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女丁宁结夜霜,羲和辛苦送朝阳。
青女丁宁结夜霜,羲和辛苦送朝阳。
丹丘万里无消息,几对梧桐忆凤凰。
丹丘万里无消息,几对梧桐忆凤凰。

dānqiū--shāngyǐn

qīngdīngníngjiéshuāngxīnsòngcháoyáng

dānqiūwànxiāoduìtóngfènghuáng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534篇诗文

猜您喜欢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¹(dàn)²烟如柳。垂翠幕³,结同心,待郎熏绣衾(qīn)
译文:两人的相见越来越稀少,她思念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久,离愁别绪让她无心妆饰,那浅浅的眉毛好像淡烟中的柳叶。夜里她垂下翠绿的帘幕,系上同心结,独自卧在熏香的绣被中,期待情郎能够前来与她相会。
注释:¹眉浅:谓眉色浅淡,如淡烟中的柳叶。²澹:通“淡”。³翠幕:指翠色的帘幕。一作床头锦帐讲,亦通。⁴待:鄂本作“侍”。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bìn)¹美人愁绝²。宫树暗³,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译文:城头的月亮白如霜雪,思念的情郎不见踪影,蝉鬓的美人满怀愁思。庭院中树木的影子渐渐转暗,天空中银河横斜,漏壶中的浮箭报晓,天就快亮了。她又度过了一个辗转难眠的夜,见到这黎明的景色更会产生悲苦之情。
注释:¹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崔豹《古今注·杂注》:“魏文帝宫人绝所爱者,有莫琼树……琼树乃制蝉鬓,飘渺如蝉,故曰蝉鬓。”²愁绝:愁极。³宫树暗:破晓时庭院中的树影转暗。⁴鹊桥:指银河。银河横斜,谓夜将尽,天将明。⁵玉签:报更的器具。《陈书·世祖记》:“每鸡人司漏传更签于殿,乃令送者必报签于阶石之上,令鎗然有声。”⁶报明:报天晓。

  此词完整地描写闺中女子彻夜等待情人到来而终至绝望的情景。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上片六句,首两句用赋法,运用简洁明净的语言,交代青年男女倍受离别之苦的折磨,直叙“相见稀,相忆久”,点明远人离去已久,由此引出闺中女子浅淡如柳的眉黛,显示其娴雅柔静的气质和孤寂凄凉的意绪。“眉浅”一句,写因相思相忆,无由与远人相见而懒画蛾眉,眉薄妆浅,其谁为容,将心情外化,以形写情。尽管如此,她仍然心怀希冀,下面“垂翠幕”三句,女子移步闺房,放下了翠幕,准备就寝,却又用锦带结着同心结,又用薰香薰了绣被。这几个动作,表现了女子的一片痴情,她在“待郎”归来。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下片六句,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情人终究没有出现,女子却是彻夜无眠。女子空对城头上的一轮冷月,内心更感悲楚。“蝉鬓美人愁绝”,简直是痛彻心扉,把一位深夜独坐的怨女形象,非常真切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结末三句描写黎明光景,深受离别折磨的女子又熬过了这一个漫漫长夜。除“蝉鬓美人愁绝”一句为赋法外,“城上月”两句和“宫树暗”两句,都是女子所见,“玉签”一句,写所闻。正是在这“见闻”之中表现了女子的无眠和“愁绝”。作品运用了正面烘托和反面映衬的手法,将清夜的冷月、幽暗的宫树、玉签的报晓,皆透过清冷的景致渲染出凄苦的情感氛围;然而“结同心”、“鹊桥横”等痴情苦语,又很自然地流露出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可是她的期待之情越是殷切,失落之苦便更见沉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参考资料:
1、 王克俭主编,温庭筠 晏殊诗词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第39页

