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谓闺房奥,忠诚意有加。相夫惟以义,体国乃如家。
曾谓闺房奥,忠诚意有加。相夫惟以义,体国乃如家。
天上期何近,人间日易斜。纶言知甚宠,谁为寄云霞。
天上期何近,人间日易斜。纶言知甚宠,谁为寄云霞。

rénzhàoshìwǎnshīsānshǒuèr--liúzhǐ

céngwèiguīfángàozhōngchéngyǒujiāxiāngwéiguónǎijiā

tiānshàngjìnrénjiānxiélúnyánzhīshénchǒngshuíwèiyúnxiá

刘一止

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294篇诗文

猜您喜欢
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熏天 一作:朝天)
银烛¹熏天²紫陌³长,禁城春色晓苍苍。(熏天 一作:朝天)
译文:银烛朝天光照京郊路长,禁城宫阙春色拂晓苍苍。
注释:¹银烛:蜡烛,有银饰的烛台。此指百官早朝时擎的灯火。²熏天:一作“朝天”。天,代表皇帝。朝见皇帝称为“朝天”。³紫陌:紫红泥铺的路,指京城长安的路。⁴禁城:宫城。⁵晓苍苍:拂晓时暗青色的天空。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
千条弱柳¹垂青琐(suǒ)²,百啭(zhuàn)³流莺满建章
译文:千条嫩柳枝条垂拂青琐,百啭黄莺鸣叫声绕建章。
注释:¹弱柳:嫩柳。²青琐:皇宫门窗上的装饰,代指宫门。³百啭:鸣声婉转多样。⁴建章:汉代宫名,代指大明宫。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剑佩¹声随玉墀(chí)²步,衣冠身惹³御炉香。
译文:剑佩声随早朝登阶趋步,衣裳冠带身沾御炉檀香。
注释:¹剑佩:百官在朝见时必须佩带的宝剑和玉佩。²玉墀:宫殿前的石阶。亦借指朝廷。³惹:沾染。⁴御炉:御用的香炉。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共沐恩波凤池¹²,朝(zhāo)³染翰(hàn)侍君王。
译文:共受皇恩同职凤凰池上,日日执笔染墨侍候君王。
注释:¹凤池:即凤凰池,在大明宫内,中书省所在地。²上:一作“里”。³朝朝:天天;每天。⁴染翰:写文章。翰,笔。

  这是描写百官上朝场面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政治色彩很浓。皇宫豪华的气派以及百官上早朝时严肃隆重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

  贾至的诗第一联是描写一个“早”字。进宫去朝见皇帝的时候,天还没有亮,还得用蜡烛。到了宫城里,才是黎明。第二联写大明宫的景色:千株嫩柳挂在宫门外,飞来飞去的黄莺绕着宫殿鸣晓。第三联写百官上殿朝见的情况:穿着朝服的官员肃静无声,走上白玉的阶陛,只听得身上悬挂的剑和佩带物的声音。衣冠端正的身上,沾染着两旁香炉里散发出来的香气。第四联就是感恩效忠的话了:我们大家都在凤池中享受皇帝的恩泽,应该天天写文章侍候皇上。

  这首作品的一个特点是全诗用比较贴切的文字描写场面,虽说用到一些褒义的修辞,但是却没有出了早朝大明宫这个场面,用字很集中,并没有用使读者有更多题外思索的字眼,说白了就是意境上苍白,虽然有词藻的堆叠,可是还是落在俗套里。不过或许是场面过于宏大,诗人作为一名官员,能如此下笔已是难能可贵了。

  用紫陌形容甬道,前人的诗里就有,不新鲜;对青琐的描写,也很平常;建章殿是汉代的宫殿,这里因为避讳而代指唐朝的宫殿,走了一般的路子;大臣受皇恩而得以站于凤凰池上,这更是封建社会千年的传统;至于朝朝协助君主,古代三纲中臣以君为纲讲了好几千年了,写出来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可也是因为这首诗记载的场面在那个时代日日重演,所以诗还是有了历史见证一样的作用。

