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从亲承旧赐袍,宦途迁转十年劳。来经剑阁丹梯险,去识钟山紫气高。
侍从亲承旧赐袍,宦途迁转十年劳。来经剑阁丹梯险,去识钟山紫气高。
北阙遥瞻当夜斗,南陵分荐及春桃。文章座主今刘向,相见无烦寄彩毫。
北阙遥瞻当夜斗,南陵分荐及春桃。文章座主今刘向,相见无烦寄彩毫。

sòngtàichángzhīnánjīngjiānchéngzuòzhǔliúshǎoqīngxiānshēng--dōngyáng

shìcóngqīnchéngjiùpáohuànqiānzhuǎnshíniánláoláijīngjiàndānxiǎnshízhōngshāngāo

běiquēyáozhāndāngdòunánlíngfēnjiànchūntáowénzhāngzuòzhǔjīnliúxiàngxiāngjiànfáncǎiháo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1263篇诗文

猜您喜欢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
爱菊高人吟逸韵¹,悲秋病客感衰怀。
译文:你是那爱菊的雅士吟咏着高逸的风韵,我是那悲秋中的病人客居伤感。
注释:¹逸韵:指高逸的风韵。
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译文:你携酒对黄花兴致正起,我对着满阶红叶愁绪满怀。
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
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¹为谁排。
译文:我如今已断了荤腥,你满桌酒杯为谁准备?
注释:¹杯杓:亦作“杯勺”。亦作“桮杓”。亦作“桮勺”。酒杯和杓子。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译文:惭愧于你在东篱下依然忆起我,我打算废弃一日的斋戒与你共饮。
香靥融春雪,翠鬓亸秋烟。楚腰纤细正笄年。凤帏夜短,偏爱日高眠。起来贪颠耍,只恁残却黛眉,不整花钿。
香靥(yè)¹融春雪²,翠鬓(bìn)(duǒ)秋烟。楚腰纤细正笄年。凤帏(wéi)夜短,偏爱日高眠。起来贪颠(diān)³,只恁(nèn)残却黛(dài),不整花钿(diàn)
译文:她雪白的脸庞上有香甜的小酒窝,浓黑的头发像秋烟一样垂下来。她腰肢纤细,正当青春妙龄。晚上睡得太少,偏腰白日高枕安眠。起床后因为贪玩,就那样带着残妆,也不整理花钿。
注释:¹靥:酒窝。笑时面颊上出现的小圆窝。²春雪:形容女子的脸庞像春天的雪一样白。³颠耍:玩耍。⁴黛眉:黛画之眉。特指女子之眉。⁵花钿: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即用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首饰。
有时携手闲坐,偎倚绿窗前。温柔情态尽人怜。画堂春过,悄悄落花天。最是娇痴处,尤殢檀郎,未教拆了秋千。
有时携手闲坐,偎倚(yǐ)绿窗前。温柔情态尽人怜。画堂春过,悄悄落花天。最是娇痴处,尤殢(tì)¹檀郎²,未教³拆了秋千。
译文:有时携手闲坐,有时依偎在绿窗前,温柔的情态惹人怜腰。画堂里的春天悄悄过去,落花静静飘散于地。最娇痴的是,与心上人纠缠恩腰,不让拆了秋千。
注释:¹尤殢:纠缠。²檀郎:这里指的是佳人的心上人。³未教:不让。

pāimǎnhuāxiāndiào--liǔyǒng

xiāngróngchūnxuěcuìbìnduǒqiūyānchǔyāoxiānzhèngniánfèngwéiduǎnpiānàigāomiánláitāndiānshuǎzhǐnèncánquèdàiméizhěnghuādiànyǒushíxiéshǒuxiánzuòwēi绿chuāngqiánwēnróuqíngtàijǐnrénliánhuàtángchūnguòqiāoqiāoluòhuātiānzuìshìjiāochīchùyóutánlángwèijiàochāileqiūqiān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东郡趋(qū)¹日,南楼纵目初²
译文:我在来到兖州看望我父亲的日子里,初次登上城楼放眼远眺。
注释:¹东郡趋庭:到兖州看望父亲。²初:初次。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浮云连海岱(dài)¹,平野入²青徐³
译文:飘浮的白云连接着东海和泰山,一马平川的原野直入青州和徐州。
注释:¹海岱:东海、泰山。²入: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³青徐:青州、徐州。鲍照诗:“平野起秋尘。”《海赋》:“西薄青徐。”《唐书》:青州北海郡、徐州彭城郡,俱属河南道。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孤嶂(zhàng)秦碑¹在,荒城鲁殿²³
译文:峄山上歌颂秦始皇的石碑依然存在,荒芜的曲阜城中还有鲁灵光殿的遗构。
注释:¹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记得的歌颂他功德的石碑。²鲁殿:汉时鲁恭王在曲阜城修的灵光殿。³馀:残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从来多古意¹,临眺独踌(chóu)(chú)²
译文:我从来就有怀古伤感之情,在城楼上远眺,独自徘徊,心中十分感慨。
注释:¹古意:伤古的意绪。²踌躇:犹豫。

