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炮火下襄阳,王蔡诸儿尚处堂。一夜玉峰收霸气,隔江卤海堕凶芒。
中山炮火下襄阳,王蔡诸儿尚处堂。一夜玉峰收霸气,隔江卤海堕凶芒。
幅巾不为兴朝屈,银椅终随爱弟戕。始悔连鸡无远略,上流失计听陈亡。
幅巾不为兴朝屈,银椅终随爱弟戕。始悔连鸡无远略,上流失计听陈亡。
全祖望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70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贵贱虽异等¹,出门皆有营²
译文:世人贵贱虽然可分为几等,而出门在外都是有所奔营。
注释:幽居:隐居,不出仕。¹异等:不同等级。²营:谋求。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独无外物¹牵,遂(suì)²此幽居情。
译文:我单单没有那些外物牵累,故而可以遂我闲居的心情。
注释:¹外物: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²遂:称心,如愿。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译文:无声的细雨曾在夜间来过,不知不觉中春草已经萌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青山忽已曙(shǔ)¹,鸟雀绕舍鸣。
译文:青山一下子就迎来了曙色,小鸟雀儿盘绕着房舍啼鸣。
注释:¹曙:天刚亮的时候。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时与道人偶¹,或随樵(qiáo)者行。
译文:我有时会和道人邂逅作伴,有时也随着樵夫边唠边行。
注释:¹偶:相对。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自当¹安蹇(jiǎn)²,谁谓薄世荣³
译文:我安分守己因为愚笨拙劣,谁又能说是鄙薄尘世尊荣。
注释:¹自当:自然应当。²蹇劣:笨拙愚劣的意思。蹇:跛,行动迟缓。劣:一作“拙”。³薄世荣:鄙薄世人对富贵荣华的追求。世荣:世俗的荣华富贵。

  韦应物的山水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白居易《与元九书》),形式多用五古。《幽居》就是比较有名的一首。全篇描写了一个悠闲宁静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幽居独处、知足保和的心情。在思想内容上虽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其中有佳句为世人称道,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开头二句是写诗人对世路人情的看法,意思是说世人无论贵贱高低,总要为生活而出门奔走营谋,尽管身分不同,目的不一,而奔走营生都是一样的。这两句,虽平平写来,多少透露出一点感慨,透露出他对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人人都要为生存而到处奔走的厌倦之情,但诗人并不是要抒发这种感慨,也不是要描写人生道路的艰难,而是用世人“皆有营”作背景,反衬自己此时幽居的清闲,也就是举世辛劳而我独闲了。

  所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便是以上二句作反衬而来,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由于对官场现实的不满,他曾经说过:“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君心倘如此,携手相与还”(《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表示了归隐的愿望。如今,他能够辞官归来,实现了无事一身轻的愿望,自然是满怀欣喜。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韦应物此时的心情是愉快的、安闲的,因而在他笔下所描绘出的景物也自然著上轻松愉快、明丽新鲜的色彩。下边六句是以愉悦的笔调对幽居生活作具体描写。

  “微雨无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这四句全用白描手法。“微雨”两句,是人们赞赏的佳句。这里说“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无来过”,著一“过”字,便写出了诗人的感受。显然他并没有看到这无来的春雨,只是从感觉上得来,因而与下句的“不知”关合,写的是感觉和联想。这两句看来描写的是景而实际是写情,写诗人对无来细微春雨的喜爱和对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的欣慰。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情趣。比之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要更含蓄、蕴藉,更丰富新鲜,饶有生意。“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是上文情景的延伸与烘托。这里不独景色秾鲜,也有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真是有声有色,清新酣畅。

  这四句是诗人对自己幽居生活的一个片断的描绘,他只截取了早春清晨一个短暂时刻的山中景物和自己的感受,然后加以轻轻点染,便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图画,同时诗人幽居的喜悦、知足保和的情趣也在这画面中透露出来。

