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湖上结幽期,偏向东林遇远师。未道姓名童子识,
十年湖上结幽期,偏向东林遇远师。未道姓名童子识,
不酬言语上人知。闲花落日滋苔径,细雨和烟著柳枝。
不酬言语上人知。闲花落日滋苔径,细雨和烟著柳枝。
问我别来何所得,解将无事当无为。
问我别来何所得,解将无事当无为。

guòxuānshàngrénshànglánruò--zhūwān

shíniánshàngjiéyōupiānxiàngdōnglínyuǎnshīwèidàoxìngmíngtóngzishí

chóuyánshàngrénzhīxiánhuāluòtáijìngyānzheliǔzhī

wènbiéláisuǒjiějiāngshìdāngwèi

朱湾

朱湾

朱湾(约公元七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巨川,号沧洲子,西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唐代宗大历年间进士。性浪漫,好琴酒,放纵山水,不应徵辟。工诗,善于咏物。李勉镇永平,嘉其风操,厚币邀至,署为府中从事。日相谈讌,分逾骨肉。久之,尝谒湖州崔使君,不得志,以书作别,尽吐牢骚。遂归会稽山阴别业。湾著有诗集四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六人,亦复重赋。
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¹,用韵者凡六人,亦复重赋。
注释:念奴娇:词牌名,又名《大江东去》《酹江月》《杏花天》等。双调,上片九句,押四仄韵,四十九字;下片十句,押四仄韵,五十一字,共一百字。¹追和赤壁词:即步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夷甫当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壁。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离骚(sāo)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¹。夷(yí)(fǔ)²当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壁³。五亩(mǔ)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译文:饮美酒,读《离用》。堪笑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更令人得意的事呢?那西晋名士王衍,清雅直立,像玉壁一般,却只顾清谈,最后被敌人杀害,空余遗恨。我退隐的这一带地方,田园烟雾苍苍,山丘清寒碧碧,居住其中,闲适无比。可到了将近岁末的时候,我却还是忧风忧雪。我感慨地追忆那东晋的名臣谢安,虽壮志凌云,却被贬西州而病逝。
注释:¹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人生佳处,但能读《离骚》饮酒,不需他物。《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²夷甫:即王衍,字夷甫。据《晋书·王衍传》中载,王衍虽位居宰辅却不论世事,唯雅咏玄虚。³岩岩玉壁:东晋名士王衍,人称“岩岩清峙,壁立千仞”。⁴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词人借描绘岁寒翠竹以自比。寒玉:喻寒竹;风雪:喻忧患。⁵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引谢安故事。谢安为东晋名臣,文武兼备,有天下之志,淝水大捷后乘胜追击,一度收复河南失地。然终因位高风大招人忌,被迫出镇广陵,不问朝政。太元十年,谢安扶病舆入西州,不久病逝。
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块垒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恨无毫发。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我梦卜筑(zhù)萧闲¹,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块垒(lěi)²胸中冰与炭³,一酌(zhuó)春风都灭。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恨无毫发。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译文:我梦想着,建起我的萧闲堂别墅,岩桂的幽香香飘十里。胸中的种种不平之气,都随着一杯酒,无踪无迹。天睛日暖的日子里,和友人们相聚,悠然自得,意气风发,不再有一丝一毫的遗恨。当初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他们曾在兰亭把酒吟诗,这种心情,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啊,王羲之又何必在《兰亭集序》中记什么“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呢?
注释:¹卜筑萧闲:词人在镇阳别墅筑有萧闲堂,故自号为萧闲老人。²块磊:垒块,胸中不平的样子。³冰与炭:冰炭一冷一热,不能同器,喻水火中骚乱不宁。⁴神交:慕名而没见过面的交往。⁵永和:晋穆帝司马聃的年号。

