕日步下危峰。
注释:¹白屋:以白茅覆盖的屋,贫者所居。²危峰:高耸的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野火烧冈(gāng)草,断烟生石松¹
译文:野火烧燃着山上的蔓草,烟烽断续地缭绕着山石中的古松。
注释:¹石松:石崖上的松树。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却回¹山寺路,闻打暮天钟²
译文:我走向返回山寺的道路,远远地,听见了悠扬的暮钟。
注释:¹却回:返回。²暮天钟:寺庙里用以报时的钟鼓。

  这首诗展现了时景常情,但写得独行踽踽,空山寒寂,表现出清冷的诗风。

  诗题四字概括揭示了全诗内容。诗中有雪,有晴,有晚,有望,画面就在“望”中一步步舒展于读者面前。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起笔即点出“望”字。薄暮时分,雪霁天晴,诗人乘兴出游,倚着手杖向远处眺望。远山近水,显得更加秀丽素洁。极目遥天,在夕阳斜照下,溪水上空升腾起鱼鳞般的云朵,幻化多姿,几乎多至“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归”、“下”二字勾勒出山间的生气和动态。在遍山皑皑白雪中,有采樵人沿着隐隐现出的一线羊肠小道,缓缓下山,回到白雪覆盖下的茅舍。白屋的背后则是冷光闪闪、含山欲下的夕阳。山峰在晚照中显得更加雄奇。樵人初归白屋,寒日欲下危峰,在动静光色的摹写中,透出了如作者贾岛诗风的那种清冷。

  诗人视线又移向另一角度。那边是“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远处山冈上,野草正在燃烧。劲松郁郁苍苍,日暮的烟霭似断断续续生于石松之间,而傲立的古松又冲破烟雾耸向云天。“野火”、“断烟”是一联远景,它一明一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冈草”貌似枯弱,而生命力特别旺盛,“野火”也不能烧尽。“石松”坚操劲节,形象高大纯洁,“断烟”也不遮掩。

  诗人饱览了远近高低的雪后美景,夜幕渐渐降临,不能再盘桓延伫了。“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在这充满山野情趣的诗境中,骋目娱怀的归途上,诗人清晰地听到山寺响起清越的钟声,平添了更浓郁的诗意。这一收笔,吐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隐情。作者贾岛少年为僧,后虽还俗,但屡试不第,仕途偃蹇,此时在落第之后,栖身荒山古寺,暮游之余,恍如倦鸟归巢,听到山寺晚钟,禁不住心潮澎湃。“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辞》),诗人顿萌瞿昙归来之念了。

  就在写这首诗的圭峰草堂寺里,贾岛曾写过一首《送无可上人》,为无可南游庐山西林寺赠别,最后二句云:“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尽管此后贾岛并未去天台山再度为僧,与无可结近邻,但在写诗当时,是起过这种念头的。这应是“闻打暮天钟”一语含义的绝好参证。同时,作者在那首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之下自注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这几句在表现苦吟孤傲之中也明言有“归卧故山”的思想。

  “闻打暮天钟”作为诗的尾声,又起着点活全诗的妙用。前六句逶迤写来,景色全是静谧的,是望景。七句一转,紧接着一声清脆的暮钟,由视觉转到了听觉。这钟声不仅惊醒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活泼泼的局面。读完末句,回味全诗,总觉绘色绘声,余韵无穷。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963-964页

