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边羁思岭头云,绀彩腾时电影奔。一日恰如时辈事,十年空负主人恩。
淮边羁思岭头云,绀彩腾时电影奔。一日恰如时辈事,十年空负主人恩。
良因外貌贪驯性,何况中心狎巧言。他日雕笼如再养,玉环金锁铁为门。
良因外貌贪驯性,何况中心狎巧言。他日雕笼如再养,玉环金锁铁为门。

zèngshīshīyīng--

huáibiānlǐngtóuyúngàncǎiténgshídiànyǐngbēnqiàshíbèishìshíniánkōngzhǔrénēn

liángyīnwàimàotānxúnxìngkuàngzhōngxīnxiáqiǎoyándiāolóngzàiyǎnghuánjīnsuǒtiěwèimén

徐积

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54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yīng)¹,错报韦郎²到。压鬓(bìn)³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译文:深院寂静,室内也是悄然无声。爱人远行,少人来往,乌云般的头发上插着精美的头钗,一位红颜女子独自幽居。女子忽然听见自己的鹦鹉在呱呱人语。庭院深深人十酣肖鹦鹉突然开口说话令人惊喜,她急忙开门,误以为鹦鹉告诉她是她的情郎来了,结果大失所望。她在内心埋怨鹦鹉,嫌它错报郎归,让她空自整妆等候,无端地引起她的无限烦恼。女子前思后想,她在想象中呼唤情郎早日归来。
注释:庭院深深人悄悄:庭院深深,深院寂静;悄悄,悄然无声。¹鹦哥:即鹦鹉。²韦郎:古代女子对男子的爱称,这里借指情郎。³钗:头钗。⁴金凤:古代妇女的头饰。⁵闲:嫌弃。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¹高楼,争抵²还乡好?遮断³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译文:她的这位“韦郎”正是青春年少,远行他方,本已经令人不安,何况又是去风景如画的江南。那里歌楼妓馆很多,到处都是美貌的女子,她担心情郎久居他乡,难免拈花惹草。尽管那里到处充满了诱惑,但她还是很自信家乡的旧人更好。因此,她温情相劝,希望对方早日回家。既然知道规劝无用,情郎难免还要远行,为了能够阻拦他,女子愿意舍身化作小草,只要能够留住他,遮挡住情郎前去的脚步,即使自己被碾压也在所不辞。
注释:¹红袖:代指美貌女子。²争抵:怎么比得上。³遮断:犹言遮挡,拦住。⁴车前草:草名,又名当道。

  这是思妇之词,上半沉思语,殊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下半相思刻骨,寤寐潜通,顿挫沈郁,可以泣鬼神。

  通过女子所居环境氛围的描写,烘托出女子内心深处的寂寞。且“庭院深深”使人很容易想到欧阳修那阕《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两首词在某些地方格调颇相似,情感相通。二、三两句更是妙趣横生,刻画闺中少女的情态栩栩如生,与敦煌词《鹊踏枝》中“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春日迟迟,鹦哥报道他来到的叫声,使她空喜欢一场,在她寂寞的心中掀起了难以平息的感情波澜。“压鬓”二句,是女主人公“闲烦恼”的特写镜头。鹦鹉之能言,都是人教之结果。女主人公思念所爱心切,便把自己最希望的事反复调教于鹦鹉,以此获得一种虚幻的满足,当然也希望鹦鹉能及时地报告他的归来。不想这反倒惹出了她的相思烦恼。前后强烈对比,寓意深刻。

  “低头只是闲烦恼”则写女子心态之沉重烦闷,这种精神上的烦恼不是金玉满堂的物质生活所能消解、抵偿的。“只是”两字下得很妙,将女子无法排遣的伤离怨别之思以直陈的方式表出,具有强调的作用。“闲烦恼”也可见女子的相思之苦触处即是,同时为过渡到下片打下了伏笔。

