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白石,广衍得数亩。坚瘠不可耕,无用实类某。
山中有白石,广衍得数亩。坚瘠不可耕,无用实类某。
朋从从加称,遂为石田叟。称者非誉辞,我亦甘其受。
朋从从加称,遂为石田叟。称者非誉辞,我亦甘其受。
杨子许为记,其言食已久。往往人家见,篇篇灿星斗。
杨子许为记,其言食已久。往往人家见,篇篇灿星斗。
一见一热中,意子独我负。札剑表心许,何况曾出口。
一见一热中,意子独我负。札剑表心许,何况曾出口。
得非以陋物,不足辱录取。碑有纪封禅,鼓有示猎狩。
得非以陋物,不足辱录取。碑有纪封禅,鼓有示猎狩。
于此逆观文,或可假石寿。子文侔汉史,其传信无朽。
于此逆观文,或可假石寿。子文侔汉史,其传信无朽。
脱使不多作,难保岁月后。恃子犹洪钟,应随大小扣。
脱使不多作,难保岁月后。恃子犹洪钟,应随大小扣。
不应似生吝,吝生亏所厚。吾石能作言,将以子归咎。
不应似生吝,吝生亏所厚。吾石能作言,将以子归咎。
不闻诗所载,草木备群丑。不信石终遗,不遭点金手。
不闻诗所载,草木备群丑。不信石终遗,不遭点金手。
遑遑日翘伫,拜嘉亦当有。
遑遑日翘伫,拜嘉亦当有。

yángjūnqiānshítián--shěnzhōu

shānzhōngyǒubáishí广guǎngyǎnshùjiāngēngyòngshílèimǒu

péngcóngcóngjiāchēngsuìwèishítiánsǒuchēngzhěfēigānshòu

yángziwèiyánshíjiǔwǎngwǎngrénjiājiànpiānpiāncànxīngdòu

jiànzhōngzizhájiànbiǎoxīnkuàngcéngchūkǒu

fēilòubēiyǒufēngchányǒushìlièshòu

guānwénhuòjiǎshí寿shòuziwénmóuhànshǐchuánxìnxiǔ

tuō使shǐduōzuònánbǎosuìyuèhòushìziyóuhóngzhōngyīngsuíxiǎokòu

yīngshìshēnglìnlìnshēngkuīsuǒhòushínéngzuòyánjiāngziguījiù

wénshīsuǒzàicǎobèiqúnchǒuxìnshízhōngzāodiǎnjīnshǒu

huánghuángqiàozhùbàijiādāngyǒu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82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昔贤怀一饭,兹事已千秋。
昔贤¹怀一饭,兹事已千秋。
译文:从前韩信为感念一顿饭而报恩,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
注释:漂母:在水边漂洗衣物的老妇。汉代淮阴侯韩信年轻时家贫,在城下钓鱼,有一个漂母看到韩信饿了就给他饭吃,一直给了几十天,后来韩信作了楚王,召见漂母,赏赐她千金。漂母死后葬在楚都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¹昔贤:指韩信。
古墓樵人识,前朝楚水流。
古墓樵人识,前朝楚¹水流。
译文:古时留下的漂母的坟墓打柴人还能认出,楚地的江河从前朝一直流到如今。
注释:¹楚:战国时楚国,其后期已辖有江浙一带。
渚蘋行客荐,山木杜鹃愁。
(zhǔ)¹(pín)²行客荐³,山木杜鹃愁。
译文:小洲上的蘋草成为行旅之人的草席,山林中树木上的杜鹃发出声声悲啼。
注释: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²蘋:多年生水生蕨类植物,四片小叶,像“田一字,也叫“田字草”。³荐:草席子。⁴杜鹃:鸟名,一名子规、催归,传说其啼鸣出血。
春草茫茫绿,王孙旧此游。
春草茫茫¹绿,王孙旧此游。
译文:春草一片碧绿长得十分繁盛,我到此重游旧地。
注释:¹茫茫:茂盛的样子。

