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霞香销粉薄,泪偷泫。叆叆金兽,沈水微薰,人帘绿树春阴,糁径红英风卷。芳草怨碧,王孙渐远。
脸霞香销粉薄,泪偷泫。叆叆金兽,沈水微薰,人帘绿树春阴,糁径红英风卷。芳草怨碧,王孙渐远。
锦屏梦回,恍觉云雨散。玉瑟无心理,懒醉琼花宴。宝钗翠滑,一缕青丝为君翦。别情谁更排遣。
锦屏梦回,恍觉云雨散。玉瑟无心理,懒醉琼花宴。宝钗翠滑,一缕青丝为君翦。别情谁更排遣。

zhīxiāngjìn--chényǔnpíng

liǎnxiáxiāngxiāofěnbáolèitōuxuànàiàijīnshòushěnshuǐwēixūnrénlián绿shùchūnyīnsǎnjìnghóngyīngfēngjuǎnfāngcǎoyuànwángsūnjiànyuǎnjǐnpíngmènghuíhuǎngjuéyúnsànxīnlǎnzuìqiónghuāyànbǎochāicuìhuáqīngwèijūnjiǎnbiéqíngshuígèngpáiqiǎn

陈允平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336篇诗文

猜您喜欢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ruó)¹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译文: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赏梅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不知不觉泪水沾满了衣裳。
注释:¹挼:揉搓。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今年海角天涯¹,萧萧两鬓(bìn)生华²。看取³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译文:今年又到梅花开放的时候,我却漂泊天涯,两鬓稀疏的头发也已斑白。晚来风急,恐怕梅花已经落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
注释:¹海角天涯:犹天涯海角。本指僻远之地,这里当指临安。²萧萧两鬓生华: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³看取:是观察的意思。观察自然界的“风势”。⁴故应:还应。

  此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借赏梅自叹身世。词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对自己一生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

  上片忆旧。

  第一层“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开头两句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赏梅花的生活情景: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醉”字,不仅是酒醉,更表明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生活所陶醉。她早年写下的咏梅词《渔家傲》中有句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

  第二层“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写丧偶之后。李清照在抒情时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感情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如“倚楼无语理瑶琴”(《浣溪沙》),“更挼残芯,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夜阑犹剪灯花弄”(《蝶恋花》)。花还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伤心落泪呢?李清照婚后,夫妻志同道合、伉俪相得,生活美满幸福。但是,时常发生的短暂离别使她识尽离愁别苦。在婚后六、七年的时间里,李赵两家相继罹祸,紧接着就开始了长期的“屏居乡里”的生活。生活的坎坷使她屡处忧患,饱尝人世的艰辛。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大减。这两句写的就是词人婚后的这段生活,表现的是一种百无聊赖、忧伤怨恨的情绪。本词中“挼尽”二句,说把梅花揉碎,心情很不好,眼泪把衣襟都湿透了。插梅与挼梅,醉赏梅花与泪洒梅花,前后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阶段与不同的心情。

  下片伤今。

  第一层“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生华”意为生长白发。词人漂泊天涯,远离故土,年华飞逝,两鬓斑白,与上片第二句所描写的梅花簪发的女性形象遥相对照。

  第二层“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又扣住赏梅,以担忧的口吻说出:“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看取意为看着。晚来风急,恐怕落梅已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中年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飘零。词人南渡后,特别是丈夫去世后更是颠沛流离,沦落漂零。生活的折磨使词人很快变得憔悴苍老,头发稀疏,两鬓花白。词人说:如今虽然赏梅季节又到,可是哪里还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来晚上要刮大风,将难以晴夜赏梅了。而且一夜风霜,明朝梅花就要凋零败落,即使想看也看不成了。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可能还寄托着词人对国事的忧怀。古人常用比兴,以自然现象的风雨、风云,比政治形势。这里的“风势”既是自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即“国势”。稍后于清照的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与此寓意相似,都寄寓着为国势衰颓而担忧的情绪。清照所说“风势”,似乎是暗喻当时极不利的民族斗争形势;“梅花”以比美好事物,“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的遭难,而且颇有经受不住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她根本没有赏梅的闲情逸致。身世之苦、国家之难糅合在一起,使词的思想境界为之升华。

