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性命有一只细磁碗,失手怕碎。言未讫,从空碗坠,惊哭觉来,师翌日乃曰,汝昨晚惊惧,才方省悟吕公大悟黄梁梦,舍弃华轩。返本还源。出自钟离作大仙。山侗猛悟细磁梦,割断攀援。炼汞烹铅。出自风仙性月圆。
,我性命有一只细磁碗,失手怕碎。言未讫,从空碗坠,惊哭觉来,师翌日乃曰,汝昨晚惊惧,才方省悟吕公大悟黄梁梦,舍弃华轩。返本还源。出自钟离作大仙。山侗猛悟细磁梦,割断攀援。炼汞烹铅。出自风仙性月圆。

cǎisāngzizhòngyángshībǎiduānyòuhuàzhōngyǒupānyuánàiniàn--

xìngmìngyǒuzhǐwǎnshīshǒusuìyánwèicóngkōngwǎnzhuìjīngjuéláishīnǎiyuēzuówǎnjīngcáifāngshěnggōnghuángliángmèngshěhuáxuānfǎnběnháiyuánchūzhōngzuòxiānshāndòngměngmèngduànpānyuánliàngǒngpēngqiānchūfēngxiānxìngyuèyuán

马钰

马钰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 7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¹(dàn)²烟如柳。垂翠幕³,结同心,待郎熏绣衾(qīn)
译文:两人的相见越来越稀少,她思念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久,离愁别绪让她无心妆饰,那浅浅的眉毛好像淡烟中的柳叶。夜里她垂下翠绿的帘幕,系上同心结,独自卧在熏香的绣被中,期待情郎能够前来与她相会。
注释:¹眉浅:谓眉色浅淡,如淡烟中的柳叶。²澹:通“淡”。³翠幕:指翠色的帘幕。一作床头锦帐讲,亦通。⁴待:鄂本作“侍”。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bìn)¹美人愁绝²。宫树暗³,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译文:城头的月亮白如霜雪,思念的情郎不见踪影,蝉鬓的美人满怀愁思。庭院中树木的影子渐渐转暗,天空中银河横斜,漏壶中的浮箭报晓,天就快亮了。她又度过了一个辗转难眠的夜,见到这黎明的景色更会产生悲苦之情。
注释:¹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崔豹《古今注·杂注》:“魏文帝宫人绝所爱者,有莫琼树……琼树乃制蝉鬓,飘渺如蝉,故曰蝉鬓。”²愁绝:愁极。³宫树暗:破晓时庭院中的树影转暗。⁴鹊桥:指银河。银河横斜,谓夜将尽,天将明。⁵玉签:报更的器具。《陈书·世祖记》:“每鸡人司漏传更签于殿,乃令送者必报签于阶石之上,令鎗然有声。”⁶报明:报天晓。

  此词完整地描写闺中女子彻夜等待情人到来而终至绝望的情景。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上片六句,首两句用赋法,运用简洁明净的语言,交代青年男女倍受离别之苦的折磨,直叙“相见稀,相忆久”,点明远人离去已久,由此引出闺中女子浅淡如柳的眉黛,显示其娴雅柔静的气质和孤寂凄凉的意绪。“眉浅”一句,写因相思相忆,无由与远人相见而懒画蛾眉,眉薄妆浅,其谁为容,将心情外化,以形写情。尽管如此,她仍然心怀希冀,下面“垂翠幕”三句,女子移步闺房,放下了翠幕,准备就寝,却又用锦带结着同心结,又用薰香薰了绣被。这几个动作,表现了女子的一片痴情,她在“待郎”归来。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下片六句,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情人终究没有出现,女子却是彻夜无眠。女子空对城头上的一轮冷月,内心更感悲楚。“蝉鬓美人愁绝”,简直是痛彻心扉,把一位深夜独坐的怨女形象,非常真切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结末三句描写黎明光景,深受离别折磨的女子又熬过了这一个漫漫长夜。除“蝉鬓美人愁绝”一句为赋法外,“城上月”两句和“宫树暗”两句,都是女子所见,“玉签”一句,写所闻。正是在这“见闻”之中表现了女子的无眠和“愁绝”。作品运用了正面烘托和反面映衬的手法,将清夜的冷月、幽暗的宫树、玉签的报晓,皆透过清冷的景致渲染出凄苦的情感氛围;然而“结同心”、“鹊桥横”等痴情苦语,又很自然地流露出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可是她的期待之情越是殷切,失落之苦便更见沉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参考资料:
1、 王克俭主编,温庭筠 晏殊诗词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第39页