jīngpiào--liúzhǎngqīng

xián怀huáifànshìqiānqiūqiáorénshíqiáncháochǔshuǐliú

zhǔpíngxíngjiànshānjuānchóuchūncǎomángmáng绿wángsūnjiùyóu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欲下丹青笔¹,先拈(niān)²宝镜³寒。
译文:刚刚想要下笔作画,先拿镜子照一照只觉一阵寒意。
注释:¹丹青笔:即画笔。丹青,丹砂和青雘,可作颜料,借指绘画。²拈:用手指搓捏或拿东西。³宝镜:镜子的美称。
已经颜索寞,渐觉鬓凋残。(经 一作:惊)
已经¹颜索寞²,渐觉鬓(bìn)凋残³
译文:心中已自感容颜衰老,此刻仔细端详发觉鬓发也开始有点稀疏了。
注释:¹经:一作“惊”。²索寞:形容衰老,毫无生气。³凋残:衰落;残败;减损。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泪眼描将¹易,愁肠²写出难。
译文:描绘泪眼十分容易,写出心中忧思郁结何等困难。
注释:¹描将:意为描写。将:一作“来”。²愁肠:忧思郁结的心肠。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恐君浑¹忘却²,时展画图³看。
译文:想你大概把我完全忘光了吧,送上这张画,让你时时看看我。
注释:¹浑:全。²忘却:忘记掉。³画图:图画。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久别丈夫的真挚感情,隐约透露了她忧虑丈夫移情别恋的苦衷。全诗刻画心理活动既细致入微,又具体形象,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首联一开头,就通过手的动作来展示心理活动。她提起“丹青”画笔,正想下笔作画。然而,她犹疑了。不知道该怎么画,还是“先拈宝镜”,照照容颜吧。可是一“拈宝镜”,却给她带来一股“寒”意。“宝镜”“寒”的原因,分不清是冰凉的镜体给人一种“寒”的感觉,还是诗人的心境寒凉。一“寒”字,既状物情,又发人意。

  颔联进一步写诗人对镜自怜:她心中已自感玉容憔悴,而此刻细细端详,发觉鬓发也开始有点稀疏了。“惊”是因为“颜索寞”而引起的心理活动。“已惊”表明平素已有所感触,而此时照镜,更惊觉青春易逝。“颜索寞”,明显易见;“鬓凋残”细微难察,用“渐觉”一语,十分确当写出她愈来愈苦这一心理状态。

  颈联中“泪眼”代指诗人的肖像,“愁肠”指心灵的痛苦。一“易”一“难”,互为映衬。这里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在矛盾对比中,刻画怀念丈夫的深情。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四出杜丽娘自画肖像时说过两句话:“三分春色描将易,一段伤心写出难。”当是脱胎于此。

  尾联点出写真寄外的目的。诗人辞恳意切地叮嘱丈夫:“想你大概把我完全忘光了吧,送上这张画,让你时时看看我。”“恐”,猜想,是诗人估量丈夫时的心理状态。一“恐”一“浑”,准确地描绘出自己微妙的感情活动。本来,仆人回家取琴书等物时,诗人察觉丈夫已有“别依丝萝”、把糟糠之情全“忘却”的意向。但她在诗中却避免了作正面的肯定,而用了估量、猜测的口吻,这就不致伤害丈夫的自尊心,而且给他留下回心转意的余地。一“恐”字,把诗人既疑虑又体谅丈夫的感情,委婉曲折地吐露出来,可谓用心良苦。末句,直陈胸臆,正面规劝丈夫:“时展画图看”,遥应首句,语短情长。

  此诗对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的刻画是很出色的。它也从侧面透露出封建时代妇女的不幸和痛苦。全诗情感表达真挚,有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据记载,南楚材看了这首诗后,回心转意,辞掉了颍地长官的那桩婚事。

