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潮恰恰乱蛙鸣,断送江南春雨晴。
绿谷细看桑眼破,紫茸还见草心生。
平潮恰恰乱蛙鸣,断送江南春雨晴。
绿谷细看桑眼破,紫茸还见草心生。
韩元吉

韩元吉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415篇诗文

猜您喜欢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绣衬¹芙蓉²一笑开,斜飞³宝鸭衬香腮(sāi)。眼波才动被人猜。
译文:贴花如绣的脸庞莞尔一笑,就像盛开的荷花。头上斜插的鸭形发饰就像真的要飞一样,衬托的脸颊更加美丽、更加生动。眼波流转,一下就让人猜到应是在思念着谁。
注释:《浣溪沙》:词牌名。本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亦作《浣溪纱》。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曲调轻松明快,是宋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牌名。¹绣衬:形容衬容姣美。²芙蓉:荷花,此处指衬容好看像荷花盛开了。³飞:《历代诗余》作“偎”。⁴宝鸭:鸭形发式,或指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⁵香腮:唐代温庭筠有“鬓云欲度香腮雪。”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一衬¹风情²深有韵³,半笺(jiān)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译文:一脸的温情饱含着深韵,只能用这半张素笺把幽怨和思恋寄给心上人。月上阑干,花的影子不断移动,正是情人约会重聚的好时光。
注释:¹一衬:整个脸上。²风情:男女爱慕之情。³韵:味道。⁴半笺娇恨:半纸怨艾之辞。笺,纸,指信笺、诗笺。⁵幽怀:犹幽情,指隐秘的感情。⁶月移花影:这里指约会的时间,即月斜之际。

  此词写一位风韵秀彻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上阕主要描写女主人公的美丽的妆饰和容貌,下阕则深入剖析女主人公的行为及心理活动。词中采用了比拟、衬托、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方法,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明朗欢快。

  李清照的词作大概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和后期,即北宋之末与南宋之初两个阶段。前者以闺怨相思为主,后者则多表现出消极绝望的情绪来。但这首词与这两种风格都显然不同,应该属于词人最早一批描写纯真爱情的词作。当时的词人尚处在少女年纪,对美好的爱情充满向往,落到笔端,也丰富地体现了女性细腻的心思。

  “绣面芙蓉”与下面的“斜飞宝鸭”对举,应也指装饰物。当时的妇女多有向脸上贴绣画的习惯,其内容以花鸟为多,此处即是说面上绘有芙蓉。芙蓉一笑而开,变静为动,看似颇为无理,实则更显有情。本来芙蓉帖饰是静止的,但因为少女一笑,红颜晕开,落到人眼里仿佛连芙蓉花也迎风而绽,倍添精神。这种打破因果界限、蓄意悖理的手法,在王唯诗里最有体现,如“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等。发展到李清照手里,添上一层女性的柔美,就更多了一种似真实幻、难以言说的美妙意境。再则,“秀面”“芙蓉”“笑”“开”两两相对,又暗含比喻意味,借芙蓉之开极有力地衬托出了少女之笑。此外“开”之一字,既指芙蓉花开,少女颜开,又可暗指少女的情窦初开,为全词统帅。

  “斜飞宝鸭衬香腮”,承接上句,继续写少女的美貌。她又贴花饰,又戴宝鸭,正是一个着意打扮的初恋少女。“眼波才动被人猜。”少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想什么呢?显然是心上人。她偷偷喜欢上了一个人,可能有时想起,越想越高兴,表情不对,被人注意到了。于是她心里打起鼓来:“不会被别人发现了吧?他会怎么想?天啦,多羞人呀!”这种手法也见于唐诗,皇甫松《采莲子》中就有“遥被人知半日羞”。其实,别人也许并没有注意到她的异常,更不可能知道她心中所想,不过在她看来,这却很可能,特别是很难为情,这种狐疑更给少女添了一分天真羞怯,也更显生动。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把上下两阙的因果衔接和少女此时的心理展示了出来。前半句自然是承接上文,其中“一面”二字虽作定语,但关联词的意味还保留着,给人以一种“虽然一面……,但是半笺……”的感觉,这不得不说又是女性思维之巧。后半句什么意思呢?笺即是书信,显然是久不见面,才以书信传达爱意,娇恨自然也就是青春少女的一种小情愫,小埋怨(大家懂得……)。连起来是说,虽然我这么喜欢你,但你总也不来看我,只好以书寄怀。信上写的是什么呢?

