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寒岩亦未真,走盘珠子自精神。三餐煮籺一生事,屡岁斋僧几万人。
枯木寒岩亦未真,走盘珠子自精神。三餐煮籺一生事,屡岁斋僧几万人。
铸冶金容瞻气象,圆通天眼悟根因。欲上伏牛心未了,了心应待再来身。
铸冶金容瞻气象,圆通天眼悟根因。欲上伏牛心未了,了心应待再来身。

macuìfēnglǎosēngwǎnshīsānshǒu--tángshùnzhī

hányánwèizhēnzǒupánzhūzijīngshénsāncānzhǔshēngshìsuìzhāisēngwànrén

zhùjīnróngzhānxiàngyuántōngtiānyǎngēnyīnshàngniúxīnwèilelexīnyīngdàizàiláishēn

唐顺之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458篇诗文

猜您喜欢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重帏(wéi)¹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译文:幽寂的厅堂中层层帷幕深垂;独卧床上,追思前事,倍感静夜的漫长。
注释:¹帏:帐子、幔幕。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神女¹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²
译文:巫山神女艳遇楚王,原来只是梦一场;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独处无郎。
注释:¹神女:即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²小姑居处本无郎:古乐府《青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风波不信菱(líng)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译文:风波不信菱枝柔弱,偏要摧残;像那具有芬芳美质的桂叶,却无月露滋润使之飘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直道¹相思了²无益,未妨惆(chóu)(chàng)是清狂³
译文:即使相思全无好处,但这种惆怅之心,也好算是痴情了。
注释:¹直道:即使,就说。²了:完全。³清狂:旧注谓不狂之狂,犹今所谓痴情。按:如作狂放解本也通,但既把诗中人作为女子解,那么,还是作痴情解较切。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这首诗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写法非常概括。首联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写环境: 层层叠叠帷幔低垂的闺房,幽邃宁静; 夜深了,闺房的主人上床后却心事重重、辗转反侧,凄清的长夜何其漫漫。她为何迟迟不能入眠? 她在想什么呢?诗中什么也没说,任由读者去想象。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细居处本无郎” 是她长夜无眠的思绪吗? 如巫山神女一样有浪漫的奇遇、过恩爱的生活,原来只是一场梦。至于这场梦是她的向往,还是曾经的巫山云雨,已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如梦似幻,我们无从得知。但现状很明显,她还像清溪小细一样,独处无郎。“本无郎” 有孤单、寂寥、无奈,也有自我安慰的味道。颔联巧妙化用两个典故,融会了神话的传奇色彩和乐府的文化韵味,写得瑰奇迷离,摇曳多姿。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转以客观事物来影射主观感情: 菱生水中,大风吹来,波起浪涌,激得菱叶翻飞,菱枝欲折; 菱枝本柔弱,而风波 “不信”,是否意味着有些纤如菱枝的东西,是经不起生活的波浪的,即使“不信”,要逆势而为,终究是枉然。月下露珠,谁会滋润桂叶,让其吐出馨香?流露出无可依靠、无所寄托的幽怨。颈联的意象具体而鲜明,但象征的意味相当隐晦,可能是抒写那个女子在长夜无眠时的慨叹,可能是暗示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可能是诗人自伤身世,历来说法颇多。

  尾联“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直抒胸臆: 就算相思全无益处,仍不妨碍为相思而惆怅的情怀执著、狂放。明知相思无益而惆怅不已,实已是情至深处,铭心刻骨,欲罢不能了。

  中唐以来,以爱情、艳情为题材的诗歌逐渐增多。这类作品在共同特点是叙事的成份比较多,情节性比较强,人物、场景的描绘相当细致。李商隐的爱情诗却以抒情为主体,着力抒写主人公的主观感觉、心理活动,表现她(他)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为了加强抒情的形象性、生动性,又往往要在诗中织入某些情节的片断,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叙事成分。这就使诗的内容密度大大增加,形成短小的体制与丰富的内容之间的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矛盾,他不得不大大加强诗句之间的跳跃性,并且借助比喻、象征、联想等多种手法来加强诗的暗示性。这是他的爱情诗意脉不很明显、比较难读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也正因为这样,他的爱情诗往往具有蕴藉含蓄、意境深远、写情细腻的特点和优点,经得起反复咀嚼与玩索。