  接下去,“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时与”、“或随”,说明有时与道士相邂逅,有时同樵夫相过从,这些事都不是经常的,也就是说,诗人幽居山林,很少与人交游。这样,他的清幽淡漠、平静悠闲则是可想而知了。

  韦应物实现了脱离官场,幽居山林,享受可爱的清流、茂树、云物的愿望,他感到心安理得,因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这里用了《魏志·王粲传》的典故。《王粲传》中说到徐干,引了裴松之注说:徐干“轻官忽禄,不耽世荣”。韦应物所说的与徐干有所不同,韦应物这二句的意思是:我本就是笨拙愚劣的人,过这种幽居生活自当心安理得,怎么能说我是那种鄙薄世上荣华富贵的高雅之士呢!这两句不单纯是诗人的解嘲,因为诗人并不是完全看破红尘而去归隐,他只是对官场的昏暗有所厌倦,想求得解脱,因而辞官幽居。一旦有机遇,他还是要进入仕途的。所以诗人只说自己的愚拙,不说自己的清高,把自己同真隐士区别开来。这既表示了他对幽居独处、独善其身的满足,又表示了对别人的追求并不鄙弃。

  韦应物的诗受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前辈诗人的影响很大,前人说:“应物五言古体源出于陶,而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说:“一寄穗秾鲜于简淡之中,渊明以来,盖一人而已”(宋濂《宋文宪公集》卷三十七)。这些评价并不十分恰当,但是可以说明韦诗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风格的。

参考资料:
1、 张秉戍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91-693

yōu--wéiyīng

guìjiànsuīděngchūménjiēyǒuyíng

wàiqiānsuìyōuqíng

wēiláiguòzhīchūncǎoshēng

qīngshānshǔniǎoquèràoshěmíng

shídàorénǒuhuòsuíqiáozhěxíng

dāngānjiǎnlièshuíwèibáoshìróng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译文: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天浓阴密布,云天雾海。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译文:一片迷茫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亚树青帘¹动,依山片雨临。
译文:春风凛冽,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酒旗;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然夹裹着春雨而来,叫人感到一阵寒冷。
注释:¹青帘:指酒旗。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译文:不曾做对不住景物的事,只是苦于身体条件和心情低落而不能去接近。

  北宋诗人梅尧臣的这首《春寒》诗可以按“起、承、转、合”的结构规律来把握。

  首联“起”,点明季节特征,说明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天浓阴密布,云天雾海,一片迷茫。“云容薄”三字很好地点明了早春云雾的特点。

  颔联“承”,以极其对仗的句式,写出了春寒料峭的气候环境下的景物特征: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其中“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叫人想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来。

  颈联“转”,由静景而至于动景。春风凛冽,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酒旗;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然夹裹着春雨而来,叫人感到一阵寒冷。“亚”通“压”,低低地垂挂着。“片”,不能理解为大雨,它准确地描绘出春雨的特点。

  尾联“合”,点明诗人对景物产生如此感受的原因,借此抒发了感情。“未尝辜”是说诗人不曾做对不住景物的事,是诗人情感和人格的表露。“病”字一语双关,既写了身体状况,也写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诗题“寒”字奠定了全文凄冷的基调。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中间两联,通过具体物象,来表现春寒,三四句写因寒气袭来,蝴蝶收敛双翅,花蕾无力舒展,这是选取春天最有代表性的蝶和花写天气之寒。五六句写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足见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表明雨势之急。这四句从不同视角形容春寒,这一派峭寒,使天宇充塞着凄冷寥落的气氛,这就把春寒真切地刻画出来。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范仲淹革新失败的历史背景,不难理解诗人此时因改革处于低潮而感情凄苦、心情悲凉的深意。