gènglòuzi··xiāngjiàn--wēntíngyún

xiāngjiànxiāngjiǔméiqiǎndànyānliǔchuícuìjiétóngxīndàilángxūnxiùqīn

chéngshàngyuèbáixuěchánbìnměirénchóujuégōngshùànquèqiáohéngqiānchūbàomíng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¹
译文:相隔两地都是秋天的夜晚,在这晚上,能与诸弟共望的,只有天上星河而已。
注释:¹星河:银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高梧一叶下,空斋(zhāi)¹归思多。
译文:高高梧桐树飘落一片枯叶,独坐在空空的书斋里,思念着故乡亲人。
注释:¹空斋:萧条的居室。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方用¹忧人瘼(mò)²,况自抱微痾(kē)³
译文:朝廷对我刚刚委以重任,我生怕不能为解除人民的灾难和忧患,况且本来自己的身体就不太好。
注释:¹用:因为。²人瘼:即民瘼,民生疾苦。³微痾:小病。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无将别来近,颜鬓(bìn)¹已蹉(cuō)(tuó)²
译文:虽然十分思念诸弟,但毕竟分别时间不算太久,还是不要过于在意这短期的分别,以致颜鬓苍老,岁月失时。
注释:¹颜鬓:容颜,鬓发。²蹉跎:虚度年华,指衰老。

  首二句言新秋,但从中已流露思弟之苦:“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这两句,“俱秋夕”的“俱”字,从两地落笔,点出与弟相思难会之苦;而秋风萧索之夕,更从季候中烘衬出一层悲凉之色。“共星河”的“共”字,反衬出除“星河”而外,其他别无可共。从而使人由今夕而想到已往。昔日在京,家庭欢聚,同桌共餐,携手同游,文津共渡,诗文同赏,无话不论,何等欢欣;而今“共望”的,却只“星河”在天。一个“共”字,反衬出诗人极其寂寞之感,透出诗人极其忆昔之情。

  如果说首二句,把兄弟的相思和思归之心还暗藏于字面之后,那么,次二句的这种感情表现得就更加明显了:“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俗话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高大的梧桐树上,秋风偶吹黄叶落地,便引起诗人无限的思归之情。“高梧”对“空斋”,虽是衙署中实有之景,却正契合着诗人心境空寂的情愫;“一叶下”对“秋思多”,表面是因果关系的对仗,好像因“叶下”而生“归思”之想,而实则是因“归思多”才更注意了节候的变化,由此衬出诗人思念诸弟之殷切。念弟思归毕竟是个人小事,从政爱民才是职责大事。作为清正的官吏,诗人在这一点上是看得很清楚的。因而接下去写道“方用梧民瘼,况自抱微痾。”为递进之语,为尾联内容转折作铺垫。“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两句的言下之意是一定要好好从政爱民,切不可因思念诸弟而使岁月蹉跎。劝勉自己不要因念诸弟而变得苍老,正说明思弟情深,难于忘怀。

  这首诗语言浅近,感情深挚,诗人能把个人小事置于从政大事之下,体现了一位清正官吏应有的思想品格。诗虽是古体,但有些诗句却清丽而又对仗工稳,情深而又不独溺于己情,表现了诗人娴熟的写作技巧。

参考资料:
1、 林力 肖剑主编.唐诗鉴赏大典:长征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886页
2、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85-386页

