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花所在宜开馆,彼玉维瑶合比君。每到黄昏成淡月,却临晓后作团云。
此花所在宜开馆,彼玉维瑶合比君。每到黄昏成淡月,却临晓后作团云。
人閒伪采何如质,物里孤芳自胜群。应笑马嵬坡下女,太真为号系黄裙。
人閒伪采何如质,物里孤芳自胜群。应笑马嵬坡下女,太真为号系黄裙。

yáozhēnshī--

huāsuǒzàikāiguǎnwéiyáojūnměidàohuánghūnchéngdànyuèquèlínxiǎohòuzuòtuányún

rénxiánwěicǎizhìfāngshèngqúnyīngxiàowéixiàtàizhēnwèihàohuángqún

徐积

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548篇诗文

猜您喜欢
禹凿龙关之山,亦谓之龙门。至一空岩,深数十里,幽暗不可复行,禹乃负火而进。有兽状如豕,衔夜明之珠,其光如烛。又有青犬,行吠于前。禹计可十里,迷于昼夜。
禹凿龙关之山,亦谓之龙门。至一空岩,深数十里,幽暗不可复¹行,禹乃负火而进。有兽状如豕(shǐ)²,衔夜明之珠,其光如烛。又有青犬³,行吠于前。禹计可十里,迷于昼夜。
译文:禹为了治理洪水,凿通了龙关之山,又称龙门。他来到一处处空旷的岩洞里,在洞中走了几十里,光线越来越暗,无法再前进了。于是禹点燃火把,拿着火把前行。看见一只形状像猪的怪兽,口中衔着夜明珠,亮光像蜡可一样,在前面引路。还有一条黑色的狗,在前头边叫边跑。禹跟着走了大约十里,已分不清是白天还是夜晚。
注释:¹复:再。²豕:猪。³青犬:黑色。
既觉渐明,见向来豕犬变为人形,皆着玄衣。又见一神,蛇身人面。禹因与语,神即示禹八卦之图,列于金版之上。又有八神侍侧。禹曰:“华胥生圣子,是汝耶?”答曰:“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简授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量度天地。禹即执持此简,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也。
既觉渐明,见向来豕犬变为人形,皆着玄衣。又见一神,蛇身人面。禹因与语,神即示禹八卦之图,列于金版之上。又有八神侍侧。禹曰:“华胥生圣子,是汝耶?”答曰:“华胥是九河神女,以生余也。”乃探玉简授禹,长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时之数,使量度天地。禹即执持此简,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xī)皇也。
译文:过了一些时候,禹就觉得光线渐渐明亮,看见刚才的猪和狗,变成了人的样子,都穿着黑衣。又看见一位神人,长着蛇身人脸,禹便和他交谈。神向禹出示八卦图,刻在一块金版的上面。还有八位神人在旁侍奉。禹问神人:“听说华胥氏生下一位圣人,是您吗?”神人回答:“华胥氏是九河神女,生下了我。”于是从身边摸出一枚玉简给禹。玉简长一尺二寸,正合十二时辰之数,可以用来度量天地。禹于是拿着这枚玉简,用来治理洪水。这位蛇身之神,就是大神伏羲。
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
玄天¹幽且默,群议曷(hé)²(chī)³
译文:苍苍青天寂静而无声,众说纷纭有多么杂乱!
注释:¹玄天:指天。²曷:怎么。³嗤嗤:通“蚩蚩”,乱哄哄。
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
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¹
译文:圣人的教诲仍然存在,世道一直在衰落变迁。
注释:¹陵夷:由盛到衰,衰颓,衰落。
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
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
译文:一条绳索能拴住什么,忧心如醉却无法扶持。
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
去去行采芝,勿为尘¹所欺。
译文:走吧,走吧,去采摘芝草,不要被污浊的世风欺骗污染。
注释:¹尘:世尘,喻世风污浊。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草合¹离宫²转夕晖(huī),孤云飘泊(bó)复何依?
译文:夕阳下那被野草覆盖的行宫,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啊?
注释:金陵:今南京。驿:古代官办的交通站,供传递公文的人和来往官吏休憩的地方。这里指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由广州押往元大都路过金陵。¹草合:草已长满。²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复人民半已非。
译文: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而人民已成了异族统治的臣民。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¹(bàng)谁飞?
译文: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人民流离失所,国亡无归。
注释:¹旧家燕子: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意。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从今别却¹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²归。
译文:现在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让魂魄归来吧!
注释:¹别却:离开。²啼鹃带血:暗喻北行以死殉国,只有魂魄归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夕阳落照之下,当年金碧辉煌的皇帝行宫已被荒草重重遮掩,残状不忍目睹。不忍目睹却又不忍离去,因为它是百年故国的遗迹,大宋政权的象征,看到她,就好像看到了为之效命的亲人,看到了为之奔走的君王。 “草合离宫”与“孤云漂泊”相对,则道出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染下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密切相关的情理基调。“转夕晖”之“转”字用得更是精妙到位,尽显状元宰相的艺术风采:先是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诗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进而与“孤云飘泊复何依”相照应,引发出诗人万里长江般的无限悲恨,无限怅惘。一个处境悲凉空怀“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复国壮志的爱国者的形象随之跃然纸上。

