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除书湿。到而今、西风老矣,贺轺初入。自是龙颜深注想,孤凤翔而后集。久父老、攀留原隰。庾岭经行梅亦喜、小奚奴、背底惟诗笈。冰雪操,又谁及。
昨来容易风云翕。便三台两地,也只等闲如拾。天马不鸣凡马喑,百步何如五十。况汹汹、波涛方急。此去一言回天力,著高高、百尺竿头立。浇磊块,快鲸吸。
元日除书湿。到而今、西风老矣,贺轺初入。自是龙颜深注想,孤凤翔而后集。久父老、攀留原隰。庾岭经行梅亦喜、小奚奴、背底惟诗笈。冰雪操,又谁及。
昨来容易风云翕。便三台两地,也只等闲如拾。天马不鸣凡马喑,百步何如五十。况汹汹、波涛方急。此去一言回天力,著高高、百尺竿头立。浇磊块,快鲸吸。
李公昴

李公昴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 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辜负天工,九重自有春如海。佳期一梦断人肠,静倚银釭待。隔浦红兰堪采。上扁舟,伤心欸乃。梨花带雨,柳絮迎风,一番愁债。
辜负天工¹,九重²自有春如海³。佳期一梦断人肠,静倚银釭(gāng)待。隔浦(pǔ)红兰堪采。上扁舟,伤心欸(ǎi)。梨花带雨,柳絮迎风,一番愁债。
译文:尽管天工奇巧,春光浩荡,我却无心观赏,辜负了良辰美景。梦中的一晌欢触动心中愁绪,只好静静靠在银灯前坐待天明。隔水的红兰可采撷。坐上小船,听到橹声不禁暗自伤心。梨花带着雨点,柳絮迎着春风,一番离愁别绪。
注释:烛影摇红:词牌名,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¹天工:自然形成的工巧,与人工相对。²九重:传说天有九重,因以指天。³春如海:形容春光繁丽,浩荡如海。⁴银釭:银白色的灯盏、烛台。代指灯。⁵红兰:兰草的一种。⁶欸乃:行船摇橹声。
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一自市朝更改。暗销魂,繁华难再。金钗十二,珠履三千,凄凉千载。
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一自市朝¹更改。暗销魂,繁华难再。金钗十二²,珠履³三千,凄凉千载。
译文:回想当年,精致美丽的楼阁生发着光彩。早上弹着瑶琴晚上弹着银筝,歌舞不歇潇洒快意。一夕之间改朝换代,暗自销魂,繁华不再。如此多的侍女和门客都离散了,令人凄凉感慨。
注释:¹市朝:本指市场和朝廷,这里偏指朝,谓朝廷。²金钗十二:即金钗十二行,后以喻姬妾或侍女众多。³珠履:珠饰之履,代指门客或有谋略的人。

  词的上片以佳期如梦、情人离去、雨败梨花、风吹柳絮等不如意情事,极力渲染愁怨的氛围,传达出伤心断肠的情绪;下片则描摹当年绮楼画阁、歌舞欢乐的场面,作为繁华、兴盛的象征,感叹“市朝更改”后的凄凉。全词多用对比手法,凄哀低婉,意蕴丰厚,十分含蓄。此词以一个饱经世态炎凉、彻夜孤栖难寐的思妇的口吻,喻写江山易代、缅怀先朝的感伤。

  上片字面是写思妇伤春怀人的愁绪。“辜负天工,九重自有春如海。”谓一派惆怅之情,开篇即溢于纸表。“隔期红兰堪采,上扁舟、伤心欸乃”一句,见于南朝梁江淹《别赋》:“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罹霜。巡层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即思妇见到带着晨露的红兰,倍觉独宿之凄楚。这几句词既是承彻夜未眠丽来的晨景,更是要引发读者对《别赋》所咏情境的联想。春景与闺怨,在词中已完全融为一体。仅就写思妇愁绪来说,此词已臻化境,具有很高造诣;而在字句之中,又寄寓着词人的故国之思,其境婉曲深沉,其情刻骨铭心,更显示出作者的过人才华。

  下片从字面看,是而今孤寂难耐的思妇对昔日繁华生涯的追忆。“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下片的开头,也同上片的开头一样,发出强烈的感慨,定下全片的基调。“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则是对当年繁华情景的具体刻画,真个是彻夜笙歌,风流体态,与今日的孤寂冷落,恰似天上人间。

  “一自市朝更改。暗销魂,繁华难再。”写的是回首当年后引起的感叹。“金钗十二,珠履三千,凄凉千载。”意谓当年的盛况已一去不返,只留下永久的凄凉。转眼之间,一切皆空,不得不感慨万端。上下片合看,此词的抒情主人公当是流落民闻的豪门歌妓,一生经历了人世的荣辱升沉。其境遇,酷似白居易《琵琶行》中“夜深忽梦少年事”的商妇,在孤栖难眠之际,难免要回首前尘。

  此词的突出特点,就是寄托遥深,明是写闺怨,实则抒国恨。“一自市朝更改”,实为江山易代。故此词今昔对比的忧思,远比慨叹世态炎凉深广。《琵琶行》中刻画的商妇,不过是失意官宦的写照;此词中塑造的思妇,则是爱国志士的喻写。因此,感情色彩强烈,也就成为此词的鲜明特点之一,几于句句酸苦,字字锥心。这两个特点,使得此词词气超迈,境界高远,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前人对此词境界深有理解,况周颐《蕙风词话》评此词与《莲社词》‘双阙中天’阕,托旨略同。”《莲社词》是南宋词人张抡的词集,“双阙中天”是其所作《烛影摇红·上元有怀》词的首句。张抡所作,直抒亡国之痛:“驰隙沆年,恍如一瞬星霜换。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夏完淳的词,也寄寓着故国之思,二者确乎“托旨略同”。可见简单地就字面理解,无法把握夏词的深意。