参考资料:
1、 邓光礼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18-1319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日流辈皆训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相熟视久之,亦自不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张丞相¹(hào)²草书而不工³,当日流辈皆训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wǎng)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相熟视久之,亦自不识。诟(gòu)其侄曰:“汝(rǔ)¹⁰不早问?致余忘之。”
译文:张丞相喜欢书写草书,但写得不好。爱好草书的人都讥笑他,他却不以为然。一次,(他)偶然想到佳句,赶忙索要笔墨奋笔疾书,龙飞凤舞写了一纸。他让侄儿把诗句抄录下来。侄儿抄到笔画怪异的地方,感到迷惑不解,便停下笔来,拿着纸问张丞相:“这是什么字呢?”张丞相仔细辨认了很久,也没认出来自己写的是什么字,于是就责骂侄儿说:“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忘记了写的什么了。”
注释:¹张丞相:即宋代张商英,字天觉,号无尽居士,新津(今属四川)人。中国宋代词人、书法家、宰相。²好:喜爱。³工:好,精(善于)。⁴流辈:人们。⁵自若:一如既往,依然如故,神态自若。⁶得句:得到佳句。⁷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波:书法名称,指捺的折波。⁸罔然:迷惑的样子。⁹诟:责骂。¹⁰胡:为什么。
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ní)(cháng)¹片片晚妆新,束素²亭亭玉殿春。
译文:一片片花瓣犹如飘拂轻柔的舞衣,颜色如新装扮的晚宴妆容;纤细的枝条亭亭玉立,像女子的细腰婀娜多姿,使宫殿里春意盎然。
注释:¹霓裳:飘拂轻柔的舞衣。²束素:一束绢帛,常用以形容女子腰肢细柔。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¹作芳尘。
译文:悄然绽放的玉兰花,花瓣的粉晕由浅至深,就像娇美的年轻女子,脸庞那浅浅的红晕。凋落的花瓣即使变成尘土,也将伴着晶莹的露珠,散发出清远的香气。
注释:¹清露:洁净的露水。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有汝阳璡者,唱名殿陛,玉川公子,开宴尊罍。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有汝阳琎(jīn)¹,唱名殿陛²,玉来公子³,开宴尊罍(léi)。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译文:一剑横空出世,飞过了洞庭湖,又为此来。宴会上,有皇室宗室,殿试及第之人;宴会主人卢蒲江,打开了宴席上的酒器。四次科考都没有中举,多年奔走都未升任官职,是我大宋神仙刘秀才。这如何是好?只能将众多的烦恼事,交付于酒杯之中。
注释:沁园春:词牌名, 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以脉其事,此调因此得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十四字,平韵。卢蒲江:姓卢,号菊涧,曾任蒲江(今属四来)县令。新第宗室:刚刚考中进士的皇族。¹汝阳琎者:唐玄宗李隆基之侄李昪,封汝阳郡王。此借指新第宗室。²唱名殿陛:指殿试录取后宜布名次。³玉来公子:唐诗人卢仝自号玉来子,此借指宴会主人卢蒲江。⁴尊罍:皆酒器。⁵四举无成:应考了四次进士都没有考中。⁶调:升任官职。
未尝戚戚于怀。问自古英雄安在哉。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谁羡汝,拥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未尝戚(qī)¹于怀。问自古英雄安在哉。任钱塘江²上,潮生潮落,姑苏台³畔,花谢花开。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谁羡汝,拥三千珠履,十二金钗(chāi)
译文:心里从来没有悲伤,想问自古以来的英雄现在还在吗?任凭那钱塘江上的潮水,潮起潮落;姑苏台畔百花凋谢和盛开。冒名书生,盛名读书人,勉强可称自己是举人,但头上的白发开始催促。谁会羡慕你:拥有众多的门客,婢妾成群。
注释:¹戚戚:忧惧或忧伤的样子。²钱塘江:浙江下游称钱塘江。其潮最为著名。³姑苏台:相传为战国时吴王阊闾或夫差所筑,故址在今江苏吴县西南。⁴强:勉强。⁵雪:如雪的白发。⁶三千珠履:指门多宾客。⁷十二金钗:指婢妾成行。

