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相看百虑无,才过旅邸便呼卢。
热中更不知行李,却把黄粱付老夫。
年少相看百虑无,才过旅邸便呼卢。
热中更不知行李,却把黄粱付老夫。
陈藻

陈藻

宋福州福清人,字元洁,号乐轩。师事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不仕,授徒不足自给,课妻子耕织以为生。卒年七十五。私谥文远。有《乐轩集》。 ▶ 27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¹东去,浪淘²尽,千古风流人物³
译文:滚滚长江向东奔流而去,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滔滔巨浪淘尽了多少杰出的英雄人物。
注释:¹大江:指长江。²淘:冲洗,冲刷。³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故垒¹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²赤壁。
译文:旧日营垒的西边,有人说,那儿是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
注释:¹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²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空 一作:崩云)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¹。(穿空 一作:崩云;拍岸 一作:裂岸)
译文:只见徒峭纷乱的岩壁耸入云霄,汹涌澎湃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无数堆雪白的浪花。
注释:¹雪:比喻浪花。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译文:雄壮的江山奇丽如画,一时间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¹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²,雄姿英发(fā)³
译文:我不禁遥想起当年的周公瑾,美丽的小乔刚嫁给他,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
注释:¹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小乔初嫁了: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³雄姿英发: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¹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qiáng)(lǔ)²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译文: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将曹军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注释:¹羽扇纶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²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故国神游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fà)²
译文: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应笑我多愁善感,以至于过早生出了白发。
注释:¹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的倒文。华发:花白的头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同:樽)
人生如梦,一尊还(huán)(lèi)江月¹。(人生 一作:人间;尊 同:樽)
译文:人生在世犹如大梦一场,还是洒一杯酒祭献给江中伴我的明月吧!
注释:¹一尊还酹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同“樽”,酒杯。酹:把酒浇在地上,表示祭奠。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阙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已改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近。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

  “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人郎“,故下阕便全从人郎引发。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与人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人瑜身上。然而写人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之时,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人瑜,如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人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苏轼在这里极言人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故国“两句便由人郎转到自己。人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孔子曾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苏轼从人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志,而是把人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在苏轼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人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所以苏轼在与人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人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尊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这种超然远想的文字,宛然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

  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这首《念奴娇》词及其作于同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此词自问世后,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誉之者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其“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贬之者如俞文豹《吹剑续录》所云:“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幕士的言论表面上是从演唱风格上区分了柳、苏二家词风的不同,但暗含有对苏词悖离传统词风的揶揄。清代更有人认为此词“平仄句调都不合格“(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朱彝尊《词综》并详加辩证,亦可谓吹毛求疵者。

  《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时间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咏赤壁,下阙怀人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上阙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人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人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人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用豪壮的情调书写胸中块垒。

  诗人是个旷达之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长江的非凡气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之感。人瑜的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羡。

niànjiāo ·chìhuái怀

shì sòngdài 

jiāngdōng làngtáojìn qiānfēngliúrén 
lěi西biān réndàoshì sānguózhōulángchì 
luànshíchuān穿kōng jīngtāopāiàn juǎnqiānduīxuě  (chuān穿kōngzuò bēngyún )
jiāngshānhuà shíduōshǎoháojié 

yáoxiǎnggōngjǐndāngnián xiǎoqiáochūjiàliǎo xióng姿yīng 
shànguānjīn tánxiàojiān qiánghuīfēiyānmiè  (qiángzuò qiáng )
guóshényóu duōqíngyīngxiào zǎoshēnghuá 
rénshēngmèng zūnhuánlèijiāngyuè  (rénshēngzuò rénjiān zūn  zūn )

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
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
译文:陡峭的岸边狂风大作,凄冷的房屋里只有点点微弱烛光。
岭猿霜外宿,江鸟夜深飞。
岭猿霜外宿,江鸟夜深飞。
译文:猿猴露宿在结霜的山岭,深夜时分江边还有鸟儿飞过。
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
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
译文:身着短衣独自坐着,手握宝剑悲歌长叹。
烟尘绕阊阖,白首壮心违。
烟尘绕阊(chāng)(hé)¹,白首壮心违。
译文:烟尘环绕着那雄伟宫门,已是两鬓斑白,满怀壮志却无处施展。
注释:¹阊阖:阊阖门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门,后泛指宫门或京都城门,借指京城、宫殿、朝廷等。

