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之山,石孱孱。我登其巇,可以振我衣。台之水,石齿齿。
台之山,石孱孱。我登其巇,可以振我衣。台之水,石齿齿。
我行其沚,可以洗我耳。山水之区,我田我庐。朝樵暮渔,式啸以游。
我行其沚,可以洗我耳。山水之区,我田我庐。朝樵暮渔,式啸以游。
天壤之间,有鸢有鱼。我乐我清,匪物与谋。悠悠化机,动静无舍。
天壤之间,有鸢有鱼。我乐我清,匪物与谋。悠悠化机,动静无舍。
我清我乐,谁知我者。有怀若人,莫招尔来。欲往从之,室是远而。
我清我乐,谁知我者。有怀若人,莫招尔来。欲往从之,室是远而。
我歌此诗,知者和之。
我歌此诗,知者和之。

qīngshīwèitiāntáiyángyǔnchāngzuò--dōngyáng

táizhīshānshícàncàndēngzhèntáizhīshuǐshí齿chǐ齿chǐ

xíngzhǐěrshānshuǐzhītiáncháoqiáoshìxiàoyóu

tiānrǎngzhījiānyǒuyuānyǒuqīngfěimóuyōuyōuhuàdòngjìngshě

qīngshuízhīzhěyǒu怀huáiruòrénzhāoěrláiwǎngcóngzhīshìshìyuǎnér

shīzhīzhězhī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126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花发西园,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晴轻暖清明后。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遣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情,尽成感旧。
花发西园¹,草薰²南陌,韶光明媚³,乍晴轻暖清明后。水嬉舟媚,禊(xì)饮筵(yán)开,银塘似染,金堤(dī)如绣。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遣(qiǎn)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情,尽成感旧。
译文:西园里的花开了,南边路上的草散发出阵阵清香,清明节后,春光明媚,天气也变得格外晴朗微暖。人们在水边嬉戏,划动小船,举行禊饮宴,波光粼粼的池塘仿佛被染了色,大堤仿佛是绣上去的。到处都是王孙贵族,还有好多游妓,牵着手游览。面对这样美好的景色,让离家在外的人不由得触目伤怀,感伤旧事。
注释:笛家弄:词牌名。一名“笛家弄慢”,《乐章集》注“仙吕宫”。双调一百二十一字,前段十四句四仄韵,后段十四句五仄韵。¹西园:宋时汴京城中一处园林,具体不详。²薰:散发出香气。³明媚:秦巘《词系》卷八依“宋本”录柳词,作“明秀”。⁴禊饮筵:祓禊之后的宴筵。旧俗于水旁灌濯以祓除妖邪,上巳为春禊,后定三月三日为禊辰,禊后之宴为禊饮宴。⁵银塘:波光粼粼的池塘。⁶金堤:堤堰的美称。⁷是处:到处,处处。⁸王孙:贵族子弟。⁹遣:使,令。
别久。帝城当日,兰堂夜烛,百万呼卢,画阁春风,十千沽酒。未省、宴处能忘管弦,醉里不寻花柳。岂知秦楼,玉箫声断,前事难重偶。空遗恨,望仙乡,一饷消凝,泪沾襟袖。
别久。帝城当日¹,兰堂²夜烛,百万³呼卢,画阁春风,十千沽(gū)。未省、宴处能忘管弦,醉里不寻花柳。岂知秦楼,玉箫声断,前事难重偶¹⁰。空遗恨,望仙乡¹¹,一饷(xiǎng)¹²消凝¹³,泪沾襟(jīn)袖。
译文:分别已经很久了。当时在帝都的时候,在灯火通明的厅堂里,抛掷百万钱玩呼卢的游戏,在华美的阁楼里春风得意花费重金买酒喝。沉醉其中不清醒,宴席中听管弦,醉梦中眠花柳。哪知道,再也听不到秦楼玉箫声,再也见不到那佳人,以前的情景再难重逢。空自遗憾,望着那梦中的地方,悲伤地站了一会儿,泪水沾满了衣襟。
注释:¹帝城当日:当日帝城之倒置。帝城,京城。²兰堂:华美的厅堂。³百万:极言钱数之多。⁴呼卢:一种赌博游戏,掷骰游戏时大声呼“卢”。⁵十千沽酒:以重金买酒豪饮。十千,言酒资之多。⁶省:醒悟,清醒。⁷花柳:花街柳巷之省,指妓女聚集之处所。⁸秦楼:亦指妓女聚集之处所,所谓秦楼楚馆、秦楼谢馆。这里语含双关,因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造之楼亦名秦楼(一作凤楼)。⁹玉箫:用萧史弄玉夫妇仙去典。《列仙传》载,春秋时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嫁之。一夕,夫妇于楼台吹箫引来凤凰,载二人仙去。¹⁰重偶:重遇,重逢。¹¹仙乡:原指神仙所居之处,此借指所爱者的居处。¹²一饷:一晌,片刻。¹³消凝:凝伫感伤的样子。一说浓重的伤感。