  政治色彩浓厚的诗通常因为要表达主观上的尊重及客观上的严肃,诗写出来个性却不突出在所难免。当然这不是说写宫廷生活一定不能加入个人色彩,而是说封建社会里的诗人写宫廷生活就会免不了有如此的缺憾,在当时政治局面是不允许他们那样的,和现在写诗不一样。现在讲民主,批评起时事来可以酣畅淋漓得加进自己的感情。可是那个时代写诗却是不兴这样的,一旦如此,就会被人另眼相看,甚至避之唯恐不及。写一个宫廷生活的场面,不是为了让人躲着自己,在这里诗人是想让更多人了解这种场面,从而了解自己也是个本分的臣子,要不然这首诗不会写得如此直白。

  读者如果能体谅贾至不能免俗的原因,那就会明白诗里那些臣子为什么亦步亦趋小心谨慎,就会较为容易得理解在那座华丽的宫殿上演出着一幕什么样的大戏。

参考资料:
1、 田文.细说活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177-178
2、 莫砺锋,《唐诗三百首》佳作解读——四首《早朝大明宫》诗的优劣[J],《文史知识》.2011,04

zǎocháomínggōngchéngliǎngshěngliáoyǒu

jiǎzhì tángdài 

yínzhúxūntiāncháng jìnchéngchūnxiǎocāngcāng  (xūntiānzuò cháotiān )
qiāntiáoruòliǔchuíqīngsuǒ bǎizhuànliúyīngmǎnjiànzhāng 
jiànpèishēngsuíchí guānshēnxiāng 
gòngēnfèngchíshàng cháocháorǎnhànshìjūnwáng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浙江¹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²为盛。方其远出海门³,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tíng),震撼激射,吞天沃(wò),势极雄豪。杨诚斋(zhāi)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译文:钱塘江的潮水,是天下雄伟的景观。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潮水是最壮观的。当潮水远远地从钱塘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看)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不久(潮水)越来越近,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射 ,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气势极其雄伟豪壮。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注释:¹浙江:就是钱塘江。²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³方其远出海门:当潮从入海口涌起的时候。方,当……时。其,代词,指潮。出,发、起。海门,浙江入海口,那里两边的山对峙着。⁴仅如银线: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仅,几乎,将近。⁵玉城雪岭:形容泛着白沫的潮水像玉砌的城墙和白雪覆盖的山岭。⁶际天:连接着天。⁷沃日:冲荡太阳。形容波浪大。沃,用水淋洗,冲荡。⁸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这两句诗是《浙江观潮》一诗里的句子,意思是,海水涌起来,成为银子堆砌的城郭;浙江横着,潮水给系上一条白玉的腰带。⁹“……是也”: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每岁京尹(yǐn)出浙江亭教阅水军¹,艨(méng)(chōng)²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³,并有乘(chéng)(jì)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shū)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gě)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译文: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几百艘战船分列两岸;不久水军的战船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安稳。忽然黄色的烟雾从四面升起,人和物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只听得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像山崩塌一样。(等到)烟雾消散,水波平静,就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波而去。
注释:¹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教阅水军。岁,年。京尹,京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的长官。浙江亭,馆驿名,在城南钱塘江岸。²艨艟:战船。³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尽,穷尽。五阵,指两、伍、专、参、偏五种阵法。⁴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乘马、舞旗、举枪、挥刀。骑,马。弄,舞动。标,树立、举。⁵略不相睹:彼此一点也看不见。睹,看。⁶水爆:水军用的一种爆炸武器。⁷一舸无迹: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舸,船。⁸敌船:指假设的敌方战船。⁹逝:去,往。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吴儿善泅(qiú)者数百¹,皆披发文(wén)²,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sù)迎而上³,出没于鲸波万仞(rèn)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译文: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先恐后,鼓足勇气,逆流迎着潮水而上,在万仞高的巨浪中忽隐忽现,翻腾着身子变换各种姿态,但是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注释:¹吴儿善泅者数百:几百个擅于泅水的吴地健儿。吴地即今江苏、浙江一带。因春秋时为吴国之地,故称。善,善于。泅,游泳、浮水(可不翻译)。²披发文身: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文,动词,画着文彩。³溯迎而上:逆流迎着潮水而上。溯,逆流而上。而,表修饰。⁴鲸波万仞:万仞高的巨浪。鲸波,巨浪。鲸所到之处,波涛汹涌,所以称巨浪为鲸波。万仞,形容浪头极高,不是实指。⁵腾身百变: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真若箫台蓬岛也。
江干(gān)¹上下十余里间(jiān),珠翠罗绮(qǐ)溢目²,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qióng)³常时,而僦(jiù)(lìn)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禁中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真若箫台蓬岛¹⁰也。
译文:江岸上下游十多里的地方,满眼都是穿着华丽的服饰的观众,车马堵塞道路,吃喝等各种物品(的价钱)比平时要高出很多倍。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容有。宫中常例在“天开图画”台上观潮。从高台上向下看,如近在手掌中那样清楚。京都的百姓遥遥地瞻望那皇帝的黄罗伞、雉扇等御用仪仗,如在九天之上,真象是在凤台、蓬莱那样的神仙世界一样。
注释:¹江干:江岸。²珠翠罗绮溢目: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珠翠罗绮,泛指妇女的首饰和游人的华丽衣服。溢目,满眼。³倍穹:(价钱)加倍的高。穹,动词,高;倍,形容词,指很多倍。⁴而僦赁看幕: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而,表转折。僦、赁,都是租用的意思。看幕,为观潮而特意搭的帐棚。⁵虽席地不容间也: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容。许,使。间:空间。虽,即使。席地,一席之地,仅容一个座位的地方。⁶禁中:皇帝所居日禁中。⁷例:惯例。⁸天开图画:据《武林旧事》,天开图画为南宋皇宫中的高台之名。⁹黄伞雉扇:指皇帝所用的黄伞羽扇。¹⁰箫台蓬岛:神仙所居之处。箫台,指箫史吹箫引凤的凤台。事见《列仙传》。蓬岛,传说中的蓬莱仙岛。