  这首词的上片,间接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官场的厌倦,为下片抒发隐居避世的生活志趣作铺垫。开头三句,说人生最得意事,无如饮酒读《离骚》。“痛”字,“笑”字,相排而出,奠定了激越旷放的基本情调。“夷甫当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壁”与“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词人引用王衍与谢安两个历史人物,表现了矛盾的心理情绪。他对王衍的回避现实祖尚浮虚有所不满,对谢安的赍志以殁深表同情和怨愤。但是谢安所以不能施展才识,乃时势所限,朝廷中的倾轧排挤,使他不得不激流勇退。词人徘徊在出世与人世、积极与消极的边缘,他选择的正是他所不满的人生道路。饮酒读《离骚》,是消化内心块垒的手段,而隐居避世,则是词人引领以望的平安归宿。“岁晚忧风雪”是词人有感于现实的忧患意识,这既是现实的折映,又有历史的借鉴。这种对家山的怀想,置于两个历史人物的中间,仿佛是压抑不住的潜意识,也正反映了词人徘徊歧路的精神状态。

  下片正面抒写归隐之志和超脱之乐。换头借梦生发,一苇飞渡,由京都到镇阳别墅,也等于由现实到理想。桂花飘香,酒浇垒块,知己相聚,清谈赋诗,人生如此,可谓毫发无遗恨,这是作者所勾画的暮年行乐图。“块垒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这两句词说胸中杂有相矛盾的喜惧之情,不平之气,遇酒都归于消灭,无喜亦无忧。结句回到诸公相聚唱和的背景上来。胜日神交,古今同致,王羲之《兰亭集序》又何必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呢。

  词的前、中、后三处,提及三个东晋名士,虽非咏史,却得园林借景之妙。词上下两片,情绪相逆相生。上片悲慨今古,郁怒清深;下片矫首遐观,入于旷达自适之境。其实胸中垒块并未浇灭,不过用理智的醉意暂时驱遣,强令忘却,故旷达中时露悲凉。

参考资料:
1、 夏承焘等著.宋词鉴赏辞典 下:上海辞典书出版社,2013.08:第2249-2250页

niànjiāo ·huánhòuzhūgōngjiànzhuīchìyòngyùnzhěfánliùrénchóng

càisōngnián sòngdài 

huánhòu zhūgōngjiànzhuīchì yòngyùnzhěfánliùrén chóng 

sāotòngyǐn xiàorénshēngjiāchù néngxiāo dāngniánchéngshì kōngxiǎngyányán cāngyān qiūhán suìwǎnyōufēngxuě 西zhōubìng zhìjīnbēigǎnqiánjié 
mèngzhùxiāoxián juéláiyánguì shíyōuxiāng kuàilěixiōngzhōngbīngtàn zhuóchūnfēngmiè shèngshénjiāo yōurán hènháo jīntóngzhì yǒngniányuè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采菽(shū)¹采菽,筐之莒(jǔ)²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³乘马。又何予之?玄衮(ɡǔn)及黼(fǔ)
译文:采大豆呀采大豆,用筐用筥里面盛。诸侯君子来朝见,王用什么将他赠?纵没什么将他赠,路车驷马给他乘。还用什么将他赠?龙袍绣衣已制成。
注释:¹菽:大豆。²筥:亦筐也,方者为筐,圆者为筥。³路车:即辂车,古时天子或诸侯所乘。⁴玄衮:古代上公礼服,毛传:“玄衮,卷龙也。”⁵黼:黑白相间的花纹。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bì)¹(jiàn)²,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qí)。其旂淠(pèi)³,鸾声嘒(huì)。载骖(cān)载驷(sì),君子所届
译文:翻腾喷涌泉水边,我去采下水中芹。诸侯君子来朝见,看那旗帜渐渐近。他们旗帜猎猎扬,鸾铃传来真动听。三马四马驾大车,远方诸侯已来临。
注释:¹觱沸:泉水涌出的样子。²槛泉:正向上涌出之泉。³淠淠:旗帜飘动。⁴鸾:一种铃。⁵嚖嚖:铃声有节奏。⁶届:到。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纾,天子所予。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赤芾(fú)¹在股,邪幅²在下。彼交³匪纾(shū)⁴,天子所予。乐只⁵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⁶之。
译文:红色护膝大腿上,裹腿在下斜着绑。不致怠慢不骄狂,天子因此有赐赏。诸侯君子真快乐,天子策命颁给他。诸侯君子真快乐,又有福禄赐予他。
注释:¹芾:蔽膝。²邪幅:裹腿。³彼交:不急不躁。彼,通“匪”。交,通“绞”,急。⁴纾:怠慢。⁵只:语助词。⁶申:重复。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万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¹天子之邦。乐只君子,万福攸同。平平²左右,亦是率从。
译文:柞树枝条一丛丛,它的叶子密密浓。诸侯君子真快乐,镇邦定国天子重。诸侯君子真快乐,万种福分来聚拢。左右属国善治理,于是他们都顺从。
注释:¹殿:镇抚。²平平:治理。
汎汎杨舟,绋纚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之。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fàn)汎杨舟,绋(fú)¹(lí)²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³之。乐只君子,福禄膍(pí)之。优哉游哉,亦是戾(lì)矣。
译文:杨木船儿水中漂,索缆系住不会跑。诸侯君子真快乐,天子量才用以道。诸侯君子真快乐,福禄厚赐好关照。从容不迫很自在,生活安定多逍遥。
注释:¹绋:粗大的绳索。²纚:系。³葵:借为“揆”,度量。⁴膍:厚赐。优哉游哉:悠闲自得的样子。⁵戾:安定。