gènglòuzi··xiāngjiàn--wēntíngyún

xiāngjiànxiāngjiǔméiqiǎndànyānliǔchuícuìjiétóngxīndàilángxūnxiùqīn

chéngshàngyuèbáixuěchánbìnměirénchóujuégōngshùànquèqiáohéngqiānchūbàomíng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甆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
孤峤(qiáo)蟠烟¹,层涛蜕月²,骊(lí)³夜采铅水。汛远槎(chá),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甆(cí)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¹⁰
译文:孤独耸立的海中礁石上缭绕着浓烟,层层云涛蜕尽二淡月出现,鲛人趁着夜晚,到骊宫去采集清泪般的龙涎。风送竹筏随着海潮去远,夜深时龙涎和着蔷薇花的清露进行研炼,化作心字形篆香而令人凄然魂断。龙涎装入红甆盒后用文火烘焙,又巧妙地制城经营的指环。点燃时一缕翠烟萦绕在幕帘,仿佛是海气云天。
注释:¹孤峤蟠烟:孤峤指的就是传说中龙所蟠伏的海洋中大块的礁石;蟠烟,蟠绕的云烟,就是龙上罩护的云气。²层涛蜕月:波涛映月如闪动的龙鳞。³骊宫:谓骊龙所居之地。“骊”字盖指骊龙而言。⁴铅水:骊龙的涎水。黑龙称为骊龙,成语有“探骊得珠”。⁵汛远槎风:采香的人乘木筏(槎)随潮汛而去。⁶梦深薇露:龙涎香要用蔷薇水(香料)调制,这里把龙涎作为有情之物来写——对故乡的离梦渗透了蔷薇水。薇露:意指蔷薇水是一种制造龙涎香时所需要的重要香料。⁷断魂心字:“心字”原来正是一种篆香的形状。⁸红甆候火:红甆,指存放龙涎香之红色的甆盒。候火,指焙制时所需等候的慢火。⁹冰环玉指:香制成后的形状,有的像白玉环,有的像女子的纤纤细指。¹⁰依稀海天云气:焚香时,前面引的《岭南杂记》说龙涎香“能聚香烟,缕缕不散”,好像把故居的“海天云气”都带回来了。
几回殢娇半醉。翦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惜余熏,空篝素被。
几回殢(tì)¹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²。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³。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màn)惜余熏,空篝(gōu)素被
译文:暗想从前,她不知道有多少次撒娇耍蛮,故意喝的半醉不醉,轻轻的把灯火往碎剪。更兼故乡的溪山,飘扬着轻雪漫漫,我们把小窗一关,那情味真是令人感到陶醉香甜。而今,我如同荀令老去,早已忘却昔年酒宴间那温馨与缠绵。徒然爱惜当年留下的余香,已然把素被放在空空的熏笼上,以此来熨贴一下伤透的心田。
注释:¹殢娇:困顿娇柔。这里开始回想焚香的女子。“殢”原为慵倦之意,此处意为半醉时的娇慵之态,自当为男子眼中所见女子之情态。²花碎:这花是灯花。³小窗深闭:在故乡,外面雪花纷飞,屋内却红袖添香,纤手挑灯,读书养性两相宜,确实是太好了。⁴荀令:指的是三国时代做过尚书令的荀彧,爱焚香。⁵谩惜余熏,空篝素被:篝,是指熏香所用的熏笼,香于笼中而熏的衣物。

