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鸦归处断霞明,搔首风前万里情。烟抹山光翠屏冷,水涵天影玉壶清。
暮鸦归处断霞明,搔首风前万里情。烟抹山光翠屏冷,水涵天影玉壶清。
虫鸣莎径宵初永,雁落芦汀月未生。何事数声江上笛,吹将离恨满孤城。
虫鸣莎径宵初永,雁落芦汀月未生。何事数声江上笛,吹将离恨满孤城。

yùnqiūwàng--zhōuquán

guīchùduànxiámíngsāoshǒufēngqiánwànqíngyānshānguāngcuìpínglěngshuǐhántiānyǐngqīng

chóngmíngshājìngxiāochūyǒngyànluòtīngyuèwèishēngshìshùshēngjiāngshàngchuījiānghènmǎnchéng

周权

周权

处州人,字衡之,号此山。磊落负隽才。工诗。游京师,袁桷深重之,荐为馆职,弗就。益肆力于词章。有《此山集》。 ▶ 307篇诗文

猜您喜欢
清照启:素习义方,粗明诗礼。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蚁不分,灰钉已具。尝药虽存弱弟,应门惟有老兵。既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僶俛难言,优柔莫诀,呻吟未定,强以同归。
清照启:素习义方,粗明诗礼。近因疾病,欲至膏(gāo)(huāng),牛蚁不近,灰钉已具。尝药虽存弱弟,应门惟有老兵。既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huáng)之说,惑兹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zhé)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僶(mǐn)(miǎn)难言,优柔莫诀,呻吟未定,强以同归。
译文:清照书:我平素学习礼仪规矩,也明白些诗书礼节。近因为生病,无乎是无药可医,症状已经到了牛蚁不近,后事用的棺材的石灰和铁钉都准备好了。虽然尝药有弟弟李迒代劳,看守门户有老仆人。却在仓促之间,造成了轻率的结果。轻信了那厮如笙簧般的说辞,被他如锦绣般的言语所迷惑。弟弟太容易被欺骗了,有个官身的就相信了;自身几乎要死,择婿是何种人怎么知道?费力忍受着病痛,犹豫不决,还没康复就匆忙定下了这门婚事。
注释:内翰:官名,即翰林学士,职责是为皇帝起草诏书。綦崇礼:字处厚(《宋书 綦崇礼传》中为叔厚),政和八年进士,官吏部侍郎、兵部侍郎、翰林学士、宝文阁学士等。启:书信。义方:指礼仪规矩。膏肓(音高荒):古代中医以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隔膜之间为肓,认为属药力不能达到之处。病入膏肓指无可救药。牛蚁不近:比喻精神虚弱恍忽。《世说新语·纰漏》:“殷仲堪父病虚悸,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灰钉已具:指密封棺材用的泥灰和铁钉都已作了准备。尝药:古礼,尊长用药,幼卑先尝,然后进奉。弱弟:指李清照之弟李迒,李清照晚年寄住在他家。应门:看管门户。苍皇:仓促。造次:轻率。如簧之说:说辞有如笙簧之动听。似锦之言:漂亮如锦绣的言辞。持官文书: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载,王适托人去侯高家提亲,侯高声言其女非官人不嫁。时王适尚未当官,让媒人袖一卷书假作官文书,侯高信以为真,遂将女嫁之。玉镜架:即玉镜台。僶俛:努力,费力。
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局天扣地,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
视听才近,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zǎng)(kuài)之下才。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bì)之将往,决欲杀之。遂肆(sì)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lè)之拳。局天扣地,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
译文:我与这个人(指的是张汝舟)实在难以相处,我怎会在自己的晚年,以清白之身,嫁给一个这么肮脏低劣的市侩之徒。此身已经与这个臭不可闻的人在一起了,只希望早些脱身离去;因为金石收藏我成了怀璧之身,张汝舟已经动了杀人夺宝之心。于是便肆意欺凌我,每天都对我进行殴打,可伶我像刘伶一样的身体,怎能敌挡他如石勒一般的拳头。跼天蹐地,我要效仿谈娘(注:实为踏摇娘)控诉这等恶夫;不能像李赤那样甘心死于像厕所一样臭不可闻的这里。
注释:桑榆:本为日落处的树。后以树上的余光比喻人的晚年。驵侩:市场上的牲畜交易的掮客。怀臭:沾上狐臭气。《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抱璧之将往:《左传·哀公十七年》:“(卫庄公)曰:‘活我,吾与汝璧’己氏曰:‘杀汝,璧其焉往?’遂杀之,而取其璧。”这里指张汝舟有图谋杀人之心。刘伶之肋:《世说新语·文学》注引《竹林七贤论》:“伶尝与俗士相牾,其人攘袂而起,欲必筑之,伶和其色曰:‘鸡肋岂足以当尊拳!’其人不觉废然而退。”石勒之拳:《晋书·石勒传》:石勒与李阳小时候经常打架,称帝后石勒对李阳说:“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这里指毒辣的殴击。局天叩地:同“跼天蹐地”。谈娘:李清照笔误,实为踏摇娘,唐代流行剧目。讲述了一个妻子倍受丈夫虐待的故事。
