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涂合西南,达人戒同异。
二鱼各自鱼,是鱼岂有二。
濶处海茫茫,波涛适相戏。
笑我湖上亭,鳞鬣纷族类。
情知我非鱼,此意鱼或是。
欣然得所适,相见不相遇。
鱼行我无心,我得鱼亦遂。
藻荇披秋光,水与天妩媚。
明月帖湖心,照风鱼不寐。
我琴无杀声,螗蜋勿余忌。
通涂合西南,达人戒同异。
二鱼各自鱼,是鱼岂有二。
濶处海茫茫,波涛适相戏。
笑我湖上亭,鳞鬣纷族类。
情知我非鱼,此意鱼或是。
欣然得所适,相见不相遇。
鱼行我无心,我得鱼亦遂。
藻荇披秋光,水与天妩媚。
明月帖湖心,照风鱼不寐。
我琴无杀声,螗蜋勿余忌。
李石

李石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 344篇诗文

猜您喜欢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尽室林塘涤(dí)¹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huán)²
译文:一家人来到林中塘边,洗尽了暑日的燥热烦念,胸怀豁然开朗,仿如不是生活在尘世间。
注释:¹涤:消除。²尘寰:人世间。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译文:谁敢估量这清风的价值?没有任何快乐能胜过长日悠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水鸟¹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译文:水鸟捉到鱼儿总是心满意足,岭上云片满含雨意又空自飞还。
注释:¹水鸟:鹭鸶。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酒阑¹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译文:酒醉后有什么能醒我心魂?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
注释:¹阑:尽。

  这首诗含蓄蕴藉,境界高远,有雍容闲适之致。

  首联描写在林塘消夏,荡涤了暑热烦闷,胸襟旷然如超脱于尘世之外的感受。颔联化用李白《襄阳歌》句意,感谢无价清风慷慨的赐与,且以悠闲度日作为最大的快乐,显示诗人心怀的淡泊。颈联写俯仰所见眼前景物,一为近景,一为远景,深含恬然自足、任随自然的人生哲理。尾联别出心裁,以“万柄莲香一枕山”作为清心澄怀的醒酒之物,见出诗人潇洒出尘的风致。抒发了诗人高尚清廉的情怀和超尘拔俗的思想情感。

  《北塘避暑》首句擒题,交代了时间、地点,次句渲染极为幽静的自然环境,并以“旷然”一词挑明题旨,抒发其超尘拔俗的思想感情和正直清廉的高尚情操。

  第二句用“如不在尘寰”比喻旷然之情,空灵飘逸。但作者犹嫌不足,在颔联中再进一步为“旷然”作注。在炎夏酷暑中,一般俗土,每喜以管弦消遣。但作者不借外物,只以沐浴清风自娱,悠然自得,摆脱了尘寰的炎热和烦恼。“清风”一词语意双关,又表明正直无私,两袖清风。这里用“能人敢议”的反诘句法,加强语气,著一“敢”宇,尤为雄健峭拔,与下旬“能”字对照,一个突兀而起,一个平平淡淡,起伏跌宕,足见诗人的功力。

  颈联虚实并用,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水鸟得鱼”、“岭云含雨”,一近一远,一俯一仰,这是实写。“长自足”、“只空还”抒发作者感情,这是虚写。但细细品味,知其不唯写景抒情,还是以象征手法阐发人生哲理,所写之景不必是眼前实景。全联意谓要象水鸟那样“知足保和”,象岭云那样来去无心。亦即庄子所谓“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的“无为”思想。不去追求功名利禄,外在的事物都是有限的;追求内在的精神品格,才是他要表现的主要思想,也是他能旷然自得的要源所在。据《宋史》本传,他屡次主动辞位,确能“长自足”。从他“凡事有不便,未尝不言”,“前后七十余疏”看,他也不薄事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本是儒家传统思想。但韩琦如此,并不矛盾。

  尾联是讲修养之法。韩琦不需要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他酒醒之后,自有清心澄虑之物,即“万柄莲香一枕山”。这句衬托出他胸襟的清高脱欲。