  “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山河依旧,可短短的四年间,城郭面目全非,人民多已不见。“元无异”“半已非”巨大反差的设置,揭露出战乱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出诗人心系天下兴亡、情关百姓疾苦的赤子胸怀,将诗作的基调进一步渲染,使诗作的主题更加突出鲜明。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满地芦花”犹如遍地哀鸿,他们之所以白花如发和我一样苍老,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深深埋着说不尽的国破恨、家亡仇、飘离苦。原来王谢豪门世家风光不再,燕子尚可“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老百姓亡的亡,逃的逃,燕子们也是巢毁窝坏,到哪里去安身呢?拟人化的传神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人在哭,整个金陵也在哭,亦使悲凉凄惨的诗人自身形象更加饱满。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尽管整个金陵城都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中,我也不愿离她而去,因为她是我的母亲,我的挚爱。但元军不让我在此久留,肉体留不下,就让我的忠魂化作啼血不止、怀乡不已的杜鹃鸟归来伴陪您吧。此联与诗人《过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谓是异曲同工,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强决心。

参考资料:
1、 詹杭伦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362-1363
2、 夏延章.文天祥诗文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94:142-147

jīnlíng驿 ·

wéntiānxiáng sòngdài 

cǎogōngzhuǎnhuī yúnpiāo 
shānfēngjǐngyuán chéngguōrénmínbànfēi 
mǎnhuālǎo jiùjiāyànbàngshuífēi 
cóngjīnbiéquèjiāngnán huàzuòjuāndàixuèguī 

今日乐上乐,相从步云衢。
今日乐上乐¹,相从步云衢(qú)²
注释:¹今日乐上乐:“上”一作“相”。此句为汉乐府常见的套语。²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鲤鱼。
天公出美酒,河伯¹出鲤鱼。
注释:¹河伯:黄河神,名冯夷。
青龙前铺席,白虎持榼壶。
青龙前铺席,白虎持榼(kē)¹壶。
注释:¹榼:盛水或酒的器具。
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
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
妲娥垂明珰,织女奉瑛琚。
妲娥垂明珰,织女奉瑛琚。
苍霞扬东讴,清风流西歈。
苍霞扬东讴¹,清风流西歈(yú)²
注释:¹东讴:齐地的歌。²西歈:吴地的歌。歈:歌谣。
垂露成帏幄,奔星扶轮舆。
垂露成帏幄,奔星扶轮舆。

  诗从“今日乐上乐”写起,先点出今日之乐不同寻常,乃乐上之乐。第二句“相从步云衢”写求乐的地点。相从,谓互相伴随,见得不是一人。步云衢,即踏上登天大路。以下即展开对天上宴会场面的描写,把“乐上乐”的情景具体化。先写酒席:美酒是天公出的,鲤鱼是河伯出的,东方青龙七星来铺排筵席,西方白虎七星来把壶斟酒。天公是天上的主宰者,他也对宴席有奉献,可见宴上的“我们”地位之高。次写歌舞:工于鼓瑟的南斗星,长于吹笙竽的北斗星,都前来表演他们的拿手好戏;耳垂明月珰的嫦娥前来献舞,身穿彩衣的织女奉上了美石与佩玉;这时苍霞和清风也放开美妙的歌喉,唱起齐地、吴地的歌曲助兴。这情景,真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听。在这里,既没有对神仙神物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也没有羡慕和乞求,相反,倒是一切皆服务于“我们”,“我们”是宴会的主人。最后两句是宴会结束,当“我们”登车而去时,流星前来驾车,正在下滴的露珠便成了车盖的帷幕。可以想见,“我们”是多么快意,“我们”是多么自豪,只有“我们”,才是顶天立地的一群,俨然如天地间的主宰。

