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洲渚上,青黛开烟鬟。石色何秀润,有璧生其间。
苕溪洲渚上,青黛开烟鬟。石色何秀润,有璧生其间。
四围阻巨浸,世称浮玉山。狂潦不能没,高低依碧澜。
四围阻巨浸,世称浮玉山。狂潦不能没,高低依碧澜。
莲幕赵从事,昔年此盘桓。重来汎秋水,见之发长叹。
莲幕赵从事,昔年此盘桓。重来汎秋水,见之发长叹。
美璞贵内韫,叔降从时观。渺渺水晶国,虹光山月寒。
美璞贵内韫,叔降从时观。渺渺水晶国,虹光山月寒。

sòngzhàowénzhīzhōuzhīshìèrshǒu--zhù

sháozhōuzhǔshàngqīngdàikāiyānhuánshíxiùrùnyǒushēngjiān

wéijìnshìchēngshānkuánglǎonéngméigāolán

liánzhàocóngshìniánpánhuánzhòngláifànqiūshuǐjiànzhīzhǎngtàn

měiguìnèiyùnshūjiàngcóngshíguānmiǎomiǎoshuǐjīngguóhóngguāngshānyuèhán

胡助

胡助

元婺州东阳人,字古愚,一字履信。好读书,有文采。举茂才,授建康路儒学录。荐改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后以太常博士致仕卒。有《纯白斋类稿》。 ▶ 51篇诗文

猜您喜欢
禅宫分两地,释子一为心。
禅宫分两地,释子¹一为心。
译文:不同的是修禅的处所,相同的是人道的心境。
注释:¹释子:释迦佛之弟子。《维摩经》慧远疏:“从佛释师教化而生,故名释子。”
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
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
译文:禅道中无所谓来与去,清言里历现着古与今。
江寒池水绿,山溟竹园深。
江寒池水绿,山溟(míng)¹竹园深。
译文:江水既寒池水更绿,山色苍溟竹色更深。
注释:¹溟:迷蒙。
别有中天月,遥遥散夕阴。
别有中天月,遥遥散夕阴。
译文:只有中天一轮圆月,遥遥迢迢送来光明。

  由于悟得道深,作者与虬上人心灵相通;也由于悟得道深,人与自然也精神相通。储光羲的这首诗写出了一个清闲幽静、无碍相融的境界。

  诗的前四句为一解,写作者与虬上人的交往。他们不拘居处,也无意来去,既能随意论今,又可顺口谈古。在破除种种束缚人身心的俗见之后,他们获得的是适意与心契。而诗的后四句既写他们所处的环境,亦表现他们与自然的关系。大江既已增寒色,那他们身边的小池也就会更显碧绿;山林既已迷蒙,那他们所处的竹园也会更觉幽深。身边的小景致随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暗示着主人公的随遇而适。这时,一轮明月溢满法界,清辉洒向一切无情有情。那仿佛就是开悟后的清静自性。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zūn)(lù)¹生微波。
译文:春风东来,掩面而过。金樽渌酒,顿生微波。
注释:¹渌酒:即清酒。
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
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tuó)¹
译文:可惜园中,落花纷纷,不堪其多。美人欲醉,醉颜朱酡。
注释:¹酡:因饮酒而面红。
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青轩¹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cuō)(tuó)²
译文:可叹这青轩桃李能耐多久?流光欺人,岁月多跎。
注释:¹轩:堂前栏杆。²蹉跎:虚度光阴。
君起舞,日西夕。
君起舞,日西夕。
译文:与君起舞,奈何太阳却要西下。
当年意气不肯倾,白发如丝叹何益。
当年意气不肯倾¹,白发如丝叹何益。
译文:少年意气,不肯消磨。如今白发如丝,感叹又有何益?
注释:¹倾:超越。
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
琴奏龙门之绿桐¹,玉壶美酒清若空。
译文:奏起龙门绿桐所制的琴瑟,玉壶盛满美酒,酒清若空。
注释:¹“龙门”句:龙门,山名。名“龙门山”者共有四处。传说龙门山上桐树善作琴。
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
催弦拂柱¹与君饮,看朱成碧²颜始红。
译文:催弦拂柱,琴声丁冬,与君痛饮,喝到看朱成碧,醉颜开始红润。
注释:¹催弦拂柱:弹琴前的准备工作。催弦,上紧琴弦。拂柱,调整弦柱,校正弦音。拂读bì。²看朱成碧:形容酒喝得眼花缭乱,视觉模糊。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
胡姬(jī)¹貌如花,当垆(lú)²笑春风。
译文:胡姬美貌如花,当垆而笑,面如春风。
注释:¹胡姬:古代西域出生的少数民族少女。一般泛指酒店中买酒的女子。²垆:酒店中安放酒瓮的土台子。
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
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
译文:边笑春风,边舞罗衣,当此美景,你今天不醉,就是个傻蛋,还谈什么归宿?