  龙涎香是海洋中抹香鲸之肠内分泌物,并非龙吐涎之所化。抹香鲸是一种海上鲸鱼,长达五六丈,鼻孔位于头上,常露出水面喷水,想象为龙,据传有云气罩护。“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叙写词人对于龙涎所产之地以及鲛人至海上采取龙涎之情景的想象。“蟠烟”二字所写的蟠绕的云烟,指的就是传说中之所谓“上有云气罩护”,而作者在“烟”字上用一“蟠”字,想到龙蛇之类的“蟠”伏。短短的四个字,作者已写出了他对于龙涎之产地和海峤的奇妙想象。次句“层涛蜕月”写鲛人至海上采取龙涎时之夜景。“蜕月”,使人引起对龙蛇的联想,意谓月光在层涛中的闪动,如同自层层波浪的蜕退中吐涌而出,又正似龙蛇之类鳞甲的蜕退。“蜕”字,即紧扣题目,又写出月光闪动的情景,是用得极奇妙而又极为恰当真切的一个字。而且此一“蜕”字,正好与上一句的“蟠”字遥遥相对,文法上极工整,同样强烈地暗示着对于神话中所传说的“龙”的想象。“骊宫夜采铅水”,“骊宫”为骊龙所居之地,遥应首句“蟠烟”的“孤峤”。“夜”指取龙涎时为夜晚,和前面所表示的“月”相应。而且用“铅水”以代龙涎,为读者提供了极为多义的暗示。龙涎乃是铅水,是一种白色的,有香气的铅水。

  至于就章法结构而言,则从首句“孤峤”之写地,次句“蜕月”之写夜,至第三句“采铅水”之写事,过渡自然,而不平淡。“汛远槎风”便写其和“骊宫”相去已远。下面“梦深薇露”,写此龙涎被采去以后之遭遇。然则此远离故土之龙涎当其在“薇露”之香气中共同研碾之时,怀念过去,梦想未来。故曰“梦深薇露”也。“化作断魂心字”,作者既将龙涎视为如此有情之物,于是此有情之龙涎遂于经过一番研碾之后化而为“断魂”之“心字”。“心字”原为龙涎香被制成之后所可能实有之形状,只是作者在“心字”前又加了“断魂”二字,更着重描写龙涎化为“心字”以后凄断的心魂。自“汛远槎风”之遥远的追忆,经过“梦深薇露”之磨碾的相思,到“化作”“心字”的凄断的心魂,想象之丰富,感受之深锐,则非常人所能揣度也。

  “红甆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写龙涎被焙制成的各种形状,和被焚时的情景。“冰环玉指”当指龙涎香制成的形状。王沂孙把“冰环”与“玉指”连言,如同写女子之纤手玉环,遂使读者顿生无数想象。前面还有着“乍识”二字,用得奇巧。一“乍”字但通出初睹佳人的惊喜之状,写出龙涎香之珍贵与味之精美。“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真切地写出了龙涎香被焚时“翠烟浮空,结而不散”的实景,而且更在帘前一缕翠影的萦回中,暗示了无数磨难而不毁两情缱绻的相思,更在海天云气的依稀想象中,暗示了无限对当年海上的“孤峤蟠烟”的怀念。

  上阕在一缕香烟的萦回缥缈中,把对龙涎香制作的过程做了总结。下阕从“几回殢娇半醉”到“小窗深闭”,通过上阙龙涎香本身的叙写,而开始回忆起当年在焚香之背景中的一些可怀念的情事来。

  “几回”是怀想当年之事也。此着重写焚香一事。“剪春灯、夜寒花碎”,接写女子之动作,写一女子之剪灯花而已,春是“春”灯,花为碎花,便显出了无限娇柔旖旎之情调,“夜寒”则以窗外之寒冷反衬窗内之温馨。“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窗外的严寒飞雪“深闭”的“小窗”中“殢娇半醉”之人的“剪春灯”此处写情写事,出语甚妙。“故溪”,原为当日故园家居时所经常享有之情事,又遥遥与前面的“几回”相呼应。龙涎香之所以可贵,原在其有着一种“翠烟浮空,结而不散”的特质,特别是在“密室无风处”。此处写人事是虚笔,实乃写龙涎香也。

  “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把前面所着意描写的焚香、剪灯等温馨旖旎的情事,蓦然一笔扫空,有无限悲欢今昔之感在于言外。“荀令”素爱熏香。“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王沂孙意为如今之荀令已经老去,无复当年爱熏香之风情况味矣。“顿”字,刻意描写光阴之消逝、年华之老去恍如石火、电光之疾速。“樽前”则正与前面之“殢娇半醉”相呼应,可见其温馨如彼之往事,固久已长逝无回,甚至在记忆中也难于追忆了。因而“总忘却”忘却不易,因此“谩惜余熏,空篝素被”,无限往事虽空而旧情难已。如今既已不复有熏香之事,是“篝”内已“空”矣。独留一丝怅然而已。