  全诗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诸侯上朝之前,身为大夫的作者对周天子可能准备的礼物的猜测。“采菽采菽,筐之筥之”,诗人以采菽者连连采菽,用筐用筥盛取不停起兴,整首诗欢快、热烈、隆重的气氛从此定下了基调,读者的情绪也随之进入这一特定场景。“君子来朝,何锡予之?”意思是:诸侯来朝,天子会以什么样的礼物赐予他?诗人是见过大场面的公卿大夫,按照常规,“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四句无疑而问,复沓申述,两次自问自答,进一步渲染气氛,让人感到即将来朝的诸侯声势之隆。

  如果说第一章是诗人虚拟的盛况,那么从第二章开始便进入实景的描绘了。

  第二章是诗人见到的诸侯来朝之时极为壮观的场面。开始两句“觱沸槛泉,言采其芹”,用自下而出的槛泉旁必有芹菜可采兴君子来朝之时也有仪从可观,是起兴,也是设喻,黄焯说“槛泉采芹,既为即事之兴,亦即譬喻之兴”(《诗疏平议》),是也。“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威仪之现,首先在于队列之前的旗帜,“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远远见到风中旗帜猎猎,更有响声中节的鸾铃之声由远及近,“载骖载驷,君子所届”,或驷马或骖乘都井然前行,来朝的诸侯已到眼前。

  第三章全用赋法,铺排诗人近观诸侯朝见天子时的情景。“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赤色的护膝,裹腿的斜布是合乎礼仪的装饰,“彼交匪纾”完全是一付雍容典雅的仪态。既有如此声威,进退又合礼仪,天子当然是赏赐有加。“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四句是诗人所见,也是诗人切合时地的恭维话,并以此引发以下两章。

  第四章是诗作者对来朝诸侯卓著功勋的颂扬。“维柞之枝,其叶蓬蓬”是起兴,用柞枝蓬蓬兴天子拥有天下的繁盛局面和诸侯的非凡功绩。“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平平左右,亦是率从”,从天子邦国的镇抚到邻邦属国的治理,竭尽铺排之能事,以此表达对来朝诸侯的无限赞美之情。

  最后一章是大夫美诸侯之辞。前两句“泛泛柏舟,绋纚维之”,以大缆绳系住杨木船起兴,并让人联想到诸侯和天子之间的关系是依赖相互间的利益紧紧维系在一起的,诸侯为天子殿国安邦,天子则给诸侯以丰厚的奖赏。“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之”;是其所创功勋的自然结果。“优哉游哉,亦是戾矣”,两句对诸侯安居优游之态充满艳羡。

  全诗虽时有比兴,但总体上还是用的赋法。从未见君子之思,到远见君子之至,近见君子之仪和最后对君子功绩和福禄的颂扬,可概见赋体端倪。整首诗为读者再现了一幅春秋时代诸侯朝见天子时的历史画卷,“诗,可以观”,信矣。

cǎishū

míng xiānqín 

cǎishūcǎishū kuāngzhīzhī jūnláicháo zhī suīzhī chēshèng yòuzhī xuángǔn 

fèiliànquán yáncǎiqín jūnláicháo yánguān pèipèi luánshēnghuìhuì zàicānzài jūnsuǒjiè 

