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
(mǐn)¹珍献²。过海云帆³来似箭。玉座金盘。不贡奇葩(pā)四百年
译文:福建产的珍贵贡品,经海运输的船队来往快速。玉座的金盘空空也,贡到不贡荔枝的历史已有四百年了。
注释:¹闽溪:闽江,代指福建。²珍献:珍贵贡品。³云帆:言船之多也。⁴玉座:器物的饰玉底座。⁵金盘:金属制成的食品盘。⁶奇葩:珍奇的花果,这里代荔枝。⁷四百年:从隋大业年间到宋绍圣年间约四百九十年。四百年为约数。
轻红酽白。雅称佳人纤手擘。骨细肌香。恰是当年十八娘。
轻红酽(yàn)¹白。雅称²佳人³纤手擘(bò)。骨细肌香。恰是当年十八娘
译文:荔枝壳轻红、肉浓白,正适合美女的细长的手去剥开它。荔枝核仁小、果肉香,恰巧像当年的名品“十八娘”荔枝。
注释:¹酽:浓。²雅称:正适合。³佳人:美女。⁴擘:分开,剖裂。⁵骨:核仁。⁶十八娘:既是人名,又是荔枝名。

  上片,写荔枝贡史。“闽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叙述运输贡品荔枝的艰辛。不“珍”不能作为“献”品。皇上看中了的荔枝,就是远隔千山万水,还是得按时送到。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原来运贡荔枝是从陆路,即是这样,仍然免不了遭受劳民伤财之灾,因要保鲜,不得不经由海路运输。‘“云帆”说明船如云集,多而繁忙。“似箭”说明时间快速,来往不停。然而,历史是无情的。唐代咸通七年(866年),终于停贡荔枝,使得朝廷上下“金盘”皆罄,即词人在词中所写“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这种贡历史的结束,标志着中国农民人权取得一大进步,值得庆贺。

  下片,词人写自己现时食鲜荔枝的美昧。“轻红酽白,雅称佳人纤手擘。”历史衍进到了宋代,荔枝的命运发生了变化。谁能想象,当年皇上能见到现时“轻红酿白”的鲜荔枝,能见到现时这种“佳人纤手擘”的鲜荔枝。若不是贡荔枝史的结束,今日词人也只能望荔枝而止步,也吃不到“闽溪珍献”。正是词人在宴游会上,吃到了“佳人纤手擘”的“轻红酽白”、“凝如水晶”的鲜荔枝,他才这样兴趣昂然地赞美鲜荔枝。“骨细肌香,恰似当年十八娘。”由“轻红酿白”写到“骨细肌香”,赞颂了荔枝的外表美和内在美,胜似“佳人”“十八娘”。自古文人以美女来写花果是最愚笨的。然而词人以“十八娘”来美化荔枝则有其特殊的含意。词人吃的鲜荔枝“恰似当年”名叫“十八娘”荔枝珍品,富有传奇色彩。

  全词,以古今对比的手法,写了词人西湖食荔枝的情趣。色调鲜明,词语轻快,有如“佳人纤手擘”荔枝似的。词中提到的“十八娘”,一语双关,既赞美了十八娘,又烘托了荔枝品质。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192-1194页

jiǎnlánhuā··zhī--shì

mǐnzhēnxiànguòhǎiyúnfānláishìjiànzuòjīnpángòngbǎinián

qīnghóngyànbáichēngjiārénxiānshǒubāixiāngqiàshìdāngniánshíniáng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福建产的珍贵贡品,经海运输的船队来往快速。玉座的金盘空空也,贡到不贡荔枝的历史已有四百年了。

荔枝壳轻红、肉浓白,正适合美女的细长的手去剥开它。荔枝核仁小、果肉香,恰巧像当年的名品“十八娘”荔枝。

注释

闽溪:闽江,代指福建。

珍献:珍贵贡品。

云帆:言船之多也。

玉座:器物的饰玉底座。

金盘:金属制成的食品盘。

奇葩:珍奇的花果,这里代荔枝。

四百年:从隋大业年间到宋绍圣年间约四百九十年。四百年为约数。

酽:浓。

雅称:正适合。

佳人:美女。

擘:分开,剖裂。

骨:核仁。

十八娘:既是人名,又是荔枝名。

创作背景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四月,是时,东坡被贬惠州,同地方官僚朋友游山玩水,宴饮食荔枝,见物思古,于是作下这首词。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192-1194页
赏析