  下阕从女子想像在江南的情郎的生活着笔,词的内容也由上阕深闺人的相思烦恼变而为下片感于江南春而产生的盼归的惆怅。

  江南的春天群芳争艳,青山滴翠,自己与情郎都正是青春年华,纵然高楼红袖迷人,也抵不上回乡与钟爱的女子相聚,共度良辰美景的美好。她方方面面地思念他的一切,设想他在外面的生活情况。而她最担心的,想得最多的,一是他会不会对她不忠,二是他的生活是否艰辛。她设想他在“红袖高楼”行乐的情景,心痛情急,迸出了“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的心声。主人公明知无力阻止爱人出行,但也甘愿为此牺牲!女子的殷殷期盼,在诚挚温厚之中深深地蕴含着坚贞不渝的品质。

  主人公幻想爱人所禁受的艰辛,好象在同爱人一起禁受,因而身体消瘦,精神困顿。黄昏更是思念更切的时候,因而主人公几乎害怕黄昏!由此想到以前美满相处时的情景,那时候主人公与爱人还开着离别的玩笑;不料这玩笑竟骤成事实,这更使主人公更加难过。尽管这样,末两句说宁愿化身为车前草,挡住情郎西去的道路,冀盼情郎回心转意,早日归来。借用“车前草”的字面意义作文章,虽非首创,以之结尾表白痴情不改的心志,更加衬托主人公痴情的人物形象,有感人肺腑之效。

  全词委婉细腻,清新雅丽,昭示了一种为美好理想而始终不渝甚至甘愿献身的品格。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元明清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08月:500---501
2、 钱仲联.爱情词与散曲鉴赏辞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09.

diéliànhuā··tíngyuànshēnshēnrénqiāoqiāo--tánxiàn

tíngyuànshēnshēnrénqiāoqiāomáiyuànyīngcuòbàowéilángdàobìnchāiliángjīnfèngxiǎotóuzhǐshìxiánfánnǎo

huājiāngnánniánzhèngshǎohóngxiùgāolóuzhēngháixiānghǎozhēduànxíngrén西dàoqīngyuànhuàchēqiáncǎo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他皆携(xié)酒寻芳¹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译文:朋友拿着酒去外游赏美景,我只好独自关上房门安静睡觉。
注释:¹寻芳:游赏美景。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¹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译文:只有杨花好像和我特别有缘分,因为风把它带到我的床头边上。
注释:¹唯:只。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tì)(tǎng)¹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²;仲尼厄而作《春秋》³;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jué)有《国语》;孙子(bìn)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¹⁰,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译文:古时候,富贵而湮没不闻的人数不胜数,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不为世俗所拘的卓异之士才能见称于后世。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能流传《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注释:¹倜傥:豪迈不受拘束。²文王拘而演《周易》:传说周文王被殷纣王拘禁在牖里时,把古代的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成为《周易》的骨干。³仲尼厄而作春秋:孔丘字仲尼,周游列国宣传儒道,在陈地和蔡地受到围攻和绝粮之苦,返回鲁国作《春秋》一书。⁴屈原:曾两次被楚王放逐,幽愤而作《离骚》。⁵左丘: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⁶《国语》: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撰著。⁷孙子:春秋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孙膑。膑脚:孙膑曾与庞涓一起从鬼谷子习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膑入魏,割去了他的膑骨(膝盖骨)。孙膑有《孙膑兵法》传世。⁸不韦:吕不韦,战国末年大商人,秦初为相国。曾命门客著《吕氏春秋》(一名《吕览》)。始皇十年,令吕不韦举家迁蜀,吕不韦自杀。⁹韩非:战国后期韩国公子,曾从荀卿学,入秦被李斯所谗,下狱死。著有《韩非子》,《说难》《孤愤》是其中的两篇。¹⁰《诗》三百篇:今本《诗经》共有三百零五篇,此举其成数。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仆窃¹不逊²,近³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yì)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jī)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yuán),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yùn)色。仆诚¹⁰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lù),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译文: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事实,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之言。刚开始草创还没有完毕,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便接受了最残酷的刑罚而不敢有怒色。我如果真的写完了这部书,打算把它藏进名山,传给可传的人,再让它流传进都市之中,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便是让我千次万次地被侮辱,又有什么后悔的呢!然而这些话只能对智者去说,却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啊!
注释:¹窃:私下。²不逊 :不恭顺。³近:就近。⁴托:寄托。⁵辞:文辞。⁶失:读为“佚”。⁷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这一句在(苏教版)语文课本上为“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考:考察。网罗:搜集。⁸草:起草稿 。⁹愠:怒。¹⁰诚:如果,一说确实。

