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山上草堂开,竹杖黄冠日往回。雨过新潮低卷幔,云连孤嶂落衔杯。
青原山上草堂开,竹杖黄冠日往回。雨过新潮低卷幔,云连孤嶂落衔杯。
闻棋每忆林间榻,静钓还思石上苔。佳政秪今人共说,未应陶令赋归来。
闻棋每忆林间榻,静钓还思石上苔。佳政秪今人共说,未应陶令赋归来。

ōuyángmíngjiāngshàngcǎotáng--wánggōng

qīngyuánshānshàngcǎotángkāizhúzhànghuángguānwǎnghuíguòxīncháojuǎnmànyúnliánzhàngluòxiánbēi

wénměilínjiānjìngdiàoháishíshàngtáijiāzhèngzhījīnréngòngshuōwèiyīngtáolìngguīlái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1058篇诗文

猜您喜欢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¹前百戏²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译文:勤政楼前百技竞赛,各自展现自己的高超与魅力,而王大娘的长竿更是鹤立鸡群,惊险美妙无比。
注释:¹楼:指勤​政楼​。²百戏:指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
谁谓绮(qǐ)¹²有力,犹自嫌轻更著(zhù)³人。
译文:谁能料到妇女反而更有力气,顶着长竿犹自嫌轻,还要在上面顶个木山,叫人在山上翻滚歌舞。
注释:¹绮罗:指妇女穿的有纹彩的丝织品,此处指王大娘。²翻:反而,反倒。³著:一作“着”。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前二句展示了一幅让人惊叹的画面。王大娘那细细的长竿顶着那么大的一座木山,还有一个小孩子在山上翻滚出入,真够刺激。而着一“唯”字,更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妙。

  “谁谓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后两句进一步写出王大娘超乎常人的力量与神妙绝伦的技艺。“谁谓”的反问语气更突出了人们的惊讶诧异,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

  此诗不仅再现了唐玄宗勤政楼前人们观赏百戏的热闹场面,对王大娘过人的力量和神妙的技艺表示了由衷的赞叹,而且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盛唐​时期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安宁和谐。据《太平​御览》记载,刘晏写下此诗,博得了唐玄宗、杨贵妃等人的一片赞颂,唐玄宗非常高兴,赏赐了刘晏一制象牙笏和一领黄纹袍。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¹西破犬戎(róng)
译文:我大唐兵马乘北风出征,军鼓壮行色,向西击破万恶的侵略者。
注释:¹而:一作“向”。
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
尔随汉将¹出门去,剪虏(lǔ)若草收奇功。
译文:你跟随大将军出门去,杀虏就如挥镰刀割草,一定会立下奇功。
注释:¹尔随汉将:一作“尔挥长剑”。
君王按剑望边色,旄头已落胡天空。
君王按剑望边色¹,旄(máo)头已落胡天空。
译文:君王在宫中按剑,神情肃穆了解边情,敌军的命星已坠落下胡疆上空。
注释:¹色:一作“邑”。
匈奴系颈数应尽,明年应入蒲萄宫。
匈奴系颈数应¹尽,明年应入蒲萄宫。
译文:匈奴侵略者的命数已尽,系颈投降吧!明年你就能驱马入宫报捷。
注释:¹应:一作“驱”。
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
吾爱崔秋浦(pǔ)¹,宛然陶令²风。
译文:我喜欢崔秋浦,宛然有陶渊明的作风。
注释:¹崔秋浦:当时秋浦县的县令崔钦。隋开皇十九年(589年),置秋浦县,属宣州,即今安徽省池州市。²陶令: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后人称其为陶令。
门前五杨柳,井上二梧桐。
门前五杨柳¹,井上二梧桐。
译文:门前栽上五棵柳树,井上长着二棵悟桐。
注释:¹五杨柳:陶渊明宅前有五株柳树,自号五柳先生。二梧桐:喻为官清廉。
山鸟下厅事,檐花落酒中。
山鸟下厅事¹,檐(yán)花落酒中。
译文:山鸟落在厅堂,塘前的花瓣飘入酒中。
注释:¹厅事:即厅事堂,官府治事之所。山鸟飞到厅堂来,是说县境没有狱讼。
怀君未忍去,惆怅意无穷。
怀君未忍去,惆怅意无穷。
译文:留恋你不忍离去,心中充满不尽的惆怅。
崔令学陶令,北窗常昼眠。
崔令学陶令,北窗常昼(zhòu)¹
译文:崔县令学陶靖节,白天在北窗下睡眠。
注释:¹“北窗”句:当夏月,陶渊明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
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¹
译文:有时抱琴弹于月下,取其意趣任它无弦。
注释:¹“抱琴”二句:据《晋书·陶潜传》,陶渊明不善弹琴,但藏有无弦素琴一张;诗人在酒酣之余,经常抚弄,藉此表达其心中的情感。
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
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
译文:见了客人来就倒酒,做官不贪爱钱。
东皋春事起,种黍早归田。
东皋(gāo)春事起,种黍早归田¹
译文:东边田地多种黍,劝你尽早去耕田。
注释:¹“东皋”二句:一作“东皋多种黍,劝尔早耕田”。东皋:晋阮籍曾在“东皋”种黍稷以酿酒。“东皋”是田野或高地的泛称。
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
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¹
译文:河阳以花作县,秋浦以玉为人。
注释:¹玉为人:晋裴楷仪表脱俗,又博览群书,精通义理,时称“玉人”。此处借喻崔秋浦。
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
¹²名贤³好,风随惠化
译文:地方因名贤而显赫,风俗随教化而如春。
注释:¹地:指秋浦这个地方。²逐:随着。³名贤:才高德重的人,指崔秋浦。⁴风:社会风气。⁵惠化:值得称道的政绩与教化。⁶春:生机。
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新。
水从天汉¹落,山逼画屏新²
译文:九华山瀑布如银河落下,近山好水如新的画屏。
注释:¹天汉:天河。²“山逼”句:近在门外的山像新的屏风一样。逼:迫近。
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
应念金门客¹,投²³吊楚臣
译文:应怜我这来自金门的客人,远投长沙凭吊屈原。
注释:¹金门客:指汉政治家、文学家贾谊。²投:抛弃。³沙:长沙。⁴楚臣:指屈原。贾谊后被权贵排挤滴贬到长沙,他曾作赋吊念屈原。

