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身俱老,逢君泪欲倾。不时思令舅,无可报难兄。
知己身俱老,逢君泪欲倾。不时思令舅,无可报难兄。
湓浦稀鱼素,阳山杳雁程。平安只消息,聊此慰羁情。
湓浦稀鱼素,阳山杳雁程。平安只消息,聊此慰羁情。

zèngxiàoqīngsānshǒusān--fānghuí

zhīshēnlǎoféngjūnlèiqīngshílìngjiùbàonánxiōng

pényángshānyǎoyànchéngpíngānzhǐxiāoliáowèiqíng

方回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27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眼约也应虚,昨夜归来凤枕孤。且据如今情分里,相于。只恐多时不似初。
眼约¹也应虚,昨夜归来凤枕(zhěn)²孤。且据如今情分里,相于³。只恐多时不似初。
译文:原先的约会之期,成不了现实。昨夜,他爽约了,回来之后孤单地枕着凤枕。现在看来情分还是会趋于亲近的,只是怕再过一些时候就不如从前了。
注释:¹眼约:犹目成,通过眉目传情来结成亲好。²凤枕:绣枕,绣有凤凰图案的枕头。³相于:相厚、相亲近的意思。
深意托双鱼。小剪蛮笺细字书。更把此情重问得,何如。共结因缘久远无。
深意托双鱼¹。小剪蛮笺(jiān)²细字书。更把此情重问得³,何如。共结因缘久远无。
译文:赶紧将自己的一片深情厚意托付给书信,剪裁好信笺,用细细的字写好信。再把彼此的情分重新问清楚,怎么样?两人共结姻缘会很久远吗?
注释:¹双鱼:谓书信。²蛮笺:唐时高丽纸的别称。³得:语助词,用于动词之后,犹着。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恋爱中的女子的心理活动,她对爱情犹疑,但却执着追求,通过反复的诰问,希望能得到一个确定的答复。从女性复杂的心理世界出发描写爱情,可以说是晏几道词作中爱情词的一个特色。词的首句讲到两个人的约定似乎出了问题,男方的爽约,使这位女子感到他们的感情并不是非常牢固。晚上,孤枕独眠,难以入睡,千万思量,满腹狐疑。她想按照如今的这种情形,两人就已经有了许多的生分,如果要长期交往,只怕时间越久,感情越淡,不会再像当初那般情意绵绵。但女主人公似乎并不想轻易就放弃这份感情,很希望得到对方一个确切的音信。于是就用心剪下一幅蛮笺,写下细细密密的小字,把自己的深情厚意托付给那鱼雁来传递。我再次问一问,我们俩的感情究竟如何呢?我们究竟能不能结下天长地久的好姻缘呢?词作就是通过这位女子反复的思量、反复的追问,来探究她的内心世界,来塑造她丰满的形象的。小词虽小,容量却不小。

  送往迎来的欢场里,多的是虚情假意。晏几道喜欢被骗,喜欢将虚情当作真意。然而,在现实的逼迫下,晏几道也有清醒的时候。这首词借歌妓口诉说,表明晏几道对与歌妓情感的另类观点。眉眼传情,原来是虚假的应酬。凤枕孤眠,才体会到欢场中的欺骗。想抓住眼前已有的情分,好好相处,但是,在欢场中被骗多了,不禁疑虑:“只孤多时不似初。”这些情感经不起时问的检验。离别后欲将心事和情感都写入书信,托邮使带给情人。信中追问:“共结因缘久远无?”词人总是不甘心或不相信自己被骗,还要一再追问。答案其实是很清楚的,只是词人故意不正视现实而已。

参考资料:
1、 诸葛忆兵.晏殊 晏几道集:凤凰出版社,2013.03:148
2、 何新所,贾倩.晏殊 晏几道词选: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05:193

nánxiāngzi··yǎnyuēyīng--yàndào

yǎnyuēyīngzuóguīláifèngzhěnqiějīnqíngfēnxiāngzhǐkǒngduōshíshìchū

shēntuōshuāngxiǎojiǎnmánjiānshūgèngqíngzhòngwèngòngjiéyīnyuánjiǔyuǎn

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林影。
(yàng)¹带山光²,澄澄倒林影。
译文:轻波荡漾的水面映射出四周山色,澄澈的泉水倒映着山间林木扶疏的姿影。
注释:¹漾漾:水波飘荡的样子。²山光:山的景色。
那知石上喧,却忆山中静。
那知石上喧,却忆山中静。
译文:不理会石上的喧闹纷乱,独自回忆着山中的静谧。

  这是一首写泉的小诗,它不是写山中的泉,而是写山下的泉。山中泉是涓涓细流,而山下泉则常常已汇流成小潭。依傍山麓,不免倒映出山光林影。诗就是从描写这水中的倒影开始的。

