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食鲜虽少,开酤贱却醇。
不知天地里,何处享全珍。
卖食鲜虽少,开酤贱却醇。
不知天地里,何处享全珍。
陈藻

陈藻

宋福州福清人,字元洁,号乐轩。师事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不仕,授徒不足自给,课妻子耕织以为生。卒年七十五。私谥文远。有《乐轩集》。 ▶ 27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译文:月亮从城头落下去,早晨的霜厚得像雪一样;更鼓从楼上响起来,声音冷涩得仿佛要断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译文:捧着装饼的盘子,走出家门,拖着长声叫卖。这时候,街市上从东到西,一个人还没有呢!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译文:寒冷的北风吹来,像箭一样射在饼上。我担心的不是自己衣服穿得少,而是我的饼会冷掉!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译文:孩子们啊,人们从事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志向应当坚定。男子汉要自食其力,哪能做游手好闲的懒汉呢!

shìjiē--zhānglěi

chéngtóuyuèluòshuāngxuělóutóugèngshēngjué

pěngpánchūshēngshìlóudōng西rénwèixíng

běifēngchuīshèbǐngyōudānyōubǐnglěng

gāobēizhìdāngjiānnánéryǒuqiúānxián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大雅¹久不作²,吾衰竟谁陈?
译文:大雅那样具有规讽意义的诗歌不见已久,如今我也已衰老,此意向谁陈说呢?
注释:¹大雅:《诗经》之一部分。此代指《诗经》。²作:兴。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王风¹委蔓(màn)²,战国多荆榛(zhēn)³
译文:想当初,春秋战国的年代,斯文扫地,文明弃于荆榛与蔓草之中。
注释:¹王风:《诗经·王风》,此亦代指《诗经》。²委蔓草:埋没无闻。此与上句“久不作”意同。³多荆榛:形容形势混乱。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龙虎¹相啖(dàn)²,兵戈³狂秦。
译文:诸侯互相吞并,直到强秦统一六国之时,龙争虎斗,血雨腥风。
注释:¹龙虎:指战国群雄。²啖食:吞食,此指吞并。³兵戈:战争。⁴逮:直到。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正声¹何微茫,哀怨起骚人²
译文:雅正之声微弱,只有屈原行吟洞庭湖边,形影憔悴,悲愤欲焚。
注释:¹正声:雅正的诗风。²骚人:指屈原。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扬马¹激颓(tuí)波,开流荡无垠。
译文:汉朝的扬雄与司马相如虽然文章中兴,开荡诗文的源流。
注释:¹扬马:指汉代文学家扬雄、司马相如。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废兴虽万变,宪(xiàn)¹亦已沦²
译文:然而政治体制已然改变,政风已经沦落,难有好的诗风。
注释:¹宪章:本指典章制度,此指诗歌创作的法度、规范。²沦:消亡。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自从建安¹来,绮(qǐ)²不足珍。
译文:特别是汉末建安时代以来,诗歌已经走上了绮丽浮华的套路,不足为珍贵了。
注释:¹建安:东汉末献帝的年号(196~219),当时文坛作家有三曹、七子等。²绮丽:词采华美。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圣代¹复元古²,垂衣³贵清真
译文:如今圣上要恢复圣古时期尧舜所提倡的清净无为而治,真是天下之大幸福啊。
注释:¹圣代:此指唐代。²元古:上古,远古。³垂衣:意谓无为而治。⁴清真:朴素自然,与绮丽相对。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群才属休明¹,乘运共跃鳞(lín)²
译文:众多才华之士人现在遇到了清明的君主,正是风云际会,大展宏图之时。
注释:¹“群才”句:文人们正逢休明盛世。属:适逢。²跃鳞:比喻施展才能。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文质相炳(bǐng)¹,众星罗秋旻(mín)²
译文:他们正直的品格与粲然的才华交相辉映,就像天上的星星烁烁闪亮。
注释:¹“文质”句:意谓词采与内容相得益彰。²秋旻:秋天的天空。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我志在删述¹,垂辉映千春。
译文:我的志向就是要如孔子一样,用春秋笔法,除邪扶正,让正义辉映千秋。
注释:¹删述:《尚书序》:“先君孔子……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而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希圣¹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译文:希望能像前代圣贤一样完成这一使命,不到获麟那样不合适的时候决不停笔。
注释:¹希圣:希望达到圣人的境界。

  宋朝程颢曾把《论语》的文章比做玉,《孟子》的文章比做水晶,认为前者温润,而后者明锐。一般说来,李白的诗偏于明锐而有锋芒的一路,但这首诗却气息温润,节奏和缓,真正做到了“大雅”的风度。