  这组诗是赞美崔秋浦的品格与治理地方百姓的贤能政治,表现出李白对人生价值的观念,政治理想,以及为官的品德与才能。全篇由三首诗组成,但各有重点,合起来构成了完美整体。故总其题为《赠崔秋浦三首》,而绝不是把毫不相干的三首诗拚凑在一个诗题下。三首诗各为八句,合起来二十四句,以其二,其三来区分,这是古诗常见的分法,当然也有重起空行来划分的,标明各自独立成章。

  第一首诗用八句写秋浦县令崔某的凤范,是总写,总抒感受。诗开门见山,直接擒题,“吾爱崔秋浦,宛然陶令风”,以呼告的语句,表明自己对崔秋浦的挚爱感情,这种突兀之笔,自然把人带入诗人狂热的情境中去。接着一句补出他热爱崔秋浦之因,崔某作县令,逼真地象陶潜作彭泽县令。陶潜,原名陶渊明,因刘宋灭晋,而改名潜。陶渊明生于世家大族,幼有大志,拯时济物,但身处丧乱之世,权贵倾轧,谋夺帝位。虽曾参谋军职为镇军、建威将军的参军,但无从展志。后又任彭泽令,自对亲朋说:“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亦即是以礼乐治理地方,领取官俸,作未来隐居之用。李白所赞美的陶令之风,是他为官行无为而治,礼乐之教,不慕荣利,忘怀得失,任真自得,不为权贵折腰。质性自然,性爱丘山,故而于易代之际,弃官归隐,保全真性。陶令是李自理想中官吏形象,作人的典范。自己也与陶渊明思想有相似之处,性格有相象的地方。在黑暗的朝廷中,屡遭排挤打击,被迫上表,请求还山。在地方官吏中发现崔某是陶令式的官吏,找到了知音之人,于是他由惊呼而转为深爱。开端两句,概括叙述,激与缓相接,感情深化,唤起人们对崔县令的崇敬。然而又想急于知道他的陶令之风。

