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菊碎榛丛,地僻柴门静。谁道村中好客稀,明月和清影。
天地一蘧庐,梦事慵思省。若个知余懒是真,心已如灰冷。
时菊碎榛丛,地僻柴门静。谁道村中好客稀,明月和清影。
天地一蘧庐,梦事慵思省。若个知余懒是真,心已如灰冷。
向子諲

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 2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¹原从一寺分。
译文:一个一门变作两个一门,两个一寺原是一寺所分。
注释:韬(tāo)光:杭州灵隐寺僧人。¹两寺:指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位于浙江杭州。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东涧(jiàn)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译文:东涧水中流着西涧的水,南一云叠起了北一的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¹钟声下界²闻。
译文:前台的花绽开后台能看见,天上的钟声人间也能听见。
注释:¹上界:天上。²下界:人间。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遥想吾师¹行道²处,天香³桂子落纷纷。
译文:遥想我的宗师宣扬教义之处,香烟和着桂花洒落纷纷。
注释:¹师:对佛教徒的尊称。²行道:指宣扬佛教教义。³天香:指拜佛的香烟。⁴桂子:即是桂花,是对桂花拟人化的爱称。

  该诗首联叙述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的历史关系;颔联与颈联描述禅师修行之处的风景;尾联阐述禅师的平常道行,随缘真心。全诗浑然天成,禅韵缭绕。

  首联写禅寺缘起。一寺分为两寺,而两山相近,进了此山,也就等于进了彼山。

  颔联接着细写两寺、两山方位关系,写东西南北相连相近,从流动的云、水写起,正是最好不过,而妙语如珠,一气读来,也恰如行云流水。

  颈联仍写两寺关系,而“前台”“后台”“钟声”,已带出第七句“行道处”。前已写尽南北东西,接着又写前后上下,圆转玲珑,无所不到,读来应接不暇。句式与首联固是不同,与颔联也是同中有异,并不犯复,而写花则从后视前,写声则从上到下,丝毫不乱。这六句诗,对仗工整,连续使用叠字,诗味回环。东西南北前后上下,顿拓无限空间,生出十方无界的超然感觉。尤其是颔联与颈联,包含了方位只是相对成立的观点。东涧水流,从更东边来看,就是西涧水。南北山云,前后台花,上下界钟,皆是此意。

  尾联归结到禅师身上,佛经中本有天女散花的典故,“天香桂子”,正合身份。尾联要收束全篇,不宜再用对句,而末尾“纷纷”又用叠字,则眼前仍是一片缤纷景象,诗虽至此而尽,余韵却悠然不绝。

  这首诗通过对两座天竺寺的历史关系、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诗人想象的“天香桂子落纷纷”,表达了诗人对韬光禅师仰慕、钦佩之情。全诗之创格在于章法奇特。诗的前三联,单句为句中对,合句为流水对,即前六句在相同的位置用同字,一句之中前后相对,两句之间上下相对,如珠走玉盘,铿然和鸣,笔势飘逸,流动自然,显示了圆熟的技巧。该诗音节紧凑而活泼,意致连绵而流丽,构思巧妙,语若连珠,有山歌风调,是七律之创格。

参考资料:
1、 李元洛编著.李元洛新编今读唐诗三百首:岳麓书社,2013.01:第322页
2、 袁湘生著.白居易诗词新释: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07:第84页

tāoguāngchánshī--bái

shānménzuòliǎngshānménliǎngyuáncóngfēndōngjiànshuǐliú西jiànshuǐ

nánshānyúnběishānyúnqiántáihuāhòutáijiànshàngjièzhōngshēngxiàjièwén

yáoxiǎngshīxíngdàochùtiānxiāngguìziluòfēnfēn

愁耳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
愁耳¹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
译文:总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更爱听那雨声,时常惦记着不要误了游览的时机、辜负了大好山色空自寂寞。
注释:¹愁耳:老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
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未辞花事骎(qīn)¹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译文:千树桃花万枝柳仍未推辞为春天作妆点的念头,花枝正盛,西湖上淡淡晴光惹人喜爱。
注释:¹骎骎:原意是马的疾行,引申为迅速。
倦憩客犹勤访寺,幽栖吾欲厌归城。
倦憩客犹勤访寺,幽栖吾欲厌归城。
译文:疲倦休息中仍要去方僧问道,丛林幽静让人心生向往,不愿归去。
绿畴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
绿畴(chóu)¹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
译文:桑林麦田中间夹杂着丛丛樱桃树和春笋,让人想起离家时家乡也正是这个情景。
注释:¹绿畴:绿色的田野。

