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春游,卜夜饮,人醉万花醒。转眼年华,白发半垂领。与鸥同一清波,风苹月树,又何事、浮踪不定。
静中省。便须门掩柴桑,黄卷伴孤隐。一粟生涯,乐事在瓢饮。爱闲休说山深,有梅花处,更添个、暗香疏影。
及春游,卜夜饮,人醉万花醒。转眼年华,白发半垂领。与鸥同一清波,风苹月树,又何事、浮踪不定。
静中省。便须门掩柴桑,黄卷伴孤隐。一粟生涯,乐事在瓢饮。爱闲休说山深,有梅花处,更添个、暗香疏影。
张炎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33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峰横鹤岭,水学龙津。瑞云一片,仙童两人。三秋云薄,九日寒新。真花暂落,画树长春。横石临砌,飞檐枕岭。壁绕藤苗,窗衔竹影。菊落秋潭,桐疏寒井。仁者可乐,将由爱静。
峰横鹤岭¹,水学龙津²。瑞云³一片,仙童两人。三秋云薄,九日寒新。真花暂落,画树长春。横石临砌(qì),飞檐枕岭。壁绕藤苗,窗衔(xián)竹影。菊落秋潭,桐疏寒井。仁者可乐,将由爱静¹⁰
译文:高山横卧在鹤岭之间,水学了龙门河津。天上飘过祥瑞彩云一片,走出绰约仙童两人。深秋时节天高云薄,九月初九寒意新添。自然界的花儿暂已凋落,图画中的树木却永葆长青。横卧的岩石靠近着台阶,上翘的屋檐把峻岭当作枕头。壁上缠绕着野藤的枝蔓,窗前蕴含了山竹的疏影。菊花落入秋日的深潭,稀疏的梧桐枝丫伴着寒井。仁者自可观赏愉悦,由此悟入喜爱沉静。
注释:至仁山:梁宫中之小山。一说是画中之山。¹鹤岭:《豫章记》记载,江西鸾冈西有鹤岭,古仙人王子乔控鹤所经。²龙津:即龙门,又名禹门口,在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³瑞云:吉祥之云。⁴仙童两人:语出曹丕《折杨柳行》:“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忽行万亿。流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⁵三秋:秋天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⁶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⁷砌:台阶。⁸菊落秋潭:语出晋陆机《要览》:“酉阳山中有甘谷,谷中皆菊花,堕水中,居人饮之多寿,有及一百五十有馀岁者。”⁹桐疏寒井:语出魏明帝曹叡《猛虎行》:“双桐生空井。”¹⁰“仁者”句:语出《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本文是一篇铭文。描绘了至仁山中的一派深秋景色。文章开篇两句从山水落笔,写出山水的超凡脱俗;三四两句是仰望,写山峦之上飘浮的祥云,并熔铸进丰富的想象,突出山幽水静;接下去点明时序是秋季;然后笔锋一转,写山中的建筑和陈设和宅旁的花木;结尾两句抒发了作者“仁者爱山、智者乐水”的心境,点明作铭的主旨。此铭融情入景,虚实结合;音韵谐美;用典多而通达,深而雅妍。

  前四句写至仁山的峰、水、云、人,笔墨似实而虚,有意借助古代神话传说,渲染飘缈仙气,将山神圣化。横峰如鹤岭,有仙人驾鹤飞掠;激水似龙津,多群鱼逆流腾跃;山上瑞云缭绕,有仙童出现,可访求飞升仙丹,是一座神异之山,令人神思飞越,遐想联翩。继而笔锋一转,改用实笔描写山舍景观:远而望之,睹“飞檐枕岭”之雄姿;近而察之,悟“壁绕藤苗”之生气;自屋向外看,得“窗衔竹影”之幽趣;还能饮菊延年益寿,观桐玄思人生,赏心悦目,美不胜收。以上句句含景,如诗如画,将至仁山风光形容得出神入化,清绮无伦。最后顺势画龙点睛,濡毫点出山居的最高心得,亦即此铭的玄妙旨趣:“仁者可乐,将由爱静。”唯此山为静境,且惟仁者方知此静山之可乐也。

  此铭融情入景,写景如画,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美体察入微的观察力和点染神化的表现力。章法上,虚笔与实笔相辅相成,景语与情语相得益彰,尤堪玩味。

