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冻损雪襕斑,碧落游魂杳不还。和靖船归笼尚闭,浮邱经在寿能悭。
羽毛冻损雪襕斑,碧落游魂杳不还。和靖船归笼尚闭,浮邱经在寿能悭。
长身被裹玄黄内,旧迹苔封紫翠间。欲撰瘗铭修故事,寄书先报九华山。
长身被裹玄黄内,旧迹苔封紫翠间。欲撰瘗铭修故事,寄书先报九华山。
张雨

张雨

张雨(1283~1350)元代诗文家,号句曲外史,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 ▶ 34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兵罢¹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zào)²寒空。
译文:战争平息,淮河边上客路再次畅通;乌鸦聒噪,飞来飞去对着寒冷的天空哀鸣。
注释:吊:凭吊。¹兵罢:指战争结束。²噪:(乌鸦)鸣叫。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可怜白骨攒(cuán)¹孤冢(zhǒng),尽为将军觅战功²
译文:可怜将士白骨,聚集成千形成孤坟;只是当年将军寻求立功的牺牲品罢了。
注释:¹攒:聚集。²觅战功:寻求立功。

  唐朝末年,各种社会矛盾纷纷激化。广大河淮地区遂成为新旧军阀朱温、时溥、杨行密等进行割据混战的战场。这些军阀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曾以杀人邀取战功,飞黄腾达;在割据混战中又以屠戮生灵来建立武功,以满足各自不可告人的权力欲。《吊万人冢》就是战乱后诗人客游河淮地区时根据所见所感而剪取的一幅社会缩影,控诉了统治者为一己私利而压迫人民的血腥罪恶。

  这首诗以景托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颇具艺术感染力。首句“兵罢淮边客路通”,落笔便写出诗人客游河淮地区的时间是在“兵罢”之后;“客路通”三字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于战乱暂时结束的欣喜之情。

  次句“乱鸦来去噪寒空”,承上而来,在刚刚振起的欢悦情感上兜头泼来一盆冷水——一路之上,人烟灭迹,黑鸦聒噪,从而使诗歌画面陡然涂上了一层恐怖荒凉的色调。“乱”字写出了黑鸦遮天蔽日之多;乌鸦以食腐肉为生,万人冢上空乌鸦的狂欢乱舞,愈显出战乱中死人之众,使天空弥漫着一片凄寒之气,给人思绪上增添了悲切感。第三句“可怜白骨攒孤冢”,是以情驭景的妙笔,它以特写式的镜头拍下了“千里无鸡鸣,白骨蔽平原”的现实场景,一个“孤”字蕴含了对枉死者离乡背井、惨死他乡的无限同情,令人容易从枉死者联想到战争给幸存者所造成的家庭悲剧和心灵创伤。句首冠之以“可怜”二字,为诗情向高潮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足以表达出诗人的强烈同情心。末句“尽为将军觅战功”是全诗的高潮。可以说,前三句所展示的都主要是事物的现象及结果,而这最后一笔才是探究问题之本质的所在。“尽为”写出了造成生灵涂炭原因的独一性,“觅战功”则点破了朱温之流发动战争的目的性和自私性。这是全诗中关键的飞跃,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和认识高度。但这一感情的飞跃,却正是踏着前三句景物描写而达成了水到渠成的升华;没有前三句景的铺陈,第四句的宕出就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首诗在思想上与曹松《己亥岁》中“一将功成万骨枯”及杜荀鹤《再经胡城县》中“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由于它选材典型,构思别具一格,所以,历来为读者所喜爱。

diàowànrénzhǒng--zhāngpín

bīnghuáibiāntōngluànláizàohánkōng

liánbáizǎnzhǒngjǐnwèijiāngjūnzhàngōng

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
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
译文:当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在花前痛饮而醉,何等快活!今日我呆立在花前,抱病在身,一天天消磨着日子。
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独倚破帘闲怅(chàng)¹,可怜虚度好春朝。
译文:我独自倚靠在残破的窗帘旁,闲得无聊。惆怅地向外望去,只可惜我虚度了如此美好的春光。
注释:¹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chóutiānsānyuèsānjiàn--yuánzhěn