  无题诗究竟有没有寄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离开诗歌艺术形象的整体,抓住其中的片言只语,附会现实生活的某些具体人事,进行索隐猜谜式的解释,是完全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像冯浩那样,将《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中的“垂杨岸”解为“寓柳姓”(指诗人的幕主柳仲郢),将“西南”解为“蜀地”,从而把这首诗和《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说成是诗人“将赴东川,往别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就是穿凿附会的典型。但这并不妨碍读者从诗歌形象的整体出发,联系诗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区别不同情况,对其中的某些无题诗作这方面的探讨。这首着重写女主人公如梦似幻,无所依托,横遭摧折的凄苦身世,笔意空灵概括,意在言外,其中就可能寓含或渗透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熟悉作者身世的读者不难从“神女”一联中体味出诗人在回顾往事时深慨辗转相依、终归空无的无限怅惘。“风波”一联,如单纯写女子遭际,显得不着边际;而从比兴寄托角度理解,反而易于意会。作者地位寒微,“内无强近,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仕途上不仅未遇有力援助,反遭朋党势力摧抑,故借菱枝遭风波摧折,桂叶无月露滋润致慨。他在一首托宫怨以寄慨的《深宫》诗中说:“狂飚不惜萝阴薄,清露偏知桂叶浓”,取譬与“风波”二句相似(不过“清露”句与“月露”句托意正相反而已),也可证“风波”二句确有寄托。何焯说这首无题“直露(自伤不遇)本意”,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不论这首无题诗有无寄托,它首先是成功的爱情诗。即使读者完全把它作为爱情诗来读,也并不减低其艺术价值。

参考资料:
1、 李商隐 著 周振甫 注.李商隐诗选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06:237-238
2、 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18-1220

 ·chóngwéishēnxiàchóutáng

shāngyǐn tángdài 

chóngwéishēnxiàchóutáng hòuqīngxiāocháng 
shénshēngyuánshìmèng xiǎochùběnláng 
fēngxìnlíngzhīruò yuèshuíjiàoguìxiāng 
zhídàoxiāngliǎo wèifángchóuchàngshìqīngkuáng 
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
岑参¹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
译文:岑参兄弟们都喜欢寻幽探奇,这一天带我来游渼陂。
注释:渼陂:湖名,原名五味陂,源出终南山,环抱山麓,在长安京兆府鄠县(今陕西户县)西五里(在长安西约百里),为游览胜地。¹岑参:唐代诗人,曾两次从军出塞,以边塞诗著称,语意奇峭。与杜甫有交往。其兄弟共五人,依次为谓、况、参、秉、亚。
天地黤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天地黤(yǎn)¹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译文:忽然间阴云密布天地黯淡,万顷波涛如同堆积的琉璃。
注释:¹黤惨:天色昏黑。
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
琉璃汗漫¹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
译文:面对着无边偏要放舟而入,此事非同小可而他们兴致极高,真叫我忧思凝集。
注释:¹汗漫:广大,漫无边际。
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
(tuó)¹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jiē)及。
译文:说不定那恶风白浪会打翻游船,被那鳄鱼鲸吞,怕连悔恨都来不及。
注释:¹鼍作:犹言鼍于水中作浪。鼍,也叫鼍龙或扬子崿,俗称猪婆龙,产于江淮间。
主人锦帆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
主人锦帆相为开,舟子喜甚无氛埃¹
译文:主人命令张开锦帆,船工也十分欣喜空气的新鲜。
注释:¹氛埃:污浊之气,尘埃。
凫鹥散乱棹讴发,丝管啁啾空翠来。
凫鹥(yī)¹散乱棹(zhào)(ōu)²发,丝管啁(zhōu)(jiū)³空翠来。
译文:棹歌声起惊散了水鸟,丝管齐鸣唤来了晴天。
注释:¹凫鹥:凫和鸥,泛指水鸟。²棹讴:摇桨行船所唱之歌。³啁啾:指多种乐器齐奏声。
沈竿续蔓深莫测,菱叶荷花静如拭。
沈竿续蔓¹深莫测,菱²叶荷花静³如拭。
译文:用竹竿和丝绳测量湖深却不能到底,雨后的菱叶荷花净得如同擦过—般。
注释:¹蔓:一作“缦”。²菱:一作“芡”。³静:一作“净”。
宛在中流渤澥清,下归无极终南黑。
宛在中流渤澥(xiè)¹清,下归无极²终南黑。
译文:船到湖心好像到了清旷的渤海,终南山的黑影映入无尽的水中之天。
注释:¹渤澥:即渤海。²归无极:一作“临无地”。
半陂以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
半陂以南纯浸山,动影袅(niǎo)(tiǎo)¹冲融间。
译文:南半湖浸满了终南山的倒影,山影轻轻摇动于平静的水波间。
注释:¹袅窕:影子动摇的样子。
船舷暝戛云际寺,水面月出蓝田关。
船舷暝戛云际寺¹,水面月出蓝田关²
译文:黄昏时船舷擦过云际山的大定寺,蓝田关上月轮升起光照水面。
注释:¹云际寺:云际大定寺。在鄠县东南六十里。²蓝田关:在蓝田县东南六十八里,位于渼陂东南。
此时骊龙亦吐珠,冯夷击鼓群龙趋。
此时骊(lí)¹亦吐珠,冯夷²击鼓群龙趋。
译文:此时灯火遥映犹如骊龙吐珠,音乐传来犹如冯夷击鼓,游船竞渡犹如群龙趋逐。
注释:¹骊龙:古时称黑色的龙。²冯夷:人名。《搜神记》载,冯夷,潼乡堤首人,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上帝署为河伯。
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
湘妃¹汉女出歌舞,金支²翠旗³光有无。
译文:船上的美人如同湘妃汉女载歌载舞,金支和翠旗光芒闪烁时有时无。
注释:¹湘妃:相传为帝尧之二女,帝舜之二妃,名曰娥皇、女英。《列女传》载,舜崩于苍梧之野,二妃娥皇、女英赶至南方,死于江湘之间。又载,郑交甫游汉江,见二女解佩以赠。²金支:乐器上的黄金饰品。³翠旗:用翠羽装饰的旗子。
咫尺但愁雷雨至,苍茫不晓神灵意。
(zhǐ)¹但愁雷雨至,苍茫不晓神灵意。
译文:片刻之后又见云气迷茫,令人担心雷雨将至,如此阴情变幻反复无常,真不知神灵是何心思。
注释:¹咫尺:形容时间短暂。
少壮几时奈老何,向来哀乐何其多!
少壮几时奈老何,向来哀乐何其多!
译文:人的青春能有几时,眼睁睁地看着年华老去,人生哀乐交替向来如此,就像这反复无常的鬼天气。

