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死同穴,父子贫贱离。
夫妇死同穴,父子贫贱离。
天下宁有此?昔闻今见之!
天下宁有此?昔闻今见之!
母前三子后,熟视不得追。
母前三子后,熟视不得追。
嗟乎胡不仁,使我至于斯!
嗟乎胡不仁,使我至于斯!
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
有女初束发,已知生离悲;
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
枕我不肯起,畏我从此辞。
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
大儿学语言,拜揖未胜衣;
唤爷我欲去!此语那可思!
唤爷我欲去!此语那可思!
小儿襁褓间,抱负有母慈;
小儿襁褓间,抱负有母慈;
汝哭犹在耳,我怀人得知!
汝哭犹在耳,我怀人得知!
陈师道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47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愿登泰华山¹,神人共远游。
译文:我真心地希望登上泰华山,和神仙一起远游。
注释:¹泰华山:华山,亦称太华山,为中国五岳之西岳,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的华阴县境内。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愿登泰华山,神人¹共远游。
译文:我真心地希望登上泰华山,和神仙一起远游。
注释:¹神人:神和人。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¹
译文:经过昆仑山,来到蓬莱仙山。
注释:¹蓬莱:东海中的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亦常泛指仙境。
飘飖八极,与神人俱。
飘飖(yáo)¹八极,与神人俱²
译文:和神仙们一起在天空中遨游八方。
注释:¹飘飖:飘荡,飞扬,风吹貌。²俱:一起,在一起。
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思得¹神药,万岁为期。
译文:我想得到长生不老的神药,活到一万岁。
注释:¹思得:想得到。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
译文:用诗歌表达心意,我愿登上高高的泰华山。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¹长久,人道²居之³短。
译文:天地是多么地长久,与之相比,人生是多么地短暂。
注释:¹何:多么,为何。²人道:为人之道,人的道路。³居之:居天地之间。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译文:天地是多么地长久,与之相比,人生是多么地短暂。
世言伯阳,殊不知老。
世言¹伯阳²,殊(shū)不知³老。
译文:世人都说老子清静淡泊,从来都不知道年岁已老。
注释:¹世言:世人说道。²伯阳:道教创始人老子的字。³殊不知:犹言竟不知。
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赤松¹王乔²,亦云³得道。
译文:又说赤松子和王子乔得道成仙。
注释:¹赤松:赤松子,亦称“赤诵子”、“赤松子舆”。相传为上古时神仙。神农时为雨师,教神农入火。²王乔:王子乔,传说中的仙人。³亦云:也说。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
得之未闻¹,庶(shù)²³寿考
译文:没有听说过真正得道成仙的,也许得道的人可以长寿延年。
注释:¹得之未闻:得知以前从未听说之事。²庶:但愿,或许。³以:得以。⁴寿考:寿命的考量,长寿,寿数,寿命。
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
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
译文: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心意,天地是多么长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¹日月光,何所不光昭(zhāo)²
译文:光明的日月啊照耀四方,何处没有它们的光芒呢!
注释:¹明明:光明貌。²光昭:光照,照耀,彰明显扬,发扬光大。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译文:光明的日月啊照耀四方,何处没有它们的光芒呢!
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
二仪¹合圣化²,贵者³独人不
译文:天地化育万物,最尊贵的难道不是人吗?
注释:¹二仪:天地,日月,阴阳,父母。²合圣化:合并圣化。³贵者:尊贵者。⁴独人不:唯独人不是。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
万国率(shuài)¹,莫非王臣²
译文:各个诸侯管辖自己的封地,难道他们不是天子的臣民吗?
注释:¹率土:“率土之滨”之省。谓境域之内。²莫非王臣:没有不是王臣的。
仁义为名,礼乐为荣。
仁义为名,礼乐为荣。
译文:以施行仁义为本分,以遵行礼乐为荣耀。
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译文:用诗歌表达心意,光明的日月啊照耀四方。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四时¹²逝去,昼夜以³成岁
译文:春夏秋冬交替远去,昼夜推移,成为一年。
注释:¹四时:指一年四季的农时,四季。²更:更加。再。³以:已经。⁴成岁:成为一年。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译文:春夏秋冬交替远去,昼夜推移,成为一年。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
大人¹先天²,而天³弗违(wéi)
译文:有德行的人遵从天意,所以他们行为始终与上天保持一致。
注释:¹大人:以人为大。²先天:以天为先。³而天:如天。⁴弗违:不要违逆。
不戚年往,忧世不治。
不戚(qī)¹年往²,忧世³不治
译文:他们从不忧虑年岁老去,只会忧虑社会不安定。
注释:¹不戚:不悲伤。²年往:年岁过去,年龄老去。³忧世:忧愁人世。⁴不治:不能治理,不安定。
存亡有命,虑之为蚩。
存亡¹有命²,虑之³为蚩(chī)
译文:生和死都由天命决定,因此,担心生死是愚蠢的行为。
注释:¹存亡:生存和灭亡。²有命:有天命。³虑之:忧虑这些。⁴为蚩:为痴愚。蚩,白痴,无知。