chìzài xiézàixià jiāofěishū tiānsuǒ zhǐjūn tiānmìngzhī zhǐjūn shēnzhī 

wéizuòzhīzhī péngpéng zhǐjūn diàn殿tiānzhībāng zhǐjūn wànyōutóng píngpíngzuǒyòu shìshuàicóng 

fànfànyángzhōu wéizhī zhǐjūn tiānkuízhī zhǐjūn zhī yōuzāiyóuzāi shì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jǐn)¹烟尘²外,江村八九家。
译文:锦官城置身于战乱之外,江村里有八九家人家。
注释:¹锦里:即指成都。成都号称“锦官城”,故曰锦里。²烟尘:古人多用作战火的代名词。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译文:圆圆的新荷小叶静静地浮在水面上,嫩绿的小麦已在轻轻地扬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卜宅从兹¹老,为农去国²(shē)³
译文:真想寻一住宅从此终老,耕田劳作远离长安。
注释:¹从兹:指从此,从现在。²国:指长安。³赊:远也。
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
远惭勾漏令¹,不得问丹砂(shā)
译文:很惭愧不能像葛洪那般,抛弃一切世俗求仙问药。
注释:¹勾漏令:指晋葛洪。杜甫自言不能如葛洪一样弃世求仙,所以说懒。其实是一种姑妄言之的戏词。

  这是杜甫开始卜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当时,天下大乱,而“锦里”(即锦官城成都)不在乱中,故说“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是作者身之所在,是个寥落的江村。颔联“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写景,眼前的圆荷小叶,细麦轻花是在居处周围所见,为下文作铺垫。后面四句,表现为国设想渐远渐荒唐,也渐使人明白:那不过是一种极其无奈的自嘲。杜甫不会真下决心“为农”而“从兹老”,更不会下决心追随葛洪故事去学炼丹砂。这是愤世之言,不可坐实。从“去国赊”可见杜甫始终不能忘怀国事。