  这首诗写的是天上宴乐,但仔细一玩味,诗中所涉及的一切,不管是酒、鱼、席、壶,还是明珰瑛琚、东讴西歈,无一不是人间的、不是人间的人们特别是富有者们所享受的。所以这场盛宴,不过是人间盛宴的折射。汉乐府中某些作品的首尾往往有“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这样的套语,不一定与内容相关,因为这类诗都是用来在宴会上娱人的,为了取悦宴会的主人们,便加上这样祝颂性的诗句。这首诗亦是如此。所以,它实际上体现了人间享乐者们的欲求,他们并不满足于人间的口耳之福,还要上天堂享乐,并让天上的神仙也为自己服务;主宰天上的世界,无所拘限地扩大自己的作用和影响。这首诗歌颂了这些享乐者,所以其思想性并不足取。但从另一角度看,由于诗写得恢宏恣肆,显得很有气势,意态不凡,因而在客观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社会国力强盛时期人们的一种昂扬而又自信的心态和气度,具有一定的社会认识价值。

  此诗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以赋的笔法,借助天文学的知识,发挥想象,尽情铺张,同时又层次井然,纷繁而不乱。其次,诗歌运用拟人手法,把神话中人物和天上星宿都“驱遣”到酒席宴会上来,让它们各司其职,并都切合其特点,“个性”鲜明,“面目”可见。这些都非富于想象、善于想象者不能为之。诗中除开头二句外,其他皆为对偶句,共六组十二句,连连排比,使赋法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这些对偶句中,又善用互文,上下句各举一边,合则互相补充,既语言简炼,又文意丰厚。

参考资料:
1、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114-115页

yàn

míng liǎnghàn 

jīnshàng xiāngcóngyún 
tiāngōngchūměijiǔ chū 
qīnglóngqián báichí 
nándǒugōng běidǒuchuīshēng 
échuímíngdāng zhīfèngyīng 
cāngxiáyángdōngōu qīngfēngliú西 
chuíchéngwéi bēnxīnglún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
老父(fǔ)¹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²今江水。
译文:连绵的秋雨下个不停,老农眼看着荒芜的田地深深地叹息:那江水滚滚流过的地方,原来是岸边的高地。
注释:¹老父:老翁、老农。²高岸:防洪高堤。
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
佣耕(gēng)¹犹自抱长饥²,的知³无力租米。
译文:我替人干活仍然常常受冻挨饥,真的是没钱来交纳租米。
注释:¹佣耕:做雇农,为他人耕种。²抱长饥:经常遭受饥饿。³的知:确知。⁴无力:没有能力;无能为力。⁵输:交纳。
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
自从乡官¹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²
译文:自从近年来新官上任,把皇上免税的诏书再不一提,到处贴出了征租的通告,衙役们挨家挨户催逼。
注释:¹乡官:地方官。²黄纸放尽白纸催:皇帝的诏书免除灾区的租税,地方官吏的命令仍旧紧催农民交纳。黄纸:豁免灾区租赋税的告示。白纸:地方官下令催收的公文。
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
卖衣得钱都纳却¹,病骨²虽寒聊³免缚(fù)
译文:前年把卖衣服的钱全部上交,多病的身子虽然寒冷,可免去了被绑缚受欺。
注释:¹纳却:纳了租税。²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³聊:姑且,暂时。⁴缚:绑缚,指被官府抓走。
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
去年¹衣尽到家口²,大女临歧(qí)³两分首
译文:去年衣服已经卖完,只好含泪把大女儿嫁出,各分东西。
注释:¹去年:刚过去的一年。²到家口:轮到卖家中的人口。³临岐:指在歧路上,引申为分别之处。“岐”通“歧”,岔道口。⁴两分首:相互分离。意即大女儿已被迫嫁给他人。分首,作分离讲,“首”一作“手”。
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
今年次女已行媒¹,亦复驱将换升斗²
译文:今年二女已托人作媒,也将送出去换上微薄的钱米。
注释:¹行媒:本指媒人介绍,这里是订婚之意。²亦复驱将换升斗:也只好把她卖了换来少量粮食缴租。驱将,赶出去,这里指卖掉;将,助词。升斗,指很少的粮食。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译文:明年不怕催租的上门,家中还有第三个女儿可以充抵!

