踯躅花残野水生,閒吹芦管应同声。草衣不带新丰雨,高卧云根听犊鸣。
踯躅花残野水生,閒吹芦管应同声。草衣不带新丰雨,高卧云根听犊鸣。

wèizhèngyànlínqiáogēnghuà--wánggōng

zhízhúhuācánshuǐshēngxiánchuīguǎnyīngtóngshēngcǎodàixīnfēnggāoyúngēntīngmíng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1058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zhān)车百两¹皆胡姬。
译文:明妃当初嫁给胡人的时候,身旁上百两的毡车上乘坐的都是胡人女子。
注释:¹两:同“辆”。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译文:她多想找个人说话但无处可说,只能将自己的心语寄托于琵琶声中。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黄金杆拨¹春风手²,弹看飞鸿劝胡酒。
译文:黄金杆拨拨动琴弦,弹出美妙声音,弹起琵琶仰望空中飞鸿劝着胡酒。
注释:¹杆拨:弹琵琶的工具。²春风手:形容手能弹出美妙的声音。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宫侍女¹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译文:随嫁的汉宫侍女暗中垂泪,行走在大漠上的返国者频频回首。
注释:¹汉宫侍女:指陪昭君远嫁的汉官女。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胡恩 一作:胡自)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胡恩 一作:胡自)
译文:汉朝之恩实在是浅薄啊,胡人之恩还要更深,人生的欢乐在于心与心相知。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可怜青冢(zhǒng)¹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译文:可怜王昭君的青冢已经荒芜埋没,还是有悲哀的乐曲流传至今。
注释:¹青冢:相传昭君墓上的草常青,故名青冢,在今呼和浩特市南。

  这首诗描写王昭君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况与心情,并委曲深入地刻画昭君心事,突出其民族大义,塑造了一个可悲且可敬的明妃形象。全诗语言矜炼深雅,缠绵婉丽,艺术手法多样,风格鲜明独特。作品命题新颖,遭致纷纷议论,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两句写明妃(王昭君)嫁胡,胡人以毡车百辆相迎。《诗经》上有“之子于归,百两(同‘辆’)御(迎接)之”的诗句,可见胡人是以迎接王姬之礼来迎明妃。在通常情况下,礼仪之隆重,反映恩义之深厚,为下文“胡(恩)自深”作了伏笔。其中“皆胡姬”三字,又为下文“含情欲说独无处”作伏笔。

  关于明妃对此的反应,诗中写她“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梅尧臣《依韵和原甫昭君辞》中也说:“情语既不通,岂止肠九回?”他们意思是说明妃与胡人言语也不通,谈不上“知心”,所以哀而不乐。

  王安石通过在诗中突出一个细节描绘来表现明妃的“哀”情:明妃一面手弹琵琶以“劝胡”饮酒,一面眼“看飞鸿”,心向“塞南”。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刻画了明妃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接着,他又用明妃所弹的琵琶音调,感动得“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听者被感动到这个地步,则弹者之内心痛苦自不待言。“哀弦”之哀,是从听者的反应中写出的。

  前面是明妃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况与心情的描写;末四句则是进一步加以分析、议论。这四句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汉恩自浅胡自深”——明妃在汉为禁闭于长门中的宫女,又被当作礼物送去“和番”,所以“汉恩”是“浅”的;胡人对她以“百辆”相迎,“恩”礼相对较“深”。这句讲的是事实。

  第二层讲“人生乐在相知心”,这是讲人之常情。如果按此常情,明妃在胡就应该乐而不哀了。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

  这就接入第三层:明妃在胡不乐而哀,其“哀弦”尚“留至今”,当时之哀可想而知。明妃之心之所以与常情不同,是因为她深明大义,不以个人恩怨得失改变心意,而况胡人也并非“知心”。

  四句分三层,中有两个转折,有一个矛盾,只有把其中曲折、跳宕理清,才能看出王安石的“用意深”及其“眼孔心胸大”处(方东树《昭昧詹言》)。南宋初,范冲“对高宗论此诗,直斥为坏人心术,无父无君”(李壁注解中的话,此据《唐宋诗举要》转引),完全是没有懂得此诗。范冲是范祖禹之子,范祖禹是一贯反对新法的人,挟嫌攻击,更不足据。其实王安石这样描写明妃,这样委曲深入地刻画明妃心事,用以突出民族大义,恰恰是可以“正人心,厚风俗”的,在当时是针对施宜生、张元之流而发的,对后人也有教育意义。