  这首诗是杜甫与岑参兄弟同游渼陂时所作,描写了不同天气情况下渼陂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抒发了人生哀乐无常的感慨。全诗想象丰富而神奇,充满浓厚的浪漫气息。

  诗开篇二句交待游览缘由后,即迅疾转入对渼陂景色的描写,暗示诗人对渼陂向往已久。诗写岑参兄弟之“好奇”实亦诗人自己之“好奇”。然而不料风云空变,刚到渼陂即逢狂风大作,雨云密布,天色骤变,渼陂顿时波涛万顷,天地黯淡无光,碧绿而透明的万顷波涛,像堆积着片片琉璃,显得很神很阴森可怖。本来极高的兴致一下子变成了忧思,是否会葬身鱼腹已难逆料,而眼前的恶风巨浪更随时会将小舟掀翻水底,“何嗟及”表明了这时的真实感受。这种天气一般地说是不宜于乘船出游,岑氏兄弟却偏要“琉璃汗漫泛舟入”,他们的兴致真高,他们果真“好奇”,但诗人提心吊胆,生怕给风浪打翻了船,因此说“事殊兴极忧思集”,“鼍作鲸吞不复知,恶风白浪何嗟及”。这里不一定真有鼍龙,这么说,只是为了增加神秘感。“鼍作鲸吞”是说鼍龙像鲸鱼那样将人吞下,不是说这里还有鲸。

