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钝习成癖,居贫道已闻。蒲团延客话,芋火就僧分。
养钝习成癖,居贫道已闻。蒲团延客话,芋火就僧分。
林润夜疑雨,窗寒曙拂云。丛丛墙下菊,书暇亦锄耘。
林润夜疑雨,窗寒曙拂云。丛丛墙下菊,书暇亦锄耘。

boyǐnyùn--zhōuquán

yǎngdùnchéngpíndàowéntuányánhuàhuǒjiùsēngfēn

línrùnchuānghánshǔyúncóngcóngqiángxiàshūxiáchúyún

周权

周权

处州人,字衡之,号此山。磊落负隽才。工诗。游京师,袁桷深重之,荐为馆职,弗就。益肆力于词章。有《此山集》。 ▶ 307篇诗文

猜您喜欢
(黄) 帝巡狩,东至海,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因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轩辕本纪》
(黄) 帝巡狩¹,东至海,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因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物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轩辕本纪》
译文:黄帝出行视察的时候,向东到了海上,登上桓山,在海边得到了白泽神兽。白泽能说人的语言。通达万物之情。黄帝于是问他鬼神的事情。白泽说,从古以来,精气变化为物,游魂变化为鬼的一共有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种。黄帝命令它用图画出来,昭告天下。
注释:¹巡狩:天子出行,视察邦国州郡。
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
束带值明后¹,顾盼流辉光。
译文:衣冠整洁的三良正遇上明君秦穆公,他们才高志大,一顾一盼都光彩四射。
注释:¹明后:明君,谓秦穆公。
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
译文:他们竭尽全力辅助朝政,使秦国与列国鼎足而立,受到四方称颂。
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
款款心忠信,恩义皎如霜。
译文:三良心忠穆公恳切殷勤忠诚不二,君臣间恩礼情义就像秋霜般洁净。
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
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
译文:穆公在生时同三良就像一个人一样,死了也不肯同三良分身。
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
壮躯闭幽隧(suì)¹,猛志填黄肠²
译文:壮士之躯埋闭在幽深墓道,勇猛之志只得填充在棺木中。
注释:¹幽隧:墓道。²黄肠:苏林曰: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指棺木。
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
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
译文:人死陪葬不是礼义之举,况且还是用他的忠信良臣!
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
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¹
译文:霸主的基业于是乎衰败不振,而晋楚的国势趁此壮大兴隆。
注释:¹张皇:张大、扩大。
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
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
译文:魏武子之所以不从父命,以人为殉,是认识到父亲被疾病搞迷乱了,遗命不需要遵从。
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
从邪¹陷厥(jué)父,吾欲讨彼狂²
译文:康公遵从非礼的殉葬作法,陷入父皇陷阱,我想揭竿而起讨伐那昏庸的秦康公。
注释:¹从邪:指殉葬之作法。²彼狂:指秦穆公子康公。

  “三良”事最早见于《诗经·秦风·黄鸟》。据《左传》鲁文公六年载,“秦穆公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此后史家、诗人对秦穆公杀害三良一事的评论便络绎不绝,有对具体史实进行加工的,如东汉应劭认为秦穆公与三良约定同生共死,三良自愿殉葬;有由此探讨君臣关系、个体生命价值的,如陶渊明、苏轼等等。

  柳宗元《咏三良》诗意可分两层来分析。前十句为第一层,是就三良来说。诗人以饱蘸热情之笔,刻画了三良一心报国、忠君以死的义士形象。应该说,这与《黄鸟》一诗的记载是相违背的。《黄鸟》首章云:“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清马瑞辰曰:“诗以黄鸟之止棘、止桑、止楚,为不得其所,兴三良之从死,为不得其死也。棘、楚皆小木,桑亦非黄鸟所宜止,《小雅·黄鸟》诗‘无集于桑’是其证也。”马说甚是。诗中描绘三良死前是“临其穴,惴惴其栗”,全无视死如归的气概,正是死不得其所的明证。不过宗元反其道而行,也是有所本的。汉末王粲《咏史诗》论三良之死曰:“结发事明君,受恩良不訾。临末要之死,焉得不相随?……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同知埋身剧,心亦有所施。”认为他们具有事君以死的志向。二诗对照,无论是“束带值明后”与“结发事明君”的细节描绘,还是“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与“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的死亡价值判断,其相似之处都是惊人的。究其原因,王粲《咏史诗》作于汉献帝建安十六年随曹操西征马超归途中,其时王粲效力于曹氏不久,故宣扬“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认为三良从穆公而死乃忠义之举。而柳宗元《咏三良》则是借史事来抒己之怀抱,既有对在朝为官时峥嵘岁月的回忆,又有对宪宗者流打击王叔文政治集团行为的讨伐。其《读书》一诗云:“幽沈谢世事,俛默窥唐虞。上下观古今,起伏千万途。遇欣或自笑,感戚亦以吁。”《咏史》之咏叹燕昭王、乐毅,《咏三良》之批判秦康公,无不是由读史而引起的感慨。其《冉溪》诗云:“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顺宗重用王叔文集团,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积极参政,使得“人情大悦”,政局为之一新。“生时亮同体,死没宁分张”,正是君臣相得的形象写照。

