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春水压堤沙,柳未花飞蒲茁芽。
清流激湍石佛寺,崇山峻岭野人家。
大酉之山檀溪壑,春俗未改书成车。
居夷骤得群贤集,惠风鼓动生精华。
去年可疑张进士,市人物色争矜夸。
今年舣棹无所适,坐看孤鹜齐落霞。
长官敏者唐吏部,八龙受种今渥洼。
两年分韵得此老,未觉景物相宠嘉。
世南弄笔好商榷,宴客自许穷珍鲑。
万金鼎至我亦喜,便欲染指鱼与虾。
汉司隶后最静者,家有白璧无点瑕。
扣之清越声韵响,满座失喜相叹呀。
怪予穷陋一不有,冠者八乃独髽。
归而谋妇得斗酒,夜韭可剪鱼可叉。
偶欲占射酒似阙,自觉辈晚无肩差。
暗中曹刘不易得,屈宋未死甘押衙。
自从修禊卜师友,一洗万古况两蜗。
但恐朝家用贤急,去我便立文石花。
泮中曹刘不易得,屈宋未死甘押衙。
自从修禊卜师友,一洗万古况两蜗。
但恐朝家用贤急,去我便立文石花。
泮宫先生坐官舍,意此四子穷骄奢。
年前共得石居士,留客嵌空到日斜。
雨馀春水压堤沙,柳未花飞蒲茁芽。
清流激湍石佛寺,崇山峻岭野人家。
大酉之山檀溪壑,春俗未改书成车。
居夷骤得群贤集,惠风鼓动生精华。
去年可疑张进士,市人物色争矜夸。
今年舣棹无所适,坐看孤鹜齐落霞。
长官敏者唐吏部,八龙受种今渥洼。
两年分韵得此老,未觉景物相宠嘉。
世南弄笔好商榷,宴客自许穷珍鲑。
万金鼎至我亦喜,便欲染指鱼与虾。
汉司隶后最静者,家有白璧无点瑕。
扣之清越声韵响,满座失喜相叹呀。
怪予穷陋一不有,冠者八乃独髽。
归而谋妇得斗酒,夜韭可剪鱼可叉。
偶欲占射酒似阙,自觉辈晚无肩差。
暗中曹刘不易得,屈宋未死甘押衙。
自从修禊卜师友,一洗万古况两蜗。
但恐朝家用贤急,去我便立文石花。
泮中曹刘不易得,屈宋未死甘押衙。
自从修禊卜师友,一洗万古况两蜗。
但恐朝家用贤急,去我便立文石花。
泮宫先生坐官舍,意此四子穷骄奢。
年前共得石居士,留客嵌空到日斜。
曹彦约

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36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yǎo)¹寒山²道,落落³冷涧(jiàn)滨。
译文:寒山道上一片寂静幽暗,冷寂的涧边一片幽僻寥落。
注释:¹杳杳:幽暗状。²寒山: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县西)天台山有寒暗二岩,寒山即寒岩,乃诗人所居。³落落:寂静冷落的样子。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jiū)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译文:这里常常有鸟儿啾啾地啼鸣,却空虚冷清罕见人烟。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xī)¹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译文:啾淅淅沥沥刮向我面门,雪纷纷扬扬洒落在我身上。
注释:¹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一作“碛碛”。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译文:我身处其中天天见不到阳光,年年也不知道有春天。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八〇六。寒山诗语言明浅如话,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内容除用形象演说佛理之外,多描述世态人情,山水景物。诗风幽冷,别具境界。这首“杳杳寒山道”,很能代表他的风格。

  诗的内容,写寒岩左近高山深壑中的景色,最后见出心情,通篇浸透了寒意。首联写山水。“杳杳”言山路深暗幽远,“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冷森森的境界,顿觉寒气逼人。次联写山中幽静,用轻细的鸟鸣声反衬四周的冷寂。三联写山中气候,用风雪的凛冽写出环境的冷峻。尾联结到感受山幽林茂,不易见到阳光;心如古井,不关心春来秋去。前七句渲染环境的幽冷,后一句见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

  这首诗除了用景物渲染气氛、以气氛烘托心情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之外,使用叠字是它的特点。通篇句首都用叠字,是不多见的。顾炎武《日知录》说“诗用叠字最难。《国风·卫风·硕人》连用六迭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他提出了用叠字的要求复而不厌,赜而不乱。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变化。“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八组叠字,各具情状。就词性看,这些叠字有形容词、副词、象声词、名词,也各不相同。就描摹对象看,或山或水,或鸟或人,或风或雪,或境或情,也不一样。这样就显得变化多姿,字虽重复而不会使人厌烦,繁赜而井然不乱。

  使用叠字的效果,大抵像使用对偶排比一样,能获得整齐的形式美,增进感情的强度‘山这首诗中的叠字,大都带有一种幽冷寂寥的感情色彩,接连使用,使诗笼罩着一层浓烈的气氛。再如,“朝”、“岁”,单个的名词,本来不带感情色彩,但一经叠用,出现在上述特定的气氛中,就显得时间的无限延长,心情的守一、执着,也就加强了诗意,具有感情色彩了。

