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杨舲过彭蠡,香炉瀑布空青里。浔阳渡口买江鱼,落帆酌酒看潮起。
我昔杨舲过彭蠡,香炉瀑布空青里。浔阳渡口买江鱼,落帆酌酒看潮起。
吴楚归来静掩门,旧游山水共谁论。伸蒙岩头醉秋月,太常峰前闻夜猿。
吴楚归来静掩门,旧游山水共谁论。伸蒙岩头醉秋月,太常峰前闻夜猿。
林扉只爱长潇洒,那知忽尔天书下。何日东还遂隐心,抱琴来访垂帷者。
林扉只爱长潇洒,那知忽尔天书下。何日东还遂隐心,抱琴来访垂帷者。

shūdǒngjǐngjiācánggāodàizhàoshānshuǐ--wánggōng

yánglíngguòpéngxiāngkōngqīngxúnyángkǒumǎijiāngluòfānzhuójiǔkàncháo

chǔguīláijìngyǎnménjiùyóushānshuǐgòngshuílùnshēnméngyántóuzuìqiūyuètàichángfēngqiánwényuán

línfēizhǐàizhǎngxiāozhīěrtiānshūxiàdōngháisuìyǐnxīnbàoqínlái访fǎngchuíwéizhě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105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宸游经上苑,羽猎向闲田。
(chén)¹经上苑,羽猎²向闲田。
译文:天子游猎经过上林苑,士卒负羽箭走向荒田。
注释:¹宸游:帝王之巡游,此指天子游猎。²羽猎:帝王出猎,士卒负羽箭随从,故称“羽猎”。
狡兔初迷窟,纤骊讵着鞭。
¹兔初迷窟²,纤(xiān)(lí)³(jù)着鞭。
译文:三窟之狡兔奔跑快捷,骏马追赶岂用得上鞭。
注释:¹狡:狡猾。²窟:洞窟,这里指窝。³纤骊:古骏马名。⁴讵:岂,怎。
三驱仍百步,一发遂双连。
三驱¹仍百步,一发遂双连。
译文:网开一面更衬出百步神技,一箭射中双兔连。
注释:¹三驱:古王者田猎之制。谓田猎时须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
影射含霜草,魂消向月弦。
影射含霜草¹,魂消向月弦²
译文:清晨兔影映在含霜草上,魂魄消于如月弓弦。
注释:¹含霜草:意指清早草上的霜还未融化。²向月弦:拉开后形状如满月的弓弦。
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
欢声动寒木¹,喜气满晴天。
译文:欢呼声惊动寒天树木,洋洋喜气溢满了晴天。
注释:¹寒木:泛指寒天的树木。
那似陈王意,空随乐府篇。
那似陈王¹意,空随乐府篇²
译文:哪像陈王那样子,只能把射猎场面寄于诗篇。
注释:¹陈王:指三国魏曹植。曹植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²乐府篇:指曹植的《名都篇》。

  这是一首叙事诗,在写作上似乎有些类似曹植的《名都篇》。首联写天子的狩猎队伍,从皇宫出发经过上林苑到达目的地——闲田。“闲”字至关重要,它说明了天子狩猎不是在良田上举行,不扰民,不害农。二三联写射兔过程,描写了一个热闹紧张的场面,其中“一发遂双连”是直点题目。四联从人、弓两方面描写射猎场景:上句言狡兔,“含霜草”意指霜还未化的清晨时分;“向月弦”,状写弓被拉得极满,如满月,这是借弓称美皇帝的技艺。五联是承上联而来,“欢声”、“喜气”都是对御箭连中双兔的说明,“动寒木”和“满晴天”,极言随从者称颂山呼之声。尾联以议论作结,犹言吾皇实有武技,胜于只在诗篇中空见射猎之事的陈思王曹植。

  此诗有两点值得注意:一、运用了衬托手法。狡兔三窟,兔子其实是一种灵敏矫健的动物,故很难射中,加上为示好生之德,狩猎时要让开一道,更增加了射猎的难度。但尽管如此,天子还是连中了两兔。射中双兔,除了因为有良弓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在于有百步穿杨的技术,而这种技术在反衬之下就显得尤为高超了,是对君王射艺的一种称赞。二、尾联含义深刻巧妙。陈思王曹植曾作乐府诗《名都篇》,写洛阳贵族子弟如何耽于斗鸡走马之乐,而无治国忧民之心,中间两度出现“我”字,看似自责,其实是刺世。诗人说“那似陈王意”,就意味着他写这首诗所抱的心情和曹植是不同的,并未对狩猎本事心存讽刺。文治武功向来是封建社会衡量好的君主的两个重要标准,此诗从一个方面,向读者展示了这种观念的影响。

