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庐佳号。是自许孔明,经纶才调。对柳鸣琴,凭花制锦,小试一同谈笑。怎知画帘难驻,忽又星舆催召。但谶得、耀碑潭水月,交光相照。
驿道。春正好。簇帐擎杯,听取殷勤祷。略鲙松鲈,便膺芝凤,陵溯紫清津要。当家得时行志,回首旧封文庙。疏化雨,障狂澜不尽,生生芹藻。
南庐佳号。是自许孔明,经纶才调。对柳鸣琴,凭花制锦,小试一同谈笑。怎知画帘难驻,忽又星舆催召。但谶得、耀碑潭水月,交光相照。
驿道。春正好。簇帐擎杯,听取殷勤祷。略鲙松鲈,便膺芝凤,陵溯紫清津要。当家得时行志,回首旧封文庙。疏化雨,障狂澜不尽,生生芹藻。
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13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天地浑(hùn)(dùn)如鸡子¹,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译文: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浑浑沌沌地成一团,像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变化,比天、地都要神圣。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非常高,地沉得非常深,盘古也长得非常高大。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三皇。数字开始于一,建立于三,成就于五,壮盛于七,终止于九,因此天距离地有九万里。
注释:¹鸡子:鸡蛋。

pánkāitiān

zhěng liǎnghàn 

    tiānhúndùn pánshēngzhōng wànqiānsuì tiānkāi yángqīngwéitiān yīnzhuówéi pánzàizhōng jiǔbiàn shéntiān shèng tiāngāozhàng hòuzhàng pánzhǎngzhàng wànqiānsuì tiānshùgāo shùshēn pánzhǎng hòunǎiyǒusānhuáng shù sān chéng shèng chǔjiǔ tiānjiǔwàn 
范仲淹夜寝时,必省日间之事。所为善,则熟寐;不善,则终夜不能安眠,必求所以改之者。
范仲淹¹夜寝²时,必省(xǐng)³日间之事。所为,则熟寐(mèi);不善,则终夜不能安眠,必求所以改之者。
译文:范仲淹晚上睡觉时,一定要反省自己白天做的事情。如果做的事情都是好事,就能睡个好觉;如果不是,则整夜都无法安眠,一定要找到原因从而及时改正。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城中爆竹已残更¹,朔(shuò)²翻江意未平。
译文:五更时分城中的爆竹已经放完了,北风吹得江水翻涌,心情难以平复。
注释:¹残更: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第五更时称残更。²朔吹:北风。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多事鬓(bìn)¹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译文:经历坎坷,双鬓也随着时节一年一年变白,只能让明亮的灯火来慰藉自己。
注释:¹鬓毛:鬓发。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
比量¹旧岁²聊堪喜,流转殊方³又可惊。
译文:自己和上一年相比可喜的地方聊聊无几,只是四处流转异乡。
注释:¹比量:比较。²旧岁:过去的一年。³殊方:远方。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译文:明天我要登上岳阳楼,遥看“岛烟湖雾”中春天来临的景象。
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春日迟迟¹春草绿,野棠(táng)²开尽飘香玉³
译文:春光舒暖,春草翠绿,岭上遍开的棠梨花随风摇摆,花瓣洒落满地
注释:绣岭宫:唐宫名,位于长安风景区骊山的两侧,广栽林木花卉,并置高台飞阁,是专供唐玄宗及其后妃游幸玩乐之所。¹迟迟:和舒貌。²野棠:指棠梨。³香玉:棠梨的花瓣。香指其味,玉指其色白。
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绣岭宫前鹤发翁(wēng)¹,犹唱开元²太平曲。
译文:绣岭宫前白发苍苍的老者,口里依旧哼着开元盛世的太平歌曲。
注释:¹鹤发翁:形容白发苍苍的老年人。²开元:唐玄宗的年号,起自712年,迄于741年。

  李洞生活的晚唐时代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国势处于风雨飘摇的危机之中,而僖宗荒淫嬉戏,贪残昏朽,更甚于玄宗;这首诗表面是写唐玄宗的荒政误国,实是针对时政而发的。《唐才子传》说李洞写诗“逼真于岛(贾岛),新奇或过之”。此诗的新颖在于:诗人写李唐的衰朽,不着一字,而以“绣岭”小景出之。

  “春日迟迟春草绿”写游绣岭宫的季节、天气以及满眼新绿的景色。“迟迟”,可推测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在一般情况下,“春草绿”应是一种宜人之色,但用于此刻的登绣岭宫,却是荒草萋萋,听不到玉辇鸣鸾的荒凉之境。如果说这句还只是通过对背景的联想才透出了“春草绿”的时代气息,那么,这“野棠开尽飘香玉”的时代气息就更其明显了。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遂成开元盛世,后期迷于声色狗马,讨厌政事,酿成安史之乱。但这些具体过程及其前因后果是无法写到一首小诗中去的,诗人便抓住了绣岭野棠来叙述,手法新奇。“野棠”的“野”字,包含了诗人的无限感叹。“开尽”的“尽”字,道出了无限“芳树无人花自落”之慨。“飘香玉”的“飘”字,蕴藏着诗人无限惋惜之情。原为御地之树,变为无主之林;原为笙管之地,变为无人之境;弟子散尽,香玉惊风;“野”“尽”“飘”三字,写出了无限令人感慨的意境。只迷声色,不理国政,梨未成,梦已绝,君主的荒淫享乐带来了无比深重的国灾民难。