  柳词多写春色,却每每同中有异。“花发西园,草薰南陌”,起句即从视觉与嗅觉上透出浓郁的春之律媚与春之气息。上片由描绘春景转入伤怀感旧,为下片的遥想与消魂蓄足了势头。章法自在井然,句法亦成有序。环顾他人携手踏青,反视自家孤身面对春景,孤凄寂寞,更添出无限伤感的是“良辰美景虚设,赏心乐事何得”,热闹的禊宴,以及银塘、金堤,愈衬托了人的孤独与怅惘,是以乐景写哀情也。下片多写回忆。“当日”情浓时,光景历历在目;“前事”已矣,旧梦不再。令人不禁悲从中来,“泪沾襟袖”。“未省”二句当是问句。“岂知”二句,语含双关,巧用弄玉、萧史事,又以“仙乡”与之呼应,亦是“活法”。

  全篇写得哀怨凄楚,虽是恋阙怀人之旧题,却能翻出新意,景与情之反衬,运用得亦自然妥贴,景语清空,情语凝深,且能浑化无迹,总于怨悱之旨。最值得注意的是,柳永与歌妓之间的那份真挚而恳切的情感,似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情欲,已升华到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不可再以“轻薄”斥之了。柳永的这样一种情愫,巳开宋金元文人与歌妓(戏曲演员)平等相爱之先河。元人关汉卿、卢挚等与女演员朱帘秀之间的赠答曲中,依稀可见这种人道主义思潮的来龙去脉。或许这与柳永在仕途上的波折与久滞不售的经历有某种联系。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 编选.柳永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31-33
数亩低田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
田家汩(gǔ)¹流水浑²,一树高花明远村。
译文:农家田园里流水汩汩向远方,高花满树映照着远处的村庄。
注释:¹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²浑:这里是满的意思。
云阴拂暑风光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云意不知残照¹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译文:天上飘浮的云仿佛不解夕阳的美丽,挥洒着蒙蒙细雨来送走黄昏。
注释:¹残照:夕阳。
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苍莽寒空¹远色愁,呜呜戍(shù)²上高楼。
译文:远望苍莽迷蒙的寒空秋色令人发愁,独上高楼即听到驻军呜呜的号角声。
注释:回中:回中道。汉武帝巡幸郡国,为行路方便,辟回中道,为丝绸之路中的一段。¹苍莽寒空:一作“莽莽云空”。苍莽,广阔无边的样子。²戍角:边防驻军的号角声。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别五侯。
吴姬¹(yuàn)²吹双管³,燕上悲歌五侯
译文:吴地歌姬为寄托怨思而吹响了双管,荆轲临行前辞别燕太子丹大声悲歌。
注释:¹吴姬:泛指吴地歌姬。²怨思:怨恨悲伤。³双管:古乐器。⁴燕上悲歌:用荆轲在易水与燕太子丹、高渐离辞别时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事。⁵别:一作“动”,一作“上”。⁶五侯:泛指权贵豪门。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千里关山¹边草暮,一星²烽火³(shuò)秋。
译文:千里边塞山河辽阔暮色苍茫,山顶燃起如明星似的烽火更显得秋之萧索。
注释:¹关山:关隘山岭。²一星:指山顶燃起的烽火如明星般耀眼。³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⁴朔云:北方的云气。朔,泛指北方。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夜来¹霜重西风²起,陇(lǒng)³无声冻不流。
译文:入夜之后寒霜浓重西风吹起,陇水悄无声息地凝冻成了冰导致难以畅流。
注释:¹夜来:入夜。²西风:西面吹来的风。此指秋风。³陇水:河流名。源出陇山,因名。在今陕西省陇县至甘肃省平凉一带。⁴冻:一作“噎”。