钱塘江资料
  钱塘江(又称浙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全长四百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钱塘观潮也成为古今盛事,天下奇观。

主题分析
  本文只有两百余字,却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即写风景,又写民俗,使读者叹为观止!
  本文作者以十分精练,简洁的语言,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吴中健儿高超的游泳技术和观潮的盛况,本文作者写此文时已是南宋灭亡,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

分段赏析
  第1段写海潮之雄。开篇就是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先声夺人。接着交代海潮最盛的时间,然后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既及近地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描绘又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出之,简短的“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把海潮从既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最后用杨万里的诗句对上文进行形象概括,呼应了首句。
  第2段写演军之威。开头仍是一句总述,说明每年京尹都要在海潮最盛的时候教练水军。然后描写了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短短一段文字,却生动描绘了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不仅是一种动静相衬的写法,也为下文别开生面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第3段写弄潮之勇。这时潮水已经来到,众多的吴中健儿在惊涛骇浪中作精彩表演,同时也从侧面写出了潮的雄伟壮观。
  第4段写观潮之盛。观潮人群如此密集,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具有吸引力,所以写观潮之盛,是为了从侧面衬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本文是一篇在艺术上很有特点的写景记事佳作。
  首先,本文结构得当,语言精练。钱塘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人数众多,但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结构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精练的结果。其次,本文描写十分生动。不仅用了比喻、夸张等描写手法,而且即便是简洁的白描,也十分形象生动。

写作特点
  1.结构得当,语言精练。
  写景与记事相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使本文的描写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而且作者惜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
  2.描写生动。
  本文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白描部分,语言也十分简洁生动。
  3.渲染和烘托手法的运用。
  如:“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是渲染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增强了艺术效果。烘托又称“衬托”“相衬”,江干上下“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是烘托观潮人极多和观潮盛况。