xuěqíngwǎnwàng--jiǎdǎo

zhàngwàngqíngxuěyúnwànzhòng

qiáorénguībáihánxiàwēifēng

huǒshāogāngcǎoduànyānshēngshísōng

quèhuíshānwéntiānzhōng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中和癸(guǐ)(mǎo)¹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²
译文:中和癸卯年春三月,在洛阳城外,虽然花依然盛开。
注释:¹中和癸卯:即唐僖宗中和三年。²花如雪:指杨花(柳絮)随风飘舞似飞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¹灭。
译文:但四方路上都没有行人,故此也没有尘土扬起。
注释:¹香尘:本指女子踏起之尘土,此泛指路行人踏起之尘土。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译文:忽然看见道路旁边出现一个女人,独自在杨树下歇脚。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凤侧鸾(luán)(qī)¹鬓脚斜,红²(zǎn)³(liǎn)眉心折。
译文:她头发蓬松,鬓脚不整,皱紧眉头,好像很悲哀的样子。
注释:¹凤侧鸾欹:女子头饰颠倒不整。²红:额头脂粉,借指额头。³攒:敛,聚。⁴黛:画眉所用之黛石,借指眉。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颦欲语声先咽。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颦(pín)¹欲语声先咽。
译文:我问姑娘从何处来。女郎在未回答之前,声音先就抽咽了。
注释:¹含颦:皱眉头。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说!
回头敛袂(mèi)¹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说!
译文:后来回头对我说:“我是因为兵乱流落到这里来的。
注释:¹敛袂:整衣袖,向对方表示敬意。
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译文:在长安城里沦陷了三年,至今还记得那边的情况。
君能为妾解金鞍,妾亦与君停玉趾。
君能为妾解金鞍(ān),妾亦与君停玉趾。
译文:如果你愿意为我解鞍下马,在这里休息一会儿,我也可以为你停留一会儿讲讲我的经历。
前年庚子腊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
前年庚子腊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
译文:前年腊月初五早上,正关起笼子教鹦鹉说话。
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
斜开鸾(luán)¹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
译文:我打开了镜盒,还懒得梳头,独自靠着栏干。
注释:¹鸾镜:妆镜。
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擂金鼓。
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擂(léi)金鼓¹
译文:忽然看见门外尘土飞扬,接着又看见街上有人在打鼓。
注释:¹擂金鼓:指非昏晓之时而擂响金鼓,以示警急。
居人走出半仓惶,朝士归来尚疑误。
居人走出半仓惶(huáng)¹,朝士²归来尚疑误。
译文:居民们都慌慌张张地走出门来,上朝办公的官员都赶回家来,还怀疑他们所听到的消息不确。
注释:¹仓皇:神色慌张。²朝士:朝中官员。
是时西面官军入,拟向潼关为警急。
是时西面官军入,拟向潼关为警急。
译文:这时西边有官军开拔进城,打算调到潼关去担任警备。
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
皆言博野¹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
译文:同时有消息传来:京都禁卫部队博野军已顶住了敌人,敌人一时不会打进城。
注释:¹博野:博野军。
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
须臾(yú)¹主父²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
译文:谁知道我家主人骑马赶回来,人好似酒醉痴傻了。
注释:¹须臾:片刻。²主父:婢妾对主人之称呼。
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
适逢紫盖¹去蒙尘²,已见白旗³来匝(zā)
译文:他说:看见皇帝已逃难出城,敌人的白旗已经遍地都是,冲进城来了。
注释:¹紫盖:代指皇帝。此指唐僖宗。²蒙尘:蒙被尘土。多以此比喻帝王流亡或失位,遭受垢辱。此指唐僖宗逃离长安。³白旗:黄巢军之军旗。⁴匝地:遍地。
扶羸携幼竞相呼,上屋缘墙不知次。
扶羸(léi)¹携幼竞相呼,上屋缘墙不知次。
译文:人们都扶老携幼互相呼唤着,上屋爬墙。
注释:¹羸:瘦弱,此指病弱者。
南邻走入北邻藏,东邻走向西邻避。
南邻走入北邻藏,东邻走向西邻避。
译文:手足无措,东躲西藏,屋子里是一片混乱。
北邻诸妇咸相凑,户外崩腾如走兽。
北邻诸妇咸相凑,户外崩腾¹如走兽。
译文:门外是兵马驰突,仓皇乱窜像奔走的野兽。
注释:¹崩腾:仓皇乱窜。
轰轰昆昆乾坤动,万马雷声从地涌。
轰轰昆昆¹乾坤动,万马雷声从地涌。
译文:车轮滚滚像嘈杂的雷声从地下涌上来一样。
注释:¹轰轰昆昆:轰轰,众多车轮滚动声。“昆”同“混”,嘈杂声。暗示黄巢军人长安之声容阵势。
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烟烘烔。
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¹烟烘烔²
译文:皇城里起火了,长安城中十二条大街,烟火升腾。
注释:¹十二官街:长安城中十二条大街。²烘炯:烟火升腾的样子。
日轮西下寒光白,上帝无言空脉脉。
日轮西下寒光白,上帝无言空脉(mò)¹
译文:太阳西下无光,上天无言默默凝视。
注释:¹脉脉:凝目注视。
阴云晕气若重围,宦者流星如血色。
阴云晕气若重围,宦者流星¹如血色。
译文:阴云晕气重重包围,宦者星宿呈灾难之象。
注释:¹宦者流星:指宦者星,属天市垣,共四星。《后汉书·宦者传序》:“宦者四星,在皇位之侧”。全句谓星宿呈灾难之象。
紫气潜随帝座移,妖光暗射台星拆。
紫气¹潜随帝座移²,妖光暗射台星³拆。
译文:皇帝改换居住的地方,紫气也跟着迁移,台星也被敌人的妖光所拆散了。
注释:¹紫气:祥瑞之气,为帝王之兆。²帝座移:帝座,即帝位。指唐僖宗出奔逃亡,缘气亦随。³台星:星名,即三台星,对应人间三公之位。
