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瑶姬约。恍相逢、翠裳摇曳,珠韝联络。风露青冥非人世,揽结玉龙骖鹤。爱万朵、千条纤弱。祷祝花神怜惜取,问开时、晴雨须斟酌。枝上雪,莫消却。恼人匹似中狂药。凭危栏、烛光交映,乐声遥作。身上春衫香薰透,看到参横月落。算茉莉、犹低一著。坐有缑山王郎子,倚玉箫、度曲难为酢。君不饮,铸成错。
曾与瑶姬约。恍相逢、翠裳摇曳,珠韝联络。风露青冥非人世,揽结玉龙骖鹤。爱万朵、千条纤弱。祷祝花神怜惜取,问开时、晴雨须斟酌。枝上雪,莫消却。恼人匹似中狂药。凭危栏、烛光交映,乐声遥作。身上春衫香薰透,看到参横月落。算茉莉、犹低一著。坐有缑山王郎子,倚玉箫、度曲难为酢。君不饮,铸成错。

xīnláng··céngyáoyuē--liúzhuāng

céngyáoyuēhuǎngxiāngféngcuìshangyáozhūgōuliánluòfēngqīngmíngfēirénshìlǎnjiélóngcānàiwànduǒqiāntiáoxiānruòdǎozhùhuāshénliánwènkāishíqíngzhēnzhuózhīshàngxuěxiāoquènǎorénshìzhōngkuángyàopíngwēilánzhúguāngjiāoyìngshēngyáozuòshēnshàngchūnshānxiāngxūntòukàndàocānhéngyuèluòsuànyóuzhezuòyǒugōushānwánglángzixiāonánwèijūnyǐnzhùchéngcuò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 48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粗缯(zēng)大布裹生涯,腹有¹诗书²³自华
译文:虽然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但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
注释:¹腹有:胸有,比喻学业有成。²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此泛指书籍。³气:表于外的精神气色。⁴华:丰盈而实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厌伴老儒¹(pēng)(hù)叶,强随举子²踏槐(huái)³
译文:不喜欢陪伴着年老的学人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注释:¹老儒:旧谓年老的学人。²举子:指被推荐参加考试的读书人。³槐花: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槐花落时,也就是举子应试的时间了,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náng)¹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xù)²
译文:虽不能像孟郊那样骑马看花,但却有机会被那“选婿车”包围,让自己眼花缭乱。
注释:¹囊空: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没有钱。²择婿车:此指官贾家之千金所坐之马车,游街以示择佳婿。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得意¹犹堪夸世俗²,诏黄³新湿字如鸦
译文:中举仍然可以向世俗之人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你的名字呢。
注释:¹得意:即“春风得意”,意谓黄榜得中。²世俗:社会上流传的风俗习惯。³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⁴字如鸦:诏书写的黑字。

  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可能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而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就苏轼送别的这位朋友董传而言,“气”不应简单地指读书所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指古代读书人所推崇的在面对人生的失意和困窘时的乐观豁达的态度。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王勃在人生落魄时高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董传身处贫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可以从“囊空不办寻春马”一句看出。显然,苏轼对董传的人生态度还是非常欣赏的。在临别时送给朋友这一句,既是赞美,也是安慰。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阐明了读书与高雅气质的必然联系,凝练概括,深得读者喜爱。今天人们引用它来说明读书求知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品格和高雅的气质。也用来赞美别人学问渊博、气度不凡。

dǒngchuánliúbié

shì sòngdài 

zēngguǒshēng yǒushīshūhuá 
yànbànlǎopēng qiángsuíhuáihuā 
nángkōngbànxúnchūn yǎnluànxíngkàn婿chē 
yóukānkuāshì zhàohuángxīnshī湿 
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罗春。
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qǐ)¹春。
译文:银河仙宫明月飞出一轮,满御街都是含毫参加科考的富贵人在这春天里。
注释:¹绮罗:富贵人。罗:有花纹丝织品。
花前每被青蛾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花前每被青蛾(é)¹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译文:在花丛前赏花常被美女问,为何好事双来只有您一人?
注释:¹青蛾:美女。