  此诗写征戍之苦。三四句置于全篇中,似是写“燕客”回忆身在江南与亲友相别的悲情场面,当提出来单看。除此二句之外,其余六句均极力渲染边塞景物,没有丝毫主观情绪掺入其中,纯是以景煽情。作者只是客观的把边塞景物呈现出来,至于苦不苦、如何苦等问题,则完全留给读者自己遐想体味。作者无意把读者的思维拘束在文字的范围之内,因此形成一种意蕴绵长的效果。看似不言情只绘景,而情却蕴在景中,这是温庭筠一贯的手法。

  全诗描绘了一幅日暮边关阔大苍茫的景象,从中寄寓着诗人客游边地的愁怀。这种边愁是如此的沉重,不能出世为官,亦不能在边塞建功立业。在诗人眼前,是国势衰微军队战斗力下降的悲凉压抑的边塞情景,边塞早已失去了昔日盛唐的荣光,而自己满腹才学却不能受重用而辗转流离,因此触景伤情。“重霜”“西风”“陇水冻不流”,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凄苦与悲凉。

  全诗语言清新爽利,对回中道一带边塞景色的描写,颇能显现西北边境的苍莽辽阔与悲壮苍凉的情致。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对温庭筠诗颇多贬抑,但对这首诗却颇为赞赏。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注评.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09-110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mí)上苑¹,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pǔ)花朝,占断狂游。
译文:回忆当年在洛阳的时候,在广袤的上林苑附近射打猎物,伴着宫殿两旁的楸木树遛马散步。郁郁葱葱的景致非常漂亮,赤县辽阔好似神州一样。美好的时光未曾虚度,好朋友处处相留。无论“雪夜”还是“花朝”,他都能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占尽风头。
注释:雨中花,词牌名,双调,九十四字。¹上苑:上林苑,东汉时置,在洛阳城西。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胡尘卷地¹,南走炎荒,曳(yè)(jū)²强学应刘³。空漫说、螭(chī)(pán)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译文:金人入侵,逃亡到南部偏远的地方,勉强学习应玚、刘桢居王侯门下。朝廷之中,有谁敢为国出力,取得封侯功绩。大雁可以随季迁徙,江流可以日夜奔流,唯独自己,欲归而不得。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已日渐老去,再重返故国显然已是难上加难,只好依托梦境,将自己带回那个魂牵梦萦的故国。
注释:¹胡尘卷地:指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占汴京,宋室南迁。²曳裾:提着衣襟,形容谦卑之态。³应刘:指汉末依附曹氏的应埸、应璩兄弟和刘桢,这一句作者指自己漂泊南荒,寄人篱下的生活。⁴螭蟠龙卧:指卧龙。螭,龙类。蟠,伏。这里指诸葛亮似的才志之士。⁵东周:洛阳是东周的王城而这里指朱敦儒的故乡。

  上片起首一句追述了承平岁月中的胜景清游。词人用射猎西苑,走马东郊,来概括往日与狂朋怪侣俊游的盛况,既是用典,又是纪实,笔力遒劲,具足声容。接下来,以一个去声的“对”字领“葱葱”两句,展示出一幅生机活泼、热气腾腾的广阔背景。

