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情重居内,世论轻守藩。出处苟自得,重轻安足原。
宦情重居内,世论轻守藩。出处苟自得,重轻安足原。
昔常怪萧傅,耻乘太守幡。颇独多严生,厌直金马门。
昔常怪萧傅,耻乘太守幡。颇独多严生,厌直金马门。
优游树风迹,宣布流上恩。何负廷中臣,而贬千乘尊。
优游树风迹,宣布流上恩。何负廷中臣,而贬千乘尊。
石侯古人风,自令薄夫敦。平日不汲汲,左迁更轩轩。
石侯古人风,自令薄夫敦。平日不汲汲,左迁更轩轩。
轻舟趣行装,合符去天阍。高卧可以治,簿书岂所烦。
轻舟趣行装,合符去天阍。高卧可以治,簿书岂所烦。
我亦羁旅人,不堪市朝喧。又无适时用,坐自悲素餐。
我亦羁旅人,不堪市朝喧。又无适时用,坐自悲素餐。
愿为江湖长,聊复育元元。子若未北归,相过识吾言。
愿为江湖长,聊复育元元。子若未北归,相过识吾言。
刘敞

刘敞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12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甲子¹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译文:如今年岁渐长,自己怀有满腔抱负却都未实现,空剩自怜。
注释:¹甲子:年月,年岁。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殷勤元日¹日,欹(qī)²又明年。
译文:为了迎接新年一直忙碌不停,太阳落山后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将到来。
注释:¹元日:一年之第一日。即农历正月初一。²欹午:太阳偏西。<span style="font-family:SimSun;">

yuán

kōng tángdài 

jiǎjīnchóngshǔ shēngzhǐlián 
yīnqínyuán yòumíngnián 
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
归路近,扣舷(xián)¹歌,采真珠²处水风多。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kòu)花垂千万朵。
译文:小船慢慢地摇近,离家越来越近了,采珠者情不自禁地用桨扣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悠静的水面上,歌声分外清晰响亮。采珍珠的地方风真大呀。夜,静悄悄,小船扔入溪口,歌声已止,只见曲曲的溪岸,小小的木桥,弯弯的山月,缓缓地从眼前移过;夜深雾浓,水烟深锁,烟雾中时而看见岸边悬垂挂至水面的千万朵豆蔻花。
注释:¹扣舷:手击船边。多用为歌吟的节拍。²真珠:珍珠。

  李珣在《南乡子》中反复表现了这一题材。其十七云:“新月上,远烟开,惯随潮水采珠来。棹穿花过归溪口,沽春酒,小艇缆牵垂岸柳。”就是描写当地采珠者夜间随潮乘月,沿溪入海去采集珍珠,约近拂晓,摇船归家,缆系岸柳,沽酒解倦之情景。此篇“归路近”云云,则是集中写采珠者“棹穿花过归溪口”,虽没有直接描绘采珍珠的劳动场面,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采珠劳动的赞美。三句一转,前三句写人,后三句写景;前者畅快奔放,后者沉静蕴藉。两者有机地统一,很好地反映了采珠者劳动归来的愉快心境。

  小船“吱咯、吱咯”地摇进,离家越来越近了,采珠者情不自禁地用桨扣敲着船边,有板有眼地放开喉咙唱起来,悠静的水面上,歌声分外清晰响亮。“归路近”是人物的内心判断,暗示已驶过漫长的路程,有劳动后的疲乏,更有近家的喜悦。“扣舷歌”是人物的行为,因喜而歌。歌抒发心意,快畅胸怀;歌者得意而轻松。采珠者欢歌之余,又沉入对方才劳动的回忆:“采真珠处水风多”。“水风多”指风势大,呼呼扑面。突出“风多”乃暗示采珠处水面开阔。至于劳动的艰苦、收获多少。回忆中没有明言,但从人物前面的心情中可以体会到。“水风多”的回忆,是由归程中拂面而来的微风触生的。这三句,词人写歌声、写风声、写船行,写人物变化着的心情,用动态的热闹的笔法,写出采珠者归来时的欢快、兴奋、悠然自得。接着三句,词人一反前文,脱开人物,换以静态的笔调写景物:夜,静悄悄,小船扔入溪口,歌声已止,只见曲曲的溪岸,小小的木桥,弯弯的山月,缓缓地从眼前移过;夜深雾浓,水烟深锁,烟雾中时而看见岸边悬垂挂至水面的千万朵豆蔻花。除了一个“过”字可以看出船在行进外,画面简直是寂静无声。其实这还是继续写人物的愉快心情。这些景物是人物目中景物。人物兴奋过后沉静下来,但心情仍沉浸在喜悦之中。

nánxiāngzi··guījìn--xún

guījìnkòuxiáncǎizhēnzhūchùshuǐfēngduōànxiǎoqiáoshānyuèguòyānshēnsuǒdòukòuhuāchuíqiānwànduǒ

湿云不动溪桥冷。嫩寒初透东风影。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湿云¹不动溪桥冷。嫩(nèn)²初透东风影。桥下水声长。一枝和东香。
译文:潮湿的云彩凝滞不动,溪桥清冷,轻寒刚刚穿透东风的身影。桥下水发出长长的声响,河畔的梅枝正揉和着东光发出香气。
注释:¹湿云:天空中凝聚的浓云。²嫩寒:轻寒;微寒。
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莫¹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译文:人爱花好似见了旧友,花与人比较起来该是俊秀清瘦。独自一人寂寞靠着那小小的栏杆,殊不知夜深正熬受着寒冷哩!
注释:¹莫:同寞,寂寞。

