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川气凉,鸿飞水容夕。
微灯射远沙,夜榜邻幽石。
月色栖处寒,霜花坐来白。
遥见九华峰,苍苍但萝薜。
木落川气凉,鸿飞水容夕。
微灯射远沙,夜榜邻幽石。
月色栖处寒,霜花坐来白。
遥见九华峰,苍苍但萝薜。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105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尝游荆楚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与。故他肆之屦恒满,而其门落然。
墨翁者,吴槐市¹里中人也。尝游荆楚²间,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yù)此,足以资读书,奚汲(jí)³四方乎?”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chǔ)(jiù),虽龟手黧(lí)面,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rú),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数斗,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zhé)弗与。故他肆之屦(jù)恒满,而其门落然。
译文:墨翁是吴槐市里的人。曾经游走到了荆楚这个地方,一次,他遇见有人传授古代造墨的方法,于是说:荆我如果卖这种墨的话,就完全可以有钱读书了,何必像现在这样急急切切地到处奔走呢?”于是就回家了,在自家门上写上了荆造古法墨”几个字。亲自操持杵臼等工具制墨 ,虽然他手背龟裂面色黑黄,但是他的形貌奇特古怪,穿着宽大的衣服,戴着高高的帽子。人们望见他,全都认为他是一个奇特的人。他经常研磨很多墨汁,爱好给他人写一尺见方的字,所写的字非常壮美。所制作的墨,有一定的价钱。价钱不合适,就不卖。所以别人的铺子里人总是很多,而他的店铺的人却很稀少。
注释:¹槐市:汉代长安读书人聚会、贸易之市,以其地多槐得名。后借指学宫、学舍。这里为杜撰的地名。²荆楚:指楚国,今湖北、湖南一带地区。³奚汲汲:奚,哪里。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⁴躬:亲自。⁵黧:色黑而黄。⁶危:高。⁷异:感到……奇怪。⁸墨沈:墨汁。⁹屦: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客有诮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所谓炫璞而市鼠腊,其可乎?吾既不能为此,则无怪其即彼之多也。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中,则黝然者固在,何遽戚戚为!”乃谢客闭户而歌曰:“守吾玄以终年,视彼沽者泚然。”客闻之曰:“隐者也。吾侪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
客有诮(qiào)¹之曰:“子之墨虽工,如弗售何!”翁曰:“嘻!吾之墨聚材孔良,用力甚勤,以其成之难,故不欲售之易也。今之逐利者,苟作以眩俗,卑贾(gǔ)²以饵众,视之虽如玄圭³,试之则若土炭,吾窃耻焉。使吾欲售而效彼之为,则是以古墨号于外,而以今墨售于内,所谓炫璞(pú)而市鼠腊,其可乎?吾既不能为此,则无怪其即彼之多也。且吾墨虽不售,然视箧(qiè)中,则黝(yǒu)然者固在,何遽戚(qī)戚为!”乃谢客闭户而歌曰:“守吾玄以终年,视彼沽者泚然。”客闻之曰:“隐者也。吾侪(chái)诵圣人之言,以学古为则,不能以实德弸(péng)其中,徒饰外以从俗徼(jiǎo)誉者,岂不愧是翁哉?”叹息而去。
译文:有一乡客讥讽他说:荆 你的墨汁虽然好,可为什么卖不出去?”墨翁说:荆 唉!我的墨用的是上好的材料,做墨用的力也特别辛苦,就因为它制作的艰难,所以我不想卖出它太容易了啊。现在那些追逐利益的人,用一些鄙俗的方法随意制作,用低廉的价钱诱惑百姓, 看它虽然像黑色的玉,试用它却如土炭一般,我私下认为这是可耻的事。假如我要是想效仿他们这种制墨卖墨的行为,那就是对外打着卖古代墨汁的旗号,而内里却拿着今天的不好的出售,这就像‘炫璞而市鼠腊’一样有名无实,这么做可以吗?既然我不能这样做,也就不奇怪粗制滥造的那样人太多了。再说,我的墨虽然卖不出去,可是看我的箱中,那些黑黝黝的墨汁还在,我有什么可悲伤的呢?”于是(他)闭门谢客迎送道:荆守着我的黑玉般的墨以度终身,看见那些卖假墨的人,我(为之羞愧)头上冒汗。那乡客听这些话后说:荆真是一位隐士啊!我们这类人吟诵着圣人的言论,嘴里充满着高尚的品德,仅仅是装饰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面对这位墨翁,难道不感到羞愧吗?”说完,叹息着离开了。
注释:¹诮:讥讽。²贾:钱。³玄圭:黑色的玉。⁴炫璞而市鼠腊:比喻有名无实。《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璞。周人怀璞过郑贾曰:‘欲买璞乎?’郑贾曰:‘欲之。’出其璞,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⁵泚然:冒汗的样子。⁶侪:同辈。⁷弸:充满。⁸徼:求。
齐人高启闻其言足以自警也,遂书以为传。翁姓沈,名继孙。然世罕知之,唯呼为墨翁云。
齐人高启闻其言足以自警也,遂书以为传。翁姓沈,名继孙。然世罕知之,唯呼为墨翁云。
译文:齐人高启听闻墨翁的话,认为足够自我警醒,就写下来为他作小传。老翁名叫沈继孙。但世人很少了解他,只是称呼他叫墨翁。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黄河西来决昆仑¹,咆(páo)(xiào)万里触龙门²
译文:黄河之水从西而来,它决开昆仑,咆哮万里,冲击着龙门。
注释:¹昆仑:昆仑山。²龙门:即龙门山,在今陕西韩城东北五十里,黄河流经其间。
波滔天,尧咨嗟。
波滔天,尧(yáo)(zī)(jiē)
译文:尧帝曾经为这滔天的洪水,发出过慨叹。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大禹(yǔ)¹百川,儿啼不窥(kuī)²
译文:大禹也为治触这泛滥百川的沮天洪水,不顾幼儿的啼哭,毅然别家出走。
注释:¹理:即治理,唐人避唐高宗讳,改“治”为“理”。²窥家:大禹在外治水八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杀湍(tuān)(yān)洪水,九州始蚕麻。
译文:在治水的日子里,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勤劳为公。这才治住了洪水,使天下人民恢复了男耕女织的太平生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¹
译文:虽然消除了水害,但是留下了风沙的祸患。
注释:¹风沙:此句的意思是水虽不至于有滔天之祸,仍有风沙之害。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被发之叟(sǒu)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译文:古时有一个狂夫,他披头散发大清早便冲出门去,要徒步渡河。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译文:别人只是在一旁看热闹,只有他的妻子前去阻止他,在后面喊着要他不要渡河,可是他偏要向河里跳。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虎可搏,河难凭¹,公果溺死流海湄。
译文:猛虎虽可缚,大河却不可渡,这位狂夫果然被水所溺,其尸首随波逐流,漂至大海。
注释:¹凭:徒步渡过河流。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译文:被那白齿如山的长鲸所吞食。
箜篌所悲竟不还。
箜篌所悲竟不还。
译文:其妻弹着箜篌唱着悲歌,可惜她的丈夫再也回不来了。