dāngniánhuāqiánzuìjīnhuāqiánbìngxiāo

liánxiánchàngwàngliánhǎochūncháo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四郊¹飞雪暗云端²,唯此宫中落旋³干。
译文:郊原上大雪纷飞,乌云密布,唯独在华清宫里,雪花落下后很快就干了。
注释:¹四郊:指华清宫四周。²暗云端:云层黑暗。³旋:不久,立刻。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绿树碧檐(yán)¹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译文:青翠的树木与碧色屋檐相互掩映,没有落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寒冷。
注释:¹碧檐:指用琉璃瓦建筑的房檐。
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死乡。
长生秘殿¹(yǐ)青苍²,拟敌金庭³不死乡
译文:长生殿建得高耸入云,想要匹敌于金庭这长生不老的地方。
注释:¹长生秘殿:即长生殿,华清宫中的一个殿。唐玄宗与杨玉环在此居住。²青苍:青天,一解作“骊山”。³金庭:传说会稽桐柏山有金庭,为神仙居住的地方。⁴不死乡:指可长生不死之地。
无奈逝川东去急,秦陵松柏满残阳。
无奈逝川¹东去急,秦陵²松柏满残阳。
译文:无奈那河水东流甚急,残阳照耀着秦始皇陵园中的松柏。
注释:¹逝川:流去的河水。²秦陵:即秦始皇陵。

  华清宫是与唐玄宗、杨贵妃的名字密切相联。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落知是荔枝来”,它选取杨贵妃看到贡品荔枝来到骊山之下时心情欢悦的角度,揭露了统治阶级为一己私利而不恤民生疾苦的罪恶。吴融两首《华清宫》在主题思想和杜诗很是相似,而第一首表现手法上与杜诗有某些类似之处,都是以小显大,这首诗通过华清宫中的细枝末节来揭露荒淫无道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奢侈生活所加于落民的苦难,但所创造的意境,却独具一格。

  首句“四郊飞雪暗云端”,侧重写华清宫外的大雪。一个“飞”字具有动态的美感,绘出了离宫禁城四郊朔风呼啸,雪花飞舞的景色;一个“暗”字,从色彩的角度写出大雪排空而至的威势,由视觉感受勾出触觉感受,令落极易从诗歌画面中领略到宫外刺骨的寒意,给落一种凛冽感。

  次句“惟此宫中落旋干”,笔锋由宫外转入宫内,一个“惟”字限制了雪落的特殊范围,一个“旋”字,从时间的角度传神地写出了雪落宫苑迅速融化、消失的情景,含蓄地写出了宫中之暖,与首句成为对照。

  第三句“绿树碧帘相掩映”,具体而形象地刻画了宫中的融融春意。华清宫地下温泉喷涌,地上宫殿金碧辉煌,禁墙高筑,能够遮风御寒,因此宫中温度较高,树木常年青绿。这里的“绿树”代表了宫中大自然造物者与宫外的不同,“碧帘”则反映出宫中主落生活的奢靡。

  结句“无落知道外边寒”,写出了华清宫主落耽情声色,不以国事为重,不以民苦为忧的昏庸形象,诗落含蓄地指出:唐玄宗既然连自然界物候的变迁、冬天的到来都一概不知,那他又怎么能够知道“寒冷”呢?一国之君不知寒冷的滋味,又怎么能够对国事明察秋毫、对落民的苦乐谨记心上呢?这样的昏庸之辈,为安禄山野心的萌生、壮大自觉与不自觉地提供土壤。

  这首诗意境新颖,讽意含蓄,以宫内宫外冷暖的迥异形成鲜明对比,造成结构的错落、诗情的跌宕。夸张的成功运用也成为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第二首首句写长生殿既深奥又高耸入青云,同于白居易《长恨歌》的“骊宫高处入青云”,同于权德舆《朝元阁》的“缭垣复道上层霄”,并且暗含一个问题:玄宗为什么把长生殿修筑成那样呢?第二句作了回答,因为想和“金庭不死乡”匹敌。就是想住在华清宫中和住在金庭一样,永远不死。这里的金庭和不死乡,一个是神仙所在,一个是免于死去之地,两个连用,表明玄宗求长生不死的愚蠢雄心是大得离谱的,暗含讽刺之意。

  “无奈逝川东去急,秦陵松柏满残阳”,“无奈”,是承上的转折词。这个词所表的转折大都和上一句相反。“逝川”,此词源于《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用于此处,点明落世间万物如流水逝去,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第四句用了“秦陵”,秦始皇是追求长生不死的,可是他早已葬入陵墓,而且他那陵墓的松柏照满着将落的太阳的光,意即这是明摆着的,落落可见的。求长生的秦始皇,和如此建长生殿的玄宗没有两样,时间过得很快便已经证实了。

