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骎骎似可咍,多年吾已似衔枚。品题已定门人叛,议论方公敌国来。
世道骎骎似可咍,多年吾已似衔枚。品题已定门人叛,议论方公敌国来。
瓦砾敢侔珠玉价,茅茨谁办栋梁材。渊明归去庐山下,未少黄花酒一杯。
瓦砾敢侔珠玉价,茅茨谁办栋梁材。渊明归去庐山下,未少黄花酒一杯。

jiāshǒusān--fānghuí

shìdàoqīnqīnshìhāiduōniánshìxiánméipǐndìngménrénpànlùnfānggōngguólái

gǎnmóuzhūjiàmáoshuíbàndòngliángcáiyuānmíngguīshānxiàwèishǎohuánghuājiǔbēi

方回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27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雅欢幽会,良辰可惜虚抛掷。每追念、狂踪旧迹。长祗恁、愁闷朝夕。凭谁去、花衢觅。细说此中端的。道向我、转觉厌厌,役梦劳魂苦相忆。
雅欢幽会¹,良辰²可惜虚抛掷(zhì)。每追念、狂踪旧迹³。长只恁(nèn)、愁闷朝夕。凭谁去、花衢(qú)(mì)。细说此中端的。道向我、转觉厌厌,役梦劳魂苦相忆。
译文:她的美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白白的浪费在饮酒作乐之中,太可惜了!每当追忆起过去放荡不羁的生活,只觉得这样的漫长,朝夕忧虑烦每。谁能去花街柳巷找到她,细细诉说我这里的情况,让她知道,我因为对她魂牵梦绕、苦苦想念,渐渐觉得精神萎靡不振。
注释:¹雅欢幽会:指男女因相爱而私自约会。²良辰:指欢会之时。³狂踪旧迹:指过去浪荡放纵的生活。⁴只恁:只是这样。⁵花衢:即花街。指妓院。⁶端的:早期白话,意为究竟,到底。⁷向:语助词,怎奈,怎向。⁸厌厌:疲倦,精神不倦。⁹役梦劳魂:即“魂牵梦绕”。
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但愿我、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似初相识。况渐逢春色。便是有,举场消息。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
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¹。但愿我、虫虫²心下,把人看待,长以初相识。况渐逢春色。便是有、举场³消息。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
译文:要知道,良辰美景和心中所思念的事是最不易得到的。只愿我的虫虫姑娘心里明白,在接待客人时,始终要像是初次相识一样,不要陷得太深。何况正逢容颜娇艳的青春年华,更要好好珍重。要是有京试考场消息,即刻返回,这次我将好好的爱你,更不轻易分开了。
注释:¹“心事”句:此句省略主语,意为你的心事我始终摸不明白。²虫虫:妓女名,又名虫娘。³举场:科举考试京试的考场。⁴更:再。

  词的上片抒写了自己羁旅漂泊的辛酸和对虫虫深深的思念。 为了求取功名柳永不得不离开自己深爱的女子浪迹天涯,尝尽了漂泊无依、人生蹉跎的苦涩,此番进京,思及所爱,自然百感交集,情不能自已,所以词作一上来就慨叹:“雅欢幽会”不再有了,多少美好的时光都在羁旅漂泊中“虚抛掷”了,值得注意的是,柳永离京漫游,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寻找仕进之路,而今进京也还是为了在科场上一试锋刃,但在他内心深处, 对“雅欢幽会”却仍是念念不忘,且以为功名误人,漫游拜谒是浪费时光,再联想到他当初名落孙山时发出的惊世骇俗之语:“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黄金榜上》)。一方面,他是一个汲汲进用的士子;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耽于世俗之乐的市井浪人。正是这种矛盾,导致了柳永一生的悲剧命运,使他每回忆起从前恣情狂荡的生活,都万般留恋。接下来,“愁闷朝夕”一句写追悔之情,说自己自从和虫虫分别之后从早到晚都是愁满心头。并且,从此句后一句开始至词尾,都是设想之辞。“凭谁去”四句说希望有人能替自己向虫虫讲述分别之后的“役梦劳魂苦相忆”之情。但就是这托人传信的愿望也难以实现,所以词中说“凭谁去”。其中的悲哀与无奈令人心折。