补充注释
  潘阆宋人,生年不详,卒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省)人。曾在洛阳卖药,北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以能诗受荐举。自制《忆余杭》多首,一时盛传,曾得苏东坡的欣赏,把它写在玉屏风上,石曼卿还使人照词意作过画。
  万面鼓声中江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
  弄潮儿指钱塘江畔观潮时踏潮献技的人,他们都年轻力壮,善于泅水或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

问题解答
  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⑴潮来之状。作者由既到近写“潮来之状”,当它既既的从海口那儿涨起来时,仅仅像一条银白色的横线。后来,越涌越近,像玉雕的城墙,雪堆的山岭,潮头之高能吞天沃日。
  ⑵演兵之威。
  ⑶弄潮之技。
  ⑷观潮之盛。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自然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使人受到美的陶冶赞美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guāncháo

zhōu sòngdài 

    zhèjiāngzhīcháo tiānxiàzhīwěiguān wàngzhìshíwéishèng fāngyuǎnchūhǎimén jǐnyínxiàn线 érjiànjìn chéngxuělǐngtiānérlái shēngléitíng zhènhànshè tūntiān shìxióngháo yángchéngzhāishīyún hǎiyǒngyínwéiguō jiānghéngyāo zhěshì 

    měisuìjīngyǐnchūzhèjiāngtíngjiāoyuèshuǐjūn méngchōngshùbǎi fēnlièliǎngàn érjìnbēnténgfēnzhènzhīshì bìngyǒuchéngnòngbiāoqiāngdāoshuǐmiànzhě píng shūěrhuángyān rénlüèxiāng shuǐbàohōngzhèn shēngbēngshān yānxiāojìng  jǐnyǒu chuán wéihuǒsuǒfén suíérshì 

    érshànqiúzhěshùbǎi jiēwénshēn shǒuchíshícǎi zhēngxiānyǒng yíngérshàng chūjīngwànrènzhōng téngshēnbǎibiàn érwěilüèzhānshī湿 kuānéng 

    jiānggānshàngxiàshíjiān zhūcuìluó chē yǐnshíbǎijiēbèiqióngchángshí érjiùlìnkàn suīróngjiān jìnzhōngguāncháo tiānkāihuà  gāotáixiàkàn zàizhǐzhǎng mínyáozhānhuángsǎnzhìshànjiǔxiāozhīshàng zhēnruòxiāotáipéngdǎo 

嘹唳夜鸿惊,叶满阶除欲二更。一派西风吹不断,秋声,中有深闺万里情。
(liáo)(lì)¹夜鸿惊,叶满阶除²欲二更。一派西风吹不断,秋声,中有深闺万里情。
译文:受惊的鸿雁的在凄清夜晚哀鸣,落叶飘满整个台阶,此时已快到夜半二更时分。萧瑟生寒的西风呼啸,听着这秋天特有的声音,闺中人还在不停的捣衣,一声声寄寓着对丈夫的思念和关切。
注释:¹嘹唳:响亮凄清之声,陶弘景《寒夜怨》有谓“夜鸿惊,凄切嘹唳伤夜情”。²阶除:台阶。
片石冷于冰,雨袖霜华旋欲凝。今夜戍楼归梦里,分明,纤手频呵带月迎。
片石冷于冰,雨袖霜华旋欲凝。今夜戍楼归梦里,分明,纤手频呵带月迎。

  捣衣,即将衣服置于石上,以木杵捶击,使之松软,乃是古人缝制衣裳的一道卫序。故而,古代诗人常常以此为题,通过思妇捣衣的描述,来表达征夫思妇之相思、怨苦。

  这首词,虽亦用传统题目,但却有其特定的情境与良苦之用心。那就是要借此以表达对挚友吴兆骞的思念和感情,吴兆骞与作者文坛齐名。私交甚厚,不料却因江南乡试作弊案牵连,为仇人诬陷,被遣戍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手足知己,遭此大难,诗人自是牵挂于怀,忧绪百端。但是当时是个动辄得咎的年代,江南形势十分险恶,所以只得借这“捣衣”旧题,从吴氏之妻万采真的角度,来寄托自己的感情。