  然而若撇开柳宗元《咏三良》诗的政治隐喻不谈,而就其对君臣关系的讨论来看,不得不说此诗的深刻性和陶渊明的同题之作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陶诗虽亦有“出则陪文舆,入必侍丹帷。箴规向已从,计议初无亏”的描述,但“忠情谬获露,遂为君所私”与“厚恩固难忘,君命安可违”的议论,则深刻揭示了为人臣子的无奈与悲哀。事君以忠,为君所赏,本是做臣子的价值体现,但若过于忠诚,连同身家性命都被国君据为己有,那么结果只能是投穴同死。渊明说“忠情谬获露”,“谬”字真是深可玩味:君主的厚恩往往与其对臣子的控制紧紧联系在一起,“君命安可违”实乃“君命不可违”。他对君主专制下的臣子的个人价值进行了深沉的反思。人才乃国之公器,非国君的一己之私,更何况人本身又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这直接启发了苏轼《和〈咏三良〉》“我岂犬马哉?从君求盖帷”中洋溢的对个体独立人格的尊重以及“杀身固有道,大节要不亏”中对为人臣子原则的揭橥。宗元《咏三良》诗在这一点上,和陶渊明相比是一个倒退。

  《咏三良》诗的后六句为第二层,是就秦康公来说。秦穆公命令三良为自己殉葬,这在礼仪上是不合的,朱熹即云:“史记秦武公卒,初以人从死,死者六十六人。至穆公遂用百七十七人,而三良与焉。盖其初特出于戎翟之俗,而无明王贤伯以讨其罪。于是习以为常,则虽以穆公之贤而不免。”在中原地区人看来,秦穆公以一百七十七人殉葬,自然是极其野蛮的行为,又何况其中还有国家的贤才。穆公死后,秦国的东征有所缓慢,晋、楚相继称霸,这和穆公以贤殉葬、大失人心有一定的关系。《左传》中“君子”即言:“秦穆之不为盟主也宜哉,死而弃民。先王违世,犹诒之法,而况夺之善人乎?……今纵无法以遗后嗣,而又收其良以死,难以在上矣。君子是以知秦之不复东征也。”宗元所论正是本此。然而他的真正意图并不在批判秦穆公,而是借此讨伐穆公的继任者康公,其策略是拿康公与魏颗进行比较。《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魏颗在魏武子的不同命令之间选择了改嫁父妾的做法。这样既挽救了父妾的性命,又避免了魏武子背上以人殉葬的骂名。可是在史书有关三良殉死的记载中,却没有康公的声音,甚至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穆公的命令明显是错误的,倘若三良从死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胁迫所致,康公命令他们不死,不但可以避免父亲残暴的遗命付诸行动,而且还可赢得人心,加强自己的统治基础,甚至可以继续父亲的东征事业。在这种情况下,康公如果选择沉默,即是承认穆公命令的有效性。柳宗元正是在此基础上立论的。应该说宗元的立论角度是颇为新颖的,然而倘若仔细研究,则会发现宗元的论证恰恰是偏颇的。

  首先,如前朱熹所言,秦国的风俗与中原地区不同,以人殉葬是习以为常之事,穆公父子的行为是合乎旧俗而有违于情理,没有与时俱进。宗元对秦国当时旧俗似乎没有注意到,没有把穆公父子的行为放到特定的环境中去考察。