  词的基本结构是上片发泄怀才抱国而屡试不第的牢骚,下片抒写忧国伤时而献身无路的悲慨颇有李白式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讽寓和激愤。整首词前后贯通,浑然一气。
  
  开篇三句“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化用唐人吕岩《绝句》“朝游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上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一诗,以飞剑横空的壮采象征词人匡济天下的奇志,极力写出前来应试时意气之豪迈,开篇便有气势如虹的非凡气象。

  “有汝阳”四句收敛前情,点明题事。上言座中宗室殿试及第,下言卢蒲江举行酒宴招待宾朋。其中亦隐含牢骚之意。及第者与落第者同一宴席,咫尺荣枯,悲欢异趣,两相对照,自是意志难平。

  “四举”三句回顾己身遭遇,造语奇警而含愤深沉。几番应试皆被黜落,多年奔走不得一官,此本极难堪事,但作者却翻出一层,谓朝廷既弃他不用,则亦乐得逍遥,自封“大宋神仙”了。悲愤之情而以狂放之语出之,愈见心中悲愤之甚。

  过拍三句继续抒发悲愤之情而情辞更苦。“如何好”一问画出回顾茫然,六神无主之情,令人想起李白“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的情态。“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则画出感慨万千之状。既失进身之路,则虽怀济世之志亦无从施展,唯有借酒浇愁而已。

  换头处上承过拍而又有进展。“未尝戚戚于怀”六字先作一顿,极见平生光明磊落,不因穷达而异其忧乐。接下“问自古英雄安在哉”则又一提,响遏行云,感怆亦出常情之外。谓古来英雄,终归乌有,辞虽旷达,意实哀伤,乃由报国无门而产生包含政治与人生双重意义的悲慨。

  “任钱塘”四句继续深化此种悲慨。潮的涨落和花的开谢象征朝政的得失和国势的兴衰,而词人却“任”其“潮生潮落”、“花谢花开”,亦非真能忘怀时事,实乃痛心于朝政腐败与国势衰危的愤激之辞。国事既不可为,朱颜又不可驻,思念及此,情更不堪,因而转出“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这样悲痛伤心之语。曰“盗号”,曰“强名”,极见枉读诗书而无补于时世的痛苦,“未老”一句则深含岁月无情而功名未立的忧惧和感叹。作者身为布衣而心忧天下,然而当世之居高位、食厚禄者则只管自己穷奢极欲,不复顾念国计民生。两相对比,更增痛愤,故乃宕开一笔,转向此辈投以极端轻蔑讥讽的冷眼:“谁羡汝、拥三千珠履,十二金钗!”居高临下,正气凛然,令人想见词人当时怒发上指,目光如炬的形象。如前所述,这首词是在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写成的。

  此时词人心情极其痛苦,但词的格调却异常高昂,没有消沉颓废之语,不见穷愁潦倒之态,意气峥嵘,情辞慷慨,表现出既悲且壮的特色。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作者不但是一个杰出的词人,而且是一个爱国的志士,他“平生以气义撼当世”(毛晋《龙洲词跋》引宋子虚语),不望“封侯万里,印金如斗”(《沁园春》)虽处逆境而不与时推移。这首词的语言也极富情采。全篇都是直抒胸臆,句句皆从性灵深处喷射出来,生气灌注,显得真率自然,激昂奔放。其中复多变化:或豪壮,如开篇三句;或典雅,如“有汝阳”四句;或狂放,如“四举”三句;或愁郁,如过拍二句;或慷慨,如换头二句;或愤激,如“任钱塘”四句,或哀伤,如“盗号”三句,或冷峻,如断章三句。且常兼数者于一拍之中,如“四举”一拍既见狂放之态,亦见悲愤之心;最后三句既见冷峻之情,亦见豪壮之气。因此又显得情感多变,意气纵横。陶九成说“改之造词赡逸有思致”(《词综》卷十五引语),刘熙载说“刘改之词狂逸中自饶俊致”(《艺概》卷四),刘过词奇思异采,令人想见颜色。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71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