  此诗是杜甫生活史上一个转变的标志。

wéinóng

 tángdài 

jǐnyānchénwài jiāngcūnjiǔjiā 
yuánxiǎo màiluòqīnghuā 
zháicónglǎo wéinóngguóshē 
yuǎncángōulòulìng wèndānshā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每读《诗》¹至《鸱(chī)(xiāo)²,读《书》³至《君奭(shì),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sì)匪虎,率彼旷野¹⁰’,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¹¹?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¹²而笑曰:“回,使¹³尔多财,吾为尔宰¹⁴。”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¹⁵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¹⁶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译文:我每次读到《诗经》的《鸱枭》篇,读到《尚书》的《君奭》篇,经常暗自感叹周公不被世人理解。后来我读了《史记》,看到孔子在陈国和蔡国遭遇困厄,然而弹琴唱歌的声音却没有断绝的记述。颜渊、仲由等弟子和孔子相互问答。孔子说: “‘并非犀牛,并非老虎,却奔逃于荒野之上。’难道我推行的道义不正确吗?为何我会落到这般田地?”颜渊说: “老师您推行的道义太宏大,所以天下没有人可以接受。即使这样,道义不被接受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不被接受,才更能显出您是君子。”孔子轻松地笑道: “颜回,假如你有很多财富,我就会做你的管家。”天下人虽然不能接受孔子的道义,但他和弟子们居然能够感到满足,彼此相处快乐。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富贵比不上孔子的贫贱。凭借召公的贤明,管叔、蔡叔的亲近,还不能理解周公的心思,那么周公与谁共享那富贵的欢乐呢?而与孔子共同过着贫贱生活的人,都是天下的贤能之士,这就足够快乐了!
注释:梅直讲: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时任国子监直讲。¹《诗》:《诗经》。²《鸱鸮》:《诗经·豳风》中的篇名。旧说周成王对周公东征武庚、管叔、蔡叔的叛乱不理解,周公作此诗,以明心志。³《书》:《尚书》。⁴《君奭》:《尚书》中的篇名。君:尊称。奭:召公,姓姬,名奭,是周文王的庶子,和周公共同辅佐成王。旧说他怀疑周公有政治野心,周公作《君奭》,以明心志。⁵不遇:不为人所¹³理解。⁶孔子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年居于陈、蔡之间,楚国欲聘之。陈、蔡大夫恐以后不利于己,“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辍”。⁷弦歌:弹琴诵诗。⁸颜渊:名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⁹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¹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语出《诗经·小雅·何草不黄》。匪:通“非”。兕:古代称犀牛一类的兽。率:这里指来往奔波。¹¹病:担忧。¹²油然:自然而然的样子。¹³使:假使。¹⁴宰:这里指家臣。¹⁵管蔡:即管叔和蔡叔。管叔名鲜,蔡叔名度,都是周公之弟。¹⁶谁与:与谁。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¹者,其为人如古孟轲²、韩愈³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lù),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¹⁰为之先容¹¹,非亲旧为之请属¹²,而向¹³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¹⁴,亦不可以徒贫贱¹⁵。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lǘ)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传曰¹⁶:“不怨天,不尤¹⁷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¹⁸”。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译文:我七八岁的时候,才知道读书。听说当今天下有位欧阳公,他为人像古时的孟轲、韩愈那类人。又有一位梅公,和欧阳公交游往来,而且与他相互讨论文章,或发挥或商榷。后来我长大几岁,才能够阅读先生们的文章,想像先生们的为人,觉得他们应当能够摆脱世俗的乐趣而自得其乐。当时我正在学习讲究对偶声律的诗文,想谋得一些微薄的俸禄,自认为没有什么资格拜见诸位先生前辈,所以来到京城一年多,不曾登门拜访过。今年春天,天下的读书人汇集于礼部,您与欧阳公亲自主持考试。不料,我居然高中第二名。不久我又听说,您喜爱我的文章,认为有孟轲的文风,而欧阳公也因为我不做流于世俗的文章而录取我。所以,我得以位于及第之列,既不是先生的手下举荐我,也不是亲朋好友为我请托,之前十几年只听过名声而不得相见的人,朝夕之间居然成为了我的知己。回来后我思量这件事,认为人不能苟且于富贵之中,但也不应徒劳于贫贱的生活。有大贤人在此而能成为他的门生,也足够使人找到依靠了。倘若一时侥幸做了大官,让数十个乘着车马的侍从跟随着,让乡里闾巷的百姓围观称赞,也不能代替这种与大贤人相知相遇的快乐啊!《左传》上说: “不抱怨老天,不埋怨他人”,因为“悠然自得,可以尽享天年”。您名满天下,而官衔不过五品,神态温和而没有怒色,文章宽厚淳朴而没有怨言,这一定有乐于此道的原因,我希望能够听到您的高见。
注释:¹欧阳公:指欧阳修。公:对人之尊称。²孟轲:即孟子,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³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⁴梅公:指梅尧臣。⁵对偶声律之文:指诗赋。⁶升斗之禄:指俸禄少的小官吏。⁷窥其门:登门拜访。⁸礼部:官署名,掌管礼教和学校贡举等事。⁹执事:原指侍从左右供差遣的人。此指梅尧臣,不直称对方,表示尊敬。¹⁰左右:指欧阳修、梅圣俞身边亲近的人。¹¹先容:事先致意或介绍推荐。¹²属(zhǔ):通“嘱”,托付。¹³向:往昔。¹⁴苟富贵:苟且地享受富贵。¹⁵徒贫贱:无所作为地过贫贱生活。¹⁶传曰:《左传》上说。下引文见《论语·宪问》。¹⁷尤:归咎。¹⁸优哉游哉,可以卒岁:《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作“《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卒岁:度过岁月。

  书信援引史实,把周公和孔子相互比较,由此说明只有同道知己才能相乐的道理。苏轼又以孔子与其弟子来比拟欧、梅与自己的关系,热烈地推崇他们,充分地表达了士遇知己的快乐以及自己内心高远的抱负。整封信围绕着知己相乐的论点,层层铺展,文章谈古论今,前后呼应,表达了作者对欧、梅的敬仰之情。