外援难求,自陈何害,岂期末事,乃得上闻。取自宸衷,付之廷尉。被桎梏而置对,同凶丑以陈词。岂惟贾生羞绛灌为伍,何啻老子与韩非同传。但祈脱死,莫望偿金。友凶横者十旬,盖非天降;居囹圄者九日,岂是人为!抵雀捐金,利当安往;将头碎璧,失固可知。实自谬愚,分知狱市。此盖伏遇内翰承旨,搢绅望族,冠盖清流,日下无双,人间第一。奉天克复,本缘陆贽之词;淮蔡底平,实以会昌之诏。哀怜无告,虽未解骖,感戴鸿恩,如真出己。故兹白首,得免丹书。
外援难求,自陈何害,岂期末事,乃得上闻。取自宸衷,付之廷尉。被桎(zhì)(gù)而置对,同凶丑以陈词。岂惟贾生羞绛(jiàng)灌为伍,何啻老子与韩非同传。但祈脱死,莫望偿金。友凶横者十旬,盖非天降;居囹(líng)(yǔ)者九日,岂是人为!抵雀捐金,利当安往;将头碎璧,失固可知。实自谬(miù)愚,近知狱市。此盖伏遇内翰承旨,搢(jìn)(shēn)望族,冠盖清流,日下无双,人间第一。奉天克复,本缘陆贽之词;淮(huái)蔡底平,实以会昌之诏。哀怜无告,虽未解骖(cān),感戴鸿恩,如真出己。故兹白首,得免丹书。
译文:这种家事很难得到别人的帮助,在这里我要讲述我受到何等迫害,岂敢期待这点小事,能上达天听。由皇帝授意,让廷尉审判这件事。我带着脚镣手铐与凶恶的张汝舟当堂对质。岂只是贾生羞于同绛灌为伍,不图老子遂与韩非同传。只祈求离开死地,不奢望得到补偿。与张汝舟这样的凶徒在一起一百天,只是天降其祸;我被关了九天,岂是人过的日子!用金子弹击鸟雀,利在何方;用头与玉璧同归于尽,得失怎么知道?就算我愚笨,但也清楚狱市乃是非之地。幸亏遇到内翰綦公承圣上诣意,我得以脱牢狱之灾,綦公出身是世家望族,清流中的领袖人物,在京城那些达官贵人中也只有你为我申冤,也是第一个为我洗脱冤情的人。綦公才华就像唐代的陆贽和李德裕,是专为皇帝起草诏书的肱骨大臣。我的苦衷无法表达,但对綦公的援手大恩是铭记于心的。綦公你让我在晚年得以免去被录为囚籍,脱离牢狱之灾。
注释:宸衷:皇帝的意思。廷尉:执掌刑罚狱事的官员。桎梏(音致固):脚镣和手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的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凶丑:指张汝舟。贾生,贾谊。绛、灌,绛侯周勃和灌婴。贾谊既不见容于诸人,诸人亦不将贾谊视作同类。啻,仅,只。脱死:脱离死地。凶横:指张汝舟。十旬:一百天。十日为一旬。囹圄(音零玉):监狱。抵雀捐金:用金子弹击鸟雀。抵,弹击。捐,舍弃。将头碎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面对秦王的胁迫:“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近知狱市:理应清楚狱市乃是非之地。内翰承诣:位居众翰林之首的官员。搢绅:达官显贵。冠盖:达官显贵。日下:指京城。克复:指收复失地。如真出己:《左传·成公三年》:荀莹对曾策划救他的郑国商人“善视之,如实出己。”丹书:以红笔书写的罪犯名册。
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高鹏尺鷃,本异升沉;火鼠冰蚕,难同嗜好。达人共悉,童子皆知。愿赐品题,与加湔洗。誓当布衣蔬食,温故知新。再见江山,依旧一瓶一钵;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忝在葭莩。敢兹尘渎。
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mén)心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高鹏尺鷃(yàn),本异升沉;火鼠冰蚕,难同嗜(shì)好。达人共悉,童子皆知。愿赐品题,与加湔(jiān)洗。誓当布衣蔬食,温故知新。再见江山,依旧一瓶一钵;重归畎(quǎn)亩,更须三沐三薰。忝在葭(jiā)(fú)。敢兹尘渎(dú)
译文:在这件事上我李清照怎么敢不自我反省,摸着自己的良心感到羞愧。从操守和理智上这事肯定要沦为后世人的笑柄;还因为这事败坏了我的道德和名声,让我没有脸面去见朝中的士大夫。虽有南山之竹,也写不尽对这件事谈论的言语;只有靠智者来为我辩白,才能止住那些没有根据的诽谤。那些俗夫很难明白高士的想法就像大雁与鷃燕,一个高飞在上,一个在下面滑翔;火鼠与冰蚕,难有相同的嗜好。这种道理连孩童也明白,各位达官贵人早就知道了。愿各位高士赐教,让我好洗刷耻辱。我发誓穿布衣食素菜,记住过去的教训。当我以新面貌再面对各位,依旧还是那个过食一钵饭和喝一瓶水的李清照;重新回归隐士生活,更要沐浴薰香的郑重行事。我有幸是綦公的远亲,说了这么多希望没有冒犯到您。
注释:中朝:朝中。南山之竹:《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智者之言:有识见之人,这里指綦崇礼。高鹏尺鷃:高飞的大鹏与飞不过数尺的斥鷃(见《庄子·逍遥游》)火鼠冰蚕:皆为传说中的异物,一生于火,一生于水,二者物性迥异。品题:指下一结论。湔:洗刷。一瓶一钵:形容生活简单,过清心寡欲生活。三沐三薰:反复沐浴薰得,表示郑重其事。忝在葭莩:忝,谦词。葭莩,指较远的亲戚的关系。尘渎:冒犯、打扰。