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
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
译文:家家流血如泉水涌出,处处冤声震天动地。
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
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
译文:舞伎歌女,甚至小孩,都被抛弃。
东邻有女眉新画,倾国倾城不知价。
东邻有女眉新画,倾国倾城¹不知价²
译文:东邻美女眉妆刚刚画好,容貌倾国倾城。
注释:¹倾国倾城:美女容貌绝伦。²不知价:贵重得无法计价。
长戈拥得上戎车,回首香闺泪盈把。
长戈拥得上戎车¹,回首香闺泪盈把。
译文:被军人拥上戎车掳掠去了,回首香闺泪流满面。
注释:¹戎车:兵车。
旋抽金线学缝旗,才上雕鞍教走马。
旋抽金线学缝旗,才上雕鞍教走马。
译文:转身就得抽拉金线学习缝制军旗,又得跨上雕鞍被人教学骑马。
有时马上见良人,不敢回眸空泪下;
有时马上见良人¹,不敢回眸空泪下;
译文:有时在马上看到丈夫,也不敢回头看,只有泪空留。
注释:¹良人:丈夫。
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
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¹
译文:西邻少女就像仙子一样,眼波如秋水。
注释:¹剪秋水:眼波如剪取的秋水般明澈。
妆成只对镜中春,年幼不知门外事。
妆成只对镜中春,年幼不知门外事。
译文:妆成后只对镜欣赏,年纪很轻,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夫跳跃上金阶,斜袒半肩欲相耻。
一夫跳跃上金阶,斜袒半肩欲相耻。
译文:一个军人突然跳上她家台阶,动手动脚要污辱她。
牵衣不肯出朱门,红粉香脂刀下死。
牵衣不肯出朱门,红粉香脂刀下死。
译文:她因不肯受辱不肯出门,可怜红粉佳人死在贼人刀下。
南邻有女不记姓,昨日良媒新纳聘。
南邻有女不记姓,昨日良媒新纳聘(pìn)¹
译文:南邻女人不知她姓什么,是刚刚娶过来的新妇。
注释:¹新纳聘:新受聘礼,指刚订婚约。
琉璃阶上不闻行,翡翠帘间空见影。
琉璃阶上不闻行,翡翠帘间空见影。
译文:在琉璃阶上行走脚步轻细无声,在翡翠帘间只见到隐约的影子。
忽看庭际刀刃鸣,身首支离在俄顷。
忽看庭际刀刃鸣,身首支离¹在俄顷²
译文:忽然看到庭院中刀剑之声,顷刻之间已经身首分离。
注释:¹支离:分离。²俄顷:片刻。
仰天掩面哭一声,女弟女兄同入井;
仰天掩面哭一声,女弟女兄同入井;
译文:她的姐妹仰天掩面大哭,一齐跳入井里。
北邻少妇行相促,旋拆云鬟拭眉绿。
北邻少妇行相促,旋拆云鬟(huán)拭眉绿¹
译文:北邻少妇匆忙准备逃走,立即卸掉首饰与妆容。
注释:¹拭眉绿:擦掉所描眉样。
已闻击托坏高门,不觉攀缘上重屋。
已闻击托坏高门,不觉攀缘上重屋。
译文:但是军人已经来敲击房门了,情急之中爬上重屋。
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回梯梯又摧。
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回梯梯又摧。
译文:一会儿只见四面火光冲来,想要下来但楼梯已被烧毁。
烟中大叫犹求救,梁上悬尸已作灰。
烟中大叫犹求救,梁上悬尸已作灰。
译文:烟火之中大喊求救,可是已经晚了,悬在梁上被烧成灰。
妾身幸得全刀锯,不敢踟蹰久回顾。
妾身幸得全刀锯(jù)¹,不敢踟(chí)(chú)久回顾。
译文:我幸而没有被杀,但被军人胁迫,不敢不答应。
注释:¹全刀锯:刀锯,即刑具,意谓保全性命于刀锯之下。
旋梳蝉鬓逐军行,强展蛾眉出门去。
旋梳蝉鬓逐军行,强展蛾眉出门去。
译文:只好梳理头发勉强展眉,装出笑容,跟着他走。
旧里从兹不得归,六亲自此无寻处。
旧里¹从兹不得归,六亲自此无寻处。
译文:从此之后,归不得家门,四亲六眷也都断绝来往。
注释:¹旧里:故乡。
一从陷贼经三载,终日惊忧心胆碎。
一从陷贼经三载,终日惊忧心胆碎。
译文:自从落在黄巢军人手中,已有三年,整天都是又惊又忧。
夜卧千重剑戟围,朝餐一味人肝脍。
夜卧千重剑戟围,朝餐一味人肝脍(kuài)¹
译文:夜晚睡在戒备森严的武器包围里,每天吃的只有一味被杀的人的心肝。
注释:¹人肝脍:细切的人肝。
鸳帏纵入岂成欢?宝货虽多非所爱。
鸳帏(wéi)¹纵入岂成欢?宝货虽多非所爱。
译文:虽然与那军人同睡,那里有什么欢爱。金银宝物虽然抢来了不少,可不是我所爱的。
注释:¹鸳帏:犹鸳帐,指洞房。
蓬头垢面眉犹赤,几转横波看不得。
蓬头垢(gòu)面眉犹赤¹,几转横波看不得。
译文:因为那个军人蓬头垢面,一副“赤眉贼”的样子,几次三番地看,总是看他不顺眼。
注释:¹眉犹赤:西汉末,樊崇起兵反王莽,兵皆画眉作红色,当时称“赤眉贼”。
衣裳颠倒语言异,面上夸功雕作字。
衣裳颠倒语言异,面上夸功雕作字¹
译文:这批人衣裳都穿不整齐,说话多是外地口音,立过功勋的人,脸上都刺字雕花。
注释:¹雕作字:面上刺字。
柏台多半是狐精,兰省诸郎皆鼠魅。
柏台¹多半是狐精,兰省²诸郎皆鼠魅。
译文:柏台、兰省里的官员,尽是一些狐精、鬼魅。
注释:¹柏台:御史台之别称,汉御史府植列柏树,故称。²兰省:秘书省。
还将短发戴华簪,不脱朝衣缠绣被。
还将短发戴华簪(zān),不脱朝衣缠绣被。
译文:头发没有留长,已戴上了簪子,晚上睡觉,连朝衣都不脱下,就裹在绣花被子里了。
翻持象笏作三公,倒佩金鱼为两史。
翻持象笏(hù)¹作三公²,倒佩金鱼³为两史
译文:作三公的人,连朝笏都不会捧,常常是翻转捧的;作两史的人,连金鱼都颠倒挂的。
注释:¹象笏:象牙朝笏,大臣上朝所执手板,书事其上以备遗忘。²三公: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以后代有改变,但都为朝廷官员之最高职位。³金鱼:唐制,五品以上官员佩鱼符,外盛以袋,三品以上鱼袋以金饰之,称金鱼袋。⁴两史:指宰相。
朝闻奏对入朝堂,暮见喧呼来酒市。
朝闻奏对入朝堂,暮见喧呼来酒市。
译文:这些人,早晨去上朝奏事,下午傍晚都哄到酒店里去酗酒。
一朝五鼓人惊起,叫啸喧呼如窃语。
一朝五鼓人惊起,叫啸喧呼如窃语。
译文:有一天,黎明时,城里人民都惊醒起身,大家在叫喊,或窃窃私议。
夜来探马入皇城,昨日官军收赤水。
夜来探马入皇城,昨日官军收赤水。
译文:据说昨夜有骑马的探子进入皇城,报告官军已收复了赤水镇。
赤水去城一百里,朝若来兮暮应至。
赤水去城一百里,朝若来兮暮应至。
译文:赤水镇在长安城西渭南县东,离长安止有一百多里。
注释:官军如果早晨出发,晚上应当可以到达长安。
凶徒马上暗吞声,女伴闺中潜生喜。
凶徒马上暗吞声,女伴闺中潜生喜。
译文:听了这个消息,骑马的凶徒们都丧气吞声,被他们霸占的女伴们都在屋子里偷偷地高兴。
皆言冤愤此时销,必谓妖徒今日死。
皆言冤愤此时销,必谓妖徒今日死。
译文:大家以为这些妖徒今天必死无疑,各人的冤愤可以销气了。。
逡巡走马传声急,又道官军全阵入。