  但是,夏词与张词,在艺术手法上迥然不同。一是深有寄托,一是直言抒怀。有人未把握这一差异,把夏词也当作直接抒情的作品,以至作出不够准确的解释:“这首词作于南都陷落之后。上片写故乡松江的眼前景物,触目烟花都成愁怨。下片回忆当年南都旧事,绮楼歌吹,都随逝水。表现出一个青年志士对国家倾覆的无限感伤。”照此讲法,夏完淳的故国之思,只因“绮楼歌吹,都随逝水”而起,简直大大有损于少年英雄的完美形象。而且,这种讲法将寄托遥深的浑融之作,解作直白生硬的浅陋之作,也大大贬低了此词的艺术价值。只有把该词看作借思妇哀怨表现亡国之痛,才能更准确更深刻地领会词意。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05:825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今有人日攘(rǎng)¹其邻之鸡者,或²告之曰:“是³非君子之道。”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每天都偷他邻居的鸡,有人告诫他说:“这不是君子所应该做的。”
注释:¹攘:窃取。²或:有人。³是:此,这。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曰:“请损¹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他却说:“请让我少偷一些,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就再也不偷了。”
注释:¹损:减少。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译文: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娇模样其实丢抹,好时光谁曾受用?穷家活逐日绷曳,才过了一百五日上坟的日月,早来到二十四夜祭灶的时节。笃笃寞寞终岁巴结,孤孤另另彻夜咨嗟。欢欢喜喜盼的他回来,凄凄凉凉老了人也。
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yǎo)鱼沉,信断音绝。娇模样其实丢抹¹,好时光谁曾²受用?穷家活逐日绷曳(yè)³,才过了一百五日上坟的日月,早来到二十四夜祭(jì)(zào)的时节。笃(dǔ)笃寞寞终岁巴结,孤孤另另彻夜咨(zī)(jiē)。欢欢喜喜盼的他回来,凄凄凉凉老了人也。
译文:想人生最苦的是离别,鸿雁杳无踪迹鱼儿沉入深处,书信断,音讯绝。娇美的模样好屈辱,大好的时光有谁曾经受用,穷家的日子一天天难以支撑,才过了一百零五天上坟扫墓的日月,又到了二十四日夜晚祭灶的时节。实实在在的终年祈祷,孤孤零零通宵叹息,欢欢喜喜把他盼了回来,凄凄凉凉人已老了头发已斑白。
注释:雁杳鱼沉:形容书信全无,音讯渺茫。¹丢抹:即丢丢抹抹,梳妆打扮之意。²谁曾:何曾。³绷曳:勉强支持。⁴一百五日:即寒食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距上一年冬至日,刚好一百零五天。⁵二十四夜祭灶:旧俗,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三)日夜间祭“灶王爷”。⁶笃笃寞寞:周旋、徘徊。咨嗟:叹息。

zhéguìlìng··xiǎngrénshēngzuìbié--liútíngxìn

xiǎngrénshēngzuìbiéyànyǎochénxìnduànyīnjuéjiāoyàngshídiūhǎoshíguāngshuícéngshòuyòngqióngjiāhuózhúběngcáiguòlebǎishàngféndeyuèzǎoláidàoèrshízàodeshíjiézhōngsuìjiélìnglìngchèjiēhuānhuānpàndehuíláiliángliánglǎolerén

秋蟾流异彩,斋洁上坛行。天近星辰大,山深世界清。
秋蟾(chán)¹流异彩,斋(zhāi)²上坛行。天近星辰大,山深世界清。
注释:¹秋蟾:代指月亮。²斋洁:佛教修行的一种程序,素食沐浴,清心寡欲,以示虔诚。
仙飙石上起,海日夜中明。何计长来此,闲眠过一生。
仙飙(biāo)¹石上起,海日夜中明。何计长来此,闲眠过一生。
注释:¹飚:狂风,旋风。
这首诗意境飘逸雄浑,表达了诗人想远离世俗纷扰,在安宁中度过一生的愿望。全诗语言清丽,想象奇特,尤其是中间两联,高旷悠远,字句圆熟,读来颇令人玩味。
梓潼不见马相如,更欲南行问酒垆。
(zǐ)¹不见马相如²,更欲南行问酒垆(lú)
译文:到了梓潼没有寻见司马相如,于是便向南边继续前行,想去卖酒的地方问问。
注释:¹梓潼:县名。《新唐书·地理志》:剑州梓撞县上有亮山、神山。《太平寰宇记》:“长卿山在梓潼县治南,旧名神山。唐明皇幸蜀,见有司马相如读书之窟,因改名。”²马相如:即司马相如,曾在临邓设酒肆,卓文君当垆沽酒。
行到巴西觅谯秀,巴西惟是有寒芜。
行到巴西¹觅谯(qiáo)²,巴西惟是有寒芜。
译文:一直走到巴国的西面,想在西充寻觅谯秀,但在巴西看见的却是满眼的荒芜。
注释:¹巴西:绵州属县(今四川绵阳市东),在梓潼县西南,非谯秀籍贯之巴西(今四川西充县)。孙盛《晋阳秋》:谯秀,名之彦,巴西人。谯周孙。李雄盗蜀,安车征秀,不应。桓温平蜀,返役,上表荐之。本篇作于大中五年秋冬间赴梓州途中。²谯秀:字元彦,四川西充人,三国时期著名学者。其祖先为谯周,以儒学著称,显明蜀朝,曾深受诸葛亮的尊重。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