  词的上片,集中描绘思妇捣衣之苦情。“嘹唳”,响亮凄清之声,陶弘景《寒夜怨》有谓“夜鸿惊,凄切嘹唳伤夜情”。“阶除”二字,均为台阶之意。整个上片,全以“秋声”来渲染烘托思妇心中之哀苦。你听,有受惊鸿雁的凄凉哀鸣,有满阶落叶沙沙的飘响,有夜半二更的更鼓声响,有萧瑟生寒的西风呼啸。这一切静夜传响,声声真切,真是纵有“西风吹不断”。如此环境氛围,思妇岂不是倍加凄苦孤单、倍加凄切伤心?更有甚者,在这凄苦的秋声中,还要加上自己不停的捣衣声。一声声饱含着自己的凄苦辛酸,一声声寄寓着对丈夫的思念和关切,正所谓“中有深闺万里情”。

  下片形象地描绘两地相思的情境。“片石”两句承上,先写捣衣之后,夜深、石冷、霜凝之状,可见思妇是长久地沉浸在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中,如痴如呆。“今夜”以下,是转写征夫归梦:今夜远戍边关之人定会在乡思的归梦中,分明看到妻子频呵着纤纤双手带月前迎国。当然,也可解作梦夫归来,自己呵手出迎。两地相思一样情,这种梦幻中的相会是夫妇双方的期盼,是他们遥相思念的心灵感应。

  全词平实如话,但却深情情韵。细细读来,如闻酸楚凄凉的捣衣之声!如见梦中相会的具体情景,也可体味出作者对远遣之友的深切同情。令人读罢不禁叹息歔欷,一掬同情之泪。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
自有仙才¹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²
译文:自个儿有仙人的才分自己却竟然不知,十年来常在梦中采摘那名贵的灵芝。
注释:¹仙才:仙人的才分。²华芝:灵芝,仙药。又指华盖,高官显贵者所用。此处语意双关,以梦采仙药及望登进士第相关合。
秋风动地黄云暮,归去嵩阳寻旧师。
秋风动地黄云暮,归去嵩阳寻旧师。
首句即自嘲之词,说自己对自己有得道成仙之才分却竟然不自知。实在糊涂不该。这即是自嘲没有应世人仕之才却居然去应举,笑自己不安分,作了盲目的必然不能成功之事。自己只有得道求仙的才分,那么,还是有自知之明才好。次句,说十年来常在梦中采灵芝则是说的实际思想,意谓自己也确是早就有隐遁高蹈之心,由自嘲自我排解到说出自己本有的思想,真切地表现了复杂心理。因为用世和隐遁这两方面本来是当时知识分子经常普遍存在的心理。在自嘲之后又自我超脱出来,意谓:考试落选也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可难受的,不是早就梦想采摘灵芝的生活吗?考不中就回去学道不也很好吗?所以后二句即承此意说:还是回去吧,去找当年的宗师。不过,尽管如此,这种自我排解还是充满着愁郁。看第三句所写的景色的萧瑟,动地秋风,入暮黄云是那么凄清,还是可以充分见出诗人心情的无比低沉和郁闷,看来,诗人思想中最理想的还是渴望早日用世,而并不真正愿意隐遁求仙。
参考资料:
1、 李淼.李商隐诗三百首译赏:长春出版社,1990:378-379
万夫喧喧不停杵,杵声丁丁惊后土。
万夫喧喧不停杵,杵(chǔ)¹声丁丁惊后土。
译文:众人扰攘纷杂的筑城,不敢停下手中筑土的木锤。木锤筑土的叮叮声都似乎惊动了大地之母后土。
注释:¹杵:筑土的木锤。
遍村开田起窑灶,望青斫木作楼橹。
遍村开田起窑灶,望惊斫(zhuó)木作楼橹(lǔ)¹
译文:众多村落里所有的农田都用来烧窑。所见的全部树木都砍来做瞭望高台。
注释:¹楼橹:古代用以瞭望敌情的无顶盖的木制高台。
天寒日短工役急,白棒诃责如风雨。
天寒日短工役急,白棒诃(hē)责如风雨。
译文:天气寒冷的冬日白天短,工程进展却越发迅速。监工酷吏手挥棍棒,口吐恶言犹如暴风雨般猛烈。
汉家丞相方忧边,筑城功高除美官。
汉家丞相方忧边,筑城功高除美官。
译文:因为汉族的丞相方忧虑边疆,所以筑城的官员功劳很大获得了升迁。
旧时广野无城处,而今烽火列屯戍。
旧时广野无城处,而今烽火列屯戍。
译文:昔日那空旷的原野上没有城池的地方,现在却是狼烟燃起,排列着戍边将士。
君不见高城齾齾如鱼鳞,城中萧疏空无人。
君不见高城齾(yà)¹如鱼鳞,城中萧疏²空无人。
译文:你没见那那高大的城池参差起伏,如同鱼鳞般密集。但城池之中却已萧条荒凉,空无一人。
注释:¹齾齾:参差不齐的样子。²萧疏:稀疏冷落。