  其次,康公与魏颗面对的情况是不同的:魏颗面临着两种选择,即既可以执行武子神智清醒时的使妾改嫁的命令,也可以执行其父神智不清时的使妾殉葬的命令,而康公只有一种选择,在“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的春秋时期,康公执行父命乃被动行事,无可厚非。当然,康公以三良殉葬,只是一味尽孝而不顾国家利益和生者的性命,也最终毁了父亲的一世英名(他本可以挽救的),宗元就此讨伐他也是对的,这表现了宗元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时代的进步。不过宗元说“吾欲讨彼狂”,称康公为狂乱之人,大加讨伐,在程度上未免重了些。苏辙以为:“然三良之死,穆公之命也。康公从其言而不改,其亦异于魏颗矣。故黄鸟之诗交讥之也。”与宗元一样,苏辙对康公的处境似乎没有明察,自然也谈不上“了解之同情”了。

  再次,就此诗的写作意图而言,如前所述,此诗是借讨伐康公来讨伐唐宪宗。柳宗元认为康公与宪宗的共同点是“从邪陷厥父”。这里,他又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穆公使三良殉葬的命令是错误的,康公如果改变父命,这无疑是正确之举。可是现在宗元以宪宗来类比康公,就诗歌本身来说,应该是责备宪宗没有改变父亲错误的命令,但实际情况是宪宗改变了在宗元看来是正确的命令,因为他把顺宗朝几乎所有的变革措施都废除了,并且残酷打击了所有运动参与者。所以宗元把宪宗和康公相类比是错误的。

参考资料:
1、 高平.柳宗元《咏三良》诗质疑[J].古典文学知识,2008(02)