  玄宗妄想长生,而实际却也和过去所有妄想长生的帝王一样,埋葬于陵墓中了。所以这首诗是对求长生者、更主要的是对玄宗的讽刺,相比于第一首,这首诗所述平实自然,而讽刺却尖锐锋利,直截了当。

参考资料:
1、 于国俊.唐诗英华: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584-585
2、 靳极苍.长恨歌及同题材诗详解: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307-309

huáqīnggōngèrshǒu

róng tángdài 

jiāofēixuěànyúnduān wéigōngzhōngluòxuángān 
绿shùyánxiāngyǎnyìng rénzhīdàowàibiānhán 

chángshēngdiàn殿qīngcāng jīntíngxiāng 
nàishìchuāndōng qínlíngsōngbǎimǎncányáng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¹,开府南服²,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méi)³。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suī)庙及颜杲(gǎo)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译文:早先我的老朋友唐宰相鲁郡公在南剑州地方设立办事机构,我以普通老百姓身份投军在他麾下。第二年,在漳江边上与他分手。又过了一年,鲁郡公因事路过张睢阳庙和颜杲卿驻军处常山一带,慷慨悲歌,终于没有辜负自己的诺言,追随诸先烈游于黄泉。如今他的遗诗都留在人间,可以为证。
注释:西台:在今浙江桐庐西富春山,与东台对峙,相传为东汉隐士严子陵垂钓之处,又名钓台。恸(tòng):极悲哀。¹唐宰相鲁公:明谓唐颜真卿,实指文天祥。²开府南服:在南方设立办事机构。³湄:水边。⁴张睢阳:即张巡。安史之乱时,起兵雍丘拒叛军,守睢阳达数月,终因粮绝城破遇害。⁵颜杲卿:颜真卿从兄。安史之乱时,与其子守常山,设计擒杀安禄山部将李钦凑等,受唐玄宗嘉许。后城破遇害。⁶卒:最终。⁷不负其言: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⁸从之游:追随张、颜的忠魂游于黄泉,即壮烈殉国。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余恨死无以藉手¹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xiè),云岚(lán)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pái)(huái)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²。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³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译文:我遗憾一死之后只能空着两手见鲁郡公于地下,幸而还偏偏记得与他分别时的言语,每当我想到这些情景时,就会在梦中重温一遍。有时遇到山水林池台榭及云霞草木,与我们分手时的情状恰巧相像时,就会令我徘徊流连仔细察看,悲痛异常而不敢哭泣。三年之后,我经过吴县。吴县是鲁郡公早年办公的府治所在地,对着姑苏台第一次为鲁郡公痛哭。又四年之后,我在越王台再次为他痛哭。又过了五年即到今天,我在严子陵钓台又设祭大哭。
注释:¹无以藉手:谓对国事没有贡献。藉手,手中的凭藉。²姑苏:今江苏苏州吴中区。³夫差之台:即姑苏台,在今苏州西南姑苏山上,传为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建。⁴越台:即大禹陵,在今浙江绍兴东南会稽山上。⁵子陵之台:即西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¹江涘(sì)²。登岸,谒(yè)子陵祠³;憩(qì)祠旁僧舍,毁垣(yuán)枯甃(zhòu),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yú),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yú);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tòng)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yè)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juàn)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yǎn)(yì)(bó),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zhòu)¹⁰焉食?”歌阕(què)¹¹,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jiè)¹²。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qì)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hé)¹³移诸?”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译文:昨天,我与友人甲、乙、丙相约好第二天聚会。中午,雨还没停,我们在江边雇了条船;然后上岸,瞻仰严子陵祠堂;又在祠堂旁边僧房内休息。但见坏墙枯井,好像进入坟墓当中。回到船中,与船夫一道置办了祭祀用具。过了一会,雨停下,我们登上西台,在荒亭角上安放了牌位,然后下拜,跪下行礼。祝诵完毕后,又大哭三声,然后再下拜,起立。这时我又想起自己年轻时,经过这里一定要来祠堂瞻拜。起初来的时候,是跟随先父一起来的。如今我也快要老了,面对山河大地,风云人物,依恋不舍,如有所失。于是又对着东方哭拜不止。这时,有云从南边飘来,阴湿郁结,云气罩住了树林,好像加重了悲哀的气氛。我用竹如意敲着石块,演奏楚歌来招他的魂,歌词是:“魂灵啊,你早上要飞往何方?晚上不要归来,因为关塞一片昏黑。你化为朱鸟虽然有了嘴,却能吃到什么?”歌毕,竹如意与石块俱已碎裂了,于是大家就相互感叹。我们又登上东台,抚摸青石,然后回到船中休息。船夫方才因我痛哭过而感到惊奇,说:“刚才有巡逻船在此经过,我们何不移舟别处?”因此移船到河中心,设酒举杯相劝,各自作诗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傍晚,雪飞风寒,舟中不可久留,就上岸住到乙家。夜里再次写诗怀古。到了第二天,风雪更大了,我就与甲在江边分手,仅与丙两人一同归去。走了三十里,又隔了一夜才到家。
注释:¹买榜:雇船。榜,船桨。²江涘:江边。³子陵祠:在西台下,北宋范仲淹所建。⁴甃:砖砌的井壁,这里借指井。⁵祝:敬悼。⁶弱冠:二十岁。⁷先君:亡父。⁸睠:同“眷”,怀念。⁹渰浥浡郁:云气蒸腾的样子。¹⁰:鸟嘴。¹¹阕:终了,完结。¹²感唶:感叹。¹³盍:何不。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¹;既济,疑有神阴相(xiàng)²,以著³兹游之伟。”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译文:这以后,甲寄来书信与赋别的诗歌,信中说:“这天风急浪高,船夫拼命摇橹,耽搁了很久才渡过河。过河之后,真疑心有神灵在暗中相助,以显示这次聚游的伟观。”我说:“唉!自从阮籍死后,空山之中已有千余年没有哭声了。这事是否有神灵相助当然不能确知,但这次聚游确实是件壮举。我们仅能赋诗作文来表达情怀,实在是很可悲的。”我曾经想模仿司马迁作《秦楚之际月表》的体例作《季汉月表》。现在也许没有人能了解我的用心,但后代人一定会了解我的用心。这里我应当把此事记下来,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将来把它附在记载季汉事迹之后。
注释:¹济:渡河。指渡过富春江。²阴相:暗中相助。相,帮助。³著:显示。⁴阮步兵:即阮籍,字嗣宗,曾任晋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⁵良:诚然。⁶宜得书:应该记录下来。书,写。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huì)¹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²云。
译文:今天是先父登严子陵钓台后的第二十六年。先父名某字某,他登台那年是乙丑年。
注释:¹讳某:名某。古人避直称尊长之名,叫“讳”。²乙丑: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岁次乙丑。