  上片,写荔枝贡史。“闽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叙述运输贡品荔枝的艰辛。不“珍”不能作为“献”品。皇上看中了的荔枝,就是远隔千山万水,还是得按时送到。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原来运贡荔枝是从陆路,即是这样,仍然免不了遭受劳民伤财之灾,因要保鲜,不得不经由海路运输。‘“云帆”说明船如云集,多而繁忙。“似箭”说明时间快速,来往不停。然而,历史是无情的。唐代咸通七年(866年),终于停贡荔枝,使得朝廷上下“金盘”皆罄,即词人在词中所写“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这种贡历史的结束,标志着中国农民人权取得一大进步,值得庆贺。

  下片,词人写自己现时食鲜荔枝的美昧。“轻红酽白,雅称佳人纤手擘。”历史衍进到了宋代,荔枝的命运发生了变化。谁能想象,当年皇上能见到现时“轻红酿白”的鲜荔枝,能见到现时这种“佳人纤手擘”的鲜荔枝。若不是贡荔枝史的结束,今日词人也只能望荔枝而止步,也吃不到“闽溪珍献”。正是词人在宴游会上,吃到了“佳人纤手擘”的“轻红酽白”、“凝如水晶”的鲜荔枝,他才这样兴趣昂然地赞美鲜荔枝。“骨细肌香,恰似当年十八娘。”由“轻红酿白”写到“骨细肌香”,赞颂了荔枝的外表美和内在美,胜似“佳人”“十八娘”。自古文人以美女来写花果是最愚笨的。然而词人以“十八娘”来美化荔枝则有其特殊的含意。词人吃的鲜荔枝“恰似当年”名叫“十八娘”荔枝珍品,富有传奇色彩。

  全词,以古今对比的手法,写了词人西湖食荔枝的情趣。色调鲜明,词语轻快,有如“佳人纤手擘”荔枝似的。词中提到的“十八娘”,一语双关,既赞美了十八娘,又烘托了荔枝品质。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192-1194页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33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
往年宏辞¹御题²有西山晴雪诗。
译文:往年参加宏辞科考试,陛下出的题目有以“西山晴雪”作诗。
注释: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¹宏辞:金章宗明昌初年,为选拔超常人才,特设的制式科目,又叫博学宏词科。²御题:即皇帝的命题。
日射云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西山晴雪入新诗。
日射云间五色芝¹,鸳(yuān)(yāng)宫瓦²碧参差³。西山晴雪入新诗。
译文:阳光照耀在云间,犹如五色灵芝仙草。俯仰生姿的鸳鸯宫瓦,参差反射着青碧光彩。西山晴雪的美景,如今重新进入了诗篇。
注释:¹五色芝:即祥瑞的灵芝,古称仙草。五色,指彩云,写祥瑞的气象。²鸳鸯宫瓦:指宫殿上的琉璃瓦,仰为沟,俯为脊,脊上雨水往沟里流下。因俯仰之边相扣,故喻鸳鸯。³差参:高低错落叠放。
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他年江令独来时。
焦土已经三月火¹,残花犹发万年枝²。他年江令³独来时。
译文:故都遭遇敌军的烧杀劫掠,城郭已化为焦土,而存活下来的残花依然在万年久远的枝头萌发。在那年江令郎独自归来的时候。
注释:¹三月火:指项羽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这里指蒙古军攻汴京,放火焚毁宫室。当年,金灭北宋时,亦然。汴京屡建屡遭浩劫。²万年枝:指年代久远的大树。³江令:指南朝陈国之江总,字总持。好学,能文。尤善五七言诗。陈后主即位,授尚书令。大权在握,伤于浮艳,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陈亡人隋。后来诗文中以江令喻有文才之人。作者以江令自喻,慨叹沦为遗民的伤痛。

  词的上片,作者回忆二十年前,汴京的灿烂与辉煌,以及御题赋诗的憧憬。下片则写遭劫后的破败荒凉,以及亡国之臣的失落。全词运用简明对比的写法,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余地。该词采用今昔盛衰对举之法,写世事之变迁,道无尽之哀感。