yǒngsānliáng--liǔzōngyuán

shùdàizhímínghòupànliúhuīguāng

xīnzàichéndǐnglièkuāfāng

kuǎnkuǎnxiàozhōngxìnēnjiǎoshuāng

shēngshíliàngtóngméiníngfēnzhāng

zhuàngyōusuìměngzhìtiánhuángcháng

xùnsuǒfēikuàngnǎiyòngliáng

zhènjìnchǔgèngzhānghuáng

bìngmìngluànwèishìyányǒuzhāng

cóngxiéxiànjuétǎokuáng

凉州近胡,高下其池亭,盖以耀蕃落也。幕府董帅雄勇,径践戎庭,自阳关而西,犹枕席矣。军中无事,君子饮食宴乐,宜哉。白简在边,清秋多兴,况水具舟楫,山兼亭台,始临泛而写烦。俄登陟以寄傲,丝桐徐奏,林木更爽,觞蒲萄以递欢,指兰茝而可掇。胡天一望,云物苍然,雨萧萧而牧马声断,风袅袅而边歌几处,又足悲矣。员外李公曰:七日者何?牛女之夕也。夫贤者何得谨其时,请赋南亭诗,列之于后。
凉州¹近胡²,高下其池亭,盖以耀蕃落³也。幕府董帅雄勇,径践戎庭,自阳关而西,犹枕席矣。军中无事,君子饮食宴乐,宜哉。白简在边,清秋多兴,况水具舟楫,山兼亭台,始临泛而写烦。俄登陟以寄傲,丝桐¹⁰徐奏,林木更爽,觞蒲萄以递欢,指兰茝(chǎi)¹¹而可掇(duō)。胡天一望,云物苍然,雨萧萧而牧马声断,风袅(niǎo)袅而边歌几处,又足悲矣。员外¹²李公曰:七日者何?牛女之夕¹³也。夫贤者何得谨其时,请赋南亭诗,列之于后。
译文:凉州地区,邻近吐蕃,因此守将们增高城墙和亭台,为的是警示蕃族部落。幕府的董将军十分勇敢,直捣蕃人阵营,从阳关往西而进军,十分安全、顺利。适逢军营里没啥事,大家举宴欢会,也是比较适宜的。题诗所用的纸放在一边,清爽的秋天,人多意兴,何况水里有舟有浆,上有亭有台,现在大家泛舟以排遣烦恼,一会儿又登山以寄托放达的胸臆,琴声响起,林木间更感凉爽,大家喝着葡萄酒,互相间十分欢娱,身边还有兰草可以采摘。胡地的天空放眼望去,云层之下万物苍茫,雨萧萧而下淹没了牧马的嘯声;轻风吹拂,边境的歌声从儿处响起。欢会中,见胡地悲凉之景,又不由悲从中起。李员外说:“今天初七是什么日子?是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之时啊。”那贤大夫为何对日期如此搁心?让我写一首南亭诗,写在这序的后头。
注释:灵云:池名,在武威郡治所姑藏县,今甘肃武威县。¹凉州:即武威郡。²胡:指吐蕃。³蕃落:蕃族部落。⁴董帅:可能是指董延光。⁵阳关:在今甘肃敦煌丙南。⁶枕席:好像从枕席上走过,意指安全、轻易。⁷白简:借指题诗所用的纸张。⁸临泛:泛舟池上。⁹写烦:倾泻愁烦之情。¹⁰丝桐:指琴。¹¹兰茝:两种香草。¹²员外:官名。¹³牛女之夕:神话传说夏历七月初七的晚上,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
人幽宜眺听,目极喜亭台。
人幽宜眺(tiào)听,目极喜亭台。
译文:人在清闲时最适宜远望聆听,喜欢在高台小亭中极目远望。
风景知愁在,关山忆梦回。
风景知愁在,关山忆梦回。
译文:眼前的风景让人心中感到愁闷,依稀记得在梦中曾几次飞回那万里之外的关山。
秪言殊语默,何意忝游陪。
(dī)¹言殊语默,何意忝²游陪。
译文:只言片语间,诸人或说话,或沉默,各有不同,我只是陪着游览而已。
注释:¹秪:仅仅,只。²忝:辱,引申为愧,为谦词。
连唱波澜动,冥搜物象开
连唱波澜动,冥搜¹物象开
译文:连续的歌唱声中,只见波澜荡动;寻幽揽胜中景物的气象渐渐开朗。
注释:¹冥搜:寻访于幽远之处。
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
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
译文:远树空濛,让人感到初秋来临,断续的雨声里,偶尔响起轻微的雷鸣。
檐外长天尽,尊前独鸟来。
檐外长天尽,尊¹前独鸟来。
译文:望着屋檐外旷远的天空的尽头,只见那孤独的鸟儿在我们举杯时飞来。
注释:¹尊:通“樽’,酒杯。
常吟塞下曲,多谢幕中才。
常吟塞(sài)下曲,多谢¹幕中才。
译文:我常吟诵“塞下曲”,面对幕府中诸多才俊之士,甚感惭愧。
注释:¹谢:惭愧。
河汉徒相望,嘉期安在哉。
河汉徒相望,嘉期¹安在哉。
译文:牛郎织女徙然在天河两边相望,相会之期哪里有呢?
注释:¹嘉期:指七月初七。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半朽(xiǔ)临风¹树,多情立马²人。
译文:风中一棵枝干半枯的大树,马上一个多情看树的老人。
注释:¹临风:迎风;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²立马:唐朱庆余《过旧宅》诗:“荣华事歇皆如此,立马踟蹰到日斜。”
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开元¹一株柳,长庆二年²春。
译文:开元年间栽种的一个弱柳,如今已是长庆二年的早春。
注释:¹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年至741年。²长庆二年:公元822年。

  勤政楼西的一株柳树,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注:开元年间为713年-741年)所种,至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已在百龄上下,当时白居易已五十一岁。以垂暮之年对半朽之树,诗人自然会怆然动怀。东晋桓温北征途中,看到他昔日手种的柳树都已经有十围那么粗了,曾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对树伤情,自古以来就是这样。难怪诗人要良久立马,凝望出神了。树“半朽”,人也“半朽”;人“多情”,而树在诗人眼中,也是物情同人情。宋代辛弃疾就曾写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这样情趣盎然的词句。白居易看到这株临风老柳就好像是出于同病相怜,为了牵挽他这位萍水相逢的老人,才摆弄它那多情的长条。

  诗的开始两句,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物我交融、物我合一的妙境。树就是诗人,诗人就是树,既可以说多情之人是半朽的,也可以说半朽之树是多情的。“半朽”和“多情”,归根到底都是诗人的自画像,“树”和“人”都是诗人自指。这两句情景交融,彼此补充,相互渗透。寥寥十字,韵味悠长。