参考资料:
1、 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宋诗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05:52-55
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 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zāng)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¹²其羊。问臧奚³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sāi)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译文:臧与谷二人一起去放羊,结果都把羊丢失了。问臧当时在干什么,他说正在那里捧着简册读书;问谷当时在干什么,他说正在那里下棋。他们二人所做的事情虽不相同,但把羊丢了却是相同的。
注释:¹俱:全;都。²亡:丢失。³奚:疑问代词。相当于“何”“什么”。⁴博塞:一般指格五。 格五是一种古代流行的中国棋类游戏。又名簙簺、博塞或簺。
长记鸣琴子贱堂。朱颜绿发映垂杨。如今秋鬓数茎霜。
长记鸣琴子贱¹堂。朱颜²绿发³映垂杨。如今秋鬓(bìn)数茎(jīng)霜。
译文:常常记着宓子贱弹琴治理单父的故事。过往红润颜容和乌黑头发映照着垂柳。如今已有数根鬓发白得就像霜雪一般。
注释:¹子贱:即孔子宓不齐(字子贱)。²朱颜:红润美好的颜容,借指青春年少。³绿发:“绿”指乌黑,“绿发”即乌黑的头发。⁴秋鬓:苍白的鬓发。
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终不避桐乡。
聚散¹交游²如梦寐(mèi)³,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qīng)终不避霜乡。
译文:结交朋友的离离合合就如同身在梦中。仕途得失进退这等闲事就别去想它了。朱仲卿终也没离开人民爱戴他的桐乡。
注释:¹聚散:相聚和分离。²交游:交际、结交朋友。³梦寐:睡梦。⁴升沉:即“升降”,旧时指仕途得失进退。⁵仲卿:即西汉中叶时人朱邑(字仲卿,官至大司农)。⁶避:指离开,“仲卿终不避霜乡”即“朱邑归葬霜乡”的典故(见《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第五十九,另附相关原文节录如下)。
唐临为万泉丞。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唐临为¹万泉²(chéng)³。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人雨,乃耕(gēng)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jià)(sè)何以¹⁰¹¹人,请出¹²¹³。”令惧其逸(yì)¹⁴,不许¹⁵。唐临曰:“明公¹⁶若有所疑,吾自当¹⁷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¹⁸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¹⁹,皆归系所²⁰。囚等感恩,至人毕²¹集县狱。临由是²²知名。
译文:唐临是万泉县令的下属官员。县监狱里关押着十几个囚犯,都是因为没缴租税而被关押的。当人恰好赶上了晚春人节,雨水及人,正是耕种的好人候。唐临禀报县令:“囚犯也有妻子和儿女,不劳作怎么让他们生活,请把他们放出来。”县令害怕他们被放出后逃跑,不准许。唐临说:“大人如果有所怀疑,我一个人承担全部罪名。”县令就请假回乡。唐临于是将囚犯全都召集起来让他们回家耕种,并且和他们约定:春种结束,都要回到监狱里去。囚犯们感激唐临的恩情,到春种结束人全部集中在县的监狱里了。唐临由于这件事出名了。
注释:¹为:担任。²万泉:古县名。³丞:县令的属官。³皆:都。⁴系:关押。⁵会:适逢(正赶上)。⁶雨:下雨。⁷耕:耕作。⁸白:报告。⁹稼穑:田间劳作,这里指种庄稼。¹⁰何以:凭借什么(以,凭借)。¹¹活:使……活下来。¹²出:让...离开。¹³之:代词,代囚犯。¹⁴逸:逃跑。¹⁵许:允许,答应。¹⁶明公:对县令的尊称。¹⁷当:通“挡”,抵挡。¹⁸悉:都。¹⁹毕:结束;全,都。²⁰所:监狱。²¹毕:全部,都。²²由是:从此以后。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三万里¹²东入海,五千仞(rèn)³上摩(mó)
译文: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
注释:¹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²河:指黄河。³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⁴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黄河和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一说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⁵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遗民¹泪尽²胡尘³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译文: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注释:¹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²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³胡尘:指金人入侵中原,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⁴南望:远眺南方。⁵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要想理解这首诗,必须理解“五千仞岳”,于此有人说是泰山,因为泰山最高,被列在五岳之首,历代君王也多要去泰山封禅,用黄河与泰山作为中原大好山河的象征似乎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赖汉屏认为岳指华山,理由是黄河与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陆游诗中的“岳”是指华山,可以从《宋史·陆游传》以及陆游的诗词中找到证据。《宋史·陆游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从中可以看出陆游收复中原的策略,就是通过四川进入陇右,先夺取长安,然后凭借关中的屏障进攻退守,像秦一样收复中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陆游把这么多心思用在这一块土地上,可见他的主张是横贯其诗歌创作的始终的,那么“五千仞岳上摩天”中的岳指华山自然就最恰当了。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便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扩大深沉,对仗工整犹为余事。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句笔锋一转,顿觉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泪尽”一词,千回万转,更含无限酸辛。眼泪流了六十多年,早已尽了。但即使“眼枯终见血”,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期望恢复信念的坚定不移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结句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他们不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

  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诗人为遗民呼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

参考资料:
1、 赖汉屏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981-982

qiūjiāngxiǎochūményíngliángyǒugǎn

yóu sòngdài 

sānwàndōnghǎi qiānrènyuèshàngtiān 
mínlèijìnchén nánwàngwángshīyòun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