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晓秋云飞,云飞人欲归。黄叶夜来下,青山行处非。
向晓秋云飞,云飞人欲归。黄叶夜来下,青山行处非。
新寒警薄袖,小怨托鸣机。莫以风尘色,能污萝薜衣。
新寒警薄袖,小怨托鸣机。莫以风尘色,能污萝薜衣。
黎简

黎简

黎简(1747年6月30日~1799年12月3日),字简民,一字未裁。号二樵,又号石鼎道人、百花村夫子,广东顺德县弼教村人,清代乾嘉年间岭南著名诗人、书画家。乾隆五十四年拔贡。诗画书称三绝,诗学李贺、黄庭坚,刻求新颖,书得晋人意。性喜山水,与张如芝、谢兰生、罗天池并称为粤东四大家。有《五百四峰草堂诗文钞》、《药烟阁词钞》等。 ▶ 17篇诗文

猜您喜欢
烟轻雨小。紫陌香尘少。谢客池塘生绿草。一夜红梅先老。
烟轻雨小。紫陌(mò)¹香尘²少。谢客³池塘生绿草。一夜红梅先老。
注释:¹紫陌:多称京城的道路。²香尘:芳香之尘。 ³谢客:南朝宋谢灵运小字客儿,时人称为谢客。
旋题罗带新诗。重寻杨柳佳期。强半春寒去后,几番花信来时。
(xuán)题罗带新诗。重寻杨柳佳期。强半¹春寒去后,几番花信²来时。
注释:¹强半:过半。²花信:春花开时,有风应期而来,称花信或花信风。
这是一首伤春惜别的词。上片写春光归去匆匆,一夜细雨轻烟过后,池塘草绿,红梅变老,春天也就过去了。下片写离愁缠绵不断,只有通过做诗题句以追怀相聚的美好时光。而当春寒去后,花信风轮番吹拂之时,那离别相思的愁绪更是难以排遣的。池
木落吴江矣,正萧条、西风南雁,碧云千里。落魄江湖还载酒,一种悲凉滋味。重回首、莫弹酸泪。不是天公教弃置,是南华、误却方城尉。飘泊处,谁相慰。
木落吴江¹矣,正萧条、西风南雁²,碧云千里。落魄江湖还载酒,一种悲凉滋味³。重回首、莫弹酸泪。不是天公教弃置,是南华、误却方城尉。飘泊处,谁相慰。
译文:落叶纷纷飘落到吴江中,西风劲吹,万物萧索。千里碧空,南飞的大雁随着绵延千里的碧云越飞越远。想你半生穷困失意,漂泊江湖,船上载着酒,悲凉之油然而生。再回首时,不必落泪,也不要抱怨上天辜负了你的才华,是权贵猜忌你,使你仕途坎坷。当你四处漂泊,有谁安慰你的伤悲?
注释:金缕曲:词牌名。又名《贺新郎》《乳燕飞》,亦作曲牌名。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韵。¹吴江:吴凇江的别称,县名,属江苏省。梁汾要归于江南居苏州等地,故云木落吴江。²南雁:南飞的大雁。³“落魄”句:化用唐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落魄:穷困失意,为生活所迫而到处流浪。⁴天公:天,以天拟人。故称,此处指朝廷。⁵弃置:扔在一边,废弃。⁶方城尉:指温庭筠,温庭筠曾为方城尉,世称温方城。
别来我亦伤孤寄。更那堪、冰霜摧折,壮怀都废。天远难穷劳望眼,欲上高楼还已。君莫恨、埋愁无地。秋雨秋花关塞冷,且殷勤、好作加餐计。人岂得,长无谓。
别来我亦伤孤寄¹。更那堪、冰霜摧折,壮怀²都废。天远难穷劳望眼,欲上高楼还已。君莫恨、埋愁无地。秋雨秋花关塞冷,且殷勤、好作加餐³计。人岂得,长无谓
译文:自分别之后,我也自伤自怜,险恶的环境已彻底磨灭了我的理想。我想登上高楼,眺望你远走的身影,但终究还是不忍亲眼看你离去。你不要埋怨愁绪无处排遣,要多留心天气冷暖,多进饮食,保重身体。要知道,人怎么可能一辈子无所作为呢?
注释:¹孤寄:独身寄居他乡。²壮怀:豪壮的胸怀,唐韩愈《送石处士赴河阳幕》诗:“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³加餐:慰劝之辞,谓多迸饮食,保重身体。⁴无谓:即无所作为。化用唐李商隐《无题》:“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这是一首以词代简的长调,用赋法铺叙,直发胸旨。词中有对梁汾的深情慰藉,有相思相念的诚挚友情的抒发,也有“壮怀都废”的牢骚。全词沉雄郁勃,顿挫跌宕,情致深婉。