  《明妃曲二首》体现出王安石注意刻画人物的特点,从描绘人物“意态”,到解剖人物心理,有渲染,有烘托,有细节描写,相当于是把写小说的一些手法用入诗中。而在“用笔布置逆顺”及“章法疏密伸缩裁剪”等方面,则又是把韩愈、柳宗元等古文家的技法用来写诗。这样,就使诗歌的艺术手法更加多样化,诗歌的表现能力更强。由于两者结合得较好,故虽以文为诗,而形象性并不因之减弱,此诗末四句以形象来进行议论,即其明证。王安石既以小说手法与古文笔法来写诗,读者也就应以读小说、读古文之法来读它,才能读懂诗。

参考资料:
1、 吴孟复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230-234

míngfēièrshǒu ·èr

wángānshí sòngdài 

míngfēichūjiàér zhānchēbǎiliǎngjiē 
hánqíngchǔ chuánxīnzhī 
huángjīngǎnchūnfēngshǒu tánkànfēihóng鸿quànjiǔ 
hàngōngshìànchuílèi shāshàngxíngrénquèhuíshǒu 
hànēnqiǎnēnshēn rénshēngzàixiāngzhīxīn  (ēnzuò  )
liánqīngzhǒng shàngyǒuāixiánliúzhìjīn 
繖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sǎn)(wò)¹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译文:马后垂着伞盖,马蹄踩着黄沙,沙沙,沙沙。山遥遥,水茫茫,沿路见到那么多的野花。
注释:¹繖幄:指伞盖。繖,同“伞”,从晋代起,官员出门,仪仗队里都有伞。
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眼中形势胸中策¹,缓步徐行²静不哗(huá)³
译文:眼观敌我形势,战术方略早已成竹在胸。兵马缓步前进,三军肃静无人喧哗。
注释:¹策:战术、方略。²徐行:慢速前进。³哗:嘈杂的声音。

  宗泽是宋代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陆游有两句著名的诗“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剑南诗稿》卷二五《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就是把两人相提并论的。他的诗虽所存不过二十来首,但一部分诗从一个抗金将领的角度反映了宋朝的抗金战争,很有特色。《早发》便是其中较为有名的一首。

  《早发》写宗泽率领自己的军队于清晨出发,去进行一次军事活动。全诗的气氛可以用诗中的一个“静”字来概括。这“静”既是早晨的大自然所特有的宁静,又是纪律严明的宗泽部队行军时的肃静,更是一场激战即将来临之前的寂静。这三种“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逼真的行军图。

  “繖幄垂垂马踏沙”,写的是行进中的军队。“繖幄”是主帅行军时所用的仪仗,“垂垂”是张开的伞有秩序而无声地移动的样子,给人以静悄悄的感觉。“马踏沙”给人的感觉也是这样,那战马踩着沙地所发出的沙沙声,更衬托出行军队伍的整齐与肃静。这一句的特色,就在于用一个视觉画面表现了一个听觉印象;而行军队伍的肃静不哗,正是反映了宗泽部队的纪律严明,有战斗力。

  “水长山远路多花”写了行军队伍周围的自然景色。悠长的流水、绵亘的远山、点缀于路旁的野花,这三者所构成的意境,是一种大自然在清晨时分的静谧。大自然的宁静与行军队伍的肃静互相映衬。“水长山远”既是说的自然景色,又暗示了行军路线之长。而宗泽既有闲情雅致欣赏周围的山水花草,则表明他对即将来临的军事行动早已成竹在胸,为下面一句的正面描写作了很好的铺垫。

  “眼中形势胸中策”,正面描写了主人公的思想活动。“眼中形势”,是指当时的抗金形势;“胸中策”,是指他将要采用的战略战术。宗泽骑在马上,分析着当时的形势,考虑着自己的对策,觉得一切都已了然于胸中。正因为这样,所以“缓步徐行静不哗”,让部从放慢速度,坚定而又稳重地向前行进,静悄悄地没有喧哗之声。最后一句所表现的,是一种名将指挥下的部队的风貌。在“静不哗”中,既表现了严明的纪律,也表现了激战来临之前的肃穆气氛。