  这是一篇李清照写给翰林学士綦崇礼的答谢信,最早见于宋人赵彦卫的《云麓漫钞》第十四卷,赵彦卫给其取名《投内翰綦公崇礼启》。今人常用《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和《投内翰綦公崇礼启》来称之。

  在这封信中,李清照除了略对搭救她的綦崇礼表示感谢,其大部分内容都是在阐述自己的不幸遭遇,对那个以骗财为目地而“骗婚”的张汝舟的无情揭露。李清照这封极力为自己辨白的信并没有让宋人对李清照产生怜惜和同情,大多数看后都持讥讽的态度。而明清之人大多数称这封信为“伪作”,而不承认李清照改嫁,要为李清照改嫁说“辨诬”。今人多以这封信作为李清照改嫁的物证,把这封信当作研究李清照的重要资料。

  结构布局是体现作家匠心和艺术构思的重要方面。李清照往往根据内容和体裁的不同,采取相应的结构方法,故其散文以灵活变化见长。观其现存作品。或取纵向结构法,或用横向结构法,亦有纵向、横向结合,明线、暗线交错之篇,可谓多姿多态,富于变化。

  李清照在其散文中爱用典、善用典、精于典,下面是她在《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的用典特点:

  其一,用典频率高。《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全文四十五句(分句不计),典实近五十。

  其二,用典精博明当。易安散文典实密集,却无堆砌感和艰涩感,这主要与作者的精于选择、巧于组织、善于表述有关。如刘伶和石勒的典故结合的天一无缝,好一句“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既说明张汝舟的凶残,自己面对凶残而无惧哉。