  李白的这首《公无渡河》开篇就将巨笔伸向了苍茫辽远的往古——“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诗中以突兀惊呼之语,写它在霎那间冲决力量和气势的象征——横亘天地的昆仑山;随即挟着雷鸣般的“咆哮”,直撞“万里”之外的“龙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诗人只寥寥两笔,就在“昆仑”、“龙门”的震荡声中,展现了“西来”黄河的无限声威。“波滔天,尧咨嗟”!滔天巨浪吞噬了无数生民,茫茫荒古,顿时充斥了帝尧放勋的浩然叹息:因为诗中用的是三言短句,这叹息之音,听来便愈加激切。

  于是,“大禹”出现了。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本可以激发诗人的许多奇思。但此节重在描述黄河,故诗中仅以“大禹理百川”四句带过,以表现桀骜狂暴的洪水在这位英雄脚下的驯服。 然而,在“杀湍堙洪水”的近景上,诗人添了几声大禹之子“儿啼”,“儿啼不归家”,寥寥五个字就使一位为公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风貌,由此跃然纸上。黄河的荒古之害从此驱除,但它的浪波在汹涌归道之际,却在两岸留下了“茫然风沙”! 以上一节从荒古的河害,写到滔天洪水的平治。 不仅展现了黄河那西“决昆仑”、东“触龙门”的雄奇之境,更让读者从它 “波滔天”的历史危害中,领略了它所独具的狂暴肆虐之性。为下文作足了铺垫。 而今,那白发之叟,竟想“凭河”(涉水渡河)而渡,难道就不怕被它吞没?