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
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
译文: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心意,春夏秋冬交替远去。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qī)¹欲何念²?欢笑意所之³
译文:忧伤的时候将有什么想法呢?让欢笑永随自己的心意。
注释:¹戚戚:忧惧貌,忧伤貌。²欲何念:打算顾念什么。³所之:所去的地方。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译文:忧伤的时候将有什么想法呢?让欢笑永随自己的心意。
壮盛智惠,殊不再来。
壮盛¹智惠²,殊不³再来。
译文:盛壮年华和聪明智慧,将永远不会返回。
注释:¹壮盛:壮年盛年。²智惠:智慧和恩惠。³殊不:竟不。殊,很,甚。
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爱时¹进趣²,将以³惠谁
译文:珍惜时光,努力进取,将有惠于谁呢?
注释:¹爱时:爱惜时光。²进趣:追求乐趣,努力向上,立志有所作为,进取,追求,求取。³将以:将此用以。⁴惠谁:恩惠于谁。
泛泛放逸,亦同何为?
泛泛¹放逸(yì)²,亦同何为³
译文:轻浮放荡,逸乐苟安,又是怎样的行为呢?
注释:¹泛泛:泛泛地,寻常地,简单地。²放逸:放纵逸乐,豪放不羁。³亦同何为:又等同于什么。
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译文:用诗歌表达心意,忧伤的时候将有什么想法呢?
这首诗写的都是虚幻的内容,写游仙时的情境和心态。先写与神人远游。诗人有感于“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希望得到神药,延长寿命。但人生短暂,有无神药,能否长寿,将信将疑。于是笔势陡转,由神仙世界直转世俗人间。写日月普照,“贵者独人”。在人间,应当尊君王,行仁义,守礼乐,不必追求长寿,需要忧虑的是乱世还没有得到治理。诗人虽然年老,但雄心不灭。“不戚年往,忧世不治”,在普遍的忧生意识中融入了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独有的生命价值观。但这种情思没有持续下去,因而最后笔势再次陡转,写想过随心所欲的放纵生活而又于心不安的矛盾心态。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96-200
2、 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0-46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¹浑恐是蓬瀛(yíng)²。
译文:我躺卧船中,头枕船舷,回家的念头清清如水。视野之中,佳山妙水,简直让人担心是否误入了蓬莱、瀛洲那样的仙境。
注释:¹望中:视野之中。²蓬瀛:蓬莱和瀛洲 。都是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亦泛指仙境。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译文:长桥卧波,秋叶染霜,景色怡人;寺庙幽深,云峰斜倚,晚晴正好。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¹香袅(niǎo)似相迎。
译文:翠鸟裹着湿气,疾飞而逝,如同在躲避我;红色的莲花亭亭玉立,香气袅袅,又像在迎接我。
注释:¹红蕖:红色的荷花。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依稀渐近诛(zhū)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译文:依稀之间,我逐渐接近住所,从林木藤萝的缝隙中传来隐隐约约的鸡鸣犬吠之声。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
夏日出东北,陵(líng)天经¹中街²
译文:夏季太阳从东北方升起,中午时太阳正当头顶,火辣辣的。
注释:¹陵天经:一作“经天陵”。陵天:升上天空。²中街:古人指日行的轨道。此指太阳当顶直射。
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
朱光¹彻厚地²,郁(yù)³何由开
译文:太阳晒透厚厚的土地,酷热难熬,能有什么法子释放这难忍的闷热?
注释:¹朱光:日光。²彻厚地:晒透大地。³郁蒸:闷热。⁴开:散释。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
上苍¹久无雷,无乃号令乖²
译文:上天久不打雷降雨,莫不是号令反常了?
注释:¹上苍:苍天。²乖:违背,反常。
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
雨降不濡(rú)¹物,良田起黄埃。
译文:即使降雨也无法滋润万物,因为田地都已经干得尘土飞扬了。
注释:¹濡:湿润。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
译文:飞鸟、池鱼皆因干旱和酷热而死了。
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
万人¹尚流冗²,举目唯蒿(hāo)³
译文:万民仍然流离失所,举目望去,田园一片荒芜。
注释:¹万人:百姓。²流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³唯蒿莱:田园荒芜景象。
至今大河北,化作虎与豺。
至今大河¹北,化²作虎与豺³
译文:开河以北大片地区都变成叛军的巢穴。
注释:¹大河:黄河。²化:一作“尽”。³虎与豺:喻安史叛军。
浩荡想幽蓟,王师安在哉。
浩荡想幽蓟(jì)¹,王师安在哉。
译文:动乱使人想起幽蓟二郡,唐王朝的军队如今在哪里呢?
注释:¹幽蓟:幽州(范阳郡)和蓟州(渔阳郡),安史叛军老巢。
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
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¹
译文:我忧心如焚,吃不下,睡不安,心情很不舒畅。
注释:¹未谐:指心情不愉快,不安稳。
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
(眇)¹贞观²初,难与数子³
译文:抚今思昔,叹当朝没有贤臣良相。
注释:¹眇然:遥想。²贞观:唐太宗年号(公元627~649年),贞观之治为唐初盛世。³数子:指贞观名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⁴偕:同。