  开首二句“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是全诗的纲领,第一句统摄“王风委蔓草”到“绮丽不足珍”,第二句统摄“圣代复元古”到最后“绝笔于获麟”。这样开门见山,分写两扇,完全是堂堂正正的笔仗。这两句虽则只有十个字,可是感慨无穷。这里的“大雅”并不是指诗经中的《大雅》,而是泛指雅正之声。雅声久矣不起,这是正面的意思,是一层。然则谁能兴起呢?“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落出“吾”字,表出诗人的抱负,这是第二层。可是诗人这时候,已非少壮,而是如孔子自叹一样“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即使能施展抱负,也已来日无多了,这是第三层。何况茫茫天壤,知我者谁?这一腔抱负,究竟向谁展示、呈献呢?这是第四层。这四层转折,一层深一层,一唱三叹,感慨苍凉,而语气却又浑然闲雅,不露郁勃牢骚,确是五言古诗的正统风度。

  首两句点明正意以后,第三句起,就抒写“大雅久不作”了。春秋而后,以关雎麟趾王者之风为代表的诗三百篇已委弃于草莽之中,到了战国,蔓草更发展为遍地荆棘。三家分晋,七雄争强,虎斗龙争直到狂秦。四句一路顺叙下来,托出首句的“久”字,但如再顺叙下去,文气就未免平衍了,所以“正声何微茫”一句,用顿宕的问叹,转一口气。“正声”即是“大雅”,“何微茫”即是“久不作”,一面回应上文,一面反跌下句的”哀怨起骚人”。《诗经》本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说法,这里把屈原宋玉,归之于哀怨,言外之意,还是留正声于微茫一脉之中。屈宋都是七雄中楚国的诗人,论时代在秦以前,这里逆插一句,作为补叙,文势不平。于是再用顺叙谈到汉朝,“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说明扬雄、司马相如,继楚辞之后,在文风颓靡之中,激起中流,可是流弊所及,正如班固《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中所说:“竞为侈靡闳衍之辞,没其风喻之义”,和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所说“扬马沿波而得奇”一样,荡而不返,开出无边的末流。诗人写到这里,不能象帐册一般一笔一笔开列下去了。于是概括性地总束一下,“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说明以后的变化虽多,但文章法度,总已沦丧。尤其“自从建安来”,三曹七子之后,更是“绮丽不足珍”,这与《文心雕龙·明诗篇》所说:“晋世群才,稍入轻绮”,“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大意相近。诗人反对绮丽侈靡,崇尚清真自然的文艺主张是显而易见的。诗写到这里,自从春秋战国直到陈隋,去古不可谓不远,写足了“大雅久不作”句中的“久”字,于是掉转笔来,发挥“吾衰竟谁陈”了。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这六句铺叙唐代的文运,诗人故弄狡狯,其实半是假话。唐代是近体律绝诗新兴的时代,未尝有所谓“复元古”。唐太宗以马上得天下,高宗、中、睿之间,历经武后、韦后之变,也不尝有所谓垂衣裳无为而治天下。王、杨、卢、骆、沈、宋的诗,虽各有胜处,但用“清真”两字,也只是李白个人的说法,而不足以代表初盛唐的风格。文才处休明之世,乘时运而飞跃,有如鲤鱼踊跃于龙门,繁星罗布于秋天。这里写唐代的进士科,比较真实,但唐代主要以诗赋取士,文胜于质,也未尝有所谓“文质相炳焕”。这些还是枝节的问题,如果唐朝统治者真能如李白这六句诗所写的那样,李白应该早就复兴“大雅”,重振“正声”,也不至于“吾衰竟谁陈”了。这六句与“吾衰竟谁陈”之间的矛盾,说明了诗人这六句是故布疑局,故意地正反相形的。所以下文从“众星”中跃出“吾”来,用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申说自己已无创作之意,只有把“废兴万变”之中的那些作品,像孔子删诗一般,把它整理一下,去芜存菁罢了,这样庶几还可以“垂辉映千春”。可是孔子毕竟不是仅仅删述而已,赞周易、删诗书、定礼乐之外,最后还是作了流传千载的《春秋》,直到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时才绝笔。诗人的抱负,亦正是如此。最后两句,从“吾衰竟谁陈”,“我志在删述”的较消沉的想法,又一跃而起,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斩截之辞,来反振全诗,表示愿意尽有生之年,努力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诗人以开创一代诗风为己任,自比孔子,正说明他对自己期许很高。这一“立”字又遥遥与起句的“作”字呼应,气足神完,于是乎“大雅”又“作”了。

  由于这首诗的主意在复振大雅之声,所以诗人在写作时,其胸襟风度,也一味的大雅君子之风,不能骏发飘逸,也不能郁勃牢骚,完全用中锋正笔。因此,即使在“吾衰竟谁陈”的慨叹之中,对当代有所不满,而只能以“圣代复元古”等六句正面颂扬之辞,来微露矛盾之意,这并非诗人故作违心之论,而是写这首诗的立场使然。千古以来,对此诗都是顺口随便读过,未尝抉出其矛盾之处的用心所在,未免辜负了诗人当时以此诗冠全集卷首的苦心了。