  其三,用典妥贴自然,了无斧痕。如其用谈娘(实踏摇娘)正是一个被丈夫虐待的妇女,与她自己遭遇何其相似。

  在结构布局上灵活变化,跌宕我姿,这是易安散文的特征,而用典则是李清照对散文驾驭能力的体现。

参考资料:
1、 杨庆存.易安散文的多维审视[J].文学评论:1994(1).
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
老去人间乐事稀¹,一年容易又春归。
译文:人老了以后生活中就少了兴味和趣事,一年又一年很快就过去,又是一年春归来。
市桥压担蓴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
市桥¹²担莼(chún)³滑,村店堆盘豆荚(jiá)肥。
译文:桥头的集市上,担子里的莼菜分量很大,村边的小店用粗瓷碟子以招待顾客,豌豆黄豆正饱满。
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原烟草蝶飞飞。
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园烟草¹蝶飞飞。
译文:靠着水边的树林中,随风传来声声莺语,市上人家的园内,碧草如烟,蝴蝶翻飞。
注释:¹烟草:青草。
郊行已觉侵微暑,小立桐阴换夹衣。
郊行已觉侵微暑¹,小立桐阴²换夹衣。
译文:在郊外游玩已经能感觉到暑气侵人,在梧桐阴下站立片刻,便取出单衣换下了夹衣。

  这首诗首联先是抒发人生感慨,人越老,生活中乐事也越渐稀少。颔联写桥畔村头的集市风光,有桥畔莼丝担和村中小酒店。颈联则转写自然景观,选取的是最具有江南和初夏特征的风物。尾联以“郊行”应题以结束全篇。全篇无一“喜”“乐”等字眼,诗人欣喜之情却漫溢于画面之中,令人读之心醉神怡。

  首联以抒发感慨的议论提起:人老了,感到生活中乐事不多。时间一年年地过去,眼下春天又完了。这两句诗,联系陆游的经历来看,不应视作叹老嗟卑的陈词。诗人有志难伸,被迫赋闲,光阴空逝,欲挽无由,当此之际,不会没有“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陆游《醉歌》)的激愤,只是这首诗没有触着这方面的话题,因而出语平和罢了。不过,“容易”和“又”二语,还是约略透出了一丝感慨之情。

  中间两联就承接“春归”二字落笔,具体展示初夏时分平水道上的景象。

  颔联写集市风光:桥上莼丝担,路旁小酒店。陆游生于江南,对于其味深有体会,一个“滑”字,最能表现莼菜特色。桥头是过往行人必经之路,莼丝担停在桥头,可谓善于选择地址。从“压”字可见,担中莼丝数量不少。在这桥畔村头,酒店自然是少不了的。初夏时,豌豆、黄豆相继粒绽。江南村俗,带荚水煮,用以佐酒。村店中常可以见到用粗瓷碟子堆起几盘以招徕顾客。二句颇能表现时令特点与江南水乡的地方特色。

  颈联转而写初夏自然风光:傍水林中,随风传来声声莺语。市上人家的园内,碧草如烟,蝴蝶翻飞。不说“莺语”、“蝶飞”,而说“莺语语”、“蝶飞飞”,动词叠用,情景热闹,读来更有亲切之感,表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时当初夏,郊行稍久,即感暑气侵人。于是诗人便取出单衣,在梧桐阴下站立片刻,换下了夹衣。“小立桐阴换夹衣”,是这首诗中最动人之句。诗人描绘了这一生活琐事,而换衣之处是历来以喻清节的梧桐之阴,则更增添了几分雅致。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陆游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03:121-122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纂.唐宋名篇 宋诗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05月:605

