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雁数声嘹唳,西风双鬓䰐鬖。病叶夕阳满树,断云残雨归岩。
南雁数声嘹唳,西风双鬓䰐鬖。病叶夕阳满树,断云残雨归岩。

shíshǒu--chén

nányànshùshēngliáo西fēngshuāngbìnlánsānbìngyángmǎnshùduànyúncánguīyán

陈普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75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拂彼白石,弹吾素琴。
拂彼白石,弹吾素琴。
译文:拿起白玉拨子,拂动琴弦,我开始弹奏心爱的素琴。
幽涧愀兮流泉深,善手明徽高张清。
幽涧(jiàn)(qiǎo)¹兮流泉深,善手²明徽(huī)³高张清。
译文:清澈的山泉缓缓流入山涧,清幽而深远,像是满载着绵绵不断的淡淡忧愁。我弹琴的技术娴熟,弹琴的手法高超,琴弦在我的拨弄下闪动出美妙的音符,纯净而美妙。
注释:¹愀:忧愁的样子。²善手:高手,这里指弹琴的高手。³明徽:徽,指琴节,这里代指琴。古代用金玉、水晶等宝物装饰以显示琴的明亮晶莹。⁴高张:弹琴的手法。古代有诗:“高张生绝弦,声急由调起。”
心寂历似千古,松飕飗兮万寻。
心寂历¹似千古,松飕(sōu)(liú)兮万寻²
译文:琴声中诉不尽我的千古哀愁,我的琴声似乎承载了我太多的凄怨。幽涧边的松树高耸入云,在秋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的声响,诉不尽我心中凄苦的寂寞。
注释:¹寂历:寂寞。²寻:八尺为一寻。
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叫秋木而长吟。
中见愁猿吊影而危处兮,叫秋木而长吟。
译文:一只愁猿吊影危处在山涧中,发出凄惨的哀鸣。它的鸣叫声回荡在山谷丛林中更加凄厉哀绝,久久不散。
客有哀时失志而听者,泪淋浪以沾襟。(失志 一作:失职)
客有哀时失志而听者,泪淋(lín)¹以沾襟(jīn)。(失志 一作:失职)
译文:座中听琴的过客,有哀时失志的,听到琴声感慨万千,泪湿沾襟。
注释:¹淋浪:泪流不止的样子。
乃缉商缀羽,潺湲成音。
乃缉(jī)商缀(zhuì)¹,潺(chán)(yuán)成音。
译文:琴曲接近尾声,我缓缓拨动琴弦,结束了此曲。
注释:¹缉商缀羽:指奏乐。商、羽都是五声之一。
吾但写声发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吾但写¹声发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译文:我只是借琴声以抒发自己的情怀,真不知道古今以来与我有同样情怀的人竟是如此之多。
注释:¹写:通“泻”,流出。这里指发出声音。
幽涧泉,鸣深林。
幽涧泉,鸣深林。
译文:琴声如幽涧中潺潺流淌的泉水,在深林中鸣荡不已。高山流水,知音难寻。
《幽涧泉》,乐府旧题,属于《琴曲歌辞》。李白在这首诗里抒发了自己的苦闷之情,他的抑郁苦闷之情无处可倾诉,只能借幽咽的琴声来传达。
人生不满百,一别费三年。
人生不满百,一别¹费三年。
译文:人生到不了一百年,如今我们一别已经整整三年了。
注释:¹一别:指嘉裙六年苏轼与苏辙自汴京分别后。
三年吾有几,弃掷理无还。
三年吾有几,弃掷理无还。
译文:我能有几个三年啊,过去了就永远失去。
长恐别离中,摧我鬓与颜。
长恐别离中,摧我鬓与颜。
译文:而别愁能够让人更快的衰老。
念昔喜著书,别来不成篇。
念昔喜著书,别来不成篇。
译文:想以前总喜欢写信,可自从分别后,离愁让我不忍动笔。
细思平时乐,乃谓忧所缘。
细思平时乐,乃谓忧所缘¹
译文:想起以往的欢乐,此时却被忧愁缠绕。
注释:¹缘:缠绕。
吾従天下士,莫如与子欢。
吾従天下士,莫如与子欢。
译文:我交往了许多朋友,但都不相处得愉快。
羡子久不出,读书虱生毡。
羡子久不出,读书虱生毡。
译文:只有你读书最是勤奋,昼夜不离出席,以致坐毡上都生了虱子。
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
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
译文:你如果要入世,一定要有一番大的作为。
西羌解仇隙,猛士忧塞壖。
西羌解仇隙,猛士忧塞壖(ruán)¹
译文:自从朝廷和西夏达成了妥协,一些有识之士常为边防忧虑。
注释:¹塞壖:边境上的空地。
庙谋虽不战,虏意久欺天。
庙谋¹虽不战,虏(lǔ)意久欺天。
译文:朝廷放松了戒备,可西夏却总是肆意骚扰边境。
注释:¹庙谋:朝廷的决策。
山西良家子,锦缘貂裘鲜。
山西良家子¹,锦缘貂裘(qiú)鲜。
译文:如今陕醮解了有志的勇士,个个穿着漂亮的皮袍。
注释:¹山西良家子:当时的北宋朝廷采纳韩琦的建议,在陕西诸州招义勇,得十五万余人。
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环。
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环。
译文:买了上好的骏马,用宝石装饰宝刀,准备从征。
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
何时逐汝(rǔ)去,与虏试周旋¹
译文:何时我也能够随他们一起去,定要与强虏对阵应战。
注释:¹周旋:对阵应战。