  首联点出登楼的缘由和时间。“东郡”,在汉代是兖州所辖九郡之一。“趋庭”用《论语·季氏》孔丘的儿子“鲤趋而过庭”的故事,指明是因探亲来到兖州,借此机会登城楼“纵目”观赏。“初”字确指这是首次登楼。

  颔联写“纵目”所见形势。“海”指渤海,“岱”指泰山,都在青州境。兖、青、徐等州均在山东、江苏一带。“浮云”、“平野”四字,用烘托法表现兖与邻州都位于辽阔平野之中,浮云笼罩,难以分辨。“连”“入”二字从地理角度加以定向,兖州往东与海“连”接,往西伸“入”楚地。不但壮观,且传神。

  颈联写纵目所见胜迹,并引起怀古之情。“孤嶂”指今山东邹县东南的峄山。“秦碑”,指秦始皇登峄山时臣下“颂”德的石刻。“在”指尚在。“荒城”指曲阜。“鲁殿”,指县东二里的汉景帝子鲁恭王所建鲁灵光殿,“余”指残存。“在”、“余”二字从历史角度进行选点,秦碑、鲁殿在“孤嶂”、“荒城”中经受历史长河之冲刷,一存一残,个中原因是很能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的。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从来”意为向来如此。“古意”承颈联“秦碑”来。“多”说明深广。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诗人自指,意为诗人向来怀古情深,其一指兖州,是说早在东汉开始兖州建置前,它就以古迹众多闻名。这就是杜甫登楼远眺,会生起怀古情思的原因。“临眺”与颔联“纵目”相照应。“踌躇”,徘徊。“独”字很能表现杜甫不忍离去时的“独”特感受。前人解释:“曰‘从来’则平昔怀抱可知;曰‘独’则登楼者未必皆知”。(赵汸)很能道出尾联的深沉含意。此诗是杜甫二十九岁时作,是杜甫现存最早的一首五律诗。此诗已初次显露出他的艺术才华。明代李梦阳把“迭景者意必二”作为“律诗三昧”之一。

  此诗虽属旅游题材,但诗人从纵横两方面,即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分别进行观览与思考,从而表达出登楼临眺时触动的个人感受,是颇具特色的。诗人一方面广览祖国的山海壮观,一方面回顾前朝的历史胜迹,而更多的是由临眺而勾引起的怀“古”意识。在艺术上此诗一、二、三联均运用了工整的对句。“ 东郡”、“南楼”,“趋庭”、“纵目”,“浮云”、“平野”,“海岱”、“青徐”,“孤嶂”、“荒城”,“秦碑”、“鲁殿”,都是实写。尾联才由“临眺”引出思“古”之“意”,则带有虚写的意味。而二、三联“连”、“入”、“在”、“余”四字,通过对仗,将海岱连接,平野延伸,秦碑虽存,鲁殿已残等自然景观与历史胜迹,在动态中分别表现出来。尾联“多”、“独”二字尤能传达作者深沉历史反思与个人独特感受。无怪乎叶石林评论说:“诗人以一字为工”,“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杜甫诗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3-4 .
2、 周啸天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0 :239-240 .

dēngyǎnzhōuchénglóu

 tángdài 

dōngjùntíng nánlóuzòngchū 
yúnliánhǎidài píngqīng 
zhàngqínbēizài huāngchéngdiàn殿 
cóngláiduō líntiàochóuchú 
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¹马足轻。使君莫忘霅(zhá)²女,还作阳关肠断声³
译文:春光明媚的济南城,雪后的天色刚刚放晴。骑行到龙山镇中,顿觉马蹄轻盈。李太守千万不要忘记霅溪畔的歌女,她曾不时地唱出令人肠断的《阳关》歌声。
注释:¹龙山:济南郡城东七十里的龙山镇。²霅溪:水名,在今浙江湖州境内。³阳关肠断声:引用李商隐《赠歌妓二首》之一:“断肠声里唱阳关”。