  这首诗还由于使用叠字,增强了它的音乐美。借助于音节的复沓,和谐贯串,一气盘旋,并借助于形式上的划一,把本来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连绵不断。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7

yǎoyǎohánshāndào

hánshān tángdài 

yǎoyǎohánshāndào luòluòlěngjiànbīn 
jiūjiūchángyǒuniǎo gèngrén 
fēngchuīmiàn fēnfēnxuěshēn 
zhāozhāojiàn suìsuìzhīchūn 
璧月琼枝不复论,秦淮半已掠荒榛。
(bì)月琼枝¹不复论,秦淮半已掠荒榛(zhēn)
译文:张贵妃、孔贵嫔的故事已经过了数百年,对她们的容色无需再作评论,现在就连秦淮河也有一半被荒野的榛子树所侵夺。
注释:¹璧月琼枝:典出《南史》。《南史·张贵妃传》:“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调,被以新声。……其略云:‘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大抵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
青溪天水相澄映,便是临春阁上魂。
青溪¹天水相澄映,便是临春阁上魂。
译文:青溪水天交相辉映,那便是临春阁上张丽华与陈后主相聚之魂。
注释:¹青溪:张丽华的丧身之处。《南史·张贵妃传》:“及隋军陷台城,妃与后主俱入于井,隋军出之,晋王广命斩贵妃,榜于青溪中桥。”一作“清溪”。
撑崖拄谷蝮蛇愁,入箐攀天猿掉头。
撑崖拄谷蝮蛇愁,入箐(qìng)¹攀天猿掉头。
译文:撑着崖壁拄着手杖在山谷攀爬,蝮蛇都为前行发愁,险山高耸入云,猿猱都为掉头而担忧。
注释:¹箐:竹名,这里指山间原始竹林。
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驿是皇州。
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驿(yì)是皇州。
译文:不要认为鬼门关外的黔州地处荒远,从这里以后的五十三座驿站都是我们的疆域。
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山海经》
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常。澧(lǐ)(yuán)¹之风,交潇湘之常,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山海经》
译文:洞庭山,天帝的两个女儿住在这里,她们俩常常在江湖之上游玩。从澧水和沅水吹来的清风,在幽清的湘水渊潭上交会,这里正是九条江水汇合的中间,她俩出入时都有旋风急雨相伴随。洞庭山中还住着很多怪神,形貌像人而身上绕着蛇。
注释:¹澧沅:澧河,沅江,都是水名。
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尧以妻舜于妫汭。舜既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舜死于苍梧,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列女传》
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尧以妻舜于妫(guī)(ruì)¹。舜既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舜死于苍梧,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列女传》
译文:有虞氏的两位妃子是尧的两个女儿,长女叫娥皇,次女叫女英,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许配给舜,舜成为天子后,娥皇成为王后,女英成为妃子。后来舜在苍梧去世,娥皇和女英也分别投入江湘,殉情而去。后来大家称她们为湘君。
注释:¹妫汭:指妫水隈曲之处,传说舜居于此。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hán)¹²
译文:药山的高僧身形像飞鹤一般,经常在大片松林下研读经书。
注释:¹函:指的是木头盒子,匣子。²经:经书。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我来问道无馀¹说,云在青霄(xiāo)²水在瓶。
译文:我去拜访,高僧没有多说什么,只说了一句“云在青天之上,水在瓶中”。
注释:¹无馀:没有剩下。²青霄:一本作“青天”。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选得幽居惬(qiè)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译文:高僧选了一处幽静的地方居住,非常惬意,这里幽静的常年见不到人影。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译文:有时高僧会登上孤峰山顶,在皎洁的月光下伴着云彩长啸一声。

  士与僧的交往,为禅林平添了不少风流。此诗记述了诗人向一代高僧问禅访道的逸事。此诗的诗眼在于“无馀说”与“啸一声”。大道无言,故无余说,既无馀说,便于月下长啸,让一个人的身、心、声与大自然的峰、云、月完全融合为一体。诗中的“云在青(霄)天水在瓶”乃一名播千秋的绝句,引发了不少后世学人与禅子的褒赞。极有气势的当推宋僧北海心的吟偈:“云在青天水在瓶,平生肝胆向人倾。黄金自有黄金价,终不和沙卖与人。”好一句“黄金自有黄金价”,其豪情干天,可谓深得禅趣。

  披云月下,崇冈长啸,一直是前人悟证天地至理而无法言说时所钟爱的一种抒怀方式。无论禅者还是道家亦或儒子,均明晓天人合一之大道,并从中得到法悦。元人叶颐有首诗便深具禅韵。诗中有小记,云:“七月望夕,予曳杖步月,直造峰顶,高吟朗咏,豁然长啸,兴尽而返。 明日山下居人,咸言闻清啸,惊醒尘梦者数十家。予因赋诗以纪其事云。”下面便是其诗:“藜杖策风轻,芒鞋步月明。鹤翻青径影,猿度翠岩声。草露沾衣冷,松泉漱石清。崇冈发长啸,尘世梦惊醒。”无独有偶,不仅东土的智者,便是大洋彼岸的觉者也深谙其中醍醐灌顶之妙。美国禅宗诗人加里斯·奈德(1930~),深得东方禅趣,他的一首《面对群山》用现代诗句诠释了他对中国古代高僧们的禅趣的向往:“他爬到泛着泡沫的小河边。他攀着峭壁而上。他把一根手指头伸进水里,一直探到水池的深处;接着把双手全部没入水中。他把一只脚伸进池子。他扔石子儿进池。他双手在水面拍击。他起身,昂首高呼,面对急流、群山,双手上举,狂啸三声。”如此筒笔白描却如此细腻入神,真可谓三昧之作。

zèngyàoshāngāosēngwéiyǎnèrshǒu

áo tángdài 

liànshēnxíngxíng qiānzhūsōngxiàliǎnghánjīng 
láiwèndàoshuō yúnzàiqīngxiāoshuǐzàipíng 

xuǎnyōuqièqíng zhōngniánsòngyíng 
yǒushízhíshàngfēngdǐng yuèxiàyúnxiàoshē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