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然掠云起,忽尔落涧行。幽丛不见底,潏潏闻水声。
胡然掠云起,忽尔落涧行。幽丛不见底,潏潏闻水声。

shānxíngjuéshísānshǒushí--lín

ránlüèyúněrluòjiànxíngyōucóngjiànwénshuǐshēng

顾璘

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 1511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着更相宜,宛风如舞透香肌。
天碧罗衣¹拂地垂,美人初着更相宜,宛(wǎn)²风如舞透香肌。
注释:¹天碧罗衣:天蓝色的罗绸衣裙。据说当时蜀地女衣以天蓝色为美。²宛:转。“宛风”,即软风缭绕之意。
独坐含颦吹凤竹,园中缓步折花枝,有情无力泥人时。
独坐含颦(pín)吹凤竹¹,园中缓步折花枝,有情无力泥人²时。
注释:¹凤竹:泛指笙箫一类的管乐。古代将笙箫一类的乐器饰以凤形。²泥人:形容人软弱、痴迷的样子。

  这首词写美人的姿态。上片写她的妆束:碧兰、轻飘、透亮、垂地的罗衣,真如仙女飘行于云彩之间,与白居易“风吹仙袂飘飘举”意境相似。下片写她的神态:吹箫、折花,含颦缓步,有情无力,完全是封建时代士大夫眼中的仕女形象,虽无深刻词意,然有美的图景。

huànshā··tiānluóchuí--ōuyángjiǒng

tiānluóchuíměirénchūzhegèngxiāngwǎnfēngtòuxiāng

zuòhánpínchuīfèngzhúyuánzhōnghuǎnzhéhuāzhīyǒuqíngrénshí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红叶晚萧萧¹,长亭²酒一瓢(piáo)
译文:晚风中的红叶萧萧落下,长亭里痛饮下别酒一瓢。
注释:¹红叶晚萧萧:一作“南北断蓬飘”。²长亭:古时道路每十里设长亭,供行旅停息。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残云归太华¹,疏雨过²中条³
译文:天上残云飞回太华山上,稀疏的细雨越过中条岭。
注释:¹太华: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境内。²过:一作“落”。³中条:山名,一名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随山 一作:随关)
树色随山¹(jiǒng)²,河声入海³遥。(随山 一作:随关)
译文:苍莽的树色随城关远去,黄河呼啸流进遥远海洋。
注释:¹山:一作“关”。²迥:远。³海:一作“塞”。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帝乡¹明日到,犹自梦²渔樵(qiáo)
译文:明日里就要抵达都城中,我仍在做那渔人樵夫梦。
注释:¹帝乡:京都,指长安。²梦:向往。末两句一作“劳歌此分手,风急马萧萧”。

  此诗开头两句,诗人先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把读者引入一个秋浓似酒、旅况萧瑟的境界。“红叶晚萧萧”,用写景透露人物一缕缕悲凉的意绪:“长亭酒一瓢”,用叙事传出客子旅途况味,用笔干净利落。此诗另一版本题作“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这个材料,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诗人何以在长亭送别、借瓢酒消愁的原委。

  然而诗人没有久久沉湎在离愁别苦之中。中间四句笔势陡转,大笔勾画四周景色,雄浑苍茫,全是潼关的典型风物。骋目远望,南面是主峰高耸的西岳华山;北面,隔着黄河,又可见连绵苍莽的中条山。残云归岫,意味着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从写景看,诗人拿“残云”再加“归”字来点染华山,又拿“疏雨”再加“过”字来烘托中条山,这样,太华和中条就不是死景而是活景,因为其中有动势——在浩茫无际的沉静中显出了一抹飞动的意趣。

