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遇太虚子,飘飘在滦京。东风吹雪添河冰,宫树五月无流莺。
昔遇太虚子,飘飘在滦京。东风吹雪添河冰,宫树五月无流莺。
君随挂席穷彭蠡,予亦函香窥海水。谁料宫袍又缚身,却骑黄鹤上星辰。
君随挂席穷彭蠡,予亦函香窥海水。谁料宫袍又缚身,却骑黄鹤上星辰。
峨峨瀛洲客,尽是谪仙人。从此相逢金阙下,诗酒清狂转潇洒。
峨峨瀛洲客,尽是谪仙人。从此相逢金阙下,诗酒清狂转潇洒。
扬雄闭户草玄经,白发秋来漫盈把。矫首望太清,妙运无时停。
扬雄闭户草玄经,白发秋来漫盈把。矫首望太清,妙运无时停。
窅尔元化枢,历历日与星。游尘杂氛起寻丈,容光扰扰纷成象。
窅尔元化枢,历历日与星。游尘杂氛起寻丈,容光扰扰纷成象。
所以太古仙,倒景霄汉上。知君深居勘大还,呼吸沆瀣怡芳颜,朝衣早挂松萝间。
所以太古仙,倒景霄汉上。知君深居勘大还,呼吸沆瀣怡芳颜,朝衣早挂松萝间。
坐邀王子晋,吹笙紫云间,令人可望不可攀。
坐邀王子晋,吹笙紫云间,令人可望不可攀。

zèngtàizizhǎng--dāng

tàizipiāopiāozàiluánjīngdōngfēngchuīxuětiānbīnggōngshùyuèliúyīng

jūnsuíguàqióngpénghánxiāngkuīhǎishuǐshuíliàogōngpáoyòushēnquèhuángshàngxīngchén

ééyíngzhōujǐnshìzhéxiānréncóngxiāngféngjīnquēxiàshījiǔqīngkuángzhuǎnxiāo

yángxióngcǎoxuánjīngbáiqiūláimànyíngjiǎoshǒuwàngtàiqīngmiàoyùnshítíng

yǎoěryuánhuàshūxīngyóuchénfēnxúnzhàngróngguāngrǎorǎofēnchéngxiàng

suǒtàixiāndàojǐngxiāohànshàngzhījūnshēnkānháihàngxièfāngyáncháozǎoguàsōngluójiān

zuòyāowángzijìnchuīshēngyúnjiānlìngrénwàngpān

吴当

吴当

( 1297—1361)抚州崇仁人,字伯尚。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 395篇诗文

猜您喜欢
灯火雨中船。客思绵绵。离亭春草又秋烟。似与轻鸥盟未了,来去年年。
灯火雨中船。客思绵绵¹。离亭²春草又秋烟。似与轻鸥盟³未了,来去年年。
译文:雨中灯火明灭的小船里,因客居他乡而愁思绵绵。船外春草掩映的离亭,由于雨丝的笼罩,仿佛是处在了一重秋烟里。天空中的鸥鹭似乎是与主人公订下山盟海誓的故人,年年总能相遇。
注释: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¹绵绵:连绵不断的样子。²离亭:道旁供人歇息的亭子。³鸥盟:与鸥为盟,指隐居江湖。
往事一潸然。莫过西园。凌波香断绿苔钱。燕子不知春事改,时立秋千。
往事一潸(shān)¹。莫过西园。凌(líng)²香断³绿苔钱。燕子不知春事改,时立秋千。
译文:回想往事不禁泪流满面,不要再经过西园。当年佳人微步西园,香尘缕缕,如今一去不返,香尘三断,地上长满绿苔。燕子不知道春事已改,不时伫立在秋千。
注释:¹潸然:流泪的样子。²凌波:喻美人步履的飘逸。³香断:指所恋亡故。⁴绿苔钱:即青苔。

