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岸云低月,相随照梦归。
行藏叹人境,开阖在天机。
身与江山远,书寻鸿雁飞。
薄情怨青女,偏解透征衣。
晚岸云低月,相随照梦归。
行藏叹人境,开阖在天机。
身与江山远,书寻鸿雁飞。
薄情怨青女,偏解透征衣。
王铚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 193篇诗文

猜您喜欢
鵁鶄飞起郡城东。碧江空,半滩风。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蒙蒙。
(jiāo)(jīng)¹飞起郡城²东。碧江空,半滩风。越王宫殿³,蘋(píng)叶藕花中。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蒙蒙
译文:一群白鹭从郡城东边飞起,掠过江上碧蓝的天空,江边卷起半滩风。越王旧时的宫殿,如今只是一片荷花蘋草。水边的楼阁竹帘高卷,鱼儿在水面上嬉戏翻腾,搅起了千万重雪花,融化在嚎檬细雨中。
注释:¹鵁鶄:水鸟名,鹭鸶的一种,头细身长,身披花纹,颈有白毛,头有红冠,能入水捕鱼,又名“鱼鵁”。²郡城:此指古会稽(今浙江绍兴),春秋时为越国国都。³越王宫殿:越王勾践的宫殿。⁴蘋:水生蕨类植物,也叫田字草。⁵藕花:荷花。⁶鱼浪:秋水鱼肥,逐浪出没。鱼,一作“渔”。⁷千片雪:言浪花如雪。片:一作“江”。⁸蒙蒙:迷茫还清貌。

  此词的调名即是题目,写的是一个多彩多姿的江城的风物。从既是郡城,又曾有越国宫殿等情况来看,自然写的是古会稽。前三句“鵁鶄飞起郡城东,碧江空,半滩风”,写的是江城的外景:一江碧水从城东流过,江面空阔,沙滩阵阵风起,好一派秀美、旷远的江郊景色。“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是对此城历史的回顾与沉思。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霸主之一,他就曾在这里建都,可如今已不见痕迹,往日的宫殿一直上已是一片片红藕翠蘋了,这就点明了此城的显赫历史,增加了一个描写层次,无异于在它的背景上涂了一层古老苍凉的底色,丰富了江城的形象。当然作者的怀古之情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说任何雄图霸业、奕奕生光,都经不起时间的销蚀而云飞烟灭。尾三句“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濛濛”,集中描写最富江城特色的景观:登上临江的水楼,卷起帏帘,凭窗一望时,只见鱼跃浪翻,激起千片飞雪,一江雨雾,迷迷蒙蒙,蔚为壮观。尤其是此番景色是透过水;楼窗口而摄入眼帘的,更如一幅逼真的画卷,美不胜收。

  此词仅三十五字,却把一个江城的风物描写得如此形神兼备,笔力实在不凡。究其奥妙,大约有三端:一是注意多侧面、多角度的描写。它先从远观角度写江郊景色,次一历史眼光看湖塘风光,再用特写镜头写水楼观涛。如此不仅层次清晰,而且颇富立体感。二是注意色彩的调配和多样。斑斓的鵁鶄、碧绿的江水与白色的沙滩构成一种清新淡远的色调;翠绿的蘋叶与鲜红的荷花相配,又以秾丽的色泽耀人眼目;浪花之如雪和水雨之蒙蒙又构成一种朦胧混茫的气象。三是注意景物的动态描写,如鵁鶄的起飞,碧水的东流,半滩风吹,浪花飞舞等等,这种动态景象,无疑赋予江城以勃勃的生机和飞动的气韵。在秾艳的牛峤词中,此词可谓独具一格。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01-202

jiāngchéngzi··jiāojīngfēijùnchéngdōng--niújiào

jiāojīngfēijùnchéngdōngjiāngkōngbàntānfēngyuèwánggōng殿diànpíngǒuhuāzhōngliánjuǎnshuǐlóulàngqiānpiànxuěméngméng