  俗话说,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急风骤雨来得突然,去得也迅疾。开船以后没想到很快就云浄天空、风平浪静,诗人不觉转忧为喜,便心旷神怡地欣赏起种种湖山胜景来了。中流有菱叶、荷花,陂水无疑不深。所谓“沉竿续蔓深莫测”“宛在中流渤澥清”,不止是一般的艺术夸张,还是在写一种因见水中山峰倒影而引起的幻觉和想象:渼陂南面大半边水面浸满了终南山的倒影,山影动摇,水波荡漾,山光水色,交融在一起,把陂水映得黑洞洞的,仿佛深得没有底,船行陂中,就像到了清澄的海上一般。接着,诗人写日暮游艇从中流移近南岸的情形。施鸿保解说“船舷暝戛云际寺”句云:“注:舷,船边也。戛,轹也,此谓船经过之声。今按船在陂中,寺在岸上,如何经过且有声?注引《长安志》:云际山大定寺在鄠县东南六十里。渼陂在鄠县西五里。不但相去甚远,一在县东南,一在县西,则尤不能经过。此句犹下‘水面’句,皆指水中倒影而言:云际之寺,远影落波,船舷经过,如与相戛。”指出这两句皆就水中倒影而言,可算是懂得了作者的用心所在了。船舷是实,山寺倒影是虚,虚实相戛,匪夷所思,足见构思之奇。身在船中,不能见所在的船舷与山寺倒影相戛;能见者,必是他人之船。在诗人想象中不必如此拘解,但也可见此行游艇非止一艘。

  然后写“月下见闻之状:灯火遥映,如骊龙吐珠。音乐远闻,如冯夷击鼓。晚舟移棹,如群龙争趋。美人在舟,依稀湘妃汉女。服饰鲜丽,仿佛金支翠旗”。仇兆鳌对这一段诗的理解是正确的。一天的快游即将结束,主人兴犹未阑,趁月出东山,华灯初上,便命鼓乐大作,歌舞纷陈,群舟竞渡将游赏乐事推到了高潮。诗写到了这里,也随着进入了高潮。末尾说忽然天又变得漆黑,一场雷雨眼看即将来临,于是诗人便从夏日阴晴变化莫测转到慨叹人生哀乐无常作结。

  诗作里诗人采用了一些诗歌手法,加上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不同方位,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渼陂,不遗余力地展示出来,即使是没有亲身领略过的人,也能从中感受它的奇异风光。杜甫诗向以写实著称,山水写景也被人称为“图经”,因此这首诗的神奇想象就特别引人注目,体现了杜甫诗艺术创造的多样性成就。

参考资料:
1、 陈贻焮.杜甫评传(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77-182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见张徽一曲新。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见张徽一曲新。
译文:在夜深灯火阑珊、霖雨缠绵时分,唐明皇由蜀中返回长安,安史之乱都过去了,但唐明皇情况就像乐工张徽弹奏的《雨霖铃曲》一样,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沉湎声色。
长说上皇和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
长说上皇和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
译文:张徽述说唐明皇弹曲垂泪思念杨贵妃,但是明月下南宫深处还是一片寂静,唐明皇黯然落寞。

  全诗共四句,以追述始,写唐明皇自蜀返京,由蜀入秦,恰逢霖雨之夜。地点、情景依旧,然人事全非。使人睹此情景就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安史之乱,唐明皇仓惶出逃,联想起马嵬坡“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长恨歌》),联想起栈道雨中唐明皇悼念贵妃闻雨而作《雨霖铃曲》的凄凉惨景。诗人让读者产生这么多的联想,是为了让人对唐明皇的悲凉处境作一深刻反省。唐明皇开元年间,天下大治,四海晏然,史家盛称为“开元之治”。然而,到了天宝末年,唐明皇宠幸佞臣,沉湎声色,终日与杨贵妃晏游嬉戏,朝政荒废,怨声四起。可是不久,“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长恨歌》),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撕毁了唐明皇的美梦,迫其弃都西逃。荒淫无道,宠幸佞臣,把唐明皇送上了悲凉的人生之路。西京收复后,唐明皇由蜀归秦,景况是否会改变一下呢?诗人这样写道:“犹是张徽一曲新”。与上句联系起来,恰恰与诗人的未言之意构成鲜明的对比。前者,唐明皇是落难帝王,进不能保社稷,退不能保宠妃,身不由己,悲苦自知;如今,唐明皇是返京的皇帝,青山依旧,江山未改,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他又可以称孤道寡,君临天下了。然而,物是人非,爱姬已命丧马嵬,在唐明皇的耳中眼中,只有那雨中栈道和霖雨铃声还有一点新鲜感,只有张徽奏的《雨霖铃曲》还能打动他那木然的灵魂和死去的心。