  这首词篇幅虽小,却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从依次描写赏梅的不同感受看,运用的是对比手法。赏梅而醉、对梅落泪和无心赏梅,三个生活阶段,三种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表现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从上下两阕的安排看,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但又不是今昔并重,而是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哀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国家之忧,但不是如咏物词之以描写物态双关人事,词语平实而感慨自深,较之《永遇乐·落日镕金》一首虽有所不及,亦足动人。

  这一首小词,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遭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托甚深。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1176-1177页
2、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355页

qīngpíngyuè ·niánniánxuě

qīngzhào sòngdài 

niánniánxuě chángchāméihuāzuì ruójìnméihuāhǎo yíngmǎnqīnglèi 
jīnniánhǎijiǎotiān xiāoxiāoliǎngbìnshēnghuá kànwǎnláifēngshì yīngnánkànméihuā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把酒¹祝东风,且共从容²。垂杨紫陌³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译文:端起酒杯向东风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匆匆离去。洛阳城东郊外的小道已是柳枝满垂。大多是我们去年携手同游的地方,我们游遍了姹紫嫣红的花丛。
注释:¹把酒:端着酒杯。²从容:留恋,不舍。³紫陌:紫路。洛阳曾是东周、东汉的都城,据说当时曾用紫色土铺路,故名。此指洛阳的道路。⁴洛城:指洛阳。⁵总是:大多是,都是。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聚散苦匆匆¹,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译文:为人生短暂的相聚和分别所苦,离别的遗憾久久激荡在我的心田。今年的花红胜过去年,明年的花儿肯定会更加美好,可惜不知那时将和谁一起游览。
注释:¹匆匆:形容时间匆促。
这是一首惜春忆春的小词。写自己独游洛阳城东郊,饮酒观花时而产生的愿聚恐散的感情。这首词为作者与友人春日在洛阳东郊旧地重游时有感而作,在时间睛跨了去年、今年、明年。上片由现境而忆已过之境,即由眼前美景而思去年同游之乐。下片再由现境而思未来之境,含遗憾之情于其中,尤表现出对友谊的珍惜。“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将三年的花季加以比较,融别情于赏花,借喻人生的短促和聚时的欢娱心情,而并非“今年”的花真的比“去年”更鲜艳,但由于是用乐景写哀情,使词的意境更加深化,感情更加诚挚。上片回忆昔日欢聚洛阳,同游郊野之乐趣。下片写惜别之情,感伤气息浓重。。结尾两句“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更以今年花胜去年,预期“明年花更好”,映衬明年朋友聚散之难卜,不知与谁一道重来洛城游芳,更进一层地深化了这种人生聚散无常之感,然而,在人生聚散无常的伤感之外,所幸尚有“明年花更好”的希望在,良辰美景总能多少慰藉词人怅惘失落的情怀,减轻了心头的伤痛。故而词人并无剧痛深哀,只是一种淡淡伤感而已。

