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壁含纤雨,丹榆醉晚秋。幽寻今雅社,胜槩旧皇州。
翠壁含纤雨,丹榆醉晚秋。幽寻今雅社,胜槩旧皇州。
时序登临兴,江山浩荡愁。侯巴情不极,肠断子云丘。
时序登临兴,江山浩荡愁。侯巴情不极,肠断子云丘。
顾璘

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 151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沈了英雄。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过隆中¹、桑柘(zhè)倚斜阳,禾黍(shǔ)战悲风²。世若无徐庶(shù)³,更无庞统,沈了英雄。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sù),无路能通。
译文:经过隆中,斜阳下的桑麻绿油油的,秋风高歌,非常凄凉。假如世上没有徐庶则一定没有庞统,这些夭折的英雄们。本来谋划攻取荆门,静静等待他们的战功。在栗地中转悠了一圈,竟然发现没有了道路。
注释:¹隆中:古隆中已有1800年历史。²禾黍战悲风:禾黍颤粟于秋风中。³徐庶:元直,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⁴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三国时刘备帐下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⁵东荆西益:荆、益二州。⁶取奇功:出其不意的攻占方式,这里是夸耀诸葛亮的功绩。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
他日杂耕渭(wèi)¹,忽一星飞堕(duò)²,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³,云雨动蛟龙。看璀(cuǐ)(càn)、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
译文:当年在渭地屯兵的诸葛,忽然一颗彗星降落,他的一切的谋划都成了空谈。曹氏大权被司马氏家掌握,司马氏集团如蛟龙之逢云雨,顺顺当当地发展壮大。欣赏出师表这样光彩照人,牛气冲天的作品。等过了数千年之后,我来到锦城凭吊,在草庐堂前与同来凭吊的杜甫相遇。
注释:¹杂耕渭上: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据武功五丈原与魏将司马懿对垒。²一星飞堕:这里用的暗喻,就是流行坠落代表一个人死亡。这里指诸葛亮之死。³一曹三马:“一曹三马”,“曹”当作“槽”。⁴蛟龙:蛟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水龙。⁵出师一表:即《出师表》,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⁶乾坤:乾坤,八卦中的两卦,乾为天,坤为地,乾坤代表天地。⁷牛斗:指牛宿和斗宿。⁸遇草堂翁:杜甫曾于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避难入蜀,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营构草堂,前后居住长达三年之久,故以“草堂翁”命名。

  “隆中”在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城西二十里,诸葛亮曾隐居于此。见《三国志》本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词人家在兴国(今湖北阳新一带),可能曾有过过隆中而造访诸葛亮故里的经历。“桑柘”二句对仗,写哲人已杳,但见桑柘偎倚在斜阳里,禾黍颤粟于秋风中。夕阳西下的一日之暮,秋风悲鸣的一岁之暮。由于此篇所写的乃是一位赍志以殁的英雄,故开局便以这日暮、岁暮之时的萧瑟景象起篇,渲染悲剧气氛。过英雄故里,人虽不可得而见,其事迹则彪炳于史册。故以下即切入正题,追寻斯人一生之出处大节。

  “世若”三句,先叙诸葛亮得以登上历史舞台的契机,言当世若无徐庶辈相为汲引,诸葛亮难免会被埋没。“本计”四句,则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自“隆中对策”一直写到“六出祁山”。传载刘备亲访诸葛亮,请其出山时,曾询以天下大计,亮对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其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用,可以之为援而不可图。惟有夺取荆、益二州,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等少族,外结好于孙权,内修齐于政治。如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率荆州之军直指宛(今河南南阳)、洛(今洛阳),将军(谓刘备)亲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庶几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这便是诸葛亮初步战略计划。“赤壁大战”后,刘备得到了荆州;继而又挥师入川,从刘璋手里夺取了益州之地,实现了诸葛亮战略设想的前半部分,形势一度对蜀汉十分有利。可惜由于荆州方面军的统帅关羽在外交和军事上一系列的失误,荆州被孙权袭取,致使北伐的通道只剩下川、陕一路;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军粮转运不及,故刘备死后,诸葛亮屡出祁山伐魏,都劳而无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这种局面实为诸葛亮无助之力。此二句是对上二句的转折,行文中省略了“孰知”二字,亦属贺铸《伴云来》一词中同类的“关照省略”,应对照上文“本计”二字自行补出。