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
陶公有逸(yì)¹,不与常人俱²
译文:陶沔公真是逸兴横飞,与普通人那是相当的不同类。
注释:¹逸兴:超逸豪迈的意兴。²俱:同。
筑台像半月,回向高城隅。
筑台像半月,回向¹高城隅(yú)²
译文:他筑的高台不方不圆,却如同天上的半个月亮,并且与高高的城墙相对。
注释:¹回向:远对。²城隅:城角。
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
置酒望白云,商飙(biāo)¹起寒梧²
译文:我们且在高台置酒,边看白像边喝酒,岂不痛快?那讨厌的秋风也想从高高的梧桐树梢下来,凑趣喝一杯。
注释:¹商飙:秋风。²梧:树名,树叶可口养蚕。
秋山入远海,桑柘罗平芜。
秋山入远海,桑柘(zhè)罗平芜¹
译文:萧瑟的山峦走入远方的大海,宽敞平坦的大地上罗列着桑树。
注释:¹平芜:杂草丰茂的原野。
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
水色渌(lù)¹且明,令人思镜湖²
译文:城边的湖水明亮如绿醅,让我想起在浙江镜湖的好时光。
注释:¹渌:清澈。²镜湖:即鉴湖。其水清,澄明如镜,故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
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
终当过江去¹,爱此暂踟(chí)(chú)²
译文:总是要过长江到江南去,到镜湖看看。但我十分爱恋单父琴台的优美景色,并想暂时在那呆一段时间。
注释:¹过江去:指过长江到江南去。²踟蹰:徘徊不进的样子。

  此诗明显是李白赐金还山回到山东单父(现单县)所作,当时杜甫高适与他一同来到这里,当然是李白请客,唐玄宗刚刚给了他不少黄金,沿途也收了不少馈赠,除掉给济州道士们的钱,估计还有不少赢余,后来在这里造酒楼,以及在龟阴买的地大约也是用这笔钱.

  当时三人一定很爽,难怪杜甫到死都没有忘记李白,吃了别人的嘴软哈!那高适就有点不够哥们了,帮助李白出狱是宋若思干的,他在旁边看热闹,其实,当时他比小宋的官大,也是直接管李白的事儿的,恩,不哥们!

  单县故事不少,牌坊也比较有名,李白当初也在这水边喝过酒,就把这些照片一起发给大家玩玩.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¹遍始休。
译文:春天气息不知生于哪里而暗自周游天地,直到游遍海角天涯才肯罢休。
注释:¹海角天涯:极言遥远。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先遣(qiǎn)和风报消息,续教¹啼始说来由。
译文:先派遣和煦的春风来报春天的信息,再叫啼叫的鸟儿诉说来由。
注释:¹教:使、让,读平声。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展张¹草色长河畔(pàn),点缀(zhuì)花房小树头。
译文:春在河畔的草色中蔓延开来,点缀着花房小树的枝头。
注释:¹展张:展开、铺开。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若到故园¹应觅(mì)我,为传²沦落在江州。
译文:如果你(春)去到我的故乡寻觅我,就为我捎去我沦落在江州的信息吧。
注释:¹故园:指白居易的家乡下邽。²为传:替我捎信。