ziyóuhánjiàn--shì

rénshēngmǎnbǎibiéfèisānnián

sānniányǒuzhìhái

zhǎngkǒngbiézhōngcuībìnyán

niànzheshūbiéláichéngpiān

píngshínǎiwèiyōusuǒyuán

cóngtiānxiàshìzihuān

xiànzijiǔchūshūshīshēngzhān

zhàngzhòngchūchù退tuìyàodāngqián

西qiāngjiěchóuměngshìyōusāiruán

miàomóusuīzhànjiǔtiān

shān西liángjiāzijǐnyuándiāoqiúxiān

qiānjīnmǎizhànbǎibǎozhuāngdāohuán

shízhúshìzhōuxuán

野色晴宜上阁看,树阴遥映御沟寒。
野色¹晴宜上阁看,树阴遥映御沟²³
译文:原野景色秀丽,因此我登上玄都阁欣赏。远远看见树荫映出皇宫河道的凄冷。
注释:玄都阁:玄都阁即玄都观,位于长安城内。¹野色:原野的景色。²御沟:流经皇宫的河道。³寒:凄冷。
豪家旧宅无人住,空见朱门锁牡丹。
豪家¹旧宅无人住,空见²朱门锁³牡丹。
译文:富贵人家的旧宅早已无人居住,只是看到红色的大门遮住了娇艳的牡丹。
注释:¹豪家:家境富裕的人家。²空见:只见到。³锁:挡住,遮住。