  这首词上片写“客思”。

  词人善于以景写情,将情语与景语相勾连。“灯火雨中船”一句先带进词人身处的独特环境中:雨中灯火明灭的小船里,坐着因客居他乡而思绪万千的主人公;船外岸上,那春草掩映着的离亭,由于雨丝的笼罩,仿佛是处在了一重秋烟里。天空中飞着的轻盈展翅的鸥鹭,似乎是与主人公订下山盟海誓的故人,年年总能相遇。然而这一切带给主人公的,决不是旅行的欢愉。

  下片便从追忆往事写起。

  “往事一清然”。虽然情缘未尽,往事难忘,但情人已逝去,令人思念伤怀。“莫过西园”,是因为不忍念起旧事,触景伤情,故意劝阻自己“莫过”。西园,是吴文英与情人寓居的地方,也是当年分别的地方。吴文英在词中多处提到“西园”,如《莺啼序·咏荷》:“残蝉度曲,唱彻西远,也感红怨翠”。接下“淡波香断绿苔钱”句,就是写今日不忍再过“西园”的原因。凌波,代指情人。当年情人微步西园,扬起香怨,如今情人一去不返,香尘三断,地上长满绿苔。这也是哀倾情人世多年的意思,却借西园中长满绿苔的景象委婉写出。“燕予不知春事改,时立秋千。”这句更是哀婉多情。吴文英词中多处提到西园中的秋千。如《青玉案》中“还忆秋千玉葱手”句,《风入松》中“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等句,都表现了词人对情人的痴痴思念。此处,词人见燕子“时立秋千”,又勾起了“往事”,这令人联想到晏殊《浣溪沙》中的名句“似曾相识燕归来”。而感慨“燕子不知春事改”,不仅指“春草又秋烟”的季节变化,而且指词人与情人的欢情不复。燕子已到秋天还痴痴地留恋着秋千,不忍飞去;词人似乎忘记了情人已离开了人间,还痴痴地在西园中徘徊。

  从这首词可以窥探梦窗词构思缜密,情意委婉的特点。上片写羁旅行愁,婉转动人,抒发身老江湖的旅怀哀愁。词的下片怀想西园往事,一往情深,缠绵悱恻,抒发思恋去妾的深悲。结构严密,脉络清晰,语言深美,富有艺术魅力。词人运用用典的手法表达了其在往日付出的一份情感再也无法追回而生的深深痛惜。