--

juéànfēngwēidònghánfángzhúyǐngwēilǐngyuánshuāngwài宿jiāngniǎoshēnfēi

zuòqīnxióngjiànāitànduǎnyānchénràochāngbáishǒuzhuàngxīnwéi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浮萍¹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译文:浮萍依附在清水上,随着风儿四处漂流。
注释:¹浮萍:一种水生植物,比喻无依无靠,随波漂流的女子。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
结发¹辞严亲,来为君子仇²
译文:成年束发辞别父母,成为了夫君的伴侣。
注释:¹结发:汉族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²仇:伴侣。
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kè)¹发朝夕,无端²获罪尤。
译文:从早到晚恭敬勤恳,遭受罪怨毫无缘故。
注释:¹恪勤:恭敬勤劳。²无端:一作“中年”。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
发昔蒙恩惠,和乐如瑟(sè)¹
译文:从前蒙受您的恩惠,如奏琴瑟欢乐和穆。
注释:¹瑟琴:出自《诗经》,“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
何意今摧颓(tuí)¹,旷若商与参。
译文:为何现在岁月蹉跎,远隔如商与参两宿。
注释:¹摧颓:蹉跎。
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zhū)(yú)¹自有芳,不若桂²与兰。
译文:茱萸自有它的香气,却不如肉桂和兰芷。
注释:¹茱萸: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佩茱萸,中国岁时风俗之一。²桂:应为樟科肉桂,非桂花。兰为何种植物,今尚有争议。
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
新人虽可爱¹,无若故所欢。
译文:新人即使令人怜爱,不如过去所爱的人。
注释:¹可爱:一作“成列”。
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
行云有返期,君恩傥(tǎng)¹中还。
译文:流云有返回之时,您的爱也许回转中途。
注释:¹傥:或者。
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
(qiè)¹仰天叹,愁心将何愬(sù)²
译文:悲伤地仰天叹息,忧心将到哪里去倾诉?
注释:¹慊慊:心不满足貌;不自满貌。²愬:同“诉”。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
日月不¹恒处,人²生忽若寓³
译文:日月不会永在天上,人生短暂如同寄宿。
注释:¹不:一作“无”。²人:一作“所”。³寓:一作“遇”。
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
悲风来入怀¹,泪下如垂露。
译文:悲伤的风吹入帷帐,泪水跌落像滴露珠。
注释:¹怀:一作“帷”。
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¹(qiè)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译文:打开箱子制作衣裳,裁剪缝纫洁白绢布。
注释:¹发:打开。一作“散”。
西山龙蟠几千里,力尽西风吹不起。
西山¹龙蟠(pán)²几千里,力尽西风吹不起。
译文:龙盘踞在太行上绵延几千里,(所以)尽西风之力也无法将山吹起。
注释:¹西山:太行山。²龙蟠:龙环绕、盘踞状。
夜来赤脚踏苍鳞,一著神鞭上箕尾。
夜来赤脚踏苍鳞¹,一²³神鞭上箕(jī)尾。
译文:(某天)夜晚“我”赤脚走在龙身上,一挥鞭就驱策着神龙上达云霄。
注释:¹苍鳞:龙鳞。²一:垫字,无意义,不译。³著:挥鞭。
天风泠泠清入肌,醉抱明月人间归。
天风泠(líng)¹清入肌,醉抱明月人间归。
译文:天上的风清冷凄寒,侵入肌肤,我乘着醉意抱走天上的月亮并将它带回人间。
注释:¹泠泠:清凉,凄清的样子。
嫦娥洒泪不敢语,银河鼓浪沾人衣。
嫦娥洒泪不敢语,银河鼓浪¹沾人衣。
译文:嫦娥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哭泣,(回程的路上)银河翻起波涛沾湿了我的衣服。
注释:¹鼓浪:翻起波涛。
寄谢君平莫饶舌,袖中此物无人知。
寄谢¹君平²莫饶舌³,袖中此物无人知
译文: “我”会希望严君平不要将这件事情讲出来,(这样)我袖中藏着的月亮就没有人会知晓了。
注释:¹寄谢:答谢;报答。²君平:此处引用严君平的典故,字君平,西汉蜀郡(今四川)人。严遵好老庄思想,隐居不仕,在成都以卜筮为生。³饶舌:多嘴;作者希望(像)严君平(一样高明的术士)不要将自己上天揽月的事情说出去。⁴袖中此物:即指从天上带回人间的月亮。