dēngxuándōu--zhūqìng

qíngshàngkànshùyīnyáoyìnggōuhán

háojiājiùzháirénzhùkōngjiànzhūménsuǒdān

予再莅吴将四载,欲访姑苏如未果。丙子五月廿四日,雨后,自胥江泛舟出日晖桥,观农夫插莳,妇子满田塍,泥滓被体,桔槔与歌声相答,其劳苦殊甚。
予再莅(lì)吴将四载¹,欲访姑苏如未果。丙子五月廿四日,雨后,自胥(xū)²泛舟出日晖桥,观农夫插莳(shì),妇子满田塍(chéng),泥滓被体,桔槔(gāo)与歌声相答,其劳苦殊甚。
译文:我再次到苏州任职将近四年了,一直想去探访姑苏台却没有结果。丙子五月二十四日,雨后,我们乘小船从胥江出了日晖桥,看到农夫在插稻秧,田间的畦埂上到处是妇女儿童,农夫满身都是泥沙,桔槔汲水的转动声与歌声相互应和,他们的劳作特别辛苦。
注释:¹再莅吴将四载:宋荦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曾任江苏布政使,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六月由江西巡抚调任江苏巡抚,任职地点皆在苏州,故说“再莅吴”。至作此文时的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五月,将近四年。²胥江:苏州胥门外的一条河。
迤逦过横塘,群峰翠色欲滴。未至木渎二里许,由别港过两小桥,遂抵如下。山高尚不敌虎丘,望之又一荒阜耳。舍舟乘竹舆,缘山麓而东,稍见村落,竹树森蔚,稻畦相错如乡。山腰小赤壁,水石颇幽,仿佛虎丘剑池。夹道稚松丛棘,薝葡点缀其间如残雪,香气扑鼻。时正午,赤日炎歊,从者皆喘汗。予兴愈豪,褰衣贾勇如猿踏而上。陟其巅,黄沙平衍,南北十馀丈,阔数丈,相会即胥台故址也,颇讶不逮所闻。吾友汪钝翁《记》称:“方石中穿,传为吴王用以竿旌者”。又“矮松寿藤,类一二百年物”。今皆无有。独见震泽掀夭陷日,七十二峰出没于晴云皛淼中。环望穹窿、灵岩、尧峰诸山一一献奇于台之左右。而霸业销沉,美人黄土欲问夫差之遗迹,而山中无人能言之者,不禁三叹。
(yǐ)(lǐ)过横塘¹,群峰翠色欲滴。未至木渎²二里许,由别港过两小桥,遂抵如下。山高尚不敌虎丘³,望之又一荒阜耳。舍舟乘竹舆(yú),缘山麓(lù)而东,稍见村落,竹树森蔚,稻畦相错如乡。山腰小赤壁,水石颇幽,仿佛虎丘剑池。夹道稚松丛棘,薝(zhān)点缀其间如残雪,香气扑鼻。时正午,赤日炎歊(xiāo),从者皆喘汗。予兴愈豪,褰(qiān)衣贾勇如猿踏而上。陟其巅,黄沙平衍,南北十馀丈,阔数丈,相会即胥台故址也,颇讶不逮所闻。吾友汪钝翁《记》称:“方石中穿,传为吴王用以竿旌者”。又“矮松寿藤,类一二百年物”。今皆无有。独见震泽掀夭陷日,七十二峰出没于晴云皛(xiǎo)(miǎo)¹⁰中。环望穹窿¹¹、灵岩¹²、尧峰¹³诸山一一献奇于台之左右。而霸业销沉,美人黄土欲问夫差之遗迹,而山中无人能言之者,不禁三叹。
译文:小船缓缓地过了横塘,我们看到两岸群山郁郁青青,一片浓绿。不到木渎两里左右,我们由别的水港过了两座小桥,就到了姑苏台下了。姑苏台山还抵不上虎丘山高,远远望去,仅仅是一座荒凉的小土丘罢了。我们下船乘上了竹轿,沿着山脚向东走,渐渐地看见了村落,只见竹树茂盛,稻田相互交错犹如锦绣。山腰上的小赤壁,水石颇为幽静,仿佛是虎丘、剑池。道路两旁生长着矮松和荆棘,栀子花点缀在这些植物之间,就好像星星点点的残雪,香气扑鼻而来。当时已经正午了,赤日炎炎,热气蒸腾,跟随的人都气喘流汗。我兴致更加高涨,撩起衣襟,鼓足勇气,如猿猱跳跃似地轻松而上。登上山顶,(只见是)黄沙平坦宽广,南北有十丈多,东西几丈阔,相传这里就是姑苏台旧址,我很惊讶它不及平时听说的那么宏伟。我的朋友汪钝翁在《记》中写到:“方石在中间穿孔,相传是吴王用以插旗杆挂旗帜的东西。”又记载“矮松寿藤,好像是一二百年的植物”。现在都没有了。只看见那太湖波涛翻涌,似有掀开天空吞陷太阳的气势,七十二座山峰在这广阔的湖水与天空之间忽隐忽现,环望穹隆、灵岩、尧峰等高山,它们一一在胥台左右显现出它们的奇特。而吴王夫差当年企图称霸的事业消散埋没终成泡影,绝代美人西施也掩埋于黄土之下,想探问吴王夫差的遗迹,但山中没有能说清楚的人,不禁再三感叹。
注释:¹横塘:《姑苏志》卷一八《乡都》:“吴县……镇五。……横塘,去县西南十三里有柜塘桥,风景特胜。”木²渎:镇名,在江苏吴县西南。³虎丘:山名,在江苏吴县西北七里。上有虎丘塔、剑池、千人石、真娘墓等古迹。⁴薝葡:栀子花。⁵炎歊:热气。⁶胥台:即姑苏台,在姑苏山上。相会为吴王阖闾所筑。⁷汪钝翁:汪琬。《记》指《姑苏台记》,其中说:“台址皮面平衍,有方石中穿,俗谓吴王用以竿旌者。其旁石壁直下数十尺,矮松寿藤相盘络,类一二百年物。壁上流泉数处,汇为池,其泉清泓可鉴。池畔皆石坡,土人呼为‘小赤壁’。”⁸震泽:即太湖。⁹七十二峰:太湖中有七十二座山峰。¹⁰皛淼:形容湖水深远广阔。¹¹穹窿:山甸,在苏州西南。¹²灵岩:山名,在吴县木渎镇西北。吴王夫差作馆娃宫于此,以安置西施,今灵岩寺即其故址。另有响屟廊、吴王井、西施洞、琴台等古迹。¹³高峰、尧峰:均为苏州西南郊太湖畔山峰名。