参考资料:
1、 于翠玲 刘文忠.分调绝妙好词 虞美人:东方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版:第56页
横目二足之民,瞀然不知无之足乐,而以有之为贵。有食矣,而又欲其精,有衣矣,而又欲其华;有宫室矣,而又欲其壮丽。明童艳女之侍于前,吹竽之筑陈于后,而既已有之,则又不足以厌其心志也。有家矣,而又欲有国;有国矣,而又欲有天下;有天下矣,而又欲九夷八蛮之无不宾贡;九夷八蛮无不宾贡矣,则又欲长生久视,万历祀而不老。以此推之,人之歆羡于宝贵佚游,而欲其有之也,岂有终穷乎?古之诗人,心知其意,故为之歌曰:“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夫不自明其一身之苦,而第以苌楚楚可怜 之无知为乐,其意虽若可悲,而其立言则亦既善矣。
横目二足之民,瞀然¹不知无之足乐,而以有之为贵。有食矣,而又欲其精,有衣矣,而又欲其华;有宫室矣,而又欲其壮丽。明童艳女之侍于前,吹竽之筑陈于后,而既已有之,则又不足以厌²其心志也。有家矣,而又欲有国;有国矣,而又欲有天下;有天下矣,而又欲九夷八蛮³之无不宾贡;九夷八蛮无不宾贡矣,则又欲长生久视,万历祀而不老。以此推之,人之歆羡于宝贵佚游,而欲其有之也,岂有终穷乎?古之诗人,心知其意,故为之歌曰:“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¹⁰之无知¹¹。”夫不自明其一身之苦,而第以苌楚楚可怜 之无知为乐,其意虽若可悲,而其立言则亦既善矣。
译文:没有天下的事物,就没有忧患,有了天下的事物就有了忧患。人的忧患,没有什么比有自己的身体更大的了,次一等的是有家庭。如果人没有眼睛,怎么会有对天下色彩的喜爱?没有耳朵,怎么会有对天下声音的喜爱?没有鼻子没有嘴,怎么会有对天下气味和滋味的喜爱?没有思想感情,那么就会任凭天下治与乱、是与非、得与失,我不参与其中,我也就没有什么事情了。一般的人,愚昧不懂得“无”是足以使人快乐的,而认为“有”是宝贵的。有食物了,又希望它更精美;有衣服了,又希望它更华丽;有房屋了,又希望它更壮丽。洁净的童子漂亮的婢女在前面侍奉,吹竽击筑的乐工在后面施展才艺,已经有了这些,可是还不足以满足自己的欲望。有家了,又想要有国;有国了,又想要有天下;有天下了,又想要众蛮夷都臣服进贡;众蛮夷都臣服进贡了,又想要长生不死,历经万年而不老。以此推论,人们羡慕富贵、无节制的游乐,想要拥有它们,哪里会有终极穷尽的时候呢?古代的诗人,心里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写了这样的诗歌:“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不明说自己一身的痛苦,而只说苌楚的无知是快乐,诗歌的大意虽然好像令人悲伤,但它的见解却也已经很高明了。