  杭州西湖外的葛岭、宝石山,统称北山,是杭州一大景区。杨载在四十岁以前,常居于此,留下了不少诗篇,本诗就是其中被选家注目的一篇。

  杨载作诗,锻字炼句,是很下功夫的; 这首七律,在格局上并无特异之处,可观的全在于措辞的刻意求新,不肯从俗从熟。首联第一句“愁耳偏工著雨声”,把老是听闻忧愁之声的双耳称为“愁耳”,已经很精炼了;把爱听称为“偏工”,更觉生动,显得这“愁耳”很有性格,于听雨这事格外精工,超乎其他功能(偏,出乎寻常之意)。但是这二者还都不及一个“著”字更见诗人的功夫——既然“愁耳”“偏工”于听雨,那么它听起来也不同往常,是紧紧地附(著,附着)在雨声边;这雨声,也仿佛不是落在窗前户外,而是擦耳而过!这是贯注了多少劲力才炼出的一字啊!没有这一字,便不足以匹配前四字;而诗人写下四字在前,就势必要求有一更奇之字紧随在后:看来,诗人是处处在为自己出难题,而时时为解出难题而自得。

  “好怀”,指对美好事物的怀思、眷恋。诗人素爱美景,时常惦记着不要误了游览的时机、辜负了大好山色空自寂寞;现在想到雨中北山定别有情趣,自然更不能不一往了。于是,首联虽然只写到“常恐负山行”,但诗人的闻雨上山,已包含在内,诗的颔联,也就能直接写山景了。“未辞花事骎骎盛,正喜湖山淡淡晴。”“未辞花事”就是“花事未辞”,因对仗的关系作了倒装。暮春三月,正是杭州最艳丽的时节,因此,虽然有蒙蒙细雨,也不能令千树桃花万枝柳起推辞为春天作妆点的念头,花枝们仍然在迅速地走向繁盛(骎骎,原意是马的疾行,引申为迅速)。有这许多护春使者在争奇吐艳,西湖上自然是晴山灿烂,即使是在雨中,从北山上鸟瞰下去,这晴山也不过淡了一点而已。这二句里无一“雨”字,却句句都与雨有关,写出的恰切不过的雨中北山之景,笔法真可算“空灵”了。“未辞”和“正喜”,看似闲笔,其实正起着活跃诗句的作用;前者使百花也具有像“愁耳偏工”一样的、不肯推辞走向繁盛的独特性格;后者则道出了诗人的性格。既是具有“愁耳”的人,过分的艳丽自然不谐他的心情,淡淡的晴山才正合他的口味。总起看来,这二句可算本诗中可摘的佳句了。

  颈联中的“幽栖吾欲”,也是“吾欲幽栖”,因对仗的原因而作了倒装,游程过半,诗人疲倦了,但在山寺中休憩,也不肯放过访僧问道的机会;幽静的丛林令人爽心愉快,他也起了栖居之念,不肯回归喧闹的城市。这二句,字眼倒没什么突出,但排列得相当紧凑。另外,每句都有一个转折,对仗时非但字面工整,且把转折的意思也两两相对住了、“客”、“吾”二字万可见到,故用“客”字;“欲厌”是心理活动,非“吾”不能道之。这些小巧之处,也体现着诗人的功力和苦心。

  尾联中,一个“盘”字又很耀眼。此时诗人大概走到了北山的另一侧,田野的庄稼果树给雨洗得葱绿,预示着一个收获季节又来到了,也令诗人想起去年离家时,家乡也正是这个情景,一年过去了,自己的收获季节在何时呢?这些,都是常见的景象,常有的感慨,就像湖上的晴山一样是“淡淡”的。但有了一个“盘”字,诗句就顿时活跃,夹在大片桑林麦田中的樱桃树和春笋,从北山上望下去,它们婉若游龙、盘错迂曲,非但显得自身的生动,也消除了桑麦大块的单调。这句仍是俯看之景,因此,全诗都牢牢地罩在“游西湖北山”的题目里。

  西湖是天下奇观,但这首诗里,我们感到的“奇”,不在奇景,却在奇笔。写奇景恐怕不免与前人撞车,这是后起的诗人最抱憾的事;但若能振起奇笔,还是能证明自己无愧于“诗人”称号的。看来,杨载非但是用功的诗人,也是有志气的诗人,就算是在矗满着名家之笔的西湖上,他也有胆量插上自己的独特的一笔。

chūnyóu西běishān--yángzài

chóuěrpiāngōngzheshēnghǎo怀huáichángkǒngshānxíng

wèihuāshìqīnqīnshèngzhèngguāngdàndànqíng

juànyóuqín访fǎngyōuyànguīchéng

绿chóusāngmàipányīngsǔnyīnjiāqiàsuìgèng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满耳笙(shēng)¹满眼花,满楼珠翠²胜吴娃³
译文:满耳是美妙的音乐满眼是美妙的花,满楼盛妆的少女胜过那美丽的吴娃。
注释:¹笙歌:乐声和歌声,泛指音乐。²珠翠:妇女的饰物,这里代指美女。³吴娃:吴地的美女。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因知海上神仙窟¹,只似人间富贵家。
译文:这才晓得那无限美好的天上神仙窟,也不过像这无比豪华的人间富贵家。
注释:¹神仙窟:神仙居处。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绣户¹夜攒(cuán)²红烛市,舞衣晴曳(yè)碧天霞。
译文:绣幕里夜间闪烁着的红烛就像闹市,白天里施着的舞裙活像天空的彩霞。
注释:¹绣户:指华丽的居室。²攒:聚集。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却愁宴罢青娥¹散,扬子江²头月半斜。
译文:担心是宴会罢了美女也随之而星散,管它扬子江那头一轮皓月是否西斜。
注释:¹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²扬子江:这里指润州附近的长江水域。