  “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林影。”写轻波荡漾的水面,反射著四周景物的色彩,或草木之幽绿,或岩石之沉黑,总之是那山的色调。而在那山的基色上又映出林木扶疏的姿影,因为泉水清冽,诗人用了一个“倒”字来写林影,十分生动,而且涵义丰富,既可以指水中之影如林木倒伏水面,又可以表示水中之影与实物之形的正反颠倒,体物入微,极其简练而富有情趣。

  “那知石上喧”转写声,并进而寄托一时的感兴。泉由山中流到山下,在石上激起喧响,这本是自然之理,也是泉流的最后归宿。然而诗人却设想,这种喧响的嘈杂会让它怀念起在山中时的安静。这里“却忆山中静”的“忆”字有的版本作“益”,如果是“益”那么就是一种以动写静的反衬表现。仔细玩味,我觉得还是“忆”于义为长。诗人生活在大历年代,当时战乱初平,满目疮痍,社会现实令人失望。于是在当时人的心理上都弥漫着一重消极隐退的情绪,常常是身入仕途,心却萦系在江湖之上、山林之间。这首诗实际上就表现了那种典型的心态。诗人起先是渴望立功扬名、一意进取的,可当仕宦生活饱经忧患之后,他转而怀念起未出仕的清闲了。“那知石上喧,却忆山中静”。诗人借助于移情手法,将自己的内心活动投射到外物上去,使客观外物泉成了自己心灵的外化和表现。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中国古代诗人眼中,山水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客观的审美对象,它同时是诗人主体的投射和外化。诗人观赏山水,同时也就是在观照自我,他在物我之间寻求一种沟通和交流,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甫曾这首小诗篇幅虽短,同样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shānxiàquán

huángzēng tángdài 

yàngyàngdàishānguāng chéngchéngdàolínyǐng 
zhīshíshàngxuān quèshānzhōngjìng 
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
金鸭¹余香尚暖,绿窗²斜日偏明。兰膏³香染云鬟(huán)(nì),钗坠滑无声
译文:金色的鸭形香炉中暖香未尽,绿窗外的夕阳依然光明。清香的发油把头发抹得亮腻,午后躺于床上,懒把身起,玉钗坠落也悄无声息。
注释:¹金鸭:一种镀金的鸭形铜香炉。²绿窗:绿色纱窗,代指女子居室。³兰膏:一种润发香油。⁴云寰:高耸的环形发髻,泛指乌黑秀美的头发。⁵无声:没有声音。
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
冷落¹秋千²伴侣³,阑(lán)(shān)打马心情。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
译文:打秋千的伙伴被我疏冷,连平日喜爱的打马游戏此时也没了心情。绣屏旁爱情的美梦突然惊醒,都怪花丛外那只黄莺冒失地啼叫一声。
注释:¹冷落:冷清;不热闹。²秋千:名词作动词,指玩耍秋千。³伴侣:同伴;伙伴。⁴阑珊:衰减;消沉。⁵打马:古代博戏名,是宋代妇女闺房中的一种游戏。⁶心情:兴致,情趣。⁷潇湘:梦说“潇湘”。

  《乌夜啼·金鸭馀香尚暖》中摹写一位上层妇女午后无聊,躺在床上打发时光反而引起了女主人公的诸多心事更加惆怅。

  上片起二句 :“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 后句用晚唐方棫诗“午醉醒来晚,无人梦自惊。夕阳如有意,长傍小窗明”的句意,以窗外斜日点明时间,一“绿”字渲染环境 ,“偏”字即方诗的“ 如有意”;前句写金鸭形的香炉中余香袅袅,点明主人公身份,近于李清照《醉花阴》词“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所写的情景。这情景,看似高贵幽雅 ,仔细品味却透露孤独无聊。

  “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 。”由闺房写到房中人,即女主人公,装束华贵,但孤独无聊的情绪反而透露得更分明。正因为无聊才将自己从上到下的梳妆打扮了一番,美丽的头发“兰膏香染”,却无人来欣赏。“钗坠滑无声”,正如欧阳修《临江仙》 :“凉波不动簟纹平。水晶双枕,旁有堕钗横。”中的团圆的“双枕”,反衬出女主人公 冷清的“单枕”。美好时光却如此令人伤感,由此,对女主人公此时此刻的心绪,可以切实地感受。

  下片开头两句 :“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 正面写主人公的寂寞 。她不但离别了心上人,深闺独处,而且连同耍秋千的女伴也很少过从。女伴“冷落”,自然自己的心情也更为“冷落”,前者正好反衬了后者 。“打马”之戏,是宋代妇女闺房中的一种游戏 ,词中主人公的心上人不在 ,女伴“冷落”,“ 打马”心情的“ 阑珊”,自可想见。正因为如此,以前爱玩的“打马”游戏,由于女主人公的孤独无聊,也变得索然无味了。进一步点明了她产生这种心态的原因。