  这首诗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平平实实,不作豪迈语,却写出了一个大将的风度,一直脍炙人口。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719-720

zǎo

zōng sòngdài 

sǎnchuíchuíshā shuǐchángshānyuǎnduōhuā 
yǎnzhōngxíngshìxiōngzhōng huǎnxíngjìnghuá 
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
近郭¹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²
译文:巴州城外的南山中有一座深深的寺院,一棵高耸直立的奇伟之树就生长在这座寺院之中。
注释:¹近郭:近郊。城外围着城的墙称“郭”。²禅林:佛教寺院的别称。
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
结根幽壑(hè)¹不知岁,耸干摩天²凡几寻³
译文:它的根盘结在幽深地下已不知多少岁,它的树干入云近禅计有几寻之高。
注释:¹幽壑:深谷;深渊。²摩天:摩,迫近。指迫近天。形容很高的样子。³寻: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
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
翠色晚将岚气¹合,月光时有夜猿吟。
译文:晚上它的翠绿之色与岚气相合,有月光的时候夜里偶尔还能听到猿猴的鸣叫。
注释:¹岚气:山林间的雾气。
经行绿叶望成盖,宴坐黄花长满襟。
经行¹绿叶望成盖,宴坐²黄花长满襟。
译文:僧人经行时它的绿叶可以遮荫,僧人宴坐时黄花常常落满襟袍。
注释:¹经行:佛教徒因养身散除郁闷,旋回往返于一定之地叫经行。²宴坐:佛经中指修行者静坐。
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
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
译文:这种树木听说生长在豫章,现在竟在巴州一树独秀。
注释:豫章:古代区划名称。江西建制后的第一个名称,即豫章郡。
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
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
译文:它凌霜傲雪像松柏一样不畏严寒,建造殿宇自古以来就是栋梁之材。
注释:宇:房檐,泛指房屋。
会待良工时一眄,应归法水作慈航。
会待良工时一眄(miǎn),应归法水作慈航。
译文:它终究会有优良的工匠看上,最终会归于佛门为普度众生出力。
注释:眄:看。法水:佛教语。指佛法。谓佛法能消除心中烦恼,犹如水能洗涤污垢,故称。慈航:佛教语。谓佛、菩萨以慈悲之心度人,如航船之济众,使脱离生死苦海。

zhōuguāngnán--shǐjùn

jìnguōchéngnánshānshēntíngtíngshùchūchánlínjiégēnyōuzhīsuìsǒnggàntiānfánxúncuìwǎnjiānglányuèguāngshíyǒuyuányínjīngxíng绿wàngchénggàiyànzuòhuánghuāzhǎngmǎnjīnchángwénshēngzhāngjīncháoxiùzàixiānglíngshuāngkěnràngsōngbǎizuòyóuláichēngdòngliánghuìdàiliánggōngshímiǎnyīngguīshuǐzuòháng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
湘波如泪色漻(liáo)¹,楚厉²迷魂逐恨遥。
译文:湘江如泪色一般又清又深,屈原的冤魂随浪而去,他的怨恨永无绝期。
注释:¹漻漻:水清澈貌。²楚厉:指屈原,他投沼罗江而死,无后人、无归处,古称“鬼无所归则为厉”(《左传》昭公七年),亦可称“迷魂”,即冤魂。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¹语相邀(yāo)
译文:夜晚的枫树林中猿啼使人愁断肠,唯有穿着萝带的山鬼相邀。
注释:¹女萝山鬼:女萝,菟丝,一种缘物而生之藤蔓;山鬼,山中之神,或言以其非正神,故称“鬼”。
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空归腐败犹难复¹,更困腥(xīng)(sāo)²岂易招?
译文:埋在土里,身形腐败,魂魄难以招回,更用说是葬身鱼腹了。
注释:¹犹难复:与“岂易招”均指难以为楚厉招魂,原因是屈子沉江后,身体腐烂了,葬身鱼腹了。²困腥臊:屈原自沉,葬身鱼腹,故日“困腥臊”。
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
但使故乡三户¹在,彩丝²谁惜惧长蛟。
译文:只要楚地后人还在,谁会可惜那喂食蛟龙彩丝包的食物?
注释:¹三户:指楚人。²彩丝:指五彩丝线扎成的棕子。

  这首诗不同于其他凭吊屈原的诗文,它并未从屈原的人品才能和政治上的不幸遭遇着笔,通篇自始至终紧紧围绕住屈原的“迷魂”来写:首联写迷魂逐波而去,含恨无穷;颔联写迷魂长夜无依,凄凉无限;颈联叹迷魂之不易招;末联赞迷魂终有慰藉。这样围绕迷魂来构思,内容集中,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反复书写,从而使诗具有回环唱叹之致。