  换头三句,写诸葛亮之死。此处打破了传统的过片成法,文义紧接上片,使前后阕粘合为一。因“转粟难通”,乃有“杂耕渭上”之举。公元234年(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南)与魏将司马懿对垒。魏军坚壁不出,亮即分兵屯田于渭水之滨,和当地居民杂处而耕,作为久驻之计。鉴于他在军事实践中摸索出了这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作法。北伐开始有了成功的希望。遗憾的是,“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庾信《哀江南赋》),同年秋,诸葛亮不幸病死于军中,一切希望都化作了泡影。

  以下二句,继而叙述诸葛亮之死后造成的直接历史后果。“一曹三马”,“曹”当作“槽”。《晋书·宣帝纪》载曹操梦三马同食一槽。自魏齐王曹芳,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掌魏国军政大权,诛杀异已,孤立曹氏。至昭子司马炎时,竟篡魏自立,改国号为“晋”。曹操之梦,果然应验。此事虽荒诞不经,但后世屡用为故实。二句谓诸葛亮一死,再也无人能够扫平曹魏,复兴汉室,而使司马氏集团如蛟龙之逢云雨,顺顺当当地发展壮大,灭蜀、篡魏、平吴,建立了统一的晋王朝。

  然而尽管斯人“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英雄却未可以成败作论。建兴五年,诸葛亮率诸军北驻汉中,将出师北伐,临行曾上疏刘禅,反复劝勉他继承先主遗志,亲贤臣,远小人,并陈述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及北取中原、复兴汉室的决心。这就是气冲牛斗、光照乾坤的《出师表》写得忠爱剀切,历来为爱国的志士仁人所推崇。斯人也,有斯文在,可以不朽矣!“看璀璨”二句,命意在此。最后,即于千百万敬仰诸葛亮的志士仁人中拈出一位杰出的代表——杜甫,结束全篇。“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曾于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避难入蜀,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营构草堂,前后居住长达三年之久,故以“草堂翁”命名。他游成都武侯庙时,饱蘸浓墨,满怀激情地写下了吊诸葛亮的著名诗篇《蜀相》。千古名相,又得千古诗圣为作此千古绝唱,九泉之下,亦当含笑了。

参考资料:
1、 曹会卿.两宋咏史词研究: 河北大学,2006年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佩女同车¹,颜如舜(shùn)(huā)²。将翱(áo)将翔³,佩玉琼(qióng)(jū)。彼美孟姜,洵(xún)美且都
译文:姑娘和我同乘车,容貌就像花一样。体态轻盈如飞鸟,珍贵佩玉泛光芒。她是美丽姜姑娘,举止娴雅又大方。
注释:¹同车:同乘一辆车。一说男子驾车到女家迎娶。²舜华:木槿花,即芙蓉花。³将翱将翔:形容女子步履轻盈。一说遨游徘徊。翱、翔,飞翔。⁴琼琚:指珍美的佩玉。⁵孟姜:姜姓长女。《毛传》:“齐之长女。”排行最大的称孟,姜则是齐国的国姓。后世孟姜也作为美女的通称。⁶洵:确实。⁷都:闲雅,美。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佩女同行,颜如舜英¹。将翱将翔,佩玉将(qiāng)²。彼美孟姜,德音³不忘。
译文:姑娘和我同路行,容貌就像木槿花。体态轻盈像鸟翔,佩玉锵锵悦耳响。美丽姑娘她姓姜,美好声誉人难忘。
注释:¹英:花。²将将:即“锵锵”,玉石相互碰击摩擦发出的声音。³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这是一首贵族男女的恋歌。诗以男子的语气,赞美了女子容貌的美丽和品德的美好。

  时当夏秋之际,木槿花盛开,诗中的男女一同出外游览。他们一会儿赶着车子,在乡间道路上飞快地奔驰;一会儿又下车行走,健步如飞。诗中洋溢着欢乐的情绪,明快的节奏。

  这个女孩姓姜,“孟”是老大的意思,即这个孟姜在家里排行第一,就是姜家的大姑娘。中国有句古话:“情人眼里出西施”,在那男人看来,孟姜真是“细看诸处好”,美不可言。她的面颊像木槿花一样又红又白;她走起路来像鸟儿飞翔一样,十分轻盈;她身上还佩带着珍贵的环佩,行动起来,环佩轻摇,发出悦耳的响声。她不但外貌美丽,而且品德高尚,风度娴雅。总之,诗人以无比的热情,从容颜、行动、穿戴以及内在品质诸方面,描写了这位少女的形象,同《诗经》中写平民的恋爱迥然有别。这也可以说是此诗的主要特色。

  木槿花朝开暮谢,所以白居易有“槿枝无宿花”的说法,李商隐对之也有“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的叹息。这是文人心中的木槿花,带着伤逝的美。所谓“舜华”,是描述这花朝开暮谢的瞬息之美。有人认为,诗中描述的这两情相悦的欣喜在“舜华”这一美丽的词汇中蕴含了危机。