chūnhán

méiyáochén sòngdài 

chūnzhòuyīnyīn yúnrónggèngshēn 
diéhànfāngliǎnchì huālěngkāixīn 
shùqīngliándòng shānpiànlín 
wèichángjǐng duōbìngnéngxún 
高柳长涂送客吟,暗惊时序变鸣禽。
高柳长涂¹送客吟,暗惊鸣序²变鸣禽(qín)³
译文:柳树在路旁护送着在马上吟诗的行客,暗自惊奇随着时序推移鸣叫的鸟儿也变了。
注释:沟店:镇名,在今山东省滕县南。¹涂: 通“途”。²鸣序:鸣节顺序。³变鸣禽:鸣叫的鸟儿变了。指随季节变换,路过的候鸟变换。
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
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鸣¹抵万金。
译文:清风消散了初夏的暑气,及时而来的雨水宝贵异常。
注释:¹依鸣: 及鸣。
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
远岭抱枝围野色,行云随马弄轻阴。
译文:远山怀抱着苍翠的树枝野趣横生,行云随着马的奔驰投影下片片清阴。
摇鞭喜入肥城界,桑柘阴浓麦浪深。
摇鞭(biān)喜入肥城¹界,桑柘(zhè)²阴浓麦浪深。
译文:行客挥着马鞭兴致勃勃地进入肥城地界,眼前桑柘葱翠茂盛、麦浪滚滚。
注释:¹肥城:县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附近。²柘:树名,叶卵形,可喂蚕。

  这首诗写春暮夏初鸣的动人景色:清风细雨,绿野鸣禽;而桑阴麦浪,男耕女织,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和平气象;作者摇鞭放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故吟之于诗,充满了活发清新的生活气息,令人读后悠然神往。此诗风格清丽自然,境界明朗空阔。

  “高柳长涂送客吟”,诗一开篇,作者便用“高柳”两字点出鸣节为盛夏,用“长涂”和“客”点明诗人正千里游宦。浓浓郁郁的高大柳树,一排排沿着长长的路途绵延不尽,它们随风摇曳,发出丝丝柔和的低吟,仿佛正含情脉脉、依依不舍地送别这离家远行的游子。

  “暗惊鸣序变鸣禽”,第二句,紧扣首句末尾的一个“吟”字,由风中的树吟写到树中的鸟鸣。诗人繁忙的公务和长途劳累使他几乎忘却了鸣序的变化更替,此鸣他目睹路旁轻摇的绿柳,耳闻翠柳柔和的低唱,心里顿鸣轻松闲静了许多,但正当诗人心灵舒展之际,突然,那茂密柳枝中传出的几声鸟鸣舔破了树的吟唱,直钻入心底。诗人愣住了,他发现鸟儿已不同于以前的鸣叫,它比以前啼鸣得更加婉转、更加动听,他惊讶为什么一直未听见这鸟儿的啼叫。这里“暗惊”两字,真切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由忙碌的人世进入纯净的自然鸣那种惊讶的心理,这其中既有喜悦之情,也有惊惧之意,他惊惧在繁忙的公务缠绕下自己感觉的麻木和迟顿。“暗惊”一句,出自谢灵运 《登池上楼》的千古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但却点化得自然贴切,没有丝毫痕迹,可见诗人写作技巧的熟练。

  “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鸣抵万金”两句,诗人通过对“风”和“雨”的描写突出了旅途气候的宜人。凉爽的清风连吹三日,吹散了逼人的暑热,落雨依鸣,纷纷降落,价值万金,给整个大地带来了一片清新。诗人置身这凉爽的天气,沐浴着清风好雨,内心无比的自由舒畅,他情不自禁地向远方望去,“远岭抱枝围野色”,只见远处山岭怀抱着苍翠的树枝,呈现出一幅野趣横生的画面。这里,一个“抱”字,用得极为巧妙,它十分生动地形象描绘出了山岭与树枝那亲密和谐的神态,也由此而流露出诗人自身心灵的闲静和谐,表现出他与大自然浑然一体,亲密无间的境界。远处的山岭树枝是那样的和谐亲切,对于诗人身边的景色,于是,诗人把目光从远岭拉回身旁,由远及近。“行云随马弄轻阴”,只见天空中飘浮的云彩静悄悄地投影下片片清阴,这行云是如此的玩皮可爱,她跟随着马儿不停地与人嬉戏,游玩。这里的一个“弄”字,出自张先《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作者用于此,给本无生命的行云赋予了无限活力,在作者的笔下,行云宛如一位天真玩皮的姑娘在耍弄着轻阴。“随马” 两字,感受细腻真切,它紧承“抱”字,又描绘出了“行云”与自己的亲切和谐、相依相伴。