  这篇文章作者没有直接倾诉胸臆,却是凌空而起,开头叹惜周公之不遇,接着引述孔子师徒厄于陈蔡而弦歌不绝,相得甚欢之事,而后以“乃今知”领起下文,兼收上两层文意,感慨周公虽富贵而有管蔡之流言、召公之疑虑,不如孔子虽贫贱而得天下贤才,其乐无穷。这段文字,劣周公,优孔子,以周公来反衬孔子,出人意外,立意警奇,乍看似乎无关题意,实际上立足点高而自处亦高,是暗以孔子比欧梅,以孔门弟子自况,说明富贵不足重,而师徒以道相乐才是人间最高的乐趣,一扫通常干谒文字浮夸阿谀的风气,表达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尚情怀和人生追求。而且先以孔子师徒相乐立案,是为了给全文树立主脑,以交游贤才、遭遇知己之乐笼盖全文,提领整篇,使文章具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文章这样构思,完全打破了书信的常格,是颇有艺术独创性的。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以下开始折入正题,直叙蒙受识拔、遭遇知己之乐。自述年少时即闻欧梅之令名,稍壮又能读其文想象其人,且设想两公能“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这既显出仰慕之情由来已久,又对欧梅之乐虚点一笔。接着写来京逾年无缘一见,而会试礼部意外地受到识拔,荣幸地获得奖许,十年仰慕无由见,一朝相逢成知己,得意快慰之情可想而知。这一层叙述被识拔的经过,娓娓而谈,感情真挚,文势跌宕,笔墨淋漓。“退而思之”以下,自然地转入议论,表示人之一生既不能够以不光明的手段获取富贵,也不应该庸庸碌碌地甘居贫贱,有大贤人在此而能做他的弟子,也就足以有靠托而值得引为自豪了。这既反映出自己一举中第的内心快慰,又抒写出遭遇欧梅知遇的喜悦之情,同时又回应了上文周公富贵而有烦恼和孔子贫贱而足乐,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荣辱观,反映出作者高尚的志趣和磊落的襟怀,且再用侥幸荣获富贵、车骑雍容、市民围观的世俗之乐来作一反衬,愈加突出了东坡自乐其乐的精诚和真趣。

  “《传》曰”以下引述经典,并结合对方的声誉、风采和文章,写梅公虽官非显通却自处坦然,从而颂扬梅公必有乐乎超凡拔俗的明达之道,最后收结到以聆听对方的教诲为请。这既表明二人的志趣完全投合,将彼此的高情雅怀融会为一,意气极为空灵飘洒,同时又承应上文,含蓄委婉地表达出请求谒见的心情,口吻亦十分得体。

  综观全文,通篇以“乐”字为纲,用“乐”字呼应。由孔子师徒的相知之乐,写到欧梅的“自乐其乐”,转到自身受知遇之乐,拍合到梅氏必“乐乎斯道”,下笔处处不离“乐”字。作者写乐,一扫中第释褐脱离布衣地位便踌躇满志的浅薄识见,摆脱了乐富贵、忧贫贱的庸俗世风,而升华到超越外物的高雅精神境界,专从遭遇知已、师友以道相乐的角度立论,使文情超拔卓异,洒脱不俗,既表现了对梅尧臣的仰慕推尊,又蕴涵着个人的高自期许,真是高怀雅论,足以大破俗肠。作者写来文势开拓而荡漾,为赞孔子贫贱之乐,先悲周公富贵之不遇,为写欧梅知遇之隆,先叙无缘进谒之久,起伏跌宕,舒卷自然,且语言飘洒而爽畅,文笔摇曳而生姿。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刘乃昌.《中国文学名篇鉴赏·文卷》.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300页—301页

shàngméizhíjiǎngshū

shì sòngdài 

    shìměi shī zhì chīxiāo   shū zhì jūnshì  chángqièbēizhōugōngzhī guān shǐ  jiànkǒngèchéncàizhījiān érxiánzhīshēngjué yányuān zhòngyóuzhī xiāngwèn yuē   fěifěi shuàikuàng  dàofēi wéi  yányuānyuē  zhīdàozhì tiānxiànéngróng suīrán róngbìng róngránhòujiànjūn  yóuránérxiàoyuē  huí shǐ使ěrduōcái wéiěrzǎi  tiānxiàsuīnéngróng érxiāng nǎijīnzhīzhōugōngzhīguì yǒuzhīpínjiàn shàogōngzhīxián guǎncàizhīqīn érzhīxīn zhōugōngshuíguì érzhīsuǒgòngpínjiànzhě jiētiānxiàzhīxiáncái  