从山北下,抵留云庵。庵小,有泉石,僧贫而无世法酌泉烹茗以进。山中方采杨梅,买得一筐,众皆饱啖,仍携其馀返舟中。时已薄暮,饭罢,乘风容与而归。
从山北下,抵留云庵。庵小,有泉石,僧贫而无世法¹(zhuó)泉烹茗以进。山中方采杨梅,买得一筐,众皆饱啖(dàn),仍携其馀返舟中。时已薄暮,饭罢,乘风容与而归。
译文:从山北下来,到了留云庵,庵小,有泉水,和尚贫寒不能依世俗礼法予以盛大的招待,他们汲取泉水煮茶来进献给客人。山中刚采的杨梅,我们买了一筐,大家都饱吃一顿,还带着剩余的回到了船中。当时已近黄昏,吃饭以后,乘着风坐着小船而回。
注释:¹世法:世俗的礼法。无世法即不能依世俗礼法予以盛大的招待。
待行者,幼子筠、孙韦金、外孙侯晸。六日前,子至方应该北上,不得与同游。赋诗纪事,怅然者久之。
待行者,幼子筠¹、孙韦金、外孙侯晸。六日前,子至²方应该北上,不得与同游。赋诗纪事,怅然者久之。
译文:陪侍探访的,有幼子宋筠、孙子宋韦金,外孙侯晸。六天前,儿子宋至正好北上应试去了,不能与我们一起游览。我赋诗纪事,惆怅了很久。
注释:¹幼子筠:宋筠,字兰挥,康熙年间(1662-1722)进士,著有《绿波园诗集》。²子至:儿子宋至,字山言,康熙年间(1662-1722)进士,官编修,著有《苇萧草堂诗》。他这一年往北京应顺天府乡试,只中副榜。
一事与君说,君莫苦羁留。百年过隙驹耳,行矣复何求?且耐残羹冷炙,还受晓风残月,博得十年游。若待嫁娶毕,白发人在不?
一事与君¹说,君莫苦羁(jī)²。百年过隙驹³耳,行矣复何求?且耐残羹(gēng)冷炙,还受晓风残月,博得十年游。若待嫁娶毕,白发人在不?
译文:我要跟你讲一件事,那就是你不要苦苦地劝我留下。人生百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我只想启行还有什么需求?姑且忍耐别人施舍的饭食,还要经受旅途的辛苦,换得十年游览。若要等待儿女婚事完毕,那衰年白发哪里会等待!
注释:¹君:指仇二。即仇丽亭。²羁留:挽留。³过隙驹:形容光阴迅速流逝,语出《庄子· 知北游》。⁴且耐残羹冷炙,还受晓风残月:承受生活,忍受离别的愁苦与旅途的艰难。晓风残月:语出《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⁵博:换取。⁶嫁娶毕:这是向子平之典故,语出《后汉书 ·逸民列传》。
离击筑,驩弹铗,粲登楼。仆虽不及若辈,颇抱古今愁。此去月明千里,且把离骚一卷,读下洞庭舟。大笑揖君去,帆势破清秋。
离击筑¹,驩(huān)弹铗(jiá)²,粲(càn)登楼³。仆虽不及若辈,颇抱古今愁。此去月明千里,且把离骚一卷,读下洞庭舟。大笑揖(yī)君去,帆势破清秋
译文:高渐离击筑送荆轲表达了他送别友人的离愁,冯骥弹铗表达了他生活穷困、求助于人之愁,王粲写《登楼赋》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愁。我虽然不及这些人,但我的胸怀中也有许多古今的忧愁。此一去有明月千里相照,我将携一卷《离骚》,伴随行船直下洞庭湖。我大笑着告别你,扬帆远去似要冲向清朗的秋空。
注释:¹离击筑:语出《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的故事,写出侠义之士的慷慨豪放行为。²驩弹铗:语出《战国策 ·齐策》,叙述的是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怀才不得施展的苦闷牢骚之情。³粲登楼:王粲,建安七子的冠冕,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登楼赋》,抒发了王粲怀乡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感慨。⁴仆: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⁵若辈:此辈。⁶《离骚》: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⁷揖:拱手行礼。⁸清秋:清朗的秋天。李贺《马诗》:“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乾隆三十四年(1769),黄景仁乡试落第、生计艰难之际,应浙江观察潘恂的邀请,到了杭州。他与友人郑虎文、仇丽亭等,徜徉湖光山色之间,诗酒唱和。居住月馀,他提出“母老家贫,居无所赖,将游四方,觅升斗为养耳” (左辅: 《黄县丞状》),准备谒见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寻求出路。友朋一再劝阻,他在《思旧篇》中回忆道:“我时抱病将远游,公等苦为狂奴忧。”这首词就是谢绝他们的好意,决意奔赴湖南而作。仇二即仇丽亭,杭州人,作者好友。他在《寄丽亭》诗中自注云: “君门前桥名一桥。余之武林,每舣舟焉”。