xīnqiūzhū--wéiyīng

liǎngqiūxiāngwànggòngxīng

gāoxiàkōngzhāiguīduō

fāngyòngyōurénkuàngbàowēiē

jiāngbiéláijìnyánbìncuōtuó

须如猬毛磔,面如紫石棱。
须如猬(wèi)毛磔(zhé)¹,面如紫石棱²
译文:胡须像刺猬的刺一样张开,面孔像紫石一般瘦劲。
注释:胡无人: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四十列于《相和歌辞》,题为”胡无人行“。南朝梁王僧虔《技录》中有《胡无人行》。¹磔(zhé),直立张开的样子。²棱,瘦劲之貌。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¹立可乘。
译文:大丈夫驰骋疆场,转战万里不在话下;犹如飞龙升天,猛虎下山,风云际会,马上夫以立功彪炳。
注释:¹风云之会:《易·系辞》:“云从龙,风从虎。”后世因以龙虎与风云相际会,比喻人遇良机贤主。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蹋黄河冰。
追奔¹露宿²青海月,夺城夜蹋³黄河冰。
译文:追逐逃跑的敌人,月夜在青海头露宿;攻打敌人的城池,半夜里踏着黄河的坚冰。
注释:¹追奔:追逐奔逃的敌人。²露宿:在室外或野外住宿。³蹋:同“踏”。
铁衣度碛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铁衣¹度碛(qì)²雨飒(sà)³,战鼓上陇(lǒng)雷凭凭
译文:穿着铁衣,在沙石中行军,声如飒飒风雨;战斗在陇上,战鼓敲响,如雷声凭凭。
注释:¹铁衣:古代战士用铁片制成的战衣。²碛:沙石堆积之地。³雨飒飒:形容铁甲摩擦及行走沙石中的声响。⁴陇:陇山,在甘肃、陕西交界处。⁵凭凭:雷声。形容鼓声响亮。
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
三更穷虏(lǔ)¹送降款²,天明积甲如丘陵³
译文:半夜三更,穷途末路的敌寇被迫送上了降表;到天亮时,缴获的衣甲,堆积得如同山陵。
注释:¹穷虏:穷途末路的敌寇。²降款:投降的文书。³丘陵:比喻高大或多。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中华¹初识汗血马²,东夷³再贡霜毛鹰
译文:中国人初次见到敌人进贡的汗血宝马,东方的夷狄,再次献上了洁白的老鹰。
注释:¹中华:指中原。²汗血马:大宛名马,汗出如血红,日行千里。汉贰师将军李广利征西域,斩大宛王,得汗血马归。³东夷:古代对我国中原以东各族的统称。⁴霜毛鹰:羽毛雪白的鹰。唐新罗、扶余国曾贡白鹰。
群阴伏,太阳升;胡无人,宋中兴。
群阴¹伏,太阳升;胡无人,宋中兴。
译文:所有的敌人都已震慑拜服,中华的声威如太阳般东升。
注释:¹群阴:各方敌人。
丈夫报主有如此,笑人白首篷窗灯。
丈夫报主¹有如此,笑人白首篷窗灯。
译文:胡虏再没人敢于顽抗,大宋的国势终于复兴。大丈夫报效祖国就应该如此,夫笑穷书生老死蓬窗,一事无成。
注释:¹报主:报答皇上、国家。

  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他心目中的抗金杀敌、气吞云汉的英雄。诗中先写英雄的外貌与志向,展现英雄叱咤风云的气概;再写英雄与金人作战的情景,表达了这位英雄的勇敢;最后写敌人投降,讴歌胜利,是对英雄的赞赏,也是自我表白。诗长短间用,节奏高昂,用语毫无雕琢,始终贯串着“气夫吞匈奴”般的豪壮。

  诗用乐府旧题,首先便在题“胡无人”上做文章。要使“胡无人”,就必须宋有人,所以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他心目中的抗金杀敌、气吞云汉的英雄。这一想象,正是他一向感叹的“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的表现。

  开头四句,写这位英雄的外貌与志向。诗描绘他胡须如同刺猬刺一样直竖,面如紫石,刚毅强健,直接把他叱咤风云的气概展示出来。值得注意的是,陆游在这里是借用了桓温的形象,而桓温是晋朝北伐的英雄,由此夫见诗人所塑造的英雄所包含的寄托。接着,诗把英雄的大志与时运相结合,说他志在立功异域,驰骋万里,又逢国家多事,君王求贤,所以立时际会风云,大展身手。这样一起,雄健排挞,为下文铺叙打好了基础。