  上片写桥下东夜船上所观美景。开头两句,以仰视描绘之笔,烘托词人此时此地的一种压抑心境。“湿云不动”是指空间湿气呈现饱和状态,人感到胸闷,暗示着词人的抑郁心情。而“溪桥”又是清凉的,昭示着冷天的到来。“嫩寒”刚刚穿透东风留下身影。一个“透”字,突出了词人生活处境的严峻。词人把“湿云”、“溪桥”、“嫩寒”、“东风”全都人格化了。第三、四句以俯视描绘之笔,烘托词人此时此地由压抑到恬淡的心境: “桥下水声长”,写听觉;“一枝和东香”,写嗅觉。由听觉挪移到嗅觉,其间采用了跳跃和剪辑的手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便是河畔上、高楼旁的一棵梅花树。“和”字一出,全盘皆活了。东,本是不香的,只因花一枝揉和叠印在东儿上,花香、东香也就分不清了,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上面八种景物,构成四幅画面,声、形、色、味俱全,宛如过电影一般。

  下片写河畔高楼与河下船里的情思。第一、二句用互比的手法,正面描写船人想象中的佳人形象:“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是“人怜花”还是花怜人,是“花比人”还是人比花,全在词人的情感中:“旧”与“瘦”。这与“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两句侧面描写佳人的相思,实际也是东坡自己的情思:“莫凭小栏杆,夜深花正寒。”词人运用李后主《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中的“独自莫凭栏”和“罗衾不耐五更寒”词句,不露痕迹,有点石成金之妙。

  全词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比喻与通感的笔调,生动描绘了泗水上的冬夜东景,烘托了两种相思,一样情怀。只说“人怜花似旧”,不说花怜人全新;只说“夜深花正寒”,不说夜深人正寒。这种隐喻之笔,是词人描写佳人惯用的手法,值得借鉴。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2007年,第1316-1318页

mán··湿shīyúndòngqiáolěng--zhūshūzhēn

湿shīyúndòngqiáolěngnènhánchūtòudōngfēngyǐngqiáoxiàshuǐshēngzhǎngzhīyuèxiāng

rénliánhuāshìjiùhuārényīngshòupíngxiǎolángànshēnhuāzhènghán

蘅若首春华,梧楸当夏翳。
(héng)¹²首春华³,梧楸(qiū)当夏翳(yì)
译文:蘅芜和杜若最早在春天开花,梧桐和楸树每值夏日便绿叶成荫。
注释:四气:四季阴阳、寒热之气。这里当是指四时、四季。¹蘅:蘅芜,一种香草。²若:杜若,一种香草。³首春华:最早在春天开花。华,同“花”,开花。⁴梧楸:梧桐和楸树。⁵翳:遮蔽,这里指梧桐、楸树枝叶茂盛。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鸣笙(shēng)¹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译文:吹响笙管时正好是秋风乍起,安置暖酒已是冬雪漫天。
注释:¹笙:一种管簧乐器,笙箫易抒悲秋之情,故说“鸣笙起秋风”。

shī

wángwēi nánběicháo 

héngruòshǒuchūnhuá qiūdāngxià 
míngshēngqiūfēng zhìjiǔfēidōngxuě 
别后闲情何所寄,初莺早雁相思。如今憔悴异当时,飘零心事,残月落花知。
别后闲情何所寄,初莺早雁¹相思。如今憔悴异当时,飘零心事,思月落花知。
译文:你我分别后,你的闲情雅趣寄托在何处呢?如今因为思念你,我早已形容憔悴、异于当初,那飘零的心事只有残月和落花懂得。
注释:临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词双调五十八字,平韵格。严荪友:即严绳孙,字荪友,号秋水,无锡人。词人好友。¹初莺早雁:初莺,借喻春暮之时。早雁,借指秋末之日。此谓春去秋来,无日不相思念友。
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却到梁溪。匆匆刚欲话分携,香消梦冷,窗白一声鸡。
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却到梁溪¹。匆匆刚欲话分携²,香消梦冷³,窗白一声鸡。
译文:我生来不知江南之路,在梦中却分明来到了你的家乡梁溪,刚要与你诉说离别后的诸般情形,却被一声鸡叫惊醒。梦中温馨的情谊也已消逝。
注释:¹梁溪:原系太湖一支流,此处代指荪友的家乡无锡。²分携:分手携手,谓聚散,侧重指分离。³香消梦冷:谓一梦醒来。香消,形容梦中温馨的情谊消逝了。梦冷,梦断、梦醒。

  此词是词人寄赠好友之作,表达对好友的相思相忆之情。上阕写词人因思念好友而形容憔悴,其孤独落寞之感只有思花知晓;下阕说自己为了寻觅友人,以至于梦魂踏上了通往江南的陌生道路与友人相聚。词人与好友不得相见,便想借美梦与好友倾诉心迹,其情谊之深,可见一斑。

  上片写春去秋来,他没有一天不在思念好友严绳孙,以至于形容憔悴,与以前判若两人。但他心中这种孤独寂寞之感,除了零落的思花落絮,再无人能知晓。

  下片写由思念至深至切而生出梦幻,竟梦到了自己不知路途的荪友的家乡,如此虚拟之笔很浪漫,很感人。但好梦难留,他刚要与好友倾诉别后的相思之意,却突然从美梦中醒来,只听得窗外传来一声雄鸡的鸣叫声,天边已经显出了鱼肚白,令人不胜怅惋。词人与好友不得相见,便想借美梦与好友倾诉心迹,对好友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其深挚的友情,深切的怀念,在词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参考资料:
1、 马大勇 评注.纳兰词.北京:中华书局,2015:179-181
2、 《经典读库》编委会.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237-238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