  此诗二章,自宋范处义《诗补传》以下皆以之为赋体。也就是说它是用叙事或铺陈的方法进行描写的,但作者在叙写时是饱含感情的。两章字数、句数完全相等,意思也大致一样,唯有所押的韵不同。第一章“舜华”之“华”,朱熹《诗集传》谓“叶芳无反”,用反切的方法说明这个“华”字音“夫”,因此与以下的“琚”“都”属于一个韵部。《说文通训定声》将“华”字归入“豫部”,与《诗集传》相同,可证。第二章的“行”字,《诗集传》注云:“叶户郎反”,即音杭(háng) ;“英”字“叶於良反”,即音央(yāng),皆与以下的“将”“忘”属于一个韵部。从首章“六鱼”韵到次章“七阳”韵的转换,也反映了诗中情绪的变化,它更为欢快和昂扬了。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64-166
2、 刘冬颖.执子之手——《诗经》爱情故事.北京:中华书局,2010:237-254

yǒutóngchē

shījīng·guófēng·zhèngfēng xiānqín 

yǒutóngchē yánshùnhuā jiāngáojiāngxiáng pèiqióng měimèngjiāng xúnměiqiě 
yǒutóngxíng yánshùnyīng jiāngáojiāngxiáng pèiqiāngqiāng měimèngjiāng yīnwàng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¹。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²儿蹙(cù)³
译文:弯弯一轮新年新月,妩媚如钩,清凉似玉。天上如钩似玉的月儿,象极了自己所穿的小小的凤纹绣鞋,又象极了那微微蹙起的一弯娥眉。
注释:¹寒玉:比喻清冷雅洁的东西,如水、月、竹等。²翠眉:古代女子用青黛画眉,故称。³蹙:局促不安。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闹寒(é)¹雪柳²添妆束,烛龙³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xiāo)三五,不如初六。
译文:盛装女子头插闹蛾、发嵌雪柳,街上灯火灿烂,烛龙劲舞,驰骋追逐。这驰骋追逐的盛况,即使三五元宵之夜,也远不如这初六。
注释:¹闹寒:古代一种头饰。剪丝绸或乌金纸为花或草虫之形。²雪柳:宋代妇女在立春日和元宵节时插戴的一种绢或纸制成的头花。³烛龙:古代神话中的神名。传说其张目能照耀天下。⁴火树:树上挂满灯彩,喻灯火灿烂。⁵争驰:竞相奔驰。⁶三五:农历每月十五日。

  这首词写的是淑真小时候关于正月初六那天的美好记忆。

  正月初六,月亮细弯,如一钩新镰。“寒玉”本是玉石的一种,即常说的翡翠,这里以“寒玉”指代月亮。“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在女孩子眼中,那月牙儿象极了她所穿的三寸凤鞋,象极了那微微蹙起的一弯娥眉。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闹娥”与“雪柳”都是古代女子的头部饰物,“闹娥”亦称“夜蛾”、“蛾儿”。用纸做成的灯蛾儿。宋代正月十五元夕夜,盛装女子头插闹蛾、发嵌雪柳,以应时节,盖取蛾儿戏火之意。宋范成大《菩萨蛮》词:“留取缕金幡,夜蛾相并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宋周密《武林旧事·元夕》:“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

  “烛龙”又称“烛阴”或“逴龙”,是北方民族的原始图腾。“火树”原指凤凰木,因其鲜红或橙色的花朵配合鲜绿色的羽状复叶,被誉为世上最色彩鲜艳的树木之一。这里的“烛龙”和“火树”,指的都是元霄节的灯火。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元宵三五”就是说元宵节,亦即正月十五,正月十五的月亮,原不似初六那般细眉弯弯,所以,说“弯弯曲”,十五当然不如初六了。

  在朱淑真的记忆里,正月初六是个快乐而热闹的日子,连元宵节都比不上。那个时候,待字闺中的少女朱淑真脚穿小凤鞋,戴闹蛾、佩雪柳,和姐妹们在灯火辉煌的街头追逐奔跑,在人流中穿梭,争看那街头的烛龙火树,一派无忧无虑的烂漫与天真。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凭君料理¹花间²³,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看犁(lí)
译文:任凭你辑集我的词作,只要不辜负我的一片真心便可。仕途失意的人只想填好自己的词作,哪怕最后进入地狱,也不会后悔。
注释:虞美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¹料理:处理、安排,指点、指教,此处含有辑集之意。²花间:即《花间集》,为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一部词集。³课:指词作。⁴天梯:古人想象中登天的阶梯,此处喻为入仕朝堂,登上高位。⁵黄九: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排行第九,因以称之。⁶秦七:北宋词人秦少游。⁷看犁:佛教语,梵语的译音,意为地狱。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风尘。
瘦狂¹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²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gǔn)³向风尘。
译文:仕途失意之人哪有得意之士那么踌躇满志,你们只管嘲笑好了。得意之人嘲笑失意之人贫病交加,仕途坎坷,是的,我们与你们这些身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确实无法可比。
注释:¹瘦狂:比喻仕途失意。²痴肥:肥胖而无所用心。³诸公衮衮:源源不断而繁杂,旧时称身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