  尾联写出一位白发老人的举动:“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自玄宗的开元盛日,至僖宗的衰朽之朝,时历一个半世纪有余,活动在开元时代的人,自然一个也没有了。“犹唱”二字,表面似讥老人爱翻陈年老历,唱得不合时宜,实则感慨深远。通过鹤发老人对太平盛世的缅怀,诗人寄寓自己对时政的深沉叹息。诗四句全是写景,但字字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命运无限关心的真挚感情。这种寄真情于字背,寓深义于眼前的艺术手法,含蓄蕴藉,颇得游刃骚雅之妙。

  这首诗的新颖在于诗人写李唐的衰朽,不着一字,而以“绣岭”小景出之。诗四句全是写景,但字字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命运无限关心的真挚感情。这种寄真情于字背,寓深义于眼前的艺术手法,含蓄蕴藉,颇得游刃骚雅之妙。

参考资料:
1、 张文兵主编.全唐诗鉴赏辞典:陕西旅游出版社,2008.05:第595页
2、 萧涤非 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376-1377页

xiùlǐnggōng--dòng

chūnchíchíchūncǎo绿tángkāijǐnpiāoxiāng

xiùlǐnggōngqiánwēngyóuchàngkāiyuántàipíng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清风明月苦相思¹,荡子²从戎(róng)³十载馀(yú)
译文:在清风明月之夜,我想念你极了。浪荡的人啊,你从军十多年了。
注释:¹“清风”句:此句《乐府诗集》作:“秋风明月独离居。”以乐景写哀,虽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圆”。只能给独处人儿增添凄苦。苦:极甚之词。苦相思:相思之极。²荡子:指丈夫。³从戎:从军。⁴十载馀:极言其从戎之久。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征人¹去日殷(yīn)勤嘱,归雁来时数²附书³
译文:你出征时,我再三嘱咐过你了,当鸿雁南归时,你千万要托它捎封家信回来啊!
注释:¹征人:丈夫。²数:屡次,常常。³附书:《乐府诗集》作“寄书”。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两句,展现出一位女子在秋夜里苦苦思念远征丈夫的情景。诗句使人想起古诗人笔下“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意境。这里虽不是春朝,却是同样美好的一个秋晚,一个“清风明月”的良宵。虽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圆”,给独处人儿更添凄苦。这种借“清风明月”以写离思的手法,古典诗词中并不少见,王昌龄诗云:“送君归去愁不尽,可惜又度凉风天。”到柳永词则更有拓展:“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味虽然彼此相近,但“可惜”的意思、“良辰好景虚设”等等意思,在王维诗中表现更为蕴藉不露。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别就是十来年,可见“相思”之“苦”。但诗中女子的苦衷远不止此。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两句运用逆挽(即叙事体裁中的“倒叙”)手法,引导读者随女主人公的回忆,重睹发生在十年前一幕动人的生活戏剧。也许是在一个长亭前,那送行女子对即将入伍的丈夫说不出更多的话,千言万语化成一句叮咛:“当大雁南归时,书信可要多多地寄啊。”“殷勤嘱”,要求是“数(多多)附书”,足见女主人公盼望期待之急切。这一逆挽使读者的想象在更广远的时空驰骋,对“苦相思”三字的体味更加深细了。

  末两句不单纯是个送别场面,字里行间回荡着更丰饶的弦外之音。特别把“归雁来时数附书”的旧话重提,大有文章。那征夫去后是否频有家书寄内,以慰寂寥呢?恐怕未必。邮递条件远不那么便利;最初几年音信自然多一些,往后就难说了。久不写信,即使提笔,反有不知从何说起之感,干脆不写的情况也是有的。至于意外的情况就更难说了。可见,那女子旧事重提,不是没有原因的。“苦相思”三字,尽有不同寻俗的具体内容,耐人玩索。

  进一步,还可比较类似诗句,岑参《玉关寄长安主簿》:“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张旭《春草》:“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岑、张句一样道出亲友音书断绝的怨苦心情,但都说得直截了当。而王维句却有一个回旋,只提叮咛附书之事,音书阻绝的意思表达得相当曲折,怨意自隐然不露,尤有含蓄之妙。

  此诗艺术构思的巧妙,主要表现在“逆挽”的妙用。然而,读者只觉其平易亲切,毫不着意,娓娓动人。这正是诗艺炉火纯青的表现。

参考资料:
1、 刘德重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41-142

zhōu

wángwéi tángdài 

qīngfēngmíngyuèxiāng dàngcóngróngshízǎi 
zhēngrényīnqínzhǔ guīyànláishíshuòsh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