làngtáoshā ·jiǔzhùdōngfēng

ōuyángxiū sòngdài 

jiǔzhùdōngfēng qiěgòngcóngróng chuíyángluòchéngdōng zǒngshìdāngshíxiéshǒuchù yóubiànfāngcóng 
sàncōngcōng hènqióng jīnniánhuāshèngniánhóng míngniánhuāgènghǎo zhīshuítóng 
困花压蕊丝丝雨,不堪只共愁人语。斗帐抱春寒,梦中何处山。
困花压蕊丝丝雨,不堪只共愁人语。斗帐(zhàng)¹抱春寒²,梦中何处山。
注释:¹斗帐:小帐。形如覆斗,故称。²春寒:指春季寒冷的气候。
卷帘风意恶,泪与残红落。羡煞是杨花,输它先到家。
卷帘¹风意恶,泪与残红²落。羡煞(shà)是杨花,输它先到家。
注释:¹卷帘:卷起或掀起帘子。²残红:凋残的花,落花。
这是一首闺怨词。人在愁绪中,雨是借以诉请的最佳友伴。首句“困花压蕊丝丝雨”,真切地写出春雨的绵长轻润。但这丝雨“困”花“压”蕊,原来也像是了解了闺中女子的愁肠,一任默默地飘洒相伴。“斗帐抱春寒”,夜深了人在红罗绣帐里却不能成寐,便更觉得春夜的清寒。“抱”,写出闺中人之孤单无助,惟有抱“春寒”而已。“梦中何处山”,独自寻梦,梦里山重水远,并不能遇见自己所思念的人。下片,“人帘风意恶”,因心事凄迷,便觉得连吹人起珠帘的风也欺悔人。这是以“我”之眼观物的写法,此语看似极无理,实则极含情。惟究词人心绪何以如此之坏,“泪与残红落”拖出了并不难猜的谜底:原来是看流水逝花,叹岁月流转,恐年华不再,故而泪与残红落。结句乃把一段心事,付与自由飘舞的杨花,盼着远人也如杨花般早日回家。全词格调清新秀雅,虽写一般闺情,而不一味抑郁不欢,能于词中独赋一种绵渺深情,令人味之而意愈长。

mán··chūnguī--càn

kùnhuāruǐkānzhǐgòngchóuréndòuzhàngbàochūnhánmèngzhōngchùshān

juǎnliánfēngèlèicánhóngluòxiànshāshìyánghuāshūxiāndàojiā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
燕秦不两立¹,太子²已为虞(yú)³。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qīng)趋。
译文:燕国秦国势不两立,燕太子丹为这块心病十分忧虑。决定用樊於期脑袋作信物奉行刺秦王的短浅计谋,让荆轲带上匕首赶赴秦地。
注释:¹不两立:不能同时并存。²太子:即燕太子丹,燕王喜之子。³虞:忧患,引申为心病。⁴千金:指代秦将樊於期之首级。⁵短计:浅陋的计谋。⁶荆卿:即荆轲。
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¹(xùn)²所欲,兵势且见屠³。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yān)
译文:整年里卑词厚礼,奉养荆轲,恰逢人们将受屠戮,军事形势十分危急。微言大义激起樊氏深怨,献出人头,荆卿圆睁双眼怒气冲冲辞别燕国首都。
注释:¹穷年:整年。²徇:顺从。³且见屠:将要被屠杀。⁴微言:密谋;暗中进言。⁵燕都:指燕国首都。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朔风¹动易水,挥爵(jué)²前长驱³。函(hán)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译文:北风里一曲悲歌,易水送行场面壮烈,洒酒祭祀天地登车挥鞭长驱。把密封樊於期首级的匣子送给宿敌秦王,当面打开燕国的地图割让土地。
注释:¹朔风:北风,寒风。²爵:古代酒器。³长驱:向前奔驰不止。⁴函首:将首级装入匣子。⁵宿怨:指代秦王。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jiǒng)¹耀电光²,掌握罔(wǎng)³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zī)(jū)
译文:突然间闪闪电光,图穷匕首见,可惜拿匕首的人不是行家,耳热心悸。开始行事时锐气何等锋利,到紧要关头他却犹豫无计。
注释:¹炯然:明亮貌。²电光:指匕首。³罔:没有,不是。⁴正夫:这里指行家。正:一作“匹”。⁵造端:开始;开端。⁶趑趄:犹豫,不进貌。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
长虹吐白日,仓卒(cù)¹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²
译文:突然间似长虹横贯太阳,匆忙中反而自遭诛杀。秦王拔剑而起,盛怒伐燕,号呼声似风雷贯耳,秦军向燕地进发。
注释:¹仓卒:即仓猝,匆忙急迫。²“按剑”二句:指秦王发怒攻打燕国事。
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¹。夷城芟(shān)²七族³,台观皆焚污
译文:燕王斩下太子丹头颅讨好秦国,仍被追伐得到处奔跑,没有容身之舍。秦兵铲平城邑除掉燕王亲姻家族,燕国的官署宫观都被烧毁践踏。
注释:¹“慈父”二句:指燕王杀太子丹仍被追逃事。²芟:割草,引申为除去。³七族:指亲姻家族。⁴台:古代官署名。⁵焚污:谓焚毁玷辱。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
始期忧患弭(mǐ)¹,卒动灾祸枢(shū)²。秦皇本诈力³,事与桓(huán)殊。
译文:开始行事时指望消除灾祸,最终反而触动了灾祸的机匣。秦王的兼并靠的是诈力,与讲信义的齐桓公大相径差。
注释:¹弭:消除、停止。²枢:枢纽,机关,关键。³诈力:欺诈与暴力。⁴桓公: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以信为号召,与秦之并兼诈力不同。
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奈何效曹子¹,实谓勇且愚。世传故²多谬(miù),太史³无且(jū)
译文:怎能仿效勇士曹沫劫齐桓公的故事呢,实在叫做有勇无谋愚蠢更甚。世间流传的史事本来就多有谬误,太史公已从秦侍医夏无且那里早有叹嗟。
注释:¹曹子:即曹沫,春秋时期著名刺客。²故:通“固”,本来。³太史:指太史公司马迁。⁴征:证明、应验。⁵无且:指秦王侍医夏无且。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
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
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历史故事“荆轲刺秦王”,历代都有名人歌咏。晋代左思作有《荆轲饮燕市》,借歌咏荆轲以抒发对豪门权贵的蔑视;晋代陶渊明作《咏荆轲》,以诗的形式不仅再现了当年荆轲刺秦王的悲壮经过,而且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表明自己的叹惋颂赞之情;而柳宗元作的这首《咏荆轲》内涵更为丰富,作者用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巨大包容性的语言成功地描述了这一重大事件的错综复杂的情节,精心制造了一个接一个的高潮。特别是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荆轲临行时的悲壮场面和刺秦王的紧张激烈场面,生动体现出荆轲的勇敢、真诚、刚毅、愚狂的性格特征,从而使荆轲的形象跃然于纸上。而此诗的新意更在于诗人对荆轲作出了“勇且愚”的评价。秦国虐待作为人质的燕太子丹,杀戮樊於期的父母宗族,特别是秦军滥施武力,任意侵凌其他国家的种种暴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对于像荆轲那些抵抗强秦,进行自保的人和事,则应给予一定的同情和颂赞;但是,对秦王采取暗杀等恐怖手段,不能不说是一种愚蠢而又危险的行径。因为这类行径无论如何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诗人对荆轲刺秦王这一愚昧盲动之举,表示了深深的叹惋。燕太子丹错误地将燕国的命运完全寄托在荆轲一人身上,诱使荆轲充当牺牲品,而荆轲却乐于效法古人,铤而走险,终于丧命,这是历史的悲剧。其实,荆轲即使能杀死秦王,也不能迫使秦国退还侵占各国的土地,从而挽救大势已去、行将灭亡的六国。