  全诗一韵到底,音节安雅中和。最后两句,由于立意的坚决,音调也不自觉地紧急起来,“立”、“绝”、“笔”三个入声字,凑巧排列在一起,无意中声意相配,构成了斩钉截铁的压轴。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200-201页

fēng··jiǔzuò--bái

jiǔzuòshuāijìngshuíchén

wángfēngwěimàncǎozhànguóduōjīngzhēn

lóngxiāngdànshíbīngdǎikuángqín

zhèngshēngwēimángāiyuànsāorén

yángtuíkāiliúdàngyín

fèixìngsuīwànbiànxiànzhānglún

cóngjiànānláizhēn

shèngdàiyuánchuíguìqīngzhēn

qúncáishǔxiūmíngchéngyùngòngyuèlín

wénzhìxiāngbǐnghuànzhòngxīngluóqiūmín

zhìzàishānshùchuíhuīyìngqiānchūn

shèngyǒujuéhuòlín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miǎo)¹难匹。
译文:蜀国有很多仙山,但都难以与绵邈的峨眉相匹敌。
注释:¹邈:渺茫绵远。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周流¹试登览,绝怪²安可悉?
译文:试登此峨眉山周游观览,其绝特奇异的风光景致哪里能全部领略。
注释:¹周流:周游。²绝怪:绝特怪异。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青冥(míng)¹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译文:青苍的山峰展列于天际,色彩斑斓如同出自画中。
注释:¹青冥:青而暗昧的样子。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líng)¹紫霞赏,果得锦囊(náng)²
译文:飘然登上峰顶赏玩紫霞,恰如真得到了修道成仙之术。
注释:¹泠然:轻举貌。²锦囊术:成仙之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云间吟琼(qióng)¹,石上弄宝瑟。
译文:我在云间吹奏玉箫,在山石上弹起宝瑟。
注释:¹琼箫:即玉箫,箫的美称。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平生有微尚¹,欢笑自此毕。
译文:我平生素有修道学仙的愿望,自此以后将结束世俗之乐。
注释:¹微尚:指学道求仙之愿。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烟容¹如在颜,尘累(léi)²忽相失。
译文:我的脸上似已充满烟霞之气,尘世之牵累忽然间已消失。
注释:¹烟容:古时以仙人托身云烟,因而称仙人为烟容。此处烟容即指脸上的烟霞之气。²尘累:尘世之烦扰。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tǎng)逢骑羊子¹,携手凌白日。
译文:倘若遇上仙人骑羊子,就与他相互携手凌跨白日。
注释:¹骑羊子:即葛由。

  此诗为五言古体,全篇十六句可分四段,每段四句。用入声质韵,一韵到底。四段的首句,皆用平声字作结,在音调上有振音激响的作用。虽是一首五言古诗,但在结构层次上是非常严整的。

  首段“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四句突出峨眉山在蜀中尤为名胜,无与伦比,为登览游山,伏下线索。接着写初到名山、亲历奇景。“周流”说登览游赏当遍及峨眉古迹名区。“试登览”即初次登临。“绝怪”指峨眉山岩壑幽深,群峰险怪,阴晴变化,景象万千。“安可悉”极言峨眉山深邃,林泉胜迹,难以尽觅。

  第二段首二句“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具体写峨眉山之高峻磅礴,秀丽无俦,奇光异彩,分列杂陈。让人感到一登峨眉山,顿入清境,仿佛置身于图画之中。后二句“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进一步写登山以后的感受。言登临峨眉山,沉浸于丹霞翠霭之间,心与天和,似能参天地之奥秘,赏宇宙之奇观,得到了仙家的锦囊之术。

  第三段“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接着描述诗人在这样的山光掩映,云霞飘拂的景象下面,欢快无极。弄琼箫于云霄,响彻群峰;弹宝瑟于石上,声动林泉。怡情于物外,乃得偿平生之夙愿。“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说明诗人早已绝情荣利,不慕纷华,在漫游峨眉,饱览山光之际,快慰平生,欢情已偿。

  末段前二句“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云烟万态,晴光霞影,呈于眉睫之前,大略指峨眉山顶的“佛光奇景”。在晴光的折射之下,人影呈现于云影光环之间,不禁有羽化登仙之感,尘世百虑因而涤尽。末二句“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骑羊子”,指峨眉山传说中的仙人葛由,传说他骑着自己刻的木羊入山成仙。诗人说:假如得遇骑羊子葛由,亦当与之携手仙去,上凌白日,辞谢人间。