参考资料:
1、 彭国忠 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2006:1-3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看 一作:望)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¹上看,半壕(háo)²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看 一作:望)
译文: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注释:¹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²壕:护城河。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寒食¹后,酒醒却咨(zī)(jiē)²。休对故人思故国³,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注释:¹寒食:节令。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节。²咨嗟:叹息、慨叹。³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⁴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⁵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这首词为双调,比原来的单调的《望江南》增加了一叠。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景象,包括三个层次。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登上超然台远眺,春色尚未褪尽,和风习习,吹起柳丝千条细。首先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意暮而未老。“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这一湾护城河水绕了半座城,满城内皆是春花灿烂。其次,三、四句直说,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烟雨暗千家。”五句是说,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

  三个层次显示有一个特写镜头导入,再是大场面的铺叙,最后,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满城风光,尽收眼底。这是上片,写春景。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从“春未老”说起,既是针对时令,谓春风、春柳、春水、春花尚未老去,仍然充满春意,生机勃勃,同时也是针对自己老大无成而发的,所谓春未老而人空老,可见内心是不自在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苏轼实际上并不真能超然,这种似是非是的境界,真是苏轼精神世界的真实体现。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665-666 .
2、 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254-255 .

wàngjiāngnán ·chāorántáizuò

shì sòngdài 

chūnwèilǎo fēngliǔxiéxié shìshàngchāorántáishàngkàn bànháochūnshuǐchénghuā yānànqiānjiā  (kànzuò wàng )
hánshíhòu jiǔxǐngquèjiē xiūduìrénguó qiějiāngxīnhuǒshìxīnchá shījiǔchènniánhuá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
春风动春心¹,流目²(zhǔ)³山林。
译文:春风和煦,百花盛开,令人胸中涌起浓浓的春意,转动目光,凝望着远处色彩绚烂的山林,久久不忍离去。
注释:¹春心:春景所引发的意兴或情怀。男女之间相思爱慕的情怀。²流目:转动目光。流览。放眼随意观看。³瞩:注视。远望。
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山林多奇采¹,阳鸟²吐清音³
译文:在那色彩绚烂的山林深处,从南方飞回的鸟儿,在明媚的阳光下欢快地鸣啭啼叫,清脆,明快,悦耳,悠扬。
注释:¹奇采:奇特的采摘。奇彩,奇特的光彩。²阳鸟:鸿雁之类候鸟。指鹤。应是凤凰火鸟。阳光下的鸟。³清音:清亮的声音。清商乐的声音。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细腻的笔法,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百花盛开,山林色彩绚烂,从南方飞回的候鸟,在阳光下欢快地鸣叫的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流露了诗人喜爱春天,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可谓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诗人首先从感官入手,从春风着笔,渲染充溢于心中陶然的情怀。诗人漫步于万象更新的春山上,沐浴着融融的煦暖的春风,情涌动了,心陶醉了,不知不觉之中,目光被多彩的山林吸引了,于是一种难以抑制的欣赏春天的情怀。

  “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在这两句中,作品承接上文,首先从视觉的角度写其“流目瞩山林”所看到的奇光异彩,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山花烂漫,芳香四溢的神奇的空山幽谷之中;继而又从听觉落笔,描绘了一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佳境,诗人就此收笔,令读者不胜追寻与向往。

  这首小诗,咋读起来似乎觉得很平淡,然而反复读之,便觉其中别有洞天。它能流传至今,不在于词句的华丽,也不在于格律的严整,更不在于艺术手法的高超,而在于它独有的韵味,在于它的平淡无奇。整首诗读来如行云流水一般,朴素,自然,浑厚,清新,同时又不乏幽远。

shí ·chūnfēngdòngchūnxīn

míng nánběicháo 

chūnfēngdòngchūnxīn liúzhǔshānlín 
shānlínduōcǎi yángniǎoqīngyīn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穷阴¹急景坐相催,壮齿韶(sháo)颜去不回。
译文:季节交替,景物变换,都在催促我变老,壮年的牙齿和美丽的容颜都一去发回了。
注释:¹穷阴:指冬尽年终之时。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译文:因为年老体弱旧病复发,漫漫长夜中夜发能寐,更多的愁绪席卷而来。
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
膏明自爇(ruò)¹缘多事,雁默先烹²为不才。
译文:膏明焚烧因为他多事,沉默的大雁最先被煮了,因为它没有鸣叫之才。
注释:¹爇:焚烧。²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译文:祸福我没办法掌握它,发如暂且借杯中之酒消解愁情。