  《报任安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篇富于抒情性的长篇书信,内容极其丰富。司马迁向任安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不能按照来信的要求去做,为什么要为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为什么自甘受辱、愿意接受宫刑,以及在宫刑以后是什么信念支撑他顽强活下去的。

  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到“难为俗人言也”,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至“思垂空文以自见”,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第二层,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

  修辞手法的多样,丰富了感情表达的内涵。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以下八个迭句,实际隐含着八组对比,同时又两两对偶,与排比相结合,既表明了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现象的认识,又表明了以他们为榜样,矢志进取、成就伟业的坚强意志,气势雄浑,令人欲悲欲叹。

  《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文章以过人的丰富、强烈、奔放的思想感情,形成卓绝千古的浩荡雄伟的气势。其中所表现的司马迁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 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340-349
2、 黄岳洲.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上卷).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258-263

bàorénānshū (jiéxuǎn )

qiān liǎnghàn 

    zhěguìérmíngmiè shèng wéitǎngfēichángzhīrénchēngyān gàiwénwángéryǎn zhōu  zhòngèérzuò chūnqiū  yuánfàngzhú nǎi sāo  zuǒqiūshīmíng juéyǒu guó  sūnbìnjiǎo  bīng xiūliè wéiqiānshǔ shìzhuàn lǎn  hánfēiqiúqín  yuènàn  fèn   shī sānbǎipiān shèngxiánfènzhīsuǒwéizuò rénjiēyǒusuǒjié tōngdào shùwǎngshì láizhě nǎizuǒqiū sūnduàn zhōngyòng tuì退érlùnshū shūfèn chuíkōngwénjiàn 

    qièxùn jìntuōnéngzhī wǎngluótiānxiàfàngjiùwén lüèkǎoxíngshì zōngzhōngshǐ chéngbàixīnghuàizhī shàngxuānyuán xiàzhì wéishíbiǎo běnshíèr shūzhāng shìjiāsānshí lièzhuànshí fánbǎisānshípiān jiūtiānrénzhī tōngjīnzhībiàn chéngjiāzhīyán cǎochuàngwèijiù huìzāohuò chéng shìjiùxíngéryùn chéngzhùshū cángzhīmíngshān zhuànzhīrén tōng chángqiánzhīzhài suīwànbèi yǒuhuǐzāi ránwéizhìzhědào nànwéirényán 

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
曾留宋玉¹旧衣裳,惹(rě)得巫山²梦里香。
译文:曾经留下宋玉的旧衣裳,惹得巫山神女梦里添香。
注释:¹宋玉: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相传他长相秀美,风流倜傥。²巫山:指神女。
云雨无情难管领,任他别嫁楚襄王。
云雨无情¹难管领,任他别嫁楚襄(xiāng)²
译文:男女有情无情很难把握,任由她另又嫁给楚襄王。
注释:¹云雨无情:指男女间的私情。²楚襄王:战国时楚国国君。楚怀王之子。

  全诗借用宋玉《高唐赋》与《神女赋》的典故写出。据《高唐赋》与《神女赋》:楚怀王在游览云梦泽台馆时,曾经梦遇巫山神女。临别时,神女告诉怀王,她“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人便根据神女的话,用“云雨”来指代男女间的私情。后来宋玉陪侍楚襄王到云梦泽游览,又都曾在梦中会过神女。《赠人》诗开头两句即用宋玉梦遇神女之事。诗人将失恋男子比成宋玉,将他所爱女子比成神女。首句以“衣裳”喻文采,暗示受赠者的文采风流一似宋玉。次句接着说,“惹得”神女动情而入梦。神女因宋玉之文采风流而生向往之情,入梦自荐。然而,美人的心是变化难测的,就说这位巫山神女吧,她先倾心于怀王,后来又钟情于襄王。“惹得”二字很有意味,也很有分寸感,又照顾到了对方的体面。后两句议论,出语真诚,在旷达的劝说中见出对朋友的深情。“云雨无情难管领”的说法尽管偏颇,但对于失恋中的朋友却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失为一剂清热疏滞的良药。