  诗题中的金陵,指润州,即今江苏省镇江市,非指南京。唐人喜称镇江为丹徒或金陵。如李德裕曾出任浙西观察使(治所润州),其《鼓吹赋·序》云:“余往岁剖符金陵。”府相,对东道主周宝的敬称,其时周宝为镇润州的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中堂,大厅。此诗是诗人参加周宝的盛大宴会,有感而作。

  起二句连用三个“满”字,笔酣意深。满耳的笙箫吹奏,满眼的花容月貌,满楼的红粉佳丽,佩戴着炫目的珠宝翡翠,真比吴娃还美,若非仙宫似的富贵人家,不可能如此。

  颔联“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正以此意承接首联歌舞喧阗、花团锦簇的豪华场面。可诗人匠心独运,以倒说出之,便觉语新意奇。本来神话中的仙境,人间再美也是比不上的。而诗人却倒过来说,即使“海上神仙窟”,也只能象这样的“人间富贵家”。淡淡一语,衬托出周宝府中惊人的豪奢。沈德潜评此诗时说:“只是说人间富贵,几如海上神仙,一用倒说,顿然换境。”

  颈联“攒”、“曳”二字丝丝入扣。雕饰精美的门庭,灯烛辉煌,像是红烛夜市一般。歌女们翩翩起舞,彩衣像牵曳着碧空云霞。轻歌曼舞,轻盈摇曳之姿毕现。“夜攒”益显其满堂灯火,“晴曳”更衬出锦绣华灿。“夜”和“晴”又把周宝夜以继日、沉湎于歌舞声色之中的场面写了出来。

  诗吟至此,已把争妍斗艳、溢彩流光的相府夜宴写到绝顶了,收笔几乎难以为继。而诗人别具心裁,毫锋陡然转到了宴会场外的静夜遥天:“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一个“愁”字,点出了清醒的诗人并未被迷人的声色所眩惑,而是别抱深沉的情怀。酒阑人散,月已半斜,徘徊扬子江头,西望长安,北顾中原,兵戈满天地,山河残破,人何以堪。伤时,怀乡,忧国,忧民,尽在一个“愁”字中含蕴了。

  “月半斜”之“半”,既是实景,又寓微言。这时黄巢起义军纵横驰骋大半个中国,地方藩镇如李克用等也拥兵叛唐,僖宗迭次出奔,唐王朝摇摇欲坠。只有东南半壁暂得喘息,然而握有重兵的周宝却整日沉湎酒色。这样一个局面,正是残月将落,良宵几何。

  全诗用四分之三的篇幅重笔浓墨极写阀阅之家穷奢极欲、歌舞夜宴的富贵气象,而主旨却在尾联,诗眼又浓重地点在一个“愁”字上。一“愁”三“满”,首尾相应,产生强烈的对比作用。三“满”正是为了衬托出深“愁”。“愁”,是这首诗通前彻后的中心轴线。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297-1298页

péijīnlíngxiàngzhōngtángyàn

wéizhuāng tángdài 

mǎněrshēngmǎnyǎnhuā mǎnlóuzhūcuìshèng 
yīnzhīhǎishàngshénxiān zhǐrénjiānguìjiā 
xiùcuánhóngzhúshì qíngtiānxiá 
quèchóuyǎnqīngésàn yángjiāngtóuyuèbànxié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
日里飏(yáng)¹朝彩,琴中伴夜啼。
译文:白天,乌鸦要在太阳里把光辉和温暖普照大地,夜晚还要伴着琴声啼叫。
注释:¹飏:字通“扬”,展扬、发扬。
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上林¹如许树,不借一枝栖(qī)
译文:多么好的乌鸦啊,上林苑里那么多的树木,却没有它可托身的枝条。
注释:¹上林: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此处泛指帝王的园囿。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
舒郡(jùn)惊冬节,吴门¹忆岁时²
译文:回家的船停泊在舒州城外,听说今天是冬至,不禁回忆起了去年春节泊舟平江门外的情景。
注释: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¹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²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译文:天寒地冻,城门早已关闭,江面也冻结住,回家的行程也被延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译文:想起去年春节给兄长拜年时,共同思念远方的母亲的情景。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译文:想到一年到头都客居他乡,一直到现在才写下这首诗真是感慨万千!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