  全诗是围绕着缴租展开的。

  诗的前四句,交代因遭灾而无力缴租。第一句说,秋雨淹田,颗粒无收;第二句写江洪泛滥,灾难深重重,难以恢复家园;第三句写不得不放弃家园,外出作佣,而佣耕又难以糊口。这样一层意思进逼一层意思,逼出了第四句;“的知无力输租米。”从上面陈述的诸般景况中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无力缴租。对这一事实的坚定叙述,为下面描写纳租者的痛苦,批判官府的横征暴敛创造了前提。天灾与人祸古来是不单行的,而且天灾之年更能见出封建统治者的惨无人道,诗歌的后十句就分两步具体描写了缴租者的悲惨遭遇和凄苦心情。第一步,卖衣完租;第二步,衣服已尽,卖及人口。在写第二步时,诗人并没有粘着于今年,而是从跟前即将被卖的二女儿,联想到去年被卖的大女儿,又推知明年的三女儿。这种连年卖衣卖口的现实,就是对封建剥削的有力揭露。从去年、今年、明年,大女儿、二女儿、三女儿的诉说顺序中我们又可以感受到诗人更深刻的言外之意。试想一下,明年卖了三女儿,后来呢?是否还有第四个女儿?诗歌戛然而止,留下一个顺势即可补足的想象空间,这里不难想象这位老农的悲惨结局。而这,也正是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的共同命运。

  这首诗内容上的特点就在于揭露的深刻。诗人写出了封建剥削的残酷和农民生活的悲惨,还揭露了在征敛问题上“黄纸放尽白纸催”的丑恶现象,这种现象在宋代是普遍的。租税问题是中唐以来尤其是宋代农村题材诗歌的重要主题,但是,像范成大这样揭露得深刻的诗作不是很多,这是范成大这一类诗歌的思想价值所在。

  作为一篇揭露和讽谕的文字,诗人并没有像自居易新乐府“首章标目,卒章显志”那样直接点揭自己的观点,而是采用老农自我诉说的方式展开内容。诗人极力不露声色,在一种平静的、客观的叙述中表现沉痛的揭露。开头四句,用极平静而又是丝毫不容置疑的语气诉述一个确凿的事实,对事实的认定就是对官府的有力指责。第二三两层次更是如此,卖衣卖口的事实就是最深刻的批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平静的叙述中寄寓了反语的讥讽,诗人不渲染缴租的艰难,而是表现完租后的庆幸,把一个痛苦的经历以平静而略带庆幸的语气诉说出来,这是凄彻骨髓,痛入肺腑的表现。这种冷峻的嘲讽在更广泛的背景上揭露了官府催租的残暴。人们宁可忍饥挨冻,宁愿忍痛割爱,也不愿忍受催租的苦难,由此可以想知催租时的种种暴力和农民的诸般惨状。这种把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寓于客观叙述之中的方法使批判具有更沉重的力量,反映了诗人严峻的批判态度。

  诗中的叙述语言比较平实朴素,但也时见细致之处。如“病骨虽寒聊免缚”,不经意中交代了老农的疾病。大女、二女同是被卖,写来情况也见不同。虽然哪一个被卖都是惨痛的事,但大女儿年岁大一点,终能体察家境父情,在一诀别之泪后默默地走上了牺牲的路,而二女儿年岁稍小,又有婚约,在生活中多了一份留恋和牵连,只是在父母的驱遣下才接受了被卖的现实。一种况味,两种情样在这些地方,从平淡的叙述之中都可以见出用笔的细致和练达。

参考资料:
1、 缪钺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12(2012.7重印):第1018-1020页

hòucuīxíng

fànchéng sòngdài 

lǎotiánhuāngqiū jiùshígāoànjīnjiāngshuǐ 
yōnggēngyóubàocháng zhīshū 
cóngxiāngguānxīnshànglái huángzhǐfàngjìnbáizhǐcuī 
màiqiándōuquè bìngsuīhánliáomiǎn 
niánjìndàojiākǒu línliǎngfēnshǒu 
jīnniánxíngméi jiānghuànshēngdǒu 
shìzhōnggèngyǒusān míngniáncuī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