  这是故意设计的顿挫之笔,不肯教“射麋”、“走马”的俊迈之气一下发露太过。后又用“好景”两句挺接发端之意,然而却只点到为止,不作过多的渲染。经过一番蓄势,然后以一个“向”字领出了“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三句妙语来。这一气呵出的三句,真把这位骏马貂裘的青年公子的狂游盛况写到了极致。

  下片,词意陡转,大起大落,与前片形成鲜明的反差。过片三句,写金兵南下之时,词人被迫避难南荒,不得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流离道路已极不堪,寄食豪门,仰人鼻息,痛苦又更甚一层。一个“强”字包含了其间种种酸辛,是一个倔强者无可奈何的喟叹。沦亡的痛苦,把当年的意气公子从风月留连的醉梦中惊醒。他和同时代的许多爱国诗人一样,也要为民族的振兴呐喊搏斗。然而那个君孱臣佞的小朝廷里,他的满腔热情,根本不被置理。“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就是这种内心痛苦的披露,意谓:莫说有卧龙的才具,也无法建树封侯的功业。这是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英雄的悲叹,语气沉重,充满失望的痛苦。

  接下来“塞雁”、“蛮江”二句,可以抒写了郁结于胸的故国之苦思。塞雁比人更幸福,它可以不受人间兵戈的阻隔,年年春天结阵北去:“蛮江”也是自由的,它可以日夜不止地依旧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唯有自己这个天涯的羁客,却不能重返故园了。这几句融情入景无情景物,并惹哀愁,写得真切感人。歇拍三句,更进一层,把悲哀推到了极点。先说此身已老,北归无望,接着运笔虚际,翻腾出一个心魂入梦重返家山的结局,然而以梦境的欢愉来衬托实境的悲惋,益觉加倍的悲哀了。与篇首相绾合,结构谨严,语极沉痛,几入化境。

参考资料:
1、 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 上》:上海辞典书出版社,2013.08:第893~894页

