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千万骑,飒沓向阴山。为问传书雁,孤飞几日还。
西风千万骑,飒沓向阴山。为问传书雁,孤飞几日还。
负霜怜戍卒,乘月望乡关。王事兼程促,休嗟客鬓斑。
负霜怜戍卒,乘月望乡关。王事兼程促,休嗟客鬓斑。

sāiwàishìtóngxíngzhě--lánxìng

西fēngqiānwànxiàngyīnshānwèiwènchuánshūyànfēihái

shuāngliánshùchéngyuèwàngxiāngguānwángshìjiānchéngxiūjiēbìnbān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3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
仆夫早严驾¹,吾行将远游。
译文:车夫早已装备好车马,我即将外出去远游。
注释:¹严驾:装备好车马。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
译文:打算远游去往哪里呢?征伐东吴,为国杀敌。
将骋万里涂,东路安足由。
将骋(chěng)万里涂,东路¹安足由。
译文:将去驰骋万里路,归藩之路怎能走!
注释:¹东路:指从洛阳回去的路上。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
江介¹多悲风,淮泗(sì)驰急流。
译文:长江之上悲风呼啸,淮泗之水迅疾奔流。
注释:¹江介:江边。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¹
译文:想要渡水去灭掉吴国,可惜身边没有可用的船只。
注释:¹无方舟:比喻自己当时没有权柄。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译文:闲居本不是我的意愿,情愿献身为国解除烦忧。

  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述志诗,是曹植后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仆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诗一开头,就说主仆二人已经备好了车马,即将出发。这一开始,就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紧接着,作者用一个顶真格的设问句“远游欲何之”,引出对远游目的地和原因的补叙。“吴国为我仇”已经,语意慷慨,感情激昂,与其说是叙事,不如说是掷地有声的战斗誓言,它赋予了这次“远游”以及不平凡的意义,使诗歌一开始就涂上了豪迈悲壮的色彩。同时,一个意气风发、勇赴国难的爱国志士形象亦凸现于读者眼前。

  “将骋万里途”承接上句,说自己将南征吴国。“万里途”,是对征程迢远的夸张,它极令人联想到浪漫征途的种种艰难险阻,但因句中着一“骋”字,便一扫可能因此而产生的悲凉气氛,反而有力地衬托出壮士出征的豪迈之情。然而这一切不过是作者的愿望,在当时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所以当他跌回现实中来,失意的苦闷便攫住了他的心。“东路安足由”一句便是反诘的语气倾吐了胸中的委屈。“东路”,前人多以为指从洛阳到鄄城的路。并据《赠白马王彪》诗中亦有“怨彼东路长”之句,推断这两首大约同作于黄初四年(公元223年)。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转入写景,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江风凄厉、浪高流急的画面。长江、淮水、泗水是南征吴国的必经之地,因此这里对“多悲风”、“驰急流”的渲染未尝没有形容川流险阻之意,并以此为作者“愿欲一轻济”的衬托。但其中的寓意显然不止于此,透过这一描写,令人仿佛看到作者正兀自立于大江畔,眼前呼啸的江风、奔腾的江水,既象征着他渴望建功立业的激昂情怀,也象征着英雄失路的激愤不平。在这里,雄浑阔大的境界以及慷慨激越的感情完全融合在一起,扣人心弦,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在此写景的基础上,“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二句即景设喻,“一轻济”,喻率师南渡;“无方舟”,喻手中无权。即以欲渡江河而无船比喻自己空怀壮志却不被任用、报效无门。一个“惜哉”流露出作者极为深沉的惋叹。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既是如此尖锐而不可调和,作者在诗的结尾情不自禁地发出呼喊:“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这是他的心声,他不愿闲居一处,甘愿为国解忧赴汤蹈火,这一志向在他的许多诗中都有流露,然而在此诗中多了几分凄怆与苍凉。自以为如此,这首诗在赢得后人激赏的同时,也使后人对其有了更深的同情。