  接着诗人用四句诗铺叙他的陶令之风。“门前五柳树,井上二梧桐。山鸟下听事,檐花落酒中。”这四句诗是写他官衙与宅院的清幽静谧环境,门前五柳树,井边两株梧桐树。官衙厅堂的山鸟自由出入,致使房檐边花叶飘落入酒杯之中。环境幽美,柳树、梧桐的意象,正表现主人公的性格与审美情趣,也是主人精心布置所致。这两句又是用典,陶渊明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接着文章叙述五柳先生的特点:“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诗人用此典故,托出崔某的风范。梧桐树为美好形象,凤凰非梧桐不栖。元行恭诗:“惟余一废井,尚夹两株桐。”诗人用此典,暗寓主人公的美好品格。情趣美,品格好,形神完美无缺。正因用这两个典故,就使陶令风具体化了,亦即崔令的思想品格具体和形象化,以实显虚。比直叙含蕴深,情韵浓。这样人为官,以安民为本,无为而治,民安乐,讼事息。县令怡然自乐,饮酒赋诗,抚琴意会,欣然忘食。山鸟句又是用典,《益都耆旧传》记载景放为益州太守,威恩洽畅,有鸠巢于听事。胡三省解释听事为中庭,是受事察讼的地方。诗人用此典表明县令崔某治理地方,百姓安乐,民无诉讼,政通人和。这与陶令弦歌之治的理想是相合的,也可以称为陶令之风的内涵。最后一句诗是化用何逊诗句:“燕子戏还飞,檐前落枕前,”表明主人公心境闲和,于厅堂饮酒自乐。山乌自由出入厅堂,檐花自由飘落酒杯中,一切都发生在自然中,诗人以此为乐。陶渊明式的性爱自然的品格,呼之欲出。总之这四句诗用典与化用前人诗句,创作出清静与淳美的诗的意境,托出崔县令的思想品格与治政的才能。照应开端,铺叙得体,内蕴丰富,虚实相得益彰。诗情发展至此,必然逼出结尾:“怀君未忍去,惆怅意无穷。”先写不忍离开,依依难舍,再写预见别情惆怅,无穷无尽。余韵深长,玩味不尽。

  这首诗以直接与间接描写手法,刻画出崔令的风神秀美。

  第二首诗着重刻画崔令的形象与神态。开端两句开门见山,点出“崔令学陶令”,亦即学陶渊明。学陶令什么呢,学陶渊明的北窗高卧,自谓羲皇上人。因为白日官衙清静,无讼事可理,自然可以读书,困乏而昼眠。两句诗写出崔令如陶令一样,治地方,重在安民,民安讼息。“我无为而民自化”,闲卧北窗养怡真性。托出崔令官清,政通人和,治绩卓著之含意。两句诗,平易自然,而形神毕现。

  三、四两句再补叙崔令学陶令之风,“抱琴弄明月,取意任无弦。”《宋书隐逸传》中记载:‘潜性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这两句就化用此意,写崔令夜晚,饮酒赏月,抱琴弄月。尽管琴亦是无弦,而目的是取其适意。古人常说人生贵在适意。适意就是心理得到满足,保持一种平静而又令人愉快的心境。思想感情上无忧无虑。这两句写崔令学陶令抚琴弄月,隐含着他的政事如意。民乐境清,因而别无所求,唯酒与琴,借以托出与民同乐之情。养怡真性,而不务个人功名利禄,不悦女色与音声之欲。这样的官吏在李白生活的盛唐时代是极少见的,不免带有李白的理想化成分。