chūxiàxíngpíngshuǐdàozhōng

yóu sòngdài 

lǎorénjiānshì niánróngyòuchūnguī 
shìqiáodànchúnhuá cūndiànduīpándòujiáféi 
bàngshuǐfēnglínyīng mǎnyuányāncǎodiéfēifēi 
jiāoxíngjuéqīnwēishǔ xiǎotóngyīnhuànjiá 
陈留江端礼季共曰:“陈留市上有刀镊工,年四十馀,无世家子姓;惟一女年七岁矣,日以刀镊所得钱与女子醉饱,则簪花吹长笛,肩女而归,无一朝之忧,而有终身之乐,疑以为有道者也。”陈无己为赋诗,庭坚亦拟作。
陈留¹江端礼季共曰:“陈留市上有刀镊²工,年四十馀,无市家子姓;惟一女年七岁矣,日以刀镊所得钱与女子醉饱,则簪(zān)花吹长笛,肩女而归,无一朝之忧,而有终身之乐,疑以为有道者也。”陈无己³赋诗,庭坚亦拟作。
译文:陈留的江端礼说:“陈留的集市上有一个剃头的人,有四十馀岁,没有成家,只有一个七岁的女孩与他一起生活。他每天以干活所得的钱供自己和小女孩,吃饱喝足之后则头上簪花,口中吹笛,把小女孩放在自己肩上一起回家,看起来无忧无虑,乐在其中,他大概是一个有道之士。”陈师道为此赋诗歌咏,黄庭坚也为此拟诗一首。
注释:¹陈留:地名,今属河南开封市。市隐:身居朝市而行为高洁的人。²刀镊:刀与镊子。除毛发的工具,亦借指理发整容。³陈无己:即陈师道,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
市井怀珠玉,往来人未逢。
市井怀珠玉¹,往来人未逢。
译文:街市上有把美好本质隐藏起来的隐士,来来往往的人都不了解他们。
注释:¹市井怀珠玉:比喻贫居而怀道德的人。怀珠玉,《老子》:“知我者稀,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黄庭坚认为刀镊工是一位把金玉本质隐藏起来的“市隐”,这种人是难于逢遇的。
乘肩娇小女,邂逅此生同。
乘肩娇小女,邂(xiè)(hòu)¹此生同。
译文:坐在他肩上的娇小女孩,像与他偶然相逢,一起过着这样的生活。
注释:¹邂逅:没约会而遇到。
养性霜刀在,阅人清镜空。
养性¹霜刀²在,阅人清镜空。
译文:他善于修养性情,像雪白的剃刀一直没有损坏,他观察人生像明亮的镜子把一切照得清楚透彻。
注释:¹养性:即养生。²霜刀:指经常使用、磨洗,白亮如霜的刀。
时时能举酒,弹镊送归鸿。
时时能举酒,弹镊(niè)送归鸿¹
译文:他每日工作完毕,还能略喝点酒,微醒之后,还能弹镊作歌。
注释:¹时时能举酒,弹镊送归鸿:暗用《战国策·齐策》冯驩弹铗作歌的故事和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句意,以比喻陈留刀镊工的人品。

  这首诗首联夸刀镊工虽寄迹于刀镊,却是位“怀珠玉”的“市隐”。颔联写刀镊工自得其乐的超脱和潇洒。颈联写隐者的职业特征,照应首句“市井怀珠玉。尾联用人们熟知的冯驩和嵇康的典故,赞扬刀镊工的人品。这首诗虽多处用典,而格调清新,音韵铿锵,人物描写生动形象,十分可爱。

  首联即夸刀镊工,他虽是“市井人”,但俗的是他的外装。“怀珠玉”是用《老子》的话:“知我者稀,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据王弼注:“谓圣人之道足于己而不形于外也。”《参同契》也说:“被褐怀玉,外为狂夫。”黄庭坚根据这些看法,给刀镊工以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是一个把金玉本质隐藏起来的“市隐”,这种人是难于逢遇的。

  颔联“乘肩娇小女”两句,描写刀镊工善于生活,据黄庭坚的见解,由于刀镊工有道,具有了高超的人生境界,虽处“低贱”下位,安于劳动平淡生活,不贪慕挣多余的钱。只要最低生活足够,把他的小女儿搭在肩上,簪花微醉,自得其乐,因此胸襟异常超脱和潇洒。

  颈联“养性霜刀在,阅人清镜空”,是说刀镊工的行业,“霜刀”指刀镊工用以整容谋生的主要工具,刀经过磨洗,白亮如霜,替人整容完毕,还得要顾主对镜检查,发表意见,直至满意为止,工作是够麻烦的,服侍人在封建社会被认为是“低下”的。

  尾联“时时能举酒,弹镊送归鸿”,咏叹刀镊工在每日工作完毕,还能略喝点酒,微醒之后,还能弹镊作歌,此暗用《战国策·齐策》冯驩的故事,“送归鸿”化用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句子,用战国时的冯驩和三国时期的高士嵇康来比喻陈留刀镊工的人品,可见黄庭坚对他的景仰。