qiányǒuzūnjiǔxíngèrshǒu--bái

chūnfēngdōngláixiāngguòjīnzūnjiǔshēngwēi

luòhuāfēnfēnshāojuéduōměirénzuìzhūyántuó

qīngxuāntáonéngliúguāngréncuōtuó

jūn西

dāngniánkěnqīngbáitàn

qínzòulóngménzhī绿tóngměijiǔqīngruòkōng

cuīxiánzhùjūnyǐnkànzhūchéngyánshǐhóng

màohuādāngxiàochūnfēng

xiàochūnfēngluójūnjīnzuìjiāngānguī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送春归、客尚蓬飘。昨宵谷水,今夜兰皋。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送春归、客尚蓬飘¹。昨宵谷水²,今夜兰皋(gāo)³。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
译文: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天已去,人还未归。昨晚还在生长谷物的水边,今晚已到生长兰草的涯岸。只是天气阴晴不定,风雨萧瑟,让人惆怅顿生。
注释:兰湾:或谓兰溪之湾。兰溪:水名,即今浙江之兰江,江岸多生兰芝,故名。但从结句“秋娘渡、泰娘桥”等地名看,似是吴江上泊舟处。¹蓬飘:即飘蓬,谓客子行踪如蓬草之漂泊无定。²谷水:非指河南洛阳或安徽砀山之谷水,与下句兰皋对用,似当解作生长谷物之水边近是。³兰皋:生长兰草的涯岸。⁴溶溶:云盛貌。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料芳悰、乍整还凋。待将春恨,都付春潮。过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桥。
银字笙(shēng)¹²。心字香³烧。料芳悰(cóng)、乍整还(hái)凋。待将春恨,都付春潮。过窈娘堤(dī)。秋娘渡,泰娘桥。
译文:归家后定要时时焚香弹笙,家中亲人是否在急急盼我归去呢?这样翻来覆去的想着,心中的离愁别恨越酿越浓,只想借一江春水把这满腔愁绪冲淡、流走。渡过那窈娘隄、秋娘渡、泰娘桥就归家。
注释:¹银字笙:乐器名。²调:调弄乐器。³心字香:亦为当时名品。其制作过程就是在一个干净密闭的容器中,用白茉莉的花骨朵与沉香木薄片层叠摆放,相互熏染,花骨朵每日一换,直到茉莉花期结束。如此熏制出来的沉香木薄片,就是所谓的“心字香”了。⁴悰:心情、情绪。

  此词作于漂泊旅途,抒思乡思亲之情。

  上片写旅途艰辛。起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描写春末夏初的特色鲜明的景物,暗示季节变化,流光抛人。“送春归,客尚蓬飘”两句承上转折,感慨春归人未归。“昨宵谷水,今夜兰皋”具体落实“蓬飘”二字,“昨宵”、“今夜”在时间上连续,“谷水”、“兰皋”在地点上变换,时间的连续与地点上的变换,正见出词人漂泊旅途的辗转流离,居无定所。“奈”字领起,“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三组叠字排句,蝉联而下,慨叹阴晴不定,风雨萧瑟的天气,更增添旅途漂泊的困顿艰辛。