  “摇鞭喜入肥城界”,诗人信马挥鞭,体味着人与自然这神奇的和谐,内心涌起一种难以言传的喜悦,不知不觉已来到了山东肥城。这里,一个“喜”字,把高柳的低吟、鸣禽的啁啾、清风好雨的宜人、远岭抱枝的和谐、以及行云随马的亲切,都浓缩、融化、积淀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从而也使前面的一切景物更深一层。

  最后一句,“桑柘阴浓麦浪深”,作者又在前面自然景色的基础上,展示出一幅田园风光。桑林茂密,树阴浓浓,辽阔的麦田麦浪滚滚,这真是一幅迷人的农家乐。

  此诗形象地刻画出作者悠然自得的神态,结末描绘了一幅桑浓麦深的丰收的图画;全诗层次鲜明,颇有意境;巧妙化用他人诗句,自然流畅。

参考资料:
1、 田军 王洪等主编. 金元明清诗词曲鉴赏辞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155-156.
2、 王筱云等主编:诗歌卷(五)---辽、金、元、明[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1994,145.

guòshāgōudiàn--wángyùn

gāoliǔzhǎngsòngyínànjīngshíbiànmíngqínqīngfēngshǔliánsānhǎoshíwànjīn

yuǎnlǐngbàozhīwéixíngyúnsuínòngqīngyīnyáobiānféichéngjièsāngzhèyīnnóngmàilàngshēn

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
轻鸿¹戏江潭²,孤雁集³洲沚(zhǐ)
译文:轻快的飞鸿戏耍在水边,离群的孤雁栖息在小渚。
注释:傅都曹:诗人的一位傅姓、为都曹之职的友人。都曹:都官尚书属下的曹官。¹轻鸿:轻捷善飞的天鹅。鸿:鸿鹄,即天鹅。²潭:水崖。³集:鸟栖止曰集。⁴洲沚:水中的洲岛,沚:水中小洲。“轻鸿”二句以“轻鸿”喻傅都曹,以“孤雁”喻己。
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
(xiè)(hòu)¹两相亲,缘念²共无已³
译文:不期而遇竟能相爱相亲,情意深长彼此永无终止。
注释:¹邂逅:不期而遇。²缘念:这里指两人相遇是有缘且感情逅。³无已:无止。
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
风雨逅(hào)¹东西,一隔顿²万里。
译文:遭风遇雨只得东西分飞,顷刻之间便已相隔万里。
注释:¹逅:喜逅。²顿:顿时。
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
追忆¹(qī)宿时²,声容³满心耳。
译文:回想那双宿双栖的情景,你的音容充满我的心耳。
注释:¹追忆:回忆。²栖宿时:指住在一起时。³声容:声音容貌。
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
落日川渚¹寒,愁云绕天起。
译文:落日使小洲的寒意转浓,愁云更绕天际弥漫而起。
注释:¹川渚:江中小洲。
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
短翮(hé)¹不能翔,徘徊烟雾里。
译文:短小的翅膀哪能高飞远翔,孤独徘徊在寒烟浓雾里。
注释:¹短翮:言翅膀短,不能高翔。翮:这里指翅羽。

  这首诗是鲍照赠朋友诗中的代表作。由于通篇用“比”体,虽是一般古诗,却有着浓郁的乐府民歌气息。自汉魏以来,在文人作家所写的古诗中,这一首还是很有创造性的。

  全诗十二句,每四句一节,共三节。“轻鸿”四句写与傅都曹志趣相投,亲切订交。“风雨”四句,写两人分手惜别时情景。“落日”四句,设想别后离愁,并写自己看不到出路的苦闷。从结构看,并无什么大的起伏波澜,只是闲闲说起,怅怅结束。然而感情深挚,思绪万千,体现了诗人一腔孤愤。