  唐代侠风犹盛,安史之乱后,皇室与强藩之间矛盾剧烈,借刺客之手除掉对方阵营中的要人一时成了热门话题与首选的手段。此诗即反映了柳宗元对这种政治上的短视与盲动的轻蔑,也表达了作者在国家统一上排斥“诈力”的观念。

参考资料:
1、 龙军.咏荆轲——陶渊明、柳宗元同题诗比较赏析[J].湖北招生考试,2010(17)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yōu)¹鹿鸣,食野之苹²。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吹笙鼓簧(huáng)³,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shì)我周行(háng)
译文: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艾蒿。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注释:¹呦呦:鹿的叫声。²苹:藾蒿。³簧:笙上的簧片。笙是用几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气管装在斗子上做成的。⁴承筐:指奉上礼品。⁵将:送,献。⁶周行:大道,引申为大道理。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hāo)¹。我有嘉宾,德音²³昭。视民不恌(tiāo),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以敖(áo)¹⁰
译文: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蒿草。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娱任逍遥。
注释:¹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²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³孔:很。⁴视:同“示”。⁵恌:同“佻”。⁶则:法则,楷模,此作动词。⁷旨:甘美。⁸式:语助词。⁹燕:同“宴”。¹⁰敖:同“遨”,嬉游。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qín)¹。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dān)²。我有旨酒,以燕乐(lè)嘉宾之心。
译文: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芩草。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奏琴勤相邀,融洽欢欣乐尽兴。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陶陶。
注释:¹芩:草名,蒿类植物。²湛:通“耽”,深厚。