注释:¹瞀然:愚昧不明。²厌:满足。³九夷八蛮:泛指中国四周各民族。《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又《礼记王制》正义引李巡《尔雅》注,八蛮为“天竺、咳首、僬侥、跛踵、穿胸、儋耳、狗轨、旁春。”⁴万祀:万年,商代称年为“祀”。⁵隰(xí席):低下的湿地。⁶苌(cháng)楚:植物名,又名羊桃、猕猴桃,蔓生,花赤色,果实似家桃。⁷猗傩(ē nuò阿挪):同婀娜。轻盈柔美的样子。⁸夭(yāo):少壮。⁹沃沃:肥美而有光泽。¹⁰子:指苌楚。¹¹知:知觉。以上诗句出于《诗经桧风隰有苌楚》。
余性颛而愚,于外物之可乐,不知其为乐,而天亦遂若顺从其意。凡人世之所有者,我皆不得而有之。上之不得有驰驱万里之功,下之不得有声色自奉之美,年已五十余而未有子息。所有者,惟此身耳。呜呼!其亦幸而所有之惟此身也,使其于此身之外而更有所有,则吾之苦其将何极矣;其亦不幸而犹有此身也,使其并此身而无之,则吾之乐其又将何极矣。
余性颛而愚,于外物之可乐,不知其为乐,而天亦遂若顺从其意。凡人世之所有者,我皆不得而有之。上之不得有驰驱万里之功,下之不得有声色自奉之美,年已五十余而未有子息。所有者,惟此身耳。呜呼!其亦幸而所有之惟此身也,使其于此身之外而更有所有,则吾之苦其将何极矣;其亦不幸而犹有此身也,使其并此身而无之,则吾之乐其又将何极矣。
译文:我生性愚昧无知,对可使人快乐的外物,我不知道它是可乐的,而上天也就顺从我的愚昧,凡人世间所有的东西,我都不能拥有。从大处说我不能取得驰骋万里的军功,从小处讲我也不能得到以声色自我享受的快乐,我年龄已经五十多岁了可还没有后代。我所有的只有我的身体而已。呜呼!我也庆幸所有的仅仅是我的身体,假使我在这身体之外还有其他拥有的东西,那么我的痛苦将哪里会有尽头;我也不幸我还有这身体,假使我连这身体也没有了,那么我的快乐又将哪里会有尽头呢!
旅居无事,左图右史,萧然而自足。啼饥之声不闻于耳,号寒之状不接于目,看碟以为无知,而因以为可乐,于是“无”名其斋云。
旅居无事,左图右史¹,萧然而自足。啼饥之声不闻于耳,号寒之状不接于目,看碟以为无知,而因以为可乐,于是“无”名其斋云。
译文:客居于外没有正事,以书为伴,虽凄凉而自足。因饥饿而啼哭的声音我听不到,因寒冷而号哭的样子我看不到,自己认为自己没有知觉,因此也就认为一切都值得快乐,于是用“无”字命名自己的书斋。
注释:¹左图右史:《新唐书杨绾传》:“独处一室,左右图史。”意为以书为伴。“图”、“史”皆指书。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qú)¹
注释:¹衢:四通八达的道路,云衢则为云中之路。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据传明光先一年已写成此诗上联二句,久思不得下联。次年中秋,再得下联二句。遂不胜其喜,径登寺楼鸣钟示庆。此时,正值南唐先主李昪欲登基,忽夜半寺僧撞钟,满城皆惊。天亮查问,欲斩撞钟者。明光到案后,禀知玩月得诗,并诵此诗,先主闻而甚喜,释之而去。这首诗明明是描绘中秋之夜,月上中天的美景,李昪附会成为庆贺自己受禅登位而作,引为祥兆,纯属巧合。不过,诗写得也的确很有声势,大气磅礴,不失为大手笔。