  诗人把目光略收回来,就又看见苍苍树色,随关城一路远去。关外便是黄河,它从北面奔涌而来,在潼关外头猛地一转,径向三门峡冲去,翻滚的河水咆哮着流入渤海。“河声”后续一“遥”字,传出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倾听的神情。诗人眼见树色苍苍,耳听河声汹汹,把场景描写得绘声绘色,使读者有耳闻目睹的真实感觉。这里,诗人连用四句景句,安排得如巨鳌的四足,缺一不可,丝毫没有臃肿杂乱、使人生厌之感。其中三、四两句,又出现在他的另一首作品《秋霁潼关驿亭》诗的颔联,完全相同,是诗人偏爱的得意之笔。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本来,离长安不过一天的路程,作为入京的旅客,总该想着到长安后便要如何如何,满头满脑盘绕“帝乡”去打转子了。可是诗人却出人意外地说:“我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呢!”含蓄地表白了他并非专为追求名利而来。这样结束,委婉得体,优游不迫,有力地显出了诗人的身份。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48-1049

qiūquètóngguān驿lóu

hún tángdài 

hóngwǎnxiāoxiāo chángtíngjiǔpiáo 
cányúnguītàihuà shūguòzhōngtiáo 
shùsuíshānjiǒng shēnghǎiyáo  (suíshānzuō suíguān )
xiāngmíngdào yóumèngqiáo 
野兴城中发,朝英物外求。
野兴城中发,朝英物外求。
情悬朱绂望,契动赤泉游。
情悬朱绂望,契动赤泉游。
海燕巢书阁,山鸡舞画楼。
海燕巢书阁,山鸡舞画楼。
雨余清晚夏,共坐北岩幽。
雨余清晚夏,共坐北岩幽。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
玉泉移酒味,石髓换粳香。
玉泉移酒味,石髓换粳香。
绾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
绾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
犹言宴乐少,别向後池塘。
犹言宴乐少,别向後池塘。
携琴绕碧沙,摇笔弄青霞。
携琴绕碧沙,摇笔弄青霞。
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
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
宴游成野客,形胜得山家。
宴游成野客,形胜得山家。
往往留仙步,登攀日易斜。
往往留仙步,登攀日易斜。
攒石当轩倚,悬泉度牖飞。
攒石当轩倚,悬泉度牖飞。
鹿麛冲妓席,鹤子曳童衣。
鹿麛冲妓席,鹤子曳童衣。
园果尝难遍,池莲摘未稀。
园果尝难遍,池莲摘未稀。
卷帘唯待月,应在醉中归。
卷帘唯待月,应在醉中归。
赏玩期他日,高深爱此时。
赏玩期他日,高深爱此时。
池分八水背,峰作九山疑。
池分八水背,峰作九山疑。
地静鱼偏逸,人闲鸟欲欺。
地静鱼偏逸,人闲鸟欲欺。
青溪留别兴,更与白云期。
青溪留别兴,更与白云期。

  杜审言在狭窄的领域里是一个天才。如果他生活在诗歌范围较广阔的时代,或拥有反抗的、冒险的诗歌个性,那么他将可能成为一位重要的诗人。按照实际情况来说,他致力于将诗歌写得直率优美,这在当时的宫廷诗人中是罕见的。杜审言首先是一位文体家,他的作品具有特别的价值——精练的词语和轻度的句法转换,这是无法翻译出来的。甚至连他的正规宫廷应景诗,也闪耀着流畅的光芒,使其他宫廷诗人显得呆板。这组诗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

  其中,第一首诗的首联被《唐人句法》引为对句典范,保存在宋代的诗论集《诗人玉屑》中。这一联作为开头是突兀的,它的风格及自然景物支配人类建筑的主题,更适于放在中间部分。次联修正了开头的突兀,写进了宴会,描写酒杯正漂浮在溪水上,并表现求仙主题,正在烧煮石髓作为长生不老药,至少这是诗人闻到粳香后的联想。三联描写柳叶或虫丝垂挂在雾中,仿佛“绾”住了雾;悬挂的藤蔓在风中飘拂,似乎牵住了风。诗人将隐喻的因果关系倒置,这一手法后来在律诗中很流行,杜甫就经常运用。尾联是惋惜的传统结尾。除了尾联,每一联都是佳对,但互不关联,只是以韵脚和宴会的实际情况串联在一起。

  第二首诗说作者跟韦承庆两个人在宴会后尽情欣赏美景,游玩享乐,辞句非常优美。

  第三首诗说带着琴瑟,吟诗作画,野餐登山,一直玩到夕阳西下,非常尽兴。

  第四首诗也是一首特别优美精巧的宫廷诗:这首诗也以一联适于中间位置的对句开头(应该指出,组诗之一的开头是恰当的),尾联将传统的“天已晚了,该回去了”的结尾翻新,写参与宴会者不愿意离开眼前的美景,虽然他们知道不能不离开。