  陆文华《诗酒李太白》中说,此诗极写峨眉之雄奇无匹,真令人有人间仙境之感,这就难怪诗人会飘飘然有出世之思了。他甚至幻想能遇到仙人葛由,跟着他登上绝顶,得到成仙。当然,当时的李白实际上并不想出世,他有着远大的抱负,正想干一番经国济世的大业,峨眉奇景只是暂时淡化了他的现实功利心。不过,由此也不难看出,名山之游对李白超功利审美情趣的形成有着不容低估的影响。

  此诗写寻仙访道,虽然是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更多的则是李白追求纯真善美,反对虚伪丑恶的表现。

参考资料:
1、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6-10 .
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别绪如丝¹梦不成,那堪孤枕²梦边城³。因听紫塞(sài)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译文:别后的相思之情绵绵不绝,如丝般纷乱,让他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更何况好不容易入睡后,竟然还梦到了家乡,使人越发感伤。起来倾听那边塞半夜的雨声,却回忆起在家中小楼上我们挑灯夜话的情景。
注释:¹如丝:形容绵绵不绝。²孤枕:独眠。³边城:临近边界的城市。⁴紫塞:边塞。长城。⁵红楼:指绘有艳丽彩画的楼阁。这里代指家中的楼阁。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¹封题²处,偏到鸳(yuān)(yāng)³两字冰
译文:认真地书写,对你的思念格外分明,天生的多愁善感使自己变得多情。起身用嘴中的热气暖手,将家书封好,偏偏看到“鸳鸯”二字时,心痛又被触动,手又僵了起来。
注释:¹呵手:用嘴中热气暖手。²封题:物品封装妥当后,在封口处题签,特指在书札的封口上签押,引申为书札的代称。³鸳鸯:伴侣、情侣的意象。⁴冰:此谓冰结,手僵不能动,意为触动心病,伤感之至。

  上片写词人对家人的怀念。首句“别绪如丝睡不成”,情意坦诚,多情公子这时正在塞上,分离后的思念令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而“那堪孤枕梦边城”一句就更进一步地表明了纳兰的愁思之深。一般说来,“梦边城”应当解释为“梦见边城”,可是联系上下文,应该解释成“梦于边城”。孤枕难眠,所以纳兰索性披衣起床,去倾听那夜半塞外的冷雨声。但邢夜雨声就像伤心人拨弄琴瑟的弦声,悲凄彻骨,每一声都敲打着纳兰那颗满是悲愁的心,也更加引发了他的思念,令他不由想起了家里的妻子,心想这时的她会不会也正在想念着自己。

  下片从书信落笔,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相思情怀。这时的思念之情好像春天的杂草似的,疯狂生长,所以纳兰拿起了笔,铺开纸笺,写下了一首抒发自己离愁别绪的书信寄给妻子。词中的“书郑重,恨分明”显得语义不清,令人疑惑,谁又能明白当时的纳兰要表达什么意思。“天将愁味酿多情”一句将纳兰的思念和悲愁推向高潮,意思是说:就连上天都在用滴滴答答的绵密雨声来酝酿自己的悲苦。这个“酿”字,可谓是全词的词眼。“偏到鸳鸯两字冰”意为一想到我们天各一方,相见遥遥,又不禁彻骨寒心了。塞外苦寒,纳兰好不容易写完信,呵着冰冷的双手粘好了信封,在为信封签押时,笔尖却被冻住了,四周一片冰冷的寒意。情深意重笔轻,落下“鸳鸯”二字时,心中更凄楚。从“天将愁味酿多情”、“偏到鸳鸯两字冰”来看,颇含悠然不尽之意,“鸳鸯两字冰”,化虚为实,深刻地表达了相思的愁苦。

  全词对爱侣的萦思写得回环婉曲,意韵别生。“偏到鸳鸯两字冰”的描画,意味悠长,既渲染出边塞的严寒景象,也折射出心中的清冷景况,亦摹写出这份苦寒对恩爱伴侣儿女情长的阻隔,多重意蕴缭绕字里行间,情韵悠远。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侯清恒,李少辉注评,纳兰词赏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04:第366页
2、 张菊玲,李红雨著.纳兰词新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10:第92页

zhōnghǎo··biémèngchéng--lánxìng

biémèngchéngkānzhěnmèngbiānchéngyīntīngsāisāngèngquèhónglóubàndēng

shūzhèngzhònghènfēnmíngtiānjiāngchóuwèiniàngduōqíngláiāshǒufēngchùpiāndàoyuānyāngliǎngbīng

众木蔽春塘,花落如堕鸟。
众木蔽¹春塘,花落如堕(duò)鸟。
译文:春天生长茂盛的树木已经遮蔽了池塘,飘洒的落花好似一只只向下飞坠的鸟。
注释:¹蔽:遮蔽。
山庄苔满阶,久雨来人少。
山庄苔满阶,久雨来人少。
译文:山庄里的台阶上已经长满了苔藓,连日下雨很少有人来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