  在元代前的理学家中,刘因的文学成就最为突出,其诗歌创作各体兼备,尤以七古见长,此诗即是他的七古名作之一。

  此诗气势充沛,奇丽雄峭,有韩愈诗“其力大,其思雄”的特点;然其想象西山(太行山)之大,从而梦游上天,“醉抱明月”以归。其中“赤脚踏苍鳞”“天风冷冷”“银河鼓浪”等,皆是险怪瑰丽的意境,兼有李贺诗的特色;而豪情气势,奇想夸张,又兼有太白遗风。可以说他是兼采众长融变为自己独特风格的。

  另外本诗想象奇特,不落窠臼,展现了刘因自铸伟词的能力;多细腻的细节描写,叙事连贯通畅,尾句巧妙地运用典故点缀,意境交融,体现了其精巧的构思。总体来说语言平和流畅,趣味盎然,不失为一首佳作。

参考资料: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2、 黄琳《论元初诗人刘因的诗歌创作成就》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shān--liúyīn

西shānlóngpánqiānjǐn西fēngchuīláichìjiǎocānglínzheshénbiānshàngwěi

tiānfēnglínglíngqīngzuìbàomíngyuèrénjiānguīchángélèigǎnyínlàngzhānrén

xièjūnpíngráoshéxiùzhōngrénzhī

流水平桥,一声杜宇,早怕雒阳春暮。杨柳梧桐,旧梦了无寻处。拚午醉日转花梢,甚夜阑风吹芳树?到更残月落西峰,泠然胡蝶忘归路。
流水平桥,一声杜宇¹,早怕雒(luò)阳春暮。杨柳梧桐,旧梦了无寻处。拚午醉日转花梢,甚夜阑²风吹芳树?到更残月落西峰,泠然³胡蝶忘归路。
译文:在河水涨满的桥上,听到一声杜鹃啼叫,就担心春色匆匆别了洛阳。春风杨柳月下梧桐,哪里还有寻找旧梦的地方?午后喝醉了酒,看着阳光转上花梢,夜深后风吹过芳树声声作响。到了更漏滴残的时候,明月落下了西峰,翩然飘飞的蝴蝶已把归路遗忘。
注释:属纩:谓用新棉置于临死者鼻前,察其是否断气。代指临终。¹杜宇:杜鹃鸟之别称。²阑:残,尽,晚。³泠然:轻妙貌。
关心一丝别挂,欲挽银河水,仙槎遥渡。万里闲愁,长怨迷离烟雾。任老眼月窟幽寻,更无人花前低诉。君知否,雁字云沉,难写伤心句。
关心一丝别挂,欲挽银河水,仙槎(chá)¹遥渡。万里闲愁,长怨迷离烟雾。任老眼月窟²幽寻,更无人花前低诉。君知否,雁字³云沉,难写伤心句。
译文:心中常存一丝挂牵,就想要引来银河之水,伴送寻仙遥渡的竹筏木桨。这种绵延万里的忧愁,使人始终抱怨烟雾一片迷茫。任凭我老眼昏花在月官中苦苦搜寻,也没有什么人会在花前低声倾诉衷肠。你知道吗?即使雁群从云间落下,也难写我心中的悲伤。
注释:¹槎:木筏。²月窟:月止宿之所;月宫。³雁字:雁群飞时,列“一”字或“人”字形。

  这首长调是作者读了一则《邵康节遗事》有所感兴而写的。邵雍,字尧夫,谥康节,是北宋哲学家,对易理研究很深,居洛阳四十余年,遗事很多。这则遗事是说在他临终的时候,听见窗外有人说话,惊问是在说什么? 并且说,我以为是幽州光复了呢! 声细如缕,不多时就去世了。作者对这则遗事感到的是什么?看来核心是“我道复了幽州”。幽州是中国的古十二州之一,历代所指区域虽有些变化,多数是指京兆(今北京周围)冀北一带。在北宋后期常为辽所占据。邵雍是北宋人,临死前还对这些失地有所关怀。王夫之曾在桂林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不出,但他作为明遗民对明朝的灭亡兴复还是十分关心的。而当时情况,大局已定,恢复无望,所以他在词中也没有寄托多大希望,只是表达了感叹和怀恋之情而已。