  南宋丞相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杀后八年,即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谢翱与其友人登西台祭之,并作此文以记其事。文章以唐代忠烈之臣颜真卿隐喻文天祥,以张巡、颜杲卿在安史之乱中奋力守卫睢阳常山城陷而惨遭杀害隐喻文天祥的英勇就义,通过对文天祥殉国的祭奠哭悼,展现了文天祥义无反顾的爱国之志,表达了作者对民族英雄殉难的悲恸之情。全文寄意幽深,托辞婉曲,为避元朝统治者的文网,用语多隐蔽,但悲哀沉痛、泣血吞声之情,不能自掩。

  这是一篇缅怀抗元英雄、高扬民族正气的记叙性散文。文章是文天祥就义多年之后所写,作者情感因长期积淀,历久弥深;加之在元人的高压统治之下,有许多话不敢明言,内心极度压抑,一旦形诸文字,愈觉悲壮动人。在文中,作者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三哭”,来展示这种情感:始哭于姑苏夫差之台,是因为文天祥曾在苏州开府执事,他的临难死节,也在始哭的这一年;继哭于会稽越王之台,因为当年文天祥奉命使元,经过越王台,曾为勾践兴越灭吴事迹而赋诗述志;又哭于子陵之台,表明文天祥对严子陵这位古人高风亮节的无比景仰之情。

