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花当种,缘边部落遥。百年为汉卫,每岁款天朝。
闻道花当种,缘边部落遥。百年为汉卫,每岁款天朝。
犯顺若无敌,背恩谁尔骄。侧想文皇日,龙骧亲渡辽。
犯顺若无敌,背恩谁尔骄。侧想文皇日,龙骧亲渡辽。

huādāng--jǐngmíng

wéndàohuādāngzhǒngyuánbiānluòyáobǎiniánwèihànwèiměisuìkuǎntiāncháo

fànshùnruòbèiēnshuíěrjiāoxiǎngwénhuánglóngxiāngqīnliáo

何景明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12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谪居岁云暮,晨起厨无烟。
(zhé)¹岁云暮,晨起厨无烟。
译文:谪贬贫居转限到年底,早晨起来厨房也无炊烟。
注释:可爱日:冬日,语出《左传·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¹谪居:贬谪后住在某地。
赖有可爱日,悬在南荣边。
赖有可爱日,悬在南荣¹边。
译文:幸亏有那可爱的太阳,悬挂在房屋的南檐。
注释:¹南荣:屋的南檐。檐两头高起的叫荣。
高舂已数丈,和暖如春天。
高舂(chōng)¹已数丈,和暖如春天。
译文:高高升起有几丈,和和暖暖如春天。
注释:¹高舂:傍晚时分。
门临商於路,有客憇檐前。
门临商於(wū)¹路,有客憇(qì)檐前。
译文:屋门对着商於路,赶路的客人歇息在屋檐前。
注释:¹商於:宋时地区名,在今河南浙川县西南。那时,商州为商於之地。
老翁与病妪,头鬓皆皤然。
老翁与病妪,头鬓皆皤(pó)然。
译文:一位老翁和病弱的老妇人,鬓角银丝相牵连;
呱呱三儿泣,惸惸一夫鳏。
呱呱三儿泣,惸(qióng)¹一夫鳏。
译文:身边三个小孩呱呱在哭泣,茕茕鳏夫多可怜。
注释:¹惸惸:忧念貌。同“茕茕”,无兄弟曰茕。
道粮无斗粟,路费无百钱。
道粮无斗粟,路费无百钱。
译文:道上的粮食不过一斗粟,路上的盘缠不到一百钱;
聚头未有食,颜色颇饥寒。
聚头¹未有食,颜色颇饥寒。
译文:大家一起没有东西吃,脸上颜色呈饥寒。
注释:¹聚头:村口。村落日聚。
试问何许人,答云家长安。
试问何许人,答云家长安。
译文:低声询问“是何处人”?回答说“老家原本在长安,
去年关辅旱,逐熟入穰川。
去年关辅¹旱,逐熟入穰(ráng)²
译文:去年关中遭大旱,跟随熟人下穰川。
注释:¹关辅:关中与三辅,指长安一带。逐熟:投奔年成好的地方。²入穰川:与“逐熟”同意。穰,指庄稼丰熟。川,指平原。
妇死埋异乡,客贫思故园。
妇死埋异乡,客贫思故园。
译文:老婆客死埋葬在他乡,他乡贫居思念旧故园,
故园虽孔迩,秦岭隔蓝关。
故园虽孔迩(ěr)¹,秦岭隔蓝关。
译文:故乡虽然相隔路很近,可是横着秦岭和蓝关。
注释:¹孔迩:很近。
山深号六里,路峻名七盘。
山深号六里,路峻名七盘¹
译文:山林深沓杳,道路多艰险盘旋。
注释:¹“山深”二句:商山高而险,有“六里山”“七盘十二净”之称。
襁负且乞丐,冻馁复险艰。
(qiǎng)¹且乞丐,冻馁(něi)复险艰。
译文:带着小孩来乞讨,忍饥挨俄又艰险。
注释:¹襁负:用布幅兜裹着婴儿。
唯愁大雨雪,殭死山谷间。
唯愁大雨雪,殭死山谷间。
译文:只怕遇到大雨雪,冻死在那山谷间。”
我闻斯人语,倚户独长叹。
我闻斯人语,倚户独长叹。
译文:听到此人的话语后,我靠着门我长叹:
尔为流亡客,我为冗散官。
尔为流亡客,我为冗(rǒng)散官¹
译文:你为天涯流浪客,我是朝廷闲置的多余官,
注释:¹冗散官:被裁剪去的闲官。
左宦无俸禄,奉亲乏甘鲜。
左宦(huàn)无俸禄,奉亲乏甘鲜¹
译文:为官每月无俸禄,侍奉双亲缺乏甘与鲜。
注释:¹甘鲜:美好的食品。
因思筮仕来,倏忽过十年。
因思筮(shì)¹来,倏忽过十年。
译文:因此想到入仕来,倏忽有过整十年;
注释:¹筮仕:古人出仕前先以著草占卜吉凶,后便称人官为“筮仕”。
峨冠蠹黔首,旅进长素餐。
峨冠¹(dù)²(qián)³,旅进长素餐
译文:身着峨冠却把百姓坑,进退随班空把官位占。
注释:¹峨冠:指官员。²蠹:剥削。³黔首:百姓。⁴旅进:旅进旅退的省称;意为随波逐流,庸庸碌碌。⁵素餐:不劳而食。
文翰皆徒尔,放逐固宜然。
文翰¹皆徒尔²,放逐固宜然。
译文:挥文弄墨都白费,流放贬谪本应该。
注释:¹文翰:文章,借指读书人。²皆徒尔:都是徒然无用的啊!尔:你,指那些流亡道途的人。
家贫与亲老,睹翁聊自宽。
家贫与亲老,睹翁聊自宽¹
译文:家里虽穷能与亲人伴,如今见你心里暂时得自宽。
注释:¹自宽:自我宽慰。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被贬商州期间。诗歌以风情的笔调写出了由于旱灾饥荒而流亡他乡的饥民的悲惨遭遇,对自己入仕十年无功受替表示深深的内疚和自责,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全篇运用杜甫在《兵车行》等新乐府诗中成功地用过的纪事与记言相结合的手法,写得平易自然,而感情却是强烈、深沉的。在叙事抒情中都显示出了作为宋诗在艺术上的鲜明特色之一的散文化手法。