逡巡走马传声急,又道官军全阵入。
译文:过了一会儿,又有人骑马奔来传报消息,说大队官军已经进城。
大彭小彭相顾忧,二郎四郎抱鞍泣。
大彭小彭¹相顾忧,二郎四郎²抱鞍(ān)泣。
译文:这时,黄巢部下的将军大彭小彭都在担忧,黄巢和他的兄弟也上马哭泣了。
注释:¹大彭小彭:“大邦小邦”的谐音,即大奴小奴。指黄巢部属。²二郎四郎:一说指黄巢及其弟黄揆,一说泛指黄巢军首领。
沉沉数日无消息,必谓军前已衔璧。
沉沉数日无消息,必谓军前已衔(xián)¹
译文:可是,转眼过了几天,毫无消息。大家以为黄巢已向官军投降。
注释:¹衔璧:指兵败投降。
簸旗掉剑却来归,又道官军悉败绩。
(bǒ)旗掉剑¹却来归,又道官军悉败绩。
译文:谁知道他们又挥旗舞剑,高兴地回来,还说官军已吃了个大败仗。
注释:¹簸旗掉剑:摇晃旗帜,舞动佩剑,写黄巢军得胜后之得意状态。
四面从兹多厄束,一斗黄金一斗粟。
四面从兹多厄束¹,一斗黄金一斗粟。
译文:官军虽然退出长安,但仍把长安四面包围着,阻止了黄巢的粮食运输。
注释:¹厄束:指长安城被围困。
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尚让¹厨中食木皮,黄巢机²上刲³人肉。
译文:城中米价飞涨,食物供应困难。尚让家的厨房里止有树皮可吃,黄巢的餐桌上供应的惟有割下来的人肉。
注释:¹尚让:黄巢军首领之一。²机:同“几”,桌案。³刲:割。
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
东南断绝¹无粮道,沟壑(hè)渐平²人渐少。
译文:人民一批一批地饿死,埋葬在沟壑里,所以坟多而人少了。
注释:¹东南断绝:东南粮道断绝,唐代长安粮饷依靠东南江淮地区转输。²沟壑渐平:谓死人日多,填满沟壑。
六军门外倚僵尸,七架营中填饿殍。
六军门¹外倚僵尸,七架营中填饿殍(piǎo)²
译文:禁卫军的营门外靠着饿死僵尸,营里也满是死人。
注释:¹六军门:唐六军所驻之门。²饿殍:饿死之人。
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
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
译文:整个长安都城,冷冷清清的一无所有,八街九市,过去的繁华的地方,现在已长出了麦苗。
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
采樵斫(zhuó)尽杏园¹花,修寨²诛残御沟柳。
译文:杏园中的花木,已被人砍伐去做柴火;御沟两旁的杨柳,也因为军人修寨子而被砍伐光了。
注释:¹杏园:长安名胜,位于曲江以西。²修寨:谓黄巢军为筑城守工事,而砍伐御沟上所植之杨柳。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华轩绣毂(gǔ)¹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译文:一切华美的屋宇、锦绣、丝縠,都已销散;朱门甲第的富贵大家已破败了一大半。
注释:¹华轩绣毂:装饰华美之车。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含元殿¹上狐兔行,花萼(è)²前荆棘满。
译文:皇宫里的含元殿、花萼楼,已是荆棘丛生,让狐狸野兔去游行了。
注释:¹含元殿:唐大明宫中之正殿。²花萼楼:唐兴庆宫西南之花萼相辉楼。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译文:总而言之,往昔的繁盛都已消失;满眼所见,已不见旧有的人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内库¹烧为锦绣灰,天街²踏尽公卿骨!
译文:皇宫贮藏珍宝锦绣的内库,已烧成一大堆灰烬;在天街上行走,脚下踏到的都是公卿贵族的骸骨。
注释:¹内库:皇宫之府库。²天街:帝都之街道。
来时晓出城东陌,城外风烟如塞色。
来时晓出城东陌,城外风烟如塞色。
译文:那天早晨走出东门,城外的风景宛如边塞上一般。
路旁时见游奕军,坡下寂无迎送客。
路旁时见游奕军,坡下寂无迎送客。
译文:一路上常常看见有军人在巡逻,山坡下也不像太平时候那样有接送客人的热闹。
霸陵东望人烟绝,树锁骊山金翠灭。
霸陵¹东望人烟绝,树锁骊(lí)²金翠灭。
译文:东望霸陵,不见人烟。骊山上虽然还有茂盛的树木,但金碧辉煌的台殿楼阁,已经不见了。
注释:¹霸陵:即灞陵,西汉文帝陵,在长安东南三十里。²骊山:山名,又名蓝田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为唐华清官所在地。
大道俱成棘子林,行人夜宿墙匡月。
大道俱成棘(jí)子林¹,行人夜宿墙匡月。
译文:过去的车马大道,已成为荆棘丛林;路上没有宿店,旅行人到了夜晚,只好露天睡在断墙脚下。
注释:¹棘子林:荆棘林。墙匡月:谓行人夜宿无房顶,而月可直接照射之四堵墙框内。
明朝晓至三峰路,百万人家无一户。
明朝晓至三峰路¹,百万人家无一户。
译文:第二天清晨到达三峰路,只见村镇人烟寥落。
注释:¹三峰路:指华山之路。
破落田园但有蒿,摧残竹树皆无主。
破落田园但有蒿,摧残竹树皆无主。
译文:田园破败,竹树失去主人,都被摧残得不成样子。
路旁试问金天神,金天无语愁于人。
路旁试问金天神¹,金天无语愁于人。
译文:走过华山神庙,就进去问问山神。山神说:‘我比你还忧愁得凶,简直无话可说。
注释:¹金天神:华岳神。唐玄宗先天二年封华岳神为金天王。
庙前古柏有残枿,殿上金炉生暗尘。
庙前古柏有残枿(niè)¹,殿上金炉生暗尘。
译文:庙前古柏树都被砍光,仅馀残蘖;殿上的铜香炉也已黯然失色,积满灰尘。
注释:¹残枿:树木经砍伐而后再生枝杈曰枿。此指华岳庙前古柏残败情景。
一从狂寇陷中国,天地晦冥风雨黑。
一从狂寇陷中国¹,天地晦冥²风雨黑。
译文:自从黄巢起兵造反以来,天昏地暗,风雨乌黑。
注释:¹中国:国中,指京都长安。²晦冥:昏暗。
案前神水咒不成,壁上阴兵驱不得。
案前神水咒不成,壁上阴兵驱不得。
译文:香案上的神水也失去法力,咒语不灵了;壁画上的阴兵阴将,也不会显神通了。
闲日徒歆奠飨恩,危时不助神通力。
闲日¹²(xīn)³奠飨(xiǎng),危时不助神通力。
译文:平时受人民的祭祀供奉,现在危难的时候,却没有神通的能力帮助人民。
注释:¹闲日:平日。²徒:徒然,白白。³歆:鬼神享用祭品。⁴奠飨恩:以祭品祭祀鬼神之恩。
我今愧恧拙为神,且向山中深避匿。
我今愧恧(nǜ)¹拙为神,且向山中深避匿。
译文:我做神实在不行,心里非常惭愧;只好躲避在深山里。
注释:¹愧恧:惭愧。
寰中箫管不曾闻,筵上牺牲无处觅。
寰中箫管不曾闻,筵上牺牲¹无处觅。
译文:现在我的庙里已没有箫管之声,也没有人来献三牲给我吃。
注释:¹牺牲:祭祀时用的整猪整羊等类祭品。
旋教魇鬼傍乡村,诛剥生灵过朝夕。
旋教魇(yǎn)¹傍乡村,诛剥生灵过朝夕。
译文:我没有办法,只好派魔鬼到村子里去,害死几个男女过日子。’
注释:¹魇鬼:天复五年张村行魇人妖术,以谋度日之资。
妾闻此语愁更愁,天遣时灾非自由。
妾闻此语愁更愁,天遣时灾非自由。
译文:我听了山神的话,愈加忧愁,原来这是天降灾难,神与人都无办法。