  这首词是纳兰写给好友顾贞观的,也是一首愤世嫉俗的明志词。纳兰将自己的诗稿交给顾贞观,让他帮自己选集付梓,借此事以言志,表达自己浊世自清的高沽情怀。

  此时的纳兰,早已是康熙大帝眼前的红人。无数双图谋不轨的眼睛在暗中窥伺着他,无数污浊的欲望企图将他打倒:荣华富贵,锦衣玉食,这是多少人的终极梦想。而纳兰拥有着这一切,却感觉分外痛苦。它们如同无形的枷锁,捆住身,困住心,深人骨髓,不可挣脱。金碧辉煌的宫殿.也是一座困兽之城,人们在里面厮杀搏斗,用最血腥的方式杀出一条生路。高处的高处,却是更加难以承受的寒冷。纳兰在这身不由己的深宫之内,孤独压抑,渴望着自由。

  而顾贞观的出现,仿佛是一阵温暖的风。纳兰在深不可测的黑夜中踽踽独行,遇到茕茕孑直的顾贞观。两人一见如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凭君料理花问课,莫负当初我。”世事纷扰,唯有琴棋书画、写诗论道才是人生真谛。饱读圣贤书的风流才子是不会与那些蝇营狗苟之人同流合污的。刚好,顾贞观与纳兰想的一样。两人一拍即合,惺惺相惜。纳兰知道,顾贞观是自己生命中不可多得的良人。于是,他把自己多年以来的心血,交付给了他。只因他们有这份难能可贵的默契。

  “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看犁。”“鸡犬上天梯”,此是淮南王刘安“鸡犬升天”的典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纳兰讽刺着那些趋炎附势登上高位的小人。黄庭坚年轻时喜欢写些词风香艳的词,有个和尚法云斥责他说:“你写这些下流的东西,教唆世人,有伤风化.将来是要堕入地狱的。”黄九和秦七显然是顾贞观和容若的自况。我们不追求功名利禄,填词作乐,让那些小人们升天去吧,我们宁愿下地狱也不要与他们同流合污。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瘦狂和痴肥是南朝沈昭略的典故。沈昭略为人旷达不羁,有次他喝了酒,遇到王约,嘲笑道:“你就是王约么?为什么又肥又痴?”王约反唇相讥:“你就是沈昭略?为什么又瘦又狂?”沈昭略哈哈大笑道:“瘦比胖好,狂比痴好。”纳兰在此是断章取义,以“瘦狂”指自己和顾贞观,而“肥痴”之人,则是那些追逐荣华富贵的小人。此时的纳兰没了往日的多愁善感,他豪迈地说:你们这些愚钝的肥痴之人,也配笑话我们么?直抒胸臆,酣畅淋漓。

  “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风尘。”这句更是嘲讽。多病指纳兰自己,长贫则是顾贞观。他们这两个贫病交加的人,为痴肥们所嘲笑。然而,我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岂是你们这些小人们能懂的呢?你们尽管追名逐利去吧,我们丝毫不在意这些浮华的东西。

  这首词写得旷达不羁,慷慨激昂,大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豪迈之气。纳兰尖刻地讽刺了那些世俗小人,更加鲜明地表达了自己不会同流合污的气节。

  纳兰这样一个风流倜傥的性情中人,确实不该存在于这样一个追逐风尘的时代。英年早逝,未尝不是一种更好的结局。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何灏等注析.纳兰词: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09:第173页
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
(dí)¹千古愁,留连百壶饮。
译文:真想把千古忧愁全部荡洗干净,唯一的办法就是留连在美酒之间。
注释:¹涤荡:荡洗,清除。
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良宵¹宜清谈,皓(hào)月未能寝。
译文:景色美好的夜晚最适宜清谈,皓月当空,久久难以入睡。
注释:¹良宵:景色美好的夜晚。
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qīn)枕。
译文:醉酒后就卧倒在空山之中,天是被子地是床。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