zhòngdēng--

xīnghàngōngyuèchūlúnmǎnjiēhánxiàoluóchūn

huāqiánměibèiqīngéwènshìzhòngláizhǐrén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¹
译文:当年因为读了李白杜甫的诗,常常遗憾他们不常在一起。
注释:¹不相从:不常在一起。
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
吾与东野生并世¹,如何复蹑(niè)二子踪²
译文:我与孟郊是同一时代的人,为什么也像他们一样别多聚少呢?
注释:¹并世:同一时代。并,同。²如何复蹑二子踪:为什么又像他们那样(别多聚少)呢?复,又。蹑,踩、追随。二子,指李白和杜甫。
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
东野不得官¹,白首夸²龙钟³
译文:孟郊正等待朝廷任命新职,年老的时候号称行动笨拙。
注释:¹不得官:写诗时孟郊正等待朝廷任命新职。²夸:号称。³龙钟:年老行动笨拙之态。
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
韩子¹稍奸黠(xiá)²,自惭青蒿(hāo)³倚长松
译文:我稍微狡猾了些,惭愧地像小草依附长松一样依附着孟郊的才华。
注释:¹韩子:韩愈自指。²奸黠:狡猾。³青蒿:小草,韩愈自比。⁴长松:比喻孟郊有乔木之才。
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
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jù)(qióng)¹
译文:低下头拜见孟郊,与他相互依存。
注释:¹駏蛩: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常背负另一种叫“蟨”的动物行走,蟨则为它取甘草吃,它们互相帮助为生。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tíng)¹撞巨钟²
译文:孟郊却不回头,就像用小树枝去撞钟一样。
注释:¹寸筳:小竹枝,这里也是韩愈自比。²巨钟:比喻孟郊。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译文:我愿意变身成为云,孟郊变成龙。
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
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¹
译文:四方上下追逐着孟郊,即使人世间有离别这回事也碰不上了。
注释:¹虽有离别何由逢:即使人世间有离别这回事也碰不上了。逢,遇。

  前四句自比李杜。韩少孟十七岁。孟诗多寒苦遭遇,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俗,追求瘦硬。与贾岛齐名,故有“郊寒岛瘦”之称。韩诗较孟粗放,所以以韩比李,以孟比杜。这里虽未出现“留”字,但紧紧扣住了诗题《醉留东野》中的“留”字,深厚友情自然流露,感人至深。

  五至八句对二人的处境现状和性格作了比较。“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诗人在过去的诗中曾以“雄骜”二字评东野,即说他孤忠耿介,傲骨铮铮。“白首夸龙钟”,一“夸”字即写“雄骜”。紧接着韩愈写自己,“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韩承认自己有点“滑头”,比起孟来有时不那么老实,所以能周旋于官场。在东野这株郁郁高松面前,自惭有如青蒿。意思是说,我今在幕中任职,不过依仗一点小聪明,比起孟郊的才能,实在是自愧弗如。

  最后一段,祝愿二人友谊长存。我十分崇拜孟郊,我愿做驱蛩,负孟避祸。孟郊这样做下去,我和孟郊的才能相差悬殊,犹如“寸莛撞钜钟”。我愿变为云,孟郊变为龙,世间虽然有离别的事,但我们二人如云龙相随,永不分离。

  本诗以“醉”言出之,肆口道来,设想奇僻,幽默风趣;开篇即表示对李、杜的向往,既表达了与友人惜别之情,又可看出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追求与自信。

  全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多次用典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对孟郊的推崇,如《易经·乾卦·文言》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希望自己和孟郊变为云和龙。同时作者借“醉酒”用“夸龙钟”与“稍奸黠”形容孟郊与自己,足见两人感情深厚。