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
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¹
译文:神还要到深山中去避难,那就不必责怪东方的许多掌兵的将军了。
注释:¹东诸侯:函谷关以东之藩镇,此指淮南节度使高骈。
前年又出杨震关,举头云际见荆山。
前年又出杨震关¹,举头云际见荆山²
译文:走出了潼关后,抬头一望就看到了荆山。
注释:¹杨震关:即潼关。²荆山:山名,在今河南灵宝县阌乡南。
如从地府到人间,顿觉时清天地闲。
如从地府到人间,顿觉时清天地闲。
译文:进入虢州地界,如同从地狱里来到人间,顿时觉天地清闲,一片太平景象。
陕州主帅忠且贞,不动干戈唯守城。
陕州主帅忠且贞,不动干戈唯守城。
译文:陕州主帅忠贞不二,不动干戈一心守城。
蒲津主帅能戢兵,千里晏然无犬声。
蒲津主帅能戢(jí)¹,千里晏(yàn)²无犬声。
译文:蒲津主帅能约束士兵,千里太平连犬吠声也没有。
注释:¹戢兵:约束士兵。²晏然:平安。
朝携宝货无人问,暮插金钗唯独行。
朝携宝货无人问,暮插金钗唯独行。
译文:清早,身上带着珍宝;夜晚,头上插着金钗,孤身行走,都没有强徒来抢劫。
明朝又过新安东,路上乞浆逢一翁。
明朝又过新安东,路上乞浆¹逢一翁。
译文:第二天早晨在新安东郊,因为找茶水喝,遇到一个老人家。
注释:¹乞浆:讨水喝。
苍苍面带苔藓色,隐隐身藏蓬荻中。
苍苍面带苔藓色,隐隐身藏蓬荻(dí)¹中。
译文:脸色青苍,躲藏在芦花堆里。
注释:¹蓬荻:蓬草芦苇,指杂草。
问翁本是何乡曲?底事寒天霜露宿?
问翁本是何乡曲¹?底事²寒天霜露宿?
译文:我问老人家是哪里人,为什么在这么大冷天露宿在芦花堆里?
注释:¹乡曲:乡里。²底事:何事。
老翁暂起欲陈辞,却坐支颐仰天哭。
老翁暂起欲陈辞,却坐支颐¹仰天哭。
译文:老人想回话,又坐下来两手扶头,仰天大哭。
注释:¹却坐支颐:又坐下,以手托腮。
乡园本贯东畿县,岁岁耕桑临近甸。
乡园本贯东畿(jī)¹,岁岁耕桑临近甸(diàn)²
译文:后来他说:‘我籍贯东畿县,在近郊年年耕田种桑。
注释:¹东畿县:今河南省新安县。²近甸:近郊。
岁种良田二百廛,年输户税三千万。
岁种良田二百廛(chán)¹,年输户税三千万。
译文:家有良田二百麈,每年要缴税三千万。
注释:¹廛:古代一廛为二亩半,二百廛为五百亩,此非实指,极言其田地之多。
小姑惯织褐絁袍,中妇能炊红黍饭。
小姑惯织褐絁(shī)¹,中妇能炊红黍饭。
译文:家里小姑娘会织绸子做袍褂,中年妇女能做红黍饭。
注释:¹褐施袍:粗布、绸料所制之袍。
千间仓兮万丝箱,黄巢过后犹残半。
千间仓兮万丝箱,黄巢过后犹残半。
译文:家中有粮仓千间,储粮万箱。黄巢军队过后,还剩一半。
自从洛下屯师旅,日夜巡兵入村坞。
自从洛下¹屯师旅²,日夜巡兵入村坞(wù)³
译文:自从官军开到洛阳,日日夜夜有巡逻兵到村坞里来骚扰。
注释:¹洛下:洛阳。²屯师旅:驻扎唐官军。³村坞:村庄。
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风吹白虎。
匣中秋水拔青蛇¹,旗上高风吹白虎²
译文:他们拔出了剑,挥舞着白虎旗。
注释:¹秋水拔青蛇:秋水、青蛇皆指剑之光芒颜色,此借喻为宝剑。²白虎:指白虎旗。
入门下马若旋风,罄室倾囊如卷土。
入门下马若旋风,罄(qìng)室倾囊¹如卷土。
译文:像一阵旋风似地下马冲进门来,把我家里抢得一扫精光。
注释:¹罄室倾囊:搜尽室内,倒光囊中的物品。罄,尽。
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一身苦。
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¹一身苦。
译文:家里既已一无所有,只好骨肉分散,各自去谋生路。我现在是一个孤苦老头。
注释:¹垂年:暮年。
一身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万家。
一身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万家。
译文:我一个人受苦受难不值一提,可是山里还有千万家难民。
朝饥山上寻蓬子,夜宿霜中卧荻花!
朝饥山上寻蓬子¹,夜宿霜中卧荻花²
译文:白天饿了就吃草根蓬子,晚上露天睡在芦花堆里。”
注释:¹蓬子:草籽。²荻花:结穗的芦苇。
妾闻此老伤心语,竟日阑干泪如雨。
妾闻此老伤心语,竟日阑干¹泪如雨。
译文:听了老人的伤心话,整天哭泣,泪落如雨。
注释:¹阑干:横七竖八的样子。
出门惟见乱枭鸣,更欲东奔何处所?
出门惟见乱枭¹鸣,更欲东奔何处所?
译文:出门惟见枭鸣,不见人迹。想再往东走,不知到何处是好。
注释:¹乱枭:乱飞之猫头鹰。
仍闻汴路舟车绝,又道彭门自相杀。
仍闻汴(biàn)¹舟车绝,又道彭门自相杀²
译文:听说去开封的路断了,又听说彭城在内乱。郊野、河边,全是士兵相杀的死尸。
注释:¹汴路:汴水一带之水陆交通线。²彭门自相杀:彭门即今江苏徐州。自相杀,是指徐州牙将时溥奉武宁军节度使支祥之命进讨黄巢,时溥副将陈瑶杀害支祥,时溥又诛陈瑶,举部叛乱,后又与泗州于涛兵争事。
野色徒销战士魂,河津半是冤人血。
野色¹徒销战士魂,河津半是冤人血²
译文:士兵野外宿营所见一片荒凉都是战士的冤魂,河流中一般都被士兵鲜血染红。
注释:¹野色:士兵野外宿营所见之荒凉景色。²冤人血:指冤死于唐军内部兵争之士兵鲜血。
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
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
译文:恰好有人从金陵来,说江南的景况大不相同。
自从大寇犯中原,戎马不曾生四鄙。
自从大寇¹犯中原,戎马²不曾生四鄙³
译文:自从黄巢军队进犯中原以后,江南倒很太平,四郊没有战事。
注释:¹大寇:指黄巢军。²戎马:军马,借指战事。³四鄙:四边。
诛锄窃盗若神功,惠爱生灵如赤子。
诛锄窃盗若神功,惠爱生灵¹如赤子²
译文:那边的主帅像有神力似的镇压盗贼,惠爱百姓如同子女一样。
注释:¹生灵:此指百姓。²赤子:婴儿。
城壕固护教金汤,赋税如云送军垒。
城壕(háo)固护教金汤¹,赋税如云送军垒。
译文:那边城池坚固,攻打不下。各处缴纳到军营中来的赋税多得很。
注释:¹金汤:金城汤池,比喻城池坚固。
奈何四海尽滔滔,湛然一境平如砥。
奈何四海尽滔滔¹,湛(zhàn)²一境³平如砥
译文:当四海八方都乱得如洪水滔滔的时候,独有江南一块土地却平坦如砥。
注释:¹四海尽滔滔:天下因战事频仍,动乱不已,似水之滔滔滚滚。²湛然:清澈。³一境:此指金陵。⁴砥:磨刀石。
避难徒为阙下人,怀安却羡江南鬼。
避难徒为阙(què)¹人,怀安²却羡江南鬼。
译文:我是个京城里的人,现在却逃难在异乡;因为渴望安全,反而羡慕做江南的鬼。
注释:¹阙下:京城。²怀安:希望安定。
愿君举棹东复东,咏此长歌献相公。
愿君举棹(zhào)¹东复东,咏此长歌献相公。
译文:我希望你赶快乘船向东去,把这首长诗献给江南的相公。”
注释:¹举棹:行船。棹,划船工具,形状和船桨差不多。

