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照长淮,气象一方冠。清光堪溶溶,洛尾杀湍悍。
青山照长淮,气象一方冠。清光堪溶溶,洛尾杀湍悍。
斯游今一纪,回首若朝旦。尘容故如昨,凡骨终不换。
斯游今一纪,回首若朝旦。尘容故如昨,凡骨终不换。
但于憔悴馀,生死知一贯。归田食不足,乘障力难捍。
但于憔悴馀,生死知一贯。归田食不足,乘障力难捍。
折腰委吏间,亦岂愧儒缓。自君弹冠西,吾事足悲惋。
折腰委吏间,亦岂愧儒缓。自君弹冠西,吾事足悲惋。
坐看秋空云,已复澹河汉。鲜欢杯杓乾,绝学编策断。
坐看秋空云,已复澹河汉。鲜欢杯杓乾,绝学编策断。
西山虽爽气,乌帻安敢岸。思君笑言乐,目送归翼乱。
西山虽爽气,乌帻安敢岸。思君笑言乐,目送归翼乱。
朝来得新诗,一一锦绣烂。尘膺久结约,邂逅百忧泮。
朝来得新诗,一一锦绣烂。尘膺久结约,邂逅百忧泮。
何当索此身,久矣次山漫。
何当索此身,久矣次山漫。
程俱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582篇诗文

猜您喜欢
翡翠鵁鶄,白蘋香里小沙汀。岛上阴阴秋雨色,芦花扑,数只渔船何处宿。
翡翠鵁(jiāo)(jīng)¹,白蘋(pín)²香里小沙汀(tīng)³。岛上阴阴秋雨色,芦花扑,数只渔船何处宿。
译文: 水中的小沙洲上,歇息着翡翠色的池鹭,萦绕着白苹的香味。 小岛上秋雨绵绵、芦絮飞扑,那几只渔船要到什么地方去夜宿呢?
注释:¹鵁鶄:即池鹭。²白蘋:水中浮草。³沙汀:水边或水中的平沙地。 ⁴芦花: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nánxiāngzi--ōuyángjiǒng

fěicuìjiāojīngbáipíngxiāngxiǎoshātīngdǎoshàngyīnyīnqiūhuāshùzhǐchuánchù宿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¹客边城。
译文:年轻时蒙君王记起陆游,现如今居边城憔悴哀愁。
注释:¹憔悴:忧貌。
青衫犹是鵷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青衫犹是鹓(yuān)¹旧,白发新从剑外²生。
译文:依旧是穿青衫位列八品,早已剑阁门外白客满头。
注释:¹鹓行:指朝官的行列。²剑外:唐人称剑阁以南蜀中地区为剑外。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古戍旌(jīng)旗秋惨淡,高城刁斗¹夜分明。
译文:古堡上飘旌旗秋色惨淡,深更夜响刁斗声震城楼。
注释:¹刁斗:古代军中用具,白天用来烧饭,晚上敲击巡更。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tán)¹出塞声。
译文:怀壮志收失地此心未灭,醉梦中闻军乐出塞伐胡。
注释:¹檀槽:用檀木做的弦乐器上的格子,这里指代军乐。

  诗的一、二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意犹未足,于是再申两句——“青衫犹是鸩行旧,白客新从剑外生”。“青衫”,唐代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宋代因袭唐制。陆游早年在朝廷任大理司直、枢密院编修官,都是正八品,所以说“青衫”。“鹓行”,又称鹓鹭,因二鸟群飞有序,喻指朝官的行列。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身上穿的还是旧日“青衫”,那也就含有久沉下僚的感叹。“剑外”,指剑阁以南的蜀中地区,此处即代指当时陆游宦游的成都、嘉州等处。青衫依旧,白客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同时,第三句又回应了第一句,第四句又补充了第二句,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所以卢世灌说“三、四无限感慨”(《唐宋诗醇》引),倒是颇能客掘诗意的。