zhōnghuā ·lǐngnánzuò

zhūdūn sòngdài 

guódāngnián shèshàngyuàn zǒuchángqiū duìcōngcōngjiā chìxiànshénzhōu hǎojǐngcéngguò shèngyǒushìchùxiāngliú xiàngchuānxuě luòhuāzhāo zhànduànkuángyóu 
chénjuǎn nánzǒuyánhuāng qiángxuéyīngliú kōngmànshuō chīpánlóng shuífēnghóu sàiyànniánniánběi mánjiāng西liú shēnglǎo chúfēichūnmèng chóngdàodōngzhōu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¹。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jué)²、如带、如规³、如钩,色如鉴(jiàn)、如琅(láng)(gān)、如绿沉瓜,窈(yǎo)然深碧,潆(yíng)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huàn)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¹⁰在焉耳。
译文: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向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所见像套连的圈儿、像开口的玉环、像纤子、像圆规、像弯钩、水色像明镜、像碧玉、像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纤,然后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罢了。
注释:浣花溪:浣花溪又称百花潭,在成都西部,唐朝大诗人杜甫曾卜居于此,并在溪畔建有草堂。¹万里桥:在今四川成都市南,旧名长星桥。传说三国时蜀国费祎(yī)出使吴国,诸葛亮在这里替他饯行说:“万里之行始于此。”因此改称万里桥。²玦:似环而有缺口的玉佩。³规:画圆形的工具。这里指圆弧。⁴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颜色像镜子,像美丽的石头,像绿沉瓜。鉴,镜子。琅玕,美石,诗人多以青琅玕来比竹。绿沈瓜,一种深绿色的瓜,史载梁武帝西苑食绿沉瓜。⁵窈:幽深的样子。⁶潆回:水流回旋的样子。⁷委:江河下游。⁸草堂:杜甫寓居成都时,曾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草堂。⁹少陵:指杜甫,他在诗中自称“少陵野老”。¹⁰浣花居:在浣花溪的住宅,就是草堂。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¹,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²,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³。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yú)云通灌(guàn),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译文: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一会儿远,一会儿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显得对岸浓荫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平望像一片荠菜。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彻,神清气爽。从青羊宫往西,因溪水汇流而架设了三座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通向灌县,或者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的说法吧。
注释:¹青羊宫:道观名,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浣花溪附近。传说是老子与关尹喜相约会见的地方,明初蜀王朱椿重建。²苍然:幽深碧绿的样子。³平望如荠:平望过去,树木像荠菜一样。平望,平视。⁴水木清华:水光树色清幽美丽。⁵神肤洞达:指清新舒爽。⁶流汇而桥者三:溪水所流经的桥有三座。⁷舁夫:抬轿子的人。舁,抬。⁸灌县:今四川灌县。⁹江从灌口来:这是杜甫《野望固过常少仙》中的诗句。江,指锦江。锦江发源于郫县,流经成都城南,是岷江的支流。岷江发源于岷山羊膊岭,从灌县东南流经成都附近,纳锦江。故上文说“通灌县”。灌口,灌县古为灌口镇,西北有灌口山。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bì)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fù)柴编竹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²。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³,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译文:溪东面住有人家,这时溪身便被屋舍遮住,不能常常看见;稍有空缺,溪水重又展现在眼前。象这样的情形有好几处。溪岸人家用树枝、竹条编扎成门户和篱墙,很是齐整。走尽了桥,路旁边立着一座亭子,题写着“缘江路”几个字。过了这里就到了武侯祠。祠前有一座木板桥跨越溪身,桥上有临水的栏杆覆围着,到此才看见题着“浣花溪”字样的匾额。过桥,是一片小小的陆地,象梭子那样横斜着插在水中,溪水四面环绕着它,没有桥便无法通行。小洲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题字为“百花潭水”。从这座亭子折回原路,走过桥经过梵安寺,这才到了杜工部祠。杜甫的像画得十分清朗古朴,不见得一定强求惟妙惟肖,但想来杜甫应当是这个模样。还有一块刻在碑石上的肖像,附着杜甫的传记,是通判何仁仲在代理华阳县令时所制作的。碑文全都没法读了。
注释:¹缚柴编竹:用柴竹做门墙。²武侯祠:诸葛亮祠,因其生前为武乡侯,故称。³水槛:临水的栏杆。⁴梵安寺:在今成都市南,本名浣花寺,宋改梵安寺,因与杜甫草堂相近,俗称草堂寺。⁵杜工部祠:宋人吕大防就杜甫草堂故址建祠,因杜甫曾任工部员外郎,称杜工部祠。⁶想当尔尔:谓想象中的杜甫大概是这个样子。尔尔,如此。⁷何仁仲:万历时为夔州通判。⁸别驾:即通判。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¹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kuí)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²,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译文:钟惺说:杜甫的两处居所,在成都浣花溪的,环境幽远,在夔州东屯的,地方险僻,两者互不相同。假如严武不死,杜甫就可以在浣花溪畔安然度过晚年,患难时是太需要朋友了!然而是天意要派定这位老诗人添加出夔州的一段非凡表现罢了:在艰难潦倒中流离奔波,却仍能选择胜地处身;胸襟安闲从容,可以应付世事,这同孔子变换服装、客居在司城贞子家里避难时的情形是一样的啊。
注释:¹严公:指严武。杜甫漂泊四川,依镇守成都的严武,在浣花溪构筑草堂,安居了几年。代宗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死,杜甫离开成都,准备出川。²暇整:即“好整以暇”,形容遇事从容不迫。《左传·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臣对曰:‘好以众整。’曰:‘又何如?’臣对曰:‘好以暇。’”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时万历辛亥¹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jì)²。使客³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chóu)浊,磬(qìng)喧溢,迫暮趣(cù)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xīng)记。
译文:其时为万历三十九年十月十七日。出城时象是要下雨,不一会儿便云开天晴了。朝廷使臣出来游玩的,大多由按察使或州县长官邀请参加饮宴,官场中人稠杂而浑浊,象石磬那般弯曲着身子打躬作揖,喧闹声充满四方。将近黄昏时分连忙回家。这天清晨,我偶然独自前往。楚人钟惺作记。
注释:¹万历辛亥:万历三十九年(1611)。²顷之霁:一会儿天晴了。霁,天放晴。³使客:朝廷派的使臣。⁴监司:监察州郡的官。⁵磬折:弯腰敬礼的情状。⁶趣:同“促”,急速。⁷楚人:竟陵战国时为楚地,因此钟惺自称楚人。