  “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潇湘梦”,更加烘托出女主人公的寂寞无聊,反映出女主人公的牵挂。独个人守空房的处境,好令人心烦。唯有做白日梦来减轻内心的痛楚。好梦不长,偏被春莺的啼声“惊断”。

  陆游在中年以后,反对写此类艳词。他的《跋〈花间集〉》说 :“《花间集》皆唐末五代时人作。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叹也哉!”《乌夜啼·金鸭馀香尚暖》是陆游少数的艳词之一,写得旖旎细腻,也能得《花间》胜处而去其猥下与低沉。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陆游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03,第195-196页

··jīnxiāngshàngnuǎn--yóu

jīnxiāngshàngnuǎn绿chuāngxiépiānmínglángāoxiāngrǎnyúnhuánchāizhuìhuáshēng

lěngluòqiūqiānbànlánshānxīnqíngxiùpíngjīngduànxiāoxiāngmènghuāwàishēngyīng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绿草蔓(màn)¹如丝,杂树红英²发。
译文:春天,绿草如丝蔓延大地,各类树上红花竞放,绚丽夺目。
注释:¹蔓:蔓延。²英:花。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无论¹君不归,君归芳已歇²
译文:且不说心上人儿不归来,即使回来,春天也已经过去了。
注释:¹无论:莫说。²歇:尽。

  谢眺有一些小诗,带着南朝民歌气息,语言精练,情味隽永。《王孙游》就是这样一首小诗。其“母题”出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也就是说诗人的创作灵感或自《楚辞》,而所写的内容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感受。这是一首思妇诗,写一个妇女独守青春的苦闷。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蔓:蔓延。红英:红花。这两句是说,地上长满了如丝的绿草,树上开满了各样的红花。

  这两句是写春天的景色。春天里,绿草如丝,葱葱茸茸,蔓延大地,一派绿色的世界;各种各样的树上,红花竞放,绚丽夺目。绿的氛围,红的点缀,在鲜明的对比中,烘托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绿草、红花使人想起这个思妇的青春年华。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无论:莫说。歇:尽。这两句是说,且不要说你不回来,就是你现在回来也赶不上春天了,花儿也谢了。言外之意,是说等丈夫回来,自己也就老了,当然还是盼望丈夫早些归来。

  她的丈夫出门在外,自己一个人在家度过她的青春年华,心情苦闷。目睹大好春光,红颜难持久啊!这里诗人不主要写少妇如何急切地等待自己的丈夫归来,而是着重写她对于红花的珍惜,对于大好春色的留恋,由此描写她思君、恋君的春一般的情愫。这种对春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留恋透出主人公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这样,从景物的描绘,到情感的抒发,再到理性的升华,三者水乳交融的融合在一起了。所以这是一首充满了生命意识的景、情、理俱佳的好诗。

  诗虽短小,艺术风格却颇具特色,体现了齐梁间诗歌创作雅俗结合的一种倾向。

  首先,从《楚辞》中生发出来的母题,显而易见的带有文人的雅,暗示了它与文人文学的关系;但诗人却用南朝乐府民歌五言四句的诗歌形式,来表现这一古老的“母题”,这便将原有华贵、雍雅的色彩悄悄褪去、淡化,在语言风格上呈现出清思宛转,风情摇曳的特色。

  其次,诗写春景逗春情,因景生情,情景相生,短小清新,风姿绰约,这原是南朝乐府民歌的本色,是俗。然而在描写笔法上,诗人在绿的氛围中,缀以红花点染,流露出文人精心构思的痕迹,表现出雅。雅俗结合,才能成为雅俗共赏的佳作。另外诗用仄韵,短促、急切,对标现出主人公惜春、惜时的时不我待的急切心情,起到很好的作用,呈现出语浅意深、韵短情长的艺术风貌。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830-831页

wángsūnyóu

xiètiǎo nánběicháo 

绿cǎomàn shùhóngyīng 
lùnjūnguī jūnguīfāngxiē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¹其上。有泉幽幽然²,其鸣乍³大乍细。渠之广,或(zhǐ),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hóng),昌蒲被之,青藓¹⁰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¹¹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tiáo)鱼。又北曲行纡(yū)¹²,睨若无穷,然卒¹³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¹⁴,可列坐而庥(xiū)¹⁵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译文:从袁家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百姓在石渠上架了一座桥。有一眼泉水幽静地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一尺,有时就有二尺,它的长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潭,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斜着看好像没有尽头,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树梢,悦耳的声音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已经很宁静,它们被风吹动所发出的声音才在远处传播。
注释: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¹桥:架桥。²幽幽然:流水幽静的样子。³乍:连词,或者。⁴或:有时。⁵咫尺:比喻很近的距离,古代称八寸为咫。⁶倍尺:二尺。⁷逾:越过。⁸泓:深潭。水深而广。⁹被:通“披”,覆盖 。¹⁰藓:苔藓。¹¹堕:落,流。¹²纡馀:曲折伸延。纡,弯曲。馀,通“徐”。¹³卒:最终。¹⁴箭:小竹。¹⁵庥:同“休”,休息。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shī)¹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²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译文:我跟随永州太守发现它的,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掘和疏通淤土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积起来烧掉,石渠里的渠水便很满。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注释:¹酾:分流,疏导。²遗:留给。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juān)¹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译文:元和七年正月初八,从蠲渠疏通到大石。十月十九日,越过石头发现了石泓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给游人了。
注释:¹蠲:古同“涓”,清洁。