  五、六两句既叙又转。“见客但倾酒”,《宋书·隐逸传》中记载陶渊明:“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也说:“性嗜酒。”正因如此有客来,只以酒相待,每饮辄醉。待人真率,无世风之虚伪造作之态。崔令如陶令之真率,待客亦以酒,酒中又见真性,这正与李白性格有相近之处,故而由崔令联想到陶令。以陶令之风状崔令。诗写到这里似乎补叙完结,可是陡然一转,宕开一笔,重笔写出崔令为官不爱钱之可贵品质。这句诗仍然暗用陶渊明的典故,“聊欲弦歌,以为三迳之资,”作彭泽令,又“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指郡督邮官)。”在封建社会士人求官,既追求功名,又贪得利禄,更搜刮民脂民膏。诗人用一个全称的否定句。否定崔令作官,不同于一般士子追求功名利禄,而是淡薄名利。作官不为名利,为什么呢,自然会得出为民之意。从否定句中反衬出为民之意。这是点睛之笔,是水到渠成之笔。因此它转出高境界,深遽之哲理。前五句写崔令如陶令一样的思想情趣,从其为官清简的琐事描写中,反衬出他治民有道,境遇安乐,因而怡然自得。其根本的道理,就是县令为民作官,而不为功名利禄作官。为民作官,解除民的困危。使之安乐。为名利作官,贪得无厌,渔肉百姓。两者截然相反。也许这就是清官与贪官之分吧。后来柳宗元提出作官“盖民之役(仆役),非以役民而已也”的光辉思想。

  诗的结尾两句写诗人的感慨,“东皋多种黍,劝尔早耕田。”劝谕与希望崔令如陶令一样,躬耕东皋,多种黍(黄米)。陶渊明为彭泽令,挂印去官,赋《归去来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结尾两句就化用此意。归耕自适,乐天知命。不要再为官,作眷恋帝乡,追求富贵的违心之事。照应开端学陶令句。

  这首诗明誉崔令、却以陶令为则,亦崔亦陶。相兼相生,以形托神。写实与理想融合无痕。然而却又透露出朝廷不重贤才,官场倾轧,应及早功成身退的思虑。

  第三首诗写秋浦县境的风俗人情,自然环境之优美,藉以歌颂崔令治绩。诗开端两句就用典,“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晋人潘岳为河阳县令,令人种桃李花,人称河阳一县花。此是比喻崔令以花美化育百姓,象征着百姓精神境界高尚美好,生机勃勃。晋人裴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览群书,特精义理,人称之谓玉人。此亦是比况崔令风神与学识,高度地赞美他。玉是古人贵饰和珍爱之物,因其洁而无瑕。这两句藉用典故以美崔令的治绩与风采学识,是一位树桃李、如美玉的完美官吏,绝无污点。

  三、四两句笔调变化,以间接之法,描写地域风情,以补叙其政绩之美。“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秋浦县因为有名贤崔县令,县的名声也大好,民风也由崔令惠化而如春。名贤治县,大地回春。惠民之治,使民风归淳,于是县名亦好,其意在赞誉治县之崔令,托出选贤任能之意。

  五、六两句宕开一笔,转写自然环境。“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新。”秋浦县之九华山瀑布,仿佛是从银河落下来,气势雄浑飞动、情调高古自然,九华山逼近眼前,有如室内画屏山水一样新鲜可爱。仿佛身入画境,情化山水。表面看似与前四句无关,实际是其诗情诗意发展的必然。是一种象征手法,秋浦的山山水水也因为有崔令治理而重放光彩,大显神姿。水从天汉落,山迈而新,精神倍出,非匠笔画象可比。总觉得有诗情涌动,这正是诗人赞美崔令之情,借山水托出,寓情于山水之笔,形显于外,情动于中。正如晋王蕴为竟陵太守有惠化,百姓讴歌。

  诗的结尾两句:“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是诗人企望之笔。这两句诗亦是用典,金马门,汉代宫门名,门傍有铜马,故称之谓金马门。汉代朝廷征召来的才能优异的人,令其待诏金马门。汉东方朔曾高歌:“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李白用此典以比况自己曾待诏翰林院,而且如同东方朔大才被弃置,避世金马门。而今又被逐出朝廷,作了崔县令之客人。投沙一句亦是用典,汉文帝时年轻的贾谊才学卓著,曾受到文帝赏识和重用,破格地拔擢为卿大夫。因而受到保守的老官僚的反对和忌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贾谊赴长沙,于汨罗凭吊屈原,作吊屈原赋。李白用此典比况自己有贾谊之才,同贾谊之遭遇,亦欲作吊屈原之人。这两句诗用典,含蓄地把自己才智、爱国感情、不平的遭遇托出来反映贤才遭忌是历史与现实的共有的社会现象,不仅深化诗意,同时又是自慰。“应念”一词统摄结尾两句,希望崔县令应该想到自己这位失意之人,言外之意希望崔县令了解自己,不要忘掉自己援引自己。同时自己已把崔县令引为知己,衷心爱戴,不忍分别。总之表现出他们之间情谊深厚。照应第一首开端两句,以“吾爱崔秋浦”开其端,把读者带入感情热潮之中;以崔秋浦永怀自己而结尾,把读者推到感情的高潮和顶端,并永恒地保持下去。