  下片抒旅途乡思。“银字”二句,是关于往昔的回忆也是关于未来的想像,风中飘蓬般流徙的词人,对焚香调笙的恬适家居生活,有着起乎寻常的强烈心理期待。他知道,这种期待也是家人共有的。“料芳悰,乍整还调。”即以客代主,透过一层,想像家人盼归乍喜的复杂心情。这样翻来覆去的想着,心中的离愁别恨越酿越浓,越来越多了,水上漂泊的词人,准备把这满腹的“春恨”、一股脑儿“都付春潮”,借一江春水把“春恨”冲淡、流走,这是无奈之际触景生情的消解办法。结句连用三个水上地名,回应上片的“客尚蓬飘”,形象地展示词人的不停漂泊和归心似箭。女性化的地名,也透漏了思乡的词人某种特定的心理诉求。

  这首词和《一剪梅·舟过吴江》中所写的内容基本相同,“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银字笙调、心字香烧”、“秋娘渡、泰娘桥”等,都是《一剪梅·舟过吴江》中的句子意象,拿到这里再次使用,但表现效果似有不同,尤其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两句,用为《一剪梅·舟过吴江》的结句,是整首词情的凝聚,给人的印象饱满而鲜明;放在这首《行香子》起句的位置上,感觉并不特别醒目。可见名句一旦和原作的剥离,艺术魅力也会稍打折扣。这就像北宋晏殊《浣溪沙》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情况一样,“无可奈何”两句,也曾初晏殊再次用为七律《示张寺丞王校勘》的腹联,在原作本中是“音调谐婉,情致缠绵”的千古名句,写入七律初认为“气格纤弱”,并不见佳(张宗橚《词林纪事》)

参考资料:
1、 喜马拉雅.行香子·舟宿兰湾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离离¹原上草,一岁一枯(kū)(róng)²
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注释:¹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²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译文: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远芳火(qīn)古道¹,晴翠(cuì)²接荒(huāng)城。
译文: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注释:¹远芳火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火,火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²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又送王孙¹去,萋(qī)²满别情。
译文: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注释:¹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²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这首诗为试帖诗,命题“古原草送别”。草与别情,似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以来。此诗写出了“古原草”的特色而兼关送别之意,还写出了新意。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离离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也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那“离离原上草”,就像是绿色的胜利旗帜。“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此两句“不若刘长卿‘春入烧痕青’语简而意尽”,实未见得。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与“吹又生”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别”题意,故是一转。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而此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远芳”“晴翠”都写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体、生动。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则扣题面“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比较“乱蛩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僧古怀《原居早秋》)的秋原,就显得生气勃勃。

  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这结尾意味深长。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参考资料:
1、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J]. China
2、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4年01期
3、 虚室白. 赋得古原草送别[J]. 文学少年(中学) 2008年01期
4、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J]. 少年文艺(写作版) 2008年02期

yuáncǎosòngbié

bái tángdài 

yuánshàngcǎo suìróng 
huǒshāojìn chūnfēngchuīyòushēng 
yuǎnfāngqīndào qíngcuìjiēhuāngchéng 
yòusòngwángsūn mǎnbiéqíng 
百丈蔷薇枝,缭绕成洞房。
百丈蔷薇枝,缭绕成洞房。
译文:长长的蔷薇枝条缭绕穿插,织成一座幽深的洞房。
密叶翠帷重,秾花红锦张。
密叶翠帷(wéi)¹重,秾(nóng)²红锦张。
译文:繁茂的叶子像是厚重的翠色帷幔,繁盛艳丽的花朵像是铺开的锦缎。
注释:¹翠帷:翠色的帏帐。²秾花:繁盛艳丽的花朵。
对著玉局棋,遣此朱夏长。
对著玉局翠,遣此朱夏长。
译文:在花旁布下玉石的翠局,打发这炎夏的时光。
香云落衣袂,一月留余芳。
香云落衣袂(mèi)¹,一月留余芳。
译文:花瓣落在衣衫上,一个月都还残留着香味。
注释:¹衣袂:借指衣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