  《浣花溪记》一文记述了作者游览浣花溪和杜甫草堂的经历。文章以浣花溪为线索,主要写溪,兼及他物。作者是以自己的游踪所至展开描写的,由于其沿溪而下最后走到杜工部祠,所以文章随着溪流的宛转逶迤一步步将读者引入胜境。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自开篇起到“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止,写浣花溪的地理位置、溪流走向、景色概貌及享有盛名的缘由;第二部分,从“行三四里”至“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记叙游览浣花溪的所见、所闻、所感;第三部分,从“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至篇末,交代游览的时间、天气和作者与世人不同的游览境况。作者在写景中,蕴含着对杜甫处于穷愁奔走之际仍能择胜而居的崇敬,寄托了自己卑视庸俗礼教,追求清闲自适的情怀。

  文章第一段,是作者对浣花溪的总体印象。作者从浣花溪的方位落笔,接着以“西折纤秀长曲”总写溪水的流向和形状。进而用“如连环、如玦、如纤、如规、如钩”五个比喻,极写纵目所见溪流的曲折多变,生动地描绘溪流的形状。而后又以“鉴”“琅玕”“绿沉瓜”喻溪水,展现了它清澈透明、莹然如镜而又澄碧柔美的特点。作者穷形尽相地描写溪水的形状和颜色,引起读者多方面的联想。接着作者把笔锋转到视点近处,对“长曲”下游给予概括描写:“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至此才点出浣花溪的名字。这句话收束并紧承前文的比喻,分别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着笔,最后双承一收,句法错综而行文严密,描绘出一幅完整而丰富的图景。接着,用“然”承上文“皆浣花溪委也”作一转折,作者特地强调浣花溪与杜甫草堂的关系。这一精当的议论,褒扬了杜甫的名望,为后文的进一步议论作铺垫。

  第二段,作者把笔墨落到浣花溪附近的青羊宫,写随溪前行所见之景。“溪时远时近”,从空间感觉上写溪水的曲折迂回;“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描写岸上竹柏成荫,苍然一片,隔岸而望,黑郁郁的几乎沿溪尽是;“平望如荠”,形容树木在远望中犹如小草一般,与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天边树若芥”意蕴相近。“水木清华,神肤洞达”,总写两句,表现浣花溪山光水色的清幽秀丽,增添了文章情趣。杜甫在穷愁奔走中犹能择此胜地而居,这样旷达的襟怀令人钦佩不已。这一段描写青羊宫附近的浣花溪景色,视野空阔。

  第三段介绍浣花溪的源流,但仅从轿夫口中侧面点出,一笔纤过,作为传闻之辞。而重点写溪旁人家,错落有致,景色如画。凡有人家住处,溪流就被遮挡;一到没有人家的空阔出,溪流又呈现在视野之中,“如是者数处”,写出人家错落和溪流掩映的情状,于溪水的隐现中抒发了愉悦之情,颇有风致。“缚柴编竹,颇有次第”两句以工整的句式描写临溪人家的风貌,展现出其乡野淳朴之趣,成为沿溪景致的点缀。随后,作者一一交代沿溪的“缘江路”亭、武侯祠、“浣花溪”题榜等古迹。抵达此行的目的地杜甫祠堂后,作者不再着力写水,转而描写这座建于宋代的杜工部祠。作者未对其作浓墨重彩的描摹,写祠中的画像,仅以“清古”二字传其风神,以求与溪之清逸相协调。这一段介绍浣花溪、杜甫祠,意在为写杜甫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蓄势。