  《夏日叹》的前半部分主要写这次旱灾,后半部分写战乱,并对天灾人祸表达了自己的感慨,极言民生疾苦。

  诗中说,久旱无雨,田地里干旱得尘土飞扬,湖泊池塘都干涸了,飞鸟缺水而死,鱼儿干涸而死,成千上万的灾民逃荒流散,一片荒凉景象。这个时候,河北一带仍然被安史叛军占据,叛军就像豺狼虎豹,凶暴横行,残害人民,而朝廷军队连影子都看不见。杜甫认为天灾人祸都与朝廷的政策失当和腐败无能有关。他说:“眇然贞观初,难与数子偕。”拿贞观之治与现实作比较,显然唐肃宗不可能像唐太宗那样平定和大治天下,唐肃宗身边的那些大臣,也无法与贞观年间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等名臣相比,如今的朝廷是令人失望的。

  旱灾接着饥荒,在华州的生活十分艰难,现实政治又是如此让人失望,司功参军的职务也不能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更谈不上施展自己远大的政治理想了。于是,在立秋后不久,杜甫毅然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位,开始了他常年漂泊不定的生活。诗的未尾对贞观之治的追忆和贞观君臣的赞扬很明显是在表示对现实堤的不满。

  先写太阳照耀郁蒸难开,在请问苍天无雷时似乎也在暗示朝政失度;次写旱灾严重程度和百姓流亡生活,兼及安史之乱仍未并息的时局现状。在这种天灾人祸的现实中,诗人对案不能食之余想到的是今昔的对比,诗的末尾对贞观之治的追忆和贞观君臣的赞扬很明显是在表示对现实朝政的不满。

参考资料:
1、 海兵编著,杜甫诗全集详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12,第129页
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
烟波渺(miǎo)¹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²
译文:九江上烟波渺茫,飞向家乡的梦,也一样辽远悠长;我思念的故乡,在江南天涯海角的地方。
注释:九江:地名,在今江西境内。¹渺渺:幽远貌;悠远貌。²海尽头:指遥远的地方。
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
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
译文:书信稀少,兄弟相隔,猛然传来一声大雁的鸣叫,九江的秋天,又来到我的身旁。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译文:流水潺潺遥遥飘入竹窗,明月皎洁仿佛溪水中洗过。
注释:澄上人:唐代僧人,其生平不详。
香覆经年火,幡飘后夜风。
¹(fù)经年火,幡(fān)飘后夜风。
译文:新香火覆照去年香灰,后夜风吹动殿前风幡。
注释:¹香:梵语“健达”译为“香”,为六种供养之一。佛教中,以为香能将人之信心通往佛所。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译文:本性昏知道为时已晚,学识浅却喜见解相同。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译文:一旦悟得归身之处,万水千山道路自通。
作品首先劈空而来,营造出一个禅境。这里不写投宿的过程,也免去了入禅的经历,直接写见闻感受。竹窗闻远水,水声若有若无;月出似溪中,月色若隐若现。这是迷蒙而优美的月夜景色,也是那不可捉摸的禅境。接着写寺院特有之事物:香、幡,描写中,语带禅机。去年的香火已化作香灰,香灰已冷;今年的香火犹在燃烧,香灰应热。而就在这冷与热、生与灭的不息变化之中,禅也在无言地传递。后夜风起,后夜风凉,后夜风劲,就在这静夜里,殿前幡飘飘而动。就在这动静之间,夜昼之间,让读者似乎体悟到了禅意。于是,作者与院中僧谈起了他的心得。禅自然不在言语之中,作者于是有“性昏”及“学浅”的谦辞;但非言语又无从呈其心得,特别是当他的表达得到僧人之认可,更觉十分欣喜,也增添了信心。他觉得自己真正开悟了,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皈依之所,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灵魂的栖息之所。诗之开篇未写入寺院的路径,诗之末尾便写明:禅悟是通达方便的门径。
参考资料:
1、 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3页

宿chéngshàngrényuàn--lún

zhúchuāngwényuǎnshuǐyuèchūshìzhōng

xiāngjīngniánhuǒfānpiāohòufēng

xìnghūnzhīdàowǎnxuéqiǎnyántóng

guīshēnchùshāntō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