  此诗借一位逃难的妇女之口描述了唐末黄巢起义时的社会乱象,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全诗情节曲折丰富,结构宏大严密,语言流丽精工,在思想与艺术两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中国古代叙事诗树立了一座丰碑。因在诗成时就深受人们称赏,诗人还得到“秦妇吟秀才”的雅称。后人把此诗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木兰辞》并称为“乐府三绝”;也有人认为它是继杜甫“三吏三别”和白居易《长恨歌》之后唐代叙事诗的第三座丰碑。


  长诗《秦妇吟》全诗可分四个大的段落。第一大段由开始的“中和癸卯春三月”到“妾亦与君停玉趾”共八联十六句,是全诗的引子,叙述作者与一位长安城奔东都洛阳的女子(即秦妇)途中相遇的情形。

  第二大段从“前年庚子腊月五”到“天街踏尽公卿骨”,共六十五联一百三十句。这一大段又可分六个层次,层层深入地叙写农民军入城后的情形。“前年庚子腊月五”到“已见白旗来匝地”十六句为第一层,描写广明元年十二月五日农民攻入京城的情况。从“扶羸携幼竞相呼”到“妖光暗射台星拆”十六句为第二个层次,描写起义军入城后兵荒马乱的情形。百姓东躲西藏,朝廷官员四处逃散。从“家家流血如泉涌”到“六亲自此无寻处”,写妇女所受的兵灾战祸,这是第三个层次。前四句概叙:家家流血,处处冤声,小孩子都被抛弃。次写四邻妇女受难情况:东邻美女被掳掠,西邻、南邻女子死于刀下,北邻少妇被火烧死。最后是女郎自己被军人胁迫,做了从妇。通过女子的种种遭际,画出了战乱风云以及战乱中长安女子的群象,具有相当的认识价值。从“一从陷贼经三载”到“暮见喧呼来酒市”,是第四个层次,描写女郎被迫嫁给黄巢部下的军人之后的生活,以及她看到的新贵们的种种情况。其中“还将短发戴花簪”等句,运用漫画笔墨,把农民将领迷恋富贵安乐,得意忘形,刻画得十分生动,入木三分,闹剧有足悲者。第五个层次从“一朝五鼓人惊起”到“又道官军悉败绩”,写长安城中人民所知的唐军与农民军争战的情况,既见出农民军斗争之艰难顽强,又见其士气与实力之日渐衰竭,描绘得情态毕现,刻画得力透纸背。从“四面从兹多庖束”到“天街踏尽公卿骨”为这一大段的最后一个层次,写唐军败退,农民军收复长安后的情况。兵燹后的京都“长安凄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从坊市到宫室,从树木到建筑,“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曲曲遭来,纤毫毕见。尤其“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堪称警策之句,广为流传。

  第三大段从“来时晓出城东陌”到“夜宿霜中卧荻花”。这首长诗是一个动乱时代的面面观,其笔锋所及远不止农民军的一面,在第三大段作者将批判的锋芒指晦李唐王朝的官军和割据的军阀。这一大段可分四个层次,从“来时晓出城东陌”到“行人夜宿墙匡月”,是第一个层次,是这一大段落的序引,写女郎走出长安后一路所见彦闻。到处有军人巡逻;无有人烟;当年的台殿楼阁已劈没;路上没有宿店,风光宛如荒凉的塞上一般。从“明朝晓至三峰路”至“何须责望东诸侯”,为第二个层次,写女郎第二天继续东行华阴县的情况。借金天神讽刺潼关易东那些节度使拥兵自保,对农民军无法,却纵容部下虐蔷百姓。第三个层次由“前年又出杨震关”到“暮插金钗唯独行”。一个女子在茫茫宇宙中踽踽独行“朝携宝货无人问,暮插金钗唯独行”,到处是死一般沉寂,甚至比战争爆发还可怕。这些描写较之汉魏古丧“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一类诗句表现力更强,细至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恐怖的气氛。从“明朝又过新安东’到“夜宿霜中卧荻花”为第四个层次。诗中借新安老翁之口对唐军的罪恶进行痛心疾首的控诉:他们的罪恶更重于黄巢军。“千间仓兮万斯箱,黄巢过后犹残半”,而售军来到“入门下马若旋风,磬室倾囊如卷土”,抢劫民库财物不遗余力,胜过“贼寇”黄巢,这是其一。其二诗中隐约地透示出官军杀人甚至卖人肉的勾当。诗中写道:“黄巢机上割人肉。”“朝夕一味入肝脍。”据《旧唐书·黄巢传》载:“官军皆执山寨万姓鬻于贼人获数十万。”再联系前面所写的“筵上牺牲无处觅”“诛剥生灵过朝夕”和这一层写的“山中更有千万家”,都可以看出官军以杀人、贩卖人肉大得暴利的罪恶行径。

  最后一大段从“妾闻此老伤心语”到“咏此长歌献相公”。秦妇通过道听途说,对相对平静的江南寄予一线希望,为全诗的结尾。

  总体上说,《秦妇吟》这首长诗是一部具有强烈现实主义倾向的巨作,思想内容丰富而复杂,时间跨度达三年之久,空间范圈兼及两京,所写又是历史的淹桑巨变,作者采用人物回忆的倒叙手法,将不同时间、蹦点、人物、景物集中于一个场面上,收到情节紧凑,题旨集中的效果。艺术上则有所开创,其笔力当在写安史之乱的《长恨歌》《连昌宫词》之上,不仅是韦庄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叙事诗方面也堪称丰碑式的杰作。

  韦庄能写出如此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巨作,诚非偶然。他早岁即与老诗人白居易同寓下邽,可能受到白居易濡染,又心仪杜甫,寓蜀时重建草堂,且以“浣花”命集。《秦妇吟》一诗正体现了杜甫、白居易两大现实主义诗人对作者的影响,在艺术上且有青出于蓝之处。