  如果说,前两句用优美的画笔,那么,后两句则是用纯粹的史笔,作为前两句的补笔,不仅补叙了柳树的年龄和诗人自己的岁数,更重要的是,把百年历史变迁、自然变化和人世沧桑隐含在内,这是诗人的大手笔。它像画上的题款出现在画卷的一端那样,使这样一幅充满感情而又具有纪念意义的生活小照,显得格外新颖别致。

qínzhènglóu西lǎoliǔ--bái

bànxiǔlínfēngshùduōqíngrén

kāiyuánzhūliǔzhǎngqìngèrniánchūn

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
忆昔娇小姿,春心¹亦自持²
译文:回忆起以前未嫁之时,尚是一个娇小之女,虽有思春之情,芳心亦可自持。
注释:¹春心:思春之心。²自持:能够自我控制。
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
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
译文:想早日嫁个乘龙快婿,免得常在空闺相思。
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
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
译文:谁知今日却嫁给了个商人,却令人好不愁苦。
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
自从为夫妻,何曾思乡土。
译文:自从结婚为夫妻以来,他何曾一日在家呆过?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
去年下扬州¹,相送黄鹤楼²
译文:去年他下扬州时我在黄鹤楼前为他送行。
注释:¹扬州:唐属淮南道,为大都督府,商业繁荣,万商云集,为东方大都会。即今江苏扬州。²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故址思武汉长江南岸的蛇山黄鹤矶上。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译文:眼看帆已去远,我的心也随江流逐他而去。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译文:只说去一年就回来,可是,过了三年他还没有回来。
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
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
译文:使得我想得愁肠欲断,怨恨夫君之情如悠悠的江水。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
译文:与他一起出发的东邻西舍,人家北去南来不到一个月都回来了。
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
未知行李¹游何方,作个音书²能断绝?
译文:也不知道夫婿的影踪如今在何方?给他写封书信也没处投递。
注释:¹行李:行人随行之衣物,此代指行人。²音书:即书信。
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
适来往南浦¹,欲问西江²船。
译文:于是前来南浦,想打听一下是否有西江来的商船。
注释:¹南浦:地名。思江夏县南三里。《楚辞·离骚》:“送美人兮南浦。”²西江:江夏以西的长江。
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
正见当垆女¹,红妆二八年。
译文:正好见一个卖酒的少妇,年方二八,红妆靓然,与夫一同当垆卖酒。
注释:¹当垆女:卖酒女。
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
一种¹为人妻,独自多悲凄。
译文:同样是为人之妻,唯有我影只人单,独然一身,好不凄然。
注释:¹一种:一样,同样。
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
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
译文:我如今对镜垂泪,逢人欲泣,好不后悔。
不如轻薄儿,旦暮长相随。
不如轻薄儿¹,旦暮长相随。
译文:还不如当初就嫁给一个轻薄少年,也能与他早晚相随。
注释:¹轻薄儿:轻薄少年。即游手好闲的浮浪子弟。
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
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
译文:我悔作商人之妇,大好青春却长期过着别离的生活。
如今正好同欢乐,君去容华谁得知。
如今正好同欢乐,君去容华谁得知。
译文:如今正好是同欢乐的大好时光,夫君一去,我的青春容华谁得知?

  《江夏行》与《长干行》写的是同类题材,同样采用女子口吻的代言体形式,两个女主人公的遭遇则有同异。江夏女子的丈夫也在外经商,她的凄苦较多,而幸福的回忆却较少。

  江夏女子与丈夫的结合,感情基础较之长干女夫妇似乎薄弱得多。这位江夏女子自幼多愁善感,向往爱情几乎是她惟一的精神生活。她的幻想是“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不免把爱情问题看得太简单,她还不知道“负心汉”的含义,就委身商贾。殊不如商贾的生活方式特点之一是流动性大,根本不可能“白头不相离”的。

  她所委身的这男子,似乎较其他商贾更为重利轻别:“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他的去处是扬州,乃是大都会,温柔富贵之乡。同去的人都还知道有个家,唯独他不回来。于是江夏女子痛苦得发疯,心理上发生了变态。她妒嫉一切少妇:“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她痛悔昨日的轻信:“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

  由此看来 ,李白笔下的妇女题材绝非千篇一律,妇女问题在大诗人笔下得到了多角度的反映。《江夏行》与《长干行》彼此是不能替代的。此诗较前诗比兴为少,赋法为主,又运用了五、七言相间的形式,音节上更见灵活多致。不过,大约是即兴创作,较少文字推敲,此诗比《长干行》出语稍易,腔调稍滑,不免在艺术上略逊一筹。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155-156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