  全首共四十个字,没有一个生僻的字,首联即揭出陈留隐者的高风,颔联用“乘肩娇小女”勾勒出一幅平凡却怡愉自适的隐者的画面,颈联紧接颔联,举出隐者的职业特征,同时也阐明了首联的“市井怀珠玉”,结构严谨,首尾呼应一贯。尾联虽用了两个典故,但为人所熟知,一反黄庭坚造句生瘦,喜在小说、佛书上找寻生僻典故的诗风。全诗格调清新,音韵铿锵,是他的集子中较好的作品。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撰写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 :第517-518页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
稍离烟瘴(zhàng)¹近湘潭²,疾病衰颓(tuí)³已不堪。
译文:渐渐远离了岭南瘴气蒸郁的地方,前面不远就是湘潭;身体多病,衰弱疲惫,内心痛苦不堪。
注释:¹烟瘴:瘴气。此代指多瘴气的岭南地区。²湘潭,地名,治所在现在的湖南省。今湖南湘潭。³衰颓:指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儿女不知来避地¹,强言²风物³胜江南。
译文:小儿女不知道自己是在逃难,硬是坚持说:眼前的风光景物,胜过江南。
注释:¹避地:因逃避战争祸乱而移居他地。²强言:坚持说。³风物:风光景物。

  首句点题,说明自己行程。“烟瘴”二字,切岭南气候,暗示自己因为避乱到连州,过着很艰苦的生活。次句具体写流亡生活对自己身体的摧残,连用“疾病”、“衰颓”、“不堪”三词,突出环境的恶劣,也隐隐将自己对国事的忧愁略加表露,语意低沉深挚。历来诗人都喜欢把情感寄托在对风物的吟咏之中,这两句诗切定“烟瘴”,从而直述种种不堪,也是采用这一手法。

  三、四句笔锋忽转,不再写自己,转说小儿女不知道是逃难,坚持说眼前的景物比江南还好。这两句看似平常,实际上颇见构思之苦。诗以“避地”二字为主脑。眼前的风光,未必不如江南,关键是诗人此番是逃难而来,他又是江南人,见惯江南景色,如今颠沛流离,心情不佳,遥望故乡,战火不息,他怎会对眼前的景色赞赏呢?他又怎么会有心情欣赏眼前的秀丽景色呢?反过来,儿女年幼,没有大人那样的忧愁,自然感觉不同,说眼前的景色胜过江南。诗人这样写,正是通过小儿女的不解事,反衬自己的忧思,所以用“强言”二字为小儿女定位,道出心中无限凄楚。苏轼《纵笔》“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将心中的感慨借小儿的误会诉出,寓庄于谐,兴味无穷;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直接说小儿女无知,表示自己悲伤。吕本中这首诗也通过小儿女的不懂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尽管取径不同,仍然很有可能是受了前人的启发。

  诗前两句从正面直说,写得很凝重压抑;后两句从侧面衬托,表面上作轻描淡写,实际上将原本的痛苦渲染得更加深沉。吕本中诗自附于江西诗派,讲究“悟入”、“活法”,这首诗写得沉浑老成,就是从杜甫诗入径,而加上了自己的变化。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7.12(2012.7重印) : 第784-785页 .