  这是一首揭露黑暗现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的诗。在腐朽的官僚统治下,好事亦会变成坏事。这里所写的“筑城”就是一例。筑城本是为了保卫人民,战争年代就更应如此。可是实际情况却是变保民为扰民、害民。

  诗的前六句描绘筑城情景。诗人首先从听觉角度着笔,描绘出人声、杵声交杂的筑城景象。前两句使用顶针句式,上递下接,造成了一种连绵的气势。使人感到声声相连,不得停息。于是,后面“惊后土”三字才真实、自然、有着落。然后又从视觉角度着笔,描绘烧窑、斫木的情景,用了“遍村”、“望青”四字,村里所有的农田都用来烧窑,所有的树木都砍来做楼橹,一幅全民动员的情景历历如绘。以上四句还只是一些现象,五六两句,诗人的笔触又深入一层。“工役急”,一个“急”字,引出了下一句“白棒诃责如风雨”,把手持棍棒,口吐恶言的监工酷吏,刻画的凶相毕露。这样大张旗鼓的筑城,究竟是否出于安全的考虑?如果确是这样即使苛责太甚也情有可原了。然而诗人告诉人们:“汉家丞相方忧边,筑城功高除美官。”原来,这个筑城运动是赖以“除美官”的手段。仅仅两句诗,无一贬词,而官僚政治的腐败,地方官吏的假公济私,却十足的勾画出来了,真是入骨三分,足见诗人眼光的敏锐,这两句是全诗主题思想的点睛之笔,不仅在思想内容上使全诗生色,在结构上也起着上下勾连的作用。

  诗的最后四句,意在描写筑城带来的后果妙在借题寄意,不着议论。诗人把他金刚怒目的强烈感情,完全融入四句对比鲜明的景物描写中去:昔日无城的广野,而今屯戍林立——这是写由“无”变“有”;然而只见高城鳞次栉比,却不见城中之人——这是写由“有”变“无”。筑城本是要保卫人民的,而今却无民可保了。人呢?那筑城的、烧窑的、斫木作楼橹的“万夫”哪里去了?远徙他乡了?布,筑城时不迁移,城筑好了哪有迁徙之理?原来是在“白棒诃责”之下,困顿而死了!那齾齾高城,正是筑城者的尸骨垒成;而筑城官员正可以借此邀功,加官进爵了,至于万民的死活,管他作甚!诗人的愤激之情,至此喷薄而出。

  在诗中,诗人不发一句议论,全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最有说服力。这首诗鞭笞的不仅仅是筑城的地方官员。那“忧边”的丞相,不管有无需要,不顾人民死活,只要筑城就给以奖掖提拔,虽无一贬词,却也昏庸可见了。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266-1267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