  谢翱的拜祭是对殉国英雄的哭悼,而且是在元人统治下的元朝哭悼一个反元的宋国将士,这既需要一定的勇气,而且还冒着杀头的危险。哭殉国英雄, 其实质是在哭已亡的故国。所以,谢翱的哭悼,自有他的为时为地为环境所限的特色。谢翱的恸哭基本上是无法出声,是尽量避免让外人听到,是自己的心灵在独自泣血。元朝建立后,统治大网铺天盖地,统治者对民众防范甚严,以防故国人民起反抗之心。就在谢翱在西台对文天祥进行哭悼时,“适有逻舟之过也”,可见形势之险恶。险象环生的环境决定了文章行文上的扑朔迷离,出语时的欲说还休。被奠者为谁,并不明示,而托名为唐宰相鲁国公颜真卿,通篇以无特指的“公”指代,绝不提文天祥的名字;同往西台者为谁,也不明示,而只是以甲、乙、丙代替。愈是扑朔迷离,愈能表现出情感的深切绵长。所以,谢翱的拜祭基本上是对形式竭尽完备之能事,而且对整个拜祭过程述说得极为细致,如哭悼分祭前、祭中、祭后三个层次,祭前又可分邀约和探路两个小层次。

  “先是一日”,即与友人邀约,不是暂时凑和,以表悼祭专诚;当天在风雨凄厉中先行探路,以备不测,在“毁垣枯甃,如入墟墓”中确证无元兵出入,“还,与榜人治祭具”,一个“还”字充分体现了拜祭者的心机缜密细致。然后进入正式的哭祭过程的描写,文词简略而又情浓意切。号恸再三, 跪拜有二,极备祭礼之程序。念及故人,念及自己,念及故国,“眷焉若失”、“泣拜不止”, 感情达到了悲怆的地步。而此时,就感到“有云从南方来”,仿佛阴云有意,万物同悼,越发让人感觉到情之深、意之浓。而“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魂,则是悲怆到了欲绝的地步。竹石都碎了,殉国英雄也玉石俱焚,现实让人无可奈何,绝望到了无所希望。“榜人”的惊问和“移榜中流”的建议,构现出险象环生的环境。两次风雪描述,渲染了氛围,景中传情,表现了作者凄冷的悲心。薄暮舟中赋诗,夜复赋诗,又凡两次,则以诗情添浓了文情。奠后四人相别交代一笔不苟,但“与丙独归”,具体归处,又显得吞吐迷茫。行文之迷茫则折射出时局之险恶。“甲”渡江疑有神助的感觉是心灵的幻觉,反转来透现出哭悼之情的精诚深挚。别后的“甲”书引起作者的悲慨:“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这次西台恸哭正是承响于阮籍。阮籍于晋代魏的险局中,佯狂烂饮,“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迷狂的行为方式包含着悲恸深沉的意识。谢翱正是引阮籍为同调,于千载之前找到自己的知音,表达了一腔愤激情绪。对于“神之助”,作者居于可信可疑之问,但视“兹游亦良伟”,因为这次哭奠祭悼的是民族英灵,作者及其友人又情尽意满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作者试图摹仿司马迁著《季汉月表》,撰《季宋月表》,以示宋亡,正统已绝,再次表现了他强烈的民族立场。尽管血沃中原,腥风四起中,“今人不有知余心”,怀着深深的寂寞感,但放眼未来,“后之人必有知余者”,情绪复归于坚定昂扬。作者对未来仍充满期待。

  对文天祥铭心刻骨的悼念和对元统治血腥专制环境的怵惕,这一对巨大矛盾,规定了这篇文章艺术上独特的表现形式,欲言又止,欲吐还休,隐晦曲折。这种“春秋笔法”更有助于表现作者悲恸情绪和民族精神。承题旨之“哭”,数反其言,使人悲不自胜。托名汉唐,隐姓匿名,不书元之年号,唯以甲子称之,等等,都表现了作者的难言隐衷和决不臣服元朝的鲜明立场。行文风格堪称沉郁顿挫,一字三叹,痛泪激溅满纸,铁钩银勒,成就了这篇声泪交并的泣血之作。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下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1531-1534
2、 田桂香.心灵的独自泣血——读谢翱的《登西台恸哭记》.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0(12):67-68
3、 吴功正.声泪交并的泣血之作——谢翱《登西台恸哭记》鉴赏.名作欣赏,1991(3):87-88

dēng西táitòng

xièáo sòngdài 

    shǐ réntángzǎixiànggōng kāinán cóngróng míngnián biégōngzhāngshuǐméi hòumíngnián gōngshìguòzhāngsuīyángmiàoyángǎoqīngsuǒchángwǎngláichù bēikāngkǎi yánércóngzhīyóu jīnshīzài kǎo 