  词的下片是柳永对所爱之人虫虫的婉转告白,过片“须知最有”三句说虫虫的心思难以理解,希望虫虫珍惜两人之间那份难得的感情。“但愿我、虫虫心下”二句,则是希望虫虫不要再结交他人,而忘了自己,用语含蓄婉转。“把人看待,长以初相识”二句是说虫虫不要与别人有过深的交往,就像对初相识的人应付下就可以了。以下,“况”字领起的二句是对虫虫的安慰和劝勉:春闱就要开了,我一定会科场夺魁。“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三句,郑重的承诺和着万般柔情喷薄而出。

  柳永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虫虫深深的思念,和对其真挚而专一的爱情的期待。他们一个是游子,一个是歌妓,特殊的身世,决定了他们对纯真恋情的向往和依赖,但特殊的身世,也注定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往往无结果,或以悲剧的形式告终。这种悲哀与无奈,构成了柳永歌妓情词的主旋律。

参考资料:
1、 薛瑞生.柳永词选.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6-7
2、 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126-129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三月三日¹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译文: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注释:¹三月三日:为上巳日,唐代长安士女多于此日到城南曲江游玩踏青。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态浓¹意远²淑且真³,肌理细腻(nì)骨肉匀
译文: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
注释:¹态浓:姿态浓艳。²意远:神气高远。³淑且真:淑美而不做作。⁴肌理细腻:皮肤细嫩光滑。⁵骨肉匀:身材匀称适中。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绣罗衣裳(shang)照暮春,蹙(cù)金孔雀银麒(qí)(lín)¹
译文: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
注释:¹“绣罗”两句:用金银线镶绣着孔雀和麒麟的华丽衣裳与暮春的美丽景色相映生辉。
头上何所有?翠微匎叶垂鬓唇。
头上何所有?翠微¹(è)²垂鬓(bìn)³
译文:头上戴的是什么珠宝首饰呢?翡翠玉做的花饰垂挂在两鬓。
注释:¹翠微:薄薄的翡翠片。微:一本作“为”。²匎叶:一种首饰。³鬓唇:鬓边。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背后何所见?珠压¹腰衱(jié)²稳称身。
译文:在她们的背后能看见什么呢?珠宝镶嵌的裙腰多稳当合身。
注释:¹珠压:谓珠按其上,使不让风吹起,故下云“稳称身”。²腰衱:裙带。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就中¹云幕²椒房³亲,赐名大国虢(guó)与秦。
译文:其中有几位都是后妃的亲戚,里面有虢国和秦国二位夫人。
注释:¹就中:其中。²云幕:指宫殿中的云状帷幕。³椒房:汉代皇后居室,以椒和泥涂壁。后世因称皇后为椒房,皇后家属为椒房亲。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紫驼之峰¹出翠釜(fǔ)²,水精³之盘行素鳞
译文:翡翠蒸锅端出香喷的紫驼峰,水晶圆盘送来肥美的白鱼鲜。
注释:¹紫驼之峰:即驼峰,是一种珍贵的食品。唐贵族食品中有“驼峰炙”。²釜:古代的一种锅。翠釜,形容锅的色泽。³水精:即水晶。⁴行:传送。⁵素鳞:指白鳞鱼。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xī)(zhù)¹厌饫(yù)²久未下,鸾(luán)³缕切空纷纶
译文:她们捏着犀角筷子久久不动,厨师们快刀细切空忙了一场。
注释:¹犀箸:犀牛角作的筷子。²厌饫:吃得腻了。³鸾刀:带鸾铃的刀。⁴缕切:细切。⁵空纷纶:厨师们白白忙乱一番。贵人们吃不下。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黄门¹飞鞚(kòng)²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³
译文:宦官骑马飞驰不敢扬起灰尘,御厨络绎不绝送来海味山珍。
注释:¹黄门:宦官。²飞鞚:即飞马。³八珍:形容珍美食品之多。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¹杂遝(tà)²实要津³
译文:笙箫鼓乐缠绵宛转感动鬼神,宾客随从满座都是达官贵人。
注释:¹宾从:宾客随从。²杂遝:众多杂乱。³要津:本指重要渡口,这里喻指杨国忠兄妹的家门,所谓“虢国门前闹如市”。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后来鞍马¹何逡(qūn)²,当轩下马入锦茵。
译文:有一个骑马官人是何等骄横,车前下马从绣毯上走进帐门。
注释:¹后来鞍马:指杨国忠,却故意不在这里明说。²逡巡:原意为欲进不进,这里是顾盼自得的意思。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¹飞去衔红巾。
译文:白雪似的杨花飘落覆盖浮萍,青鸟飞去衔起地上的红丝帕。
注释:¹青鸟:神话中鸟名,西王母使者。相传西王母将见汉武帝时,先有青鸟飞集殿前(见《汉武故事》)。后常被用作男女之间的信使。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¹(chēn)²
译文:杨家气焰很高权势无与伦比,切勿近前以免丞相发怒斥人!
注释:¹丞相:指杨国忠,天宝十一载(752年)十一月为右丞相。²嗔:发怒。