参考资料:
1、 李月辉.《名画唐诗佳句欣赏》: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第297页
2、 孙昌武.韩愈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04:第9页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殷疑曙(shǔ)¹染,巧类匣刀裁。
译文:殷红的石竹花好似被朝霞所染,花朵精致,又好像用匣刀裁剪过。
注释:¹曙霞:朝霞。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¹开。
译文:它不畏惧暑夏热风,在炎热的小暑节气中肆意绽放。
注释:¹小暑: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游蜂怜色好,思风感年催。
译文:蜜蜂飞来飞去爱怜花色的香美,思念丈夫的妇人,对花感叹时光相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译文:读者朋友的赠诗,增添了离恨别愁,忧思郁结在心里,一天要难过好几回。

chúzhōutíngqiánshízhúhuājiàn--

yīnshǔxiárǎnqiǎolèixiádāocáinánfēngnéngyíngxiǎoshǔkāi

yóufēngliánhǎogǎnniáncuīlǎnzèngtiānhènchóuchánghuí

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
天可度(duó)¹,地可量²,唯有人心³不可防。
译文:天地能够测量,唯有奸诈之人的心最难防。
注释:诈人:指官僚阶层中的阴险奸诈之辈。¹度:测量,计算。²量:测量,丈量。³人心:这里专指奸诈之人的心。
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但见丹诚¹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huáng)²
译文:只听说忠心红得像血,谁知道些善于说假话的人,舌头像簧一样。
注释:¹丹诚:忠心。²巧似簧:《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簧,乐器里用以发音的片状振动体。这里是指那些善于说假话的人,舌头像簧一样,能用动听的语言来迷惑人。
劝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为参商。
劝君掩鼻君莫掩¹,使君夫妇为参(shēn)²
译文:劝你掩鼻子你不要掩,免使你夫妇俩变成参与商。
注释:¹“劝君掩鼻”二句:《韩非子·内储说下》载,楚王的夫人郑袖,性多嫉妒。魏王送给楚王一个美人,郑袖表面上对这位美人十分友好,暗中却设计陷害她。郑袖对美人说:“楚王非常喜欢你,只是讨厌你的鼻子。你见楚王应该掩鼻。”于是美人见楚王便掩鼻。郑袖又对楚王说:“美人讨厌您身上的臭气,所以见您就掩鼻。”楚王听后大怒,下令割掉了美人的鼻子。²参商:参星和商星。《左传·昭公元年》载,昔高辛氏有二子,长曰阏伯,次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帝迁阏伯于商丘,主祀辰星,即商宿。迁实沈于大夏,主祀参宿。参商二星,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常用以比喻人分离不得相会。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劝君掇蜂君莫掇,使君父子成豺狼。
劝君掇(duō)蜂君莫掇¹,使君父子成豺狼²
译文:劝你捉蜜蜂你不要捉,免使你父子俩变成豺和狼。
注释:¹“劝君掇蜂”二句:蔡邕《琴操》载,尹吉甫有个儿子叫伯奇。伯奇的母亲死了,尹吉甫就又娶了后妻。后妻生了个儿子叫伯邦。后妻在尹吉甫面前造谣说,伯奇调戏她,她还安排尹吉甫在暗中观察,并故意放一只毒蜂在自己衣领上,让伯奇替她捉。这样尹吉甫就真以为伯奇调戏后母,因而把伯奇赶出了家门。后因以“掇蜂”为离间骨肉的典故。掇,拾取,捉拿。²豺狼:两种凶残的野兽。
海底鱼兮天上鸟,高可射兮深可钓。(海底 一作:水底)
海底鱼兮天上鸟¹,高可射兮深可钓。(海底 一作:水底)
译文:海底的鱼啊天上的鸟,高的可以射,低的可以钓。
注释:¹“海底”二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孔子对他的弟子说:“鸟,我知道它会飞;鱼,我知道它会游;兽,我知道它会跑。跑的兽可以做网捉,游的鱼可做丝绳钓,飞的鸟可以做箭射。”
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唯有 一作:只有;之间 一作:之中)
唯有人心相对时,咫(zhǐ)¹之间不能料²。(唯有 一作:只有;之间 一作:之中)
译文:唯有人们相对坐,各自安的什么心,谁能料得到?
注释:¹咫尺:形容很近的距离。古代以八寸为咫。²料:估计,猜想。
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
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¹,笑中有刀潜²杀人。
译文:你不见李义府之流笑欣欣,笑中有刀暗杀人。
注释:¹欣欣:高兴的样子。²潜:暗中,暗地里。
阴阳神变皆可测,不测人间笑是瞋。
阴阳神变¹皆可测,不测人间笑是瞋(chēn)²
译文:变化神奇的阴阳都可以测定,而人间的“笑是瞋”不能测定的结论。
注释:¹阴阳神变:《周易·系辞上》:“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²瞋:发怒时睁大眼睛,这里是生气、发怒的意思。