  词的上片追忆往昔盛况。

  “日射云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灵芝,能益精气,强筋骨,久食延寿,旧来以为兆瑞之草。如《神农芝论》云:山川云雨、五行四时、阴阳昼夜之精以生五色神芝,皆为圣王休祥焉。汉朝有灵芝生于宫,每每君臣欢庆,大赦天下(见《双书》《东观汉记》等)。此词谓皇宫所生五色神芝,借以象征太平盛世。虚处着笔,正、反映射全篇。下面一句是说,丽日照耀下的宫殿,红墙绿瓦,流光溢彩。宫瓦俯仰相次,故以鸳鸯名之。如《长恨歌》云“鸳鸯瓦冷霜华重”,即指此。亦称鸳瓦,李庾《东都赋》所云“鸳瓦鳞翠,虹梁叠壮”即是。以上只两句,即将国运昌泰的气象勾勒了出来。“西山晴雪人新诗”,是景致,是文事,也不无怀念旧君之意。作者于词下自注云:“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以上怀旧,只用侧笔出之,与杜甫诗“忆昔开元全盛日”云云之正写不同。于此又可见词与诗在表现方式上有直婉的不同质素。

  词的下片文情陡转,与世事突变合拍。

  “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三月火”,是对蒙古军队的愤怒控诉。“万年枝”,盖谓社稷倾覆,故都化为一片焦土,而花儿犹自开落,成为人世变故的见证。两相对照,愈见物是人非。末句“他年江令独来时”,强调“他年”、“独来”,显然突出了词人旧地重游,一来表明词中所写均为自己此行所见所感,二来表明自己和江令一样已是沦为异族臣民。一个亡国遗民来到残破不堪的故都,此情此景,难以为怀。其深沉的故国之思,黍离之悲自在不言中。全文上结晴雪入诗,下结江令独来,一文事,一文士,有照应勾连之妙趣,通体停匀,双结工稳婉转。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第140页—第141页
2、 李道英.《赏诗词 增智慧》.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70页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萧萧¹古塞冷,漠漠²秋云低。
译文:秋风萧萧古塞寒凉,秋云密布低挂天空。
注释:¹萧萧:形容马叫声或风声等。²漠漠:广漠而沉寂。
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
黄鹄(hú)翅垂雨,苍鹰饥啄泥。
译文:黄鹄双翅垂雨难以高飞,苍鹰饥饿只得啄泥而食。
蓟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
(jì)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
译文:蓟门叛军谁去征讨?吐蕃发难汉将征西。
不意书生耳,临衰厌鼓鼙。
不意书生耳,临衰厌¹鼓鼙(pí)²
译文:不料我这书生双耳,近暮年却饱听了鼓鼙。
注释:¹厌:足,饱。²鼓鼙:战鼓。鼓,指大鼓;鼙,指小鼓。
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
风生白下¹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huì)²(dān)³
译文:从南京城刮出的阴风使千林万树暗淡无光,沉沉雾气遮天蔽日使百花枯萎凋零。
注释:画师:指日本画师望月玉成。¹白下:白下城,故址在今南京金川门外。唐武德九年(626年)移金陵县治于此,改名白下县,故旧时以白下为南京的别称。²百卉:百种花草。³殚:尽,指枯萎。
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
愿乞画家新意匠¹,只研²朱墨³作春山
译文:希望画家构想出新的意境,只管用鲜丽的颜彩描绘春光明媚的山色。
注释:¹意匠:指艺术创造上的构思。²研:磨,旧时写字作画,须将墨磨于砚中。³朱墨:朱为红色,墨为黑色,均为写字作画的颜色。⁴春山:朝气蓬勃的山。

  这首诗的前两句勾勒了一幅阴暗凄惨的画面:白下刮出的恶风卷来泼墨乌云,盖没了所有的生机勃勃的树林,惨淡愁雾遮天蔽日,各种花草尽被摧残。这里通过具体形象,艺术地概括了旧中国山河破碎、民生悲惨、文坛凄凉,革命者被害的社会面貌。诗句写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风生白下”,即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一、二句正是对国民政府推行反共政策,实行镇压革命、扼杀文学运动的抨击。鲁迅用“白下”一词寓意深刻,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既指明了地点,又暗示了国民政府政权的统治;同时由于它名字的古老和地理位置的特点,又影射了“风”的阴森和肃杀。