参考资料:
1、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古文鉴赏辞典珍藏本 中: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01:972
雪鬓萧然两颊红,人间随处见神通。
雪鬓(bìn)萧然¹两颊红,人间随处见神通²
译文:我的双鬓斑白如雪,头发已然稀疏,但是两颊仍见红润,人世间本应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便可以实现抱负获得成功(我却未能如此)。
注释:题传神:即题画像。传神,中国肖像画的传统名称。¹萧然:稀疏。²见神通:获得神奇高超的境界,指实现抱负。
半醒半醉常终日,非士非农一老翁。
半醒半醉常终日,非士非农一老翁。
译文:我常常整日于半醉半醒中度过,不算士人也并非农人,只是天地间一位普通老者。
枥骥虽存千里志,云鹏已息九天风。
(lì)(jì)¹虽存千里志,云鹏²已息九天³风。
译文:俯首马槽上的骏马仍存有千里之志,欲翱翔高空的大鹏已经失去了腾空而起的大风。
注释:¹枥骥:指俯首马槽上的骏马,比喻有抱负未能实现的人。²云鹏:翱翔高空的大鹏。³九天: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
巉巉骨法吾能相,难著凌烟剑佩中。
(chán)¹骨法²吾能相³,难著凌烟剑佩中。
译文:我面貌瘦削,骨相不佳,想来不会再有大的建树,我的画像也难以与功臣之像一同安置在凌烟阁里了。
注释:¹巉巉:形容面貌瘦削的样子。²骨法:骨相特征。³相:观察,即相面。⁴凌烟:即凌烟阁。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位于唐京师长安城太极宫东北隅,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⁵剑佩:宝剑和垂佩。

chuánshén--yóu

xuěbìnxiāoránliǎngjiáhóngrénjiānsuíchùjiànshéntōng

bànxǐngbànzuìchángzhōngfēishìfēinónglǎowēng

suīcúnqiānzhìyúnpéngjiǔtiānfēng

chánchánnéngxiāngnánzhelíngyānjiànpèizhōng

鸡鸣发黄山,暝投鰕湖宿。
鸡鸣发黄山¹,暝投鰕湖宿。
译文:凌晨鸡鸣时分,离开了心仪的黄山,黄昏时刻,来到风光秀美的鰕湖。
注释:¹黄山:在池州府城南九十里,大搂山在池州府城南七十里,清溪在池州府城北五里,鰕湖当与之相去不远。
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白雨映寒山,森森¹似银竹。
译文:隐约的青山,漫天的大雨,雨柱如银色的竹子从天而降。
注释:¹森森:雨散的样子。
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
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¹
译文:我和采铅的工人,在荷花盛开的湖边洗浴。
注释:¹结荷水边沐: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栈石星饭,结荷水宿。”
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
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
译文:半夜里雨停了,天色大开,银河灿烂,光耀眩目。
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
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
译文:明天凌晨出发去大楼山,那里山峦起伏。
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译文:我将和持斧头的老翁一起,在前溪砍伐高耸入云的树木。
不但春妍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
不但春妍(yán)¹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
译文:不仅春天的景色美丽,百花争艳,夏天的美景更是令人喜爱。随意生长的花草茂盛,连绵不断,一直到天边。
注释:¹春妍:春光妍丽,指春天妍丽的景色。妍,美丽。
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
鹿葱¹解插纤(xiān)²柄,金凤³仍开最小花。
译文:鹿葱花的画柄已经长得纤长,金凤花也开出了最小的花朵。
注释:¹鹿葱:石蒜科植物,也叫“夏水仙”,在盛夏时能开出淡紫红色或淡粉色且有香气的花朵。²纤长:形容细而长或小臂纤长润洁。³金凤:凤仙花的别称,在夏天开放,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红、紫、黄等多种。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说明春天与夏天的景物各有其佳妙之处,春天固然到处百花争妍,夏天也是遍地花草芳香。后两句描写了两种花,“鹿葱”就是夏水仙,在盛夏时能开出淡紫红色或淡粉色且有香气的花朵;金凤就是凤仙花,也是在夏天开放,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红、紫、黄等多种,有的品种同一株上能开数种颜色的花朵。这两句写景形象,对仗工整,通过两种夏季比较有代表性的花草印证了前面的说法,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xiàjué