  这三首诗是作者精心构思和结构的组诗,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但各有不同的描写重点。由于描写重点不同,而采取的表现方法也各异,从一个侧面反映共同主题。三首诗把歌颂陶令、热爱崔令,抒写理想熔铸为一炉,从而暗示出在盛唐社会中,产生贤者被弃,贤者弃世的悲剧,预示社会发展将逆转。三首诗中心写崔令,表现崔令志向、节操、治绩,虚实并举,写实与写虚交互为用,人物形象丰满,精神高尚。一位陶令式的崔秋浦,形神俱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在崔秋浦的形神描写中寄托李白的浪漫主义理想和精神,赞美崔秋浦,安慰自己,缓解了被损伤心灵的苦痛。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02-404

zèngcuīqiūsānshǒu--bái

àicuīqiūwǎnrántáolìngfēng

ménqiányángliǔjǐngshàngèrtóng

shānniǎoxiàtīngshìyánhuāluòjiǔzhōng

怀huáijūnwèirěnchóuchàngqióng

cuīlìngxuétáolìngběichuāngchángzhòumián

bàoqínshínòngyuèrènxián

jiàndànqīngjiǔwèiguānàiqián

dōnggāochūnshìzhǒngshǔzǎoguītián

yánghuāzuòxiànqiūwèirén

zhúmíngxiánhǎofēngsuíhuìhuàchūn

shuǐcóngtiānhànluòshānhuàpíngxīn

yīngniànjīnméntóushādiàochǔchén

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
宋公¹旧池馆²,零落首阳³
译文:大诗人宋之问的旧山庄别墅,孤零地坐落在河南偃师县西北的首阳山的山腰。
注释:¹宋公:指宋之问,初唐诗人,曾任考功员外郎。字延清,虢州弘农人。首阳山在河南府,虢与河南为邻,故宋有别墅在焉。²池馆:指山庄别墅。³首阳:山名。⁴阿:山腰。
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
枉道¹(zhī)²从入,吟诗许更过。
译文:恰好我绕道经过此处,见人们在此随意出入,也许我还有机会再一次吟着诗歌经过?
注释:¹枉道:绕道赶路。²祇:还、依然。
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
淹留¹问耆(qí)²,寂寞向山河。
译文:我停留下来向老人询问宋公的子孙家世,老人告诉我,他家已无人了。我对着依然如故的山河,感到十分冷落、孤寂。
注释:¹淹留:停留。²耆老:指宋之问的子孙。耆:古代年过60岁称耆。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更识将军树¹,悲风日暮多。
译文:看到宋公当时的园林树木,愈加使我回忆起昔日的情境而感到悲伤,真是越到走下坡路,凄厉的寒风越多!
注释:¹将军树:指宋之悌栽种的树木。

  这首诗,前二句是写过宋之问旧庄,后二句则写对旧庄而有感。

  第一句“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是交代事件和地点,用场景的描写勾勒出萧瑟零落的场景,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第二句“枉道祇从,吟诗许更过”,是全诗的主旨。杜甫之所以枉道过宋庄,而且那么匆忙,主要在于他相当尊重宋之问的诗作,所以他说:为了吟诗,也许会再一次访问这位诗坛前辈的故居。宋之问媚附张易之等权贵,以善写应制诗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其人杜甫是不取的,所以全诗只及其诗,不及其为人。杜甫能做到不因人废诗。

  第三句,“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是说访宋之问的子孙家世,对着依然如故的山河,感到十分冷落、孤寂。为宋之问“迹在人亡”而感到悲伤。

  末句“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是通过将军树来借景抒情,增加了悲凉的色彩,通过该句把悲凉的气氛勾勒出来,悲凉之情呼之欲出。