  首句“木落吴江矣。正萧条、西风南雁,碧云千里。”看似没有写出寂寞的心情,但实际上千言万语都已经融会在了词章中,碧云千里之下,西凤大雁,还有萧萧的落木,这些景象,无一不是透露着寂寞。

  而后的寂寞便是叠叠加深,“落魄江湖还载酒,一种悲凉滋味”。一种悲凉滋味在心头,纳兰与顾梁汾虽然情谊深厚,但顾梁汾总是要离开的,这首词便是纳兰写与顾梁汾的赠别词,友谊再长久,也抵不过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所以。重回首、莫弹酸泪”,这都是天意,何必去计较呢。

  只要彼此心中有着牵挂,总还是会有见面的一天的。“不是天公教弃置,是才华、误却方城尉。飘泊处,谁相慰。”这里是纳兰安慰顾梁汾的话,顾梁汾怀才不遇,纳兰必然也是看在眼里的。他告诉顾梁汾,不要怀疑自己,只要坚持,总有雨后天晴的一天。

  在下片开始,纳兰便开始感伤自己:“别来我亦伤孤寄。更那堪、冰霜摧折,壮怀都废。”在寂寞中,打发时光,这是一件很惆怅的事情,此处的词章,句旬写出寂寞,纳兰最擅长写寂寞,此处他虽然没有提及,但每个字眼都让人觉得深入骨髓的清冷。

  “天远难穷劳望眼,欲上高楼还已。君莫恨、埋愁无地。秋雨秋花关塞冷,且殷勤、好作加餐计。”天高虽然任鸟飞,但自己却是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词在最后,纳兰也只得悲伤地感慨道:“人岂得,长无谓。”是啊,生命总是世事变幻无常,宿命安排,岂是人事能预料的,还是听天由命吧。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典评: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01:第333页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谪宦(huàn)江城¹无屋买,残僧²野寺相依。松间药臼(jiù)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译文:被贬来到江城买不起房屋,只能与仅存的几个和尚在野外的寺庙里相依。在松林捣药竹林中挂放长衣,来到水源穷尽处,坐而远眺白云涌起时。
注释:¹江城:即信州,因处江边,故称。²残僧:老僧。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一个幽禽¹缘底事²,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³
译文:一只幽栖的鸟儿为什么在我这醉汉耳边苦苦悲啼?月向院西斜移而鸟鸣之声更悲切。青山虽然无限好,但杜鹃鸟还是说“不如归去”。
注释:¹幽禽:指杜鹃。²缘底事:为什么。³不如归:杜鹃鸣声悲切,如呼“不如归去”。

  这首词表现出一种谪居异乡的苦闷和厌弃官场而向往故里的情感。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这二句无一字虚下,先交代了全词的政治背景,并为全词定下基调。“江城”点明信州,“无屋买”是夸大之词,表明信州的偏僻荒凉,这样便自然地引出“残僧野寺”一句。这里“残僧”画出了僧人的年迈衰老;“野寺”画出了寺庙的荒僻陋小。如此残破不堪而词人还得与之相依为命,足见其命运、境遇的凄惨。

  “松间药臼竹间衣”三句紧承“残僧野寺”一句而来,写其行迹。词人并没有因与残僧野寺相依而感到凄惨悲伤。反而,在松荫竹翳的掩映下,一声药臼响,一角衣衫影,就能给心头增加无限的欢愉。这里“一臼”、“一衣”,由于意象的典型性,取得了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句化用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句。虽然只是在文字的排列上略作了调整,但由于将“水穷”“云起”突出到前景位置。因而其艺术效果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行到水穷处”是顺写,象征意义不大明显,而“水穷行到处”强调了“水穷”,就突出了山穷水尽的意象,使人联想到词人在宦海中的山穷水尽。同样,“云起坐看时”较之“坐看云起时”也突出了“云起”的意象,使人联想到词人此刻是在冷眼旁观政治上的翻云覆雨。