  在结构上全诗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为前六句,写谪居期间的清寒生活和严冬难得的温暖阳光。

  第二层为中间二十二句,写一家灾民三代人逃荒流浪的凄惨景况。先写自己目中所见:二老三小一大,老者满头白发,小者哭泣不止,中年男子孤独无偶,无钱无粮,仉寒憔悴。次写鳏夫所言,语语辛酸,字字悲痛,“惟愁大尔雪,僵死山谷间”,前有“妇死埋异乡”,现有“病妪”,年关岁暮,有家难归,不但有饥寒之愁,而且有生命之优。

  第三层为最后十二句,诗人抒写自己的感慨,尽管诗人身处逆境,但并没有过多地去考虑自己,反而更多地想到了作为一个朝廷命官的责任,为自己无能为力解决人民的苦难而深感内疚,这种思想境界难得可贵。

  此诗与一般吟风弄月、模山范水的诗歌不同,这首诗反映流亡民众的凄苦生活,有很强的人民性,草根性。诗中“去年关辅旱”:因为大旱导致饥荒,人民的流迁。诗中的“一夫”自述灾情:他们本是长安人,逃荒至庄稼丰熟的地方。在逃荒途中,妻子死了,埋在异乡。他上有老,下有小,两个头发斑白的老翁和牛病的老如,三个哭泣的小孩,其中一个还是婴儿,背在背上。他们缺粮少钱,流离失所。境况多么凄惨,情景多么难堪。不由人不为之怜悯、叹息。

  诗人出身下层社会,他关心民生疾苦,在朝廷当谏官,能直言时政之弊,建议君王对人民施以仁政。他多次贬为地方小史,生活在底层,接近民众,甚至与他们同病相怜。诗中不但写了流亡者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诗人自己的窘况,他把自己也融入作品之中。诗人听了流亡者叙述后的反映是“倚户独长叹”,叹流亡者,也叹自己,令人想起屈原的“长人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深长喟叹。淳化二年(991年),诗人因严于执法触怒天子,被贬为商州(今陕西商州)团练副使。团练副使是地方小吏,地位低下,俸禄微薄。他初到商州,生活困顿。此诗由人及己,写到自己被贬谪居的窘况,由己及人,想到一般官员对老百姓的损害:“峨冠蠹黔首,旅进长素餐”,感叹自己的无能为力,这与唐代诗人韦应物“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的民本思想如出一辙。

  此诗平易浅近,真率自然,描写灾民的悲惨生活,抒发愧疚的心理,情感凝聚,语气沉痛,读来感人至深。

参考资料:
1、 陈器之主编.历代诗词曲千首精译 下: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09:第840-842页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初惊无拘挛,何得立突兀。
初惊无拘挛,何得立突兀。
乃知画师妙,巧刮造化窟。
乃知画师妙,巧刮造化窟。
写作神骏姿,充君眼中物。
写作神骏姿,充君眼中物。
乌鹊满樛枝,轩然恐其出。
乌鹊满樛枝,轩然恐其出。
侧脑看青霄,宁为众禽没。
侧脑看青霄,宁为众禽没。
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
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
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
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
缅思云沙际,自有烟雾质。
缅思云沙际,自有烟雾质。
吾今意何伤,顾步独纡郁。
吾今意何伤,顾步独纡郁。