chūnshēng

bái tángdài 

chūnshēngchùànzhōuyóu hǎijiǎotiānbiànshǐxiū 
xiānqiǎnfēngbàoxiāo jiàoniǎoshuōláiyóu 
zhǎnzhāngcǎochángpàn diǎnzhuìhuāfángxiǎoshùtóu 
ruòdàoyuányīng wèichuánlúnluòzàijiāngzhōu 
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天然俏、自来奸黠。最奇绝。是笑时、媚靥深深,百态千娇,再三偎著,再三香滑。
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天然俏、自来奸黠(xiá)¹。最奇绝²。是笑时、媚靥(yè)³深深,百态千娇,再三偎著,再三香滑。
译文:我的意中人芳龄十六。容颜天生俏丽,聪慧机灵。最神奇绝妙的是,她笑的时候,两颊会露出深深的酒窝,千娇百俏,一次次依偎着,皮肤又香又滑。
注释:¹奸黠:聪慧。²奇绝:神奇绝妙之处。³媚靥:女子两颊讨人喜欢的酒窝。
久离缺。夜来魂梦里,尤花殢雪。分明似、旧家时节。正欢悦。被邻鸡唤起,一场寂寥,无眠向晓,空有半窗残月。
久离缺¹。夜来魂梦里,尤花殢(tì)²。分明似、旧家³时节。正欢悦。被邻鸡唤起,一场寂寥(liáo),无眠向晓,空有半窗残月。
译文:我们分离很久了。每当夜晚做梦,还能梦见与她欢爱。梦境真实得就好像回到从前一样。梦中我们正欢愉,就被邻居家的鸡鸣吵醒了,醒来只觉寂寞无聊,一直到天亮再也睡不着,空有窗外的残月照着。
注释:¹离缺:分离。²尤花殢雪:指男女欢爱。³旧家:从前。⁴寂寥:寂寞无聊。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¹在东海²,头事鬓(bìn)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³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xuān)(miǎn),遗恨寄沧洲
译文:当年谢安隐居在东海,出仕做官鬓发已霜秋。中年难与亲友别,只有音乐可以减轻我的离愁别绪。谢安既出山用世,本想功成名就后退隐东山。不料抱病还京,未遂初志。入西州城(在今江宁县西)时,深以为憾。做官困扰了隐居的雅志,遗恨寄托于田园山丘。
注释:东武:指密州。子由:苏轼之弟文学家苏辙字。彭门:指徐州。此曲:指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词。¹安石:谢安,字安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臣,以功封建昌县公,死后赠太傅。²东海:谢安早年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东面濒临大海,故称东海。³丝竹:泛指管弦乐器。⁴西州:指西州城,即古扬州城。⁵雅志:指退隐东山的高雅的志趣。⁶轩冕:古代官员的车服。借指做官。⁷沧洲:水滨,古代多用以指隐士的住处。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¹,须早计,要褐裘(qiú)²。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zhé)迟留³。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译文:既已年高衰朽,便当及早划筹,要做百姓穿粗裘。返回故乡遵迢千里,选取佳地长住久留。酒醉放歌君相和,醉倒在地君扶我,只有醉时忘忧愁。任凭刘备笑我无大志,我却甘愿身居平地,仰看他高卧百尺楼。
注释:¹岁云暮:即岁暮。云,语助词。²要褐裘:指换上粗布袍,意为辞官归乡,作普通百姓。³迟留:逗留,停留。刘玄德,刘备。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上阕咏史,写东晋谢安的经历,意在“以不早退为戒”。发端明点“安石”,领起上半阕。词人的写作角度比较独特,既不写他经天纬地的才能,也不写他建功立业的辉煌,而是写他人生的另一侧面。劈头就写谢安中年出仕的尴尬:他本来隐居会稽,踏上仕途时鬓发已开始染上秋霜,令人吃惊。再写人情的难堪:人到中年,与亲友相别时觉得难舍难分,于是借音乐来抒写离愁。而后突出他一向抱有的功成身退的心愿: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语气多么肯定,多么坚决,确实是对史书中所谓“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晋书》)数语准确的表述。而结果却是“扶病人西州”,这就反跌出困於轩冕不遂雅志的“遗恨”。这种“遗恨”,便是作者引出的鉴戒——“不早退”。词中的“困轩冕”只是一个文雅的或婉转的说法,实际上(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与贪恋功名富贵是联系在一起的。

  下阕述怀,设想早日“退而相头之乐”。换头“岁云暮”三字承上转下,“岁暮”当指年华老大,“早计”是对“遗恨”而言,其内容便是“要褐裘”,亦即辞官归隐,过平民生活。以下七句是由此产生的设想:在归乡的千里长途中,每逢山水名胜或有贤主、良朋接待之类好的去处,可以随意逗留,尽情游乐,不必如官场中人因王命在身而行道局促,一层:我带着醉意唱歌时你跟着唱和,我因醉酒倒下时你要搀扶我,——只有酒是可以使人忘怀得失的,二层:这样,有雄心大志的人会瞧不起我们,那就悉听尊便好了,我们只管走自己的路,三层:这种种设想,情辞恳切,言由中发,有如骏马驻坡,不可遏止,充分表现出词人对辞官归隐而享弟兄“相头之乐”的夙愿。“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极写想象中“退而相头之乐”的情态,简直是对二人的“合影”。篇末“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两句,反用典故,并非真要趋同胸无大志的庸人,而只是强调素愿的坚定不移,这体现了用典的灵活性。

  同《南乡子》(东武望余杭)、《醉落魄》(分携如昨)、《减字木兰花》(贤哉令尹)等词作一样,这首词着重表现了苏轼前期思想的另一面,虽然“功成名遂”尚未实现,出仕思想仍占上风,但在某种程度上徘徊于出处之间,却是可以肯定的。早在嘉祐五年(1060)苏氏弟兄寓居怀远驿时,即有“夜雨对床”,“为闲居之乐”(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引、《再祭亡兄端明文》等)的口头约定,这一回正是对前约的重申,当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其弟的安慰,词中流露出深厚的兄弟之情。不过,他在诗词中不断表达的这种归卧故山的雅志,最终还是没有实现。苏辙词中的“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倒成了他们此后生活的写照。

参考资料:
1、 王思宇.苏轼精品词赏析集:巴蜀书社,1996:124-128
2、 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415-417
3、 刘石 等.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216-217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