  然而此“余熏”虽然尚在,而往事则毕竟难回,故曰“谩惜余熏”也。王沂孙此词,于结尾之处,写一种难以挽回的悲哀,让人低回宛转、怅惘无穷,所写的主题虽然只是无生命、无感情的龙涎香,多借用典故,但在丰富的想象和精心地组织和安排下,让“物”有人情。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212-2216

tiānxiāng ·yǒnglóngxiánxiāng

wángxùn sòngdài 

qiáopányān céngtāotuìyuè gōngcǎiqiānshuǐ xùnyuǎncháfēng mèngshēnwēi huàzuòduànhúnxīn hónghòuhuǒ háizhàshí bīnghuánzhǐ yíngliáncuìyǐng hǎitiānyún 
huíjiāobànzuì jiǎnchūndēng hánhuāsuì gènghǎofēixuě xiǎochuāngshēn xúnlìngjīndùnlǎo zǒngwàngquè zūnqiánjiùfēngwèi mánxūn kōnggōubèi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大江东去,长安¹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厌舟车²,喜琴书³,早星星鬓(bìn)瓜田暮。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译文:江水滔滔东流入海,车轮滚滚西往长安,我为了博取和保持功名走遍了天南海北。厌恶了车马舟船的旅途劳顿,喜欢悠闲自在地抚琴读书,我早已两鬓斑白像种瓜的召平到了暮年。心里知足了,功名也就满足了。深居高位,有高的苦处;身居低位,有低的苦处。
注释:山坡羊:曲牌名。北曲中吕宫、南曲商调,都有同名曲牌。¹长安:今西安。²厌舟车:厌倦了舟车之苦,有了退隐之想。³喜琴书:喜欢退隐弹琴读书。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云“乐琴书以消忧”。⁴星星鬓影:两鬓斑白如星。⁵待:将要。

  首三句写出作者早年为功名利禄奔波于大江南北的辛酸和痛苦。“大江东去”袭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占》,但却没有苏词的豪放。它与次句“长安两去”形成对仗,作者在小令《塞鸿秋》所写的“功名万里忙如雁,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自如练”,也是此意。只不过一气呵成,连用四个长句构成“连璧对”。更为酣畅淋漓罢了。

  中间三句作者用陶渊明及召平典来写隐居生活。“厌舟车,喜琴书”。喜琴书即陶渊明在《归来去兮辞》中所写的那种文人雅士的诗意生活。一厌一喜,对比鲜明,文气跌宕有致。时人刘将孙称赞薛昂夫:“以公侯胄子人门家地如此,顾萧然如书生,厉志于诗,其志意过流俗远矣。”(《九皋诗集序》)可见,这并非是作者的自我标榜,而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瓜田暮”是用典,表示隐居生活。据《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是一个非常具有政治远见的有才之士。韩信被诛以后,刘邦派使者拜萧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他为萧何剖析利害关系,劝其让封不受。召平于秦亡汉兴后之所以高蹈远祸,归隐不仕,当是对刘邦大肆屠杀功臣的行为有所不满。在薛昂夫售勺散曲中多次提到召平,如“召圃无荒地”(《双调·庆东原》)、“瓜苦瓜甜,秦衰秦盛,青门浪得名”(《中吕·朝天曲》)等。作者在官场竞逐中青春消尽,两鬓如霜,极度厌倦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憧憬向往着召平式的隐逸生活。虽然这种隐居生活注定要远离名利,但“心待足时名便足”,只要能摆脱“名缰利锁”,像召平那样甘于寂寞和平淡,就一定能够让生命自在徜徉。

  末尾“高,高处苦;低,低处苦。”是指个人命运的得失穷达。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较多表现的是“低,低处苦”。即文人的困顿不遇。“高,高处苦”则相对表现的较少。所谓高处苦,这当是作者对宦海生涯的真切体验,而非一般文人想象之词,当然,相对于张养浩所说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此作还是过于拘泥于个人的成败得失,在境界上稍逊一筹。