liánzhōuyángshānguī--běnzhōng

shāoyānzhàngjìnxiāngtánbìngshuāituíkān

érzhīláiqiángyánfēngshèngjiāngnán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在昔¹闻南亩²,当年竟未践(jiàn)³
译文:往日听说南亩田,未曾躬耕甚遗憾。
注释:¹在昔:过去,往日。与下句“当年”义同。²南亩:指农田。³未践:没去亲自耕种过。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lǚ)¹既有人²,春兴³岂自免。
译文:我常贫困似颜回,春耕岂能袖手观?
注释:¹屡空:食用常缺,指贫穷。²既有人:指颜回。诗人用以自比像颜回一样贫穷。³春兴:指春天开始耕种。兴:始,作。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己缅。
(sù)¹装吾驾²,启涂³情己缅(miǎn)
译文:早晨备好我车马,上路我情已驰远。
注释:¹夙晨:早晨。夙:早。²装吾驾:整理备好我的车马。这里指准备农耕的车马和用具。³启涂:启程,出发。涂通“途”。⁴缅:遥远的样子。
鸟哢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鸟哢欢新节,泠(líng)¹送馀善。
译文:新春时节鸟欢鸣,和风不尽送亲善。
注释:¹泠风:小风,和风。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寒竹被荒蹊(xī)¹,地为罕人远²
译文:荒芜小路覆寒草,人迹罕至地偏远。
注释:¹被荒蹊:覆盖着荒芜的小路。²地为罕人远:所至之地因为人迹罕至而显得偏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是以植杖翁¹,悠然²不复返³
译文:所以古时植杖翁,悠然躬耕不思迁。
注释:¹植杖翁:指孔子及弟子遇见的一位隐耕老人。植:同“置”,放置。杖:木杖。²悠然:闲适的样子。³不复返:不再回到世俗社会。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即理¹愧通识²,所保³(jù)乃浅
译文:此理愧对通达者,所保名节岂太浅?
注释:¹即理:就这种事理。指隐而耕。²通识:识见通达高明的人。这里指孔子和子路。³所保:指保全个人的名节。⁴讵:岂。⁵浅:浅陋,低劣。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先师¹有遗训²,忧道不忧贫³
译文: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忧贫”。
注释:¹先师:对孔子的尊称。²遗训:留下的教诲。³忧道不忧贫:君子只忧愁治国之道不得行,不忧愁自己生活的贫困。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瞻望¹(miǎo)²难逮³,转欲志长勤
译文: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
注释:¹瞻望:仰望。²邈:遥远。³逮:及。⁴长勤:长期劳作。勤:劳。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¹(lěi)²欢时务³,解颜农人。
译文: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
注释:¹秉:手持。²耒:犁柄,这里泛指农具。³时务:及时应做的事,指农务。⁴解颜:面呈笑容。⁵劝:勉。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平畴(chóu)¹²远风,良苗³亦怀新
译文:远风习习来平野,秀苗茁壮日日新。
注释:¹平畴:平旷的田野。畴:田亩。²交:通。³苗:指麦苗,是“始春”的景象。⁴怀新:指麦苗生意盎然。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虽未量岁功¹,即事²多所欣。
译文: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
注释:¹岁功:一年的农业收获。²即事:指眼前的劳动和景物。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耕种有时息,行者¹无问津²
译文: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
注释:¹行者:行人。²津:渡口。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日入相与¹归,壶浆劳²近邻。
译文:日落之时相伴归,取酒慰劳左右邻。
注释:¹相与:结伴。²劳:慰劳。这两句是说黄昏时和农民结伴而归,再提一壶酒浆去慰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长吟掩柴门,聊¹为陇(lǒng)亩民²
译文:掩闭柴门自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
注释:¹聊:且。²陇亩民:田野之人。

  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堪称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是诗人用田园风光和怀古遐想所编织成的一幅图画。诗分两首,表现则是同一题材和思想旨趣。

  第一首以“在昔闻南亩”起句,叙述了劳动经过,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缅怀古圣先贤,赞颂他们躬耕田亩、洁身自守的高风亮节。他早就听说过南亩,只恨自己没有尽早赶来,过这俯身躬耕的日子。这里他提到《论语》里“屡空”的颜回。陶渊明不怕贫穷。这正是他用以反抗世俗的安贫乐道。他喜欢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他从村落清新的晨曦里一路走出来,架好车马,下地干活,他的胸中饱胀着自然的情怀。鸟声婉转,风中送来弥漫的花草清香,凉爽,和善,绝不寒冷。田地上的白雪潮水般褪去,荒草覆盖了冬后大地的无数小径。这偏远的、人迹罕至的地方叫人惊喜。他可以在这里找到自由。不需要繁华、光荣和热烈的事物,以及任何一个多余的人。他甚至觉得,汲汲于功名的人类是可笑的。他理解了植杖翁的遁世选择。陶渊明觉得隐居的道理应该为人生的通识感到惭愧。隐,还是不隐,一直是个问题。这个世界的通识就是,不隐,要入世,功成名就,出人头地。陶渊明还不想归隐,时候还没到,但他的愧对只是暂时的不安。他终将心安理得地归去。