  诗之后一节,正以极大的困惑,向悲剧主人公发出了呼喊:“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这呼喊仿佛是“狂夫”之妻的陡然惊呼!因为诗人紧接狂夫“临流”之后,就急速推出了那位“旁人不惜妻止之”的深情妻子。于是,全诗的情景发生了惊人的突变:在轰然震荡的浪涛声中,诗人自身隐去了,眼前只留下了一位悲恸而歌的蓬发妇人:“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水边)。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诗中以夸张的笔墨,痛歌狂叟的溺死浪波,终于作了巨若“ 雪山”的鲸齿冤魂。这景象是恐怖的。何况又从“援箜篌而歌” 的狂夫之妻的恸哭声中写来,更觉有一种天旋地转、恻怛号泣之悲。那“公乎!公乎”的呼叫,声声震颤在读者耳边,实在令人不忍卒听。结尾诗人陡变双行体为单行,似乎被悲愤笼罩,无以复言,便掷笔而叹:“箜篌所悲竟不还!”全诗就这样结束了。黄河的裂岸涛浪却还在汹涌,“ 狂夫”之妻的恻怛号泣还压过浪波,在长天下回荡!

  从诗中对黄河的描述看,它那狂暴肆虐、滔天害民之形,似乎颇有象征意味;至于“白齿若雪山”的“长鲸”,似乎更是另有所指。倘说它是对猖獗“河北”的安史之乱的隐喻(如《北上行》一诗,即以“奔鲸夹黄河”喻安禄山之乱军),那么“临流”“凭河”的“披发之叟”又喻指谁?或者这只是一首抒写《公无渡河》“本事”的悲歌,并无其它寄寓之情? 可以肯定:古歌中“白首狂夫”的渡河故事,经过李白的再创造,带有了更强烈的悲剧色彩。那位“狂而痴”的披发之叟,似乎正苦苦地追求着什么。其中未尝没有诗人执着追求理想的影子在中。

参考资料:
1、 潘啸龙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30-132

gōng--bái

huáng西láijuékūnlúnpáoxiāowànchùlóngmén

tāotiānyáojiē

bǎichuānérkuījiā

shātuānyānhóngshuǐjiǔzhōushǐcán

hàinǎimángránfēngshā

bèizhīsǒukuángérchīqīngchénlínliúwèi

pángrénzhǐzhīgōngzhī

nánpínggōngguǒliúhǎiméi

yǒuzhǎngjīngbái齿chǐruòxuěshāngōnggōngguàjuànjiān

kōnghóusuǒbēijìnghái

一官南北鬓将华,数亩荒池净水花。
一官南北鬓(bìn)¹将华²,数亩荒池净水花。
译文:做官期间踪迹遍布南北,而今已近老境两鬓也要花白了;几亩池塘的水格外澄净。
注释:¹鬓:鬓角。²华:(头发)花白。
扫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
扫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
译文:扫地开窗安放好写字书桌,这一生随便哪里都可以当做家。

  侧重写任运自然的洒脱心情。诗人的踪迹遍布南北,宦游四方,而今已近老境,鬓发斑白,“鬓将华”是说两鬓将花白了。“数亩荒池”就是前一首诗所说的 “小池塘”,因为人迹罕至,任其自然,所以称为“荒池”。秋天的塘水格外澄净,更加烘衬了宁静的氛围。

  “扫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诗人在驿舍闲住,忘却世事忧烦,以此为家。这里表现出禅的思想方法对诗人人生态度的深刻影响。禅宗破除拘执束缚,随遇而安,心中不耿耿于忧患得失。其思想基础,在于 “佛性遍于一切有情”甚至 “遍于一切无情”。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只要自身佛性开解,那便无往而非佛了。因此,禅给人的影响是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放达自适,随遇而安,是悟禅之人的生活样态。唐代大诗人王维深契禅之 “三昧”,他的两句名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便是这种态度的诗意表现。苏轼的 《定风波》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未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精神内涵上与这首诗一致。“此生随处便为家”,是映现着禅的印痕的。