参考资料:
1、 傅庚生 傅光.《百家唐宋诗新话 》 :1989,四川文艺出版社:234页
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
青霓(ní)¹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²开天门。
译文:道士穿着青霓长袍呼请天宫的守护神,鸿龙玉狗听见他的声音打开了天门。
注释:¹青霓:一作“青猊”。²鸿龙玉狗:守天门的神兽。
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
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¹
译文:只见石榴花盛开,布满了溪水两岸,神女采洗石榴花,以涂染天上的白云。
注释:¹石榴二句:设想天门打开之后,道士看到的景象。
绿章封事咨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
绿章封事咨元父¹,六街²马蹄(tí)浩无主。
译文:绿章封事呈给天帝,奏文中向他倾诉:长安六条街马蹄杂沓,失去了主宰。
注释:¹元父:元气之父。指的是天帝。²六街:长安。唐朝长安有左右六街。
虚空风气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尘土。
虚空风气¹不清冷,短衣小冠²作尘土。
译文:目前空气极不清爽,时疫流行,一般人染病而死,化为尘埃。
注释:¹虚空风气:空气。²短衣小冠:指普通人。
金家香弄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
金家¹香弄千轮鸣,扬雄²秋室³无俗声
译文:金家所在巷道里香气飘荡,车轮轰鸣,扬雄的书屋中冷冷清清,没有世俗的热闹声。
注释:¹金家:显贵人家。汉朝金日磾是匈奴人,但是归顺汉朝,子孙几代显贵。²扬雄:字子云,汉朝著名文士,生活贫寒,这里借指一般寒士。³秋室:冷落的书屋。⁴无俗声:没有嘈杂的声音,只有读书声。
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愿携汉戟(jǐ)招书鬼¹,休令恨骨填蒿(hāo)²
译文:但愿拿着汉戟招回寒士书生的魂魄,不让他们的尸骨长期被埋在荒草丛中。
注释:¹书鬼:书生的鬼魂。²蒿里:死人的墓地。

  此诗侧重于对天神世界的描写。诗人有感而发,由道士夜晚打醮而驰骋艺术想象。前四句写仙界之美,描写吴道士身着青霓袍,腾飞入太空,叩头请求守护天宫的神兽打开宫门,看到的是仙女洗石榴花把白云染成彩云,天帝审阅道士发来的奏章,才知道天下大旱,天气炎热,死了不少人。作者以此展开议论,认为富人平时享尽荣华富贵,这回热死、干死也已经没有什么遗恨,只是那些寒士书生尚未享受世间的欢乐,就这么热死、干死,实在太可惜,活着的人也会为他们抱恨无穷。这写出了人间之枯荣不等。因此诗人希望能用汉戟招回寒士书生的魂魄,别让他们的尸骨长期被埋在荒草丛中。重人贵生,这是道家、道教学说中最重要的思想,亦是其最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之一。从《老子》所强调的“摄生”、“贵生”、“自爱”和“长生久 视”,《庄子》所说的“保生”、“全生”、“尽年”、“尊生”,《吕氏春秋》所说的“贵生重己”, 到《太平经》主张的“乐生”、“重生”,以及其它的道书如《老子想尔注》、《老子河上公章句》、《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篇》、《西升经》、《度人经》、《悟真篇》等,始终贯穿着重人贵生的思想传统。这首诗写景写事抒情有机结合,用对神仙世界的肯定来否定现实世界。突出仙界之美,为的是反衬“虚空风气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尘土”的人间事实,表面看是写“绿章封事咨元父”的道教科仪,实际上是要揭露社会的不平。“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正表现了道教重人贵生的道教思想。

  诗中运用对比手法,使天宫的清丽和人间的浑浊形成巨大反差,在鲜明的对立之中诉说人间的不平,诗人明知道士打醮是虚妄的行为,不过是随感而发,揭示出京城炎热疠疾作祟、百姓遭殃的情状,也反映出寒士的遭际。诗人将扬雄比况自己,诗思归结到“寒士”身上,最终表达的是感士不遇的普遍主题。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35-37
2、 吴企明 编选.李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84-86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