  张徽弹奏的是什么呢?是唐明皇的爱恋、怨恨、悼念和追悔吗?唐明皇听来也许是,不然,他何以感到亲切,何以凄怆流涕!然而,诗人听来却别有韵致:“长说上皇垂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从《雨霖铃曲》中,诗人听出乐工张徽在久久地叙说唐明皇垂泪授曲的情形。叛贼横行,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唐明皇偏安一隅,不思收复河山,却一直沉湎旧情,念念不忘被逼自缢于马嵬坡的杨贵妃。他常常垂泪向张徽传授自制的《雨霖铃曲》,用以表达对杨贵妃的思恋和怀念。作为一个人,唐明皇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是,作为一个帝王,一个国家陷于战乱时期的帝王,即使他已经逊位,这样沉湎个人私情也不免让人感到太过儿女情肠。

  总之,这首诗熔批判和同情为一炉,而诗人那颗忧国忧民之心又隐含其中,构成了阴郁、悲凉的基调,给人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línlíng

zhāng tángdài 

línlíngquèguīqín yóujiànzhānghuīxīn 
chángshuōshànghuánglèijiào yuèmíngnánnèigèngrén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怜君不得意¹,况复²柳条春。
译文:叹息你又一次不能遂意,何况在这柳条新绿的初春。
注释:¹不得意:不如意;不得志;不称心。此指科举落第。²况复:何况,况且。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为客¹黄金尽²,还家³白发新。
译文:客游京城所带盘缠全部用尽,回家时只落得白发添新。
注释:¹为客:作客他乡。²黄金尽:用苏秦典故。这里指盘缠花光。³还家:回家。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五湖¹三亩(mǔ)²,万里一归人。
译文:太湖边只有你三亩的田宅,遥遥万里外凄凉凉一个归人。
注释:¹五湖:这里特指太湖,代指丘为的家乡。²三亩宅:指栖身之地。宅:一作“地”。
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知祢(mí)¹不能荐,羞为²献纳臣³
译文:深知你祢丘有才能却没能推荐,作为一名献纳之臣我只觉惭愧。
注释:¹祢:祢衡,东汉人,有才辩,与孔融友善,孔融曾上表推荐他。此处借指丘为。一作“尔”。²为:一作“称”。³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是诗人的自指,王维当时任右拾遗。献纳:把意见或人才献给皇帝以备采纳。

  此诗的开头由一“怜”字引出,“不得意”点明“落第”。“况复”二字递进一层,丘为落第正值柳枝又绿的新春,伤心人对满目春光不免倍觉伤神。“柳条青”客字并暗隐送别的场景,灞水岸边,杨柳依依,送别之际,诗人对丘为的怜惜之情也格外强烈了。这一联诗中既有丘为又有诗人自己,其后两联专写丘为。第二联用典。当年苏秦游说秦王,连续上了十次书都未奏效,黄金百斤用尽(《战国策·秦策》)。以苏秦作比,描写丘为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一“尽”、一“新”,两相映照,丘为的凄苦之状与诗人的哀怜之情如在眼前。京都既难以安顿,回家也是孤独一人,生计窘迫。第客联就是对丘为归途形象的描绘:“五湖客亩宅,万里一归人。”这两句是此诗名句,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从字句间读者仿佛看到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人,低头走向自己的家园,令人产生怜悯的共鸣。此联句与句对仗,同时又句中自对:“五湖”对“客亩宅”,“万里”对“一归人”。结尾一联:“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这里以祢衡借指丘为。《后汉书·文苑传》说祢衡恃才傲物,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融亦深爱其才,“上疏荐之”。唐代武后垂拱二年,设理匦使,以御史中丞与侍御史一人充任,玄宗时改称献纳使。王维曾任右拾遗、殿中侍御使等官职,因此自称“献纳臣”。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羞”中寓愤,对于贤才遭弃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愤慨。情绪由怏怏惜别转到深深的内疚,以至于牢骚不平,激昂慷慨。

  王维与丘为虽是同辈诗友,但年龄稍长,故诗中语气较为老成。结尾处反用孔融与祢衡的典故,虽是从识贤、荐贤的角度引出,但“知”字与篇首的“怜”字,还是表现了一种长者所特有的口吻。诗写送别,抒发的却不是一般的离情别绪,其着重抒发的是对人才的爱惜以及由此引出的对黑暗政治的激愤。全诗从离别写到归程,由近及远;诗情则由哀怜转为羞愤,由浅入深。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 :119-120 .