  此曲抒写作者身居宦海的苦闷与自省。作者虽有退隐之想,却并未做到。说只要心满足也就得到满足,又说在高处做官也苦,在低处隐居也有低处的苦,道出了人生的矛盾,表现了真实的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1、 周青云.历代诗词曲精选.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497
2、 陈鹏、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湖北:崇文书局,2016:275
3、 李修生.元曲大辞典.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227

shānyáng··jiāngdōng--xuēáng

jiāngdōngzhǎngān西wèigōngmíngzǒubiàntiānyànzhōuchēqínshūzǎoxīngxīngbìnyǐngguātiánxīndàishímíng便biàngāogāochùchù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lù)¹明秋月²,南湖³采白蘋(pín)
译文:清澈的湖水在皎洁月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南边的湖面上,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月光下采撷着白蘋。
注释:渌水曲:古乐府曲名。¹渌水:即绿水,清澈的水。²明秋月:在秋夜的月亮下发光。“明”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月:一作“日”。³南湖:即洞庭湖。⁴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又称“四叶菜”“田字草”,是多年生浅水草本,根茎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之上。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荷花娇欲语¹,愁杀²荡舟人³
译文:含苞待放的荷花简直就象一位娇媚多情的少女欲语还休,让人不免神魂摇荡,无限哀婉惆怅起来。
注释:¹欲语:好像要说话。²愁杀:即“愁煞”,愁得不堪忍受的意思。杀:用在动词后,表示极度。³荡舟人:这里指思念丈夫的女子。

  此诗描写的是一幅迷人的胜似春光的秋景。首句写景,诗人就其所见先写渌水,南湖的水碧绿澄彻,一至映衬得秋月更明。一个“明”字,写出南湖秋月之光洁可爱。次句叙事,言女子采白苹。三、四两句构思别致精巧,“荷花”不仅“娇”而且“欲语”,不特“欲语”而且十分媚人,一至使荡舟采苹的姑娘对她产生妒意。这两句诗,选词甚妙,设境奇绝,把荷花写活了,把境界写活了。末两句诗写出典型的南方秋景,不仅无肃杀之气,无萧条之感,而且生气勃勃,胜似春日;从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诗人愉悦的情绪。

  对此诗的理解,也有人认为是写一位男子在劳作中对爱人的思念。按这样理解,这首诗就与《诗经》开篇《国风·周南·关雎》极为相似,它们都选择了渌水荡舟的背景。不过《关雎》中或愁或思,或得或喜,都溢于言表;而这首《渌水曲》虽也直言“愁杀”,但语气隐忍克制,如雾里看花,热泪欲零还住。《关雎》中由思而愁,由得而喜,情节十分完整,意态高雅,从容而颇具富贵气象;而《渌水曲》则似唯有无边愁怨,不着际涯,正是抉择其寂寞凄凉之状。《关雎》中,哀止于“反侧”;《渌水曲》中,心含悲凄仍不忘劳作,都可谓哀而不伤。