  一、二句写雪后初霁,济南在望时的心情。将到济南时,见到大雪之后初次放晴,苏轼心中豁然开朗,不由赞叹济南的春光美好。苏轼刚到济南城东六十里处的龙山镇,便感到马蹄轻快了。这两句是即景而兼即事,并且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以及旅况的叙述,传达出轻松、欢快的心情,而这同即将与友人李常相见是分不开的。“马足轻”,应是从王维《观猎》诗“雪尽马蹄轻”一句变化而来,既关合自己风雪载途的旅况,与前句“雪初晴”相照应,又是借物写人,体现出人的轻快的心情,所以显得自然入妙。

  三、四句重提旧事,写当年湖州歌女送别的深情,并提醒李常不要忘怀。其所以如此着笔,一是因为李常来齐州前,曾任湖州知州,而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由杭州赴密州任时,又曾过访李常于湖州,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第二,此处写歌女(其社会身份是歌妓)送别,与唐、宋时代特殊的文化背景有关。写歌女临别时极度伤心(“肠断声”),带有夸张的成分,因而又成为苏轼、李常二人之间的戏谑之辞。第三,苏轼借写湖州歌女伤别,来表达自己的怀友之情。这是一种“请客对主”的写法,歌女尚且如此,何况苏轼别后怀思。而且提到湖州歌女,也会勾起李常对旧日会面与交往的联想,而使友谊的温馨油然而生。

  全词,以夸张、引用的写作手法,记录了苏轼要与友人李常重逢时的喜悦之情,和对过去苏轼、李常二人离别时情景的追思。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392-394

yángguān··gōng--shì

nánchūnhǎoxuěchūqíngcáidàolóngshānqīng使shǐjūnwàngzhàháizuòyángguānchángduànshēng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荒山¹秋日午,独上意悠(yōu)²
译文:一个秋天的中午我登上了荒山,独自一人形影孤单意乱心烦。
注释:峨山:现名鹅山,在柳州市区西部,其形似鹅,是柳州市区内第一高山,已建成公园。¹荒山:指峨山。柳宗元在《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中说,“峨山在野中,无麓”。²悠悠:指无限的忧思。如何:奈何。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如何望乡¹处,西北是融(róng)²
译文:无可奈何望不到故乡的踪影,西北方向尽是融州的高大山峦。
注释:¹乡:故乡。这里是指京城长安。²融州:唐武德四年置,古称融州、玉融州,治所在今融水苗族自治县。

  这首诗就眼前景下笔,“秋”点节令,“午”点时间,“荒山”即峨山,荒凉萧疏,写景为抒写“意悠悠”之情作渲染。身遭贬谪,远离家乡,独上荒山,心绪万千,可见“意悠悠”涵盖着诗人当时复杂纷繁的情感。第三句虚接,转出“望乡”情,这悠悠情思中,乡情是诗人当前最重要的情愫。然而,登上峨山望乡,“西北是融州”,隔断了诗人的视线,故乡不可见。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显得自然和淡,含蓄有味。诗人先写“荒山”,后写“独上”,最后以疑问作结:为什么我望乡的地方,偏偏却只见融州。下面让读者自己去回味、深思,以想象和推论作补充。这里没有秾丽鲜艳的色彩,没有絮絮滔滔的叙述,仅仅二十字,既构思完整,又感情充沛。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这首诗实景虚写,表面是题写山水,实际抒发其归国无路的隐痛。作者以眼前之景,道难言之苦,构想自然,神妙无比。又蕴含离乡之情、迁谪之思,言简意赅,语近情遥,深于哀怨,真是绝妙好诗。

参考资料:
1、 (唐)白居易等著;王一娟,傅绍良选注.白居易元稹韩愈柳宗元诗精选200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10:311
2、 金涛.柳宗元诗文赏析集:巴蜀书社,1989年03月:249

dēngliǔzhōuéshān

liǔzōngyuán tángdài 

huāngshānqiū shàngyōuyōu 
wàngxiāngchù 西běishìróngzhō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