  钟嵘评曹植诗“骨气奇高”,这主要是由他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决定的。他的诗大多充满了对功名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积极用世的进取精神。即使在忧患之中也不消极颓唐,遭遇挫折也不逃避,无论处境多么艰难都不放弃自己的责任。正是这一切成就了他“骨气奇高”的特色,而“仆夫早严驾”这首诗便是这一特色的代表,且因此成为魏晋时期的最强音。

shīshǒu--cáozhí

zǎoyánjiàxíngjiāngyuǎnyóuyuǎnyóuzhīguówèichóu

jiāngchěngwàndōngānyóujiāngjièduōbēifēnghuáichíliú

yuànqīngzāifāngzhōuxiánfēizhìgānxīnguóyōu

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南使¹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译文:南使的统辖之地适宜牧养良马,牧养的数量总在万匹以上。
注释:¹南使:唐代掌管陇右养牧马匹工作的官职名。南使的辖区在秦州北部。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译文:然而邺城一仗那成群的骏马与阵同没,空留下秋草遍山高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
闻说真龙连¹,仍残老骕(sù)(shuāng)²
译文:听说此处的骏马群中,仍然剩有老驌驦。
注释:¹龙连:指骏马。古传骏马为龙所生。《开山图》云:陇西神马山有渊池,龙马所生。²驌驦:骏马名。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译文:它悲鸣着渴望去战斗,向苍天挺起坚强的脊梁。

qínzhōushīèrshíshǒu ·

 tángdài 

nánshǐ使tiān yóuláiwànqiáng 
yúnliánzhèn qiūcǎobiànshāncháng 
wénshuōzhēnlóngzhǒng réngcánlǎoshuāng 
āimíngzhāndǒu jiǒngxiàngcāngcāng 
蒲团清坐道心长,消受莲花自在香。
蒲团¹清坐道心长,消受莲花自在香。
译文:清心寡欲,端坐于蒲团之上,诚心礼佛,一切尘世的忧伤烦恼都在莲花光华中消失殆尽。
注释:¹蒲团:以蒲草编织而成之圆形扁平坐具。又称圆座。乃僧人坐禅及跪拜时所用之物。
八万四千门路别,谁知方寸即西方。
八万四千门路别,谁知方寸即西方。
译文:虽然参悟佛法摆脱烦恼有众多法门,而且法法有别,谁又知道方寸的心田即可证得西方极乐?

  这首诗讲述了坐禅能由定生慧(道心长),净化尘心,解脱烦恼,闻莲花香,入佛国境。由于是心印,所以阐述虽禅门宗派林立,但寸心西方仍为根本的道理。

  “蒲团清坐道心长,消受莲花自在香。”“蒲团”是指用蒲草所编造的一种坐具。“莲花”是西方极乐净土中的物象之一,是佛性的象征。传说佛祖降生前,皇宫中池塘里突然盛开了大如车盖的奇妙莲花,佛祖修成正果后,坐的座位便被称为“莲花座”。在《观无量寿经》中也提到凡是投生于西方极乐净土的人,首先投生在西方净土的莲花之中,莲花依对佛教的信仰程度次第开放,之后就能看到西方诸佛,聆听佛法。这里的莲花不仅是实景描写,也喻指佛国莲花。作者清心寡欲,端坐于蒲团之上,置身在清香脱俗的恬淡氛围中,诚心礼佛,使心灵归于沉寂,思量佛法的精深与广大,并享受着参禅悟道带给自己心灵超凡的愉悦,一切尘世的忧伤烦恼都在莲花光华中消失殆尽。

  “八万四千门路别,谁知方寸即西方。”这是作者礼佛悟道的所得。“八万四千”形容数目很多,这是印度人所常用的一种习惯语,佛经中常见,并非真有八万四千。“方寸”就是心。禅宗四祖谓牛头融禅师云:“百千妙门,同归方寸;恒沙功德,总在心源。”(《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虽然参悟佛法摆脱烦恼有众多法门,而且法法有别,但是终归要获得心灵的升华和解脱,只要悟得此境,方寸的心田即可证得西方极乐。