  后两句峰回意转,热情地希望和请求画师匠心独运,用新颖的构思、鲜艳的色采去描绘生机勃勃的春天山林。诗句强调“只研朱墨”一种颜料来绘画,就是要求画家画出一片红的“春山”。诗中“愿乞”两字,更突出体现了诗人要求表现共产党根据地的迫切心情;诗中强调描绘根据地要有“新意匠”,又表现了诗人对革命根据地的景仰和热情歌颂。

  全诗紧扣一个”画”字,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描绘出黑暗现实与革命理想的两幅画面。从而,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愤懑感情与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一、二两句,内容上是并列关系,句式上是对偶句。作者以黑暗的“千林”与凋残的“百卉”,逼真地描绘出旧中国的黑暗面。一个“生”字,点风的来源,一个“塞”字,状雾的广布,一个“暗”字,一个“殚”字,状写了阴森恐怖的程度。三、四两句,内容上是起承关系,句式上是非对偶的散句。作者在上两句现实描写的基础上,将笔锋陡转,别开生面,以“新意”引出“春山”,形象地展现出革命理想的崭新画面。一个“新”字,寓意深刻,感情诚挚,一个“只”字,十分肯定,力重千钧。这里,体现了作者“乞”的虔诚,“新”的瞻望,“只”的肯定,“作”的热情。

  此诗炼字、炼句卓有功力,首二句“千林暗”、“百卉殚”,画面鲜明,“风”与“雾”,比喻形象; “生”与“塞”,抓住关键,深中肯綮。后二句“愿乞”与“只研”,虽为规谏之语,纡徐婉转,但表现了作者热切的心情与诚挚的愿望。

参考资料:
1、 谢邦华 张纯武 俞瑞华.鲁迅旧诗导读: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177-178页
沉阴结愁忧,愁忧为谁兴?
沉阴¹结愁忧,愁忧为谁兴?
注释:¹沉阴:形容忧伤的样子。
念与君相别,各在天一方。
念与君相别,各在天一方。
良会未有期,中心摧且伤。
良会未有期,中心摧且伤。
不聊忧餐食,慊慊常饥空。
不聊¹忧餐食,慊(qiàn)²常饥空。
注释:¹不聊:不是因为。聊,赖,因。²慊慊:空虚不满的样子。这二句是说,并不是缺少吃的东西,但自己时常感到空虚饥饿。这是用饥饿来比相思之情。
端坐而无为,仿佛君容光。
端坐而无为,仿佛君容光。
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
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
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
君去日已远,郁(yù)¹令人老。
注释:¹郁结:沉郁纠结,指忧愁痛苦之深。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
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
每诵昔鸿恩,贱躯焉足保。
每诵(sòng)¹昔鸿恩²,贱躯³(yān)足保。
注释:诵:忆念。²鸿恩:大恩,厚意。³贱躯:妇女自指。这二句是说,每当我想起你对我的深恩厚意,我就觉得自己吃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辞。
浮云何洋洋¹,愿因通我辞。
注释:¹洋洋:舒卷自如的样子。²通我辞:为我通辞,传话给远方的人。
飘摇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飘摇不可寄,徙(xǐ)(yǐ)²相思。
注释:徙倚:低徊流连的样子。²徒:空自,白白地。
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
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¹
注释:¹不治:不修整,这里指不揩拭。明镜不拭,积满尘土,亦犹《诗经·伯兮》“谁适为容”之意。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惨惨时节尽,兰华凋复零。
(cǎn)¹时节²尽,兰华³凋复零。
注释:¹惨惨:伤心的样子。²时节:时令季节。³兰华:即兰花。华字古义作花。
喟然长叹息,君期慰我情。
(kuì)¹长叹息,君期²慰我情。
注释:¹喟然:伤心的样子。²期:读如其,恳请的语气。或曰“君期慰我情”,似应作“期君慰我情”。期,期待,盼望。
辗转不能寐,长夜何绵绵。
辗转不能寐,长夜何绵绵。
蹑履起出户,仰观三星连。
(niè)(lǚ)¹起出户,仰观三星²连。
注释:¹蹑履:穿鞋而不提后帮,即俗所谓趿拉。²三星:即参星。
自恨志不遂,泣涕如涌泉。
自恨志不遂,泣涕如涌泉。
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
思君见巾栉(zhì)¹,以益我劳勤。
注释:¹巾栉:手巾、篦子,泛指洗梳用具。益:增添。这二句是说,见到你昔日用的洗梳用具,更加增添我思念的苦痛。
安得鸿鸾羽,觏此心中人。
安得鸿鸾羽,觏(gòu)¹此心中人。
注释:¹觏:遇见。
诚心亮不遂,搔首立悁悁。
诚心亮¹不遂²,搔首立悁(yuān)³
注释:¹亮:实在,诚然。²不遂:不能如愿。³悁悁:忧劳的样子。
何言一不见,复会无因缘。
何言一不见,复会无因缘。
故如比目鱼,今隔如参辰。
¹如比目鱼²,今隔如参辰³
注释:¹故:从前。²比目鱼:指鲽鱼和鲆鱼。鲽负的两眼都长在身体的右面,鲆鱼的两眼都长在身体的左面,两种鱼不合并不能游行。古人常以比目鱼来比喻恩爱夫妻。³参辰:二星名,参在西方,辰在东方,两星出没互不相见。
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终之。
人靡(mí)不有初,想君能终之¹
注释:¹“人靡不有初”二句:《诗经·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人们办事情开头往往都不错(有初),但能够善始善终的却很少。这里反用其意说,我想你是能善始善终的。
别来历年岁,旧恩何可期。
别来历年岁,旧恩何可期¹
注释:¹期:期待,希望。以上二句是说,离别已经好几年了,旧日的恩情还能有希望保持吗?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讥。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讥(jī)¹
注释:¹尤讥:谴责,讥刺。尤,责怪。
寄身虽在远,岂忘君须臾。
寄身虽在远,岂忘君须臾(yú)¹
注释:¹须臾:片刻。
既厚不为薄,想君时见思。
既厚不为薄,想君时见思。