  全诗以“鸿”喻傅都曹,以“雁”自喻,此甚易知。但郑玄《毛诗笺》:“小曰雁,大曰鸿。”古人往往以鸿鹄并称而以凫雁对举,鸿鹄象征清高,凫雁则迹近微贱,可见此诗一开头便有扬傅而抑己的倾向,显得傅尊而己卑。而在“鸿”字上,诗人更着一“轻”字,“轻”自然有可能轩翥于高空;而在“雁”上却用了一个“孤”字,“孤”者,离群索居,寂寥无侣之谓。而“戏江潭”与“集洲沚”,一则高翔遨戏,一则独自幽栖,不仅动静不同,抑且有得意与失志之分。这两句看似客观描述,实已两相对照,说明彼此命运若云泥之悬殊。不过当二人无心邂逅,却又过从甚密,两两相亲。“邂逅”句表面上似平铺直叙,实际上已隐含一层转折;而第四句“缘念共无已”则又深入一层。“缘”者缘分,“念”者思念,“无已”,无终尽之谓。夫缘分无终尽,思念亦无终尽,非但作者对傅“缘念无已”,即傅对作者亦复如是,此正所谓“共无已”。这两句本写双方交谊笃厚,情深意惬,却以极平淡之笔出之,仿佛毫不着力。这就叫举重若轻,好整以暇。

  第二节第一句“风雨好东西”,颇费解。钱仲联先生《鲍参军集注增补》引张玉谷《古诗赏析》云:“言遭风雨而东西分飞也。”则“好”字无着落。钱增补云:“按,‘风雨’句‘好’字去声。语本于《尚书·洪范》:‘星有好风,星有好雨。’《伪孔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孔颖达《正义》:‘箕,东方木宿。毕,西方金宿。’”按:钱所引证皆是。“好”与“善”无论为形容词、名词或动词,皆属同义。如言“好谋善断”,即善谋善断也。《洪范》之意,盖言东方箕星善于引起刮风,西方毕星善于招来下雨。鲍照此句则近于倒装,言东方之星善风,西方之星善雨,风雨方向不一,则鸿与雁亦随之不得不分飞两地,故下文紧接“一隔顿万里”,“顿”者顿时、立即之谓。语近夸张,故情弥激切。且人在相聚时每当境不觉,及别后追思,则有不可骤得之感。所以作者此处乃把笔锋掉转,“追忆”二句盖设想别后回忆当初同在一处“栖宿”之时(闻人倓《古诗笺》引《禽经》:“凡禽,林曰栖,水曰宿),则‘心耳’之间充满了彼此的‘声容’“。这里流露别后互相思念之情已溢于言表,却全从侧面虚写,文势虽小有跌宕,仍不显得着力。如果反复咏叹,自会觉得一往情深。谢灵运写情,多从内心矛盾曲折处进行峭硬的刻画,不深思冥索不易体会;而鲍照则多以自然平淡出之,仿佛古人说的“有若无,实若虚”。但鲍诗写情多发自肺腑,稍加咀嚼,便回味无穷。

  最后四句,乍看全是景语,实则句句抒情。“落日”本身就是孤寂的象征,因日落而川渚生寒,则孤寂中带出了凄凉萧瑟的苦味。“愁云”句明点“愁”字,而“愁云”竟多得“绕天起”,则愁之不得解脱可想而知。“短翮”句以雁之不能高翔远引喻己之窘迫局促,说明诗人的处境是多么使他苦恼。“徘徊”句乃找不到出路的最形象的描写。试想万里晴空,鸿雁高飞,该是多壮观的景象;而今却徘徊于烟雾迷茫之中,会感到透不过气来,这真是悲剧性的场面了。好友远别,满腹心事再也无人可以倾诉,因赠别而自伤身世,从诗人构思的逻辑性来看,也是很自然的。全诗在戛然而止之中有着情韵不匮的余味,令人叹服。