    shìsuìshí shǐzhīshū wénjīntiānxiàyǒuōuyánggōngzhě wéirénmèng hánzhī éryòuyǒuméigōngzhě cóngzhīyóuérzhīshàngxiàlùn hòuzhuàng shǐnéngwén xiǎngjiànwéirén piāorántuōshìzhī ér fāngxuéwéiduìǒushēngzhīwén qiúdǒushēngzhī duójìnjiànzhūgōngzhījiān láijīngshīnián wèichángkuīmén jīnniánchūn tiānxiàzhīshì qúnzhì zhíshìōuyánggōngshíqīnshìzhī shì huòzàièr érwénzhī zhíshìàiwén wéiyǒumèngzhīfēng érōuyánggōngnéngwéishìzhīwénér shìzài fēizuǒyòuwéizhīxiānróng fēiqīnjiùwéizhīqǐngzhǔ érxiàngzhīshíniánjiānwénmíngérjiànzhě zhāowéizhī tuì退érzhī réngǒuguì pínjiàn yǒuxiányānérwéi shì gǒujiǎoshízhīxìng cóngchēshùshírén shǐ使xiàngxiǎomínguānérzàntànzhī  zhuànyuē  yuàntiān yóurén  gài yōuzāiyóuzāi suì  zhíshìmíngmǎntiānxià érwèiguòpǐn róngwēnránér wénzhāngkuānhòudūnéryuànyán yǒusuǒdào shìyuànwényān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mù)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¹
译文:傍晚,夕阳的余辉洒在平静的江水上,波光粼粼,沿江远远望去,只见两岸炊烟袅袅。
注释:¹安流:平稳的流水。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译文:和友人一同欣赏着这令人陶醉的山水画图,似乎暂时忘却了离乡的悲愁。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译文:滔滔江水,漫漫沙滩,和那峻峭的崖壁连接成一片,两岸的层峦叠嶂笼罩在沉沉暮霭之中。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
客悲不自已¹,江上望归舟。
译文:呆呆地望着友人远去的归舟,陷入了深深的悲哀之中。
注释:¹自已: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这是一首写思乡之情的诗。

  慈姥矶,在慈姥山麓。慈姥山,又名慈姆山,在今江苏省江宁县西南、安徽省当涂县北。《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江宁府”条下云:“慈姥山,府西南百十里,以山有慈姥庙而名。积石临江,崖壁竣绝。一名鼓吹山,以山产箫管也。山下有慈姥溪,与太平府当涂县接界。旧志:慈姥港泄慈湖以东之水入江。近湖又有慈姥矶,今曰和尚港。”

  这首诗写作者辞家出门,有友人送至矶下,时值傍晚,夕阳的余辉洒在平静的江水上,波光粼粼,沿江远远望去,只见两岸炊烟袅袅,充满诗情画意。作者和友人一同欣赏着这令人陶醉的山水画图,似乎暂时忘却了离乡的悲愁。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送他的友人就要乘舟回去了。他望着远去的船儿,但见滔滔江水,漫漫沙滩,和那峻峭的崖壁连接成一片,两岸的层峦叠嶂笼罩在沉沉暮霭之中。面对这无穷的大自然,客居异乡的游子眼睛湿润了,一切都变得模糊了。他呆呆地望着友人远去的归舟,陷入了深深的悲哀之中。所以沈德潜说:“己不能归,而望他舟之归,情事黯然。”这是最令人难堪的了。

  沈德潜又说:“水部名句极多,然渐入近体。”像这首诗的五、六两句,就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杜诗“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即脱胎于此。“野岸平沙合”是近景,“连山远雾浮”是远景,写景状物,细微贴切,对仗工整,声韵合谐。特别是“合”字、“浮”字,用得极为精当,可谓形象传神。这也是何逊常用的句法,如《春夕早泊和刘咨议落日望水》诗云:“草光天际合,霞影水中浮。”而就整首诗的声律格调而论,已俨然唐律了。难怪沈德潜说:“五言律,阴铿、何逊、庾信、徐陵已开其体。”

lǎoshī--xùn

yānyáoànxiézhàoānliú

tóngxīnshǎngzànjiěxiāngyōu

ànpíngshāliánshānyuǎn

bēijiāngshàngwàngguīzhō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