    hènshǒujiàngōng érbiéshí měidòngniàn mèngzhōngxúnzhī huòshānshuǐchíxiè yúnláncǎo suǒbiézhīchùshíshìxiànglèi páihuáipàn bēigǎn yòuhòusānnián guò  gōngchūkāijiùzhì wàngchāizhītáiérshǐgōngyān yòuhòunián érzhīyuètái yòuhòuniánjīn érlíngzhītái 

    xiānshì yǒurénjiǎ ruòbǐngyuē yuè宿ér  wèizhǐ mǎibǎngjiāng dēngàn líng pángsēngshè huǐyuánzhòu  huán bǎngrénzhì  zhǐ dēng西tái shèzhǔhuāngtíng zàibài guì zhù háoértòngzhěsān zàibài  yòuniànruòguànshí wǎngláibàixià shǐzhì shìxiānjūnyān jīnqiělǎo jiāngshānrén juànyānruòshī dōngwàng bài yǒuyúncóngnánlái yǎn lín ruòxiàngzhùbēizhě nǎizhúshí zuòchǔzhāozhīyuē  húnzhāowǎng guīláiguānsàihēi huàwéizhūniǎoyǒuzhòuyānshí  què zhúshísuì shìxiàngxiànggǎnjiè dēngdōngtái cāngshí huánbǎngzhōng bǎngrénshǐjīng yún  shìyǒuluózhōuzhīguò zhū  suìbǎngzhōngliú jiǔxiàngzhǔ wéishīsuǒ  xuězuòfēnglǐn liú dēngàn宿jiā shīhuái怀 míng fēngxuě biéjiǎjiāng bǐngguī xíngsānshí yòuyuè宿nǎizhì 

    hòu jiǎshūbiéshīlái yán  shìfēngfānshǐ jiǔérhòu  yǒushényīnxiàng zhùyóuzhīwěi  yuē   ruǎnbīng kōngshānshēngqiěqiānnián ruòshénzhīzhùzhī rányóuliángwěi wéiwényīn chéngbēi  chángfǎng仿tàishǐgōngzhù hànyuèbiǎo   qínchǔzhī  jīnrényǒuzhīxīn hòuzhīrényǒuzhīzhě shū zhī hànshìhòu 

    shí xiānjūndēngtáihòuèrshíliùnián xiānjūnhuìmǒumǒu dēngtáizhīsuìzàichǒuyún 

何路向家园,历历残山剩水。都把一春冷淡,到麦秋天气。
何路向家园,历历¹残山剩水。都把一春冷淡²,到麦秋天气³
译文:眼见处处都是残破的山水,哪一条才是回家的路呢?这个春天冷清寡淡,了无春意,转眼就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
注释:¹历历:零落的样子。²冷淡:不热情,不热闹。³麦秋天气:谓农历四五月麦熟时节。
料应重发隔年花,莫问花前事。纵使东风依旧,怕红颜不似。
料应¹重发隔年花²,莫问花前事。纵使东风依旧,怕红颜不似。
译文:估计去年的花枝在这些天里又将开放,但我全无赏花兴致,因为就算春风还与去年一样,但红颜已改,再不似去年。
注释:¹料应:估计;想来应是。²隔年花:去年之花。

  首句发问,初看好像问得没有道理。词人的家园在北京,任何一条大路都能通向北京,无需问得。要知道在词人心目中,因为爱妻已死,今日的家园,已非昔日的家园。也就是说,要回到昔日的家园,已无路可通。由于心中忧伤,眼前所见的青山绿水,也都染上了一片愁容,变成了残山剩水。这时凄冷的春天已过,到了初夏割麦的时节。

  下片谓去年这时节开的花,在古诗词中,“花”有时专指牡丹,想必又将把新萌放,因而想起词人过去与妻子在花前月下所过的恩爱时光,但这一切已不堪回首。最后二句以议论作结,谓今年的东风,纵使能像去年的东风一样地吹,今年的花能像去年的花一样地开,而心爱的妻子再不能死而复生,过去的恩爱岁月不可能再有了。

  全词写词人与妻子的再一次分别,词人在“残山剩水”的旅途之上,生发出了痛苦的相思之情。全词用的全是平淡语,结句似也无甚新意,但全都凸显词人心境的悲凉。

参考资料:
1、 墨香斋译.《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85页
2、 张菊玲,李红雨著.《纳兰词新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4.10:第199页
3、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06月:第61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