yángwàn sòngdài 

dànchūnyánxiàjiā suíyuánhuācǎoshìshēng 
鹿cōngjiěchāxiānchángbǐng jīnfèngréngkāizuìxiǎohuā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云雷天堑(qiàn),金汤地险,名藩¹自古皋兰。营屯(tún)绣错²,山形米聚³,喉襟(jīn)百二秦关。鏖(áo)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译文:凭借水气如云,水势如雷的黄河天堑,再加之金城汤池的古城,藩古城更显稳固。营地如锦绣交错,山形陡削,秦地关河险固,易守难攻。战后沙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可见到的是战场烟云惨渗的天空,食血肉的烈雕盘旋,贪馋地注视遍地尸骨。皋兰城楼头顶异常明亮,那弯弯的如玉弓般。
注释:献张六:刘太尉祁《归潜志》云:“金国初,有张六太尉,镇西边。¹藩:本意是藩篱,引伸为屏藩内地的边城。²绣错:如锦绣交错。³米聚:比喻山形陡峭。⁴百二秦关:自《史记·高祖本纪》化出,是说秦地关河险固,易守难攻,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雄士。⁵静塞楼:大约是皋兰城楼的名称。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命,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kǔn)¹,上将斋(zhāi)²。区脱³昼空,兜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huán)。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
译文:看那班超出使西域又归来。大将军已经下发通告,说皇上将要设坛拜将。西夏营垒昼夜空空荡荡,傍晚时用兜零举起报平安的烽火。将士悠闲自得,调动军队打仗的虎符也闲置不用了。喝着美酒,看着歌儿舞女们的表演。祭奠烈士英灵,日夜守卫着贺兰山。
注释:¹阃命:将令也。阃,城郭的门槛。²斋坛:拜将的坛场。³区脱:匈奴语,意为防哨,此指西夏营垒。⁴兜零:代指烽火。⁵虎牙:指调动军队打仗的虎符。⁶珠履、云鬟:均指在宴上伴舞陪酒作乐的歌女。⁷英灵毅魄:指牺牲的烈士灵魂。

  全词歌颂戍边将帅的英雄业绩和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词句豪迈雄浑,有气概。

  开首“云雷天堑”三句,显示边塞的雄伟。词以兰州古城险固处落笔,“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凭借水气如云,水势如雷的黄河天堑,再加之金城汤池的古城,一句藩古城更显稳固。“劳屯绣错”三句,“绣错”出自《战国策。秦策》“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米聚”出于《东观汉记》中马援劝光武伐隗嚣,“聚米为山川地势,上曰,虏在吾目中矣”;“百二秦关”语见《史记·高祖本纪》。三个典故形象地描绘边疆战场的场面,并表达边疆战士守卫雄关的自豪感情。“鏖战血犹殷”以下五句,描写激战后的战场萧杀的扬面,但词人巧辟蹊径,不写两军对峙的正面交锋,而是渲染战后特有的气氛。“鏖战血犹殷”战守之惨烈历历在目,可以想见,战后沙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更可见到的是战场烟云惨渗的天空,食血肉的烈雕盘旋,贪馋地注视遍地尸骨。而“楼头晓月”虽异常明亮,但它那弯弯的如玉弓般地形状提醒着人们虽鏖战已结束,边塞已寂静,而敌人的进攻时刻会打响。这五句写大动荡后的静景,但静中有动,表现边关的战争状态。

  下片赞颂守边将帅的功绩。“看看”二句,词语平常而气势不同。“定远西还”中的定远指东汉定远候班超出使西域。既歌颂定远候的功绩又暗赞张太尉守边的功绩。“有元戎”两句,引用两个典故。“元戎阃命”,《史记》载冯唐在汉文帝前替云中守魏尚辩解时说,古代帝王委将军以重任,将行,“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阃指门坎”,意指份内份外。“上将斋坛”也出于《史记》,曰:“萧何荐韩信于刘帮,须拜为大将,言:”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用此二典故,一则说明边疆将帅责任之重,二则以魏尚和韩信力赞张太尉超群绝伦的将帅之才。“这脱昼空”三句。“区脱”匈奴语,指边疆哨所,此指西夏营垒。“兜零”,代指烽火。这三句以具体的边疆平安无事的场事,称述张太尉守城敌不敢侵的功绩。”吹笛“三句,”吹笛“用杜牧”戍楼吹笛虎牙闲“诗句形容将士的悠闲自得的场面。羌笛悠悠,歌舞升平,觥筹交错间显出边疆的安宁。”招取英灵“二句,欢快安宁的场面不由使人想起为守卫边陲血洒疆场的战士,于是以祭奠烈士英灵,赞颂烈士的丰功伟绩,又寄托无限哀恶,并流露出将士们的千古英名将永远与贺兰山同存的乐观精神作为词的结尾。

  写景物,赞叹了军营的雄伟,军旅的豪壮;写战场,不见刀光剑影,但见战后英姿;写将帅,不言将帅英豪,而言可比魏韩;写激情,虽有举杯同庆,又有凛然豪情。全词一气贯通,铮铮有力,更显雄豪风格。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395-2396.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