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文采欻翩翩,投檄归来志浩然。
新构凤麟洲上屋,恰如书画米家船。
干将破壁龙俱化,脉望飞空蠹亦仙。
更试囊中五色笔,桂花香露洒银笺。
使君文采欻翩翩,投檄归来志浩然。
新构凤麟洲上屋,恰如书画米家船。
干将破壁龙俱化,脉望飞空蠹亦仙。
更试囊中五色笔,桂花香露洒银笺。
邾经

邾经

经字仲谊,维扬海陵(今泰州)人,元末进士。有《玩斋集》。 ▶ 21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晌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
一晌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
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
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
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
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
这首抒情小词,着意人物心理和情态的刻画,语言精妙,委婉含蓄地抒写了伤离惜别之情。全词融情于景,清新淡雅,平易自然。

mènglìng··shǎngníngqíng--wángzhīdào

shǎngníngqíngshǒuniǎnméihuāchù

zhúshèngchóuànxiǎngjiāngtóuguī

dōngdōngduǎntǐngdànyānshū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开扉(fēi)¹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译文:把门开在峭壁上,整日都很少有人能爬上来。
注释:¹开扉:开门。扉,门扇。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译文:只鸟儿掠过寒冷的枯木,几朵花在翠藤上摇曳起来。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译文:用寒鸟下面的水煮茶,而香火居然燃着佛像前的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吾亦逃名者,何因¹似此僧(sēng)
译文:我也是一个逃避名利之人,什么原因使我看起来很像这岩居僧。
注释:¹何因:什么缘故,为什么。

yánsēng--zhàoshīxiù

kāifēizàishícéngjǐnshǎoréndēng

niǎoguòhánshùhuāyáocuìténg

míngjiānbīngxiàshuǐxiāngzhùqiándēng

táomíngzhěyīnshìsēng

西园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真草草。
西园¹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²真草草³
译文:西园的花落了厚厚的一地,花的花期是如此之短,转眼即逝。
注释:¹西园:汉上林苑又称西园。²过眼韶华:谓经过眼前但随即消逝的春光。³草草:匆忙仓促的样子。
开时寂寂尚无人,今日偏嗔摇落早。
开时寂寂¹尚无人,今日偏嗔(chēn)²摇落³早。
译文:盛开的时候寂寞孤独,却无人发现;偏偏在它凋零之后又引起人的感慨悲哀。
注释:¹寂寂:孤单,冷落。²嗔:责怪。³摇落:凋残,零落。
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
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¹
译文:昨天去了西山一趟,山上的花还开着。
注释:¹浑未了:全然没有结束。
数峰和雨对斜阳,十里杜鹃红似烧。
数峰和雨对斜阳,十里杜鹃¹红似烧²
译文:一边是山峰还在承受风雨的余威,另一边是浓云散开天空已露出了夕阳。
注释:¹杜鹃:杜鹃花。²红似烧:红得像野火。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由景引出其中的哲理,让人深思。

  前两句“西园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真草草”是写景伤春。由春花凋零已尽,过眼韶华强调花期本就不长。但今日的西园之花是“开时寂寂无人,今日偏草摇落早。”盛开之时寂寞孤独,无人发现;偏偏在凋零之后又引起后来者的感慨悲哀。说明上天给人才能,又让他绝世而无知音。“开时寂寂尚无人,今日偏草摇落早”,就是这种“怨”的一个变相的反映。

  接下来,王思维笔锋一转,展现了人超脱的一面。所谓“无待”的境界。花的美好和人的才能并不因无人欣赏就不存在,它们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不过作者借“山中”的“花事”表现出来。

  “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山中花比园中花有更强的生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你换了一个更开阔的视角来观察人生的时候,你对人生顿时就有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新的感悟:“数峰和雨对斜阳,十里杜鹃红似烧。”这两句所写景物很美丽,而其中所蕴涵的那种超越自我的生生境界更美丽。

参考资料:
1、 王传胪.王国维与人间词[J].四川:四川大学学报,2002:22(8)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夫是田中郎¹,妾²是田中女³
译文:丈夫是农民,我是农妇。
注释:¹田中郎:从事农业劳动的男子。²妾:古代妇女的自我谦称。³田中女:农村的劳动妇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¹机杼(zhù)²
译文:当年我嫁给丈夫,便开始在夫家从事纺织劳动。
注释:¹秉:执持,操持。²机杼:泛指织布的工具。机:织具也。杼:织布的梭子。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
筋力日¹已疲²,不息³窗下机。
译文:我一天天疲劳下去,越来越没有气力,却一刻也不能停止纺织。
注释:¹日:每天。²疲:衰竭。³息:停止。
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
如何织纨(wán)¹,自著²蓝缕³衣。
译文:为什么我织出来的是细白的丝绢,而我自己穿的却是破烂衣服。
注释:¹纨素:精致洁白之细绢。²著:穿。³蓝缕:破敝衣裳。
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官家¹²村路,更索³栽桑树
译文:官府在村中的道路上张贴告示,要农民广栽桑树养蚕缫丝。
注释:¹官家:指地方政府。一说官家谓帝王之家。²榜:布告,告示,此作动词,张贴告示。³索:要求。⁴栽桑树:指栽种桑树养蚕取丝。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社会,但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所谓的“女织”是相对的大多数劳动妇女白天是“田中女”,晚上要“秉机杼”。这种现象许多纺织诗都有所反映,如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

  女主人公白天劳累已疲惫不堪,晚上还要不停地当窗织纨素。如此劳碌,自己穿的却是“蓝缕衣”。那么她辛辛苦苦织的纨索哪儿去了呢?“官家膀村路,更索栽桑树。”官家已贴出告示,要农民植桑养蚕任其挥霍。至此,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官家”就是劳动人民受苦受难的真正根源。史载,当时官府除了征收正税外,又有“杂调”,更有所谓“临时折估”、“临时索取”,丝茧税也随之加重。

  诗的开头直呼“夫”,似乎“妾”是怨恨自己嫁给他不曾有一天好日子过。最后笔锋一转,揭示出自己受苦的真正根源。全诗借用织妇的口吻,语言直白如话,诗意层层逼进。明里是“闺怨”之辞,暗里是刺官之语。诗人通过“指夫说官”的手法,含而不露地给敲骨吸髓的统治阶级一击。

参考资料:
1、 施亚、王美春.历代纺织诗解析: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07月第1版:第56页

zhī--mèngjiāo

shìtiánzhōnglángqièshìtiánzhōng

dāngniánjiàjūnwèijūnbǐngzhù

jīnchuāngxià

zhīwánzhelán

guānjiābǎngcūngèngsuǒzāisāngshù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¹
译文:山因为落日的映照而明亮,水也因为沙滩的映衬而明亮。秋天的城市萧瑟寂寞,感叹四周的美好景物已经变得苍凉。
注释:¹物华:自然景物。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译文:独自登上高楼,看不到天边的路,凄然无语。忽然听到一只孤独大物的叫声,想起远方的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¹霜欲起千村杵²,带月如听绝漠笳(jiā)
译文:下霜的季节就要到了,千村万户都响起捣衣声。大物在秋月下飞鸣而过,听起来就好像大漠胡笳那样悲哀。
注释:¹和:相伴。²杵:捣衣声。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我亦稻粱¹愁岁暮,年年星鬓(bìn)²为伊加。
译文:我也和大物一样,忧愁岁月,为免于饥寒而四处奔波。每年都为此增加星星白发。
注释:¹稻粱:稻和粱,谷物的总称。这里是比喻衣食生计。²星鬓:花白的头发。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