  此诗当是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春所作,讽刺杨国忠兄妹骄奢淫逸。首二句提纲,“态浓”一段写丽人的姿态服饰之美,“就中”二句点出主角,“紫驼”一段写宴乐之奢侈,“后来”一段写杨国忠的气焰和无耻。整首诗不空发议论,只是尽情揭露事实,语极铺张,而讽意自见,是一首绝妙的讽刺诗。《杜诗详注》云:“此诗刺诸杨游宴曲江之事。……本写秦、虢冶容,乃概言丽人以隐括之,此诗家含蓄得体处”。《读杜心解》曰:“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概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

  全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了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诗分三段,先泛写游春仕女的体态之美和服饰之盛,引出主角杨氏姐妹的娇艳姿色。次写宴饮的豪华及所得的宠幸。最后写杨国忠的骄横。全诗场面宏大,鲜艳富丽,笔调细腻生动,同时又含蓄不露,诗中无一断语处,却能使人品出言外之意。

  语极铺排,富丽华美中蕴含清刚之气。虽然不见讽刺的语言,但在维妙维肖的描摹中,隐含犀利的匕首,讥讽入木三分。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二年(753),时值杨国忠任右相不久。诗作对杨家兄妹骄纵荒淫的生活和狂妄嚣张的气焰进行了有力鞭挞,也从侧面揭露出当时君王昏庸、朝廷腐败的社会现实。诗开篇即点出时间——三月三日。诗人用细腻的笔法、富丽的词采,描画出一群体态娴雅、姿色优美的丽人。接着又言其服饰之华丽和头饰之精美,所有这些无不显示出丽人们身份的高贵。“就中云幕椒房亲”等十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丽人中的虢、秦、韩三夫人。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杨贵妃的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每逢出门游玩,她们各家自成一队,侍女们穿着颜色统一的衣服,远远看去就像云锦粲霞;车马仆从多得足以堵塞道路,场面甚为壮观。诗人对三位夫人宴饮的奢华场面描写得尤为细腻。她们在云帐里面摆设酒宴,“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用色泽鲜艳的铜釜和水晶圆盘盛佳肴美馔,写出了杨氏姐妹生活的豪华奢侈。然而,面对如此名贵的山珍海味,三位夫人却手捏犀牛角做的筷子,迟迟不夹菜,因为这些东西她们早就吃腻了,足见其骄矜之气。可怜了那些手拿鸾刀精切细作的厨师们,真是白忙活了一场。内廷的太监们看到这种情形后,立即策马回宫报信,不一会儿,天子的御厨房就络绎不绝地送来各种山珍海味。六句主要写杨国忠权势煊赫、意气骄恣之态。他旁若无人地来到轩门才下马,大模大样地步入锦毯铺地的帐篷去会虢国夫人。他外凭右相之尊,内恃贵妃之宠,在朝中独揽大权,阻塞言路,使朝政变得十分昏暗。“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句,诗人借曲江江边的秀美景色,并巧用北魏胡太后私通大臣杨华的故事以及青鸟传书的典故,揭露了杨国忠与虢国夫人淫乱的无耻行径。北魏胡太后曾威逼杨华与己私通,杨华害怕惹祸上身,后来投降梁朝,胡太后为表达对他的思念,特作《杨白花》一词。“青鸟”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是神话中的一种鸟,传说是西王母的使者。据说,西王母在见到汉武帝之前,先看到青鸟飞集于殿前。后来,“青鸟”被视为男女之间的信使,在这首诗中指的是为杨国忠传递消息的人。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终于将主题点出,但依然不直接议论,而是温和地劝说旁人:千万不要走近他们,否则丞相发怒后果就严重了,这样的结尾可谓绵里藏针,看似含蓄,实则尖锐,讽刺幽默而又辛辣。