  这首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典故的运用。写诗向一位失恋的朋友进言,最易直露,也最忌直露。这首诗由于借用典故写出,将对失恋友人的劝慰之情说得十分含蓄,委婉得体,给诗情平添了许多韵味。

参考资料:
1、 陈志明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40

zèngrén--qún

céngliúsòngjiùshangshānmèngxiāng

yúnqíngnánguǎnlǐngrènbiéjiàchǔxiāngwáng

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
题徐渭文¹《钟山²梅花图》,同云臣³、南耕、京少赋。
注释:¹徐渭文:名元琜,渭文其字,又作文清,阳羡名画家。²钟山:名紫金山,在今南京市东郊。³云臣:史惟圆字。⁴南耕:曹亮武号。⁵京少:蒋景祁字。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楼中乐太平。谁争赏?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
十万琼枝¹,矫²若银虬(qiú)³,翩(piān)如玉鲸。正困不胜(shēng)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楼中乐太平。谁争赏?有珠珰(dāng)¹⁰贵戚,玉佩公卿。  
译文:十万株梅花,远远望去,就像是舞姿矫健的银虬,翩跹游动的玉鲸。它柔嫩如水,无法承受春日的轻烟,它的香气在南宫缭绕;它娇弱的身姿,偏偏怕那春雨的催折,它的影子在西厢的清静处飘荡。秦淮河两岸,耸立着亭台楼阁,还有上与天接的歌板声,十四楼中传出的是太平享乐的氛围。有谁竞相欣赏它迷人的风姿?是带着明珠玉佩的达官贵戚和列朝公卿。
注释:¹琼枝:指梅花。²矫:形容梅花盘曲昂健的姿态。³银虬:白色的蛟龙。⁴翩:形容梅花轻盈铺张的姿态。⁵困:倦怠状。⁶胜:承受。⁷南内:南宫。朱元璋定都南京,此处指明皇城。⁸西清:皇宫中游宴处。⁹十四楼:明南京官伎所居,太祖时所建。¹⁰珠珰:耳装饰以明珠曰珰。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如今潮打孤城¹,只商女船头月自明。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²石马³,流水无声。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译文:到如今这里却是潮打空城,只有歌女在船头对着皎洁的明月。我感慨,一夜乌鸦的哀啼,带着人世憾事恨的落花;还有五陵前的石马,伴随着无声的流水。有意寻找却好像没有,看起来就好像是一场梦啊,这一切都是由泪水洒落在生绡上而成的。我携着这幅梅花画卷,对着水天向人诉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¹潮打孤城:用刘禹锡《石头城》“潮打空城寂寞回”诗意。²五陵:指西汉五位皇帝的陵墓,此指明太祖孝陵。³石马:贵族陵墓前以石雕成动物形状,以为饰物。⁴生绡:生丝织成之薄绸。此处指代画幅。⁵水天闲话:李商隐有《水天闲话旧事》。

  1671年(康熙十年)徐渭文去南京,陈维崧有赠序,嘱咐他一访“畸人而隐于绘事者”,也即心怀兴亡之痛的隐逸之流。徐自南京归,成《钟山梅花图》,阳羡词人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词调题咏殆遍,形成一次相当独特的凭吊故国的联吟酬唱格局。个中迦陵此篇尤为翘楚,被前人誉为“情词兼胜,骨韵都高,几合苏、辛、周、姜为一手”(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

  从“意”的大处看,则其中蕴涵着极其复杂的遗民心绪。诸如“一夜啼乌,落花有恨”的哀思、对“珠珰贵戚,玉佩公卿”们“十四楼中乐太平”的误国行径的怨慨,以至“寻去疑无,看来似梦”的泪眼愁看,皆是遗民群体“孤臣孽子”感情的披露。悲凉、幻灭、欲哭无泪、欲隐无地,凡此种种尽包蕴于清丽词藻之间,令人不由黯然神伤。

  阳羡词人借徐渭文此图遥祭故国,所拈者为“大题目”,寄寓者为“大意义”(谢章铤语)。在清朝初年,因此种民族情绪而遭致诛杀惨祸者不知凡几,故而,“一幅生绡泪写成”的悲凄后面其实隐藏着凶险的刀光剑影和这一词群非凡的胆力和勇气。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