参考资料:
1、 陈君慧.古诗三百首: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242-243页

zèngcáobié

bàozhào nánběicháo 

qīnghóng鸿jiāngtán yànzhōuzhǐ 
xièhòuliǎngxiāngqīn yuánniàngòng 
fēnghàodōng西 dùnwàn 
zhuī宿shí shēngróngmǎnxīněr 
luòchuānzhǔhán chóuyúnràotiān 
duǎnnéngxiáng páihuáiyān 

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可茨(cí)¹,不可埽(sǎo)²也。中冓(gòu)³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译文:墙上长满了蒺藜,无论如何扫不掉。你们宫中私房话,实在没法说出口。如果真要说出来,那话就难听死啦。
注释:¹茨:植物名,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刺。²埽:同“扫”。³中冓:内室,宫中龌龊之事。⁴所:若。⁵道:说。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可茨,不可襄(rǎng)¹也。中冓之言,不可详²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译文:墙上长满了蒺藜,无论如何除不掉。你们宫中私房话,实在没法详细说。如果真要说详细,那话说来可长啦。
注释:¹襄:同“攘”,除去,扫除。²详:借作“扬”,传扬。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墙可茨,不可束¹也。中冓之言,不可读²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译文:墙上长满了蒺藜,没有办法打捆走。你们宫中私房话,实在不能对人说。如果真的传开来,简直就是羞辱啊。
注释:¹束:捆走。这里是打扫干净的意思。²读:宣扬。

  这首诗内容与《邶风·新台》相承接,主要意思是讽刺宣姜(齐女)不守妇道,和庶子通奸,其事丑不可言。诗以墙上长满蒺藜起兴,给人的感觉,卫公子顽与其父妻宣姜的私通,就像蒺藜一样痛刺着卫国的国体以及卫国人民的颜面与心灵。

  全诗一唱三叹,在反复重复的数落中,一层层加深着对这一宫廷丑事的批判。在结构上,叠咏而意义递进,无论在内容、思想感情上都是一层深过一层,有效地增强着诗歌的讽刺力量。诗中之“不可埽”、“不可襄”、“不可束”,表面上写墙茨之延伸愈来愈长,几乎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实际上是比兴卫公子顽与其父妻私通已经到了无耻糜烂、昭然无忌的程度。诗中之“所可道也”、“所可详也”、“所可读也”,表明人们对这种宫廷丑事的议论,在一步一步的升级,几乎已经尽人皆知了。诗中之“言之丑也”、“言之长也”、“言之辱也”,写人们对于这种宫廷丑闻的感情态度,由丢脸、气愤到感到耻辱,真有一人之祸,祸及国体的感觉。

  此诗三章重叠,头两句起兴含有比意,以巴紧宫墙的蒺藜清扫不掉,暗示宫闱中淫乱的丑事是掩盖不住、抹煞不了的。接着诗人便故弄玄虚,大卖关子,宣称宫中的秘闻“不可道”。至于为何不可道,诗人绝对保密,却又微露口风,以便吊读者口味。丑、长、辱三字妙在藏头露尾,欲言还止,的确起到了欲盖而弥彰的特殊效果。本来,当时卫国宫闱丑闻是妇孺皆知的,用不着明说,诗人特意点到为止,以不言为言,调侃中露讥刺,幽默中见辛辣,比直露叙说更有情趣。全诗皆为俗言俚语,六十九个字中居然有十二个“也”字,相当今语“呀”,读来节奏绵延舒缓,意味俏皮而不油滑,与诗的内容相统一。三章诗排列整齐,韵脚都在“也”字前一个字,且每章四、五句韵脚同字,这种押韵形式在《诗经》中少见。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9-90
2、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91-92

qiángyǒu

shījīng·guófēng·yōngfēng xiānqín 

qiángyǒu sǎo zhōnggòuzhīyán dào suǒdào yánzhīchǒu 
qiángyǒu xiāng zhōnggòuzhīyán xiáng suǒxiáng yánzhīcháng 
qiángyǒu shù zhōnggòuzhīyán  suǒ yánzh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