sòngqiūwèiluòguījiāngdōng--wángwéi

liánjūnkuàngliǔtiáochūn

wèihuángjīnjǐnháijiābáixīn

sānzháiwànguīrén

zhīnéngjiànxiūwèixiànchén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因“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挥而导致失败,红军主力不得已被迫作战略转移。陈毅因伤奉命留下,担负起领导江西革命根据地的工农红军进行游击战争的重任。当时形势如黑云压顶,敌强我弱,赣南游击队在敌人重兵围攻中,斗争万分艰苦。《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被困梅山,自料难免牺牲的情况下写成的一组带有绝笔性质的诗篇。

  第一首诗的前两句用倒接法。照理说诗意顺序应是先写革命事业的开创自然是备极艰难,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再谈如今自己面临即将来到的牺牲的心情。但做诗要是顺着这个意思去写,就显得太平实。诗人把“断头今日意如何”一提前,恰似晴空中的一声惊雷,把一个革命者面对牺牲的情景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给整个组诗造成了一种苍茫悲壮的基调。对读者来说,则能产生一种凝精聚神,急欲一读的强烈效果。再说这一组诗主要在于抒写一个革命者面对牺牲的胸怀,而不在于述说革命创业的艰难,所以这一提前又有侧重意义。而更重要的是,这个开头对整个组诗起到了大气包举,笼照全篇的作用。所以这是一个发端突兀,豪气凌云的极好的起句。后两句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作结,是对前面自问式起句的呼应,也可以说是自答之词。但这里丝毫没有议论式的叙说,而是以一种奇特的悬想,形象地表明了陈毅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至死不渝的心迹,即使化作鬼魂,也要在九泉之下带领雄兵十万,将反动的统治者彻底埋葬!这个结句犹如空谷中一声惊天动地的长鸣,壮怀激烈,使人拍案叫绝,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一个视死如归,正气凛然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昂然挺立在读者的面前。

  第二首“南国烽烟正十年”,是抒写壮志未酬,死难瞑目的情怀,以及对战友满怀激情的鼓励。“此头须向国门悬”句,化用春秋时期吴越争霸中伍子胥的故事,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悲壮之感。接下来两句文气渐缓。结句“捷报飞来当纸钱”尤为精绝,不仅与上首诗紧密呼应,而且从这一出人意表的想象中,透露着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在临危之际,对革命事业仍然充满乐观主义的坚定信念。宋人陆游放翁在临终之际,给他的子女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绝笔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如以此与陈毅的这首诗相比,则陆游虽对国家的统一表示坚信不移,但细味诗意却悲而不壮。陈毅此诗则于抑扬跌宕中尤显其悲壮,感人至深。

  第三首“投身革命即为家”,表达了诗人面对死亡的坦荡胸怀和共产主义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陈毅早年投身革命,从此就成了共产主义事业的急先锋,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英勇奋进,义无反顾。艰苦的斗争生活锤炼出坚定的革命意志,从战友们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血雨腥风应有涯”,反动派对人民的血腥屠杀总有一天要结束,人民终究会得到解放,光明的社会总归会到来,共产主义的理想必定会实现!为了革命的胜利,个人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就是对第一首自问式起句的最后回答。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壮烈的气概!

  在陈毅光辉的一生中,有20多年的时间是在铁马金戈的枪林弹雨中度过的,而赣南的三年游击战,正如陈毅自己说的那样,“是我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梅岭三章》可以说是反映这一历史阶段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杰作。诗人以其崇高的革命情操,临危而斗志弥坚的豪迈胸怀,谱写成这一不朽的壮烈诗篇。三章比秋月,一字偕华星。它犹如挂在夜空中的皎洁明亮的秋月,它的一字一句犹如黑夜灿烂的明星,将永远激励人们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奋勇前进。

méilǐngsānzhāng

chén jìnxiàndài 

jiǔsānliùniándōng méishānbèiwéi shāngbìngcóngmǎngjiānèrshí tuō shīsānshǒuliú xuánwéijiě 

duàntóujīn chuàngjiānnánbǎizhànduō 
quántáizhāojiù jīngshíwànzhǎnyánluó 

nánguófēngyānzhèngshínián tóuxiàngguóménxuán 
hòuzhūjūnduō jiébàofēiláidāngzhǐqián 

tóushēnmìngwéijiā xuèxīngfēngyīngyǒu 
chéngrénjīnshì rénjiānbiànzhòngyóuhu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