  但是,作者却意犹未尽,紧接着便以第二首的先师遗训“忧道不忧贫”之不易实践,夹叙了田间劳动的欢娱,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最后以掩门长吟“聊作陇亩民”作结。陶渊明一向把孔子视为先师。孔子说过的“忧道不忧贫”,他记在心里。但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陶渊明想成为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士。他的内心有挣扎,有焦虑,本想有所作为,世界却使他望而却步。他很失望,渐渐生出一颗叛逆之心,甘愿“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这将是他生命的归宿。

  这两首诗犹如一阕长调词的上下片,内容既紧相联系,表现上又反复吟咏,回环跌宕,言深意远。可整首诗又和谐一致,平淡自然,不假雕饰,真所谓浑然天成。仿佛诗人站在读者的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既不假思虑,又不择言词,只是娓娓地将其所作、所感、所想,毫无保留地加以倾吐。这诗,不是作出来的,也不是吟出来的,而是从诗人肺腑中流泻出来的。明人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一则说:“靖节诗句法天成而语意透彻,有似《孟子》一书。谓孟子全无意为文,不可;谓孟子为文,琢之使无痕迹,又岂足以知圣贤哉!以此论靖节,尤易晓也。”再则说:“靖节诗直写己怀,自然成文。”三则说:“靖节诗不可及者,有一等直写己怀,不事雕饰,故其语圆而气足;有一等见得道理精明,世事透彻,故其语简而意尽。”这些,都道出了陶诗的独特的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冲淡自然是一种文学风格,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境界。在这种境界里,我融于物,全忘我乃至无我;神与景接,神游于物而又神随景迁。这种境界的极致是悠远宁谧、一派天籁。因此,陶渊明的“鸟哢欢新节,泠风送余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就成了千古不衰的绝唱。不加雕饰却又胜于雕饰,这是一种艺术的辩证法。不过,这中间确也有诗人的艰苦的艺术劳动在,那是一个弃绝雕饰,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过程,没有一番扎实的苦功是难以达到这种艺术创作境界的。

  这组诗写田野的美景和亲身耕耘的喜悦,也还由此抒发作者的缅怀。其遥想和赞美的是贫而好学、不事稼穑的颜回和安贫乐道的孔子,尤其是钦羡古代“耦而耕”的隐士荷蓧翁和长沮、桀溺。虽然,作者也表明颜回和孔子不可效法,偏重于向荷蓧翁和长沮、桀溺学习,似乎是乐于隐居田园的。不过,字里行间仍透露着对世道的关心和对清平盛世的向往。如果再注意一下此诗的写作时代,这一层思想的矛盾也就看得更清晰了。在写这两首诗后的两年,作者还去做过八十多天的彭泽令,正是在这时,他才终于对那个黑暗污浊的社会彻底丧失了信心,并表示了最后的决绝,满怀愤懑地“自免去职”、归隐田园了。这是陶渊明式的抗争。如果不深入体会这一点,而过多地苛责于他的逸隐,那就不但是轻易地否定了陶渊明的大半,而且去真实情况也不啻万里了。

  有人认为,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所表现的诗意与襟怀现实而完美地昭示了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或者说,借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可以认为《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代表了陶渊明站在“天地境界”对自然、功利乃至道德境界的同时超越。这就是陶渊明选择返归田园过耕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勇气与智慧的思想资源,也是陶渊明为人为诗何以超绝凡俗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542-544页

guǐmǎosuìshǐchūnhuái怀tiánshèèrshǒu

táoyuānmíng wèijìn 

zàiwénnán dāngniánjìngwèijiàn 
kōngyǒurén chūnxīngmiǎn 
chénzhuāngjià qíngmiǎn 
niǎolònghuānxīnjié língfēngsòngshàn 
hánzhúbèihuāng wéihǎnrényuǎn 
shìzhízhàngwēng yōuránfǎn 
kuìtōngshí suǒbǎonǎiqiǎn 

xiānshīyǒuxùn yōudàoyōupín 
zhānwàngmiǎonándài zhuǎnzhìchángqín 
bǐnglěihuānshí jiěyánquànnóngrén 
píngchóujiāoyuǎnfēng liángmiáohuái怀xīn 
suīwèiliàngsuìgōng shìduōsuǒxīn 
gēngzhòngyǒushí xíngzhěwènjīn 
xiāngguī jiāngláojìnlín 
chángyínyǎncháimén liáowéilǒngmí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