  词的开头三句:“流水平桥,一声杜宇,早怕洛阳春暮。”既是以写景兴起,也兼及邵康节当时的情况。杜宇是鸟名,据《成都记》记载: 杜宇本是古蜀帝的名字,又号望帝;死后其魂化为鸟,名杜鹃,亦曰子规,啼声凄哀,常借喻凄怆景象。王夫之并不是洛阳人,这里为什么要提洛阳呢?这就是因为邵雍当时居洛阳,这里就暗喻小序中的邵康节遗事; 又据《闻见录》: 洛阳旧无杜鹃,邵康节行天津桥,忽闻杜鹃声,曰: 不及十年其有江南人以文字乱天下者乎?这些故实亦可转用。以下承接两句:“杨柳梧桐,旧梦了无寻处。”前句借喻春秋,是说过了多少春秋,旧梦是无处可寻了。这旧梦是什么?这里有邵康节的梦幻,也有作者的梦想;也就是遗事中那句话的真实涵义。“春午醉、日转花梢,甚夜阑、风吹芳树。到更残、月落两峰,泠然蝴蝶忘归路”一大段四长句,极写作者“有感”的怅望之情。时间采用了日午、黄昏、深夜三个节序,前三句连用了中间带逗的句式,归结于蝴蝶迷梦的怅惘意境,笔法上极尽迭宕、迷惘、缠绵之致。“泠然”,《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有潇洒凄清之意。这里的“蝴蝶”也可以庄周的蝴蝶梦解,与前句旧梦相呼应,意境较好。上片可以分为这三个段落来读,表达了由邵康节遗事结合眼前的景色,触发作者的情怀。

  下片则将思路更扩展到霄汉,延伸到古典中去,以寻求对所关心问题的解答。但这是枉然的,没有人可以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下半阕也可以分三段来读。前三句作一段: “关心一丝别挂,欲挽银河水,仙槎遥渡。”第一句是语意双关的句子,既指邵康节弥留时丝之一息,尚牵挂幽州光复的情况; 也指作者耿耿关怀故明是否有可能光复的思绪。而这正是作者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欲挽银河水”,见杜甫《洗兵马》诗:“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张元干《石州慢》: “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即要击退金兵,收复中原之意。李处全《水调歌头》亦有“胡尘未扫,指挥壮士挽天河”之句。联系序中收复幽州之语,则此处亦有收复中原之意。“仙槎”是个故实。“槎”就是木筏或竹筏。张华《博物志》载有人乘槎直上天河,见到牛郎织女的故事。此处谓词人在收复中原后乘仙槎去寻访故主。亦有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之意。此处亦似有击楫中流,挥师北伐之意。第二段则进一步说,这种愁绪是长远的,而且如同迷蒙的烟雾一样,看不到尽头。“任老眼、月窟幽寻,更无人、花前低诉。” “月窟”即月宫,挚虞《思游赋》:“扰蟾兔于月窟兮,诘姮娥于蓐收”,“蓐收”神仙名。就是用昏花的老眼,到月宫的幽静处寻遍,也找不到你所要寻求的人来向你诉说。最后一段以低沉的句子“君知否、雁字云沉,难写伤心句”作结,是说,即使让会写字传书的鸿雁从云中落下来,它也无法替你写出传递这种伤心的书信。情绪是悲痛的,但郁悒中也蕴藉着洒脱,也是“哀而不伤”的。

  对于这首词,叶恭绰在其《广箧中词》评云“缠绵往复,忠原之遗”,确是表达出作者独创的境界。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论述过:“世讥明词纤靡伤格,未为允协之论。明词专家少,粗浅芜率之失多,诚不足当宋元之续,唯是纤靡伤格……偻指不过数家,何至为全体诟病。洎乎晚季,夏节愍、陈忠裕、彭茗斋、王姜斋(即王夫之)诸贤,含婀娜于刚健,有风骚之遗则,庶几纤靡者之药石矣。”这一段议论还是比较公正的。象王夫之这首词绝无纤靡之感,确具沉郁刚健,有风骚之遗音。

参考资料:
1、 品诗文网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