  这是一首题画诗。此诗体现了诗人的主体意识对画意的延伸。画家将鹘画成突兀之状,可能有一种寓意,或是能传鹘之神的一种最佳审美态势。可是杜甫却笔笔翻转,从鹘不能飞去生情,生发可能完全与画家无干的想象:它既无“绦旋”束缚,为何不高飞去?原来,它是不肯与凡鸟并飞。自“侧脑”句以下,可说是杜甫在“画鹘”了,他将画家传鹘之神的“侧脑看青霄”句,全凭自己的情思和想象发挥:你“长融如刀剑,人寰可超越”,却傲立如此,不肯高飞远举,任“乾坤空峥嵘”,自甘处身于这箫瑟粉墨之间;可是鹘不飞,众鸟却一样纷飞;“缅思云沙际,自有烟雾质”这些诗句里,杜甫将隐藏在内心的某种矛盾之情赋予了眼中之鹘。“顾步独纡郁”,是诗人自身神态与鹘之神态的映衬。

  杜甫当时正处于进退两难之际,鹘之欲飞未飞,正是他矛盾心情的写照。《画鹘行》是杜甫“对此融心神”的典范之作,“初惊”、“缅思”是他主体融入的标志,画家笔下之鹘,完全转化为诗人心中意中之鹘了。诗人主体之神与画鹘客体之神的融通,创造了独立于原画的新境界——较之原画更出人意外的境界,对画作的意境给予了大大的引申。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画鹘行

huàxíng--

gāotángjiànshēngshuǎngdòngqiū

chūjīngluán

nǎizhīhuàshīmiàoqiǎoguāzàohuà

xiězuòshénjùn姿chōngjūnyǎnzhōng

quèmǎnjiūzhīxuānránkǒngchū

nǎokànqīngxiāoníngwèizhòngqínméi

zhǎngdāojiànrénhuánchāoyuè

gānkūnkōngzhēngróngfěnqiěxiāo

miǎnyúnshāyǒuyānzhì

jīnshāng

春岩瀑泉响,夜久山已寂。
春岩¹瀑泉²响,夜久³山已寂
译文:奔泻而下的瀑布打在春天的岩石上,发出震耳的响声。夜色深沉,群山已然归于空寂。
注释:菩提:菩提寺。广化寺:寺院名,与菩提寺同在今河南洛阳附近。¹春岩:春天的岩石。²瀑泉:此指瀑布。³夜久:指夜深了。⁴寂:寂静,空寂。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明月净¹松林,千峰²同一色³
译文:明月高悬,皎洁明净的月光普照松林,洁净如洗,远看群山巍峨,夜色中仿佛被染成了同一种颜色。
注释:¹净:显得干净。²千峰:这里只是虚数,代表很多山。³色:颜色。

yuèguīguǎng广huà

ōuyángxiū sòngdài 

chūnyánquánxiǎng jiǔshān 
míngyuèjìngsōnglín qiānfēngtóng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纱窗¹日落渐黄昏,金屋²无人见泪痕。
译文:纱窗外太阳慢慢落下,黄昏渐渐降临;宫门幽闭,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注释:¹纱窗:蒙纱的窗户。²金屋: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华丽宫室。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寂寞空庭¹春欲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译文:寂寞幽寂的庭院内春天已临近尽头,梨花落满地面而院门紧掩。
注释:¹空庭:幽寂的庭院。²欲:一作“又”。

  这是一首宫怨诗。点破主题的是诗的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句中的“金屋”,用汉武帝幼小时愿以金屋藏阿娇(陈皇后小名)的典故,表明所写之地是与人世隔绝的深宫,所写之人是幽闭在宫内的少女。下面“无人见泪痕”五字,可能有两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处一室、无人作伴而不禁下泪;二是其人身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之中,纵然落泪也无人得见,无人同情。这正是宫人命运之最可悲处。句中的“泪痕”两字,也大可玩味。泪而留痕,可见其垂泪已有多时。这里,总共只用了七个字,就把诗中人的身份、处境和怨情都写出了。这一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他三句则都是环绕这一句、烘托这一句的。

  起句“纱窗日落渐黄昏”,是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屋内环顾无人,固然已经很凄凉,但在阳光照射下,也许还可以减少几分凄凉。现在,屋内的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而越来越昏暗,如李清照《声声慢》词中所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其凄凉况味就更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为无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觉。屋内无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声喧闹,春色浓艳,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减少几分孤寂。现在,院中竟也寂无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正如欧阳修《蝶恋花》词所说的“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也如李雯《虞美人》词所说的“生怕落花时候近黄昏”,这就使“金屋”中人更感到孤寂难堪了。