  下片仍然描写“野寺”中的所见所闻,但心绪的苍凉、悲苦却借景物的描写较为明显地流露出来。“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这两句词巧妙地抓住一个“幽禽”悲啼的意象来抒写自己的心曲:作者曾试图遁入醉乡以遣岁月,但不知为什么事,一个幽禽(杜鹃)又在醉酒之时来到耳边苦苦啼叫。“苦来醉耳边啼”应作“醉来耳边苦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一句紧承“苦来醉耳边啼”而来,写词人对于“幽禽”啼声的感觉。这“幽禽”的啼叫已不仅是“苦啼”,而且愈啼愈悲。“月斜”即月影西沉,表明时间已晚;时间既晚,则啼叫之久可知。“愈声悲”以见鸟之情切,实是借鸟的悲啼来显示自己的悲苦心境。

  “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这两句托出全词的主旨:这儿的青山尽管无限美好,但杜鹃仍啼道:“不如归去!”词人在这里实际是借鸟的啼声,表达自己“他乡虽好,不如归去”的心声。这“青山无限好”显然由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诗句化出,两句合起来又暗用王粲《登楼赋》和陶渊明《归去来辞》二赋作意。尽管这儿的山水很美,有松林竹林可供盘桓,有水有云可供观赏,但毕竟身在官场如鸟在笼中,终不如退守田园那么自由自在。

  这首词以鸟能人言、人鸟共鸣的巧思妙句,外化了词人自身微妙复杂的隐秘心态,可谓深得托物言情之真昧。

  全词意境凄清幽冷,情感深沉。此词除了极好地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另一特点是善于运用前人成句,且做到切合词旨,手法成熟。

参考资料:
1、 于琪编著 .词赋咏出千古情 图文版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5 :99 .
2、 杨庆存著 .宋词经典品读 :蓝天出版社 ,2013 :118 .
3、 贺新辉主编 .全宋词鉴赏辞典 第二卷 (重排版)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04年 :16-19 .
4、 周汝昌,唐圭璋,俞平伯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五代·北宋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929-930 .

línjiāngxiān··xìnzhōuzuò--cháozhī

zhéhuànjiāngchéngmǎicánsēngxiāngsōngjiānyàojiùzhújiānshuǐqióngxíngdàochùyúnzuòkànshí

yōuqínyuánshìláizuìěrbiānyuèxié西yuànshēngbēiqīngshānxiànhǎoyóudàoguī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幽意¹无断绝,此去随所偶²
译文:我寻幽探胜的心意没有定止,随着一路看见的景色生发不已。
注释:¹幽意:寻幽的心意。²偶:遇。刘熙《释名·释亲属》:“二人相对遇也。”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¹风吹行舟,花路²入溪口。
译文:晚风吹送我的行舟,沿着开满鲜花的河岸荡入溪口。
注释:¹晚:一作“好”。²花路:一路鲜花。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际夜¹转西壑(hè)²,隔山望南斗³
译文:星夜又转过西边的山岭,隔山仰望天上的南斗。
注释:¹际夜:至夜。²壑:山谷。³南斗:星宿名称,夏季位于南方上空。古以二十八宿与地理相应来划分区域,称分野,南斗与吴越相应。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tán)¹飞溶(róng)²,林月低向后。
译文:潭底升起溶溶的烟雾,林中月亮仿佛低落在行舟的背后。
注释:¹潭烟:水潭上如烟的水汽夜雾。烟,雾气。²溶溶:形容汽雾柔和迷离。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生事¹且弥(mí)²,愿为持竿叟(sǒu)³
译文:世事何等地纷繁渺茫,不如做一名隐居的钓叟。
注释:¹生事:世事。²弥漫:渺茫无尽。³持竿叟:持竿垂钓的老翁。竿,指钓竿。