  第一,结构模式。《秦妇吟》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汉代确立的横剖面的串联式与白居易奠定的纵向发展的并联式两种结构完美地结合起来。全诗采用的是白居易纵向发展的并联式结构——诗人遇见秦妇,秦妇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简单,人物极少,而在全诗整体的纵向并联中又突出地穿插了若干个横剖面的戏剧性生活场面。如妇女们惨遭强暴凶杀的悲剧性场面、带有污蔑性的黄巢起义军的喜剧性场面(从“衣裳颠倒言语异”至“呼啸喧争如窃议”)、神自述的悲喜剧等等,它们相互串联,集中生动地展示了历史风云突变时的社会景况。这种并联、串联并用的叙事结构方式较之单用一种结构,无疑使作品含量更大、包孕更广,也更生动、更复杂,更具艺术魅力。

  第二,叙事角度。《秦妇吟》继承了杜甫、白居易把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并用的传统,又有所创新。第一人称“我”表面上与杜甫《石壕吏》中的“我”一样,似乎只是事件的见证者,实际上,“我”虽然仅在开头出场,但伴随故事的女讲述者直到诗歌结束,并且像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我”一样,与女讲述者构成“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应关系,而且增加了特定历史时期所赋予的对战乱的厌弃、亡国之痛、故园之思以及对和平的向往等心理内容,这在诗歌结尾的“适闻有客金陵至”至“怀安却羡江南鬼”句有所点明。“江南”既是和平的象征,又隐含昔日和平繁华的故国的影子。并与前面“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等充满强烈感情的战乱场面描写遥相呼应,隐隐体现出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秦妇吟》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把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结合起来,而且借他人之酒浇自己块垒——通过女叙述者之口表示自己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这种结合第一、第三人称,并借他人之口或经历、遭遇表达自己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的方式。

  第三,表达方式。《秦妇吟》运用了把女子的命运与国家衰亡结合起来的表达方式。作者明确地把“秦妇”等一大批美女的命运与唐帝国的衰亡结合起来,通过红颜薄命的美女命运及悲惨遭遇寄托自己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这是以往的叙事诗所没有的,或比较淡化的。《秦妇吟》却把自己深挚的故国之思、沉郁的亡国之痛巧妙地借美女的命运表现出来。家国的兴亡决定美女的命运,美女的悲惨遭遇又使国破家亡之痛显得更具体可感,更触目惊心。

  第四,叙事手法。《秦妇吟》更多地继承了白居易的叙事手法,并加以丰富与创新。它开头直叙,然后接之以大段倒叙,而在倒叙之中,既有妇女们的悲剧性遭遇,又有丑化黄巢起义军的喜剧性场景,还有神的惭愧之插叙、“寒天霜露宿”的老翁之补叙,既反映了更为广阔、深刻的社会人生,又使叙事手法更灵活多变,从而使这首叙事长诗,夭矫灵动,绝不单调、呆板。此诗继承了白居易开始在叙事诗中大量运用对句的手法,并真正创造性地使对句和散句发挥其独特的艺术功用:以对句展现浓缩了的时间与空间,展现广阔的历史背景。如写义军入城前情景:“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写乱后的都城:“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写长安绝粮:“六军门外倚僵尸,七架营中填饿殍”;写战后的荒凉:“破落田园但有蒿,摧残竹树皆无主”;写难民的生活:“朝饥山上寻蓬子,夜宿霜中卧荻花”。而以散句来细致入微地、行云流水般地叙写事件的细节、动作、心理。这样,对句简,散句繁。对句与散旬之间形成一种有趣的张力,扩大了诗歌结构的弹性限度、诗的包容量及艺术的生动性。

  综上所述,《秦妇吟》既借鉴了唐以前的叙事艺术,又学习唐代诗人的艺术开拓,并大胆地进行了独特的艺术创新,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此诗本身的艺术成就昭示了对此前叙事诗的创造性继承,并在不少方面预示了清代吴伟业叙事诗的发展趋势,这充分说明它是中国古典叙事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首杰作。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673-681
2、 贺新辉 等.全唐诗鉴赏辞典(第十二卷).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2469-2472
3、 曾思艺 等.美的沉醉与生的执着 :中国文学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57-62

qínyín

wéizhuāng tángdài 

zhōngguǐmǎochūnsānyuè luòyángchéngwàihuāxuě 
dōng西nánběirénjué 绿yángqiǎoqiǎoxiāngchénmiè 
pángjiànhuārén xiàng绿yángyīnxiàxiē 
fèngluánbìnjiǎoxié hóngcuándàiliǎnméixīnzhé 
jièwènlángchùlái hánpínshēngxiān 
huítóuliǎnmèixièxíngrén sāngluànpiāolúnkānshuō 
sānniánxiànzéiliúqín qínzhōngshì 
jūnnéngwèiqièjiějīnān qièjūntíngzhǐ 

qiánniángēngyuè zhèngjīnlóngjiāoyīng 
xiékāiluánjìnglǎnshūtóu xiánpíngdiāolányōng 
kànménwàihóngchén jiànjiēzhōngléijīn 
rénzǒuchūbàncānghuáng cháoshìguīláishàng 
shìshí西miànguānjūn xiàngtóngguānwèijǐng 
jiēyánxiāngchí jìndàozéijūnláiwèi 
zhǔchéngbēnzhì xiàménchīzuì 
shìfénggàiméngchén jiànbáilái 

léixiéyòujìngxiāng shàngyuánqiángzhī 
nánlínzǒuběilíncáng dōnglínzǒuxiàng西lín 
běilínzhūxiánxiāngcòu wàibēngténgzǒushòu 
hōnghōnghùnhùnqiánkūndòng wànléishēngcóngyǒng 
huǒbèngjīnxīngshàngjiǔtiān shíèrguānjiēyānhōngtóng 
lún西xiàhánguāngbái shàngyánkōng 
yīnyúnyùnruòchóngwéi huànzhěliúxīngxuè 
qiánsuízuò yāoguāngànshètáixīngchāi 