  第五首诗写参与宴会者对宴会周围的美景十分留恋,离开时还要相约他日重来游玩欣赏。

wéichéngqìngguòyánggōngzhǔshānchíshǒu--shěnyán

xìngchéngzhōngcháoyīngwàiqiú

qíngxuánzhūwàngdòngchìquányóu

hǎiyàncháoshūshānhuàlóu

qīngwǎnxiàgòngzuòběiyányōu

jìngzhuǎnwēifēngqiáohuíquēànfáng

quánjiǔwèishísuǐhuànjīngxiāng

wǎnqīngruòqiānfēngmànzhǎng

yóuyányànshǎobiéxiànghòuchítáng

xiéqínràoshāyáonòngqīngxiá

ruòyōutíngcǎoróngzhǎohuā

yànyóuchéngxíngshèngshānjiā

wǎngwǎngliúxiāndēngpānxié

zǎnshídāngxuānxuánquányǒufēi

鹿chōngzitóng

yuánguǒchángnánbiànchíliánzhāiwèi

juǎnliánwéidàiyuèyīngzàizuìzhōngguī

shǎngwángāoshēnàishí

chífēnshuǐbèifēngzuòjiǔshān

jìngpiānrénxiánniǎo

qīngliúbiéxìnggèngbáiyún

杨家园里醉残春,醉倩傍人拾堕巾。
杨家园里醉残春,醉倩傍人拾堕(duò)巾。
译文:在杨家园里春天将尽,花朵中残留的芬芳仍让人沉醉。美丽的女子在旁边捡起了掉落的巾帕。
红紫飘零不须叹,东君渠自是行人。
红紫飘零不须叹,东君¹(qú)自是行人。
译文:不要叹息那红红紫紫的花瓣残落飘零,因为东君自己就是行人。
注释:¹东君:司春之神。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雪粉华¹,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²图画³,看疏林(zào)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chā)¹⁰
译文:大雪粉白光华,就像满天飞舞的梨花,依稀可辨那拥有四五户人家的村庄。雪花密密层层的飘洒,值得人们描形写画。白茫茫的世界中,稀疏的树林里晚归的寒鸦悲啼不止。一条钓鱼的小船正斜揽在枯黄芦苇掩映的清江下。
注释:双调:宫调名,为元曲常用的十二宫调之一。大德歌:曲牌名,入双调。句式为三三五、五五、七五,共七句七韵。¹雪粉华:洁白的雪花。粉,白色。或谓“粉”疑当作“纷”,纷华,形容雪之大。华,光彩、光辉。²堪:值得。³图画:此处用为动词,犹画图。⁴疏林:稀疏的树林。⁵噪:鸣叫。⁶黄芦:枯黄的芦苇。⁷掩映:半藏半露。⁸清江:言江水之清,泛指而非实指。⁹斜缆:斜系着。¹⁰艖:木筏,小船。

  这支小令描绘了一幅淡雅的傍晚郊野雪景图,勾画了饱含着作者无限感慨之情的冬景,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向往安宁闲适稳定生活的感情,也表现了元朝文人儒士无限的历世感叹和兴亡之感。全曲用字讲究,境界开阔,层次分明,画面清新淡雅,富于立体感,是描绘景物的好作品,从中可感触戏曲大家智慧的光芒。

  大德歌句式为三三五,五五,七五,凡七句七韵,曲题《冬景》是王季思等编辑《元散曲选注》时加上的,这样文眼更加明晓。

  “雪粉华,舞梨花。”大雪像白色的花海,像缤纷的梨花。古人常用梨花喻雪花,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李渔《闲情偶寄》:“花花耐观,雪为天上之雪,此是人间雪”。作者饱蘸着热爱之情,写出了雪
花的形状和神态。着一“舞”字,说明北风吹紧。作者仰视天空,雪花纷飞,弥漫天际,为下文写具体的景物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北风吹扫,扬起雪粉,烟雾笼罩,仍依稀可辨那拥有四五户人家的村庄。此言久久平视之景。“四五家”,作者没有确指,说明烟雾之大,难以辨认清楚,联系下句这是傍晚黄昏时的景色。在此,作者既写出了冬天的特色,又写出了傍晚的特点。