rénxíng

 tángdài 

sānyuèsāntiānxīn chángānshuǐbiānduōrén 
tàinóngyuǎnshūqiězhēn ròuyún 
xiùluóchángzhàochūn jīnkǒngquèyínlín 
tóushàngsuǒyǒu cuìwēièchuíbìnchún 
bèihòusuǒjiàn zhūyāojiéwěnchènshēn 
jiùzhōngyúnjiāofángqīn míngguóguóqín 
tuózhīfēngchūcuì shuǐjīngzhīpánxínglín 
zhùyànjiǔwèixià luándāoqiēkōngfēnlún 
huángménfēikòngdòngchén chúluòsòngzhēn 
xiāoāiyíngǎnguǐshén bīncóngshíyàojīn 
hòuláiānqūnxún dāngxuānxiàjǐnyīn 
yánghuāxuěluòbáipíng qīngniǎofēixiánhóngjīn 
zhìshǒushìjuélún shènjìnqiánchéngxiàngchēn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¹更沾巾。
译文: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注释:¹适:往。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不辞驿(yì)¹²风雪,要使天骄³识凤麟(lín)
译文: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
注释:¹驿骑:犹言“驿使”,传驿的信使。²凌:冲冒。³天骄:此处指契丹。⁴凤麟:凤凰与麒麟,比喻杰出的、罕见的人才。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沙漠回看清禁¹月,湖山应梦武林²春。
译文: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
注释:¹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²武林:山名,即今杭州西灵隐山,后多用武林指杭州。苏轼时知杭州。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chán)¹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译文: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注释:¹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此借指辽国国主。

  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句意。

  颔联劝勉。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其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此代使臣;“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句鼓励兄弟不辱使命,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见国家之仁惠。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

  颈联嘱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

  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联系当时辽国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用李揆故事,又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参考资料:
1、 陈迩冬.苏东坡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70
2、 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71-173

sòngyóushǐ使dān

shì sòngdài 

yúnhǎixiāngwàngshēn yīnyuǎnshìgèngzhānjīn 
驿língfēngxuě yàoshǐ使tiānjiāoshífènglín 
shāhuíkànqīngjìnyuè shānyīngmènglínchūn 
chánruòwènjūnjiāshì dàozhōngcháorén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¹画鼓²三通³。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
译文:在小院里弯曲的红色围栏中来来回回,城中的彩绘画鼓已经发出了三叠鼓声。风向已转,天上云翳散去,月色光明。回归时瑞香的香味缭绕竟涌进了梦境之中。
注释:¹重城:古时城市在外城中又建内城,故称,这里泛指城市。²画鼓:有彩绘的鼓。³三通:指三叠鼓声。⁴光风:光明。⁵香云:谓瑞香花的香气缭绕如云。
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秾。妙语一时飞动。
翠袖¹争浮大白²,皂(zào)³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nóng)。妙语一时飞动。
译文:劝酒的群妓抢着用大杯劝我们饮酒,她们发髻上一半斜插着红花。夜已深了,灯油残烬零落,而宴会还在热烈地进行,各种酒后狂言痴语一时飞动在宴席餐桌之上。
注释:¹翠袖:翠绿衣袖。这里指侍酒群妓。²浮大白:本谓罚酒,后世则称满饮大杯酒为浮大白。³皂罗:宋时妇女发髻名。⁴斜红:斜戴着的红花。⁵酒花:谓饮酒后面色酣红如花。⁶秾:花木繁盛的样子。

  上片开头首先写院中赏花的流连忘返:“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说明时间已经很晚了。但游兴正浓,特别在雨过天晴之后,月亮趁着微风爬上树梢,草木都散发着熠熠光泽。“归去香云入梦”,等到回归卧室一觉睡去,那缭绕如云的瑞香花香气,竟涌进了梦境之中。词篇倍写出了瑞香花的秾艳魅人,移步换影,时空相映。