  诗的前四句是以景写情。屈原忠而见疑,沉湘殉国,此诗亦即从眼前所见之湘江落笔。“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对着湘江,想起屈原的不幸遭遇,诗人悼念不已。在诗人的眼中,清深的湘波,全都是泪水汇成。这“泪”有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泪,有后人悼念屈原之泪,也有诗人此时的伤心之泪。湘江流淌着不尽的泪水,也在哀悼屈原。而在这如泪的湘波之中,诗人仿佛看到了屈原的迷魂。“逐恨遥”写迷魂含着满腔悲愤,随波远去,湘江流水无穷尽之时,屈原迷魂亦终古追逐不已,其恨亦千秋万代永无绝期。“恨”字和“泪”字,融入诗人的强烈感情,既是对屈原的悲痛哀悼,也是对造成屈原悲剧的楚国统治者的强烈谴责。

  颔联又从湘江岸上的景物再加烘托。这联化用《楚辞·招魂》、屈原《九歌·山鬼》语句。“枫树夜猿”,是说经霜的枫树和哀鸣的愁猿,构成一幅凄楚的秋夜图。“愁”既是猿愁,也是迷魂之愁,而猿愁又更加重迷魂之愁。下句的“女萝山鬼”即以女萝为带的山鬼。“语相邀”既指山鬼间互相呼唤,同时也指山鬼们呼唤屈原的迷魂,境界阴森。长夜漫漫,枫影阴森,迷魂无依,唯夜猿山鬼为伴。此联景象凄迷,悲情如海,读之使人哀怨欲绝。

  下面四句似议似叹,亦议亦叹,抒发诗人内心的慨叹。五、六两句是说:即使屈原死后埋在地下,其尸也会归于腐败,魂也难以招回;何况是沉江而死,葬身于腥臊的鱼虾龟鳖之中,他的迷魂就更难招回了。以上三联,都是感伤悲叹,末联情调一变,由凄楚婉转变为激越高昂,以热情歌颂屈原的忠魂作结。这一联糅合了《史记·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典故和《续齐谐记》楚人祭祀屈原的传说。意思是说:只要楚人不灭绝,他们就一定会用彩丝棕箬包扎食物来祭祀屈原,人民永远怀念这位伟大诗人。

  这首诗化用《楚辞》和屈原作品中的词语和意境入诗,而不着痕迹,读来语如己出,别具风采;全诗以景托情,以感叹为议论,使全诗始终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气氛;内容上反复咏叹使此诗“微婉顿挫,使人荡气回肠”(清翁方纲《石洲诗话》评李商隐诗语),感人至深。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01-1202
昔贤怀一饭,兹事已千秋。
昔贤¹怀一饭,兹事已千秋。
译文:从前韩信为感念一顿饭而报恩,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
注释:漂母:在水边漂洗衣物的老妇。汉代淮阴侯韩信年轻时家贫,在城下钓鱼,有一个漂母看到韩信饿了就给他饭吃,一直给了几十天,后来韩信作了楚王,召见漂母,赏赐她千金。漂母死后葬在楚都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¹昔贤:指韩信。
古墓樵人识,前朝楚水流。
古墓樵人识,前朝楚¹水流。
译文:古时留下的漂母的坟墓打柴人还能认出,楚地的江河从前朝一直流到如今。
注释:¹楚:战国时楚国,其后期已辖有江浙一带。
渚蘋行客荐,山木杜鹃愁。
(zhǔ)¹(pín)²行客荐³,山木杜鹃愁。
译文:小洲上的蘋草成为行旅之人的草席,山林中树木上的杜鹃发出声声悲啼。
注释: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²蘋:多年生水生蕨类植物,四片小叶,像“田一字,也叫“田字草”。³荐:草席子。⁴杜鹃:鸟名,一名子规、催归,传说其啼鸣出血。
春草茫茫绿,王孙旧此游。
春草茫茫¹绿,王孙旧此游。
译文:春草一片碧绿长得十分繁盛,我到此重游旧地。
注释:¹茫茫:茂盛的样子。

jīngpiào--liúzhǎngqīng

xián怀huáifànshìqiānqiūqiáorénshíqiáncháochǔshuǐliú

zhǔpíngxíngjiànshānjuānchóuchūncǎomángmáng绿wángsūnjiùyó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