  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引伸;也遥应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指出“诗文俱有主宾”,要“立一主以待宾”。这首诗中所立之主是第二句所写之人,所待之宾就是这句所写之花。这里,以宾陪主,使人泣与花落两相衬映。李清照《声声慢》词中以“满地黄花堆积”,来陪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中人,所采用的手法与这首诗是相同的。

  从时间布局看,诗的第一句是写时间之晚,第三句是写季节之晚。从第一句纱窗日暮,引出第二句窗内独处之人;从第三句空庭春晚,引出第四句庭中飘落之花。再从空间布局看,前两句是写屋内,后两句是写院中。写法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从屋内的黄昏渐临写屋外的春晚花落,从近处的杳无一人写到远处的庭空门掩。一位少女置身于这样凄凉孤寂的环境之中,当然注定要以泪洗面了。更从色彩的点染看,这首诗一开头就使所写的景物笼罩在暮色之中,为诗篇涂上了一层暗淡的底色,并在这暗淡的底色上衬映以洁白耀目的满地梨花,从而烘托出了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气氛和主人公的伤春情绪,诗篇的色调与情调是一致的。

  为了增强画面效果,深化诗篇意境,诗人还采取了重叠渲染、反复勾勒的手法。诗中,写了日落,又写黄昏,使暮色加倍昏暗;写了春晚,又写落花满地,使春色扫地无余;写了金屋无人,又写庭院空寂,更写重门深掩,把诗中人无依无伴、与世隔绝的悲惨处境写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些都是加重分量的写法,使为托出宫人的怨情而着意刻画的那样一个凄凉寂寞的境界得到最充分的表现。

  此外,这首诗在层层烘托诗中人怨情的同时,还以象征手法点出了美人迟暮之感,从而进一步显示出诗中人身世的可悲、青春的暗逝。曰“日落”,曰“黄昏”,曰“春欲晚”,曰“梨花满地”,都是象征诗中人的命运,作为诗中人的影子来写的。这使诗篇更深曲委婉,味外有味。

chūnyuàn

liúfāngpíng tángdài 

shāchuāngluòjiànhuánghūn jīnrénjiànlèihén 
kōngtíngchūnwǎn huāmǎnkāimén 
门有车马宾,金鞍曜朱轮。
门有车马宾,金鞍曜朱轮。
译文:门前车马喧腾,有乘着朱轮金鞍的贵宾经过。
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
谓从丹霄(xiāo)¹落,乃是故乡亲。
译文:他说他从朝廷而来,回归故乡,见到故乡的人感到亲切。
注释:¹丹霄:指朝廷。
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
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
译文:我赶紧呼唤自己的小儿子打扫中堂招待客人,坐在一起共同谈论人生的悲辛。
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
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
译文:我们相对而坐,桌上的两觞酒还没饮尽,暂时停下酒杯就泪流满面了。
叹我万里游,飘飘三十春。
叹我万里游,飘飖三十春。
译文:我哀叹自己漂泊万里,已经三十年过去了。
空谈帝王略,紫绶不挂身。
空谈帝王略,紫绶(shòu)¹不挂身。
译文:可怜我的半生,空谈王霸之略,却始终没有得到过朝廷的重用,从没做过朝廷重员。
注释:¹紫绶:紫色丝带。古代高级官员用它来系官印。
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
雄剑藏玉匣(xiá),阴符¹生素尘。
译文:我的雄剑空藏在玉匣之中,已经很久没有用过了;兵书上浮满了灰尘,也好久没有人听我谈论这些用兵之策了。
注释:¹阴符:古兵书名。泛指兵书。
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
(kuò)¹无所合,流离湘水滨。
译文:在朝廷中没有人和我的意见相同,我只得一样流离到湘水之滨。
注释:¹廓落:孤寂貌。
借问宗党间,多为泉下人。
借问宗党¹间,多为泉下人。
译文:真正懂得我的知己,多已是泉下之人了。
注释:¹宗党:宗族,乡党。
生苦百战役,死托万鬼邻。
生苦百战役,死托万鬼邻。
译文:生来苦于百战,在征战中死去的人太多太多了,死去之后可以与万人做邻居。
北风扬胡沙,埋翳周与秦。
北风扬胡沙,埋翳(yì)¹周与秦。
译文:北风扬起胡沙,掩埋了周秦两朝。
注释:¹埋翳:掩埋,掩盖。
大运且如此,苍穹宁匪仁。
大运且如此,苍穹宁匪仁。
译文:运势尚且如此,何况是在茫茫苍穹间渺小的世人?
恻怆竟何道,存亡任大钧。
(cè)(chuàng)竟何道,存亡任大钧¹
译文:心里无限伤感凄怆,又能说什么呢?就让一切顺其自然,存亡随从天意吧。
注释:¹大钧:指天或自然。
《门有车马客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李白在这首诗里表达了自己被弃置不用的无奈与愤慨。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