  下片则细致地描写饮宴场景,衬托出瑞香花赋予人们的无比乐趣。“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在酒宴上,甩着翠色衣袖,在皂罗特髻上斜插着红花的漂亮侍酒女郎,往来奔忙着给大家斟满大杯劝酒。写得生动逼真,可谓察物密致。“灯花零落酒花秾”,看来宴席已经很久了,灯花为之零落,而脸上因酣酒所浮现出的红光却异常耀眼。末句“妙语一时飞动”,则尤其传神妙绝。由于过分酣酒,人们已失去常态,各种酒后狂言痴语一时飞动在宴席餐桌之上。“飞动”二字,把情不自禁之态,状溢目前,写形传情,令人揣摩不已:醉人或者跳跃欢唱,或者猜拳罚酒,或者挑逗戏谑,或者跑动打闹……总之,赏瑞香花后的欢乐,尽情表露在酒宴之中了。

  此词抒写了赏瑞香花和饮酒作乐的场景心态。全词词彩清华,流丽蕴藉,意象跳跃,章法高老。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106-1108页

西jiāngyuè··zuòjiànyùn--shì

xiǎoyuànzhūlánzhòngchénghuàsāntōnggèngkànwēiyuèzhuǎnguāngfēngguīxiāngyúnmèng

cuìxiùzhēngbáizàoluóbànchāxiéhóngdēnghuālíngluòjiǔhuānóngmiàoshífēidòng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古人¹非傲吏²,自阙(quē)³经世务
译文:庄子并不是傲吏,他之所以拒绝楚威王以相位相招,是因为自己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
注释:漆(qī)园:本是辋川一景。这里的“漆园”还和历史故事有关。¹古人:这里指庄子。²傲吏: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曾为漆园吏。³阙:欠缺。⁴经世务:经国济世的本领。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偶寄¹一微官²,婆娑(suō)³数株树。
译文:庄子偶然做了个漆园吏不官,不过是借这里寄存形骸,其实如那“婆娑数株树”,精神早已超脱了。
注释:¹偶寄:偶然寄身于。²一微官:一个低微的官职。³婆娑:树木枝叶扶疏、纷披盘旋的样子。

  此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诗。此诗的着眼点不在描绘漆园的景物,而在通过跟漆园有关的典故,表明诗人的生活态度。

  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侧面赞美庄子的品性。诗中“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是诗人反其意而用之,说庄子并不是傲吏。庄子之所以不求仕进,是因为自觉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这也是一种赞美,不过换了个角度罢了。诗人是借古人以自喻,表白自己的隐居,也决无傲世之意,颇有点看穿悟透的味道。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含蓄地透露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这两句意思说,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不过是形迹之“偶寄”而已。在王维看来,只要“身心相离,理事俱如”(《与魏居士书》),这样也是很不错的。做个漆园吏,正好可借漆园隐逸,以“婆娑数株树”为精神寄托。《晋书》中有“此树婆娑,无复生意”的说法,“婆娑”用以指树,形容其枝叶纷披,已无生机。郭璞《客傲》中又有“庄周偃蹇于漆园,老莱婆娑于林窟”的说法,“婆娑”用以状人,形容老莱子放浪山林,纵情自适。王维用在这里,似乎两者兼而取之:言树“婆娑”,是以树喻人;言人“婆娑”,是以树伴人。总之,做这么一个小官,与这么几棵树相伴,隐于斯,乐于斯,终于斯,夫复何求。这就集中地表现了王维隐逸恬退的生活情趣和自甘淡泊的人生态度。

  此诗看似评论庄子,其实是诗人借庄子自喻。诗人在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双追求辟世辞喧、恬淡隐逸的生活情趣,那“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的处世态度,正是诗人心理的写照。此诗用典贴切,蕴藉有致,彼有特色,且与诗人的思想感情、环境经历融为一体,以致分不清是咏古人还是写自己,深蕴哲理,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王友怀.王维诗选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09月第1版:169-170
2、 刘德重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82

yuán--wángwéi

rénfēiàoquējīngshì

ǒuwēiguānsuōshùzhūshù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