jiājiāliúxuèquánfèi chùchùyuānshēngshēngdòng 
jìnànjuān yīngérzhìjiēshēng 
dōnglínyǒuméixīnhuà qīngguóqīngchéngzhījià 
chángyōngshàngróngchē huíshǒuxiāngguīlèiyíng 
xuànchōujīnxiàn线xuéféng cáishàngdiāoānjiāozǒu 
yǒushíshàngjiànliángrén gǎnhuímóukōnglèixià 
西línyǒuzhēnxiān cùnhéngjiǎnqiūshuǐ 
zhuāngchéngzhǐduìjìngzhōngchūn niányòuzhīménwàishì 
tiàoyuèshàngjīnjiē xiétǎnbànjiānxiāngchǐ 
qiānkěnchūzhūmén hóngfěnxiāngzhīdāoxià 
nánlínyǒuxìng zuóliángméixīnpìn 
liújiēshàngwénxíng fěicuìliánjiānkōngjiànyǐng 
kàntíngdāorènmíng shēnshǒuzhīzàiéqǐng 
yǎngtiānyǎnmiànshēng xiōngtóngjǐng 
běilínshàoxíngxiāng xuànchāiyúnhuánshìméi绿 
wéntuōhuàigāomén juépānyuánshàngchóng 
miànhuǒguānglái xiàhuíyòucuī 
yānzhōngjiàoyóuqiújiù liángshàngxuánshīzuòhuī 
qièshēnxìngquándāo gǎnchíchújiǔhuí 
xuànshūchánbìnzhújūnxíng qiángzhǎnéméichūmén 
jiùcóngguī liùqīnxúnchù 

cóngxiànzéijīngsānzǎi zhōngjīngyōuxīndǎnsuì 
qiānchóngjiànwéi cháocānwèiréngānkuài 
yuānwéizòngchénghuān bǎohuòsuīduōfēisuǒài 
péngtóugòumiànméiyóuchì zhuǎnhéngkàn 
chángdiāndǎoyán miànshàngkuāgōngdiāozuò 
bǎitáiduōbànshìjīng lánshěngzhūlángjiēshǔmèi 
háijiāngduǎndàihuázān tuōcháochánxiùbèi 
fānchíxiàngzuòsāngōng dǎopèijīnwèiliǎngshǐ 
cháowénzòuduìcháotáng jiànxuānláijiǔshì 

cháorénjīng jiàoxiàoxuānqiè 
láitànhuángchéng zuóguānjūnshōuchìshuǐ 
chìshuǐchéngbǎi cháoruòláiyīngzhì 
xiōngshàngàntūnshēng bànguīzhōngqiánshēng 
jiēyányuānfènshíxiāo wèiyāojīn 
qūnxúnzǒuchuánshēng yòudàoguānjūnquánzhèn 
péngxiǎopéngxiāngyōu èrlánglángbàoān 
chénchénshùxiāo wèijūnqiánxián 
diàojiànquèláiguī yòudàoguānjūnbài 

miàncóngduōèshù dǒuhuángjīndǒu 
shàngràngchúzhōngshí huángcháoshàngkuīrénròu 
dōngnánduànjuéliángdào gōujiànpíngrénjiànshào 
liùjūnménwàijiāngshī jiàyíngzhōngtiánè饿piǎo 
chángānjīnyǒu fèishìhuāngjiēmàimiáoxiù 
cǎiqiáozhuójìnxìngyuánhuā xiūzhàizhūcángōuliǔ 
huáxuānxiùjiēxiāosàn jiǎzhūménbàn 
hányuándiàn殿shàngxíng huāèlóuqiánjīngmǎn 
shífánshèngjiēmái liáng 
nèishāowèijǐnxiùhuī tiānjiējìngōngqīng 

láishíxiǎochūchéngdōng chéngwàifēngyānsài 
pángshíjiànyóujūn xiàyíngsòng 
língdōngwàngrényānjué shùsuǒshānjīncuìmiè 
dàochénglín xíngrén宿qiángkuāngyuè 

míngcháoxiǎozhìsānfēng bǎiwànrénjiā 
luòtiányuándànyǒuhāo cuīcánzhúshùjiēzhǔ 
pángshìwènjīntiānshén jīntiānchóurén 
miàoqiánbǎiyǒucánniè diàn殿shàngjīnshēngànchén 
cóngkuángkòuxiànzhōngguó tiānhuìmíngfēnghēi 
ànqiánshénshuǐzhòuchéng shàngyīnbīng 
xiánxīndiànxiǎngēn wēishízhùshéntōng 
jīnkuìzhuōwèishén qiěxiàngshānzhōngshēn 
huánzhōngxiāoguǎncéngwén yánshàngshēngchù 
xuànjiāoyǎnguǐbàngxiāngcūn zhūshēnglíngguòcháo 
qièwénchóugèngchóu tiānqiǎnshízāifēiyóu 
shénzàishānzhōngyóunàn wàngdōngzhūhóu 

qiánniányòuchūyángzhènguān tóuyúnjiànjīngshān 
cóngdàorénjiān dùnjuéshíqīngtiānxián 
shǎnzhōuzhǔshuàizhōngqiězhēn dònggānwéishǒuchéng 
jīnzhǔshuàinéngbīng qiānyànránquǎnshēng 
cháoxiébǎohuòrénwèn chājīnchāiwéixíng 

míngcháoyòuguòxīnāndōng shàngjiāngféngwēng 
cāngcāngmiàndàitáixiǎn yǐnyǐnshēncángpéngzhōng 
wènwēngběnshìxiāng shìhántiānshuāng宿 
lǎowēngzànchén quèzuòzhīyǎngtiān 
xiāngyuánběnguàndōngxiàn suìsuìgēngsānglínjìndiàn 
suìzhòngliángtiánèrbǎichán niánshūshuìsānqiānwàn 
xiǎoguànzhīshīpáo zhōngnéngchuīhóngshǔfàn 
qiānjiāncāngwànxiāng huángcháoguòhòuyóucánbàn 
cóngluòxiàtúnshī xúnbīngcūn 
xiázhōngqiūshuǐqīngshé shànggāofēngchuībái 
ménxiàruòxuànfēng qìngshìqīngnángjuǎn 
jiācáijìnròu jīnchuíniánshēn 
shēnjiē shānzhōnggèngyǒuqiānwànjiā 
cháoshānshàngxúnpéng 宿shuāngzhōnghuā 

qièwénlǎoshāngxīn jìnglángānlèi 
chūménwéijiànluànxiāomíng gèngdōngbēnchùsuǒ 
réngwénbiànzhōuchējué yòudàopéngménxiāngshā 
xiāozhànshìhún jīnbànshìyuānrénxuè 
shìwényǒujīnlíngzhì jiànshuōjiāngnánfēngjǐng 
cóngkòufànzhōngyuán róngcéngshēng 
zhūchúqièdàoruòshéngōng huìàishēnglíngchì 
chéngháojiāojīntāng shuìyúnsòngjūnlěi 
nàihǎijìntāotāo zhànránjìngpíng 
nànwèiquèxiàrén huái怀ānquèxiànjiāngnánguǐ 
yuànjūnzhàodōngdōng yǒngchángxiànxiānggō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