  “一事与君说,君莫苦羁留”,与小序相应,直截了当,揭出作词本旨在于谢绝友朋劝告,决心远赴湖湘。下面就他们的劝说作回答。“百年过隙驹耳,行矣复何求? ” 回答“怜余病”。时光匆匆逝去,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有病在身,更应抓住时光,及时追求,怎能因此止步? “行矣复何求”有义无反顾的气概。“且耐残羹冷炙,还受晓风残月,博得十年游”,则是回答“湖湘道远”问题。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里用个“耐”字,意味深长: 为了改变自己的坎坷境地,可以含垢忍辱。柳永《雨霖铃》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里的“还受晓风残月”,意蕴是:为了壮游,愿意忍受与亲朋的分离,忍受别离后的相思,忍受一路风霜雨雪的侵袭。反之,如果因病因远而蹉跎岁月,象东汉时向长(子平)等到“男女娶嫁既毕”,“遂肆意与同好,俱游五岳名山” (《后汉书 · 逸民传》),恐怕是时不待人,早生华发了。向子平是有名的高士,备受文人雅士的称赏。词人一反传统用意,表达了积极奋发的意气。上片回答友朋劝阻,平平道来却颇有深意。

  下片开头提到历史上的三个人物,即高渐离、冯驩和王粲。“离击筑”,战国时代的高渐离,为挚友荆轲复仇,秦王弄瞎了他的眼睛。他以铅置筑内,在为秦王演奏时,乘机击秦王,未中,被杀。词人对高渐离反抗强暴的精神表示赞赏。 “驩弹铗”是讲冯驩弹铗的事。 战国时孟尝君的门客冯驩, 三次弹铗, “长铗归来兮,食无鱼”,“长铗归来兮,出无车”,“长铗归来兮,无以为家”。他的要求一一得到满足后,为孟尝君“市义”、“复位”、“立宗庙于封地”,营“狡兔三窟,万无一失”。词人借此表示向往“士为知己者用”的佳话,希望得到赏识,实现抱负。“粲登楼”指王粲登楼作赋,抒发忧国、忧民、怀才不遇之感。王粲的形象正是作者的写照。“仆虽不及若辈,颇抱古今愁”,总束一句,追踪古人,思展宏图。而远赴湖湘,谒见湖南按察使王太岳,正是为了实现这样的愿望。如果说上片是多侧面的展开,惜时、求仕、远游,而在下片,则集中理想的追求。用古人古事来表达,一是为了含蓄,二是在于带有豪言壮语性质。

  回答了友人的劝说,抒发了自己的情志,兴高采烈,想象在明月之夜,手把《离骚》,直下洞庭。“大笑揖君去,帆势破清秋”,如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湖湘是屈原放逐沉江之地,《离骚》是屈原伤时感世、充满爱国激情的千古名作。直下湖湘,自然想到屈原,写得自然,又符合诗人气质。“仆虽不及若辈,颇抱古今愁”是理性的议论,是形象的刻划,互相映照,相得益彰。词人一生困顿,贫寒相继,但雄心不改,欲与历史人物相颉颃,“大笑揖君去”,正是表现此种壮志豪情。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