参考资料:
1、 姜剑云.禅诗百首.上海:中华书局,2008:75-76
禅客归心急,山深定易安。
禅客归心急,山深定易安。
译文:禅客归山心情急,山深禅定易得安。
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
清贫修道苦,孝友¹别家难。
译文:清贫生涯修道苦,孝友情牵别家难。
注释:¹孝友: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弟为友。
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
雪路侵(qīn)溪转,花宫¹映岳看。
译文:雪路迢遥随溪转,花宫山岳相映看。
注释:¹花宫:佛教中,花为6种供物之一。花皆可开敷结实,以譬万行之因皆有成就佛果之能。花之形色相好,可以之庄严法身。花又从慈悲生义,花有柔软之德。花之取义甚丰,因此,寺院多以花装饰,诗中称之为“花宫”。门云:‘花药栏。’”
到时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到时瞻(zhān)塔暮,松月向人寒。
译文:到山仰望暮时塔,松月向人送夜寒。
禅宗将宗教拉向生活,但它毕竟是一门宗教。禅宗讲求开悟心性,但它亦有外在修道形式。坚持修道,进入清净的禅境,对于一般人而言,并非易事。功名利欲,易使人迷失。而生计人情,亦使人易生退转之心。是否能入禅,不仅是心智的问题,亦关涉心志。该诗便写一位艰难地迈向禅门的僧人。僧人返家一转,却急急地要归山去,只因深山里才可禅定,可见这是一个初学者。他家庭生活的清贫更加重了他修道的清苦,他从小所受的中土文化的传统教育——孝养父母、友爱兄弟更使他难以出家。可是他毕竟走了。挣脱各种羁绊进入禅门,是须有勇猛精进的精神的。经过艰难的雪路跋涉,他终于到达了一个灿烂的境界:装饰着鲜花的禅院与山岳的秀色交相辉映。而此时,他还须勤行修习,使自己所修之功德不退失退转。试想暮色苍茫之时,瑟瑟松风、冷冷孤月,他是否会觉得清苦,他是否又会牵记起家里的亲人。解脱烦恼,修成正觉真须有不退转之菩提心。

sòngzànshīguīsōngshān--qīngjiāng

chánguīxīnshānshēndìngān

qīngpínxiūdàoxiàoyǒubiéjiānán

xuěqīnzhuǎnhuāgōngyìngyuèkàn

dàoshízhānsōngyuèxiàngrénhán

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
愁脉(mò)(mò)¹,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
译文:脉脉含愁里,望尽江南江北。只见无边的渺茫迷离,是弥漫的轻烟,遮绕重重岭树,阻断了伊人音书传递?可小楼外,山峦连绵才高几许!
注释:谒(yè)金门:词牌名。¹脉脉:含情相看。
细草孤云斜日,一向弄晴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细草孤云斜日,一向¹弄晴²天色。帘外落花飞不得,东风无气力。
译文:幽独的小草,轻淡的片云,尽笼在橘黄的斜日里,偏又是一霎晴,一霎阴,冷暖不定的天气。落花点点沉坠,隔着珠帘,飘飞不起。衰晚春风啊,这般地柔弱无力。
注释:¹一向:一霎时。“向”通作“晌”。(“一向”亦有如字读者,义异。)²弄晴:欲晴而又不定。

  这首词是登高怀人之作。词中句句有韵,而且韵脚金用入声字,读来有一句一哽咽之感。

  起头“愁脉脉”三个字直抒胸臆,写自己心中积郁着脉脉的愁绪。其下全为景物描写,但因有“愁脉脉”三字贯头,故此下所有的景语亦为情语。“目断江南江北”紧接“愁脉脉”而起,写自己登高望远,但无法望尽江南江北,胸中的愁绪反而越来越浓了。

  “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写“目断”的原因。这里,词人不写山峥高大,偏用“山几尺”的夸张手法来写山之小,强调的是重重“烟树”隔断了“芳信”。从而人立“小楼”之上的凄迷无助情绪被渲染得淋漓尽致。

  下片首句“细草孤云斜日”,一句三折,两字一意,用最经济的语言描绘出一片凄楚迷离的景象。“细草”绵绵无际更添辽远凄迷之感。写“云”曰“孤”,见出离人的影子,“孤云”实际是离人心酸处境的象征意象。“斜日”状写太阳即将落山,这一时刻往往是鸟兽归巢而离人伤怀的时候。“一向弄晴天色”,上一句凄迷的背景上,即使天气片刻转晴,也不能使人脱离忧郁。“落花”本是伤情物,更何况是阴雨浮浮,东风无力,落花连飞舞一下也是不可能的,其中传达的悲伤之情当较平时更甚了。

  这首词格韵清高,轻淡绵密,含蓄幽邃。同时由于受作者身世的影响,这首词登高怀人之外似另有寄托,如“目断江南江北”似寓托山河破碎而“东风无气力”又似乎寓有无力恢复失地之意。总之,这首词凄迷的闺情背后寄托着深深的家国之恨。

参考资料:
1、 华夏国学书院主编,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01,第243-244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