shuǐ

bái tángdài 

shuǐmíngqiūyuè náncǎibáipín 
huājiāo chóushādàngzhōurén 
过韶阳,璇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罄寰宇、荐殊祥。吾皇。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并景贶、三灵眷祐,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
过韶阳,璇(xuán)枢电绕,华渚(zhǔ)虹流,运应千载会昌。罄(qìng)(huán)宇、荐殊祥。吾皇。诞弥月,瑶图缵(zuǎn)庆,玉叶腾芳。并景贶(kuàng)、三灵眷(juàn)祐,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shāng)
译文:刚过美好温暖的春天。电光环绕北斗星,星如虹流于华渚,国运千载会当兴盛隆昌。进献全天下不同寻常的运瑞。怀胎十月产期满,我皇诞生,皇图有继,普天同庆。金枝玉叶芬芳,五色云气升腾。上天赐予奇异美景,天地人三灵保佑眷顾,秀挺英哲,足以超越前王。年年遇逢四月清和嘉节,赏赐全国举杯祝贺。
注释:过韶阳:刚过美好温暖的春天。韶:美好,阳:温暖,指春天。璇枢电绕:璇是北斗七星第二星,枢为第一星,此处代指北斗七星;电绕,电光环绕。电绕北斗星的异常天象是祥瑞的征兆,传说黄帝生时电光绕北斗。华渚虹流:华渚,古代传说中的地名;虹流,像流动的长虹。传说有星如虹,流于华渚,则少昊生。运:时运,国运。罄:容器名,此处指尽。环宇:整个宇宙。荐:进献。诞弥月:足月而生。瑶图:指天空上出现的美好图画。缵:继续。玉叶:此指皇室子孙。腾芳:散发出芬芳的香味。此指人才华横溢。景贶:即贶景,上天赐予的奇异美景挺:突出。掩:掩盖。清和:农历四月的别称。率土:普天之下的土地。称觞:举杯祝贺。
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鹓行。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
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彤庭舜张大乐,禹(yǔ)会群方。鹓(yuān)行。望上国,山呼鳌()(biàn),遥爇(ruò)炉香。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愿巍(wēi)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
译文:不论边远的属国还是中原地区,都不远万里梯山航海而来。朝廷内奏起象征教平音和、君圣臣贤的舜之“韶”乐,像大禹一样全聚各路诸侯。朝班如鹓鹭井然有序。附属国仰望宗主国,山也呼唤,鳌也鼓舞,遥燃香炉。我皇犹如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仰望祝寿:祝我皇寿比南山,万寿无疆。愿崇高的皇位和帝王基业,与天地同长久!
注释:无间:没有间隔,此处指亲密无间。要荒:边远荒僻之地。梯航:梯山航海,比喻长途跋涉,经历险远的旅程。彤庭:皇宫大殿,汉代皇宫的中庭都漆成红色,称彤庭,后泛指皇宫。舜张大乐:像舜那样举行盛大宴会。禹会群方:禹王会见各个地方的部落首领。鹓行:鹓,传说中与鸾凤同类的鸟,其飞行序列井然。鹓行:比喻朝臣上朝时序列井然的样子。上国:宋代之时,宋朝的附属国人把宋朝称为上国。山呼:旧时臣子对君主祝颂的礼节,指臣子向君主三叩头,每叩一头喊一声万岁,第三次叩头则喊万岁万万岁,称为山呼。抃:鼓掌。爇:点燃。就日:古时人们把皇帝比作太阳,就日就是接近皇帝。瞻云:向上观,把宋仁宗比作高立于云端之上的神。巍巍:高大的样子。宝历:指国祚,一个王朝理论上应该维持的时间。鸿基:伟大的基业。

  这是柳永为宋仁宗祝寿而作的一首词。词人引经据典,搜尽《诗经》、《史记》、《汉书》、《宋书》等书中溢美之词,并将仁宗的诞生与黄帝轩辕氏、颛顼高阳氏的诞生等而视之,极尽颂扬之能事。仿佛是在向世人证明,我柳永写《鹤冲天(黄金榜上)》而落第,不是仁宗的缘故;“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也不是在向仁宗发牢骚;“奉旨填词”,更不是对仁宗的不敬。恰恰相反,仁宗才是对我有知遇之恩的人。我要写出最美的祝寿词献给仁宗帝,既为报恩,也为洗冤!据考,柳永恰当仁宗亲政之第一年及第的,其受仁宗沾溉则无疑,三年之后,柳永写了这首词。由此可推知,柳永因所谓“薄于操行”,尝作“浮艳淫冶”之词而被“深斥”不第,决其事者应当为章献刘皇后而非仁宗。千年冤屈,柳永洗之。

  极其美好的时光。电光旋绕北斗,星如虹流华渚,国运千载会当兴盛隆昌。进献全天下不同寻常的祥瑞。怀胎十月产期满,我皇诞生,皇图有继,普天同庆。金枝玉叶芬芳,五色云气升腾。并赐予祥瑞的天、地、人之灵眷顾保佑,秀挺英哲,足以掩盖前王。年年遇逢四月清和嘉节,赏赐全国举杯祝酒。

  不论属国中原,都不远万里梯山航海而来。朝廷内奏起象征教平音和、君圣臣贤的舜之《韶》乐,如大禹时全聚各路诸侯。朝班如鵷鹭井然有序。附属国仰望宗主国,山也呼唤,鳌也鼓舞,遥燃香炉。我皇犹如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仰望祝寿:祝我皇寿比南山,万寿无疆。愿崇高的皇位和帝王基业,与天地同长久!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