  《小雅·鹿鸣》是《诗经》的“四始”诗之一,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据朱熹《诗集传》的说法,此诗原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人的宴会上也可唱。朱熹这一推测该是符合事实的,直到东汉末年曹操作《短歌行》,还引用了此诗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贤才的愿望,说明千余年后此诗还有一定的影响。

  此诗主题,历来有争论,大致有美诗和刺诗两种意见。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体现了殿堂上嘉宾的琴瑟歌咏以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

  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诗以此起兴,便营造了一个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如果是君臣之间的宴会,那种本已存在的拘谨和紧张的关系,马上就会宽松下来。故《诗集传》云:“盖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以敬为主。然一于严敬,则情或不通,而无以尽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而其乐歌,又以鹿鸣起兴。”也就是说君臣之间限于一定的礼数,等级森严,形成思想上的隔阂。通过宴会,可以沟通感情,使君王能够听到群臣的心里话。而以鹿鸣起兴,则一开始便奠定了和谐愉悦的基调,给与会嘉宾以强烈的感染。

  此诗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它把读者从“呦呦鹿鸣”的意境带进“鼓瑟吹笙”的音乐伴奏声中。《诗集传》云:“瑟笙,燕礼所用之乐也。”按照当时的礼仪,整个宴会上必须奏乐。《礼记·乡饮酒义》云:“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据陈澔注,乐工升堂,“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每一篇而一终。三篇终,则主人酌以献工焉。”由此可知,整个宴会上是歌唱以上三首诗,而歌唱《鹿鸣》时又以笙乐相配,故诗云“鼓瑟吹笙”。乐谱虽早已失传,但从诗的语言看,此诗三章全是欢快的节奏,和悦的旋律,同曹操《短歌行》相比,曹诗开头有“人生苦短”之叹,后段有“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悲,唯有中间所引“鹿鸣”四句显得欢乐舒畅,可见《诗经》的作者对人生的领悟还没有曹操那么深刻。也许因为这是一首宴飨之乐,不容许杂以一点哀音吧。

  诗之首章写热烈欢快的音乐声中有人“承筐是将”,献上竹筐所盛的礼物。献礼的人,在乡间宴会上是主人自己,说见上文所引《礼记》;在朝廷宴会上则为宰夫,《礼记·燕义》云:“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足可为证。酒宴上献礼馈赠的古风,即使到了今天,在大宾馆的宴会上仍可见到。然后主人又向嘉宾致辞:“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也就是“承蒙诸位光临,示我以大道”一类的客气话。主人若是君王的话,那这两句的意思则是表示愿意听取群臣的忠告。

  诗之二章,则由主人(主要是君王)进一步表示祝辞,其大意则如《诗集传》所云:“言嘉宾之德音甚明,足以示民使不偷薄,而君子所当则效。”祝酒之际要说出这样的话的原因,分明是君主要求臣下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以矫正偷薄的民风。如此看来,这样的宴会不徒为乐而已,它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三章大部与首章重复,唯最后几句将欢乐气氛推向高潮。末句“燕乐嘉宾之心”,则是卒章见志,将诗之主题深化。也就是说这次宴会,“非止养其体、娱其外而已”,它不是一般的吃吃喝喝,满足口腹的需要,而是为了“安乐其心”,使得参与宴会的群臣心悦诚服,自觉地为君王的统治服务。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16-318

鹿míng

míng xiānqín 

yōuyōu鹿míng shízhīpíng yǒujiābīn chuīshēng chuīshēnghuáng chéngkuāngshìjiāng rénzhīhào shìzhōuháng 
yōuyōu鹿míng shízhīhāo yǒujiābīn yīnkǒngzhāo shìmíntiāo jūnshìshìxiào yǒuzhǐjiǔ jiābīnshìyànáo 
yōuyōu鹿míng shízhīqín yǒujiābīn qín qín qiědān yǒuzhǐjiǔ yànjiābīnzhīx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