参考资料:
1、 可可诗词.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jianshang/chanshi/53979.html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¹
译文:画里的松树好像真的松树一样,让我细细思考在哪里见过。
注释:¹无:犹么,疑问词。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曾在天台山¹上见,石桥南畔(pàn)第三株。
译文:好像曾经在天台山上见过,正是那石桥南畔的第三株!
注释:¹天台山:在浙江省东郡,是甬江、曹娥江和灵江的分水岭。主峰华顶山在天台县城东北,多悬崖、峭壁、飞瀑、林泉之胜,石梁瀑布最为著名。隋代敕建的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陈隋之际高僧智顗(智者大师、天台大师)于此创立天台宗。唐代高僧丰干、寒山、拾得均曾居此。

  好的艺术品往往具有一种褫魂夺魄的感召力,使观者或读者神游其境,感到逼真。创作与鉴赏同是形象思维,而前者是由真到“画”,后者则由“画”见真。这位盛唐诗僧景云(他兼擅草书)的《画松》诗,就维妙维肖地抒发了艺术欣赏中的诗意感受。作者用简朴的句子,不作写实的介绍,以虚写实,却顿现画中松的精妙之处。

  一件优秀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很新鲜、强烈,令人经久难忘。诗的首句似乎就是写这种第一印象。“画松一似真松树”。面对“画松”,观者立刻为之打动,由“画”见“真”了,这是不寻常的妙品。“一似”二字表达出一种惊奇感,一种会心的喜悦,一种似曾相识的发现。

  于是,观画者进入欣赏的第二步,开始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联想,去玩味,去把握那画境。他陷入凝想沉思之中:“且待寻思记得无?”欣赏活动需要全神贯注,要入乎其内才能体味出来。“且待寻思”,说明欣赏活动也有一个渐进过程,一定要反复涵泳,方能猝然相逢。

  当画境从他的生活体验中得到一种印证,当观者把握住画的精神与意蕴时,他得到欣赏的最大乐趣:“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这几乎又是一声惊呼。说画松似真松,乃至说它就是画的某处某棵松树,似乎很实在。然而未有过“天台访石桥”经历的读者,毕竟不知某松到底是什么样子,似乎又很虚。然而细加玩味,此松之精神俱在。

  这是从天台石桥的特定环境暗示出来的。“天台”是东南名山,绮秀而奇险,“石桥”是登攀必经之路。“石桥南畔第三株”的青松,其苍劲遒媚之姿,便在不言之中。由此又间接传达出画松的风格。这就是所谓虚处传神了。

  诗言画松之逼真,具体到石桥南畔“第三株”,又似乎过于指实。其实,“天台”、“石桥”在唐诗中几乎作为奇境胜地的同义语被广泛运用,此诗对此未必是实写。或者应该更为确切地说,是实事虚用而已。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620-621页

huàsōng--jǐngyún

huàsōngshìzhēnsōngshùqiědàixúncéngzàitiāntáishānshàngjiànshíqiáonánpànsānzhū

碧酒双银瓶,独酌峨眉亭。
碧酒¹双银瓶²,独酌(zhuó)峨眉亭。
译文:带着两瓶好酒,来到峨眉亭中独自畅饮。
注释:¹碧酒:绿酒。古代新熟的美酒呈绿色。²银瓶:指酒器。
不见谪仙人,但见三山青。
不见谪(zhé)仙人¹,但见三山青。
译文:不见诗仙李白的身影,三山仍然青苍欲滴。
注释:¹谪仙人:指李白。
秋色淮上来,苍然满云汀。
秋色淮上来,苍然满云汀(tīng)¹
译文:秋意自北而南地渗透弥漫开来,一时间把云烟缭绕的汀洲都淹没了。
注释:¹云汀:云气弥漫的小洲。
欲将十五弦,弹与蛟龙听。
欲将十五弦,弹与蛟龙听。
译文:双手抚琴,四周无人,只好弹给蛟龙听。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