  在封建社会,尤其是在统治阶级内部,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互相争夺。有的人表面上装得一片赤诚,满面笑容,花言巧语,而在背后却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这首诗对人心险恶进行了揭露,诗人让人们警惕,不要上他们的当。

  这首诗可分为两个部分。这两部分的结构非常相似,都是先阐明观点,然后分别用典加以论证。自“天可度”至“使君父子成豺狼”为第一段,写奸人的伪言可离间夫妇、父子的关系。开篇用天地和人心对比,说明人心难测,不可不防。天地本来不能被度量,诗人却言之凿凿地说可以衡量,原来是因为人心的关系。由此可见,揣摩人心的难度高于度量天地。当然这里的“人心”不是指所有的人,而是指小序里的“诈人”,也就是那些阴险狡诈之辈。“但见丹诚赤如血”二句言人世间的某些人,表面看起来热血喷涌,丹心赤诚,实际上他们善于伪装,巧言惑众。这里用“但见”与“谁知”搭配,十分巧妙,加上用比,深刻揭露了这类人两面派阴险丑恶的嘴脸。紧跟“劝君掩鼻君莫掩”四句,连用“掩鼻”“掇蜂”两个典故,揭露了楚怀王夫人郑袖和尹吉甫后妻内心阴暗,巧施奸计,最终达到了她们“割美人鼻”和“放伯奇于野”的目的。诗人巧用比喻,用参商二星比喻夫妇离散,用豺狼野兽比喻父子成仇。这两个典故说明,即便是最亲近的人也会因为“诈人”的挑拨而反目。

  自“海底鱼兮天上鸟”至“不测人间笑是瞋”为第二段,深入一层,将笔触及官僚阶层中的阴险奸诈之辈,揭露他们人性的极端卑劣丑恶。“海底鱼兮天上鸟”以下四句以高鸟可射、深鱼可钓来衬托人心不可预料。“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二句用李义府笑里藏刀、暗中杀人的历史典故,说明专制政体下政治运作的黑暗和人性的险恶。这说明不管在官场还是生活中,阴险狡诈、笑里藏刀的人是很难提防的。末二句则自然得出变化神奇的阴阳皆可以测定,而人间的“笑是瞋”不能测定的结论。这样,就使人们认识到阴险奸诈之辈的可畏、可恨,对此类人必须高度警惕。

  这首诗巧用典故,写出了诗人在生活、官场中的重要感受,批评了言行不一的狡诈小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这是诗人对世态人情细微观察的结果,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蕴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世之情。通篇全用议论,语言短促有力,明白如话,对世态人情的描摹刻画入木三分,设喻生动贴切,增强了全诗的形象性,使这首说理性很强的诗变得生动活泼,而道理又说得明白透彻。

参考资料:
1、 曾凡玉编著. 唐诗译注鉴赏辞典[M]. 武汉:崇文书局, 2017:890-891.
2、 李希南,郭炳兴编著. 白居易诗译释[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3:151-153.
3、 马玮主编. 白居易诗歌赏析[M].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17:129.
4、 费如明著. 白居易诗赏析[M]. 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2:117.

tiānduó ·ězhàrén

bái tángdài 

tiānduó liáng wéiyǒurénxīnfáng 
dànjiàndānchéngchìxuè shuízhīwěiyánqiǎohuáng 
quànjūnyǎnjūnyǎn shǐ使jūnwéicānshāng 
quànjūnduōfēngjūnduō shǐ使jūnchéngcháiláng 
hǎitiānshàngniǎo gāoshèshēndiào  (hǎizuò shuǐ )
wéiyǒurénxīnxiāngduìshí zhǐchǐzhījiānnéngliào  (wéiyǒuzuò zhǐyǒu zhījiānzuò zhīzhōng )
jūnjiànzhībèixiàoxīnxīn xiàozhōngyǒudāoqiánshārén 
yīnyángshénbiànjiē rénjiānxiàoshìchē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