zhōngqiūwányuè--míng

tuántuánhǎijiǎojiànjiànyún

lúnmǎnqīngguāngchù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zhì)¹²³,幽幽南山。如竹苞(bāo)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译文:前有潺潺小溪水欢快流过,后有幽幽终南山沉静座落。山水之间有翠竹摇曳生姿,也有茂密松林在风中缄默。宽厚的兄长和知礼的贤弟,彼此情深义长亲密如间隔,没有我算计你来你算计我。
注释:¹秩秩:涧水清清流淌的样子。²斯:语助词,犹“之”。³干:通“涧”。山间流水。⁴幽幽:深远的样子。⁵南山:指西周镐京南边的终南山。⁶苞:竹木稠密丛生的样子。⁷式:语助词,无实义。⁸好:友好和睦。⁹犹:欺诈。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¹续妣(bǐ)²,筑室百堵³,西南其户。爰(yuán)居爰处,爰笑爰语。
译文:为了弘扬先祖前辈的基业,准备营造规制宏伟的建筑,在宫室西南方位大开门户。一家人住在一起和睦相处,每天欢声笑语让世人羡慕!
注释:¹似:同“嗣”。嗣续,犹言“继承”。²妣祖:先妣、先祖,统指祖先。³堵:一面墙为一堵,一堵面积方丈。⁴户:门。⁵爰:于是。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¹之阁阁²,椓(zhuó)³之橐(tuó)。风雨攸除,鸟鼠攸(yōu)去,君子攸芋
译文:粗绳索把筑版勒得阁阁响,笨石杵把围墙夯得响咚咚。坚固的大屋风不进雨不侵,尖嘴燕雀贼老鼠也钻不动。这就是咱君主安居的王宫!
注释:¹约:用绳索捆扎。²阁阁:捆扎筑板的声音;一说将筑板捆扎牢固的样子。³椓:用杵捣土,犹今之打夯。⁴橐橐:捣土的声音。⁵攸:乃。⁶芋:鲁诗作“宇”,居住。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如跂(qǐ)¹斯翼²,如矢斯棘(jí)³,如鸟斯革,如翚(huī)斯飞,君子攸跻(jī)
译文:宫殿宏大庄严如人之高竦,规制严整如急矢向上直冲,飞檐造型如大鸟振翅翱翔,色彩斑斓远看如锦鸡飞腾。这就是咱君主听政的王宫!
注释:¹跂:踮起脚跟站立。²翼:端庄肃敬的样子。³棘:借作“翮(hé)”,此指箭羽翎。⁴革:翅膀。⁵翚:野鸡。⁶跻: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zhí)¹其庭²,有³其楹(yíng)。哙(kuài)其正,哕(huì)其冥。君子攸宁¹⁰
译文:宫殿门庭是那样宽广平正,庭前廊柱是那样稳稳高擎,只见正殿是那样宽敞明亮,连偏殿也是那样富丽堂皇。这就是咱君主休憩地王宫!
注释:¹殖殖:平正的样子。²庭:庭院。³有:语助词,无实义。⁴觉:高大而直立的样子。⁵楹:殿堂前大厦下的柱子。⁶哙哙:同“快快”。宽敞明亮的样子。⁷正:向阳的正厅。⁸哕哕:同“煟(wèi)煟”,光明的样子。⁹冥:指厅后幽深的地方。¹⁰宁:安。指安居。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下莞(guān)¹上簟(diàn)²,乃安斯寝³。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pí),维虺(huǐ)维蛇。
译文:铺好蒲席再把竹凉席铺上,然后君王进入甜美的梦乡。从沉深的睡梦中悠悠醒来,反复回忆修补梦游的情状。你猜君王在梦里梦到什么?梦到了黑熊罴是那样粗壮,梦到了花虺蛇是那样细长。
注释:¹莞:蒲草,可用来编席,此指蒲席。²簟:竹席。³寝:睡觉。⁴兴:起床。⁵我:指殿寝的主人,此为诗人代主人的自称。⁶维何:是什么。维:是。⁷罴:一种野兽,似熊而大。⁸虺:一种毒蛇,颈细头大,身有花纹。
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大人¹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²;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译文:请来占梦官为君王说端详:你在梦里遇见粗壮的熊罢,这是你要生公子的好运气;你在梦里遇见花蛇细又长,这是生女的吉兆落你头上!
注释:¹大人:即太卜,周代掌占卜的官员。²祥:吉祥的征兆。古人认为熊罴是阳物,故为生男之兆;虺蛇为阴物,故为生女之兆。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¹生男子,载²寝之床。载衣³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huáng),朱芾(fú)斯皇,室家君王
译文:啊!若是宝贝公子生下来,让他睡到檀木雕的大床上,让他捡样地穿那漂亮衣裳,淘来精美的玉圭给他玩耍,你看他的哭声是多么嘹亮,将来定会大红蔽膝穿身上,成为我周室的君主或侯王!
注释:¹乃:如果。²载:则、就。³衣:穿衣。⁴裳:下裙,此指衣服。⁵璋:玉器。⁶喤喤:哭声宏亮的样子。⁷朱芾:用熟治的兽皮所做的红色蔽膝,为诸侯、天子所服。⁸室家:指周室,周家、周王朝。⁹君王:指诸侯、天子。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¹。载衣之裼(tì)²,载弄之瓦³。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yí)(lí)
译文:啊!若是千金女儿生下来,让她睡到宫殿屋脚地上边,给她小小的襁褓往身上穿,找来陶制的纺缍让她把玩,但愿她不招是惹非不邪僻,每天围着锅台转安排酒饭,知理知法不给父母添麻烦!
注释:¹载寝之地:男寝于床,女寝于地,有阳上阴下之义。²裼:婴儿用的褓衣。³瓦:陶制的纺线锤。⁴无非无仪:指女人不要议论家中的是非,说长道短。非:错误。仪:通“议”。⁵议:谋虑、操持。古人认为女人主内,只负责办理酒食之事,即所谓“主中馈”。⁶诒:同“贻”,给与。⁷罹:忧愁。