  “追奔露宿”以下四句,写这位英雄与金人作战的情景。诗写他在万里青海头,月夜追逐敌人,踏着黄河坚冰,夺取敌人的城市,身穿铁甲,不管风吹雨打,奋勇战斗,与敌对垒,战鼓如雷。诗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战争片段,凝练地表达了这位英雄的勇敢,把场面描绘得高昂激烈。读这些诗句,不由使人想起唐人的边塞诗,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卢纶《塞下曲六首》:“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陆游诗中所写的战斗场面,与唐人这些边塞诗十分接近,而在诗意上更具有积极的意义,杀气腾出纸上。

  “三更穷虏”以下六句,写敌人投降,讴歌胜利。诗从各方面来反映战争的结果———敌人送降表、缴获衣甲堆积如山,汗血马、霜毛鹰入贡,诗以热情洋溢的笔墨予以一一拈出,充满了喜悦之情。随后,诗转入赞叹,说宋朝如同太阳,扫除了阴翳,胡无人,宋中兴,写得十分酣畅。这样,逼出了总的议论:大丈夫就应该这样,为国立功,永垂青史,不能白首蓬窗,一事无成。末两句是对英雄的赞赏,也是自我表白。陆游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希望驰骋疆场,手刃敌寇,也无时无刻不为自己没有立功的机会而悲慨失望。因此,诗中所写的理想化的英雄,实际上正是陆游在把自己理想化,企图通过理想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得到暂时的满足。

  诗长短间用,节奏高昂,用语毫无雕琢,始终贯串着“气夫吞匈奴”(《三江舟中大醉作》)般的豪壮,这就是陆游“六十年间万首诗”的主旋律。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2(2012.7重印): 第939-941页
2、 陆游 . 陆游经典作品选 .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版 : 第156页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译文:独倚竹杖眺望雪霁天晴,只见溪水上的白云叠叠重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qiáo)人归白屋¹,寒日下危峰²
译文:樵夫正走回那白雪覆盖的茅舍,闪着冷光的夕日步下危峰。
注释:¹白屋:以白茅覆盖的屋,贫者所居。²危峰:高耸的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野火烧冈(gāng)草,断烟生石松¹
译文:野火烧燃着山上的蔓草,烟烽断续地缭绕着山石中的古松。
注释:¹石松:石崖上的松树。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却回¹山寺路,闻打暮天钟²
译文:我走向返回山寺的道路,远远地,听见了悠扬的暮钟。
注释:¹却回:返回。²暮天钟:寺庙里用以报时的钟鼓。

  这首诗展现了时景常情,但写得独行踽踽,空山寒寂,表现出清冷的诗风。

  诗题四字概括揭示了全诗内容。诗中有雪,有晴,有晚,有望,画面就在“望”中一步步舒展于读者面前。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起笔即点出“望”字。薄暮时分,雪霁天晴,诗人乘兴出游,倚着手杖向远处眺望。远山近水,显得更加秀丽素洁。极目遥天,在夕阳斜照下,溪水上空升腾起鱼鳞般的云朵,幻化多姿,几乎多至“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归”、“下”二字勾勒出山间的生气和动态。在遍山皑皑白雪中,有采樵人沿着隐隐现出的一线羊肠小道,缓缓下山,回到白雪覆盖下的茅舍。白屋的背后则是冷光闪闪、含山欲下的夕阳。山峰在晚照中显得更加雄奇。樵人初归白屋,寒日欲下危峰,在动静光色的摹写中,透出了如作者贾岛诗风的那种清冷。

  诗人视线又移向另一角度。那边是“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远处山冈上,野草正在燃烧。劲松郁郁苍苍,日暮的烟霭似断断续续生于石松之间,而傲立的古松又冲破烟雾耸向云天。“野火”、“断烟”是一联远景,它一明一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冈草”貌似枯弱,而生命力特别旺盛,“野火”也不能烧尽。“石松”坚操劲节,形象高大纯洁,“断烟”也不遮掩。