  “月移花影约重来”这一句是说明月上移,花影摇动,到那时我们来幽会吧!花前月下,正是少男少女相会的宝地,女主人公此语表现了其对未来的期待。

  综合全词来看,词人出色地发挥了女性思维的长处,在氛围、比拟、画面以及细节的捕捉上,都表现出了出色的艺术天分。词中的女主人公,由于身处青春爱情之中,情绪难免波动,其性格也颇富变化。她倩然一笑,美丽活泼;眼波流转,细腻羞涩;凝视花月,苦苦思恋;写信抒怀,大胆追求。这些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青春少女芳心初动时复杂的心理。在封建家长制婚姻的背景下,女主人公的追求是大胆的,也是美好的。这正寄寓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资料:
1、 柯宝成.李清照全集.武汉:崇文书局,2015:111-112

huànshā··guīqíng--qīngzhào

xiùmiànróngxiàokāixiéfēibǎochènxiāngsāiyǎncáidòngbèiréncāi

miànfēngqíngshēnyǒuyùnbànjiānjiāohènyōu怀huáiyuèhuāyǐngyuēzhònglái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译文:江南也好江北也罢,原来都是我的家乡,三十年过去了,就像做了一场梦。
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吴苑(yuàn)¹宫闱(wéi)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译文:当年的吴国宫廷院闱现在已经变得冷冷清清,当年的广梦亭台殿堂也已经变得十分荒凉。
注释:¹吴苑:宫阙名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云笼远岫(xiù)¹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译文:站在江中船上看远处的岫岩被云雾笼罩,就像我的愁云片片。雨水敲打着归去的船就像我的眼泪一行行落下。
注释:¹岫:峰峦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译文:我们兄弟四人加上三百家人,此时不忍闲坐,细细思量我们的过失。
写诗人失国失家后的落魄景象和凄凉心境。山重水尽、绝望无依的兄弟四人,都已不堪愁苦闲坐,再仔细思量,更是令人窒息的绝望。直到国破家亡,李煜才从梦中醒来,才体味到了做俘虏任人宰割的痛苦。梦醒了, 国亡了, 思量追悔也无济于事了。与北宋誓死抵抗未必能取胜,但总比坐以待毙要强得多。李煜尚拥有南唐半壁江山,如能发愤图强,还不知是谁做一统帝王。可恨的是他没有这种雄心壮志,只能坐在飘舟里“细思量”,去为自己家族的处境哀愁了。这是作者真实心情的流露和抒发,不粉饰,不矫造,有很强的感染力。
参考资料:
1、 王晓枫 .论李煜诗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1-15 .
2、 王文昌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浅论李煜诗词中的“闲”“愁”意绪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 ,2012-11-20 .

zhōngjiāngwàngshíchéngxià

 dài 

jiāngnánjiāngběijiùjiāxiāng sānshíniánláimèngcháng 
yuàngōngwéijīnlěngluò guǎng广língtáidiàn殿huāngliáng 
yúnlǒngyuǎnxiùchóuqiānpiàn guīzhōulèiwànháng 
xiōngrénsānbǎikǒu kānxiánzuòliáng 
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
秋豫凝仙览,宸(chén)游¹转翠华。
注释:¹宸游: 帝王之巡游。
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
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
紫菊宜新寿,丹萸(yú)¹辟旧邪。
注释:¹萸:〔茱~〕见“茱”。
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
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
赵彦昭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九日幸临渭亭登高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fèngjiǔxìnglínwèitíngdēnggāoyīngzhì--zhàoyànzhāo

qiūníngxiānlǎnchényóuzhuǎncuìhuáyīngxiàniǎochūlóngshā

xīn寿shòudānjiùxiépéizhǎngjiǔyànsuìsuìfèngchuīhuā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霜草¹苍苍²虫切切³,村南村北行人绝
译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着,山村周围行人绝迹。
注释:¹霜草:被秋霜打过的草。²苍苍:灰白色。³切切:虫叫声。⁴绝:绝迹。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前门 一作:门前)
¹出前门望野田²,月明荞(qiáo)³花如雪。(前门 一作:门前)
译文: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远处田野,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
注释:¹独:单独,一个人。²野田:田野。³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黑色有棱,磨成面粉可食用。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出了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前两句写村夜秋色的浓重,后两句描绘出乡村之夜的美景。诗人通过秋夜的凄清,透露了孤独寂寞的心情。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夜色深沉,秋色浓重,在秋霜的浸染下,草色茫茫。四下里一片寂静,行人绝迹。只有不知名的秋虫在低低的吟唱。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