  这首五言古体诗大约是綦毋潜因安史之乱爆发而归隐之后创作的作品。诗人在一个春江花月之夜,泛舟若耶溪,滋生出无限幽美的情趣。

  此诗开篇“幽意无断绝”句,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即幽居独处,不与世事,放任自适的意趣。这种“幽意”支配着他的人生,不曾“断绝”,因此,他这次出游只是轻舟荡漾,任其自然,故云“此去随所偶”。“偶”即“遇”。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情绪。

  以下写泛舟的时间和路线,描写沿岸景物。“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习习晚风,吹拂着游船,船儿任凭轻风吹送,转入春花夹岸的溪口,恍如进了武陵桃源胜境,多么清幽,多么闲适!“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题中的“春”,看似信笔写来,却又显得用心细致。“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写出游程中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际夜”,是到了夜晚,说明泛舟时间之久,正是“幽意无断绝”的具体写照。“西壑”,是舟行所至的另一境地,当置身新境,心旷神怡之时,抬头遥望南天斗宿,不觉已经“隔山”了。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二句,是用淡墨描绘的如画夜景。“潭烟”,是溪上的水雾:“溶溶”,是夜月之下雾气朦腾的景状,而着一“飞”字,把水色的闪耀,雾气的飘流,月光的洒泻,都写活了,“林月低向后”,照应“际夜”,夜深月沉,舟行向前,两岸树木伴着月亮悄悄地退向身后。这景象是美的,又是静的。

  诗人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了一种幽美、寂静而又迷蒙的意境。而怀着隐居“幽意”的泛舟人,置身于这种境界之中,“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人生世事正如溪水上弥漫无边的烟雾,缥缈迷茫,作者愿永作若耶溪边一位持竿而钓的隐者。“持竿叟”,又应附近地域的严子陵富春江隐居垂钓的故事,表明诗人心迹。末二句抒发感慨极其自然,由夜景的清雅更觉世事的嚣嚣,便自然地追慕“幽意”的人生。

  殷璠说綦毋潜“善写方外之情”(《河岳英灵集》)。作者超然出世的思想感情给若耶溪的景色抹上一层孤清、幽静的色彩。但是,由于作者描写的是一个春江花月之夜,又是怀着追求和满足的心情来描写它,因而这夜景被状写得清幽而不荒寂,有一种不事雕琢的自然美,整首诗也就显得“举体清秀,萧肃跨俗”(《唐音癸签》引殷璠语),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清悠的意境。在写法上,诗人紧扣住题目中一个“泛”字,在曲折回环的扁舟行进中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写,因而所写的景物虽然寂静,但整体上却有动势,恍忽流动,迷蒙缥缈,呈现出隐约跳动的画面,给人以轻松畅适的感受和美的欣赏。

参考资料:
1、 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29-30
2、 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2-23
3、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53-55

chūnfànruò

qián tángdài 

yōuduànjué suísuǒǒu 
wǎnfēngchuīxíngzhōu huākǒu 
zhuǎn西 shānwàngnándǒu 
tányānfēiróngróng línyuèxiànghòu 
shēngshìqiěmàn yuànwéichígān竿sǒu 
云冉冉,草纤纤,谁家隐居山半崦。水烟寒,溪路险。半幅青帘,五里桃花店。
云冉(rǎn)冉,草纤纤¹,谁家隐居山半崦(yān)²。水烟寒,溪路险。半幅青帘³,五里桃花店。
译文:云彩缓缓地飘飞;纤纤的细草碧绿一片,是谁家的房舍在半山崦里若隐若现?水上弥漫寒烟,溪水旁边山路陡峭而且艰险,远处半幅青帘招展,是五里外桃花路边的酒店。
注释:迎仙客:中吕宫曲牌。句式:三三七、三三、四五。括山:指括苍山,在浙江省东南部。¹纤纤:草林木茂盛的样子。²崦:山坳。³青帘:酒旗。

yíngxiān··kuòshāndàozhōng--zhāngjiǔ

yúnrǎnrǎncǎoxiānxiānshuíjiāyǐnshānbànyānshuǐyānhánxiǎnbànqīngliántáohuādià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