  诗人饱览了远近高低的雪后美景,夜幕渐渐降临,不能再盘桓延伫了。“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在这充满山野情趣的诗境中,骋目娱怀的归途上,诗人清晰地听到山寺响起清越的钟声,平添了更浓郁的诗意。这一收笔,吐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隐情。作者贾岛少年为僧,后虽还俗,但屡试不第,仕途偃蹇,此时在落第之后,栖身荒山古寺,暮游之余,恍如倦鸟归巢,听到山寺晚钟,禁不住心潮澎湃。“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辞》),诗人顿萌瞿昙归来之念了。

  就在写这首诗的圭峰草堂寺里,贾岛曾写过一首《送无可上人》,为无可南游庐山西林寺赠别,最后二句云:“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尽管此后贾岛并未去天台山再度为僧,与无可结近邻,但在写诗当时,是起过这种念头的。这应是“闻打暮天钟”一语含义的绝好参证。同时,作者在那首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之下自注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这几句在表现苦吟孤傲之中也明言有“归卧故山”的思想。

  “闻打暮天钟”作为诗的尾声,又起着点活全诗的妙用。前六句逶迤写来,景色全是静谧的,是望景。七句一转,紧接着一声清脆的暮钟,由视觉转到了听觉。这钟声不仅惊醒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活泼泼的局面。读完末句,回味全诗,总觉绘色绘声,余韵无穷。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963-964页

xuěqíngwǎnwàng--jiǎdǎo

zhàngwàngqíngxuěyúnwànzhòng

qiáorénguībáihánxiàwēifēng

huǒshāogāngcǎoduànyānshēngshísōng

quèhuíshānwéntiānzhōng

战武牢,动河朔。
战武牢¹,动河朔²
译文:武牢激战数月,震坏河朔建德。
注释:¹武牢:县名,故城在今河南汜水县。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旧历七月,秦王李世民奉诏讨王世充,次年二月,窦建德率兵救世充,三月,秦王入武牢,进其营,多所杀伤。五月,秦王大破建德军,擒建德,王世充遂率其将吏至军门降唐。²河朔:黄河以北,当时为窦建德所据之地。
逆之助,图掎角。
¹之助,图掎(jĭ)²
译文:窦王狼狈为奸,图谋夹击作孽。
注释:¹逆:指王世充、窦建德。²掎角:此处指分兵牵制,夹击之意。
怒鷇麛,抗乔岳。
怒鷇(kòu)¹(mí)²,抗乔岳³
译文:二逆乳臭未干,竟欲摇撼山岳。
注释:¹鷇:待哺食的小鸟。²麛:幼鹿,泛指小兽。³乔岳:高大的山岳,指泰山。
翘萌牙,傲霜雹。
(qiáo)¹萌牙²,傲霜雹。
译文:小草刚冒新芽,不堪霜雹霰雪。
注释:¹翘:抬起(头),引申为植物刚破土而出。²牙:同“芽”。
王谋内定,申掌握。
王谋内定,申¹掌握。
译文:秦王运筹帷幄,待机一举歼灭。
注释:¹申:施展。
铺施芟夷,二主缚。
铺施芟(shān)¹,二主²缚。
译文:张网削除敌顽,生擒窦王二贼。
注释:¹芟夷:削除。²二主:指王世充、窦建德。
惮华戎,廓封略。
惮华戎¹,廓²封略³
译文:敌顽闻风丧胆,秦王拓宽疆界。
注释:¹华戎:华,我国古称华夏,省称华。戎:指军队。“华戎”指秦王李世民所率之军队。²廓:扩大,开拓。³封略:即封疆,疆界也。
命之瞢,毕以斮。
¹之瞢(méng)²,毕³以斮(zhuó)
译文:上天意旨不清,胜负刀兵判决。
注释:¹命:天命,天神的意旨。²瞢:本义不明,这里指昏暗不清。³毕:完毕,结束。⁴斮:斩。
归有德,唯先觉。
归有德¹,唯先觉²
译文:有德之君即位,先觉启迪后觉。
注释:¹归有德:(天下)终将归于有德之人。²唯先觉:唯有先觉之人能启迪后觉之人。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