  “独出前门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读者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月明荞麦花如雪”,这是十分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这奇丽壮观的景象与前面两句的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变化,写来灵活自如,不着痕迹;而且写得朴实无华,浑然天成,读来亲切动人,余味无穷。《唐宋诗醇》称赞它“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

  诗因前后描写的景物不同,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乡村夜景,于清新恬淡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凄凉,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参考资料:
1、 李万龙.古典诗歌鉴赏规律:甘肃教育出版社,2005年:44-45

cūn

bái tángdài 

shuāngcǎocāngcāngchóngqièqiè cūnnáncūnběixíngrénjué 
chūqiánménwàngtián yuèmíngqiáomàihuāxuě  (qiánménzuò ménqián )
登高怅望八公山,琪树丹崖未可攀。
登高怅望八公山¹,琪树丹崖未可攀²
译文:来到高处怅然地想起那八公山,那里尽是琪树丹崖我却未能登攀。
注释:¹八公山:在安徽寿县北郊,淮南王刘安的宾客中有苏飞、李尚等八人,号称“八公”,八公山因此得名。这八公被后人附会为神仙,所以八公山也染上了神秘色彩。²琪树丹崖未可攀:琪本是美玉,琪树、丹崖,这里都是指仙山上的树木山崖,因为八公山有神秘色彩,因而吴伟业可以这么写。说“未可攀”,是讲自己无缘像八公那样成为神仙。
莫想阴符遇黄石,好将鸿宝驻朱颜。
莫想阴符遇黄石,好将鸿宝驻朱颜¹
译文:不再希冀遇上黄石这样的人物,获得平定天下的本事,仅是希望留住青春永不老。
注释:¹好将鸿宝驻朱颜:《汉书·刘向传》说淮南王刘安有所谓《枕中鸿宝苑秘书》,讲驱使鬼神和炼制黄金的法术。驻,停留,留住,“驻朱颜”就是保持青春而不老死。
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繇拾九还。
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繇(yóu)¹拾九还²
译文:我这一生所亏欠的只是一死而已,人世间哪里去找可以起死回生的九转还丹啊。
注释:¹繇:通“由”。²九还:九还丹,道教徒所说经过九次锻炼的仙丹。
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译文:我本是淮南王的旧日鸡犬,叹当年不随着升仙却落在人间。

  “登高怅望八公山,琪树丹崖未可攀”中,首句交待出地点和事件,地点为八公山。 “ 琪树丹崖未可攀”作者登高帐望,想起刘安的白日飞升,但仙境渺茫,想而不可及,心中无限渺茫。

  “莫想阴符遇黄石,好将鸿宝驻朱颜”,作者借用黄石公赠张良的《太公兵法》的典故和淮南王珍藏记载神仙方术的《枕中鸿宝苑秘书》的故事,表示自己既不像张良那样建立功勋,也不像传说中的刘安一样日月飞升,长生不老。

  “浮生所欠只一死,尘世无由拾九还。”直接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诉出自己心中的苦楚,“浮生所欠止一死”说明了自己在明朝灭亡之后,苟且偷生,而今天蒙受身仕两朝的耻辱,这种苦不堪言的言语,可见他痛不欲生,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不能自拔。

  “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作者悲痛、哭骂之中夹杂着深沉的忏悔,不由得引起人们心灵上的震动。

  此诗感情真挚沉重,作者自己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内心的哀怨、无可奈何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国家紧密的相联在一起,无疑使他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直到生命临终一刻,他对欠“债”一事仍然念念不忘,耿耿于怀。要求死后殓以僧装,墓前立一圆石,只写“诗人吴梅村之墓”。他不屑在墓碑上写明官衔,只愿以诗人自称,在这背后,隐藏着难言之隐。

参考资料:
1、 陈长喜主编. 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下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773-774.

guòhuáiyīnyǒugǎn ·èr

wěi qīngdài 

dēnggāochàngwànggōngshān shùdānwèipān 
xiǎngyīnhuángshí hǎojiānghóng鸿bǎozhùzhūyán 
shēngsuǒqiànzhǐ chénshìyóushíjiǔhuán 
běnhuáiwángjiùquǎn suíxiānluòrénji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