  《室思》组诗共六章,写的是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各章之间并无贯串的故事情节。这里详析第三章和第六章。一则因为以这两章为主,连及其余,也就大致反映了全诗的面貌;二则因为这两章比较精采,也流传较广,在六章之中是具有代表性的。

  先讲诗的第三章,前面两章已经写过:“念与君相别,各在天一方”;“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深沉的思念早已使她陷入难解难销的境地。“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辞。”此刻,这位思妇望着那悠然自得的浮云,便想托它给远方的丈夫捎去几句心中的话儿,可是那浮云瞬息万变、飘渺幻化,不可能叫人放心寄语。她徘徊彷徨,坐立不安,只有徒然相思而已。这无法摆脱的悲哀,激起了她对生活不公的感慨——“人离皆复会,君独无返期”。后一句是写实,前一句不无夸张,现实中当然未必是“人离皆复会”。但是这么一纵一擒,就更能反衬出感情上的痛苦。人们在极度悲痛时往往难免有这种过激的感情和语言,比如“民莫不谷,我独不卒”(《诗·蓼莪》);又如《论语》中:“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这一章十句,“人离”两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因为“无返期”,才想到托云寄辞;因为“无返期”,所以思无尽时。妙在“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之前,又插入一个回顾的细节:自你离家之后,我从不梳妆,那明亮的镜子虽然满是灰尘,也无心事去擦它。这个倒叙,造成回环往复的效果,也是她纷繁杂乱心绪的写照。如果单就“自君之出矣”四句而言,则前一句为因,后三句为果,简洁明快,而又包孕丰富。“明镜暗不治”,虽是写事、写物,却可见其貌;“思君”二句,又可察其情。此情,此貌,正传神地刻画出思妇的生活和心态。所以从南北朝到隋唐,仿作者甚多,且皆以“自君之出矣”为题作五言四句的小诗。它之所以有如此深远的影响,除了上面讲的晓畅隽永之外,大概更主要的是因为它有清新自然之趣。正如钟嵘所说:“吟咏性情,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诗品》)。朱弁也说过:“诗人胜语,感得于自然,非资博古。若‘思君如流水’……之类,皆一时所见,发于言词,不必出于经史。……拘挛补缀而露斧凿痕迹者,不可与论自然之妙也”(《风月堂诗话》)。这些都是在称赞它的不假雕饰的自然之美。