  第四段中,作者直抒胸臆,叙说杜甫“穷愁奔走”之事,以此反映杜甫在穷困之时依然忧国忧民的伟大精神,突出杜甫幽恬渊静的人格与从容的风度。行文至此,作者对杜甫的敬仰、爱慕跃然纸上,凸显了文章主题。

  最后一段,交代出游的时间和经过。作者厌恶世俗的应酬,清早独自探访杜甫草堂,正是其高洁自持情怀的体现。文末用自己“偶然独往”同“使客游者”的附庸风雅、冠盖喧哗相比照,表达了作者对附庸风雅的达官显贵的嘲讽和鄙视,从另一个侧面也表现出作者对杜甫的敬仰和对浣花胜地的热爱。并衬之以“是日清晨,偶然独往”,烘托出作者的孤独之感。

  这篇文章结构紧凑,线索清晰,作者以浣花溪为主线把所观所感贯穿其中。最后两段,以“钟子曰”发感想,实仿古辞赋篇末乱辞之例;记出游时日及缘起并具名,实仿唐宋古文家游记体例。这两段体现出作者对人生境界的思考。文中写景,善用比喻、白描,其语言显示了竟陵派散文的独特风格。

参考资料:
1、 西渡.名家读古文(下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357-358
2、 《中国历代文学名篇》编委会.中国历代文学名篇.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323
3、 石冬香,田荣 等.三名文品.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61-762

huànhuā

zhōngxīng míngdài 

    chūchéngnánmén zuǒwéiwànqiáo 西zhéxiānxiùcháng suǒjiànliánhuán jué dài guī gōu jiàn lánggān 绿chénguā yǎoránshēn yínghuíchéngxiàzhě jiēhuànhuāwěi ránzhìcǎotáng érhòuhuànhuāyǒuzhuānmíng shàolínghuànhuāzàiyāněr 

    xíngsānwéiqīngyánggōng shíyuǎnshíjìn zhúbǎicāngrán ànyīnsēnzhějìn píngwàng shuǐqīnghuá shéndòng gōng西 liúhuìérqiáozhěsān xiāngbàn yúntōngguànxiàn huòsuǒyún jiāngcóngguànkǒulái shì 

    rénjiāzhùzuǒ shíjiàn shāoduànjiàn shìzhěshùchù cháibiānzhú yǒu qiáojìn tíngshùdàozuǒ shǔyuē yuánjiāng  guòhóu qiánkuàwéibǎnqiáo shuǐjiàn nǎi huànhuā bǎng guòqiáo xiǎozhōuhéngxiéchāshuǐjiānsuō zhōuzhī fēiqiáotōng zhìtíngshàng yuē bǎihuātánshuǐ  yóutínghuánqiáo guòfànān shǐwéigōng xiàngqīng qiúxiāo xiǎngdāngěrěr shíxiàng běnzhuàn rénzhòngbiéjiàshǔhuáyángshísuǒwéi bēijiēkān 

    zhōngyuē lǎoèr huànhuāqīngyuǎn dōngtúnxiǎnào xiāng yángōng huànlǎo huànnànzhīpéngyǒuzāi rántiānqiǎnwēngzēngkuíménduàněr qióngchóubēnzǒu yóunéngshèng xiōngzhōngxiázhěng yìngshì kǒngwēizhǔchéngzhēnshí 

    shíwànxīnhàishíyuèshí chūchéng qǐngzhī shǐ使yóuzhě duōyóujiānjùnzhāoyǐn guāngàichóuzhuó qìngzhéxuān guī shìqīngchén ǒuránwǎng chǔrénzhōngxī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