suì--bái

qióngyīnjǐngzuòxiāngcuīzhuàng齿chǐsháoyánhuíjiùbìngzhòngyīnniánlǎo

xīnchóuduōshìzhǎngláigāomíngruòyuánduōshìyànxiānpēngwèicái

huòxúnhuìchùqiějìnshǒuzhōngbēi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¹七贵²同杯酒。
译文:往昔我们在长安醉眠花柳,与王公贵胄们同杯喝酒。
注释:¹五侯:《汉书·元后传》:河平二年,上悉封舅谭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侯,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²七贵:潘岳《西征赋》:窥七贵于汉庭。李善注七姓谓吕、霍、上官、赵、丁、傅、王也。唐人多以汉暗喻本朝之事,故五侯七贵借指当时与李白结交的达官显贵。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气岸¹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译文:豪士面前,气岸凛然,什么时候风同肯落他人之后。
注释:¹气岸:犹意气。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¹走马著金鞭(biān)
译文:当时夫子正青春,我也当少年之时,在章华台走马挥金鞭。
注释:¹章台:汉时长安城有章台街,是当时长安妓院集中之处,后人以章台代指妓院赌场等场所。
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文章献纳麒(qí)(lín)殿¹,歌舞淹留²(dài)(mào)(yán)³
译文:在麒麟殿献纳文章,听歌看舞淹留在豪华﹑珍贵的玳瑁宴席。
注释:¹麒麟殿:汉代宫殿名。²淹留:停留。淹,滞留。³玳瑁筵:筵,席也。玳瑁筵为诗中常用语,盖华靡之席,黑白交织,有似玳瑁纹,故云。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
译文:原以为咱们就这样长久过下去了,那知道草动风尘起,那安禄山小子反了。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开。
译文:函谷关忽报胡马杀来,皇上身边的人一个个得以提拔,如同秦宫向阳的桃李开得格外绚丽。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我愁远谪(zhé)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shè)¹回?
译文:我现在却远谪到夜郎去,愁死我了,何日朝廷金鸡大赦,让我回来?
注释:¹金鸡放赦:金鸡,古代颁布赦诏时所用的仪仗。后用作大赦之典。

  前面八句描绘了诗人春风得意时的生活景象。开头两句写诗人醉眠花柳,与当朝权贵们开怀畅饮。显示出诗人当时的生活之奢华。后面四句则表现出诗人当时的心态。那时候,诗人风华正茂,豪气干云。手握金鞭,走马章台,同连琼筵,出入宫掖,睥睨权豪。花红酒绿时纵情喝酒,歌舞声中尽情享受。随后两句凸显出皇帝对诗人的宠信,诗人能够在宫殿中为皇帝呈献文章,在酒席上同连忘返。表现出诗人在朝廷上的地位之高。

  中间两句是转折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诗人原本以为这种同赴侯门、走马章台、献赋金宫、醉卧酒筵的得意生活会永远持续下去,谁知好景不长,平地风雷,安史之乱爆发了。“函谷忽惊胡马来”,即指安史叛军攻陷潼关,占领东西两京。一个“忽”字表现出这次战乱的出乎意料,忽然之间,平静的生活就这样被打乱了,诗人再也无法过以前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了。

  最后四句是对诗人战乱爆发后的生活的描述。敌人已经占领函谷关了,许多昔日同僚因兵兴之际,被朝廷越次擢用,好像桃花李花在阳光下盛开。此句或为诗人对当朝统治者的谴责,诗人眼见国家罹难,生民涂炭,欲为国效力而不可得,故而生发哀怨之情。最终诗人独自远谪夜郎,漂泊天涯。只能期待能够等到朝廷大赦天下的时候,使诗人能够有机会重新回归朝廷,为国家尽一份力。最后两句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希望辛判官能够施以援手,使诗人能够早日回归的心情。

  此诗回忆昔日在长安的得意生活,对长同夜郎充满哀怨之情,通过今昔对比,写出他此时此刻企盼赦还的心情。诗中今昔处境的强烈对比,自然有博取辛判官同情之心,也暗含有期待援引之意。由于李白此诗直露肺腑,对当年得意生活颇有炫耀之意,不无庸俗之态,所以历来不少读者认为它非李白所作,即使肯定其豪迈气象,也显得极为勉强。不过穷苦潦倒之时,落魄失意之后,人们都不免会对当年春风得意的生活充满眷念,尤其在一个陷入困境、进人晚年依靠回忆来支撑自己的的诗人身上,这种眷念更会牢牢地占据他的心灵。

  诗中使读者看到了诗人凡俗的一面,对失去繁华与功名的痛苦。只是诗人凡俗的这一面并没有主导诗人的精神生活。在更多的痛苦与不称意中,诗人是将自己的精神放飞在大自然中,放飞在睥睨一切的狂放与飘逸中。

参考资料:
1、 乐云主编.唐宋诗鉴赏全典:崇文书局,2011.11:136-137
2、 林莽注评.李白诗选:黄山书社,2007.10:69

liúlángzèngxīnpànguān--bái

zàizhǎngānzuìhuāliǔhóuguìtóngbēijiǔ

ànyáolíngháoshìqiánfēngliúkěnluòrénhòu

zihóngyánshǎoniánzhāngtáizǒuzhejīnbiān

wénzhāngxiànlín殿diànyānliúdàimàoyán

jūnwèizhǎngníngzhīcǎodòngfēngchén

hánjīngláiqíngōngtáoxiàngmíngkāi

chóuyuǎnzhélángjīnfàngshèhuí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