  全诗九章,一、六、八、九四章七句,二、三、四、五、七五章五句,句式参差错落,自然活脱,使人没有板滞、臃肿之感,在雅颂篇章中是颇具特色的。

  就诗的内容来看,全诗可分两大部分。一至五章,主要就宫室本身加以描绘和赞美;六至九章,则主要是对宫室主人的祝愿和歌颂。

  第一章先写宫室之形胜和主人兄弟之间的和睦友爱。它面山临水,松竹环抱,形势幽雅,位置优越,再加兄弟们和睦友爱,更是好上加好了。其中,“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二句,既赞美了环境的优美,又暗喻了主人的品格高洁,语意双关,内涵深厚,可见作者的艺术用心。接着第二章说明,主人建筑宫室,是由于“似续妣祖”,亦即继承祖先的功业,因而家人居住此处,就会更加快乐无间。言下之意,他们的创举,也会造福于子孙后代。这是理解此诗旨意的关键和纲领,此后各章的诗意,也是基于这种思想意识而生发出来的。以下三章,皆就建筑宫室一事本身描述,或远写,或近写,皆极状宫室之壮美。三章“约之阁阁,椓之橐橐”,既写建筑宫室时艰苦而热闹的劳动场面,又写宫室建筑得是那么坚固、严密。捆扎筑板时,绳索“阁阁”发响;夯实房基时,木杵“橐橐”作声,可谓绘形绘声,生动形象。正因为宫室建筑得坚固而紧密,所以“风雨攸除,鸟鼠攸去”,主人“居、处”自然也就安乐了。四章连用四比喻,极写宫室气势的宏大和形势的壮美,可说是博喻赋形,对宫室外形进行了精雕细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的丰富想像力。如果说,四章仅写宫室外形,那么第五章就具体描绘宫室本身的情状了。“殖殖其庭”,室前的庭院那么平整;“有觉其楹”,前厦下的楹柱又那么耸直;“哙哙其正”,正厅是宽敞明亮的;“哕哕其冥”,后室也是光明的。这样的宫室,主人居住其中自然十分舒适安宁。

  由此可见,作者在描绘宫室本身时,是由大略至具体、由远视到近观、由室外到室内,一层深似一层、逐步推进展现的。它先写环境.再写建筑因由,再写建筑情景,再写宫室外形,再写宫室本身,犹如摄影机一样,随着观察点和镜头焦距的推移,而把客观景象有层次、有重点地摄入,使读者对这座宫室有了一个完整而具体的认识。更突出的是,每章都是由物到人,更显示出它人物互映的艺术表现力。

  此诗后四章是对宫室主人的赞美和祝愿。六章先说主人入居此室之后将会寝安梦美。所梦“维熊维罴,维虺维蛇”,既为此章祝祷的中心辞语,又为以下四章铺垫、张本。七章先总写“大人”所占美梦的吉兆,即预示将有贵男贤女降生。八章专说喜得贵男,九章专说幸有贤女,层次井然有序。当然,这些祝辞未免有些阿谀、有些俗气,但对宫室主人说些恭维的吉利话,也是情理中事。

  从第八、九章所述来看,作者男尊女卑的思想是很严重的。生男,“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而且预祝他将来为“室家君王”;生女,“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而且只祝愿她将来“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男尊女卑,对待方式不同,对他们的期望也不一样。这应该是时代风尚和时代意识的反映,对后人也有认识价值。

  总观全诗,以描述宫室建筑为中心,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都能做到具体生动,层次分明,虽然其思想价值不大,但在雅颂诸篇中,它还是比较优秀的作品。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81-385