  “密洒堪图画。”“堪”,值得。雪花稠密地飘洒下来,是值得描形写画的。此句总结以上二句,远望烟村雪景,银装素裹。下面三句写近景。“看疏林噪晚鸦。”看,那傍晚归巢的乌鸦,在稀疏的树林中正噪闹着,是准备栖息。着一“看”字引起下文。疏林,稀疏的树林,叶落树疏,冬之景也。“噪”,说明乌鸦之多。乌鸦的叫声,引起作者的注意,引起作者无限情思。正因为疏林,所以看得清楚乌鸦。作者在此用景取色是高明的:在白色的底子上只有疏林,再“着”上黑色的乌鸦,使得景物更醒目,更引人注意。黑色为冷色,而乌鸦的叫声很凄惨,显得荒凉,这样就给整个画面带来荒凉之感。

  “黄芦掩映清江下。”“清江”,泛指而非实指,言江水之清。黄色的芦花倒映在水里,形成一条黄橙色的彩带,给这荒凉环境带来了几分温馨和一丝快意。黄色为暖色。北风的吹拂,江岸边的黄芦在清江白景映衬下,更显得光彩夺目,摇曳多姿。“斜缆着钓鱼艖。”那岸边泊着一叶钓鱼舟,独览着一清江之景。作者勾画出了“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清远意境。船泊在岸边,说明天气太晚,渔夫已归家,这样使环境更显得宁静。作者摄景“钓鱼艖”,描绘出了人活动的足迹,给荒凉宁静的环境增加了生机和魅力,同时给人以期待和希望。

  小令前四句写大雪漫天飞舞的迷离景色,说明野外的扑朔迷离,依稀难辨,远景的衬托,同时透视出作者赞叹之情,境界开阔,层次分明。后三句,精心摄取几个近景:“晚鸦”、“黄芦”、“钓鱼艖”一目了然,同时层次清楚:岸上、岸边、水中,三层由高及低,层次清晰,形色鲜明。前四句朦胧,后三句明晰,把朦胧的远景和明晰的近景紧密配合,使得整个画面的空间层次鲜明,而近景中又分三层,富有空间层次感和画面的立体感;白中有寒鸦,一分荒凉;黄芦掩映,色彩富有质量感,给人温馨;渔舟斜缆,安详静谧,给人以想象:雪过天霁,照样下江捕鱼,表达了作者对安闲稳定的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这首小令,作者通过对“冬景”的描绘,曲折地表现了元朝文人儒士无限的历世感叹和兴亡之感。大雪纷飞,是冬季的天气特征,冬是一年之末,雪是雨的回归。作者虽将雪喻作“粉华”、“梨花”,而这是以乐景写哀情,饱含着作者的无限辛酸。取景“噪晚鸦”和“钓鱼艖”,这种酸楚不觉溢于言表。自然界里的乌鸦飘泊了一天,正在聚集归巢,准备度过安宁之夜。而作为人——渔夫,也归家了,唯独作者身在大雪纷飞的茫茫原野中默默地领受这一切,无限凄凉,无限感慨。这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而是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思想积累的。由于社会的影响,读书人没有出路,作者长年漂泊在外,生活毫无安宁,自然向往着闲适恬静的生活,看到归巢的“晚鸦”和渔夫归去留下的“钓鱼艖”,自然而然想到自己它(他)们有归,为何自己无归?这种诘问是对元政府野蛮种族歧视政策的控诉,同时也为一代文人发出带着血泪凄凉的感叹。作者这种造语取境正如贯么石在《阳春白雪序》中所说:“适如少美恰怀,使人不忍对殢”。

参考资料:
1、 潘峰.寒而不冽 淡而有味——关汉卿小令《冬景》赏析.阅读与写作,2003,06.

··dōngjǐng--guānhànqīng

xuěfěnhuáhuāzàijiànyāncūnjiākānhuàkànshūlínzàowǎnhuángyǎnyìngqīngjiāngxiàxiélǎnzhediàoch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