  再讲诗的第六章。诗的第四章写夜不能寐,触景生情,泪如泉涌;第五章写睹物怀人,更增思念之苦;意在将“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得以具体充分地发挥。但是,思念无穷,诗终有结,第六章便是全诗的结尾。君无返期,音信不通,思亦无用,盼也是空,最后只剩下一个心愿:愿君莫忘旧情。这就很像“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孟郊《古别离》)的意思,只是这位温柔细心的女子说得更为曲折委婉。《诗·大雅·荡》中有句诗叫做“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里稍加改变,意思是说:人们做事情往往是有头无尾,不过我想你是能始终如一的。可是,想想分别多年,情况不明,世事难料,旧日的恩情还有保持的希望吗?但那种喜新厌旧,重新忘故的行为,毕竟是仁人君子所谴责、所讥刺的。“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讥”,不着己,不着彼,语意盘空,笔势突兀,它的分量在于提出了一个理想的、正直的生活准则和为人之道,下面四句正是就此生发,所以前人曾评曰:“以名义厚道束缚人,而语气特低婉”(《古诗归》)。其“低婉”之处,首先表现在她先说自己,再说对方:你虽然寄身远方,我可没有片刻忘了你;既然过去那么恩爱情深,现在该不会变得情淡意薄,想你也是时时思念我的。先自处于厚,次则言君不薄,以己之情动彼之情,婉曲动人。其次,表现在虽不无怨艾之情,不安之意,却绝不露圭角,一再地说:“想君能终之”,“想君时见思”,总以忠厚诚挚之心,构想“君”之所为、所思,其良苦之用心,全在盼美好之未来。这,便是千思万念之归宿,也是通篇之结穴。这一章时而写己,时而写彼;时而泛言,时而切指;时而忧惧,时而自慰;局势变换,一步一折,终落在凭空设想之处,似尽不尽,真是一片真心,无限深情,这大概就是钟惺说它“宛笃有十九首风骨”(《古诗归》)的原因。

shì

gàn wèijìn 

chényīnjiéchóuyōu chóuyōuwèishuíxīng 
niànjūnxiāngbié zàitiānfāng 
liánghuìwèiyǒu zhōngxīncuīqiěshāng 
liáoyōucānshí qiànqiànchángkōng 
duānzuòérwèi fǎng仿jūnróngguāng 

éégāoshānshǒu yōuyōuwàndào 
jūnyuǎn jiélìngrénlǎo 
rénshēngshìjiān ruòchūncǎo 
shízài wéichóunǎo 
měisònghóng鸿ēn jiànyānbǎo 

yúnyángyáng yuànyīntōng 
piāoyáo xiāng 
rénjiēhuì jūnfǎn 
jūnzhīchū míngjìngànzhì 
jūnliúshuǐ yǒuqióngshí 

cǎncǎnshíjiéjìn lánhuādiāolíng 
kuìránchángtàn jūnwèiqíng 
zhǎnzhuǎnnéngmèi chángmiánmián 
nièchū yǎngguānsānxīnglián 
hènzhìsuì yǒngquán 

jūnjiànjīnzhì láoqín 
ānhóng鸿luán gòuxīnzhōngrén 
chéngxīnliàngsuì sāoshǒuyuānyuān 
yánjiàn huìyīnyuán 
 jīnshēnchén 

rényǒuchū xiǎngjūnnéngzhōngzhī 
biéláiniánsuì jiùēn 
chóngxīnérwàng jūnsuǒyóu 
shēnsuīzàiyuǎn wàngjūn 
hòuwéi xiǎngjūnshíjiàn 

朝见花开满树红,暮见花落树还空。
(zhāo)¹见花开满树红,暮见花落树还空。
译文:早上看花盛开,满树都是灿烂红花,晚上看花凋谢,空余一树枯枝。
注释:¹朝:早上。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译文:假如我们用花来比拟人生,人生的无常与花的朝开暮谢的无常是一样的。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