jiàn

míng xiānqín 

zhìzhìjiàn yōuyōunánshān zhúbāo sōngmào xiōng shìxiānghǎo xiāngyóu 
 zhùshìbǎi 西nán yuányuánchǔ yuánxiàoyuán 
yuēzhī zhuózhītuótuó fēngyōuchú niǎoshǔyōu jūnyōu 
 shǐ niǎo huīfēi jūnyōu 
zhízhítíng yǒujuéyíng kuàikuàizhèng huìhuìmíng jūnyōuníng 
xiàguānshàngdiàn nǎiānqǐn nǎiqǐnnǎixīng nǎizhānmèng mèngwéi wéixióngwéi wéihuǐwéishé 
rénzhānzhī wéixióngwéi nánzhīxiáng wéihuǐwéishé zhīxiáng 
nǎishēngnán zàiqǐnzhīchuáng zàizhīcháng zàinòngzhīzhāng huánghuáng zhūhuáng shìjiājūnwáng 
nǎishēng zàiqǐnzhī zàizhī zàinòngzhī fēi wéijiǔshíshì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gé)¹生蒙²³,蔹(liǎn)(màn)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译文:葛藤覆盖了一丛丛的黄荆,野葡萄蔓延在荒凉的坟茔。我的亲密爱人长眠在这里,谁和他在一起?独守安宁!
注释:¹葛:藤本植物,茎皮纤维可织葛布,块根可食,花可解酒毒。²蒙:覆盖。³楚:灌木名,即牡荆。⁴蔹:攀缘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药,有白蔹、赤蔹、乌蔹等。⁵予美:我的好人。⁶亡此:死于此处,指死后埋在那里。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葛生蒙棘(jí)¹,蔹蔓于域(yù)²。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译文:葛藤覆盖了丛生的酸枣枝,野葡萄蔓延在荒凉的坟地。我的亲密爱人埋葬在这里,谁和他在一起?独自安息!
注释:¹棘:酸枣,有棘刺的灌木。²域:坟地。毛传:“域,营域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营域,或作茔域,古为葬地之称。《说文》:‘茔,墓地也’是也。”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角枕¹(càn)²兮,锦衾(qīn)³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译文:他头下的角枕是那样光鲜,身上的锦被多么光华灿烂!我的亲密爱人安眠在这里,谁和他在一起?独枕待旦!
注释:¹角枕:牛角做的枕头。据《周礼·王府》注,角枕用于枕尸首。²粲:同“灿”。³锦衾:锦缎褥。闻一多《风诗类钞》:“角枕、锦衾,皆敛死者所用。”烂:灿烂。旦:天亮。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夏之日,冬之夜¹。百岁之后,归于其居²
译文:没有你的日子里夏天煎熬,冬夜是那样漫长难耐孤寒。终有一天我也要化作清风,随你而来相会在碧落黄泉!
注释:¹夏之日、冬之夜:夏之日长,冬之夜长,言时间长也。²其居:亡夫的墓穴。下文“其室”义同。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译文:没有你的日子里冬夜漫漫,夏天是那样漫长尤感孤寂。终有一天我也要化为泥土,随你而来相聚在这块宝地!

  全诗五章,每章四句,从结构上看,可分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为有“予美亡此”句的三章,后一部分为有“百岁之后”句的两章。对后一部分是用赋法,诸家无异议,但对前一部分,除第三章皆认为是赋外,第一、二两章却有“兴”、“比而赋”、“赋”等三种说法。“葛生蒙楚(棘),蔹蔓于野(域)”两句,互文见义,都既有兴起整章的作用,也有以藤草之生各有托附比喻情侣相亲相爱关系的意思,也有对眼前所见景物的真实描绘,可以说是“兴而比而赋”。这一开篇即出现的兴、比、赋兼而有之的意象,设置了荒凉凄清、冷落萧条的规定情境,显示出一种悲剧美作。接着,“予美亡此,谁与独处”两句,是表达对去世的配偶表示哀悼怀念之情。这里的比兴意义是:野外蔓生的葛藤蔹茎缠绕覆盖着荆树丛,就像爱人那样相依相偎,而诗中主人公却是形单影只,孤独寂寞,好不悲凉。第三章写“至墓则思衾枕鲜华”(郝懿行《诗问》),“角枕、锦衾,殉葬之物也。极惨苦事,忽插极鲜艳语,更难堪”(牛运震《诗志》)。而“谁与独旦”如释“旦”为旦夕之旦,其意义又较“独处”、“独息”有所发展,通宵达旦,辗转难眠,其思念之深,悲哀之重,几乎无以复加。

  后两章,语句重复尤甚于前三章,仅“居”、“室”两字不同,而这两字意义几乎无别。可它又不是简单的重章叠句,“夏之日,冬之夜”颠倒为“冬之夜,夏之日”,不能解释为作歌词连番咏唱所自然形成,而是作者刻意为之。两章所述,体现了诗中主人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永无终竭的怀念之情,闪烁着一种追求爱的永恒的光辉。而“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室)”的感慨叹息,也表现出对荷载着感情重负的生命之旅最终归宿的深刻认识,与所谓“生命的悲剧意识”这样的现代观念似乎也非常合拍。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38-240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236-239

shēng

shījīng·guófēng·tángfēng xiānqín 

shēngméngchǔ liǎnmàn měiwáng shuí chǔ 
shēngméng liǎnmàn měiwáng shuí  
jiǎozhěncàn jǐnqīnlàn měiwáng shuí dàn 
xiàzhī dōngzhī bǎisuìzhīhòu guī 
dōngzhī xiàzhī bǎisuìzhīhòu guīshì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