  这篇文章上承《袁家渴记》,下启《石涧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六篇。文章记述了作者沿渠探幽,追求美景的事,表达了作者探奇制胜,拓宽胸怀,追求胜景借以抒发胸中积郁之气的感情。

  第一段写石渠在袁家渴西南不到一百步的地方,当地的老百姓在它上面架了一座桥。“有泉幽幽然,其渠乍大乍细”句,从视觉上描绘了泉水细徽轻缓流动的样子,从听觉上描摹了它忽大忽小的渠声,突出了石渠泉水的特点,石渠有的地方宽不到一尺,有的地方两尺来宽,长度大约十来步(古时一步五尺)。它的水流碰到大石,就从石下潜流出来。一个“伏”字,进一步突出了渠水“幽幽然”的特点。接着写渠水的流向及渠上的景色:过了大石,前边有石泓。石泓是比石渠水深的石洼。它的上面覆盖着菖蒲,四周环绕着苔藓,泉水折向西流去,旁边的水落入岩石下。北面堕入小潭中。潭的面积小不足百尺,潭水清而深、有许多白条鱼在水中游动。后又向北弯弯曲曲地流去,看起来好像没有尽头,然而终干流入渴中。它的旁边都是形态怪异的石头,诡怪的树木,奇异的草儿,美好的嫩竹,这里,人们可以并排坐下来休息,这一段描写,语言简洁,把“睨若无穷”的曲折的泉水写得一目了然,渠上的风光只用几个字就写出了特色,作者着重描写了石渠的风:它摇动着那些树木,花草、竹子的梢头,发出的声音在山谷里响动。眼看着它们已经静静地不动了,可它们被风吹动发出的声音却方才在远处回响。视觉上是“静”,听觉上却是“远”,构成了十分奇妙的意境。拿这篇的风同《袁家揭记》中的风比较,它们的“个性”特点是十分鲜明的:一个是“静远”,一个是“骇动”,这反映了作者善于细致观察自然、善于抓住其特点,并且用贴切的语言来再现它们。柳宗元的游记的确匠心独具,有其特殊的风格。

  第二段写作者从州牧那里得到石渠加以整治的情况:把枯草朽木归敛成堆然后清除,疏通渠道,清除堵塞的土石,把已经堆积起来的枯草朽木烧掉,渠道既已疏通就注满了清泉。可惜还没有人传扬它,所以作者才完备地记下它周围所有的景物,留给那些喜爱山水的人,并把这些刻写在石渠的北面,使以后热心此事的人便于得到。这段记事简明扼要。文中一个“惜”字,反映了作者的心情。可以这样理解:既是“惜”石渠之未始传,也是惜自己的怀才不遇。

  最后一段记下整修的时间:元和七年正月八日整修到大石边。十月十九日,走过大石发现了石泓小潭,至此石渠的美景才算到了尽头。这篇文章文字简洁,用词精炼确切,独具特色。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 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066-1068
2、 马亮.柳宗元作品鉴赏: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225-227
3、 吕晴飞.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457-458

shí

liǔzōngyuán tángdài 

    西nánxíngnéngbǎi shí mínqiáoshàng yǒuquányōuyōurán míngzhàzhà zhīguǎng广 huòzhǐchǐ huòbèichǐ chángshí liúshí chūxià shíérwǎngyǒushíhóng chāngzhī qīngxiǎnhuánzhōu yòuzhé西xíng pángxiànyánshíxià běiduòxiǎotán tányuánjiǎnbǎichǐ qīngshēnduōtiáo yòuběixíng ruòqióng rán jiēguǐshíguài huìměijiàn lièzuòérxiūyān fēngyáodiān yùndòng shìzhījìng tīngshǐyuǎn 

    cóngzhōuzhī lǎnxiǔ juéshūshí chóngérfén  yíng wèishǐyǒuchuányānzhě lěisuǒzhǔ zhīrén shūzhīyáng hòuhàoshìzhěqiúzhī 

    yuánniánzhēngyuèjuānzhìshí shíyuèshíjiǔshíshíhóng xiǎotán zhīměishìshǐqió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