  诗的前四句从叙事中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五、六两句转为写景——秋天,古堡上的旌旗在秋风中飘拂,笼罩着阴郁惨淡的气氛;夜深了,城头上巡更的刁斗声清晰可闻。这显然是一个战士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鬓虽残,心未死”(《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古戍旌旗,高城刁斗,无不唤起他对南郑军中戎马生涯的怀念和向往。这一联虽是写景,却是诗中承上启下的枢纽,所以接着便说“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檀槽,用檀木做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格子,诗中常用以代指乐器。《出塞》,汉乐府《横吹曲》名,本是西域军乐,声调雄壮,内容多写边塞将士军中生活。诗人壮心虽在,欲试无由,惟有寄托于歌酒之中。尾联两句再经这么一层转折,就更深刻地反映了他那无可奈何的处境及其愤激不平的心情,也刻画出诗人坚贞倔强的性格。

  全诗跌宕淋漓,有余不尽之意,体现诗人七律造诣之深。

参考资料:
1、 赵其钧.中国古典诗词曲鉴赏:黄山书社,2006.11:233-23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lù)上青天。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窗含西岭¹千秋雪²,门泊(bó)³东吴万里船
译文: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¹西岭:西岭雪山。²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³泊:停泊。⁴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⁵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将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含”字表明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

  末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作者借东吴代指孙权,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

  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参考资料:
1、 书香童年.《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3年:49-50
2、 詹丹.唐诗三百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1页

jué

 tángdài 

liǎnghuángmíngcuìliǔ hángbáishàngqīngtiān 
chuānghán西lǐngqiānqiūxuě méndōngwànchuán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shū)¹温风至,因循小暑²来。
译文:忽然之间阵阵热浪排山倒海般袭来,原来是循着小暑的节气而来。
注释:¹倏忽:忽然。²小暑: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译文:竹子的喧哗声已经表明大雨即将来临,山色灰暗仿佛已经听到了隆隆的雷声。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户牖(yǒu)¹喧青霭,阶庭长绿苔。
译文:这一场场降雨,门窗上已有潮湿的青霭,院落里里长满了小绿苔。
注释:¹户牖:门和窗。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鹰鹯(zhān)¹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译文:鹰感肃杀之气将至,开始练习搏击长空;蟋蟀羽翼开始长成,居穴之壁。
注释:¹鹰鹯:鹰与鹯。

yǒngniàn廿shī ·xiǎoshǔliùyuèjié

yuánzhěn tángdài 

shūwēnfēngzhì yīnxúnxiǎoshǔlái 
zhúxuānxiānjué shānànwénléi 
yǒushēnqīngǎi jiētíngcháng绿tái 
yīngzhānxìnxué shuàixiāngcuī 

惨澹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惨澹¹龙蛇日斗争,干戈(gē)²直欲尽生灵。
译文:连年的战争把一切搅动得阴天惨地,这场战争真的要让活着的人全部死去方才罢休。
注释:¹惨澹:凄惨暗淡。²干戈:指战争。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尽风来草木腥。
译文:蒙军南侵,山河破碎,国土变色。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染草木,以至于在吹来的风中也带上了血腥气。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xū)¹无泪哭秦庭。
译文:当年蒙金和亲,却不能使金国真正安宁,如今就算有申包胥再世,也不能再去秦庭恸哭了。
注释:¹包胥:即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他到秦国求救,在秦庭痛哭七日夜,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xíng)¹
译文:如今的并州豪杰还有谁在,可悲的是河朔诸将帅竟然没有人学五代刘知远那样分兵解救汴京之围!
注释:¹井陉:山名。太行山的支脉。有要隘名井陉口,又称土门关。秦时为军事要尽。

rénchénshíèryuèchējiàdōngshòuhòushìshǒu ·èr

yuánhàowèn jīncháo 

cǎndànlóngshédòuzhēng gānzhíjìnshēnglíng 
gāoyuánshuǐchūshāngǎi zhànfēngláicǎoxīng 
jīngwèiyǒuyuāntiánhànhǎi bāolèiqíntíng 
bīngzhōuháojiézhīshuízài fēnjūnxiàjǐngxí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